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不断的提升,传统的电视传输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了。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数字电视传输技术被提了出来,不仅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我国电视技术领域上的以此变革。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分析好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1.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上还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1无线数字传输技术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无限信号传输已经被运用到了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借助电视台中的制高点天线可以发射出无线电波,这样也就可以实现电视机与天线之间的信号连接,从而满足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对于这种无限数字传输技术来说,在数字传输技术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在这种技术的影响下,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观看电视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运用到车载电视等方面上,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其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收费相对较低,操作与控制上也比较便捷。

1.2有线数字传输技术

对于有线数字传输技术来说,就是借助光缆以及同轴电缆融合的方法来实现有效的传输。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一些城镇中主要就是通过这一传输方试来接收电视节目的。且在传输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双向HFC以及单项两种方式来进行的。对于双向的传输来说,可以在同一时间中接收到上行与下行两种讯号。而对于单项传输来说,只能接收到前段的信号。所以也可以说,不论是哪一种传输,这种传输技术有着极强的稳定性,同时也会不受到外界天气因素的影响。其次,借助有效的信号分配方式,也使得这种传输技术在电视传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3卫星传输技术

对于这一传输技术来说,属于一种全新的传输方法,通过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交工与编码,借助系统发射到卫星中,然后地球同步卫星后将信号传输到接收器中,最后实现接收器上的信号还原。对于这一技术来说,不仅可以实现信号上的全面覆盖,同时也可以不会受到地域与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不仅提高了信号的传输质量,同时也保证了信号的稳定性。借助这一技术还可以满足人们对节目的需求,促进我国电视传输技术实现更好的发展。

1.4IPTV传输技术

对于这一技术来说,是我国数字电视中最新的形式之一,通过将多媒体以及数字通信等技术结合在一起来运用到实际中去。且通过融合这些技术,还可以满足数字电视的传输需求,与其他技术不同,这一技术主要是建立在网络IP的基础上来实现服务的。与传统的电视传输技术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种传输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个性化的节目选择,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与提供者之间的互动效果。

2.我国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

2.1多方面的融合

随着DTMB标准的不断应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互联网上的融合已经成为了我国数字传输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我国香港特区政府早在2007年就认可了DTMB标准,并且实际应用,所以相应的技术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这标志着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当前我国的无限网络数字电视传输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刚刚起步,所以在业务以及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比较多。

2.2高阶调制技术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广播电视行业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频谱使用率不高。高阶调制技术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思路,但是这个过程中还好出现多方面的小问题,比如接收机工作门限会提升,覆盖范围会缩小等等。在高阶调制下,实际出的接收机性能在噪声以及干扰方面的敏感度更高,所以需要应用较为可靠的技术,这是确保覆盖率的关键。相关人员需要研发性能优良的配件,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并且达到效果。

2.33D视觉效果

在过去人们对影像的要求仅停留在了连续性与清晰的画质上。3D已经应用于商业,包括成品的裸眼3D电视机在市场上的销售,这些技术从电视传输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3D电影的普及率比较高,所以为人们带来了奇妙的视觉体验,并且引发了观影的潮流。但是当前的立体技术应用中,人们还是需要戴眼镜,所以可能对眼睛代来一定的伤害,如果能够研发裸眼3D的设备,那么必然能够促进数字传输技术的进步,并且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这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当前有许多相关方面的研究。

3.结语

综上,本文对数字电视技术进行了探究,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在实际中就要找出我国数字电视行业中存在的不足,做好市场开发的利用工作,满足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加大研究的力度,提高为人们服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鹏.浅议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0):140-141.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2

众人都在为美国人民高企的负债忧虑,而Zachary将问题的重点从“有多少债务”转向“能否承担得起”,按照这个逻辑,美国人民的确“债多不用愁”。

记得电影《巨蟒和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吗?两个人推着一辆手推车穿过一个瘟疫肆虐的村庄,喊着:“把你家的死人搬出来。”一家人把一个人扔到死人堆上,此时,那个人抬起头说:“但我还没死呢!”一个人用棍子重重地敲他说:“现在你死了。”这是个绝妙的隐喻,适用于美国消费者和与之对立的策略家、评论家和经济学家。后者一直试图把消费者埋葬在巨大的债务下,尽管他还生龙活虎。

人们对债务有一个可以理解的文化偏见。历史上,多数时候风险超过成本。如果计算错误,你不仅会破产:会失去生意、家庭和财产。这就是为何本杰明・弗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借助“穷理查”(Poor Richard)这个角色,告诫人们不要欠债。但时代变了。低利率、证券化和破产法改变了债务的性质。

