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招生奖励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招生奖励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招生奖励办法

中职招生奖励办法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宗旨,以创建和建设高职校为和人事制度改革契机,以加强常规管理、狠抓制度落实为主线,以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教科研工作为动力,以推行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为保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程度达到我市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2、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省级汽车实训基地创建成功;

3、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和教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健全;

4、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项目教学全面推行,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创新,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切实提高;

5、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更加合理;

6、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满足教学要求。

三、主要工作

1、教学常规管理。

(1)修订和制定《学籍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使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实行学校、专业部、督导室三线监控和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社会评价四评监控;

(3)进一步完善教学例会制度;

(4)实行教师《教学日志》制度;

(5)建立现代化教务管理和学籍管理系统。

2、教科研工作。

(1)成立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机构,各专业部建立专业研究所,形成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网络和机制;

(2)制定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3)加强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工作;

(4)确定一批校级科研课题,组织教师开展研究。

3、教学改革工作。

(1)各专业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制定、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项目课程的课程表准;

(2)项目教学进一步推广;

(3)部分(50%)专业课实现考教分离;

(4)全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都要建立一批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校级领导分别负责一个专业部,帮助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作。

(5)争取1-2个专业成为省级课改实验专业。做好省级课改实验点的申报工作。

4、教师队伍建设。

(1)制定并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对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技能培训、企业实践、业务比赛获奖作出明确规定。

(2)完成首批青年教师业务达标考核工作;

(3)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评选教师技能标兵,实行技能标兵津贴制,并给于表彰;

(4)积极引进并通过校企合作聘请高水平专业教师。

5、专业建设。

(1)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变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使主干专业、支撑专业、特色专业结构合理,长线专业、短线专业、高职专业和中职专业层次分明;

(2)制定各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3)学校成立学校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专业部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4)根据实际情况,条件成熟的专业申请设立技能鉴定考核站点;

(5)各专业充分利用师资和设备优势,积极开展社会短期培训,学校将规定培训任务。

(6)汽车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加大对汽车专业的设备投入,积极准备迎接验收。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1)举办学生技能大赛,评选学生技能标兵,优先推荐学生技能标兵就业;

(2)制定计划,搞好“校园大讲堂活动”。

7、加强对口单招班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考试工作,加强研究。

(1)从组织管理形式和运行机制上加强对对口单招班的管理;

(2)加强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同一年级要统一进度,学内容,学目标,统一作业,统一考核;

(3)坚持月考制度,做好成绩分析工作。

8、加强实践教学。

(1)按照与生产现场同步的要求,制定校内各实训中心的建设规划和投入计划,力争实训中心逐步满足专业技能训练、技能鉴定与考核及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形成具有鲜明专业和企业特点的氛围;

(2)加强对实训中心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符合上级要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3)结合项目教学的实施,各专业均要制定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训大纲,明确实践课的达标要求和考核办法。

9、招生工作,确保完成1600人招生计划。

(1)确定招生专业;

(2)制定招生简章和各种宣传材料;

(3)制定招生工作方案;

中职招生奖励办法范文2

围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凯里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落实 “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突出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着力狠抓产业脱贫,创新开展教育扶贫,积极构建扶贫开发大格局,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扶贫脱贫长效机制,确保2020年实现全市现有8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167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推动农业园区建设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在凯里周边复制云谷田园产业模式,大力建设乾兴农业生态产业园、玫瑰王国、普罗旺斯万花谷、湾溪平茶“世外桃源”等农业园区。先期出资2亿元建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撬动社会资本20亿元,计划5年内在全市推广种植5万亩,带动解决3万贫困人口增收难题。扎实抓好“6个100万工程”“5个6+3”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商品蔬菜、精品水果、苗木花卉、生态稻(荷)鱼等产业发展。在乡镇初步建成了以中药材、猕猴桃、蔬菜、荷花、草莓、葡萄、辣椒、板栗、民间刺绣、鸟笼加工销售等一批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提升南花、季刀、朗利、乌利、麻塘等旅游村寨,借鉴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经验,通过“公司+农户+景区”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让贫困群众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抢抓入列国家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机遇,以“互联网+电商扶贫”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凯里互联网众创产业园、凯里银田农产品物流园建设,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邮政集团合作,积极推进镇、村两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出台优惠政策

