技师考评实施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师考评实施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师考评实施细则范文1

一、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共10分)

1.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区域规划合理,功能齐全。(共5分)

4个市直属公证处的公证员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总使用面积不低于600平方米。其他公证处公证员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其中,具有涉外资格的公证处的公证员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总使用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

公证处办公场所区域规范合理,功能设置完善,公证处应设有私密谈话室、录音录像室、办证室(文书制作室)、财务室、会议室、档案室等。有条件的公证处应设立专门的遗嘱办证室、图书室等。

评分标准:公证处总使用面积达不到要求的扣1分;人均办公用房面积达不到要求的扣1分;未按要求设置私密谈话室、录音录像室、办证室(文书制作室)、财务室、会议室、档案室的,每少一项扣0.5分。

2.有配套先进齐备的办公设施和器材。(共5分)

公证处应配备电话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保险柜、身份证读卡机等现代化办公专用设备,档案室应配备防虫、防潮设备,能满足公证处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满足公证业务发展的需要。其中,电脑需达到公证员人手一台的标准,有条件的公证处应配备车辆。

评分标准:未配置电话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脑(人手一台)、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保险柜、身份证读卡机等设施的,每少一项扣0.5分;档案室未配备防虫、防潮设备的扣0.5分。

二、窗口形象规范化建设(共20分)

1.有服务接待大厅,适当的办证窗口和硬件设备。(共10分)

公证处应在最显要位置设置服务接待大厅(涉外公证处应设立专门的涉外公证接待窗口),设立办证窗口,并根据业务量和办证速度确定办证窗口数量,保证办证正常开展。要完善电子叫号系统、电子评价系统、电子触摸屏、电子屏幕、窗口办证摄像头等硬件建设。

评分标准:未设置接待大厅的扣2分;涉外公证处未设立专门的涉外公证接待窗口得扣1分;设立办证窗口严重不足,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扣2分;未使用电子叫号系统、电子评价系统、电子触摸屏、电子屏幕、窗口办证摄像头的,每少一项扣1分。

2.统一内外部标识,公示项目齐全,环境规范整洁。(共10分)

按统一标准规范制作形象标志,如挂牌、门楣、门条、橱窗、指示牌、形象牌、名片、便签纸、信封、纸杯、挂牌、座牌等。

全体公证人员一览表、收费标准、业务范围、办证流程、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上墙公示,公示项目齐全、醒目易辨,方便当事人查看和监督

办公场所各类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清洁卫生,无卫生死角,摆放适量绿色植物进行绿化。

评分标准:未按标准规范制作形象标志的,每少一项扣0.5分;未公示全体公证人员一览表、收费标准、业务范围、办证流程、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的,每少一项扣0.5分;物品摆放不整齐,环境不整洁的,扣2分。

三、执业行为规范化建设(共23分)

1.公证处统一受理公证申请,严格按规定统一收取公证费,公证员不得私自受理公证申请、私自出具公证书。(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员私自受理公证申请、私自出具公证书的扣3分。

2.严格执行公证执业区域的规定,不得超过执业区域办证,不得以给业务回扣、乱设办证点、压价收费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共4分)

评分标准:超过执业区域办证的扣2分;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开展业务的扣2分。

3.公证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公证事项,注重提高办证质量和效率,杜绝疏忽大意敷衍塞责和延误办证行为。(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员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结公证的每例扣1分。

4.公证人员应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形象稳中大方;接待当事人态度热情,举止文明,语言规范,维护职业形象。(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人员未统一着装,挂牌上岗的,扣1分;公证人员态度恶劣,被当事人投诉的,扣2分。

5.公证员应当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不得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共2分)

评分标准:公证员不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的扣2分。

6.公证人员应当自觉履行执业保密义务,不得泄露在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不得利用知悉的秘密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人员不履行保密义务的扣3分。

7.公证人员应廉洁自律,不得利用公证员的身份和职务为自己、亲属或他人谋取利益,不得索取或接受当事人及其他人、利害关系人的答谢款待、馈赠财务或其他利益。(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人员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扣3分。

8.公证员助理严禁以公证员名义办理公证事务,出具公证书。(共2分)

评分标准:公证员助理以公证员名义办理公证事务,出具公证书的扣2分。

四、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共47分)

1.岗位责任。包括建立完善公证处内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共4分)

评分标准:未按规定落实各类岗位责任制的扣2分;未落实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的扣2分。

2.会务决策。建立健全处务会制度,集体研究处理重大事项。处务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成员由主任、副主任、公证员代表和在编非公证员代表组成。其中应提交处务会集体研究事项为:推荐公证处主任、副主任人选;在编、非在编人员的录(聘)用、调动、辞职等人动事项;内部工资报酬分配方案;大额资金使用;新建、租用、装修办公场所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福利费的使用;重大疑难案件讨论;其他需要集体研究的重大事项。(共4分)

评分标准:未建立处务会制度的扣2分;未按要求召开处务会议的扣2分。

3.业务管理。包括建立完善公证接待审批、质量检查、公证人员服务承诺、学习培训、办证质量惩罚、规范公证格式范本、研讨议事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制度,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杜绝假证,严防错证。要熟练应用公证业务办证软件,并完善公证处网站,提供办证须知、办证流程、办证表格等告知和下载服务,及时做好公证业务宣传。(共6分)

