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费用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费用分析报告

费用分析报告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财务分析报告;撰写方式

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后加大了对水利行业的投资力度,对水利管理单位的经济核算情况有了高度专注,与此同时,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分析报告有了全新的要求[1]。高质量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属于小型经济活动分析。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能够将单位当前经济状况、经济数据等财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与归类,从而形成有理有据的文字说明,并为管理层意见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但是,一直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存在重视建设轻视管理、财务核算单一的问题存在,并无法将财务报表的真正作用展现出来。此外,财务报告撰写过程中存在信息量不足、材料不足等问题,成型的财务报表无法作为决策处理参考意见,且报表内容不全面、不能将重点表达出来,信息表述不清,财务数据运用错误,报表内容过长,且用词过于术语化,不够通俗易懂。除此之外,水利管理单位会计报表中还存在结果分析过于简单、说服力不足的问题。上述问题对水利管理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及经济水平的提升有消极的影响。

一、积累素材、为财务分析报告撰写做准备

(一)创建数据库会计核算是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形成的依据,当时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仅依靠会计报表、账簿、凭证中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在对营业收入比率及经营费用进行分析时,通常情况下,要对不同产品、负责人、项目与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但是其中需要的数据无法直接从报表中得知,在此情况下,财务工作人员就需要开展数据统计工作,以责及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资产变现能力及流动资产情况与流动负债之间存在的关系,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变现能力、资本结构及财务管理现状等;营运能力分析指的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资本资质及资产驾驭的能力。单位的营运状况与资本增值程度及单位经营水平有直接关系;成本费用分析指的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营运成本费用。从财务会计角度出发,是对三项期间费用、公益成本费用的反应,详细的说,就是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及其管理费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表、经营成本表、利润分配表及表格中数据的横纵向对比,以及企业财务比率的衡量,通过上述报表计算出与财务评价指标相符的结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式有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及趋势分析法。财务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上述分析方法的优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指标变动因素进行有效掌控,从而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应将不同分析方式的数据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得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财务报表分析应详细、有可靠依据,还应对各项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因为部分报表数据不够详细,存在含糊、笼统、模棱两可的情况。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熟练的运用相关表格及文字,将重点表达的内容与结论突出出来。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要抓住重点,将单位极易忽视的问题反映出来,例如,资金条块分割管理松散、财务考核无法进行量化管理等问题。(5)财务状况分析完毕后,应对单位盈亏情况、财务管理现状及当前经营情况给予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及预测。财务评价应中肯,不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并且应从正反两方面开展评价,可对独段任人、月度、季度、类别、用途等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分析,并创建台账,为日后财务报告的撰写提供便捷性。此外,应对财务会计相关的软件进行充分利用,创建完善、全面、便捷的数字存储系统,为报告的撰写提供最大的便利性。

(二)定期整理内部报表财务工作人员应定期对会计核算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还应对劳动工资、经营管理、物资管理等部门的价值性报表进行收集整理。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对上述部门的报表进行审核,做好横纵向对比,从而为财务分析报表的撰写提供有利条件。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

(1)简明扼要的对报表编制的意义进行阐述。(2)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概括说明,使读者通过报告对单位有大概的认识。其中可以包括:单位注册地、隶属关系、业务性质、经济活动、会计制度、盈亏情况、在职工作人员数量、退休工作人数量、报告申请者、批准者及批准日期等。(3)说明单位各项目开展进度及完成情况,对单位当前运营情况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在对上述内容进行表述时,应表述清晰,且恰当的将相关数据引入其中,在说明单位经济指标时,可以采用绝对数、复合指标数及比较数进行描述。(4)着重分析单位当前经营情况,在对当前单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时,应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从而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及成本费用分析。其中偿债能力分析指的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该能力的分析能够对单位财务现状进行真实反馈,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偿债能力分析包括长期进行评价,也可以进行总体评价。(6)财务分析报告中的建议应详细具体,不可太抽象,应起到参考性作用。

三、撰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注意事项

首先,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应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经营现状相符,对财务数据代表的业务背景进行深刻领会,将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实的反馈出来。财务数据不是数字的拼凑及运算的结果,每个数据都形象地代表着资金的增减及盈亏。财务分析工作人员应提升对单位业务的了解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对财务数据进行职业性评判,详细的说,就是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评判。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报告;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应对相关法律法规有准确的把握,从而发挥引领作用;其次,财务管理人员不可对分析报告妄下结论,因为报告中的任意一项数据将会对阅读者的思想及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极易出现误导。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对待每一项数据;最后,报告内容应精练、明了、通顺、流畅,应起到实际作用,不可华而不实。

