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

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范文1

(一)、计划生育率100%(25分)

杜绝发生计划外生育,包括不合法收养。

1、依法行政,严格程序,办理一孩生育通知单、照顾再生育一孩生育证。凡到镇领取生育一孩通知单、办理再生育一孩生育证时,村出据的证明不准确的,有一例扣5分。

2、当年发生一例违法生育一胎的扣5分;违法生育二胎的扣10分,男女双方户口所在地均为责任单位,各承担50%,直至扣完为止(社会扶养费征收到位的不扣分)。

3、当年发生一例不合法收养的扣5分。

4、社会抚养费征收累计不到位的有一例扣2分,直至扣完为止。

(二)、村、企业达标合格率100%(6分)

1、推进村民自治,建立以党支部、村委会、计生协会三位一体的计生领导组与管理服务网络,有一项不到位扣1分。

2、村务公开、民主监督、“三自工作”规范。有一项不到位扣1分。

(三)、知识普及率、知晓率达90%以上(6分)

1、村主要干部和计生干部知晓率每下降5%扣1分。

2、育龄群众的知识知晓率每下降5%扣1分。

3、有计划生育生育图书角,不到位的扣1分。

(四)、统计信息准确率达100%(8分)

1、计划外出生漏报一例扣2分。

2、变更信息不准确或漏报有一例扣0.5分。

(五)、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90%以上(5分)

1、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反馈率低于80%扣1分。

2、流出人口办证率、流入育龄妇女婚育证明查验率均达90%以上,每下降5%扣1分。

(六)、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准确率100%(10分)

对符合政策的奖励扶助对象做到一个不错、一个不漏,都能按时、足额领取到奖励扶助金。

1、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领导组,村有专人负责。少一项扣2分。

2、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完善申报、审核、公示、确认等制度。发现错报一例的扣5分;漏报一例扣5分,直至扣完为止。

(七)、优质服务率90%以上(30分)

1、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90%以上,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知识、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促进夫妻共同知情选择。每下降5%扣1分。

2、期内综合避孕率90%以上,指导生育后三个月内的育龄妇女采取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提倡选用长效的避孕措施。每下降5%扣2分。

3、随访服务率90%以上,对每月的随访对象进行随访,并做好记录。每下降5%扣1分;不良反应防治率85%以上,避孕措施到期及时指导更换,每下降5%扣1分。

4、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率控制在1.5%以内,每上升0.1%扣1分。

5、RTI对象的服务,年查治率40%以上,每下降5%扣1分。

6、药具管理发放规范化,做到:“三清”、“三懂”、“三到人”。有一项不到位扣1分。

(八)、出生缺陷孕前预防率95%以上(5分)

1、开展婚前优生遗传咨询服务,新婚妇女自愿服用小剂量叶酸、福施福、福又多等营养素的人数达80%以上,每下降5%扣1分。

2、对照顾再生育一孩的对象优生筛查率达100%,每下降5%扣1分。

(九)、群众满意率95%以上(5分)

镇考核组半年以及年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每下降1%扣1分。

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范文2

一、目标任务

季度综合服务是评价阶段性计生工作的晴雨表,作为计划生育孕前管理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全镇计生工作上水平的重要手段。2013年,全镇将继续打造季度综合服务实力平台,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宗旨,以季度引流产任务分解为抓手,以季度综合讲评兑现为动力,努力实现全镇四个季度综合服务对象当日见面率均达85%以上和年度计划生育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的目标,全面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

二、工作措施

全镇上下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季度综合服务载体对孕前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推行计生管理八项制度,实行计划生育信息处置、通报、督办、总结工作法,全面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水平。

1、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推行季度综合服务定时定点制度。季度综合服务由镇计生服务站和村居共同组织,以村为主,村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坚持提前告知,确保通知单提前三天送达被服务对象本人。季度服务当日,镇包村班子成员、机关工作人员应全部到所包村抓好工作指导和监督;各村居应确保1-2辆备用车辆,保证节育措施及时落实;季度服务现场宣传的氛围要浓厚,政务公开的内容要到位,现场的秩序要规范,确保季度服务当日全镇21个村居四种对象见面率均达80%以上,其中:二分之一的村居要达到85%以上,三分之一的村居要达到90%以上。市、县季度服务现场督查的村居,要确保当日见面率达90%以上,力争达到95%以上,措施落实率达100%,圆满完成市、县阶段性考核任务。