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

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城乡建设、房地产去库存、生态补偿有机结合,打造白午、上马石、鸭塘三个片区移民城。

为减轻移民筹资负担,凯里市以建筑成本核定安置房价格,价格远低于商品房价,并出台《凯里市易地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和搬迁入住奖励办法》,明确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后按每户200元/平方米给予装修奖励,入住后免三年物管费,在规定时间内入住的给予每户5000元入住奖励,并可根据家庭实际困难先入住后付房款,保障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拎包入住。

为确保搬迁对象稳得住、能致富,凯里市着力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和移民就业创业等后续扶持政策。在配套设施上,在上马石安置点配套建成了幼儿园、中小学、医院、休闲广场、超市等,开通了市区经安置点的公交线路,安置点配套设施功能逐步齐全完善,保障了搬迁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保就业上,通过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百企帮扶”、金融支持、救助保障、教育安置等措施,全力帮助解决搬迁群众创业就业的后顾之忧。2016年以来,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保障每户搬迁对象有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

用好生态环境宝贝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以创建国际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加强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植被修复、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过境“两高”道路沿线山体规划及景观改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城乡美化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夯实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生态创建工程,建成一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成功创建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发展绿色生产制造业、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反哺贫困群众。通过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引导贫困人口有序转产转业,使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保护人员,引导贫困群众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实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通过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补偿和贫困脱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开展教育培训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成立凯里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在龙头企业建设10个实训基地,在各乡镇、村建立100个培训点,分类开设长训班、短训班、半农半学班、订单式培训班、劳务输出班、服务式培训班,向学员培训种养殖技术、民族工艺品制作、电商、文化旅游、创业就业指导等。通过培训已有400人在各类园区实现就业,1500人回村自主创业,创办合作社12个,带动就业1.8万人,脱贫7000人。

每年面向全州贫困家庭子女招生400人,分别开办初中、高中、职校特困班,到2020年,共计招生2000人。初中阶段的振华中学“两山班”按照《黔东南州“两山”地区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文件精神落实各项补助;高中阶段的凯里一中“希望班”和中职阶段的凯里一职校“宏志班”除按中央、省规定落实普通高中、中职“两助三免(补)”政策外,由市财政承担3000元/年的学生生活补助和400元/ 年的学生假期往返车费。凯里市常年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8000余人,该市采取居住证就近入学等方式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题。

强化精准帮扶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精准开展结对帮扶,凯里市委、市政府成立大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市级领导分片联系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各帮扶1个贫困村,市直机关干部每人联系1户以上贫困户,各乡镇(街道)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组建包村扶贫攻坚工作组,明确各级扶贫职责,层层分解责任,构建“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中职招生奖励办法范文3

关键词: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马燕(1983-),女,博士,琼州学院区域发展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6-0088-04

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加大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完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部分地区的普及化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类型多样化。这都推动着我国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国家亦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主要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政策,但考试招生制度不科学、办学形式单一、与产业界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制约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工作的开展。我国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起步早、发展快,已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学习借鉴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有益于我国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和发展。

一、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史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发展史,本科技职教育的出现、发展和跨越都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农业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和制造业逐渐上升,市场对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的需求增加。为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台湾政府决定设立工业技术学院,发展本科技职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进入后工业时期,通讯技术、生物科技等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劳动力市场经历了结构性调整和变化。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愈来愈高,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大多都上升到本科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台湾本科技职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本科技职教育发展规模迅速扩大。进入21世纪,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台湾政府大力推动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经济发展对本科技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台湾政府对学制、教学、师资等方面陆续推出一系列教育改革,以提高本科技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社会观念的转变

受“形而上者谓之理,形而下者谓之器”、“升学主义”、“文凭导向”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技职教育存在偏见。早期台湾亦深受其苦,但是台湾政府倡导以“实力”与“学力”代替“学历”,采用就业与生涯发展和兴趣为导向代替“职业贵贱”的偏差观念,并从资源投入和政策导向入手,推动技职教育发展,提高技职院校的竞争力,打造技职教育龙头学校,使得技职教育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从而引导人们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平等”的价值观念已在台湾地区生根[1]。台湾还先后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实验和验证,继而进行扩大实施。如本科技职教育发展之初,仿照美国创设技术学院。90年代,为扩大办学自,公布《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明确指出:“公立高校应考虑仿照美、德、法等国大学之模式,走向法人化”[2]。2003年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训练模式,创办“台德菁英计划”,后更名为“双轨训练旗舰计划”[3]。开放的观念使得台湾得以充分吸取国外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使之本土化,以推动台湾本科技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

