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特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的特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的特性

数字经济的特性范文1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宫颈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宫腔镜

特殊部位的妊娠包括剖宫产瘢痕妊娠及宫颈妊娠。剖宫产瘢痕妊娠属于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该妊娠现象并不常见。宫颈妊娠主要由于受精卵种植在组织学内口水平以下的宫颈管内,并在该处生长发育的异位妊娠,属于异位妊娠中罕见且危险的类型。近10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CSP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目前发病率尚没有明确的数字[1]。根据不同的报道,发病率可能在1:1800~2226。在有前次剖宫产瘢痕的妇女中为0.15%,在至少有1次剖宫产分娩的异位妊娠妇女中发生率为6.1%。现阶段,临床上选择剖宫产手术和行宫腔手术的患者增多,特殊部位妊娠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宫颈妊娠发病率约为1:2500~1:12 000,占异位妊娠的1%~2%。以上两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并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易漏诊误诊。临床研究表明,若未对特殊妊娠患者进行针对性处理或选择处理方式不当,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的症状,还易对患者的子宫造成损伤,对患者未来正常生育状况造成影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提高特殊妊娠患者的生存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40例特殊部位妊娠患者,其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33例,宫颈妊娠(CP)患者7例。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28.4±3.6)岁。纳入标准:(1)存在剖宫产史(其中8例2次),术中均取子宫下段横切口;(2)存在人流史;(3)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为29 d~3个月,平均(59.34±1.66)d。本组40例患者中,主诉阴道出血21例,无临床症状7例;血β-hCG检测值2567~114 800 IU/L,平均29 341 IU/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超声诊断。CSP的B超诊断标准:(1)检查结果显示宫腔未见肿大症状,探及宫颈管未见妊娠囊;(2)宫颈口处可见不明包块或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3)妊娠囊或包块与膀胱之间子宫下段前壁肌层变薄或连续性中断;(4)影像资料显示包块周围的血管组织非常丰富,与正常早期妊娠无明显差异;(5)附件区未探及包块,直肠子宫陷凹无游离液(CSP破裂除外)。CP的B超诊断标准:(1)宫颈管膨胀;(2)颈管内有完整的妊娠囊,有时还可见到胚芽或胎心;(3)宫颈内口闭合;(4)宫腔空。其中25例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见孕囊或类孕囊样回声,3例探及心管搏动,8例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见混合结构,彩色血流丰富,7例在宫颈管见孕囊样回声。所有患者宫腔内均无异常回声。所有病例经临床评估,均排除宫活动性阴道流血多,有休克表现,或疑有子宫破裂征象或有药物禁忌证的患者[3]。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DSA介导下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先灌注甲氨蝶呤(MTX)各25 mg,然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治疗3~4 d后行阴道超声检查,待B超示病灶血流消失或基本消失后行宫腔镜直视下病灶清除术。对照组患者MTX全身用药后行病灶清除术。术中记录出血量,术后第1、4、7天复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术后1周复测B超。之后每周复查血β-hCG,直至降为正常为止,每两周复查一次彩超,随访至正常月经来潮两次为止。通过血β-hCG判断胚胎活性,通过B超判断病灶清除情况。

2 结果

2.1 栓塞效果 子宫动脉插管均取得成功,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包块呈缩小趋势。观察包块周围的血管组织,发现动脉血流阻力高于0.5。所有病例第2~7天行宫腔镜检查+刮宫术,术中出血量约30~80 mL,平均约60 mL,宫腔镜检查+刮宫术。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血β-hCG呈明显下降趋势。取刮出物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为坏死的绒毛组织。本组40例患者的生育功能均未受影响,手术成功率为100%。

2.2 治疗反应和并发症 行手术治疗后,40例患者均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状况。其中11例患者出现剧烈疼痛,遵医嘱予以患者适量镇痛药物后,疼痛状况逐渐好转。其中7例出现发热症状,行物理降温后,6例好转,1例持续发热,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后,发热症状消失。4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未出现水中毒、子宫穿孔等情况,出血量少,均无需更改手术方式。

2.3 随访情况 出院后,本组患者每周入院行血β-hCG复查,治疗(17.25±2.67)d后,患者的β-hCG恢复正常。出院后1个月行B超检查,宫内均未见异常信号。随访时,本组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最短时间为30 d,最长时间为67 d,其中1例β-hCG恢复至正常水平后失访。随访至今,本组患者均未出现闭经现象。

3 讨论

CSP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原因是:在剖宫产术中,由于创伤、缝合或感染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瘢痕处子宫内膜问质蜕膜缺乏或愈合不良,瘢痕组织最终形成缝隙或空洞,造成纤维化和修复不良。当再次受孕时,受精卵恰巧种植于上述缝隙或空洞中,从而形成术后瘢痕处妊娠。妊娠物侵入该处内膜,妊娠物的部分绒毛可延伸到子宫下段切口瘢痕,甚至宫颈部位。有学者提出特殊妊娠患者的子宫肌层外部后外部均可见绒毛组织,根据其入侵程度,可将特殊妊娠进行分类:即宫颈妊娠(CP)和瘢痕妊娠(CSP)。其中宫颈妊娠主要指绒毛组织向子宫颈、子宫腔内生长;瘢痕妊娠主要指绒毛组织植入剖宫产切口处,向腹腔内生长。笔者对CP患者的诱发进行分析时,发现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受精卵运行过快,在其具有种植能力以前已经入宫颈管,在此种植生长发育;(2)受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辅助生育技术也是可能诱发CP的有关因素;(3)自然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以及分娩导致宫颈妊娠;(4)病原体感染;(5)不良性生活引发宫颈妊娠。