费用分析报告范文2

一、投资控制的目的与方法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目的就是在项目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实施阶段,通过设计、工程发包、材料供应的招投标,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和施工方案费用分析,施工形象进度的价款测算,阶段性结算审核,总体投资状况分析等手段,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行投资控制的做法,实际上只是结算阶段的造价审核,施工过程由监理和业主代表签署施工联系单,过程的投资控制只能是粗线条的,仅局限于个别用材标准提高的匡算,而对于施工方案和设计变更,费用索赔等因素造成的款项额很难有效控制,一旦到了结算审核阶段,只能被动地凭已发生的有效资料进行按实结算,往往最终审定造价突破预算和概算,使投资失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的实时动态投资控制,就是根据进度情况,分段审核结算,及时做出投资分析,并把施工阶段的现场变化情况与结算审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结算更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项目实施状况,最终更准确、合理、及时地对投资状况做出判断。

根据动态实时投资控制的原理,投资控制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工程规模大、投资多、工期紧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合同管理模式和施工结算的方式,引进投资咨询公司。按照系统工程管理的原理,从理念上、制度上和组织上明确了投资控制的目的、思路、方法、内容,规范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等操作流程,对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动态投资控制。

二、实时动态投资控制主要内容及基本手段

主要内容:1、审查项目概算,确定投资控制总目标;2、预算和标底的复核;3、协助招投标工作,分析招投标标书,编写询标建议报告,参与合同有关条款的商洽;4、及时提供工程变更费用测算;5、跟踪合同管理,及时提供联系单费用签证论据;6、及时分析施工索赔内容,提供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7、分期或阶段性结算的审核;8、根据实际进度与计划,及时进行工程费用分析与比较,找出实际发生额与投资控制目标的偏差值,制定纠偏方案;9、针对无价材料,提供市场调查分析报告;10、对无定额项目分析组价;11、编制投资控制总结报告。

基本手段:1、通过评审投标书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询标环节明确有关索赔原则,最大程度减少调价的口子;2、在询标过程中确定索赔的计算原则以及合理确定合同价闭口的问题,充分体现业主方的主导作用和招投标中的有利地位,争取签订一份有利于过程控制的规范性施工承包合同;3、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于设计变更及时作出费用增减的经济分析;4、进行无价材料的市场询价和公平比价的工作,合理确定无价材料的价格;5、按月严格审核施工产值,准确合理支付工程款;6、及时审核合同外增补预算,使工程款的支付依据充足,并且支付额更加合理;7、审查预算,提供签证补充合同的依据;8、进行阶段性总体投资状况分析,为投资决算提供依据;9、进行施工方案费用的测算,为施工方案的落实提供依据,并为事后的结算作准备。

三、特点及效果

投资控制的特点就是通过全过程的投资动态分析、控制,实时、准确地反映出工程投资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状况,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1、招投标以及签订合同中的作用

通过起草投标文件的有关条款,提出有利的询标要求,然后签订了一份较为有利的施工合同。

2、工程款调整预算的作用

对于施工图纸粗、工期紧、变更大的工程项目,往往会造成最终造价变化大,如按合同价支付工程款,势必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供应资金,因此,通过及时审核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上调额,为及时支付合理进度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从而保证了工程如期完工。随着施工的推进,施工图纸的变更更频繁,造成增补预算随着设计的不断更改而多次的修改调整。通过增补预算的审核,进一步调整投资分析报告,并与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为决策提供依据。

3、工程量审核及进度款支付的作用

在合同价和增补预算审核价的基础,再按形象进度,核实每月的工作量,确定进度款的支付额,同时根据实际财务累计付款状况,不定期作出对比分析,为施工后期总体上控制工程款提供了直观、准确地支付凭据。

4、决算审核与财务结算

费用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 医院; 全成本核算; 体会

长期以来,医院经营管理缺乏严格的内部核算,普遍存在高投入、低效率,对科室和病种成本无准确计量,难以避免无效用的成本耗费等诸多弊端。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与沿袭的医院经营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外部环境的变化,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医院的生存和良性发展。全面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逐步提高医院经营水平和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全成本核算即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医院一定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完整、系统地记录、归集、计算和分配,根据医院业务活动特点和管理要求,按照医院医疗活动的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项目,作出有关的账务处理,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水平,并加以控制和考核,为成本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资料。