马丁・特罗教授依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分成三个发展阶段,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则属于高等教育普及阶段[4]。根据毛入学率统计数据显示,台湾地区1976学年度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40%,到了1990年已达29.65%,1999年己突破50%,2012年高达84.43%[5]。可见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己由大众化阶段发展到普及化阶段。

二、台湾地区本科技职教育的发展经验

(一)入学方式分类分型,彰显教育公正公平

2001年,台湾正式废止了技术学院(二年制、四年制)的各项联考制度,实施考招分离制度,将考试与招生分由不同的单位办理[6]。成立技专校院入学测验中心(设于云林科技大学)专门负责有关二技、四技等统一入学测验考试及相关研究工作;技专校院招生策进会(设于台北科技大学)则负责招生事务协调、招生策略审议及招生工作研究改进等工作;招生权下放到各招生院校,由各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自主选择部分考试科目;教育行政部门则行使监督、管理和评价权力;权责明晰,共同保障台湾地区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

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多元化的入学方案时,遵循公平均衡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规范操作机制,根据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实施多种入学方式,并对各种入学方式合理分配录取名额。“甄试入学”分为个人申请与学校推荐两种方式,名额占核定名额的40%。其中个人申请占30%,招生对象是高职、综合高中、一般高中应届或非应届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学校推荐占10%,招生对象为应届高职或综合高中专门课程毕业生。“技优入学”分为保送与甄审两种方式,各技专院校提供总招生名额的5%给通过技优入学渠道入学的学生申请。保送是在被认可的国际技能竞赛与台湾地区技能竞赛中获前三名奖项者,免参加考试,直接入学;甄审对象则是被认可的竞赛获奖者或持乙级(含)以上技术士证的学生,参加学校指定项目甄试,达标入学。“分发入学”的招生对象为高职、综合高中毕业生、高级中学已毕业一年(含)以上学生及同等学力考生,固定在每年6月的第二周举行,以统一入学测验成绩加权换算后的总成绩进行排名与录取。此外,台湾教育部门还实施“繁星计划”,目的是为了照顾学习起点较弱的学生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落差,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正义[7]。多元化的入学方案不仅为不同来源、层次、能力和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就学通道,还推动了本科技职院校的特色化发展,更彰显了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

(二)私立院校蓬勃发展,激发本科办学活力

台湾地区鼓励多渠道举办本科技职教育,并通过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鼓励私立本科技职院校的创办及发展,为台湾本科技职教育增添活力。现在,台湾私立本科技职院校已成为本科技职教育的发展主体,在数量上也已远远超过公立大学。截止2012年,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共计有77所,其中科技大学有53所,含国立13所,私立40所,而技术学院共计有24所,国立3所、私立21所[8]。

台湾地区私立院校发展之所以如此蓬勃,首先离不开健全的私立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加强对私立高等学校的规范、监督,也为其发展提供保障。《私立学校法》、《私立学校法施行细则》为私立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撑。台湾政府有意加大对私立院校的财政经费支持,放宽私立院校的收费标准,缩小私立院校与公立院校的差异,并颁布《私立学校奖励补助办法》、《教育经费编列与管理法》、《捐资教育事业奖励办法》等法规,以保障对私立院校办学经费的支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本科技职教育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私立院校的教学质量,台湾政府提高私立院校的设立标准,并加大对私立院校的评鉴,制订私立院校停办及解散的“退场机制”,通过检查评估,强制那些由于各种因素致使办学不佳、招生困难的私立本科技职院校停招、退场,促进私立本科技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其次私立高校多元化的办学主体、特色化的发展也是促进其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以强化产学合作为契机,拉动院校内涵建设