CSP及CP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1)停经史,无痛性阴道出血;(2)血/尿β-hCG阳性;(3)超声检查。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CSP及CP最主要的手段。CSP及CP是非常危险的异位妊娠,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由于其早期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发病前不易明确诊断,因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故一经确诊必须终止妊娠。目前在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其治疗原则为: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保留生殖功能。目前对于特殊部位妊娠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清宫术;(2)药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药物以米非司酮、天花粉等为主,根据治疗药物行针对性用药治疗;(3)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宫腔镜探查包块位置后在腹腔镜监视下行清宫术;(4)采用宫腔镜下孕囊周边组织注射MTX治疗后再清宫;(5)介入下子宫动脉插管灌注MTX加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联合宫腔镜监视下病灶清除术[4-7]。

分析各个治疗方案:(1)清宫术:单纯盲目清宫治疗成功率低,术中容易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而开腹病灶切除或行子宫切除术。(2)药物保守治疗适应于孕周8周,生命体征平稳,无子宫破裂征象的患者,因妊娠包块周围为纤维瘢痕,故包块吸收缓慢,耗时长,成功率相对较低。(3)理论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宫腔镜探查包块位置后在腹腔镜监视下行清官术应为治疗CSP较理想的方法。在宫腔镜的辅助下,医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子宫下段的妊娠组织,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对子宫的损伤,还能观察患者子宫出血状况,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避免不良预后症状。对于绒毛组织较为复杂的患者,可及时中转开腹。同时,对病灶难予彻底清出的患者还可镜下局部注射MTX,加速病灶的吸收。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取MTX进行全身用药的治疗的效果明显低于局部用药治疗的患者。因此,手术过程中,必须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进行治疗。既往研究表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特殊妊娠患者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小的特点,且对患者胃肠功能和子宫的影响相对较小,便于患者日后恢复。此外,手术切口较小,不影响美观。但该项方法技术要求水平较高,而且术中仍存在容易出现出血多,需切除子宫风险,腹腔镜手术相对单纯宫腔镜损伤大,费用大,难以广泛开展。(4)采用宫腔镜下孕囊周边组织注射MTX治疗。为了提高疗效,防止术中大出血,需将MTX准确注入胚囊周围的宫颈组织,尽量不直接触及胚囊,如术中出血可采取电凝及局部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效果满意。但技术难度相对较大,注射过程中亦可能出现大出血,需更改手术方式,甚至切除子宫。(5)介入+MTX联合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治疗特殊部位妊娠。其原理是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可减少妊娠囊的血供,促进胚胎死亡,而MTX是滋养细胞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能够增加细胞组织的活性,促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胚胎死亡。

因此,笔者认为采用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可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由血管损伤带来的阴道出血现象,与骼内动脉结扎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子宫切除术等相比,该手术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无不良预后症状的特点等优点,且对子宫的影响较小,对患者的生育功能无较大的影响。介入治疗术中局部注射MTX,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增加了药效,减少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术中栓塞双侧子宫动脉,达到了止血的目的,同时胚胎因缺血、缺氧而萎缩坏死,减小手术难度[8-10]。栓塞术后血β-hCG呈对数下降,B超检查示病灶血流基本消失后行宫腔镜监视下刮宫术。宫腔镜下剖宫产瘢痕妊娠可见妊娠物附着于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宫颈妊娠见是宫腔空虚,孕囊附着于宫颈内口以下,颈管内。行手术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瘢痕妊娠宫颈妊娠组织坏死的症状,绒毛组织往往会出现自行脱落的现象,在超声的辅助下行宫腔镜清宫术进行治疗。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能够直视患者的绒毛组织,并予以彻底清除,若手术中出现流血症状可及时行电凝止血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创面大出血的现象,减少术中出血量少,达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目的。术后残余病灶小,局部包块吸收快,术后β-hCG值下降快,疗程短,患者恢复快,不影响月经及生育。

总之,经导管子宫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宫腔镜下刮宫术,其具有微创、对症灶部位定位准确、并发症少、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可作为治疗CSP及CP两种特殊部位妊娠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素荣,董芳芳,王来友.介入治疗瘢痕妊娠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7):3976-3977.

[2]廖红荔,王维,罗贤明,等.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价值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08,24(6):980-981.

[3]闫鼎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30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

[4]吴玉花.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宫颈妊娠[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988.

[5]洪莉,梁君,史玉霞,等.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宫颈妊娠5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85-186.

[6]郑鸿鸽.宫腔镜诊治子宫切口妊娠12例分析[J].医药世界,2009(5):177-178.

[7]梁世杰.开腹与腔镜手术后腹腔粘连程度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116-117.

[8]孔小娟,李留霞.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2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3010-3011.

[9]张金艳,蒋玲,张丽梅.子宫动脉栓塞配合药物流产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1):2647-2648.

数字经济的特性范文2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资产; 会计核算

经济的发展决定会计理论、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社会已逐渐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商品已成为现代经济领域中重要的商品形态,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所谓数字商品,就是那些能够被数字化,并且写成一段字节形式的商品,其实质是能够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数字编码的有序集合,如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专业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相对于一般的物质产品,数字商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具有极大的可压缩性,不占据物理空间,复制性强;可网络化传递;独特的无形磨损;趋于零的边际成本;具有共享性。

由于数字商品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社会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加之数字商品的特征、交易方式、流转程序等与一般商品有着较大的差异,引发了对其探讨的必要性。鉴于当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尚无对数字商品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本文将对专门从事数字资产开发、生产的企业的数字商品,从确认、计量、核算、披露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对于外购的数字商品,会计业务处理比较明确,这里不再进行讨论。

一、设立“数字资产”科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数字商品是企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投入大量人财物而形成的、为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并在一定预期内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显然,数字商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关于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标准,也就是说具有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同时其信息揭示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首先应该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暂以数字商品资产命之。由于数字商品这一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与一般存货、无形资产又有着一定的区别,不宜归并其中,需单独设立“数字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一)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存货的区别

