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计划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计划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计划的目的

管理学计划的目的范文1

项目管理学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特点在于它俱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与时俱进性和挑战性。项目管理学知识体系包括九个知识领域:项目整体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五个管理过程: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控制、项目收尾。八项管理技术: 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及报告、项目评估、项目决策、项目的战略选择、风险识别与风险估计、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战略技能和实践技能。知道如何选择项目、准备计划、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收尾。进而掌握项目启动管理、项目范围管理、制定项目计划和分析的技能。

要达到项目管理学的教学目的,通过传统课堂上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幸运的是建构主义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项目管理学的知识都属于建构主义所说的结构不良领域即非结构性知识。结构不良领域有以下两个特点:知识应用的每个实例中,都包含着许多应用广泛的概念相互作用(即概念的复杂性);同类的各个具体实例之间,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有很大差异(即实例间的差异性)。例如:“发电过程自动化项目”的计划过程要涉及数十领域的知识和数千种概念的交叉,如涉及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远程监控,数据传输和高端应用系统以及工程概预算等等知识。再如:大型运动会项目计划,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路桥项目计划,航天项目计划等等都是作项目计划,但所涉及的概念和相互作用的模式却有极大的差别。

项目管理学中的任一知识领域的应用都是如此。学生对项目管理学的学习,按建构主义的逻辑属于高级学习,在高级的知识获得阶段,涉及到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这时的教学主要是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师徒式的引导而进行。学习者要解决具体领域的情境性问题,才能掌握高级的知识。

整体教学设计:项目管理学最大特点就是知识体系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单独拿出来运用,而每一部分的运用都涉及其他部分的知识或另外诸多知识体系,先学习哪一部分,后学习哪一部分都可以。所以整体教学再合适不过了。整体教学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在教学中,首先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如举办一个球赛的项目、召开一个演唱会的项目。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后让学生单个地或在小组内进行探索,发现解决总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在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对项目管理学的意义建构。

教学情境的设计:因学习是一建构过程,所以要做好情景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选择真实项目任务。由于项目管理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涉及诸多领域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主张学科间的交叉,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这种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真实性任务中,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是整体性的,具有挑战性,解决了问题就有成就感,因此,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要注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不同的情景多次进行,使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景中完成任务,建构项目管理学知识,表达项目管理学知识。

管理学计划的目的范文2

1.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也即是:1979-1988年期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88-2005年期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以及2005年至今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下面主要就这三个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1.1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79-1988)。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是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发展而来,1979年,我过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当时政管理体制的不实用以及不适应逐渐显现出来,为了解决时展中的复杂政治以及公共管理行政的交织的问题,国家在院系学科的调整中开始逐渐的恢复以及重建公共管理学科。

这在个恢复与重建时期,由于社会在公共管理学科方面本身的自我意识较差,学科也缺乏较为明确范畴体系,在研究与教学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涉及面相对较窄,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主要是注重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领域以及公共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习。而在此时期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主要强调的计划性人才培养,也即是根据国家在某方面的任务导向,进而实行计划培养,以达到国家圆满任务完成的目地。

1.2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1988-2005年)

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我国的行政管理学会,之后我国其他各省市地区也随着成立了专门的行政管理学会,这也标志这我国的行政管理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也正式成为了显学,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开始注重于对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建设方面等等的实际问题,这也使得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进入了整合以及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方面,主要是以引进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为主,由于整合导致公共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没有自立,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初期的特殊性,我国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定位,未有形成公共管理学科方面的学术争鸣局面。而在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面,之前的计划性人才培养方式,在思想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从而开始注重于对经济决策、管理以及经营型人才的重点培养,以达到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1.3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2005 至今)

2005年,我国进入了改革攻坚年,以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也从整合以及盲目扩大发展的时期正式进入了优化与提升的阶段,该阶段主要开始注重公共管理学科的质量发展,强调的社会的需求,抓的是相关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这个阶段,我国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方面,开始注重多专业多角度,也即是从公共管理相关的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都专业多角度来探讨我国的政党以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以及人才的基础。而在学科的才培养方面,注重对实践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以求能够使得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是综合性的管理型人才。

2. 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厘清和优化、需要进一步的内外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三个“进一步“,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与优化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基本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失业以及研究的问题也逐步的与现实接轨,也逐渐开始将理论在实践验证。但是,以目前全世界的社会发展来看,政府、社会以及公民的三方参与国家的治理已经成为了趋势,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这对于社会管理学科的内涵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进一步的厘清和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为出发点,以社会公共管理的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寻求解决社会公共管理所现实问题的方法和依,从而进一步的理解公共管理的革命性意义,用服务的态度去发展社会的公共管理体系结构以及行为模式,为社会的前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2.2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内外融合