随着台湾本科技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成为了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台湾政府以强化产学合作为契机,制定一系列计划措施,拉动本科技职院校内涵建设,满足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台湾教育部门于2008年着手规划《技职教育再造方案一培育优质专业人力》,主要是对技职教育进行全面性的整体检讨与规划。2010年启动第一期技职再造方案,主要是通过改善师生教学环境、强化产学实务连结、培育具实践操作力及就业力的优质专业人才等,以落实技职教育特色发展及明确定位。为强化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培养产业界所需人才,台湾“教育部”积极推动产学携手合作计划、最后一哩学程、双轨训练旗舰计划等产学合作人才培育方案,并对“技术及职业教育司”进行组织调整,专门设置了产学合作发展科、教学质量及发展科,足见台湾政府对产学合作与教学质量的重视。产学合作人才培育方案,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学校提供实务教学,企业提供实习设备或工作岗位,共同建置产业与学校紧密的教学实习合作平台与预警制度,延续发展技职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实务教育特色,达到务实致用。为确保实务教学的顺利实施,本科技职院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并设置产学合作奖对做出杰出成绩的老师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在与企业的持续合作中,教师可以掌握产业趋势脉动,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9]。

此外,台湾还成立了跨部会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创新育成中心、产学合作资讯网等运作机制。如彰化师范大学的技术学院设立的“创新育成中心”,该中心有近170个企业在其设有工作室[10]。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时,及时聘请学校专家协同攻关,企业技术人员也直接承担学校的教学工作。

三、对大陆地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的启示

(一)改革考试选拔制度

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其生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和高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很小,通道还没有完全打通。这违背了职业教育内部规律,不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统一高考的入学方式不能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更不利于应用技术类高校的特色发展,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因此,在制定有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体考试选拔政策时,应树立多元的价值观,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多元的价值观是多元化入学的基础,要改变“学术至上,文凭第一”的传统观念,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分类别的进行选拔,减轻考生的升学压力。考试的公平、公正也是中国考试历史发展的规律[11]。多元化的入学方案彰显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考试的公正、公平。

一是,应明确各方职能。考试招生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应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成立职业教育考试中心,专门负责统一的职业教育考试和相关研究工作;扩大应用技术类高校的招生自,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需求,自主设置科目考试,多形式的选拔适合人才。二是,应保证应用技术类高校的职业教育生源。《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虽提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实施分类考试,但对于应用技术类高校却未做明确说明。明确应用技术类高校的各类考试招生名额比例,应主要面向职业教育生源,一少部分面向普通高中生源。这既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打通升学通道,又实现了与普通教育的沟通。通过改革考试选报制度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三是,应适度发展第四级教育[12]。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势,扩大服务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那些已进入职场需要再深造的人们提供就业和升学机会,也为本科职业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四是,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应兼顾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不发达地区考生的教育需求,给予更多的选择机会,真正做到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二)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大陆地区本科高校多为公立,经费来源单一,市场机制尚未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借鉴台湾地区私立院校办学经验,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增强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办学活力。

一是,应进一步区分各种社会力量。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不等同于民办教育。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替代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主要是针对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民办院校进行的法律规定。但社会力量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形式不仅包括成立民办院校这一种形式,行业企业参与教学和课程编写、国家机构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以基金的形式捐助应用技术类高校办学、技术支持等形式也属于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范畴。二是,本科职业教育并非义务教育,应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引入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这种办学可以有营利行为,但不能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社会力量办学中的营利,是社会投资者在办学过程中获得的去除成本之后的正当收入,是对其办学成就的奖励,即社会力量办学中的营利是正当合理的,应该将其列入合法的范围。但政府应对此类行为加强管理,保持其健康良好的运行。三是,加大对社会力量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本科职业教育本是职业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应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法律法规,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行为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资助。通过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基金奖励、土地使用、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

紧贴产业需求是台湾技职教育的首要目标。当前我国大陆地区大学毕业生“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现象明显。如何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产业需求,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的重点,更是难点。

一是,应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宏观管理。成立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或机构,如产学研合作处,专门负责产学研合作等相关事宜;确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规定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各级政府、高校、企业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保障高校与企业双方的利益;支持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院校课程内容和教学改革。二是,注重地方政府的粘合作用。鉴于应用技术类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特性,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出台因地制宜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条例》,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并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应用技术类高校的特色化发展;定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关注中小企业,成立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中心,为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进行指导和服务。三是,创新地方本科高校科研模式。地方本科高校创新科研模式,应区别于传统的科研模式,克服路径依赖,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与本科教学在学术领域上保持一致,为教学提供支撑、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和技术咨询。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研如果没有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就无法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提供支撑,也培养不出符合生产实际需求的合格人才。基于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中心,通过项目、技术支持等方式寻找产学研合作契合点,促进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合作。通过合作高校可以获得产业相关有用信息,与行业企业共同丰富、深化和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9).