人们对债务的偏见不再有道理。3月份,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说过类似的话,他当时称,消费者用抵押债务代替信用卡债务和汽车贷款,从而将债务转移到低利率债务上,是一个理性决定。但他的看法与普通老百姓和华尔街金融界的态度有所不同,尤其在全球对通胀和过度流动性感到不安的情况下。

毋庸置疑,目前,美国消费者债务的绝对数额高于过去任何时候。2005年底,美国未清偿抵押债务达到8.2万亿美元,信用卡债务8000亿美元,汽车贷款等其它类型债务2.5万亿美元,总计11.5万亿美元。

数额巨大,没错,而巨额数字很容易转变成危机的先兆。但从美国家庭净资产(不包括房产价值)看――26.5万亿美元,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将房产价值包括在内,这个数字升至52万亿美元,是家庭债务的4.5倍以上。

利率的作用再重要不过。即使美联储实施紧缩政策,以历史标准衡量,利率的绝对水平仍然很低,以至于尽管我们已看到了再按揭和房产净值提取现象,我们还将看到更多。15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为6%左右,而2000年是7.72%。尽管通常的说法是消费者没钱了,但他们能继续把房产作为储蓄罐。今年,即使利率再上升50个基点,消费者很可能通过房产再按揭,提取数千亿美元。

此外,家庭必须用于债务利息支出的金额是可以承担的。这应成为核心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债务,而在于能否承担得起。2001年,家庭收入中12.9%用于偿还债息;到2005年末,这个数字升至近14%。利率再一次成为关键问题:如果利率达到或接近峰值,举债消费能够继续。反之,我们将面临信用紧缩,尤其在平均收入几乎没有上升之际。

任何为当前债务水平辩护的人,都有可能被认为缺乏眼光,不仅看不到结构性失衡,也看不到那些举债满足房产、医疗费和教育等基本需要的家庭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并非对消费者的智慧、他们面临的困境,或者美国过分强调消费并鼓励超额支出的文化做评判。我们是在提出一个结构层面的主张,即美国经济能承受比过去高得多的消费者债务水平。即使更多个人面临贷款紧缩,系统总体来说并未处于危险境地。

此外,与评论家所持的观点相比,许多消费者或许在更明智地使用债务。日益增多的金融工具意味着,当人们在年轻时,并且职业生涯前景越来越好时,他们能承担更多的债务。

当今经济的优势十分明显:容易获得信贷,商品和服务价格低廉。弊端也十分明显:工资几乎没有增长。全球劳动力充沛,与发展中国家有利的人口结构结合起来,意味着通货膨胀应趋于下降,未来几年通胀率更可能是2%,而不是6%。各国央行能影响短期利率,但全球市场决定长期前景。如果情况如此,而且利率和通胀持续走低,目前的巨额负债将显得相对较小。

摆脱了污名,负债就是一种中性工具。如果谨慎使用,它能创造经济活动;如果愚蠢使用,则将引发问题。问题在于:临界点在哪里?怀疑论者表示,出于谨慎,现在就应减少债务。但这是谨慎,还是恐惧?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数字权益管理 合理使用 隐私权

〔分类号〕G250

On the Lost of Benefit Balance in DRM

Sun Hui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Nanjing 210093

〔Abstract〕Based on the value of 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law and economic,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DRM and fair use, right exhaustion, privacy. Then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license pattern, the original control, the asymmetrical control and the partial control are the reasons of the conflicts. Finally, it gives some advices for the e-publishing based on DRM.

〔Keywords〕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fair useright of privacy

1引言

数字权益管理(DRM)是指对数字化信息产品在网络交易、传输和利用时所涉及的各方权益进行定义、描述、保护和监控的整体机制,是数字化信息环境可靠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1]。2001年,DRM技术被Technology Review杂志评为“将影响世界”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被认为是挽救数字出版业的重大突破。一些DRM技术供应商认为,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带来的盗版问题已被新的技术(DRM)所解决。与此同时,法律界的许多学者却对DRM持怀疑态度,认为现有的DRM方案不可能解决盗版问题,它只会强化版权人的利益,使版权人利益过度扩张,如它与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等原则冲突,读者的隐私权受到侵犯等[2]。DRM似乎没有解决问题,其本身带来的问题却又一次打破了数字出版价值链各方的利益平衡。2006年8月,互联网上出现了能够破坏DRM技术的两种工具,一种是针对微软公司的Windows Media DRM;另一种则针对苹果公司的FairPlay[3]。这两种工具的名字分别是FairUse4WM和QTFairUse6,其攻击意图就是要求合理使用,反对DRM过度限制。本文拟从法律和经济的角度分析DRM,指出其中的利益失衡并分析其原因,以期能对基于DRM的数字出版业提供参考意见。