表面上看,数字商品资产符合“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的规定,即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006)关于存货的规定。但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存货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不宜将数字商品资产作为存货进行核算。

二者的差异表现在:一是数字商品资产具有边际成本趋于零的特点。数字商品资产的成本主要在于前期的研究开发阶段,第一件产品的成本极高,以后的产品由于可无限复制,其成本几乎趋于零,这样形成了相同的产品但其成本计量却不同。一般存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它的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成正比例关系递增。二是数字商品资产无实物形态。数字资产在开发成功后以抽象的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中,不是以实物形态存在。一般存货都是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二者的管理模式亦大不相同。三是数字商品资产在供给上可以是无限的,而存货由于企业的财产和存储空间的限制,其供给是有限的。四是数字商品资产的计量应当具有连续性。为了保持其数字化产品的先进性和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软件功能扩展、版本升级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次升级和功能扩展都会给数字商品资产带来一定的附加值,也必然要求进行一次新的价值计量。一般存货直接按照成本计量而无须进行连续性的计量。

(二)数字商品资产与一般无形资产的区别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同时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则该项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数字商品资产从表象上看具有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特征,表现在:一是数字资产没有存货形态。数字化产品的形态是无形的,无需以有形的仓库储存,它以抽象的方式存放在磁介质中。二是数字商品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三是数字商品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较为合理地计算出来。

但数字商品资产具有不同于无形资产的特征:一是数字商品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直接销售而获利。一般无形资产的持有目的不是为了销售。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是因为企业掌握了某项技术、秘方或形成了良好的信誉、占据了优势地域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收益是间接的。二是数字商品资产是具有独占性的,但并不具有排他性,他人的购买、使用正是研发数字资产的目的。而无形资产与此不同,它要求同时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

(三)数字商品资产单独确认的设想――设立“数字资产”

从上述分析可见,数字商品资产与存货和无形资产相比,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将传统会计确认模式运用于数字资产就会存在不恰当之处。基于数字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可考虑单独设立“数字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对数字资产的确认条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规定。

1.符合数字资产的定义。数字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

2.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数字资产的计量

会计计量在整个会计运行系统中处于核心环节。如何对数字资产正确计量无疑是研究数字资产的关键所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规定: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同时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数字资产是企业投入的大量人财物力所形成的独有资源,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在目前我国会计环境下,数字资产宜采用历史成本法对其进行计量。对于自行开发的数字资产的计量,应将企业内部开发阶段发生的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支出的总额作为数字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

为了保持数字资产的先进性与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采用新技术进行数字资产的升级或更新换代,数字资产将具有更高的价值。对形成数字资产新价值的追加开支部分,仍需要计入数字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对数字资产的计量应当具有连续性。这是由于数字资产的独特性决定其计量的特殊性,也符合历史成本计量的要求。

三、数字资产的核算

数字资产的核算主要包括确定数字资产的取得、计提跌价准备、摊销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具体核算上,需要在“数字资产”科目下设立“数字资产减值准备”和“数字资产摊销”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对于自行开发的数字资产,应将企业内部开发阶段发生的至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支出总额,包括评审费、注册费等作为数字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借“数字资产”,贷“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数字资产升级换代所追加的开支,采取同样的方法,增加数字资产的账面价值。

如果开发数字资产的技术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数字资产的价值就会大幅降低。在此情况下,可借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在期末,将数字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比较,当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账面余额时,按其差额,借“营业外支出――计提数字资产减值准备”,贷“数字资产――数字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当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高于账面余额时,无须调整。这样,一方面可准确反映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体现谨慎性的要求,避免企业随意调整利润。

企业为了保持旺盛的市场需求,将通过不断创新来更新数字资产的版本和功能,这就加速了现有数字资产价值的贬值,即数字资产具有独特的无形磨损的特性。为反映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对其价值需要在可预见的期限内摊销。摊销的方法可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趋同,采用加速摊销的方法。期末摊销时,借:“管理费用”,贷:“数字资产――数字资产摊销”科目。

当企业销售商品取得收入时,一般来说需要同时结转生产成本。对于数字资产来说,由于其趋于零的边际成本的特性,在数字资产形成后每一件商品的生产成本仅包括复制到光盘等介质的成本,该项生产成本极低。如果根据配比原则,在销售数字资产的同时结转其趋于零的生产成本,则显得毫无意义。根据重要性的原则,对其生产成本无需结转。

四、数字资产的披露

在会计报告中需要从两个方面披露数字资产的相关信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下增设“数字资产”项目,以披露数字资产的真实价值。二是在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数字资产的相关信息,主要表现为数字资产面临的风险。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任何企业都不能一直保持其技术上的绝对优势,时刻都会有新技术的产生或技术的突破,一旦该种数字产品的优势丧失,企业的价值就会降低。因此,对数字资产的风险因素应予以恰当的披露。

会计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在当今信息社会,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数字商品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时候就要求重视并正确核算数字资产,推动会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方美琪,付虹蛟.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M].2006.