评分标准:未落实公证接待审批、质量检查、学习培训制度、办证质量惩罚、规范公证格式范本、信息化管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的,每少一项扣0.5分;未完善公证处网站的扣2分。

4.人事管理。按照市局文件要求,明确公证处实行主任负责制和严格的选任制度,对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对人动采用集体研究处理制度,公证处应将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报主管司法局,编制人员招录严格按照事业单位有关规定组织,编制内人员的人事档案应在主管司法局指导下进行整理。(共6分)

评分标准:未实行主任负责制的扣1分;对其他人员未实行全员聘用制得扣1分;人动不采用集体研究的制度的扣1分;人员变动情况未及时报主管司法局的扣1分;未按规则招录人员的扣1分;编制内人员的人事档案未按要求进行整理的扣1分。

5.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实行自收自支。公证处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对各项办公业务经费开支要进行总额控制。应当依法收费,依法纳税,按规定缴纳保险,缴纳行业协会会费、公证赔偿基金,提取公证事业发展基金,留足公积金,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擅自将单位资金借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不得变相发放福利或支付回扣。公证机构组织考察、疗养须事先报主管司法局批准。司法行政机关不得违规在公证机构开支费用。(共8分)

评分标准:各项办公业务经费开支未进行总额控制的扣0.5分;超标准收费的扣0.5分;未依法纳税、缴纳保险、缴纳行业协会会费、缴纳公证赔偿基金、提取公证事业发展基金、留足公积金的,每少一项扣0.5分;私设小金库的扣0.5分,擅自将单位资金借给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变相发放福利或支付回扣的,每一项扣0.5分;公证机构组织考察、疗养未报主管司法局批准的扣1分。司法行政机关违规在公证机构开支费用的扣1分。

6.薪酬管理。按照市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体制公证机构人事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实行总量控制、绩效考核的办法,每年由主管司法局核定公证人员的薪酬比例。具体分配方案由公证处制订,提交处务会民主讨论通过,报主管司法局备案后执行。(共4分)

评分标准:薪酬未实行总量控制、绩效考核办法的扣2分;公证人员的当年度薪酬提取比例和分配方案未经处务会讨论并在12月10日前报主管司法局核定的扣2分。

7.监督检查。公证机构必须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公证机构应每季度向主管司法局报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每年二月份向主管司法局报送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部门出具的上一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共2分)

评分标准:未按照要求上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扣1分;未按要求上报财务审计报告的扣1分。

8.投诉处理。包括建立完善公证复查接待、处理制度和赔偿及责任追究办法等,及时查处和纠正执业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公证事项复查情况、涉诉情况、涉群体性事件应及时向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各公证处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投诉接待,提高处理投诉的能力。(共4分)

评分标准:未建立完善公证复查接待、处理制度和赔偿及责任追究办法的扣1分;未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投诉接待的扣1分;未及时查处和纠正执业中存在的问题的扣1分;未按要求上报有关事项的扣1分。

9.廉洁自律。包括建立完善公证人员廉洁执业和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制约。(共2分)

评分标准:未建立公证人员廉洁执业和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扣1分;未及时对有关人员追究责任的扣1分。

10.请示上报。包括对涉及队伍建设、内部管理、薪酬资金管理等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对重大、疑难、复杂公证事项集体讨论、处务会议制度及上报制度;对重要公证信息、重大公证事项、公证业务数据上报制度。其中,在本执业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公证事项,涉及国家主权、外交问题的涉外、涉港澳台的公证事项,争议较大、疑难复杂难以办理的公证事项应于申请之日起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并及时反馈该公证事项的办理情况。(共2分)

评分标准:对需上报事项未按要求上报的,每少一项扣0.5分。

11.事务管理。包括建立完善公证处印章使用管理、水印纸使用管理、公证人员诚信(执业)档案、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等制度,确保事务管理有章可循,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共2分)

评分标准:未按要求使用公证处印章、水印纸的,每一项扣0.5分;未建立健全公证人员诚信(执业)档案并及时更新的扣1分;未进行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的,每少一项扣0.5分。

技师考评实施细则范文2

认知规律是指个体在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认知规律体现在教学上是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参与者,是进行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在研究学生的“学”基础上进行.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要学生学有成效,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智力参与程度,下面笔者结合“圆周角”一课的教学实例,就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谈几点思考与认识。

1亮点与特色

1.1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是在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索,教学重点是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证明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以及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复习旧知,引入课题一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观察操作,猜想探索一归纳说理,形成新知一思维训练,提升能力—,反思回顾,盘点收获”的教学设计很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数学、感知数学、建立数学、理解数学并应用数学。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圆心角的定义、意义及度量方法,即“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学基础知识的合理铺垫,有了前面这一铺垫,教师追问:“圆心角是顶点在圆心的角,如果顶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又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学生动手画图,教师PPT展示,归纳总结角的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在圆内、圆上和圆的外部.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任何一个图形,首先要明确这个图形的概念,”顶点在圆上的一类角比较特殊,由此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共同归纳这类特殊角的共同特征——顶点在圆上且两边都与圆相交,进而自然引入课题,给出圆周角概念,接下来是对其性质探索,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1.2抓“明”主线,以“问”促恩

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十分明确,即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性质及其推论.因此,按照什么思路展开教学活动,决定了本节课教学进程的走向和风格,设置和勾画什么思路反映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资源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注重课堂教学的高立意与低起点,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数学,本节课围绕着数学问题进行,将课堂教学组织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组织方式,它以问题解决为起点,以问题及问题解决为主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习得知识的教育任务,课例中教师做到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递进式地分层推进,达成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其中能引领整节课的问题链主要有:

问题1圆心角是顶点在圆心的角,若圆心角的顶点位置发生变化,还可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

问题2给定圆上的两点P,Q,任意画出劣弧PQ所对的圆周角,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3圆周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问题4根据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这一特殊情况猜想出,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此结论对于更一般的情况是否成立?