2、抓好信息管理,严格推行月重点隐患信息上报制度。计生专干和包村计生站工作人员是信息采集主要责任人,每月要按时采集上报重点信息,具体包括:隐形婚姻、隐形生育、漏管人员、无措施人员、计外孕人员、计划外生育、非法收养等信息,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信息采集上报率达100%。同时,信息责任人要经常入户走访,对重点信息要核对常住人口、民政婚姻登记、新生儿接产、公安婴儿落户等资料,确保四种服务对象排查率达100%;坚决堵塞隐形生育、流动人口违法生育、非法收、领养等工作漏洞,全面提高计生工作管理质量。

3、抓好隐患处置,继续推行季度重点隐患提醒制度。以提醒促重视,以重视促落实,力争使以计外孕、未查、漏管为重点的计生隐患现存率降低到10%以下。计生站按季度把“计外孕、未查、应结扎、应上环、流动人口未寄证明”等隐患信息,以镇人口与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签发提醒单的形式送达包村班子成员、支部书记、计生专干,以提醒相关责任人按序时抓好隐患落实。计生站每半年组织一次已扎育龄夫妇的集中检查,彻底深挖细排多胎生育隐患,确保计划生育管理更加严密。

4、咬定计生率指标,严格推行季度引流产任务分解制度。计划生育率是孕前管理的关键,结合各村居现存隐患,按季度科学合理分解下达引流产任务,是实现党委、政府决策传达、压力传递的重要举措,各村居及相关责任人要着力提高执行力,积极克服工作困难,深挖细排重点隐患信息,认真研究解决隐患落实的办法,有效稳妥地抓好引流产任务落实,确保计生工作水平逐步提高。

5、强化村民自治,继续推行计划外出生月通报制度。人口出生的实名登记制度和三省六县出生信息的资源共享,使出生信息更加透明化,要求各村居务必进一步加强村级自治,着力控制和减少当年计划外生育。计生站逐月把掌握的出生信息在第一时间通报给有关责任人,各村居要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2013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任务书》的要求和2013年计划外出生控制目标,及时分析形势、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措施,全面抓好重点隐患信息的处置。

6、加强依法治育,继续推行季度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过程,就是依法管理的过程。今年,按照县计生局指导计划,我镇将按季度分解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各村居要严格按照征收标准,严格执行征收程序,依法足额征收上缴社会抚养费。计生站要依法管好、用好社会抚养费,对“收钱放生、私自克扣、挪用社会抚养费”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户,要依法。

7、抓好横向协调,推行矿工、职工计划生育协作管理制度。针对我镇涉矿矿工较多、在外就职人员较多和整体搬迁管理难度大的新情况,今年计生站要着力加强与矿方、职工单位、兄弟单位的横向协调,根据掌握的情况将重点隐患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积极通过齐抓共管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隐患的处置率。

8、抓好阶段总结,继续推行季度讲评兑现制度。党委、政府以讲评促提高,以兑现促动力,通过对季度讲评兑现逐步提高各季度阶段性计生工作水平,并通过季度保全年促进全镇计生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为确保全镇计划生育率主题指标,季度阶段性工作主要对引流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兑现奖惩。

三、奖惩意见

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范文3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局的人口和计生“三结合”工作,在局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计生工作的领导、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具体牵头负责抓好我局的人口和计生“三结合”工作,法规股同志负责具体工作。

二、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今年,在完成县政府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的同时,完成联系村计生“三结合”帮扶任务65户,其中:新增户25户,联系户20户,帮扶户20户,建立帮扶基地1个。

三、落实措施,积极帮扶

1、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县2013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和《县2013年人口和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意见》的精神,抓好育龄妇女普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2、在联系乡建立起一个规范性的帮扶基地,做到:一是帮扶对象是计划生育合格户;二是有规范的标识牌子,包括帮扶户标识牌和单位帮扶基地标识牌;三是完善好帮扶资料;四是真帮实扶,从资金、物资和技术指导上真正落到实处;五是基地内当年无违法生育。