数字经济的特性范文3

关键词:中国电视传媒;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206;I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50-01

一直以来,电视传媒都被称作中国的“喉舌”,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政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决定了中国电视传媒国有化的性质,且不能进行商业活动传播,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此种特性已制约了我国电视传媒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发展变革,增强中国电视传媒的经济功能,使其能够继续发挥“喉舌”作用。

一、制约中国电视传媒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电视内容配置不合理

电视内容是电视传媒的主要资源,电视内容的配置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着电视传媒的市场化程度,但是就目前来看,电视内容单一、电视节目制作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阻碍了我国电视传媒的发展,例如,[1]当前,我国电视内容除新闻节目外,大都是娱乐节目和肥皂剧,种类比较单一,且经济功能较差;[1]就春节联欢晚会来说,我国各个电视媒体都会举办,但某些晚会根本达不到收视率,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不利于市场经济效益的增长。

2.电视渠道配置不合理

电视渠道是保证电视传媒实现价值、发挥作用的根本因素,它主要包括电视传输渠道和电视传播渠道两种,电视传播渠道也是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关键渠道因素。目前,我国拥有众多的电视渠道,比如,山东电视台就拥有卫视、生活、影视等多个频道,理应能够为地方电视台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就目前来看,多个电视频道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处于闲置状态,降低了电视传媒的经济效益。

3.经济特性不突出

电视传媒的经济特性不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规模经济特性不突出和范围经济特性不突出。规模经济特性不突出,即各个电视传媒的规模不统一,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从而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国中央电视台拥有数十个电视频道,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导致了电视传媒的行政垄断,降低了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特性不突出,即我国电视传媒大都是单一结构,缺乏多元化发展,导致某些电视节目的再次开发利用率较低,从而降低了电视传媒的经济效益。

4.政府规制滞后

电视传媒是我国的“喉舌”,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政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决定了政府规制对电视传媒的影响力较大,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并未给电视传媒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仍在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视传媒规制,即政府干预,导致电视传媒缺乏发展自以及主动权,制约了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

二、中国电视传媒改革措施

1.电视传媒要追求市场经济效益与政治属性的平衡

电视传媒最初就是传播国家政治目标、政策的媒介,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电视传媒又兼具了追求市场经济效益的目标,但总体来说,追求市场经济效益也是国家政治需求之一,两者之间并无矛盾,因此,电视传媒应该将政治属性与市场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追求两者的平衡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比如,电视传媒可以合理设置电视新闻节目,增加对国家政治问题、社会热点、军事问题的点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提高电视媒体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发挥了电视传媒的政治作用,实现政治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2.采取制播分离模式,合理优化电视内容配置

制播分离,就是将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开进行,由专门的节目制作中心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电视传媒只负责节目的编排、播出,这样能够实现电视传媒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且能够增加市场调控,避免出现电视渠道闲置、电视节目单一等现象,能够对电视内容配置以及渠道配置进行合理优化,从而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增强电视传媒与互联网、手机媒体的合作

目前,随着互联网、数字化媒体的发展,电视传媒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不利于电视传媒的长久发展,因此,电视传媒应该适应时展潮流,与互联网、手机媒体进行合作,实现三网联合发展,将电视屏、电脑屏与手机屏进行无缝对接,提高节目收视率,从而增大电视传媒的市场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电视传媒的“喉舌”作用更加重要,不仅要传播我国的政治问题以及各方面政策,还要兼顾我国的市场经济效益,但是目前,由于缺乏经验,导致我国电视传媒还存在众多问题,比如电视内容配置不合理、电视渠道配置不合理、政府规制滞后等,严重阻碍了我国电视传媒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对电视传媒进行必要的改革,但在改革中要兼顾电视传媒的“二重属性”,并与数字化媒体、互联网等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增强电视传媒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关于广播电视发展与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J].南方电视学刊,2010,(11).

数字经济的特性范文4

【关键词】特性阻抗;高频板材;影响

特性阻抗是指单独的电压、电流入射波的比,一般为复数,虚部和传输线损耗相关,实部对传输线上传输的能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影响高传输性电子基板的特性阻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介电常数、导线宽度、导线厚度、绝缘层厚度。其中绝缘层厚度对其的影响是最大的,导线宽度次之,介电常数最低。

1.高频板材

高速数字PCB 基板材料具有高信号传输速度、高稳定性、高玻璃化温度、低介质损耗性以及低介电常数性等特性。“趋肤效应”问题会发生在频率1GHz以上的情况下,其会使传输频率产生更高的速度,进而造成有效导体的损坏,配线长度越长造成的损失越大。因此在实际中的条件是尽量短的数据传输线。频功率测量过程中,采用的传输线路不同,测量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传输线驻波大时会产生较大的测量功率误差。高频板材的特性是低介质损耗以及高稳定介电常数性,其特性能够满足高频高速电路中的阻抗连续稳定要求。

我国现有704个高频板材研究所以及以泰兴高频覆铜板为首的厂家,主要研发出了例如F4BK、TF-2等高频板材,目前引进的国外板材供应商有Rogers、Isola、Arlon、GIL Taconic、Asaki等。

2.高频混合板材介电常数计算

3.高频板材阻抗计算方法

介电常数的增加会导致信号在介质材料中速度的减小。计算特性阻抗时应采取Polar Si6000阻抗软件,选择表面微带线结构进行,采取不同的介电常数,最后可以发现介电常数与特性阻抗呈负相关,即介电常数越小,特性阻抗越大。特性阻抗是指单独的电压、电流入射波的比,一般为复数,虚部和传输线损耗相关,实部对传输线上传输的能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基板材料具有稳定的介电常数能够有效的实现高速数字电路PCB中阻抗的连续稳定性能。大多数基板材料的树脂含量在35%~65%之间,介电常数值会随着其树脂量发生变化,其树脂量越高,其介电常数表现的就越低。

图1 板块详情

4.特性阻抗测试附连板的设计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高速数字PCB 基板没有安装器件就会产生非常大的阻抗,在测量电路板上的阻抗时需要模拟出一个时间电路,加载电流后才能够进行。基于此,通过测试附连板可以实现高速数字PCB 上的特性阻抗值的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EC-326标准规定可以完成对测试附连板的设计,对于测试附连板有以下几点规定:①用圆孔作为信号线所接孔形,其他接口另定以区分;②测试线长度应当大于15厘米;③导体物质不能出现在测试板周围2.5毫米内;④实际的电路板的涂覆层与附连板相同;⑤模拟导体下需接有连续的电源。

5.结束语

现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电子技术带来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信号传输速度,同时也使高频电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高速数字PCB的特性阻抗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高速数字PCB 基板材料具有高信号传输速度、高稳定性、高玻璃化温度、低介质损耗性以及低介电常数性等特性,其特性能够满足现如今对于阻抗连续稳定的性能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要对高速数字PCB 的电子基板进行特性阻抗的测量,观察其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影响特性阻抗的众多因素,采取措施调整特性阻抗的变化,使其达到既定目标。研究高频板材对特性阻抗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科]

【参考文献】

[1]林金堵,龚永林.现代印制电路基础[M].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协会,2001:330-250.