[2]薄建国,王素一.日本、我国台湾公立高校法人化改革比较:进程、结果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

[3]陈玟晔.台湾“双轨训练旗舰计划”发展现况与实施效果[J].职教论坛,2013(10).

[4]Trow, M.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R].Berkeley: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1973.(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091983)

[5]陈玟晔.战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与变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91.

[6]梁燕.台湾技专校院多元入学制度改革介述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2).

[7]杨李娜.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化入学制度改革特点探析[J].教育与考试,2011(6).

[8][9]陈玟晔.战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与变革[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89,97-102.

[10]黄鸿鸿.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

中职招生奖励办法范文4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实施方案  1

为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学生求职能力,进一步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及就业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学院计划举办20xx年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系列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体本科生及研究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7月1日-20xx年6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1.“就业大讲堂”系列报告会

 

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学业目标,学院计划针对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系列报告会,届时邀请生涯规划专家,企业HR,优秀校友与分别与各年级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分析行业现状,明确自身定位,提早规划,尽快行动。

 

2.“职通未来”简历大赛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简历制作水平,帮助学生尽早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学院计划面向20xx级学生举办简历大赛。本次比赛将会对全体参赛学生进行简历指导,评选获奖者将推荐参加校级简历大赛。

 

3.求职能力提升辅导班

 

学院邀请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教师向求职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提升服务。包括就业市场分析、就业政策、就业流程及改派手续,求职者个性特点分析、求职简历、面试礼仪、面试技巧,求职目标设定、就业心态调整、基层就业项目,求职陷阱回避、就业压力疏解。

 

4.生涯团辅小课堂

 

为了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角色转换,明确学业目标,学院计划利用暑期面向一年级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明晰自身定位,提高适应力。

 

5.暑期企业参观实习

 

为进一步促进校企融合,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共同培育生命科学行业人才。学院将与多家就业实习基地企业合作,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学习、实践,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技能,开阔专业视野,拓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建立校企长期的人力资源供需合作关系。

 

6.“一对一”生涯咨询

 

为帮助学生解决职业选择和求职择业过程中各种难题和困惑,学院计划利用“启航生涯体验式辅导工作室”团队,面向学生开展“一对一”职业咨询辅导。

 

四、工作要求

 

1.各班级积极宣传、动员广大学生参加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各项活动。

 

2.各项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详见附件1。

 

3.各活动负责人要及时跟进相关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创新活动形式,确保将活动各个环节落实到位。

 

4.活动结束后,请各单位做好活动的总结和宣传工作。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实施方案 2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教职成〔2018〕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增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使职业指导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大赛背景】

 

中职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人生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规划,求职经验和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同时也有一部分同学拥有自己的创意,却没有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作为学生,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很难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成才观,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提高同学们的创业、择业、就业能力,精心策划本次“规划人生,成就梦想”职业规划设计大赛。

 

【大赛目的】

 

通过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的活动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全面认识自己,了解人才市场需求,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实施方案】

 

主办单位:招生安置办公室

 

协办单位:学校团委

 

大赛时间:2018年6月

 

一、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二、竞赛内容

 

“职业生涯设计”方案评选。

 

大赛要求选手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出“职业生涯设计”方案(方案必须包括确定个人志向、自我评估和职业生涯机会或前景评估、职业的选择、确定职业生涯路线、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个人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六个方面内容,方案标题自拟,要求具备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并由评委评选出12名优秀方案参加现场展示决赛。

 

有关“职业生涯设计”方案包括六个部分:

 

1、确定个人志向: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志向是事业成功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进行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生涯规划最重要的一点。

 