一、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框架体系的建立

建立科学、规范的以岗位责任制、责任成本为基础,责、权、利相结合,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成本核算、管理框架和体系,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为发挥网络管理及时、公开和透明的优势,真正使成本管理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辐射全院各个站点”的管理模式,石家庄第五医院网管中心联通了医院所有涉及经济核算的站点,全院所有的收入、成本数据均要实现网上采集录入,系统自动汇总完成,保证全院各科室能随时浏览科室收入、成本及效益情况,便于互相监督与学习。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六个部分。

(一)核算方案管理系统

为医院建立全成本核算的理论框架和任务体系,可以多任务、分期间定义核算方案。方案实施阶段,软件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可以协助医院研究成本管理考核模式、建立理论级和应用级成本核算体系。

(二)核算数据采集管理系统

为医院建立核算数据采集环境,包括台账采集、表格采集、接口采集。

(三)科室成本核算系统

根据核算方案和期间数据自动核算各级各类责任成本,为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提供精细数据。费用分摊时应注意选择合理的分摊标准。费用分摊标准对分摊结果是否合理、成本管理是否达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成本核算工作量的大小、效率高低及开展成本核算的成本高低等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费用分摊时,用到了两种方法:

1.采用多级多向分摊的方法,将医院科室分为管理职能类、后勤保障类、辅助医疗类、直接医疗类,并通过对各级分摊的方法设定,分别将全院的各项成本逐级分摊到直接医疗科室中,充分披露各级各类科室的全部成本。

2.自动分摊计算,实现全成本核算数据的产出;成本归集与分摊后,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结果保持一致;具备数据清除功能和重置分摊的功能。

(四)医院信息系统接口

按国家标准、会计规范与医院信息系统无缝连接,按日实时采集相关核算数据。可设置服务器端定时自动采集HIS供应商传送的HIS接口数据,亦可从客户端人工采集数据。

(五)会计核算接口系统

按会计原理和会计制度建立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并轨运行环境。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能够导入现行会计科目体系。

2.能够自定义收入项目与支出项目的日常会计分录。

3.能够按采集、审核、浏览、分配等环节对原始收支进行分权管理。

4.能够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原始支出进行跨期分摊处理。

5.能够按会计核算要求,由成本核算的明细数据生成收入和支出记账凭证底稿。

6.能够按现有财务软件要求导出规范的记账凭证格式,供财务软件导入。

(六)医院经营分析系统

医院经营分析,就是通过对医院收入、支出、服务提供、设备利用等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对医院的经营状况、服务效率、经济收益、获利能力等进行分析,探索影响经营效果的因素,对医院的经营状况进行正确的诊断,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医院经营策略和管理措施、提高经营效果和效益,提供决策依据。经常开展经营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医院效益的影响因素,保证机构的高效率运行。可实现如下功能:

1.能够为高层管理提供生动形象的核算体系查询功能。

2.能够及时(按日)报告医院业务收入的水平、结构、业务量、病人社会负担等信息。

3.能够按会计口径集中报告医院的总收入、总支出、总结余、总成本系数、药占比等指标信息。

4.能够按会计口径集中报告医院的明细业务收入、明细业务支出。

5.能够按会计分类、成本分类、变动性态、控制性态、分配方式、管理分类、资本化属性对全院支出进行结构分析。

6.能够根据医院管理需要定义,并生成专项收支对比分析报告。

7.能够生成门诊急诊、住院床日、药品消耗、医疗收费与成本、支出结构等重要指标的管理监控信息。

8.能够按照数据安全保密与管理分工原则,上传(科室)与查询(院级领导)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分析报告。

9.能够从全院角度分析各考核单元的损益,并按理论与考核两条线产生不同口径的损益报告。

10.能够从全院角度分析各成本中心的损益,并按理论与考核两条线产生不同口径的损益报告。

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框架图(图1)

三、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和推进全成本核算,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医院各种成本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充分显示各核算单位的成本来源与构成情况,为医院进行资源配置与使用提供相应的客观和量化的数据支持,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良性导向作用。成本核算系统运行一年来,医疗收入与同期相比增长了37%,变动成本节约6.1%,全员效率增长48%,人均收入增长约100元。

可以相信,随着全成本核算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最终将成为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导医院发展实现从传统服务模式向以人为本转变、从投入驱动向提高经营效率为主转变、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推动医院真正朝“服务型、效益型、节约型、和谐型”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全成本核算体系,经过实践与探索,经营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柴丹.实施全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营水平[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63-64.