[2]徐莹.浅谈特性阻抗PCB[C].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第二界全国青年印制电路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2,9:124-130.

[3]伊崢.印制电路板生产中的阻抗控制[J].印制电路信息,2003,4:36-39.

[4]张家亮.改善PCB 基材介电性能的材料动态.印刷电路信息[J].2000,(4):11-14.

[5]祝大同.PCB 基板材料走向高性能、系列化.印刷电路信息[J].2000,(4):16-21.

数字经济的特性范文5

平台经济产生了两个重要颠覆:传统厂商的规模经济被打破,以及厂商的财富密码发生了改变——从流水线变成算法。

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需要关注具有大数据的平台是否带来新型的计划经济,平台算法外部性的正负性,以及平台经济应该保持多大的冗余度。

一、平台经济的诞生

2016—2017年,互联网平台企业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强大、最具创新精神的关键部分。

在互联网平台上,呈现出数字化信息的快速流动与大规模社会化协作,融合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平台本身成为经济与社会的新主角。

互联网平台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平台成长到与市场、企业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是整个社会中的主导公司形态从产品型公司转向平台型公司。

三是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成为经济、社会与生活中新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

互联网平台连接人们的线上线下生活,由平台企业演化出平台生态或平台经济已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电商平台到行业平台再到平台经济。在平台经济发展的早期,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电商平台率先崛起。

随着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加深,平台的产业领域不再局限于零售业电商平台,而是趋于多元化发展。例如,出现了众包、共享等诸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产业领域。

随着平台进入产业领域越来越丰富,其对产业和产业组织变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平台逐步由一种商业现象发展为一种经济形态。

中国发展平台经济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又步入了创新资源全球化阶段。“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产业链组织方式,正在以平台为核心重组产业生态。

例如,双创活动产生了创客和大量制造资源的连接平台,高端创新创业资源的连接,成为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平台经济的崛起为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带来了重要机遇。

由上可知,平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政策工具,经济学理论能否给予这些现象自洽的解释,并在政策制定中给予恰当的指引,值得探讨。

二、平台经济的特征

对于平台经济,本文给出的定义就是指依托实体交易场所或虚拟交易空间,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因素加入,并以促成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交易或信息交换为目的的商业模式。

从这一定义中不难发现,平台经济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革新,而非产品本身的创新。

支撑互联网的技术因素有九个要素,分别为:“技术驱动”:云计算(Cloud)、移动终端(Mobile)、技术表达(APP);关键环节:数字化(Digitalization)、连接(Connection)、精准匹配(Match);“人的需求”:社交化(Social)、赋能(Enabler)、生态(Ecosystem),也可称作互联网平台特性的九宫格。

平台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依赖于用户参与。谷歌将用户的搜索行为转换为具有丰富价值的广告,脸书运用在线社交搜集并出售用户的精准画像,而优步则看准用户的交通需求充分调度私人汽车。

平台能调动用户参与生产,也会对用户产生巨大影响。乐观派们强调,以优步为代表的平台能够释放未被充分使用的个人资产的商业价值,而类似于Youtube的平台则将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成为具有灵活工作时间并从平台得到收益的创业者。

对劳动者和工作任务提供匹配服务的平台可能使劳动力市场更有效率,同时会出现一个工作岗位和价值创造都极度分散化的社会。

平台经济的第二个特征是信息精确匹配。某种类型的交易,如果有很多潜在买家和卖家,如何撮合两个群体达成交易将至关重要,而平台效率也集中体现为撮合效率。

平台经济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连接一切的特性及其虚拟空间打破时间限制与物理空间距离,使得企业超越区域小市场,面向全国或全球大市场,从针对存量的“头部”发展到拓展增量的“长尾”,从人工操作处理为主发展到工具的技术替代。

平台是连接上下游、供需端或买卖方的第三方或第四方服务,也是从撮合交易、资源配置、开源创新等过程中,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分享价值增值收益的经营实体。

平台经济的第三个特征体现为双边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有很多类型,但其中一种特别值得关注,即“双边网络外部性”。

“双边网络外部性”意味着,已加入该平台的买家越多,则卖家加入该平台的潜在收益也越高;同样,已加入该平台的卖家越多,则买家加入该平台的潜在收益也越高。

由此,买家和卖家是否加入该平台,乃是一种“鸡生蛋,蛋生鸡”的正反馈过程。而对平台企业而言,如何达到正反馈,流量是基础,如何持续获取流量是打造平台生态圈的关键。

平台经济的第四个特征就是跨界。

随着资源共享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产业内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通过平台实现的跨界融合现象也愈加显著。

新经济格局下,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产业之间跨界现象显著。

平台型企业通过连接多边群体,整合多方资源,设立规则与机制,满足多边群体的需求,充当连接、整合的角色。传统企业也可利用连接、整合的思维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创造更多的价值连接,提升效率,带来增值。企业还可以通过协同上下游伙伴,甚至同业竞争者,一起设计新格局、新规则,为供应方及需求方带来更大增值。此外,企业可通过跨界整合,创造全新的价值。