3、对帮扶户要做到有协议、有资料、有标识、有帮扶手册;让帮扶户明白帮扶规划、帮扶目标、帮扶优惠政策和帮扶人;要做到项目、资金、技术、政策“四落实”。

4、在提高帮实效上下功夫,结合自身职能,充分运用文体广电局的优势,制定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帮扶的优惠优待政策并落实好,使帮扶对象得到更多的实惠。

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范文4

1 调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1.1 调研对象的选择

选取了河南省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3个县,分别是扶沟、内黄和新野。扶沟县位于豫东平原,无公害瓜菜播种面积达3万hm2,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0.93万hm2,是“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之一,蔬菜总体规模位于河南省首位,其栽培特点是日光温室与巨型大棚面积较大。新野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常年蔬菜种植面积2.3万hm2,主要以露地蔬菜和小拱棚栽培为主。内黄全县温室大棚26万栋、面积0.87万hm2,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全国果菜标准化建设10强县。

1.2 调研方式的制定

在这3个主要蔬菜县选择了禾祥、鑫鑫、广发、春萌、绿泉、亿丰、宛绿、绿健、豫星等9家有代表性育苗企业进行调研。首先对育苗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组织育苗企业与种植大户座谈,获得第1手资料。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育苗企业基本情况、育苗的设施及配套、育苗场的经营、育苗关键技术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2 集约化育苗的优势已得到各方公认

在考察及座谈中深深认识到,随着蔬菜产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蔬菜标准园的创建,以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的蔬菜规划化种植不断涌现,集约化育苗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集约化育苗的优势明显:

2.1 集约化育苗有利于蔬菜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借助于集约化育苗,实行统一集中供苗,能更好地优化品种布局,开展农技服务。统一的品种供应避免了基地各自为占,随意种植的弊病。可以按照市场需求,迅速选择并推广优良品种,使优良品种种植形成区域优势,从而推动蔬菜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进而形成蔬菜专业村。

2.2 集约化育苗有助于实现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

合作社开展集约化育苗,有助于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规程等工作的开展,从而为实现标准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由合作社或者农业龙头企业对产品统一销售,为品牌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蔬菜真正的产业化经营。

2.3 集约化育苗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有效载体

通过集约化育苗,可以把新品种、育苗新技术进行“物化”,由过去的供种变成供苗,提供配套的技术服务,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和种植效益。

2.4 集约化育苗有助于提高育苗质量,降低育苗成本,抵御气候灾害

集约化育苗改变了秧苗质量参差不齐的弊病,提高壮苗率。当前的蔬菜品种,特别是设施栽培专用品种,相当比例来自国外。这些蔬菜种子价格很高,如采用分散育苗、自育自用的传统方式,往往由于环境条件差或关键技术掌握不好,成苗率或种苗质量很难保证,单株种苗成本更高,采用集约化育苗由于采用精良播种和环境调控技术,成苗率高,可以降低育苗成本。集约化育苗大多采用环境调控能力强的设施,具有较强的抗灾害能力,可以避免灾害性天气情况下分散育苗造成的育苗失败。

2.5 集约化育苗有助于提高蔬菜质量,实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

俗话说“苗好半成收”。壮苗定植后基本没有缓苗期,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合作社统一供苗后跟进的售后服务环节,可以使种植者了解品种特性,科学栽培管理,对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实现蔬菜生产的无公害化。

3 河南省当前蔬菜集约化育苗的特点

3.1 工厂化育苗企业首先在蔬菜种植相对集中的区域发展壮大

如河南省的蔬菜集约化育苗企业主要集中在内黄、扶沟、新野。如内黄县蔬菜面积2万hm2,其中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面积达0.87万hm2,主要集中在东庄、马上、城关、梁庄、高堤等乡镇。围绕这些集中种植的区域诞生了1批育苗企业。