问题5我们对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探究,结论都是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那么,这两种情况能不能代表所有的?还有没有其它情况?

问题6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究为什么只分成三种情况?

问题1让学生回顾圆心角的概念,抽象出圆周角的概念,并研究圆周角的特点,有了概念之后,接下来是探究如何阐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多个(问题2),然后再探究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从特殊到一般,先探究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的情况,接着研究其他情况(问题3、问题4、问题5),最后探究分成三种情况证明的原因(问题6),这种以问题引领课堂,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式地揭示圆周角性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圆周角的概念及其定理的证明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1.3交相辉映,体现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数学思想.它不仅可以深入的认识数学本质,而且会对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审美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形成数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甚至包括从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分类讨论、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循序渐进的原则贯穿下去,分步骤有重点的渗透。

分类讨论思想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改变圆心角顶点的位置,可以画出无数多个角,而根据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可以将角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成三类——角的顶点在圆内、圆上和圆外.再如,在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究过程中,也运用了分类证明思想,即分别考虑圆心在圆周角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和圆心在圆周角外部。分三种情况证明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障碍点,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分类.但课例通过几何画板演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完成性质的探究和证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另外,在探究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时用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和抽象概括思想.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个数有无限多,要将这一个个角分别拿出来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转换思维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先从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这一特殊位置着手,通过探究最特殊情形,猜想结论的一般性,并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结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2白璧有瑕.尚待润色

2.1对概念引入的认识

同一教学内容,课题导入的方式因教师而异.本节课立足于圆心角定义复习的基础上,引出课题,即典型的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但在处理上存在不妥之处,如:

师:顶点在圆心的角称之为圆心角.如果圆心角顶点的位置发生变化,还可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

生:顶点移到圆上的时候就叫它圆周角.

师:这位同学是说顶点移到圆上,除了顶点移到圆上,顶点还可以在哪?

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提前给圆周角下了定义.而在所给定义中该生只注意到了圆周角的顶点必须在圆上,忽视了“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这一非常重要的条件.在学生说出自己对圆周角概念认识的同时,也暴露出在学习和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类问题,可能其他同学也存在类似的想法.对概念的理解虽然还不全面,但能作出如此回答实属不易,教师应庆幸这样的课堂生成,抓住这一契机,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建构概念,凸显圆周角概念中“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再认识.鉴于此,可作如下设计:

师:方才这位同学是说顶点移到圆上的时候就叫它圆周角,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两个图形,它们能否称为圆周角呢?

图1中两个图形符合学生学生所说的条件——顶点在圆上,但左图形角的一边在圆内另一边在圆外,右图形是角的两边都在圆外,显然不满足圆周角的概念.要说明一个问题的重要性,给学生正面说教强调灌输,往往效果不好,反面说明可能力度更大,印象更深.这里笔者举出反面例子对概念加以辨析,让学生从“挫折”中切身体会概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而设计,令学生印象深刻而难忘。

2.2 设置适当的练习,加强对概念的辨析

课堂的容量取决于学情,课例从新课引入到反思回顾,整堂课的容量还是比较大的。课例容量虽大,却缺少一定量的课堂巩固练习。圆周角的教学难点首先是引导经验型的学生把同样一段弧所对圆周角个数的无限性,但大小却是唯一的,过渡到有限;其次是同弧所对无限数量的圆周角与唯一的圆心角的大小关系,需要逻辑上的严密说理证明,涉及到分类讨论、化归等思想方法,这是学生的薄弱之处.学生获得了关于圆周角的概念、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等性质,好像理解起来没有多大困难.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学生在概念形成的初期,对概念的掌握是不完全、不深刻的,一个概念的建立总是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过程.课例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处理以上两个难点,仅涉及一道例题讲解,例题的量偏少,为了牢固掌握,还必须增加一定量的课堂练习。

例1 如图2,点A、B、C在圆O上,点A与点D在B、G所在直线的同侧,∠BAC= 35°。

度数分别是多少度?

学生对刚形成的概念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新概念进行再认知.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合理运用各种变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对难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结合教材,可采用以下变式进行强化训练。

如此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以及难点深层次的理解,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关系,即知识的基础。

2.3一些结论直接告知.略显生硬

如在探讨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周角的外部这一情况时,需要学生合理地添加辅助线才能概括总结出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教师在给予学生足够思考时间的同时,应巡视学生作图情况,发现学生的困难在于不知如何添加辅助线.而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选择将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再者,明确了概念,接下来理应是探究圆周角的性质课例中教师直接抛出问题:“要探究圆周角的性质,首先请同学们画出圆O上弧PQ所对的圆周角。”问题提的太急,有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教师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学生,学习了圆周角的概念,你还想知道关于圆周角的什么呢?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因此,大胆放手,问:“有了圆周角的概念,大家想想接下来应该研究圆周角的什么呢?”学生可能会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玲课例:平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4(6):24-26.