2DRM的经济和法律意义

2.1经济意义

知识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即与他人分享作品,不会使自己受到损失。传统作品由于其载体是有形的,因而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有私人商品的性质。数字作品的载体是无形的,流通方式也是无形的,成为公共物品后,版权人的利益受到影响。DRM的经济意义在于使数字作品具有“私人物品”的特征。在DRM中,有4个环节特别重要:①对作品进行打包,即给作品加了一把锁;②对用户进行认证,只有付费,才能下载许可证――打开这把锁的钥匙;③许可证与客户端的设备信息绑定,许可证只信任硬件;④客户端有DRM插件,监督权利的执行。无论是打包、绑定、认证和监督,都是利用技术人为地使数字作品具有“有形商品”性质,“回归”传统作品出版模式[4]。

2.2法律意义

DRM的法律意义是自动管理各交易主体的利益。目前,DRM系统主要通过“授权―许可”模式保护版权人的利益。用户购买数字作品时从授权服务器上获取许可证,许可证所设置的使用作品的权限,是内容提供商与用户之间商业合同的机器表达。DRM对作品进行加密打包,改变了作品的表现形式,用户即使得到作品,也无法打开它,这是一种问题化技术措施;DRM技术通过客户端的DRM控制器来监督和跟踪客户的使用情况,其目的是获取版权补偿,是一种保证支付报酬的技术措施。当前,世界各国对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大都采取保护的态度。

3DRM中的利益失衡

在DRM中,版权人的利益过度扩张,作品的“合理使用”难以实施,发行权不再“一次用尽”,消费者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其后果是作品被版权人垄断,公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版权法所提倡的“利益平衡”原则受到质疑。

3.1DRM与合理使用之间的冲突

合理使用,是指公众为了学习、引用、评论、注释、新闻报道、教学、科学研究等,可以不经版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的权利和行为[5]。在传统作品出版中,公众可以不经版权人许可在书店、图书馆等场所接触作品,可以复制少量作品用于教学;购买作品后,可自由选择空间和时间使用作品,可将所购作品转借他人。在DRM中,这些原本属于合理使用的行为变得不可能或不允许。具体表现如下:①接触作品变得不可能。其原因是DRM使用问题化技术措施给作品加密,而规避该技术措施,对一般公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②使用作品受限制。在DRM中,许可证是与用户的设备绑定的。也就是说,如果用户在家中的电脑买了一本电子书,他只能在该电脑中看书,而不能在办公室的电脑中看这本书,更不可能借给朋友看。

公众为了个人目的自由获取作品、使用作品的权利受到了限制,公众的利益受到侵犯,这是违反版权法初衷的。我国《著作权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6]。DRM与合理使用的冲突,最终会使消费者对这种数字出版模式产生反感,不愿意使用该类产品,从而影响数字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3.2DRM与权利穷竭原则之间的冲突

所谓权利穷竭,指的是权利人行使一次即告用尽了有关权利,不能再次行使。这一原则,严格地讲仅仅适用于经济权中的发行权[7]。权利穷竭原则意味着一旦作品的原件或是复印件经权利人同意而进入市场后,该作品作为商品的进一步销售,著作权人均无权控制。该原则的目的是消除著作权的专有性对商品流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DRM虽然通过机读许可证使作品具有“有形商品”的性质,但这种“外形”(机读许可证)对用户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根据用户硬件特征生成的“公钥―私钥”对用户也是不可知的,因此这种“有形商品”不可能像传统作品一样随其有形的载体进行转移。以电子图书为例,用户不可以卖掉二手书;即使允许,也要在DRM清算中心的管理下二次分发,从而在内容提供者那儿留下自己的买卖记录。这些是与权利穷竭原则相违背的,不利于商品的流通,极易产生内容垄断。一旦DRM清算中心系统发生险情,将影响社会的整体利益。

3.3DRM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

在DRM 中,版权人掌握着用户的设备信息、权利再转移信息、用户的购买记录、用户的智力兴趣及习惯偏好信息等,限制用户使用作品的设备,限制用户转移作品使用权,这些都造成了DRM对用户隐私的侵犯。内容提供者有可能利用上述表征用户的信息向用户兜售其他信息作品,甚至可能将这些信息出售给有其他目的和用途的第三方以牟取不法利益。DRM缩小了用户的隐私空间,它就像设在作品上的一双眼睛,让用户感到不适。

3.4DRM与公有领域作品使用之间的冲突

无论在哪个国家,著作权都是有一定保护期限的。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过了保护期限的作品,将进入公有领域,公众可免费使用。DRM给作品加了一把锁,钥匙在内容提供者那儿,但现有的DRM系统从未考虑版权过期的因素,也没有公开钥匙的机制,那么,到时候加了锁的作品又如何进入公有领域?