总之,平台追求的是在环形的、不断循环的、受反馈驱动的过程中,最大化生态系统的总体价值。

对平台企业而言,难以复制的资源是社区及其成员拥有和贡献的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据是平台企业的首要资产。

平台经济的魅力在于凝聚资源,将传统经济链条式的上中下游组织重构成围绕平台的环形链条。平台将原本冗长的产业链弯曲成了环形,企业端用户通过平台直接触及消费者,节省的各个环节都提高了产业效率。

三、平台经济的颠覆

传统工业经济以行业分工为主要特征,行业之间边界清晰,泾渭分明。

传统企业处在单向、线性价值链的一环,只需面向客户交付产品或服务,充当生产者和交付者的角色。

传统企业考虑的核心是如何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地交付产品,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传统企业寻求最大化产品或服务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聚焦整个线性过程的末端。生产过程主要依托线下物理空间,开始围绕一个区域小市场,从贸易销售介入生产制造再进入研发创新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

一旦一个区域小市场成熟了,通过扩大再生产进行滚动式的横向拓展,这中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整个过程叫做滚动发展和线性增长。

这个过程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经济,主要是供给侧的规模经济。

平台经济的出现改变了这个过程。从封闭的以产销发展到反向资源配置的敏捷供应,最终实现无边界、无距离、自成长的爆发成长。

需求方越来越个性化,而生产方越来越小批量,所以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反规模效应。供给侧需要弹性生产,需求侧需要用户画像。规模效益主要体现为平台上的大规模信息匹配带来了巨量交易。

以平台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与工业时代的经济体大不一样,从厂商的规模经济转移到平台的规模匹配。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产品的定价权在转移,大多数厂商只能被动适应平台的要求:降价促销和参与各种购物节。

平台上的大规模信息匹配,还衍生出两个“副产品”。一个是物流仓储,另一个是支付,原因就是这两项业务很容易标准化。物流公司的规模越大效益越好,支付公司也是如此。

从过去生产方的规模经济、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演变成平台方控制的支付规模经济和物流仓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方式变了,经济活动的重心也跟着发生变化,其中原因就是平台侧的规模经济(包括支付和物流)取代了原来的生产方的规模经济。

传统经济还有两个特征:高摩擦和高耗散。

以服装业为例,如果一个品牌服装的成本是100元,商场的定价大约是12倍,市场的平均倍数为8.9倍。近两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大约降到到8倍以下,但终端依然是高定价。在服装行业的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都有交易成本,还有物理空间成本,这就是高摩擦。

所谓高耗散,就是指资源最终的有效利用率。例如,从中东进口石油最后真正由消费者享受的价值(用作动力的石油)可能不足17%,80%左右的资源全部耗散掉了。

因而过去的经济体是高摩擦、高耗散的经济体。这种高摩擦、高耗散经济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中间环节多。工业时代把这些环节进行分工及专业化操作,极致就是流水线生产。

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出现,使每一个生产岗位都有了标准化和通用性,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再加上专业分工的门槛“保护”,就业岗位数量相对稳定,持续期限较长。只要提高一个最普通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就能提高生产效率,大规模地产生财富,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和厂商的利益是一致的。

平台经济就是要减少这种摩擦和耗散,而减少摩擦和耗散恰好也是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减少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摩擦和耗散,需要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撑,数据、知识用于决策,关键在于平台上的算法。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如何分享节约下来的蛋糕,算法发明人和厂商的利益是一致的。

从流水线到算法,财富的密码明显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背后,意味着资本方的利益正在从与普通大众结盟转向与小众知识精英结盟转变。

四、平台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与工业时代相比,互联网时代,数据、算法成为生产要素、财富生成机制的变革,财富的创造机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平台经济是否能发展为平台经济学?

笔者认为可以鲜明地提出平台经济学,总结这个时代新生力量,对旧的理论进行迭代,有三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新计划经济

平台经济是代码和商业的特殊结合,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流通中的数字中介,平台必须“标准化”参与者专门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思想、知识、劳动力和其他闲置资产的使用权。

这显然涉及法律和合同所产生的规制,但也是通过分类纳入和排除、分化的代码来实现。例如,在共享经济中,优步要求对司机进行背景调查,以便与使用该服务的乘客之间建立相互信任。

这些标准化的包含、排除和区分对于稳定参与者的期望尤其重要,也是平台进行计划和组织的基础。

平台可以调动参与建设新数字经济流通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循环是通过平台对元数据进行编码、部署算法处理数据点之间的关系、使用脚本交互协议、配置可视特征和默认值的接口,实现数据、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无形链接。

然而,平台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积极引导、制作和编程流通。这种作用似乎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影子,马云甚至认为平台可以产生“新计划经济”。

线下的物理市场是各种各样的、分散的,交易效率并不高。建立在互联网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平台有众多交易,成为最有效的市场,所以平台经济是最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

但是,平台积累了大数据资源,通过对此分析,可以预测下一阶段某个物品交易的价格走势,这又是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由此形成“悖论”,值得理论界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

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其价格体系是由平台推荐的,或完全由交易双方博弈,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完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

(二)算法经济学

谷歌、今日头条、腾讯社交网络、摩拜单车和阿里巴巴等是网络时代有代表性的平台企业,其共同点是都运用了大规模匹配的算法,这一杀手锏堪比工业时代的流水线。

工业时代称为大规模制造,数字经济时代称为大规模匹配,谁能匹配得最优,谁就获得了财富创造的手段。

谷歌和今日头条实现了人与信息的匹配,腾讯社交网络实现了人与人的匹配,摩拜单车实现了人与设备的匹配,阿里巴巴实现了人与商品的匹配。

匹配算法决定了交易的效率,排位的先与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差别。这种平台的匹配算法带来不同经济效益的现象,笔者将其命名为算法经济学。