[2] 韩绥生.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认识[J].中国卫生经济,2009(3):76-77.

费用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会计专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职业能力;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作者简介:徐丹琦(1975-),女,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准则、企业财务管理、高职会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52-02

2004年,教育部与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重点提出“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2008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要求把“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作为高职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之一。《成本核算与管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笔者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实践专家座谈,并在课程开发专家的指导下,选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路径和步骤进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开发探索。分析、归纳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将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具化到学习情境设计中,最终完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行动领域归纳与职业能力分析

(一)行动领域归纳

通过走访企业,运用工作分析法,确定和描述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过程与内容、工作组织与方法、工作要求等。

1.工作过程与内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过程与内容具体包括:分析企业生产工艺与生产组织;确定成本核算方法,确立成本计算对象、成本项目、设置账户;制定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项制度,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协调仓库、生产车间、成品库的数据登记与核对;汇总各种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原始单据或及时输入软件;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开展成本分析;制定各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开展新产品成本预测;制定、调整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

2.工作组织与方法。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组织与方法具体包括:与仓库管理员与车间核算员传递数据资料;仓库管理员与车间核算员应按规定报送原始资料;与技术部门沟通制定各工序消耗定额;向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成本信息和分析报告;向营销部门提供所需的成本资料;与仓管和生产负责人沟通出现的异常;向财务主管汇报成本核算结果,提交分析报告;与其他财务人员沟通协调。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确定成本核算范围;分析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仓库及车间报送的各相关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整理、汇总;通过各种方式与仓库管理员、车间管理人员、财务主管、营销人员进行良好沟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制作PPT汇报成本报表与分析结果。

3.工作要求。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具体包括:各成本核算员之间、与完成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满足经营管理者对成本管理资料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对核算的过程材料与最终结果及时存档;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水平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制定并随时修订标准成本。

(二)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以上行动领域的描述,《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进行企业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管理工作。具体包括:

1.能够分析各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并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2.能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制度、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手续制度等。

3.制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与各成本核算员之间、与完成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

4.能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等,并能根据企业实际能够混合应用。

5.能够利用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有关资料,编制成本报表,完成成本分析报告。

6.能与生产、技术人员一道制定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工时等消耗定额和各种费用定额,制定成本控制所需的目标成本,并开展成本控制。

7.对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和总结反馈。

8.能与各相关部门有效沟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二、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

在上述行动领域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将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转化成学习领域。它包括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见表1),并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

为了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开展成本核算与管理,培养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笔者通过模拟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工作任务和背景,将成本核算与管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在学习领域框架内以工作对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序、以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为目标设计3个学习情境(见表1),分别是“单步骤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多步骤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以及“单件小批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这些学习情境是在企业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认知学习的规律和职业成长的规律进行设计,尽可能由易到难安排教学内容,并在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的选择上让学生自由发挥与体验,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其中第一个单步骤(简单)生产企业为背景设计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比较简单,主要培养学生岗位操作能力,也就是成本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表现为能熟练运用各种费用分配的方法和技巧完成具体工作。第二个以多步骤(复杂)生产企业为背景设计的学习情境则要求学生根据企业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学习任务涵盖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表现为完成一项整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第三个以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为模板设计的学习情境考验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设计

教学评价对照确定的教学目标,逐一进行设计,形成了一套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案。其中终结性考核以项目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成本核算编制成本报表,撰写成本分析报告,制定成本规划方案,占最终考评成绩的40%。过程性考核以3个学习情境学习过程为依托进行考评,占最终考评成绩的60%,考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分别由学生自评、组长评定和教师考评综合形成,比例分别是20%、40%、40%。其中学习态度涵盖出勤情况、课外学习准备情况;课堂表现涵盖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主动发言、成果展示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涵盖及时性,准确性、独立性、清晰性;团队协作涵盖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

四、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

(一)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基于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工作过程,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6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自主、自觉、有目的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手、脑、心统一”。在此,以学习情境“单步骤生产”成本核算与管理为例(见表2)。