技师考评实施细则范文3

全力构建集约高效安全生产模式

——煤矿打造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之路

李村煤矿是潞安集团2018年实现竣工投产的新井之一,设计产能300万吨/年。如何在地质条件日趋复杂、高瓦斯的多重挑战下,探索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加快实施“大矿、好矿、强矿”战略,系统推进集约高效矿井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

 “高标准”构建集约高效安全管控模式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安全是煤矿的生命工程,只有本质安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约高效。李村煤矿深入贯彻落实潞安集团“369”大安全管理新体系,通过严抓目标化管理、过程化控制、网络化实施、刚性化考核,推动了安全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

机制创新保安全 。围绕集团“369”大安全管理新体系,李村煤矿积极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结合生产实际,创新制定了本矿的“369”大安全管理新体系内容和实施细则,并要求各生产业务部门建立本单位的安全评价体系,实现了“369”大安全管理新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使管理体系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大力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全面强化安全质量达标,力争年内进入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行列。

素质提升要安全。全员安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今年以来,该矿坚持“党管培训”原则,在员工队伍中狠抓“三个百分百”达标活动,实现岗位员工 “三个百分百”的全员达标,坚持“培训是职工最大福利”的理念,依托各级培训平台,开展常规培训、多媒体教学、实践操作等多元化教育培训, 实现新上岗员工和转岗员工的100%培训,提升了全员专业安全技术水平。推行队组全程管理,建立队组全员从入井到作业地点、直至交接班出井的一整套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了整个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控。今年上半年,李村煤矿实现事故为零目标,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作风建设抓安全。矿井投产以来,李村煤矿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干部下井带班制、“三必到三走到”制度以及每月开展“逢零”隐患大排查,特别是坚持把各级干部调查研究、生产指挥、安全管理“三个到现场”,作为抓安全的铁纪。上半年,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1095人次,发现隐患6100条,科队长“三走到、三必到”1080人次,发现隐患3630条。干部靠前指挥、重心下移,工作作风明显改变。

“高科技”构建集约高效生产组织模式

作为刚刚竣工投产的新矿井,李村煤矿始终致力于打造一座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在科技创新和系统升级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成功试验沿空留巷技术。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可以实现多回收煤炭资源,少掘巷道,增加瓦斯预抽时间,实现回采工作面Y型通风,有效缓解抽掘采衔接紧张局面。通过100M试验,该矿掌握了沿空留巷工艺和矿压显现特点,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为下一步正式应用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建立适合李村煤矿的安全集约高效生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数字智能矿山建设。李村煤矿利用“互联网+”,积极建设“一平台三中心”,建成了压风机房、主排水系统、井下中央变电所等系统的远程集中控制,实现了这些系统的 “无人值守”。同时,创新在1303工作面使用SAC型电液控以及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生产,有望在9月底实现从“自动化工作面”向“智能化工作面”升级。

成功研制“闭锁+预警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当钻头温度达到设定值后自动闭锁风水通路,并反馈至钻机司机,立即停止打钻,同时采取冷却措施,杜绝出现井下打钻着火事故。经过一系列的地面模拟试验,6月18日,此装置在西翼胶带大巷试用取得成功。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井下全面推广应用。

尧神沟风井、铁路专用线、村庄搬迁是解放采区资源、提升煤炭外运能力的“命脉”工程。该矿加快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力度,定完成时间、责任科室、责任人,各牵头分管领导快速推进、高效实施,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进度,为矿井提产增效积蓄后劲。

“高效率”构建集约高效人才管理模式

多年来,煤炭企业并没有摆脱粗放型经营的模式,依靠增人出产量、提效益的管理模式似乎并没有根本性改变。李村煤矿着力构建减人提效的生产模式,逐步探索走出一条用人最少、效率最高的生产组织模式。

完善“培训-考核-使用”机制。制定明确的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并根据生产实际安排技能培训。将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人才培养列入绩效考核,让更多的技术人才成长为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截止目前,该矿共有技师15人,高级技师5人,首席技师2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05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超前规划人员定员、定岗工作。积极对全矿在册人员进行摸底统计,并与各单位进行沟通,做好了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科室、一二线队组人员定员定岗工作,超前规划各部门、各队组用人指标分配。

技师考评实施细则范文4

关键词:师徒制;培训模式;实践探索;传承拓展

作者简介:张渝(1974-),女,山东滨州人,华能辛店电厂人事部主任助理,工程师。(山东 淄博 255414)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34-02

“师徒制”也称“师带徒”,是手工艺人传授徒弟的一种古老方式,它起源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师徒制”的出现,实现了培训史上第一次革命,其特点:一是,师徒教与学关系的确立,打破了技艺私有不肯外传的保守禁规;二是,有了对应的培训内容与学徒期限,其实质是通过“传、帮、带”来实现技艺传承。

中国几千年文明技术的世代传承,有着自己特殊的延续方法,儒家《学记》中生动记载了我国手工业时代“父兄之教”、“子弟之学”与“父承子继”等传授技艺模式,至今“学徒制”模式仍是对新员工、青工进行在岗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随着人类的发展,这种起源于民间传授技艺的形式被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内涵,已逐步架起通向“职业导师制”的桥梁。