3.2 育苗种类与当地的优势种植模式紧紧相扣

内黄县温棚种植形成了大棚“西瓜 番茄”、大棚“甜瓜 菜椒”、温室“黄瓜 苦瓜”等主要模式,围绕主栽品种,育苗种类主要有西瓜、甜瓜、番茄、辣椒、黄瓜和苦瓜,育苗茬次主要为早春、秋延后和秋冬茬。扶沟县蔬菜种植形式主要为温室越冬一大茬栽培,巨型棚早春和秋延后栽培,育苗种类主要为黄瓜、番茄和辣椒。新野早春以拱棚为主的茄果类栽培,秋冬露地则多为甘蓝。其育苗茬次主要为早春和夏秋育苗,早春主要是辣椒、茄子、番茄,夏秋育苗主要是甘蓝和越冬菜花。

3.3 育苗企业的现状

每个育苗厂规模大多占地 3~4 hm2,净育苗面积2万~3万m2,年育苗量600万~2 000万株。育苗设施主要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温室配备有遮阳、湿帘风机等降温和加温系统。绝大部分采用地面育苗,少部分用竹筏作为育苗床。育苗基质、品种、技术多来自山东。多数与伟丽种业、鲁青公司有良好合作关系,或直接由公司派遣技术员、管理员帮助经营。基质配制、播种、嫁接等环节基本是靠人工完成。育苗者的管理水平属于“凑合式”育苗,基本是“育什么苗操什么心,育什么样的苗配套什么样的设施”。

3.4 育苗企业的组建形式

3.4.1 多方投资的股份式 如位于内黄县的广发瓜果合作社育苗基地,其经营主体为广发合作社,投资形式采取多元化。其投资主体为绿丰公司,合作社社员自愿投资入股,另外国内几家大的种子销售公司也在该育苗基地有投资。以“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模式运营,公司既是投资方,又是优质蔬菜种子的提供者,同时又是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者;合作社社员既是基地投资者、管理者、受益者,又是基地的客户;合作社既是公司、基地和社员间的纽带,又是保证公司和社员利益的组织,同时又能做到降低农户生产成本,促进蔬菜生产技术升级,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采用这种方式,合作社不断壮大,目前该合作社现有社员600多人,拥有生产温棚1 300 hm2,育苗基地 3.3 hm2,年育苗5茬,出苗率达2 000万株。

3.4.2 科研单位依托型 如位于扶沟县的河南豫星蔬菜种苗有限公司,其依托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组建,投资主体为河南农业大学下属的种子销售企业——河南豫艺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河南农业大学技术优势,结合公司培育的品种进行蔬菜种苗的培育与销售。

3.4.3 公司单一投资型 如位于新野县的河南绿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政府支持下,由公司投资建立的育苗企业,目前已建有连栋温室近2万m2。

3.5 育苗企业经营模式

3.5.1 订单销售 接受种植户的订单,育苗企业自己选择品种或者按照客户要求选择品种进行育苗。育苗订金一般预先交纳20%~30%。

3.5.2 自主育苗 育苗企业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及对市场的预测,自己选择育苗茬次、种类及品种,然后销售。

3.5.3 “来料加工”的代育方式 由种植户提供品种,按照客户需要幼苗的时间育苗,育苗企业只负责育苗环节,保证育苗质量。茄果类一般每株幼苗代育费在0.1~0.15元,生长期较短的甘蓝、菜花每株代育费在0.08元左右,嫁接苗 0.3元左右。

3.6 种植户对幼苗需求的心理分析

种植户有2种不同的心理:分散的种植户大多看重苗子价格,在幼苗外观质量无明显差别下,宁愿买便宜种苗。对于规模化种植大户来说,品种与幼苗的质量则更为重要,他们宁愿每株多花几毛钱买质量好的幼苗。种植大户对幼苗质量的判断,首先要是好的品种,然后是育苗的质量,再者是定植后植株的抗病性和产量高低等。

4 集约化育苗存在的问题

4.1 规模小,商品苗供应能力偏弱

调研的几个育苗场,每个大多占地 3~4 hm2,净育苗面积2万~3万m2,年育苗量600万~2 000万株。在经营形式上,育苗场大多是蔬菜合作社或公司基地的一部分,部分菜苗满足自身基地需求,部分以商品苗形式对外销售;另外一种经营模式是以代育苗形式为农民服务,仅收取育苗成本费用。