4DRM中利益失衡的原因

DRM中利益失衡的原因与DRM技术所采取的权利控制模式有关,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授权―许可模式、原始控制模式、非对称控制模式和非完整控制模式。

4.1授权―许可模式

授权―许可模式的核心技术是许可证,它是DRM版权清算中心在收到用户付款后从许可证服务器发至客户端的,它内含解密作品的密钥、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使用权限等。其中解密密钥与用户设备绑定。许可证除了设定使用权限,如“打印”、“读”、“改”、“复制”等,还设定了权限执行的条件,如“在3个月内阅读”、“打印2次”、“免费欣赏一遍,以后每欣赏一遍价格为2元”等。许可证中的权限一般用权利描述语言(REL)来表达。这里存在三个层次的权利,即Karen Coyle所提的3“C”[8],分别表示copyright(版权)、contract(合同)、control(控制)。在DRM中,许可证相当于内容提供者与用户之间的合同(contract),供机器对权利进行自动控制(control)。如果权利用二维关系集合R={(t,E(t))|t∈T}来表示,T表示权利的种类,E表示权利的执行程度,即执行权利时对用户的限制程度。如果要保证授权―许可模式能反映传统出版业中的利益关系,必须做到RControl = RContract =RCopyright,即TControl = TContract = TCopyright,且对于同一种权利t,EControl (t) =ECopyright (t)。即:①许可证能反映版权法中各主体的所有权利;②许可证中的权利能被机器自动执行;③机器的权利执行程度与版权法中的相等。这对REL的表达能力和机器的控制能力提出了要求。

4.1.1权利的种类关于REL的表达能力,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观点认为,只要REL足够详细,可以表达包括合理使用在内的权利[9];另一种观点认为,像合理使用这样不能精确定义的行为,REL无法表达。本文赞同第二种观点,即TContractTCopyright。比如,我国的《著作权法》在“权利的限制”中规定了可以“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而“为了个人学习、研究”,“适当引用”等,在REL这种面向机器的语言中确实难以表达。

即使REL语言有足够的表达能力,那么机器能否执行呢?在现实生活中,合理使用是难以界定的。美国版权法第107条关于合理使用判断的4个标准如下:①使用的目的及其性质,包括这种使用是否有商业性质或者为了非营利的教育目的;②版权作品的性质;③同整个有版权作品相比,所使用的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④这种使用对有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所产生的影响。DRM追求的是权益管理的自动化,在DRM中,机器是所有权利主体的化身。机器只能判断机器能判断的条件,如权限执行次数、时间等;机器只能执行机器能执行的权利,如控制打印、禁止复制等。对于“目的”、“性质”等非定量化和人为主观性较强的标准,机器是无法判断的;对于某些权利,如表演权、翻译权等,机器无法自动执行。即使REL能表达版权法中的某些权利,也无法执行这些权利,即TControlTContract。

4.1.2权利的执行程度对机器能执行的权利,如复制权、发行权等,DRM的执行程度均大于版权法,如限制打印份数、阅读篇幅、欣赏时段等,即对于同一种类的权利t,EControl (t) > ECopyright (t)。

4.1.3DRM与版权法中权利的种类和执行程度的比较DRM与版权法中权利的种类和执行程度的比较如图1所示,矩形OAPD表示Rcontrol,矩形OBCQ表示Rcopyright,Rcontrol与Rcopyright不相等。DRM不能够自动管理原有版权法中的所有权利,却在管理某些权利时加大了执行程度。这是DRM中权益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1 DRM与版权法中权利的种类和执行程度的比较

4.2原始控制模式

DRM与权利穷竭原则之间的冲突源于DRM的原始控制模式。原始控制模式是一种集中的访问控制策略,要求分发者在对数字对象进行二次分发时,必须获得数字对象创始人的许可。原始控制模式是面向同一个域的单步控制。DRM是一种跨域的基于付费的分发控制,包含多步控制和多点控制。其目的是在作品跨域分发中,保证作品不被非法使用[10]。当前DRM系统中无论B2B还是C2C,采用的都是原始控制模式。在B2B中,内容提供者通过清算中心控制作品的价格、分发者与最终用户的信息(见图2[11]),将多步控制变成单步控制,内容分销商成了内容提供者的广告人,被动地宣传作品,失去了在传统出版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C2C中,用户之间的作品转移,必须通过清算中心[12],这带来了隐私问题。