辛店电厂是个有着近四十年历史的老厂,现有职工1100余名,70%为技能人员。据统计,近年来,曾经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一大批生产骨干相继退休,其核心技艺的传承也随着人员离职而终结,使本来因历史原因形成的人才“断层”问题更加突出,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保证企业技术力量长青,促进企业高效稳定发展,已列入领导议事日程。2010年,厂部在检修部开展“师带徒”活动试点,取得显著效果。本文以华能辛店电厂“师带徒”实践活动为案例,探索现代企业“师徒制”培训模式的传承、改良与拓展。

一、从需求分析入手,定目标、立方案,统筹规划,为开展“师带徒”活动提供组织保证

1.企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华能辛店电厂始建于1973年,一期2×100MW和二期2×200MW机组,为山东七十年代最大容量的火力发电厂,该厂经过三十几年的运行,已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随着电力行业“上大压小”扩建项目的推进,随之替代的是三期2×300MW发电机组。“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高自动化”大机组的投产,标志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二次飞跃。为适应“上大压小”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广大从事小机组检修人员尽快转型升级,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全面掌握300MW等级发电机组的技术性能和特点,管理维修好大型机组,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才乃企业之魂,发展之本。只有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培养,才能有高起点、大目标。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重要的是持之以恒。通过华能辛店电厂人才现状分析,厂部决定以“传、帮、带”为契机,以持续开展“师带徒”活动为载体,拓展“师徒制”活动内涵,快速传承核心技艺,造就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能较强的职工队伍,逐步解决目前企业非常棘手的技能人才断层问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2.制定专项培训方案

“师带徒”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同声相和,合力以共。检修部“师带徒”培训在厂技能培训实施意见指导下,为跨年度组织实施的重点培训项目。厂部成立了检修部“师带徒”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其职责:负责制订师徒技能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内容、考评标准并组织实施;分专业对师徒资格进行测评和认定,对师徒培训合同进行审查、签订;对师徒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对师徒培训效果进行评定。

2009年底,厂部多次组织各专业进行方案的磋商和人员情况的摸底,在普遍征求意见和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编制了“师带徒”培训方案和工作计划,方案明确了师徒遴选的具体标准,培训目标、内容、时间、要求,培训方式及考核标准。2010年初,厂部以文件下发了《检修部“师带徒”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同时,还出台了专门的考勤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考试制度,以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

2010年4月28日,厂部召开了师徒合同签订仪式,厂长、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领导亲自出席并寄予了殷切希望,标志着“师带徒”培训项目正式启动。其培训目标到2011年底每班组达到不少于30%的生产骨干,能够快速分析、判断并处理设备疑难缺陷和故障;能够承担本班大型检修项目并组织实施;带动班组人员的整体业务技能有显著提高,满足现场安全生产需要。

3.签订《师带徒合同》

为保证培训活动更加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签订师徒协议,以明确师徒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协议内容包括“师带徒”双方的职责、考评标准、结对的期限、所带的专业及工种、阶段性目标和计划等。

合同要求师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业务技能,强烈的责任心和培养人才的使命感。负责制定合同期内的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定期对徒弟进行现场考问、技能示范、解惑答疑、考试等培训,负责查找徒弟短板纠正存在的不足;对徒弟要热心、负责,能客观公正地对徒弟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要求徒弟尊重师傅,服从师傅的培训安排,按时完成师傅布置的培训任务;严格按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工作,虚心向师傅请教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确保达到培训目标。

二、以现场设备为平台,划区域、分类别,锁定目标,实现干中教才是真教、干中练才是真练

等级检修、机组常维、设备调试,是电力检修行业在不同时空下的三维作业组合,就培训而言,其三维作业项目对实施分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不同的培训平台。科学适时地把握不同作业项目,同步搭建各专业、各层次人才培训区域,能为快速培养大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能型人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机组等级检修中核心人才的培养

发电企业依据机组检修规模及停机时间,通常将机组计划检修划分成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是指对发电机组及所属主、辅设备进行全面解体检查、修理及改造,以保持恢复或提高设备性能的全过程。A级检修其停机时间最长,检修规模最大,涉及专业工种最全,设备解体最彻底的检修项目。两年中,厂部利用大修机会,将汽机专业本体、调速、水泵,锅炉专业本体、辅机、管阀,电气专业电机、继保、高试,热控专业DCS等10个核心工种人才培养计划列到大修中,激活大修现场培训平台。

(1)现场讲解法。检修项目开工前,师傅从具体项目操作流程入手,讲解检修操作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必备的专业知识融入技能要求的描述之中。通过检修设备结构原理分析,讲述如何做(拆装程序),要注意什么(检修工艺),为什么这样做(质量标准),不这样做会怎么(验收准则),如何进行风险预控(安全规程),需要耗费什么(备品备件)。这体现了知识内容的核心是技能,每个模块以课堂讲授与现场示范讲解相结合,突出现场讲解的比重。通过检修前系统性、条理化讲解,徒弟们深情地说:这样的培训使我们快速成为一个明白人,实用有效,我们欢迎。