4.2 硬件设施简陋,配套设备不完善

育苗设施主要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环境调控能力差,大部分没有苗床、喷灌系统。绝大部分采用地面育苗,少部分用竹筏作为育苗床。缺乏配套设备,育苗机械化程度低。育苗企业基本没有独立的种子处理室、催芽车间、基质生产车间、播种设备等。基质的配制、播种、覆盖、浇水等操作环节基本是靠人工完成。嫁接机械、温室环境监测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基本没有应用。

4.3 育苗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弱

育苗企业的风险来自多个方面:其中主要是受灾害性天气影响,育苗企业自身受到损失;二是无法按时按订单要求给种植户提供种苗,给种植户如何赔偿,是赔偿幼苗的钱,还是一茬损失的钱;还有按期交货,定植后质量、产量、品质等问题。

4.4 育苗企业恶性竞争已经显现

目前内黄县有专门育苗企业9家,恶性竞争已初见端倪。个别育苗企业缺乏行业道德与行业自律,竞相压价,严重影响了其他育苗企业的效益。如调查中发现有1家育苗企业,一旦发现种植户与其他育苗企业签有订单,就找到种植户,以每株优惠5分钱来从其他育苗企业中抢夺订单。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育苗效益逐渐降低,育苗质量也就无法保证,最终不仅损害育苗企业的利益,种植户的利益也受到损害。

4.5 缺乏自主的科研研发力量

首先大多数育苗企业自身缺乏品种对比、展示、示范基地,在品种选择上多依靠种子销售企业的介绍。其次育苗企业大多聘请山东育苗技术人员,多为凭经验育苗,缺乏对幼苗质量完全的把握。只注重幼苗的外观质量,对幼苗的内在质量,定植后抗病性、产量表现则缺乏认识。育苗者反映夏季育苗技术难度最大,而在这方面则缺乏环境调控技术与幼苗调控技术。

4.6 缺乏售后服务环节

育苗企业大多把精力放在幼苗的培育及销售上,而对种植户考虑较多的幼苗定植后病虫害如何防治、如何科学栽培管理则考虑较少。缺乏相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与栽培技术集成。

5 建 议

5.1 多策并举,防范育苗风险

工厂化育苗的最大特点是育苗设施投入大,市场准入度不高,高风险,低利润,社会影响大。设施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管理风险逐年提高。种苗生产涉及种子质量、天气、农户栽培管理不当、农药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等,容易引起农户纠纷,甚至大规模上访。

5.1.1 建议政府加强对育苗产业的支持力度 第1,加强对育苗设施的投入,利用项目资金或者专项财政资金,对育苗设施给予一定比例的支持。第2,实施对种苗的补贴,对种植大户采购种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补贴,直接将国家财政资金转化为优质种苗这一物质形态,惠及农民。第3,制定完善种苗业的保险措施。鉴于设施育苗属于风险较大的产业,建议加紧制定相应的政策,要求从事设施育苗的企业必须参加农业保险,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设施育苗企业的风险,又可以为种苗使用者提供必要的经济担保,消除使用者的后顾之忧。第4,加强对集约化育苗研究及推广的支持力度。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在每年的科技攻关立项时,将设施育苗关键技术研究、设施种苗推广项目优先考虑并予以重点扶持,力争取得一批与我省现阶段经济水平相适应的设施育苗先进技术成果,大幅度降低设施育苗成本,同时培养一大批具有设施育苗技术知识的管理人员、基层农技人员,为设施育苗产业发展提供切实的技术支撑。建立河南省集约化育苗技术中心,整合资源,设立专项资金,提升科技含量,让好的健康种苗成为当地农业生产早熟、丰产、优质、高效的重要保证。