在平台的匹配算法中,有一种被称为“竞价排名”,通俗地说,谁给的钱多就把谁排在前面。竞价排名算法给平台带来最大的收入,但是,也会有产生“魏泽西”事件的风险。

因此,算法经济学就是要测量平台算法的正负外部性。从监管的角度看,这才是要抓的重点。需要监管平台算法对整个社会来说,其效应是正是负。

平台匹配算法的效率越高,经济运行越有利,减少耗散、摩擦越多,平台创造的财富越多,但其外部性不能为负。

(三)冗余经济学

过去的经济学是一个“浪费型”经济学。

一个商品,经过物流转十圈,所谓“豆腐卖成肉价钱”,只要参与的每个人都能分到钱,就能计入GDP的总量,但中间环节未必都是有效率的。而平台经济减少摩擦、减少耗散,就意味着这个经济体系更有效率。

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平台直接对接,在现实生活中,一级批发、二级批发,甚至实体店都没有了。中间环节的消失意味着就业岗位的消失,平台经济也是减少就业的经济学。

未来十年左右,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遇到的减少就业的技术。平台经济加上人工智能,将使一个国家的失业问题雪上加霜,必须未雨绸缪。

对此,笔者设想解决的办法是:在平台各个环节,采用只降低耗散,不降低摩擦的方案,在平台运营中,保持一定水平的“冗余度”。

也就是说,只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工作效率和就业岗位寻求一个平衡,可以称之为“冗余经济学”。

数字经济的特性范文6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特点 视角 归纳分析

作为一名讲授电子商务课程的老师,经常会向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的同学讲解电子商务特点的内容,也经常需要向没有学习过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各类人员介绍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它有哪些特点?目前,电子商务的特点主要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里被五花八门的阐述着。那么,电子商务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这对于学习电子商务的人士来说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就连讲授电子商务课程的老师也感到相当的困惑。因此,本文力求在充分归纳分析目前电子商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在重要性、主体性、趋势性和全面性分析原则下,从网络、市场、卖方、买方、政府、整体六个视角对电子商务的特点进行一个比较深入的归纳分析。

一、网络(交易载体)视角的电子商务特点

虽然电子商务的定义很多,但是从本质来看,电子商务就是在网上(主要指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的这一说法得到了大家的比较一致认可。电子商务被看成一种新生事物主要是由于它是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的,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借助于网络这种交易载体使商务模式相对于传统商务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网络(交易载体)是分析电子商务的特点最根本的一个视角。从网络角度来看,电子商务至少应当具有数字化、交互性和高效率三个基本的特点。

1、数字化

当商务以及与商务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都以数字形式被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时候,商务模式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字生活、数字商务、虚拟企业等数字化形式就应运而生了。数字化具有的易于存储、查询、处理、修改信息等优越性,这使人类将前进的方向与数字化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数字化特点,它使得商务活动中的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都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中迅速传输,形成“三流合e”的商务模式,这使得现代商务活动朝着“无纸”商务、信息商务、快速商务的方向发展。

2、交互性

各种信息交互协议决定了数字化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具有双向沟通的功能,而电子商务正是基于这种网络环境中的商务活动,因此,在电子商务过程中,可以轻松完成商务信息的双向沟通,实现商务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交互。这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区别的重要方面,它预示着电子商务可以采用网络重复营销、网络软营销、数据库营销、一对一营销等现代营销的方式和手段,从而提高营销的效率和效益。

3、高效率

电子商务的信息传递基于的是电磁波的传输原理,主要采用互联网的传输信道,能够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将信息向前传递着。在这种速度下,常规的时间和空间的规律已经被彻底打破,电子商务已经突破了传统物理世界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使商务交易的效率和商务服务的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市场(商务环境)视角的电子商务特点

网络不仅是商务活动的交易载体,而且形成了一个广大的虚拟空间??cyberspace,这个虚拟世界中的虚拟市场具有很多与现实世界商品市场相同的共性,也具有一些自身独有的特性,主要有全球化、充分竞争和买方市场。

1、全球化

实体市场的低速度决定了商品交易的市场规模和范围的有限性,而在电子商务这种虚拟化的商品市场中,由于商务的数字化带来的虚拟特性使信息的传递以极高的速度快速流转,在这种环境下,商务主体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的缩短了,商务交易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被突破了,商务交易的范围也从有限的区域性小市场走向全球化的大市场了。因此,相对于传统商务而言,电子商务的市场被深深的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

2、充分竞争

如果电子商务的市场具有明显的全球化特征的话,那么,电子商务市场的另一个特征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充分竞争。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潜在客户扩大到了全球,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企业的竞争对手扩大到全球范围,也就是说,同一领域中的企业将面临全球化大市场中的几乎所有强大的竞争者,这样,商品市场中的充分竞争将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也可能是消费者所希望看到的。

3、买方市场

充分的市场竞争必然对消费者有利,但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并不一定能形成真正买方市场。例如,现实中的消费者早已经生活在比较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了,但是,消费者为什么对自己的商务结果还是屡屡不满呢?那就是因为充分的市场竞争让我们对市场下了一个有利于消费者的结论,但是,商务活动主要是在有商务需求的消费者与提供商务服务的企业之间展开,而现实中两者的对比结果是:强势的企业和弱势的消费者(这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这样,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一个真正的买方市场吗?显然不是,它充其量是一个准买方市场,而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是真正的买方市场的满意答复。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消费者有足够的能力和可能获得提供商务服务的企业的信息,另外,就算单个的消费者与提供商务服务的企业相比处于劣势,消费者也可以在虚拟网络中通过“团购”轻松实现对商务服务提供企业的劣势的扭转。