(2)实操示范法。对项目中的实际操作,以设备结构、拆装程序、检修工艺、质量标准、技改安措及工具备件六个模块为主题,以检修文件包为主线,师傅操作示范结束后由徒弟再进行操作,过程中师傅要对徒弟的每一步操作给予讲评,并对徒弟独立操作不足点提出改进措施,对每次的实操以操作评分卡形成培训记录。

(3)角色换位法。师傅做A角,干主要工作,徒弟做B角,当助手。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当一个项目做完,徒弟熟悉了该项目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同性质的另一个项目或课题中,让徒弟做A角,师傅做B角,把徒弟推上前台,师傅进行指导,保驾护航。

2.机组常维中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故障的发生是频繁的,故障的出现导致了设备功能系数的降低,如何又快又好地消除故障的缺陷,是机组常维中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次“师带徒”技能培训以各检修专业常维机组为主体,以主设备和系统为重点,以典型故障和疑难杂症为切入点,开展诊断分析、维修示范、编制教案、专项研讨、推理认证等五个模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各检修专业针对本专业系统设备,制定了对应的实施细则。建立以各专业工种为单位,由专业带头人或专业主管牵头,紧密结合近年来从事300MW机组常维中遇到的重大设备隐患和典型故障处理,进行全面梳理,挖掘平时故障诊断及状态检修中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同时,按规定的范本编成教案,利用专题讲座、技术报告会、现场技术示范等形式,依次登台自编自讲,以互动的方式将重点、难点、疑点研讨认证,从而达到“师傅与学徒”之间,“师傅与师傅”之间,“学徒与学徒”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的团队,教的倾囊相授,学的孜孜以求。

汽机专业针对部分老师傅经验足、文化低,知道干、不会写的现状,将年轻大学生、技术人员与此结对,协助老师傅进行知识经验的归纳总结,使其多年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在此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样,年轻大学生在指导中,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其价值得到了师傅的认可,学到了师傅的宝贵经验。这种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贯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技能突出知识的系列培训,形成了一个既有基础培训,又有专门技术攻关,还有知识共享和技术传承的多元化培训模式。

3.设备安装调试殊人才的培养

电力调试、测试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担着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的试验,检查电力设备是否存在隐患,判断其能否投入运行,防止发生设备损坏事故,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随着电力工业向看大机组、高参数、高电压、高度自动化方向迅速发展,对调试、测试人员所掌握知识与能力的深度,广度及监督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定期预防性试验,带电检测,在线监测列入“师带徒”技能培训范围,以设备特性试验、特性参数测量、系统试验、设备在线监测及设备故障分析及试验数据处理五个模块为主题,选拔有潜力的员工开展“师徒制”培训。

三、推行全方位培训评估体系,立标杆、树典型,循环渐进,实现程序化运作、过程化控制

1.反应评估

由培训专职负责在一个培训项目结束时,采用问卷、座谈等方式,总结前一阶段培训工作内容,评估学徒对培训课程、师傅与培训组织的满意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下步培训需求和改进措施,以便在下阶段的培训过程中进行修正、完善。

2.学习评估

每半年由师傅拟题对徒弟受培情况进行考试考评,采用理论知识(含安规、检修工艺规程考试、技能测试、现场实物操作等方式),衡量徒弟对培训内容、技巧、概念的吸收与掌握程度,并由师傅和徒弟分别写出培训小结。

3.行为评估

在培训结束三个月后,由用人部门负责采用观察、主管评价、同事评价等方式,对学徒的劳动态度、工作技能、职业行为、潜能开发等方面进行跟踪评估,衡量学徒培训后的行为改变是否因培训导致;同时,为个人发展计划、岗位晋升和培训奖惩制度的确立提供依据。

4.结果评估

在合同期满后,厂部“师带徒”考核小组依据测试测评方案,组织对徒弟进行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评。理论测试采取集中封闭出题,将安全技能列为必考内容,技能测试全部选定实际动手操作项目,辅之以默画系统图、填写工作票,进行危险点分析辨识,各测试项目均制订了详细、量化的评分细则。测试测评工作,较为全面地检验了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参考人的技能水平,也为优秀技术骨干的选拔提供第一手资料。

四、案例思考与启示

1.“师徒制”培训模式的传承、改良与创新

培训管理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新的发展形势要求不断探索新的培训理念,新的培训机制和新的培训方法。传统的“师徒制”仅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学徒提供技术上的传授,由于“师徒制”这种模式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较大,培训效果也易受师傅水平及态度的影响;同时,学徒易产生依赖思想,从而弱化了学徒自我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使其在工作中缺乏创造力。2012年拟定了以《“职业导师制”培训模式的探索》为课题开展创新活动,指定企业中富有经验并具备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及技术专家,与新员工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工之间建立起支持性培训关系,为相应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绩效水平提供帮助与指导,还需要培训体系的支撑。

2.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首先,需要在体制上打通管理、技术与技能岗位双重职业发展通道,在关键岗位设立专家型技能人才、首席技师、专业工种带头人等高级职位,受聘期间由企业发放岗位津贴;企业在聘的技师、高级技师与本单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对应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其次,推动企业建立培训师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和技师研修制度,奖励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培训师,并及时总结推广他们成功培养人才的方法,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效应;再次,定期组织技能大赛,评选、表彰和奖励技术能手,让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像金子般闪亮,但需要企业文化的渗透。