图2 DRM体系结构

4.3非对称控制模式

在DRM中,受控客体有两种,其一是价值链中自上而下的作品;其二是价值链中自下而上的用户及分发者的隐私信息。作品是原始客体,隐私信息可以看作是作品的衍生客体[13],即获取和使用原始客体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客体。当前的DRM系统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控制模式,控制的客体是作品,忽视了对隐私信息的控制,是一种非对称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用户、内容分发者与内容提供者之间缺少谈判机制,许可证成了一种霸王条款;用户、内容分发者与内容提供者之间缺少隐私信息控制机制,隐私信息没有得到自动保护。

4.4非完整控制模式

当前所有的DRM系统的控制模式都是从内容提供者开始的,它管理的是数字出版价值链中的一部分,忽略了内容创作者这一价值的源头,是一种非完整控制模式。这种非完整控制模式往往造成内容提供者无限期出版作品。这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是不公平的。首先,作者与内容提供者之间的授权是有期限的,一般为5-10年,到期后内容提供者无权出版作品;其次,作者本身的版权是有期限的,超过保护期的作品将进入公有领域,读者可免费使用;再者,作者和读者作为分散的个体,其利益难以得到重视。当前DRM的部分控制模式将使内容提供者成为数字作品的垄断者。

5建议

对于DRM中的权益失衡,可从三个方面去解决:①完善DRM控制模式;②加强法律对其的限制;③创新商业模式。当前DRM系统是不完善的,建议通过在第三方设置合理使用许可证服务器的体系结构“近似”解决合理使用问题,通过使用反UCON[13]机制解决隐私问题,通过改善客户端DRM控制器直接实现点对点交易;对于DRM超越法律的部分,法律应该予以限制,美国DCMA法案对于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可成为我国立法的参考;DRM是一种新事物,在现有技术和法律还不很完善的情况下,商业模式创新是缓和各方利益冲突的剂,可通过免费试用、提供个性化产品、降低购买成本、降低价格等培养和发展用户,用户只有在付出同等费用而获得高于传统产品价值的情况下才愿意接受DRM。

参考文献:

[1] 张晓林.数字权益管理技术.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5):3-7.

[2] Lombardi C. Siggraph: Talking on fair use, pricy, and DRM.[2006-10-12].省略.com/2100-1047_3-6100680.html.

[3] CNET科技资讯网.黑客瞄向数字音乐 苹果微软DRM遭破解.[2006-10-31].省略etnews.省略/news/software/.

[4] 林全.复本书模式:网络出版的未来?.中国出版,2004(12):8-9.

[5] 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30.

[6] 谈咏梅.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运用中的隐私保护.情报杂志,2006(1):82-84.

[7] 郑成思.版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72.

[8] Coyle K. The“rights”in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lib Magazine.[2007-01-26]..

[9] Stefik M. The Internet edge: social, technical, and legal challenges for a networked world. Cambridge: MIT Press, 1999:32.

[10] Thomas R K, Sandhu R. Towards a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ssemination Control.[2006-10-20]..

[12] Cheung S C, Curreem H. Rights protection for digital contents redistribution over the Internet.[2005-12-20].ieeexplore.省略/iel5/8094/22390/01044539.pdf.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4

【论文摘要】新兴的数字设计艺术专业在各大职业学校争相开办,艺术教育工作即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主要讨论了数字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学体系,以及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阐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广泛采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并由此引发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和教育结构的改革已成为共识。在讲究时间和效率的现代社会里,教育应该毫无疑问地更加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作用显而易见。进入数字化信息社会的设计,设计对象和心理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与现代化科技有关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传统设计的产品也不断吸纳现代信息的元素,使设计出的产品在产品本身和制造方面都带有了智能化的色彩。受其影响,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已融入“数字化技术”的新鲜血液,新兴的数字设计艺术专业在各大职业学校争相开办,艺术教育工作即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对职业学校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

尽管数字化艺术是计算机科技为核心的全方面新发展,并需要掌握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图形知识,但最终的结果是需要展示给人们的,所以创作出来的数字化艺术作品不能使技术的规则大于艺术的规则,不能以技术数字形式的外衣来修改和掩饰文化观念的浅薄表现从而削弱数字化艺术的魅力,消减作品与受众在精神与情感上互动的张力。真正的数字艺术人才并不等同与专业的美术人才,因此在教学定位上需要考虑数字艺术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学科课程的定位体现出信息技术、设计艺术、媒体传播等学科方向的特点,这主要是为整个专业奠定扎实的基础;设置一些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应该有所侧重点,实践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以计算机为创作工具的实践活动是数字艺术专业的显著特点。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程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在基础原理、基本理论等方面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到各门课程中。适应性也是数字艺术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它的出发点是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把握和理解,能够敏锐地发现数字艺术创作的计算机新技术新方法,从而保证创作手段的先进性。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促进的方式带动教学,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协作式学习。特别是对于综合实训课程,鼓励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协作,这样,不但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为就业打下专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对职业学校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正确的认识