5.1.2 建立集约化育苗产业联盟,协同做大育苗产业 通过成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避免恶性竞争,促进育苗市场良性发展。建立全省范围内的集约化育苗产业联盟,或者首先在优势蔬菜种植区建立集约化育苗产业联盟或协会。通过联盟或者协会,强化不同育苗场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制订行业自律规范,约束不正当竞争。实现产销分离,订单生产,就近供应。产销合作社的成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市场网络建设,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也有利于降低风险,打造统一品牌,降低运输、服务等方面的成本,真正将集约化育苗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5.1.3 加强育苗业主、技术团队培训 集约化育苗,尤其是瓜类嫁接苗产业中技术含量高,涉及到农业中的园艺、植保、栽培、土肥、农业机械等跨学科技术原理的应用,而现有从事工厂化育苗的技术人员多是从山东聘请的农民技术员,种苗生产中大多基于经验型的管理技术,而缺乏量化、标准化的管理技术。今后应长期加大横向跨学科联合复合人才培养,近期对现有技术人员加强各学科应用知识培养,提高从事种苗生产技术人员素质。

5.1.4 科研单位深化研究,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科研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如种子处理技术、育苗设施标准化技术、低能耗环境控制技术、可装配式小型精量播种机研制、壮苗发育调控技术、基质标准化加工技术等。制定出系列品种工厂化育苗的最佳技术管理方案,总结出一整套具有河南特色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

5.2 育苗企业提高内力,壮大产业

5.2.1 育苗企业高起点规划育苗场

5.2.1.1 育苗场地选址 要考虑灌溉水质、有无充足的劳力及交通条件。优良的水质是培育壮苗的基础,要求灌溉水pH值在6.8~7.0,EC值不超过1.0 mS/cm;集约化育苗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嫁接育苗需要的劳动力更多,因此育苗基地周边要人工充足;商品苗培育达到要求后要及时运出,因此基地要运输方便。

5.2.1.2 育苗设施类型选择及配套设备 冬春育苗为主的选择日光温室,夏秋育苗的设施为塑料大棚,有条件的可以建造连栋温室。设施要有加温和降温设备,加温适宜的方式为“热水循环加温■地热线加温模式”,降温的方式为“遮阳网 湿帘风机系统”。除了幼苗培育设施之外,一个现代化的育苗基地还要有催芽室、操作室、仓库、养护室等设施, 配备苗床、浇水车、播种机、基质混拌机、运输车等设备。

5.2.2 提高育苗企业从业者的素质

5.2.2.1 管理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1,做好统一销售管理。订单管理,对订单分类汇总,制定出表格,分成供苗时间表、供苗品种表、供苗地点表,科学组织生产和后期发苗;统一包装销售,装箱运输到指定地点供农户定植。第2,实行品牌战略。通过制定设施种苗质量标准,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范,保证生产出的种苗质量得到广大农民认可。出圃种苗实行统一规格、统一数量、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标签“5统一”,杜绝不符合质量的种苗出圃。第3,提高工厂化育苗设施的周年利用率。目前集约化育苗企业每年大多培育2~3茬苗,设施利用时间在6个月左右,其他时间相对比较清淡。应加强对工厂化育苗设施周年利用模式的探讨,采取的方式:一是异地供苗,拉长育苗时间;二是扩大育苗范围,如进行林木花卉育苗、大田作物育苗、马铃薯繁殖等;三是进行芽菜苗或者快生蔬菜的生产;四是进行菌类和调料作物如香葱等的生产。

5.2.2.2 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提高幼苗培育过程中关键技术标准。如砧木品种的选择,育苗基质的标准,购买或者自行配制理化特性良好的基质;嫁接方法的改进,合理利用生态调控技术、化学调控技术等。在核心技术的逐步应用过程中,结合育苗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技术规程。另外技术人员要从种子入手,采用的种子必须要有检疫证书,并封样送种子管理站备案。制定健康种苗的详细生产细节,形成标准生产体系,减少因为技术问题而出现的供苗困难。

5.2.3 提高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集约化育苗采用的是温棚条件下的基质育苗,其定植后田间管理技术要领与传统育苗有一些区别。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品种,其田间管理技术与传统品种差别更大。如果种植户对种苗生长特性或者品种特性不了解,就会影响栽培效果,直接对产品的上市期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降低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所以育苗场要本着对农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种苗的售后技术服务,这是工厂化育苗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没有和菜农建立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育苗企业都很难发展下去。第1,育苗前,育苗企业要准确把握商品苗销售地的土壤、水质、病虫害情况,为品种选择、成苗标准提供依据,做到防患于未然。第2,提供商品苗时,育苗企业发放种苗栽培告知书,提高农户对幼苗的认识;幼苗定植时进行技术指导,减少农户因为定植技术不当造成的死苗风险。第3,幼苗大田生长过程中的巡回技术指导,如施肥、整枝、采收技术等,组织农技人员巡回指导,把种苗移栽后的调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在输出技术与农资同时,还要做到与农户拉紧关系,缩短距离,为解决纠纷打下基础。只有将良好的心态与技术实力相结合,才能使企业获得效益与信誉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郝金魁,张西群,齐新,等. 工厂化育苗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 349-351.