三、卖方(服务主体)视角的电子商务特点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提供商务服务的一方主要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那么,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相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企业而言有哪些特点呢?从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竞争战略分析框架中我们可以知道,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可以采纳差异化、目标积聚和低成本三种战略形式,由于电子商务能够很好的支撑企业的这三种战略,所以,电子商务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低成本(费用)的特点。

1、低成本(费用)

按照新的财务管理的观点,制造企业中降低利润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成本和商品成本两大块。资本成本又包括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如果制造企业及其相关的服务提供单位能够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来武装企业的日常运营,那么他们将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在发行债券、股票时的费用,降低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手续费用等取得资本过程中所花的代价;商品成本中包含生产经营成本、营销成本等子项,在有效利用电子商务各种手段的情况下,企业将能够在其中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人员工资等方面得到明显的降低。另外,对于非制造类企业来说,这类企业获得收入的代价就是发生各种费用,即管理、财务、销售等费用,同样,如果这类企业能够充分采用电子商务的理念、技术、手段,例如,优秀的电子商务软件、良好的网络营销策略、战略性的供应链合作运行体系,这都将给企业带来可观的费用降低。

因此,在充分利用各种电子商务技术和手段的情况下,制造类企业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运营成本,特别是其中的商品成本,而非制造类企业也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从而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利润。追求高额的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而企业运营发生的各种成本或者费用则是与利润额的高低相背离的主要因素,因而低成本(费用)是电子商务最不易被忽略的一个特点。

2、个性化

由于电子商务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因此,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可以轻松实现信息的自动化传递,并建立面向消费者的数据库系统。在网络营销和虚拟生产的理论指导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营销、一对一的个性化设计和生产,实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全程的一对一个性化跟踪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差异化经营战略。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的经典案例莫过于dell公司计算机的生产、营销等的定制化服务,通过向其顾客提供计算机的定制化服务,dell公司极大的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专业化

2、方便性

电子商务的数字化特性和高效率特性使消费者的商务活动可以轻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理论上讲,地球上的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轻松地实现商务购买,这虽然只是一个愿景,但是随着各种方便的上网设备被发明出来,电子商务正在逐步将这个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至少数字化商品可以尽快的实现),这无疑给消费者的商务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

五、政府(监督管理)视角的电子商务特点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必然要受到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作为经济活动的裁判员需要能够对电子商务环境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和良好的预测分析。由于电子商务能将商务活动的信息数字化,因此,从政府的监督管理视角来看,电子商务具有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良好的预测分析两个特点。

1、有效的监督管理

由于电子商务活动的信息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因此,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综合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利用先进的网上传输内容监控、网上信息流动监控、在线审计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子商务活动的有效监控,从而实现政府对电子商务的良好监督和管理,以利于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高效、有序的运转。

2、良好的预测分析

基于对电子商务丰富的历史数据和现实数据把握,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综合利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来分析电子商务主体的各种行为,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优化国民经济的运作的机制,使整个国民经济在健康有序的快车道上前进,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另外,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还可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历史数据和现实数据进行准确的预测分析,做到坏事情先防范,好事情先知道,指导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当然,电子商务在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比例还不大,政府还没有能力全面监控电子商务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电子商务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如火如荼的高速度发展着,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比如我们国家完全有可能在5-10年后实现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全面监控,在掌握所需的数据和相关技术后,最终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良好的预测分析。

六、整体(系统工程)视角的电子商务特点

传统商务是主要基于实体商品的现实商务模式,而电子商务则是基于计算机的虚拟商务模式,对于主要活动都在电脑空间(cyberspace)中开展的虚拟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而言,从整体(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它与传统商务相比有一个由量变引起的质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协同性、集成性和扩展性三大特点。

1、协同性

虽然我们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也讲协调、和谐、协同,但是我们知道,在实体商务中,这种相互配合并没有被特别的强调(商务书籍中几乎都没有这方面的阐述)。而在电子商务这种虚拟商务模式中,几乎所有的信息交互都可以在瞬间完成,那么相关的所有商务活动都必须适应这种速度,也就是所有提供商务服务的主体都应该相互协调并适应光速的商务规则,即电子商务的协同性,不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影响商务活动的开展。例如,如果在互联网上,很多人会因为网页在3秒之内还不能打开而放弃对该网页的浏览,因此,网上的信息的传输要足够的快;同样,与网上信息的高速传输相比,如果相应的物流配送体系不能适应这种速度,至少要能够在消费者的容忍时间之内,试想如果我们到网上去购买一本图书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到我们手中,可以想象一下会有多少人会因为不能容忍这种慢速度而放弃网上购书,如果到货时间缩短到2天或者1天,情况又怎样呢?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很多人把电子商务又说成是协同商务。

2、集成性

由于电子商务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尽可能的向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一站式”模式的商务服务,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所在的整个供应链必须被集成为一个整体而开展工作,只有这样,电子商务的协同性规则才能得到保证。同样,只有电子商务服务能力被集成为一个整体,才能真正适应光速的商务规则。如果计算机元器件的基础只能是电子管,那么计算机还能够像今天一样改写人类的历史吗?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计算机最多只能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简单的科学计算工作,只有把组成计算机的大量元器件集成在一起,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路子,才能制造出足以改变世界的计算机。因此,我们可以说,不管电子商务的服务能力还是电子商务的服务提供商被物理的或者是逻辑的集成在一起,这种集成都是必须的,不然,我们就有可能回到实体商务的历史中去。

3、扩展性

与实体商务的有限的消费者相比,电子商务的潜在消费者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全球性使其天生的具有了全球市场的特点,同时,由于信息的数字化传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球村”的商务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采纳。因此,面对潜在消费者数目的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电子商务的服务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弹性,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否则,电子商务系统将会由于消费者的增多而使其难以承受,降低了服务水平,企业最终将失去市场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