职业教育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实用型人才,为扩大就业面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面对新的形势,知识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原有的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高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随着数字设计技术在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材形态、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体制以及教学管理均在发生一系列变革。为了提高艺术教育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探索新型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在教学中采用数字化技术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也使艺术设计教学具有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的数字化技术创造出的艺术表现效果,体现出社会文明的进步,感性与理性将艺术设计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艺术设计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设计思想。在数字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为艺术设计注入生机和活力,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数字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其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养成。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设计手段,就像笔和尺子一样是一种工具,它无法代替设计者的思维。注重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提倡的。

三、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

数字艺术人才应该对数字艺术的特征和本质应有较高程度的理解与把握,跟踪国外先进的数字技术,把握当前数字化艺术先进的创作观念,掌握数字化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汇的表现形式,更好的为工作服务。职业学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就决定了在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必须是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实用性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实践这一重要环节。

数字艺术专业的教学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积极开展设计实践。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经验能力,以及对等诸多相关方面的知识的了解。专业设计教学应多以企业实际项目进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生产一线出现的问题、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教学与设计开发一体化,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深化改革,打破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设计开发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

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贴近经济,贴近就业岗位,贴近社会生活,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学过程上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动手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励思考,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挑战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现实意义,使枯燥单调的训练富有生机和活力,由于学生能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设计项目,其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并在实践中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使眼界和想象的空间更为开阔,为今后步入社会参与竞争奠定基础。

四、结语

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对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往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以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为导向,认真研究设计教育如何与现代技术结合,改革更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适时地调整与优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一成. 对我国数字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 大理学院学报, 2009(01).

[2] 方兴, 等. 数字化设计艺术[M].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 龙晓苑. 数字化艺术[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5

科普期刊的类型分析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将科普期刊按内容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综合类,包括自然科学类和百科类;第二大门类是专科类科普期刊,包括基础科学类和专业技术类,这一类占了科普期刊的大半壁江山。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似乎亦可归为科普期刊的行列,那就是科幻类期刊。但是,随着奇幻、魔幻类读物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同,这类刊物的内容也大多向其靠拢,与科普的本意已经相去甚远。如果对科普期刊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根据其内容的不同而将其更加细分为如下几类。

1大科技类科普

大科技类科普期刊内容较为综合,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阅读此类期刊,读者有可能获取各学科的多方面知识信息,从自然万象到科技进展,编者可以做到紧密结合科学热点,选题的空间很大。大科技类科普期刊的读者对科学(特定学科门类)具有浓厚的兴趣,只要能够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科学道理和研究过程讲得清楚、有趣,就有可能吸引他们成为读者。

2生活类科普

生活类科普期刊内容也较为综合,并不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这类期刊与普通读者的生活最为贴近,可以结合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优秀的科技产品以及时尚的科学生活理念来设计选题。此类期刊在所有科普期刊中,最易于被市场接受,每一个“讨喜”的选题,都应该有机会获得较为理想的市场反响。

3专业类科普

相对于前两类科普期刊来讲,专业类科普期刊的办刊工作可以说是最为“艰难”的。由于受到办刊宗旨的限制,此类型科普期刊的内容不能脱离专业主题,必须在某一专业领域范围内开发全年各期的选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拥有优势行业、产业背景的刊物,虽然并不被广大社会公众所关注,但在行业的支撑下,依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有效收益;而一些并没有成熟行业和产业支持的专业类科普刊物,难以从所关注的专业领域获得太多的效益,又因专业所限,亦难以得到读者的关注和支持,即便编者每期选题精益求精、挖掘热点,其运营也可以称得上是举步维艰。