2、自我评估和生涯机会评估:自我评估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因此,自我评估是生涯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通常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分析内外因素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等。环境因素评估包括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3、职业的选择:通过自我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做出选择。

 

4、确定职业生涯路线:在职业选择后,还须考虑向哪一路线发展。即是走行政管理路线,还是走专业技术路线,向业务方面发展等等。

 

5、设定职业生涯目标: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它是在继职业选择、生涯路线选择后,人生目标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佳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又分日目标、周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一般为五至十年。

 

6、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在确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环节,这里所指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大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如何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

 

参赛选手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设计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并围绕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提出可以完善自己,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后,由于影响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在此状况下,要使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对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通过外部的环境分析和内在的素质分析,找出威胁实现职业目标的因素,并提出若干解决方案。

 

三、评分细则

 

1、清晰性:是否正确准确了解个人特质,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15分)

 

2、变动性:设计是否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目标或措施是否具有弹性缓冲性(15分)

 

3、一致性:主要目标和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和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15分)

 

4、适应性:目标是否符合被个人个性、兴趣特长和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是否能对个人产生内在激励作用(15分)

 

5、适时性:目标时间和时序安排是否妥当,顺序是否合理(10分)

 

6、可评估性:设计是否具有明确时间限制或标准,能否随时掌握求职的执行状况,能否为设计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10分)

 

7、持续性:设计是否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景,拟定生涯设计的每个发展阶段是否连贯全面地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过程(10分)

 

8、创新性:是否有独到的见解,职业生涯选择是否有时代气息(10分)

 

四、评奖办法及奖励办法

 

评委根据选手“职业生涯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选手场上表现进行综合评审,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及奖品。

 

五、参赛须知

 

1、所有参赛者均需准确、完整填写“参赛报名表”,填写不完整或填写错误、内容虚假等奖不被接纳,由此而发生的任何争议将由参赛者自行负责。

 

2、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稿,请自行保留底稿。

 

3、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创作者,并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合法著作权。

 

4、获奖作品如发现有抄袭、盗用、作弊等不法手段,即予取消其参赛资格追回奖励。

 

5、参赛者若违反本规则的任何条款,主、承办方有权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或取消其已获得的奖项并要求返还奖品,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损害赔偿的权利。

 

中职招生奖励办法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

[作者简介]张仲兵(1973- ),男,四川长宁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武晓平(1974- ),女,四川泸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08-03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需要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来优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纲要》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体系应具备的三大特征:一是职业教育应当采取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以适应经济转型需要,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目标;二是高职院校应统筹发展脱产教育与在职教育;三是高职院校应强调与中职教育的无缝衔接,以突破既有职教培养层次的局限,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协调。在建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受外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等多方因素的制约,《纲要》目标未能顺畅实现。高职院校有必要深入探讨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稳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制约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系统失范

办学理念对构建高职教育体系、规范高职教育实践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较短,管理者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认知水平较低,在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暴露出若干背离教育规律的问题。

1.高职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失衡。这导致了科学主义盛行而人本主义式微,注重高职教育的功利化导向而忽视教化育人的社会功能,从而削弱了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摒弃了高职教育应肩负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责任,将高职教育的内涵简化为谋生教育,并以此为理念来设置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估教学成果。学生难以迅速从人文素养课程学习中获得个人收益,是导致高职教育异化的主要原因。高职毕业生在功利化导向下所掌握的具体技术能力将随着技术进步而贬值,而人文素养的匮乏将使其缺乏跟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而降低其在未来职场竞争的能力,削弱其长远的社会价值。

2.内闭式办学理念制约高职教育与时俱进的能力。我国高职院校诞生于大一统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下,公办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至今仍从属于地方党政系统,其员工则接受参公形式的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系统的内闭型模式固然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制度化运作效率,但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为产业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突破传统的内闭式办学理念,转而树立以学生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放式办学理念,以强化校企合作水平的方式来确保高职教育内容与实业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相一致,而上述要求恰是当前高职院校的能力瓶颈。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人才需求市场的动态跟踪能力,缺乏与企业实现教学与生产资源共享的能动性,从而制约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育系统不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目标不准确,缺乏与时俱进的自我更新能力,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标准要求。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期,高端技能型人才紧缺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支撑宏观经济升级。而长期浸润于传统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高职院校,缺乏开发新专业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时代紧迫感和能动性,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突破现有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的约束,开拓新专业,拓宽专业口径,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丰沛的高级实用技能人才。