(二)教学实施效果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真正了解并熟悉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学生对企业成本不再紧紧局限于对成本核算方法的掌握,还包括对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前期准备、规章制度的制定、成本控制方法的理解与实施等等,实务操作的领悟程度明显提高。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从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企业反馈信息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成本核算员与成本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职业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费用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成本核算医院成本

1.医院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规范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成本构成要素、成本资料收集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方法。其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分析时间和医院的情况等,单位成本的计算要考虑到项目的不同类型。在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管理费用的分摊问题、成本核算数据与财务数据间的匹配问题、内部定价规则的制定问题、间接费用分配的问题等都与经典理论不相符,从而导致了核算方法与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相差很远,成本核算结果说服力并不强。

1.2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原来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与新成立的部门(成本核算部门)基本没有大的关系,两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之间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医院的正常经营中,财务部门无形中充当了一个出纳的角色,医院两个经济管理部门的存在,矛盾就自然会产生。成本核算部门已经意识到自己应担当起医院经济管理的重任,但此时经济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思路等都已被经济管理部门所掌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运行机制。于是,在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部门之间合作困难的尴尬局面。

1.3缺乏医院成本会计制度的支撑

医院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成本核算项目众多,难度较大,过程繁多,并且这是手工操作不可能进行的。此外,成本核算所需数据只能从财务账目及报表上间接获取,甚至需要建立新帐、从头统计才能获得,这也恰是不利于成本核算在医院应用的重要因素。

2、医院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

2.1医疗收入主要是指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

由于医疗服务项目的特殊性,有些病种的诊疗需要多个医疗科室相互合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病人及时、准确地治疗,所以最终出现收入成果的分成,按一定的比例分别计入相关科室。直接收入是执行科室直接为病人服务所收取的挂号费、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材料费、床位费等。间接收入是科室为临床科室病人提供的各项检查、治疗按一定的比例分成的收入。因为医疗服务不可能由一个科室单独完成,所以势必会出现最终分成问题。因此,检验、放射、B超、病理、手术和麻醉等科室的业务收入,按一定比例计入各科室收入。

2.2医疗成本主要是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是科室自身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直接计入科室成本。间接成本是临床科室接受其他科室分摊的费用,按受益的原则,将行政、后勤等部门发生的费用向临床、医技科室分摊。

2.3成本核算原则

一贯性原则: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成本核算方法一经采用,中间不得变更。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1)卫生材料、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均按实际成本计价。(2)对制剂室加工的产品按实际成本计算。(3)固定资产折旧按历史成本和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

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期发生的收入和支出确认是否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

成本分期原则:按月、季、年核算。

配比性原则:(1)某科室收入必须与该科室成本费用相配比。(2)某会计期间收人必须与该期成本费用相配比。

3、医院成本核算的流程和对策

3.1前期调研阶段

首先医院成立成本核算实施小组,着手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对全院主要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从中我们应该了解到医院各科室的管理现状,对实施成本核算的想法以及医院开展成本核算所面临的基础环境,然后召集物资、供应、采购、人事和财务科人员召开成本核算动员大会、接下来召开成本核算总结会议和成本核算工作的汇报会议,确立出成本核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

3.2成立工作小组

为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核算系统,由财务科长、核算会计人员组成成本核算工作小组。对全院工作人员的工资、资金、物资、药材、低值易耗品、房屋设备折旧、维修、运输、差旅费和办公费用等进行全成本核算。医院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做好全员宣传动员工作,使成本管理工作成为广大职工的一种良好习惯。

3.3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建立和完善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是医院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的保障。制定房屋设备折旧、药品试剂的使用、材料水电消耗和人员工资、奖金等一系列制度,并制定具体的成本管理实施办法和成本核算的方法,以便在具体实践中有据可依,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核算科室的统计汇总工作,根据汇总的基础资料,归集、计算、分析各科室的成本,每月产生各类成本报表,并进行成本分析。编制成本核算分析报告,找出专项治理的问题的在,制定专项管理考核制度,真正起到成本核算的作用。