新媒体时代科普期刊综合发展思考

在原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创办的科普期刊,往往更多地关心期刊的编辑内容质量,而不考虑期刊的前期内容策划、后期营销以及品牌的宣传。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展和健全,科普期刊的角色已经从一种精神产品丰富为一种文化商品。而且,面对期刊品种的增加以及电视媒体、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1科普期刊参与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否准确把握科普期刊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决定一份科普期刊能否真正获得读者认可和接受至关重要的因素。办刊人在设计一本刊物时最先考虑的就是这本刊物的定位问题。如果能够精准地面向某个类群的读者进行定位,编制适合他们阅读口味的内容,这本刊物至少在一开始就掌握了多半的“胜算”。但是,定位往往又是办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适合于广泛人群阅读的内容,想要精准地面向其中的某一部分读者展开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无疑也加大了实现准确把握读者需求这一目标的难度。有时,办刊人不得不冒着相当的风险放弃其中一部分读者,而选择潜在市场可能性最大的一组读者。与所有其他商品一样,销售也是期刊作为一种商品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而科普期刊所具有的特殊文化产品性质,其销售效果不仅取决于经销商的售货能力,还受到社会消费环境、期刊内容符合市场需求的情况、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总体社会文化消费氛围偏向生活、娱乐;最容易接受科普内容的青少年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的情况下,期待普通的科普期刊创造非常理想的市场成绩是不现实的。可以从我国各大城市的图书、报刊零售市场看到,一些曾经红火一时的图书、报刊零售商多呈现风光不再的样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原本就比较单一的期刊发行市场模式更面临的巨大的挑战。除了少数几份已经稳定占据了相关市场的领先地位,较好地解决了资金运营问题的科普期刊之外,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普期刊在谈及资金问题时都一筹莫展。资金的良性周转是每一家科普期刊都期待的,同时也是帮助他们跳出发展怪圈的解药。众多有行业协会支撑的期刊,一般以成立理事会,收取理事会费、广告宣传费的形式获得持续的经费支持。而一些单纯以学会性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依托的期刊,不仅不能从事广告经营活动,也难以获得相关办刊经费。条件好的,可以通过组织社会活动的方式得到部分资金;而条件不好的,甚至谋求以出卖刊号与社会组织合办刊物的形式获取资金。

2科普期刊参与市场的主要对策

期刊的生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期刊的选题问题。一本期刊的生命之源在于读者。有了读者,直接带来的效益是期刊的发行收入,随之带来的是各种社会活动收入及可能的广告收入。一本刊物的社会影响越大,其潜在的商业开发价值就越大。刊物也可以通过策划社会活动来带动刊物自身的发行及收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一本刊物始终都在自说自话,而不在乎读者和市场的反应,其生存势必难以为继。在策划和规划刊物选题时,搞清楚读者对象的口味,为他们设计制作合口的“饭菜”是刊物生存发展的最佳选择。在开展期刊市场经营活动时,办刊人的角色不得不从单纯的“文化人”转变为精明的“商人”,其精明应体现在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为刊物带来经营收入的机会。一方面,对于市场发行,应在充分合理展开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手段扩大刊物的市场发行,借助其他成熟渠道的力量推广刊物。而对于科普刊物来说,应切实结合刊物特性,对市场究竟有多大做到心中有数,在可控的范围内减少成本开支、扩大发行收益。另一方面,应结合科普活动社会影响效果较为显著的特点,通过活动创造与潜在读者直接接触的机会,向他们展示优质的期刊产品,吸引他们成为刊物订户。同时,还应利用一切科普活动的机会,通过争取政府部门经费支持、与其他企业合作、各种科普创意产品销售等多种形式扩大收益。从有关政府部门或单位申请科普项目也是获取经费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媒体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准的今天,科普期刊作为平面媒体的平台之一,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拥有其难以很快被完全替代的基本价值。在科普内容生产方面,科普期刊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堡垒地位。优秀科普作品的产生,离不开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磨合,也离不开期刊编辑为使作品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而做的案头工作。只要牢牢掌控住科普期刊优秀原创内容产品这块阵地,就能在与以复制粘贴见长的电子媒介争夺市场的激战中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拥有原创内容产品的基础上,为了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科普期刊也应顺应时展的潮流,尽可能利用一切手段,将苦心经营的内容产品的市场价值发挥到最大。结合多种新媒体手段以及其他符合时代需求的媒介手段,发展创意产业,将形式单一的期刊内容产品扩增为形式多样、内容翻新的各种跨平台产品,使其充分发挥潜在价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电力规划非技术因素不确定因素

电力规划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突出地表现在其具有规模大、不确定和不精细因素多和涉及部门和专业领域广的特点。电力规划工作不仅需要大量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还需对现状网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亦要对社会未来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如今以计算机作为工具,采用新技术,仍然要特别强调人在规划中的主导作用,认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人在规划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非技术因素和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问题,以及降低数学算法的计算复杂性。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规划工作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用电情况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缓和,有些地区甚至供远大于求,电力市场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但同时电力市场开发的潜力还很大。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我国的电力工业即将步入商业化运营,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规划工作,意义重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应以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所有的决策投资都应充分考虑投资的回报收益率,避免武断决策、盲目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电力规划工作,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说难度更大,对规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工作者应当加强电力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分析经济结构优化、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开拓等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收集各行各业发展的信息,充分研究本地区用电量和负荷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做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对各种有效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协调发展,对规划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分析,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确定符合电力企业实际的电力发展目标。