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范文5

关键词: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 现状 建议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是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石,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计生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科学决策的正确与否。近年来,基层人口计生统计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领导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重视问题

一是部分领导以中心工作为重,主抓经济发展,认为人口计生工作是花钱不见效益的工作,没有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致使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社会地位低,很难得到领导的重视,摆不到应有的位置,得不到有效的人、财、物支持,使之举步艰难,困难较多。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严重。事实上,基层领导的作用举足轻重,领导的重视是基层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开展的动力,否则就会成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二是在部门协调、信息化资源共享方面,基层党委政府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导致计生部门在每月收集数据和核对数据时工作受阻,数据不能及时反馈。

二、人口计生统计队伍问题

(一)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队伍不稳定

由于基层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弱势性,致使很多同志不愿意从事该工作,统计人员调动频繁,队伍不稳定,有的统计员业务刚熟悉就被调换掉,有的同志刚培训完又被调换掉,培训没有换的快,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新。加之基层计生统计工作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且直接涉及一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往往造成群众的不理解,工作难度大。呈现更多的是“责任多、荣誉少;处罚多,奖励少;加班多,休假少”的“三多三少”。另一方面,因岗位的单一性,尽管工作能力不容置疑,但优秀统计员被提拔任用,脱颖而出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部分要求“上进”的计生干部只能将脱离计生统计岗位做为寻求发展的出路,致使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人员交接和历史数据衔接不到位,数据质量下降,报表差错多,迟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二)统计人员力量薄弱,人员兼职多、任务重

计生统计人员数量从国家、省、市到县(市区)、街道、社区呈倒金字塔型。基层街道办、乡镇计生办规统员只有1人,并且有的还不完全专职,除要负责计生统计工作外,还要承担诸如计生科技服务、经管统计、包片包村等其他行政工作,致使统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计生统计工作,造成数据质量差,报表迟报和服务不到位等现象。

(三)计生统计人员业务不精,数据质量不高

作为长期从事计生统计的人员,尤其是村级计生统计人员,往往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没有受过长时间正规的培训,对人口计生统计概念不能完全了解和理解,业务不熟不精,业务质量不高,人口瞒、漏、错报、迟报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统计卡、单、表、簿代填、代报现象严重存在,造成底数不清,统计不实的后果。

三、强化领导意识,把人口和计生统计工作提高到应有位置

首先领导者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管理,保障人口计生统计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真正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规范开展取得成效。同时,在基层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起相关部门统计信息共享反馈制度,把公安、卫生、防疫、计生等部门的信息真正互通共享,认真核对,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有效提高人口统计质量。

四、加强队伍建设,从人员力量上保证数据质量

一是增加乡镇(街办)的计生统计干部编制,切实配强计生统计力量。二是大力关心和支持基层计生统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提高计生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增强计生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持计生统计队伍的稳定。三是选用头脑灵活、责任心强、作风扎实、具有适应统计工作能力的人充实到统计岗位上来。计生统计人员专职专干,更好的做好计生统计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四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优先考虑基层计生统计人员,基层计生统计是一个锻炼人的岗位,在计生统计工作岗位上受过锻炼的人员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应当在选人用人中优先考虑。

五、抓培训,大力促进基层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上级业务部门要全方位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可以每季度培训一次。培训一定要针对性强,使基层统计人员真正了解和掌握计生统计工作,坚决杜绝代填、代报现象的存在,真正确保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六、改革创新基层统计工作

