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心得感悟

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1

于丹,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先后担纲《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2006年,她先后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等著作。书中通过对《论语》《庄子》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当下价值的建构,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2007年,于丹教授出版了《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显示出于丹教授

(来源:文章屋网 )

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2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课题研究 感悟

在经济浪潮和全新的文化媒介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呈现出被越来越多的浅文化、伪文化、快餐文化、粗俗文化,甚至垃圾文化消弱草根式的狂欢,历史剧的戏说,文化的低劣,娱乐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校园。“大话”“水煮”“麻辣”乃至“情蒸”四大名著的盛行,还有七夕节斗不过情人节,春节斗不过圣诞节,许多学生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或是把英语奉为圣经,整天“ABC”挂在口边,却忽略了母语的学习等等。同时,在应试教育中,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考什么教什么”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出发点,索然乏味的课堂也进一步抹去了学习语文这本来应有的爱好,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教学远远背离了传统文化的原本功能。

课标明显指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近几年,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让学生早到20分钟,诵读课内外古诗文,从而熏陶、感染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节假日前,布置任务,充分认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文化内涵。其内容包括不仅是写一写,还有听说,在开发学生潜能时,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这个文化积淀不仅是知识性的,中国性的,而是指各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儒家学说的仁、义、理、智、孝、道等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的发展需要,但是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怎样在实践中感悟?怎样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在我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陕北,我觉得有必要对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展开研究。在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实验教师人人参与,初探陕北民俗文化,将写好的文章打印成册,给学生做个表帅,以此寻求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的兴趣,是他们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着重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们的教学就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一本教科书了,我将之融会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的语文课堂就是生活。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生活中学习语文呢?我在承担课题研究中,想了一些较为适合小县城学生的方法。针对农村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少看课外书的缺陷,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喜欢看电视的心理,布置学生观看中央一套的《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节目,了解社会。学习如何分析评论社会事件,并学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此外,还要求学生留意收看各电视台所播出的《电视散文》《文学评论》等文学艺术较浓的电视节目。要求学生借阅地方杂志,品读关于反应民俗民风的作品,通过这些形式来学习语文,扩大视野,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感受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真谛,从而懂得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与实践性。

另外还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按照大纲要求的,读课外必读名著。笔者制作了名著导读课件,进行辅导,收效很大。又开展读报竞赛,要求学生读报。读报,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且让他们受到感情熏陶,人格力量的感染,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真是一举多得。具体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及农村调查采访,然后写成调查文章。

(2)养成书写心得的习惯,经常把在校园内外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深深感悟到的,写进随笔本、写给班级板报组、写给校刊编委会,以此展现自我。

(3)民俗文化采风。结合教材,安排学生就本地的生活方式、节日、民俗民风、等进行采写,完成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要求,将学生的作品汇集成册,受到了校领导和课题组的好评。

(4)环境考察。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有了参与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就得到了提高。近几年,我利用双休日组织部分学生上山、下河,同时考察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然后举办征文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环境问题的见解,表达他们对理想环境的憧憬。

(5)名胜古迹考察。带领学生寻古揽胜,把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尤其是亭台楼阁的命名及对联撰写,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亲身体验文人们和能工巧匠的创作情感,更能在赏玩中探究出某些值得深思的社会、人生的课题。使学生涉取到一定的社会知识。因此,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3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大众传媒的高速运转,我国掀起又一轮的国学热。本文将对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简单的探讨与总结,以期对我国国学领域的健康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国学热;大众传媒;传播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国学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随即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兴起了新一轮的“国学热”。现代社会中,作为文化载体的大众传媒广泛普及并高度运转,大大促进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发展,成为“国学热”的有力助推器。研究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有助于推动国学更广范围的普及与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更好地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我国民族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国学复归及其必然性

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国学”一词至今在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精准的定义。在古代,国学指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唐代韩愈在《窦公墓志铭》中亦有“教诲于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则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借用汤因比的‘历史文明’理论来说,中国国学的诞生,主要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提出的‘应战’之举”[1],“国学”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的产物。多数人认为国学定义始见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曾为国学下定义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2]这里为国学下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广义上的国学,“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术领域,还包括音乐、书、画、建筑等艺术领域,医卜星象等自然科学领域乃至宗教信仰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掀起了新一轮国学文化热,至今方兴未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文中笔者所理解的国学指代的是狭义下的国学,即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国学热在大众传媒时代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可得出以下原因:

首先,受众因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与反映者,是媒介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受众的接受程度是传播效果的主要体现。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开始转向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需求,人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满足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但也会造成各种价值观交织、思潮激荡,甚至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的社会现象,而国学中的观念与思想特别是儒释道伦理则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依托,帮助人们树立主流价值取向、找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坐标,重新构建信仰体系;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世界各国广泛设立了“孔子学院”以了解“中国形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国学热”受到广泛关注。

其次,大众传媒因素(传播者)。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等,也是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的”[3]。国学是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积累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大众传媒利用传播特权传播国学信息,进行舆论引导与宣传,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此外,传播中国文化应当是一种历史责任,中国应当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民族的贡献。[4]大众传媒通过国学形象的塑造,来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了解,树立我国国际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

最后,传播媒介因素。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5]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高度浓缩与密集促使传播媒介不断融合翻新,这也为国学热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国学形象的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通过对有关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典型事例的搜集与分析,笔者发现国学形象有以下五种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文化名家通过电视讲坛方式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为例,该栏目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先后邀请一系列教授、学者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他们以当代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内,将传统上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和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广大观众,使历史上藏匿于深宫后院的故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百家讲坛》被评为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名列榜眼。《百家讲坛》既收获了优异的收视佳绩,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电视让学者有为,学者让电视深刻,《百家讲坛》秉承着“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宗旨使得大众媒体与高雅文化成功联姻,成为2006年、2007年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嫁接脱口秀等新形式出现在创新综艺节目中。2011年伊始,湖南卫视推出了中国第一档姓氏文化深度解读节目——《非常靠谱》,该节目邀请于丹、纪连海等十几位观众喜闻乐见的专家、学者组成“摆谱团”,通过“姓名堂”、“最姓我”、“全家福”三大节目板块,以姓氏为包装,展示百家姓中家族的传奇故事、家族绝活与家族杰出人才。较之电视讲坛类型节目,《非常靠谱》邀请明星与名人参与现场互动与点评,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此外,该节目由娱乐主持大哥汪涵担纲主持,增加了看点。《非常靠谱》采用当下更为时尚、新潮的脱口秀互动形式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冷门的姓氏、家族文化,以“百姓主题、群英摆谱”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道高端文化大餐。

转贴于

另外,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的《百科全说》,将中国经典中医养生知识嫁接于轻松搞笑的综艺节目,使观众在开怀一笑间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有《天天向上》中的夫子国学也在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中塑造了国学形象。

电视剧、电影翻拍经典著作。近几年来,电视剧、电影行业对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呈上升趋势,2005年《汉武大帝》中展示的汉文化带动了一阵“汉学热”,2007年,国人掀起了翻拍四大名著的热潮,《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在新时代的光影技术下再次演绎视觉盛宴,2007年《贞观长歌》再现大唐盛世。在电影方面,以打响2009年贺岁档第一炮的《花木兰》为例,该影片重新打造国学经典中妇孺皆知的典型形象花木兰,用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感人本土传奇唤起国人心中的深厚民族情结。这部古装传奇巨著上映后,在获得过亿的票房佳绩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2010年3月21日,《花木兰》还同《赤壁》、《建国大业》等逾百部中国优秀电影当选《电影看中国》系列产品,作为历史中国的部分展示中国形象。根据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改编的影片《墨攻》、根据梅兰芳先生一生艺术之旅改编的《梅兰芳》、戏说赵云的《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等传统国学中的经典题材也陆续被搬上银幕。

平面媒体适时出版同类题材相关读物。借助《百家讲坛》的东风,中华书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整理于丹讲稿,适时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庄子〉心得》,2008年于丹和孔健的《论语力》也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于丹热”向人们席卷而来。200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上,《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品三国(下)》高居排行榜前三名。①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代替了艰深难懂的文言文,大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几千年前的经典读物在现代视角的重新解读下有了普适性的意义。

国学形象借助网络、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传播媒介形式出现。2006年,百度开设全球首个国学频道,免费为广大网友提供国学相关信息的特色搜索服务,提供高品质的古代文化典籍在线搜索及阅读功能,千年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新浪网则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交换学习国学心得感悟。

五种国学形象媒介传播方式的特点

各种媒介相互策动,使得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在飞速发展的传媒时代,媒介资源呈现出丰富化的特征,新旧媒介交织,媒介功能日益融合。在国学形象呈现的过程中,既有传统上的平面媒体、地上波广播电视,也有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以及互联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多种媒介传播方式为国学形象的呈现提供了多元渠道。