2.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设计偏向功利化的一极,以该课程是否具有短期实效性作为开设课程的指针,忽视人文课程在高职教育系统中的功用,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理论底蕴与职业素养的要求,削弱了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可持续竞争力。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则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脱离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配套教材内容与实业界的现状相脱节,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中高职衔接不到位,影响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制约中高职教育衔接水平的首要问题是中高职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不到位。由于生源素质不同,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存在显著差异。中职院校重点培养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忽视理论素养的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则更为重视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兼具与专业相关的管理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此外,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存在衔接错位问题。中高职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存在与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相脱节的问题,理论课程设置与提升学生职业生涯的从业能力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衔接不畅,造成有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专业课程授课内容的重复,严重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机制通常由法制环境保障机制、科研条件保障机制及办学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构成。

1.高职教育体系的法制环境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将办学资源主要投放在硬件教学领域的建设上,缺乏对高职教育法制环境建设的必要投入,使得各地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与上位法相冲突。此外,高职院校的法人治校结构尚不完善,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方面缺乏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出现越权制法与执法行为。部分高职院校以治安处罚条例为蓝本来制定学校管理制度,以随意罚没学生财物的形式来替代高职院校的常规学生管理工作,背离了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管理的初衷。

2.高职教育体系的科研保障机制缺位。就实质而言,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支撑,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理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高职教育通常被定位为教学型院校,高职院校管理者缺乏对科研工作者应有的重视,缺少通过促进科研来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理念。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制定诸如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科研经费配套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考核办法、科研奖励办法等科研管理激励文件,更缺乏专门为教师从事科研提供的设备设施等方面的科研条件保障。

3.高职教育的经济保障机制不健全。首先,高职院校按主管部门不同可分为省管、地市管和企业主管等三类,主管部门经济实力强弱决定其办学经费保障力度,而办学经费差异则导致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分化。其次,就公办高校而言,同一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的经费投入也有较大差异,对高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要远远小于本科院校,尽管多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成本要高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成本。再次,高职院校的发展过分依赖学费收入,致使高职管理者偏重招生数量而忽视教学质量。最后,高职院校未能充分体现面向市场的办学特色,各高职院校自创收入在办学经费结构中所占份额较低,缺乏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积极性和从市场获取办学经费的能动性。

二、高职教育体系的变革路径探析

(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办学理念

1.高职院校在规制办学理念时应当兼顾市场导向理念,但不能唯市场导向理念是从。高职院校通常采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基于市场导向理念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鼓励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署人才培养协议,由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享双方教育资源,共同促进高职专业建设。订单培养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且能够敦促高职院校按用人单位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忽视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缺陷,导致订单培养的人才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削弱了毕业生从自身职业生涯全程规划的层面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能力,进而削弱了用人单位的远期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应当努力协调市场导向理念与传统学术导向理念的冲突,建立以传统学术导向理念为基础、以市场导向理念为动力、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才需求的新型办学理念。

2.高职院校应当确立开放性办学理念,集聚社会力量,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强化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高职院校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包含如下内容:一是投资主体的开放性。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积极吸引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力量来投资高职教育,强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高职教育管理当局应当将社会投资确认为教育投资的有机构成,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投资,拓展社会力量投资高职教育的领域。地方政府可以给予投资者以财税或土地政策方面的优惠,并制定公平的教育成本分担与收益分享机制,建构支持社会力量投资高职教育事业的长效机制。二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性。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积极开发国外领先的网络教学资源,以确保我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又要积极开发本校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网络课堂和数字化图书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共创与共享。

3.高职院校应当确立贯通性的办学理念,切实关注职业教育与上下游其他教育部门的衔接与交流。高职教育并非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孤立一环,而是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有机构成要素,它与其他教育环节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应当在办学条件、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设置、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强化与其他教育环节的衔接,务求建立一整套兼具开放性、灵活性与相对稳定性的社会教育结构体系,以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素质、技能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重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育系统