要充分利用社会的信息化,加大投入发展,使手工报表变为微机报表在乡镇尤其是村级真正开展起来。开展网上直报,解放生产力,节约时间与精力。同时,对一些不必要的卡、单、表、簿进行删减与合并,减小报送负担,让基层统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提高统计质量以及自身的业务素质,提供更加真实、准确、高质量的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统计调查制度》

计划生育意见和建议范文6

一、摆上重要位置,提供队伍职业化建设领导保障

实现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提升”,必须建设一支特色鲜明、有竞争优势、高素质的职业化人才队伍。委党组高度重视队伍职业化建设,一是成立了全省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领导机构,出台了《关于在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实施公共服务管理网络“强基工程”进一步加强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召开了全省人口计生系统队伍职业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将4个职业化建设试点县(市、区)扩展到12个。三是主动加强与编办等相关部门的协商,确保人口计生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法制化。四是在全省机构改革中,保留了乡、镇计生办,计生工作人员编制未减。五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确保职业化建设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二、改革管理模式,创造队伍职业化建设良好环境

改革创新是推动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只有建立与人口计生工作新形势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才能谋求职业化建设的更大发展。

(一)探索计生服务机构“两个一体化”管理体制。针对基层计生服务机构业务单一、设备闲置、服务能力萎缩的现状,积极探索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管理新体制。一方面,推进县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站和生殖保健医院一体化(简称“站院一体化”),在原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基础上,建立生殖保健医院,将两个不同职责、不同经费渠道、服务对象相对各异的机构整合,做到站院一体运行。男一方面,推进县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站和乡级中心服务站一体化(简称“县乡一体化”),在县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站与乡中心服务站之间建立城乡联动、分级负责、连锁共赢、协作配合、权责统一、运转有效、一体发展的管理机制。通过“两个一体化”建设,促进了技术服务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为更好地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了平台。

(二)推行“县聘、乡管、村用”选人用人机制。从2005年开始,我省对部分乡、镇中心服务站实行所在乡、镇和县(市)人口计生局双重管理,以县(市)人口计生局管理为主的“县下垂管”体制。建立和推行了村计生员“县聘、乡管、村用”选人用人制度。同时,对中心服务户户长推行“乡聘、村管、社用”制度,对城市社区计生协管员实行“区聘、街管、社区用”制度。在“聘”的方面。严把“入口关”。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人选条件和准入机制,坚持“凡进必考、凡聘必考、凡提必考”;在“管”的方面,实施目标管理。坚持年终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综合考核与单项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把工资报酬与工作绩效挂钩;在“用”的方面。确保待遇落实。规定村计生员工资待遇不低于村主任的70%,将村计生员工资全部纳入转移支付资金。在中心户长使用上,采取2―3个社聘用一个中心户长,工资上浮900元。城市社区计生协管员由财政开资,并办理社会保险。

(三)实施关怀关爱稳定人口计生队伍。稳定机构人员是推进职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一是由政府出资为人口计生干部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二是设立“计划生育干部奖励基金”。凡年满55周岁,连续在计生岗位工作15年以上的村计生员,在其工作期间所在村未出现“一票否决”及重大责任的,退休后给予2000元奖励补贴。这项工作在双辽市试行;三是设立“创新奖励基金”。省人口计生委对每年评选出的亮点工作和公开发表的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四是开展推优入党、推优上岗“双推优”活动;五是把对计生干部的提拔任用作为“党政线”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三位一体”格局,创新队伍职业化建设工作载体

职业化建设,就是要培养符合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要求的工作队伍。我省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基础上,立足于对现有队伍的教育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上到下、从领导到普通干部和群众全员接受继续教育。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人员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形成了职业培训、岗位练兵、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一)对技术服务人员开展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培训。在全系统开展了生殖健康咨询普及工程,广泛开展以“生殖健康,咨询先行”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第一期生殖健康咨询师暨市县乡村优秀计生骨干培训班,379名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参加了为期13天140学时的封闭式培训,采取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效果非常明显。组织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有289名获得生殖健康咨询员、助理员资格。目前,省人口计生委指导各市、州人口计生委举办乡、村生殖健康咨询培训班。准备参加第二批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此外,省人口计生委每年组织一次以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业务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服务站业务人员技术大比武活动。全省上下形成了比学习、比干劲、比技能、比管理、比贡献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