借助多种媒介传播方式,国学普及呈现“大众化”、“通俗化”。由于年代久远,传统国学形象在大众心中多是抽象的意象,给人以艰涩冰冷的陌生感,而经过现代媒介的全新解读,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平民百姓的距离,例如,《百家讲坛》利用悬念化的图片与文字配合讲解,适时配有震撼人心的背景音乐,强大的视觉冲击迎合了受众的感官需要,使受众置身其中,学者平白易懂的话语将经典大众化、通俗化,“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同时,一般人几乎很少有机会深入大学聆听专家讲座,也不可能经常性阅读专业性书籍,电视讲座及其相关书籍等大众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供了这样一条走进文化、走进传统经典的便捷途径。

传统文化与时代意义相结合,赋予国学形象新的解读视角与指导意义。任何时代的理论只有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媒体呈现出的国学形象结合当代环境新特点,拥有了实际性的指导意义。在讲述《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于丹指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声音和谐地融入大的集体的声音中去。专家学者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在总结国学理论精粹的基础上,向受众传播新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使得“国学热”出现“暴力化”、“快餐化”、“商业化”的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程度的提高,文化与商品开始有机结合,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商品进行生产与消费。在市场化、商品化、利益化的过程中,传播媒介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进行再生产、包装、销售,国学在大众传媒利益的驱使下,将抓住受众眼球作为唯一目的,将国学内容扭曲化,传播低俗、不健康、不道德的所谓“国学”内容,使国学变得日益“商业化”、“暴力化”。与此同时,在读图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受众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处理爆炸式弥漫的信息,更不会耐下心来阅读往往晦涩难懂的深奥知识,大众传播媒介将国学打包,变其“快餐化”、“视觉化”来满足受众对相关文化的需求。中国国学是中华民族通过数千年的积淀、诠释、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想真正吸收其精髓,必须真正潜下心来,仔细揣摩研读才可领悟,仅靠“暴力化”、“商业化”的“文化快餐”有时不仅不能得到纯正的国学知识,甚至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既要求受众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也要求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坚守媒介应有的文化操守,真正为大众提供一片解读文化的净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注 释:

①2007年12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考文献:

[1]黄保罗.从欧美视角看体现中国软实力的“大国学”[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04(013).

[2].《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1923(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7.

[4]邓青,李敬一.论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10).

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4

百善孝为先

鑫华新坐落在107国道旁,占地面积300亩,资产2.1亿,员工2000人,专门生产锅炉,在当地是一家很有名气的企业。如果不走进它的大门,也看不出里面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置身于企业内部,就会立即为企业里的氛围所吸引。这里不仅环境整洁、秩序井然,而且员工非常有礼貌。他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都要相互行90度鞠躬礼。

董事长贾树军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与传统文化结缘,是经过他接触过的一位智者指导,认识到改变自己与企业的精神困境就要学传统文化。《弟子规》是清代士大夫李毓秀根据《论语》编写而成的启蒙读物,书中列出了为人子弟待人接物、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贾树军读罢此书,陷入了沉思。他感悟到,孝心不仅是修身之始,是家和之源,而且是立企之根,是兴业之基。如果孝心得以不断扩展,那么收获的将是更大范围的和谐。

贾树军说:“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觉得自己是企业的老板,这个企业就全是我的。而学习之后,我的心门就打开了,自私自利之心削弱了,懂得了为他人着想,社会责任感也被唤醒。”贾树军觉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只是一种理想,“为人民服务”也不只是一句口号,自己要自觉担负起培育新型员工、建设和谐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选择了以“孝”作为切入口,尝试走一条用先贤智慧培育员工、以传统文化促进企业和谐的发展之路。

上行下效

2005年底,贾树军宣布,每天上班后,全体员工用一小时时间诵读《弟子规》,一个月之内要全部会背诵。此举一出,遇到了不小的抵触。当时鑫华新的订单源源不断,产品供不应求。有人就说,学习这个有什么用?还不如多干点活儿,真是劳民伤财!

但是,贾树军毫不动摇。他深知,要想使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只有自己带头认真学习。他把《弟子规》刻成光盘,有空就听、就背。在职工大会上,他第一个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且当众表示:“我对母亲未能尽孝,这事我做错了。”不仅如此,他开始了尽孝的行动。晚上回家,他不但陪父亲说说活,还主动给父亲洗脚,然后再安顿老人睡下。父亲一时不习惯儿子和自己这么亲近,但他坚持做下来,也就逐渐接受了。以前,贾树军给岳父岳母拜年时,只是一般地问候一下。后来,他把问候改成了实实在在的叩头,感动得老人流下了热泪。