高职院校应当秉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方针,并结合本校优势资源,建立特色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深入市场调研的方式来摸清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并据此设置特色化专业。高职院校应采取如下策略来主动适应职场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一是改造传统专业,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二是超越传统专业的内涵限制,拓宽专业口径;三是考虑自身办学特长,规避一哄而上的虚假热门专业,突出特色化办学特点,保持特色专业的长期稳定办学能力;四是以特色专业为核心,建立优势明显的专业群,强化本校毕业生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力;五是深入研究行业发展态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利用现有专业资源,开设引导行业产业发展的新专业。

2.高职院校应当以开放式办学理念来指导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从业技能。高职院校应当主动与企业界建立协同教育关系,引入资深企业人士参与高职课程建设,并鼓励实业界直接参与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工作。高职的课程设计应当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岗位分析来制定课程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将课程建设与具体岗位所需要的素养与技能相挂钩。高职院校应当践行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依据企业人才培养订单来修订课程教学内容。此外,高职院校在突出课程设置功利价值的同时,不可忽视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应从提升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的角度来夯实理论教学基础。

3.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建设。具体而言,中高职教育的无缝衔接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中高职院校应强化教学环节的衔接。高职院校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与中职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并根据各地中高职专业设置特点,分别采用细分专业直接衔接和大类专业宽口径衔接两种形式来实现中高职的无缝衔接。二是中高职院校应强化升学考核环节的衔接。高职院校应变革传统的对口升学的考试模式,转而开发整合德育考察、职业技能实操式考核与理论课考试等复合式升学考核模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职业修养、技能培养与理论修习等教学内容给予同等的重视,以培养德智体均衡发展的实用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三)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保障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外部社会环境与高职教育系统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支撑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以打造适宜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系统环境。

1.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应当重视强化高职教育领域的立法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关于高职教育领域的专门立法工作整体滞后,教育经费来源、教育制度改革、教育管理自等问题都未在立法层面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影响了高职教育依法治校理念的落实。为此,立法部门有必要尽快制定高职教育专门法,以直接规范和指导我国的高职教育工作。立法部门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基石,针对高职教育法规与部门规章的内生缺陷,以及高职教育体系发展的实际问题展开具体立法工作,克服当前高职教育立法偏重原则性又显空泛的缺陷,提升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2.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应当重视健全科研保障体系,促进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协同并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践行服务社会目标的两条主要路径,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科研工作为驱动力的高职教育创新体系。高职院校的核心定位是创办教学型院校,故需强化针对教改型的科研项目投入,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教学领域的创新开辟新路径。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创新项目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其经费与设备缺乏保障。高职院校应本着各学科均衡发展的理念,合理配置学校层面所掌握的科研经费,在兼顾学科均衡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支持重点学科及强势专业领域的特色型科研项目建设,以重点学科的科研新成果为突破口,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实力。高职院校还应本着面向社会办科研的理念,通过吸纳企业的科研资金与人才的积极参与,从而有效地分散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科研项目研发的风险,促使科研立项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方面不具备优势,但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较有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应主要从事相关专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这既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又可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推动行业产业的发展。

3.高职教育应当健全办学经费保障机制。高职教育可开拓多元化筹资路径来筹措办学经费,确保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强化市场化办学的理念,大力提升学校面向社会筹措办学经费的能力。在深入研究区域经济政策的基础上,促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符合,从而提升学校面向区域经济体内企事业单位筹措办学经费和建立实训基地的能力。高职院校亦可通过校友捐助或校企联营的方式,自筹办学经费,形成办学经费筹措的多元化渠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省市级财政支持力度,秉持校际均衡发展和强化重点专业的原则,提高对公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和民办高职院校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引导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朝着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型,以强化各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高职教育兼具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身份,我国急需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变革来优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丰沛的人力资源。本文重点阐述高职教育体系变革的蕴意及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并深入挖掘制约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若干关键因素。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体系改革应着力突出办学核心理念,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支撑高职教育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促使办学模式从传统的政府主导下的一元办学模式向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办学模式方向转变,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实用技能人才基础,为健全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开辟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松林.高职院校科研的内涵与定位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9).

[2]钱胤嘉.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2(29).

[3]孙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J].职教论坛,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