3.4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和绩效考核体系

费用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统;理论分析;设计探索

1我国电力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在各行业各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电力行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电力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电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也成为其各项管理中最主要的部分。近年来,我国的电力施工企业不断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成本管理上,结合传统的管理手段,进行半手工、半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但是,目前各电力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和系统化程度仍然不够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面对电力施工企业项目不断增加、成本管理工作日渐繁琐的严峻问题,基于现代化信息手段和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来完成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完成和实现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系统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及设计

2.1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技术,通过适当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发,以及通信设备的共同支持下,产生的适于本行业本管理工作所需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其全部活动是针对于该行业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手段所运行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项目,其关键之处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及设计。

(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对现行系统的运行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系统化分析,包括组织机构及功能的分析、业务流程的分析、数据及数据流程的分析、功能与数据间相对关系的分析等,是现阶段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也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即所谓的解决和探讨新开发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然后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之上建立逻辑基本模型,并完善系统性分析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的一般流程如下:首先,调查和分析现行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以及业务流程。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深入了解各职能组织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清楚全部业务流程及信息的传递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优化。其次,识别分析数据流程和逻辑基本模型。通过上述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把相关数据从系统中抽象出来,进行数据流程层面上的数据分析,并考察实际流程方面的数据应用处理模式,如数据的信息传递、处理及储存等,从而得出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再次,初步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通过使现有的系统逻辑模型得到充分的优化和转换,从而得到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使用图标工具将其表达和描述出来。最后,编写系统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是对系统分析工作的过程总结,作为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其作用是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任务提供相关技术依据。

2.2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是依据最初阶段的系统分析结果,同时在系统分析报告已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对新系统进行的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总体设计和物理模型的具体设计这两方面,本文主要针对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是对新系统总体结构形式的初步设计,通过功能分解将整个信息系统分解为数个子系统,其主要内容有子系统的划分和模块结构图的设计等。

3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及设计

3.1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通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原理及步骤,本文对电力施工企业涉及的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1)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分析。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如下:市场开发部与外部签订工程合同经营管理部对内部编制相关预算项目部上报形象进度报表和结转成本费用工程部对工程形象进度进行认定财务部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各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考核。(2)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逻辑模型。通过对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得出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逻辑模型。(3)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在上述得出的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逻辑模型的前提下,对该逻辑模型进行优化和改造,使其成为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出于系统比较复杂的原因,本文采取结构化分析方式,自上而下地逐级拆分,用分层数据流程图来描绘完整的系统逻辑模型。首先是顶层数据流程图,其各部分组成情况及相互间的组织关系、输入数据及输出数据都在图中详细体现;然后是中层数据流程图;最后是底层数据流程图,其“P1成本汇总”底层数据流程图、“P2成本分析”底层数据流程图、“P3成本考核”底层数据流程图均在图中有所体现。其中,成本结转指的是在该项目上所发生的与施工工程直接相关的所有费用成本的支出,项目部按照相关标准将所有费用进行归集和分类,并定期将其结转回公司,作为内部成本分析和考核的依据;成本分摊指的是与施工工程无直接关系的公司相关部门所发生的支出行为,其产生时公司财务部应当将该笔费用分摊至每一个项目工程中。

3.2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通过上述对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对分层数据流程图的分析改造,从而设计得到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图。下面对“系统初始化”和“系统维护”两个主要部分的系统功能进行简要说明。(1)用户权限管理。对使用该系统的不同用户进行不同的操作权限设置,从而使内部相互牵制和制约,以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2)项目信息录入。输入或者导入施工项目的基本信息情况,其基本信息情况主要包含:编号、合同名称、简称、电压等级、工程类别、项目经理、项目财务主管、项目出纳、是否签订外部合同、外部合同价、工期、是否办理外部结算、外部结算价、总成本、外部结算节余、是否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内部合同价、是否办理内部结算、内部结算价、内部结算成本、内部结算节余等。(3)数据的备份及恢复。每隔一段时间对成本汇总、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的相应数据及时进行备份,为查询及其它系统需要做备用,并且当系统数据遭遇破坏时这样做可以使数据得到实时的恢复。(4)系统升级。当外部情况及内部管理制度发生变化之后,可以将现有的系统进行适当的完善和修改,以达到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目的。

4结语

本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的相关知识,对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利用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对分层数据流程图的分析改造,从而设计出电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图,实现了对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亮,李存斌.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能源技术经济,2012,24(1):62-66.

[2]余海涛.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研究[J].商业会计,2013(22):105-107.

[3]杨樑,吴雨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总框架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4(11):58-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