“上所施,下所效”,贾树军带头尽孝唤起了员工的共鸣。一个月后,员工们开始轮流上台交流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大家自觉检讨以往孝心的不足,相互启发对尽孝的认识。接着,贾树军就把“陪父母说说话”、“给父母洗洗脚”变成了全体员工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员工家庭和睦,也促进了企业同事间的和睦。

在交流学习体会时,贾树军曾坦言:我以前自私自大,对不如意的员工动辄就开除,还认为“不怕找不到干活的人”。现在,我认识到,高境界的老板应该爱员工。员工来到企业,除了挣钱,还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成长和发展。员工在企业得到了爱,有了归属感,企业才会好,社会也才会好。

爱的延展

几年来,鑫华新没有开除过员工,员工偶尔做错了事,顶多是“记过”,但要到传统文化小组去学习、认识错误。2010年,鑫华新创立了爱心基金会,不论员工谁家有大事小情,也不论是员工本人还是其父母、子女、公婆、岳父母,基金会都会热情帮助。每周一的清晨,鑫华新的领导班子都会带头打扫厂区卫生。而这样做的目的,重在扫除领导班子高傲、怠慢等内心的垃圾。后来,员工们也加入了这个队伍,打扫的范围还从厂区扩展到了公园、公路。再后来,领导班子又带头擦洗厕所便桶,员工们更是积极踊跃地跟着干起来了。

如今,尽管行业竞争激烈,但鑫华新的产品仍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工人主动要求加班。贾树军说:“以前不少员工上班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很多员工已经认识到,要更好地为企业做事、为社会做事。”40岁的质检科科长翁双喜说:“在这里,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用做人的方法做事,把一颗诚敬负责的心放进了自己的产品里,这是我们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凡是人,皆须爱。”

采访中,记者目睹了鑫华新员工的就餐仪式。用餐时间一到,近千名员工们有秩序地进入餐厅坐好。随着主持人口令,全体起立,集体朗诵感恩词:“感谢国家培养护佑,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农夫辛勤劳作,感谢所有的人。”然后,大家依次打饭。吃完,每个人都把餐具放回原处,盘子里没有剩菜剩饭。

据贾树军介绍,鑫华新几乎把更多的年利润用在了传播传统文化和支持公益事业上。石家庄春燕公司董事长李风林说:“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公司和鑫华新是竞争对手,但他们的大门一直向我们敞开。现在,不少企业只注重技能培训,忽略思想教育。鑫华新的经验告诉我们,二者不可偏废,而且只有思想教育搞好了,技能才会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此,我多次参观考察他们厂现在我也开始组织干部员工学习观看传统文化光盘了。”2013年,共有3700多人先后到鑫华新参观学习。沧州南皮经销商范中德说:“和鑫华新打交道这些年,真的感觉他们就像自家人一样。他们每年都对我们经销商进行传统文化培训,鑫华新的货也确实好卖。跟他们合作,我心里感觉很踏实。”

2010年1月2日,鑫华新开办了一家快餐店,取名“慈兴斋”,全天免费向公众提供素食,为的是帮助生活特别困难的人群。开张以后,每天有将近200人前来就餐,多一半是需要照顾的老人。贾树军感叹道:“他们到慈兴斋来吃饭,是看得起我们鑫华新,是给我们一个行善积德的机会,我们真该感激他们呀!”慈兴斋的名声一传开,不少人往店里送粮、送油,关爱特困人群逐渐成了当地的风尚。接着,鑫华新又在公司附近的罗家营村建设“孝心村”,发起了“十大孝子孝媳”评选活动,办起了儿童夏令营,出资建立了传统文化试点小学。另外,还协助高碑店电视台办起了传统文化频道,针对企业免费开办传统文化培训班。

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5

关键词:中华经典;诵读;意义;有效途径

在牧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孩子读书、阅读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孩子就读于牧区寄宿制学校,家庭教育功能一定程度的弱化甚至缺失也影响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在牧区寄宿制学校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必要性

1.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经典诗文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优秀的传统道德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主要指以儒家伦理文化为基础,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精华。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的意识淡薄这一社会现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道德的力量。

在诵读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效仿古人高尚的品质,从诵读经典中找到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使学生的脑海中刻下发愤读书、孝敬父母以及行为准则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上进,起到很大作用。

2.形成多种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同时,大量的背诵和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基础,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课内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语言学习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同时,朗读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课内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时,可以按以下做法具体操作:

1.反复诵读,自我感知

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分强调学生对古诗文的含义理解。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文中的深刻含义和意境的理解难免有不到位的情况。作为教师,应把握“不求甚解”的原则,不能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在带领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求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从而锻炼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适度讲解,交流体会