2电力需求预测

需求预测是电力规划的主要依据,它为电力规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规划工作的优劣。如果预测的需求滞后于实际需求,将会导致供电负荷紧张,甚至造成拉闸限电。但如果预测的需求过度超前于实际需求,则系统利用率太低,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可见,科学、准确的电力需求预测不仅对于电力企业有经济效益,而且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密切关系。电力需求预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的这项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以致电力规划、建设难于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电力需求预测工作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真正达到先行一步。要高度重视原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收集、组织、检索与再开发,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目前的数据采集技术,总结出规律提供给规划人员参考。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需求预测方法。

2.1电力弹性系数法

电力弹性系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量需求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宏观指标。其计算式为:

b=α/β

式中b--电力弹性系数

α--电力消费年平均增长率

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应该来说,电力弹性系数反映市场需求情况,体现市场需求变化,对电力的规划和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电力弹性系数必须大于1,"电力要先行","电力要超前发展",电力工业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这种看法的背景是当时国内严重缺电,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电力需求的缓和,这种看法有一定的偏颇性,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从弹性系数的定义可以看出,计算弹性系数的电量需求和经济增长速度两个因素是相对数量,存在着变化的随机性,而电力弹性系数是两个数值的比值,同样存在着变化的随机性,电力弹性系数会因此产生不稳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波动较大地区的年度之间差别很大。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地方的电力弹性系数呈现出无规律的显著变化,不宜再作为电力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实际上,弹性系数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描述复杂的经济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从我市的情况来看,电力弹性系数多年来低于1,而国民经济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近年来电力供求趋于缓和,已经出现最高负荷增长率大大高于用电量增长率的现象,用电力弹性系数法预测的用电量误差很大。因此本人根据多年的规划工作经验认为,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力需求预测应当淡化电力弹性系数法而采用电力需求综合模型进行多方案预测,寻求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电力发展的科学指标。

2.2产值单耗法

产值单耗法是电量预测的主要方法,适用于三大产业用电量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预测。此方法分析各年度产值单耗变化率,充分考虑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技术进步、电气化水平、节电潜力,参考国内外先进产值单耗,预测各产业产值单耗,计算高、中、低经济水平时相应的需电量。

经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历史上各产业的产值单耗及人均用电量为已知,记第i年第j产业的产值单耗为Qi(j),第i年的人均生活用电量为Ki。可以分别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采用外推手段预测未来年份的值。

当已知第j产业(j=1,2,3)在未来第i年的产值为Gi(j)时,该产业在第i年的用电量由下式计算:

Ei(j)=Gi(j)×Qi(j)(j=1,2,3)

同理,当已知第i年的总人口预测值为Pi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由下式计算:

Ei=Pi×Ki

此方法要求首先对三大产业的产值及城乡总人口作出预测。

2.3GNP综合电耗法

GNP综合电耗反映了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电量,是一个综合的能耗指标。在一定时期内,GNP综合电耗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超级秘书网

当已知历史上各年的GNP综合电耗G1,G2,…,Gn时,可以首先按Gi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运用回归技术、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系统法等手段,预测未来年份的GNP综合电耗Gi(i>n)。然后,以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值GNPi(i>n)为基础,按下式预测未来的用电量:

Ei=GNPi×Gi(i>n)

此方法要求首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预测。

2.4人均用电量法

根据本国、本地区规划期内人口及人均国民(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预测相应的人均用电水平。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预测人均生活用电水平。人均用电量法一般与横向比较法结合进行。

与2.3方法类似,当已知历史上各年的人均用电量Q1,Q2,…,Qn时,可以首先按Qi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运用回归技术、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系统法等手段,预测未来年份的人均用电量Qi(i>n)。然后,以总人口的预测值Pi(i>n)为基础,按下式预测未来的用电量:

Ei=Pi×Qi(i>n)

此方法要求首先对总人口作出预测。

2.5横向比较法

通过分析与本国、本地区国民(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工业产品结构、人口、面积、气象条件等相似的国内外地区情况,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用电相应值来预测将来值。

2.6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考虑到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间综合平衡的电量预测方法,着重分析和研究各部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根据相应的投入产出表做预测。但本法因有关统计部门难以经常编制投入产出表,数据积累不全,实际工作中很少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2.7分部门预测法

在长期规划中,可按第一、二、三产业用电和生活用电四个部门结合2.1~2.6方法进行。在中期和近期规划中,第一、二、三产业中还应分若干行业,按分类分别测算其未来年度需求电量。

3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