3.建设企业技能人才实操培训基地

技师考评实施细则范文5

一、指导思想

班组是企业的基石,班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结合班组实际情况制定班组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加强班组基础工作建设与各项管理,将班组核算紧密结合到班组建设工作中,加强班长及职工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制定和完善班组建设、学习培训、管理考核等各项规定,通过推进、检查、评比、推广优秀经验、考核等各项措施,促进班组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推动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班组建设目标班组建设目标

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班组长队伍素质,提高班组全体成员技能水平和思想素质,提高班组基础管理水平;促进职工爱岗敬业,克难制胜,群策群力,对标挖潜,出色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建设文明企业的班组工作、生活硬环境,树立现代文明企业员工新形象。

三、班组建设内容及标准

(一)完善班组基础管理工作,建立起现代企业班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1、完善班组组织机构

班组全体成员参与管理,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各作业区根据不同岗位的班组人员配置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现场管理员、班组核算员、技术质量管理员、设备点检员、材料工具管理员、宣传员等“几大员”制度,明确职责。各班组可根据工作实际选择配置3—6人,使班组成员各司其责,共同协助班组长做好班组管理工作。

2、实现作业文件管理标准化

班组的安全、生产、成本核算、质量、技术、设备等各项管理文件(包括原始记录)严格按照东北特钢集团管理体系的《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执行。机关各科各司其责,根据公司要求对各项作业文件进行梳理,尽量压缩班组记录的数量,规范公司及分厂职能部门对班组执行文件的培训工作,便于班组有效执行。对班组生产、管理实现全过程标准化操作的推进,对影响班组推进工作的现象分厂将予以考核。

3、全面推进班组核算工作

各作业区所有班组结合班组生产实际指标制定并完善指标核算方法。班组核算工作可突出班组主要指标,适应生产经营工作,可根据班组的生产特点及时调整指标结构(须报请作业区批准),严格按照班组核算得分分配职工绩效工资,达到通过班组核算工作,调动班组、职工生产竞赛积极性,促进生产经营、促进对标挖潜的目的。机关各科根据班组核算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时填写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措施。每月5日前统计出上月各作业区、班组的指标完成情况和对各作业区、班组的上月评比考核明细,报给推进专干,便于各作业区、班组每月指标的统计。

4、各作业区要建立够陶冶员工情操的文化园地,设置员工阅读的报刊架、杂志角。

各作业区制定张贴班组建设评比考核板,内容可结合班组建设和生产情况自行制定,做到指标明确,便于操作和考核。每月初各作业区、班组召开会议,分析总结上月班组管理、生产经营、班组核算、现场安全等各项工作情况,讨论制定本月完成各项指标的措施,宣传公司、分厂生产经营形势,落实分厂、作业区安排的工作任务,并记录在班组综合记录本上。(各作业区、班组每月10日前完成,做好记录)

(二)建设现代文明企业的班组工作、生活硬环境,、建设现代文明企业的班组工作、生活硬环境,树立现代文明企业员工新形象。树立现代文明企业员工新形象。创造一个文明优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变传统钢铁企业工作环境脏乱状况和员工队伍形象。

1、严格按照《东北特钢集团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现场管理整治,建设现代企业生产工作文明环境。各作业区、班组首先对休息室、操纵室、生产现场进行自查,对脏乱差现象及不规范之处进行整改,自身无力整改的可上报作业区、分厂,分厂、作业区视情况给予改善。

2、综合科、安全科负责制定现场管理标准及日常检查,各作业区、班组按照要求划分现场及休息室区域,落实到人,并按照综合科、安全科的要求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3、对统一配备的员工生活设施(包含操作室的空调、饮水机等设施),在统一标准化配齐的基础上,要加强管理维护,确保正常使用。(综合科、设备科分别制定规定,加强管理)

4、对全体员工的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帽等劳保护具的发放制度重新修订完善,确保全体员工劳保护具始终保持整洁。(安全科、综合科根据公司要求按进度完成)

5、重新装修洗衣房,改善设备设施,综合科制定洗衣房管理制度,为职工服务好,彻底改变职工工作服脏乱形象。

(三)提高班组全体成员思想和技能素质,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班组长队伍。

1、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班组长队伍。

(1)、根据要求建立集团公司、基地、子公司(生产厂)三级班组长培训体系。综合科要将全体班组长按岗位工作性质进行细分,按照公司的要求参加公司组织的分类培训。综合科结合各岗位实际工作制定培训规划,抓好分厂级培训。机关各科室、各作业区派专人根据各岗位工作性质认真编写培训教材,按照规划和不同岗位对班组长进行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等方面的实用性培训。20xx年7月底前,全体在岗班组长必须经过基地以上专门培训一次,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班组长方能上岗。

(2)、完善班组长培养选拔机制。对班组长和见习班组长的选拔要通过班组成员民主选举与上级任命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班组成员对班组长的监督作用,提高班组长在员工中威信;对班组长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拟定工作计划,有计划地对各岗位逐步选配文化水平较高、思想素质较好、年富力强的后备力量,对有的班组目前缺乏合格见习班组长人选的,应暂时空缺,宁缺勿滥。