学生在反复诵读,初步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可将自己诵读的感悟与学生分享,在此过程中还可对高年级学生讲解诗文的写作手法、诗文特点、谋篇技巧。通过教师的适度讲解,学生原本对诗文的理解也会逐渐由模糊变清晰,由零乱变条理,由感性变理性,语文学习才能融会贯通。

3.入情入境,合理想象

经典诗文年代久远,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要求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音乐、背景、动画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让学生进入古诗的画卷中,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

三、课外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途径

1.排演中华经典诵读小节目

学校可以定期举行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古诗,传承中华文明”等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丰富的活动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诵读内容鲜活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展现了学生表演、舞蹈、音乐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更达到了“活动育人”的目的。

2.举行“经典诗文背诵大擂台”活动

班级可采用周赛、月赛等形式,利用阅读课、课外活动等时间,推选出班级内的背诵冠军。学校可在期中、期末组织两次大型“经典诗文背诵大擂台”活动。这些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背诵经典诗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投入到经典诵读活

动中。

3.开展“中华经典”手抄报比赛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绘制古诗配画手抄报。学生把诵读过的古诗文,加上丰富合理的想象画面,精心设计,绘制成图文并茂、别具一格的古诗配画手抄报。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培养文字组织及美术设计等综合能力。

4.开展“我与中华经典”为主题的读后感交流活动

学校可借助主题班会、少先大队活动、团支部活动、道德讲堂等平台,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要求学生把诵读经典的体会写出来,交流心得,畅谈收获。

传统文化心得感悟范文6

关键词:诵读经典;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7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45

经典美文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运用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学生的语言要想变得丰富,平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多积累,要是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喜欢阅读,其语言必然匮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学生低年级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好的名言警句以及好词佳句记录下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正确的运用,也能够对其他的课文有更深的理解。”故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经典诵读有机引入语文课堂,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

什么是“经典诵读”呢?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积淀的大国,在灿若星河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不可枚数的文化巨匠,他们用思想和智慧凝聚成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弘扬和传承了中国最优秀的文化精髓,为我们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这些经典,蕴含了古人洞察天地、感悟自然的心得和处世为人的哲学,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诵读这些经典诗文,对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胸怀、提升其气质和品格具有深远影响。

一、诵读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中国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学生诵读经典,能加深其对祖国源远流长文化的认识,体验和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由于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训练、养成阶段,座椅很合适“熟读”成诵。时间长了,相信他们势必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而文言与白话,是母子关系、根叶关系、源流关系。培养语感是小学阅读之关键。比如诵读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之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明之灿烂辉煌,了解中华文明对全世界的深刻影响,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诵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篇章,可以让学生体会古人的“仁爱”思想;诵读《老子》《庄子》,又可让学生体会古人的博学和深邃;诵读唐诗宋词,可让学生在体悟古人忧国忧民情感的同时,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通过诵读经典,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对人生进行定位,建立个人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与社会的联系,从小树立要通过从事某种事业为祖国、为社会民众服务的思想,明白奉献社会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职责,懂得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既是国家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二、诵读经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天性未污染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待其长大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质须在幼小时培养。纵观历史上圣贤伟人的成长历程,哪一个不是历尽艰辛、饱经磨难?孔老夫子自幼失怙,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教育成人,最终成为至圣先师;文天祥从小刻苦研读,历经艰辛,最终高中状元,成为国家栋梁,舍身救国的美誉流传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更加富裕,多种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选择经典名篇让学生诵读,引导学生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交流,从字里行间体会古人的成长历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染与熏陶,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敢于成功不骄傲、面对挫折不气馁、适度表现不自负、学会宽容不嫉妒的优秀品质,从而形成健全人格,树立坚定信念,立志做一个追求真善美、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三、诵读经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长久的感悟和熏陶中逐步形成的。一方面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推敲、运用,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修炼,而且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诵读经典不仅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还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实践证明,诵读经典可以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逐渐感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四、诵读经典,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经典诗文所具有的大境界、高品位,无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还是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类似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再者,传统的经典诗文,穿越时空,却历久弥新,其语言表达上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朗诵中既能感受其语言之美,又能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审美情趣自然会生成。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和推进,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是复古,而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教育手段。诵读经典,以多种形式引领儿童在轻松愉悦、和谐温馨的氛围下唱念背诵,在不知不觉中识字、拓展知识、陶冶情操,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学生的纯洁心灵、开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完美人格,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育人工程。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华古代的圣贤品格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复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必将在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