(3)、完善班组长考评激励机制。制订班组长升级管理制度。根据班组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各项管理工作完成情况、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对班组长进行评级,作为班长津贴的一项主要考核依据。班组长评级分为一级班组长、二级班组长、三级班组长,按班组长相应的职责分类制定每一级别相应的考评标准,每月进行评比打分,每季进行级别评定。每年度对班组长和见习班组长的工作要通过班组民主测评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对考评优秀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极个别人员要调整。

2、提高班组成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和完善员工学习技术、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激励机制。根据公司要求在进一步完善、坚持现行的工人专家、技师评聘制的基础上,实行工人技术等级定期考评制,对同岗位员工通过技术考评定级,给予相应的等级津贴。同时要根据公司要求着手调查研究,适时实行以技术等级为基础的基本工资制度,以此激励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2)、强化员工素质培训。重点要强化员工岗位技能培训,要参照班组长分专业培训办法,实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工种技能培训。职工培训工作每月一次,每名职工记录在培训笔记本上。对现有职工,在5月前和年底前各进行一次考试。对在公司、分厂组织的考试中不及格的职工每月从绩效工资中予以考核(班长加倍考核)。对班组设置的几大员,相关科室要进行专门的岗位管理职责的培训,并对其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建立考核制度,进行评比考核,各科将培训、评比考核情况做好记录。

四、推进班组建设的具体方法:

根据公司班组建设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班组建设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以确保班组建设工作按照公司的要求以及节点目标如期实现。望各科室、作业区结合实际认真执行,推进班组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1、各作业区结合生产情况、班组核算工作、班组建设情况制定班组建设竞赛考核方案,9月末前制定完成并开始实施。在原来班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紧密联系班组实际、有自身特色的班组建设体系。

2、各作业区、班组查找自身在硬环境方面的不足并及时整改,无力整改的及时上报作业区、分厂。9月20日前完成整改上报工作。上报时明确说明已整改项目和未整改项目。

3、机关各科室同作业区共同协作,做好分厂所有岗位的班长、职工培训规划,明确培训教师及每月培训内容,及时做好教案的编写,从10月份开始进行班长、职工培训,做好签到,参加培训的班长、职工认真将培训内容记录在培训笔记本上。班长、职工培训每月一次,分厂5月前和年底前分两次对班长、职工的培训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考试题由机关各科综合出题),既要了解班长、职工的学习掌握情况,又要把考试成绩做为班长评定级别、职工评定技术等级的一项重要条件。

技师考评实施细则范文6

关键词:顶岗实习;建筑专业;现状;解决对策

顶岗实习作为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技工学校毕业生的质量。因此,应该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一、技工学校建筑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成因

(一)学生对实习岗位适应性较差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实习岗位。首先,踏入顶岗实习行列的学生缺乏社会经历。在他们的认知当中,通过顶岗实习,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同时也能得到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进入企业之后就会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其次,对于部分’90后学生而言,从小娇生惯养,缺乏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导致其难以适应建筑类企业的工作。最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团队协作方面的缺乏优势,很难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实习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实习地点及实习单位更换频繁,学校管理难度大

不同于普通制造生产企业,同一个建筑工程单位对实习生的需求不大,即使在同一个建筑单位实习的学生,也往往被分配到不同的项目部,造成学生实习地点较为分散且大部分学生有过更换实习单位的经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配备不足,指导教师的设立基本上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某些建筑企业的功利性过高,接受学生实习,往往只是为了能够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很少愿意花钱对学生进行培训。另外,建筑企业一般工作时间较长,节假日经常加班,同工不同酬现象较普遍。

(三)建筑类企业生产规律与学校教学规律不同步

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与宏观经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宏观环境的变化会对行业整体景气程度产生显著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市场需求。此外,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与房地产业关系密切,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这些都会直接造成建筑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数量需求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建筑类企业对施工人员的需求还受到季节影响,一般情况下,在冬季建筑企业对实习学生的需求会大幅减小。

二、加强技工学校建筑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对策

(一)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应贯穿于技工学校教育的始终

1.加强对建筑类新生的专业认知教育。

在新生入校阶段,带领学生到本地企业参观,使学生对企业的运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各个部门的职责等有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一些专业讲座,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与突发事件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2.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就目前的时间及情况来说,很多毕业生往往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必须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引导其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摆正其在社会当中的位置,以此来对其进行合理的人生定位[1]。

3.强化学生的岗前培训。

首先,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实习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其次,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劳动观念,确保其能够对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与恰当的处理,并使之能够服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

(二)健全顶岗实习的工作制度

顶岗实习职业指导工作制度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制度,包含部门工作职能、各岗位工作职责、各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体系、学生职业指导实施细则、学生校外实习管理体系、学生就业服务标准、学生就业跟踪体系、学生就业服务考评体系。另一方面,还要有一整套需要学生遵守的制度,包括学生校外实习要求、校外实习规定、校外实习违纪处分规定、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规定、学生校外实习责任书、学生校外实习考核规定、学生就业申请规定[2]。

(三)加强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的强化要求学校方面必须要能够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加强人才的培养。而针对企业而言,则要求其必须要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条件。当企业在接收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要求其必须要依据前期制定的合作条款,并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对其进行统一的实习安排,防止出现太多的分散实习单位,促进顶岗实习对口率的提升。

三、结语

通过对技工学校中建筑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完善,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为其营造出一个更加优质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石俊.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