公共管理学科是以解决公共组织以及政府相关组织管理的社会事务问题为目的,和以研究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产生的实践矛盾,提供科学的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为目的的研究型实践性学科,其本身涉及的学科较多,属于跨学科性、交叉性以及多样性的学科,需要融合以及发展各种学科知识。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在各学科的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进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化,以及进一步的融合公共管理学科下,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等二级学科,想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群,进而能够更好的解决公社会公共管理的问题。

2.3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管理学计划的目的范文3

关键词 :管理学 运筹学 数学 数学建模

1.管理学概述

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管理的实质就是决策。

作为一门年轻的社会科学,管理学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连串的貌似高深的数学论证之下,得出的竟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社会理论。的确,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与数学的有机结合

人在活动之前,总要确立一个目的以及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决定做什么和确立如何做。面对着诸种可能的选择,管理者如何作出“最优”的选择? 的确,管理就是决策,就是决定做什么和如何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不同的管理实践者或管理学者所指出的诸如计划、组织、用人、指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1]。所以在众多由人类理性产生的产品中,数学无疑是人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管理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更加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科学的决策向来需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

3.数学的分支科学在管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作为数学与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的产

物,诸如数学模型、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决策论、数理经济学等等许多近期产生的学科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且在经济与管理活动中成功得到运用,

这使得数学学科中的某些分支成为管理学发展与成长过程中不可缺乏的辅助学科和使用的工具。数学与电子计算机无疑会为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这些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人们的重视,它们在经济与管理活动中的成功运用使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数学作为一个有益的工具是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所必不可少的。

3.1 数学模型的应用

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别是在经济管理中应用得相当广泛。经济管理学科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利用数学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在语言、公式、图、表或符号等来模拟现实的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管理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数学模型,从而可由模型出发,作出最优决策。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建立模型的危险在于问题解决者把模型看成问题本身,而忘记了这种模型只是观察问题的一种方法,并且一般来讲,是非常带局限性的方法,它只是决策的辅助工具[2]。再次,较之现实,有些模型也许不理想,甚至错误,也不应一概否认其意义,所以在我们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2 运筹学的应用

运筹学一门应用科学,我国出版的《管理百科全书》将运筹学定义为:“运筹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

效的管理。”运用数学的运筹学就是从管理实际出发把运筹学看作是一种解决

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运筹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多学科交叉性:它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并使它们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得到综合应用。(2)最优性:所谓最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空间上来讲,寻求整体最优;二是从时间上来讲,寻求全过程最优。(3)实用性:运筹学是研究各种优化模型的学科,它作为现代化管理的有力工具之一,由于运筹学应用的广泛性、多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多分支性。由于这种思想,形成了运筹学独特的、科学的、严谨的工作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模型计算、数值的分析与评价,求出最优决策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就这样针对实际问题,运用运筹学知识使复杂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为管理者制定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对其采取最优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管理人员在做决策时提供科学的依据。这也是运筹学在实际生活和管理中的完美运用。

4.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管理学为一门科学其实离不开数学这一门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只凭借数学是不够的,一方面不能忽视数学这一工具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夸大数学的作用,这才是我们在对待管理学中数学应用时应持有的态度[3]。也唯有如此,管理学才有望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一门有意义,有作用的学科。

其实,数学的思想在当今早有很多被引入到了管理学中去。现在比较普遍的有投入产出方法,最优化求解,矩阵的思想,数学规划理论,凸集理论,不动点理论,代数拓扑,微分拓扑,等等。当数学真正走进科学的时候,就意味着科学走向的成熟。数学之美的涵义,在于它的渗透性和内涵性。经济学在发展,而其也必将吸收更多更广的数学思想。

然而,数学方法提高的仅是理论依据,也不能完全根据数学分析得来的结论制定决策,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管理者根据数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制定计划策略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曼凯维奇(RichardMankiewicz)著,冯速等译.数学的故事[M].海南出版社, 2002

管理学计划的目的范文4

[关键词]管理定义;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74-03

一、管理的定义

自从管理一词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中外几乎每一个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作出一番描述和概括,管理的定义很多,下文择要简述。

(一)外国管理专家学者的定义

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的泰勒认为,管理是“确切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去完成它”(1911)。

被称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给出的管理定义是,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916)。

玛丽·帕克·福莱特把管理描述为“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1942)。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决策(1960)。在西蒙看来,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是在面对现实和未来、面对环境与工作时人们要不断地做出决策,从而使组织得以不断地运行下去,达到实现人们既定目标的要求。

小詹姆斯·H·唐纳利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1978)。

费里蒙特·E·卡斯特提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过程(1979)。

哈罗德·孔茨指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1993)。

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它既强调了人的因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活动,又要讲究效率,即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既定的产出(1996)。

沃伦·R·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阿特纳把管理者定义为,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管理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1997)。

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对管理的定义是,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1998)。

理查德·L·达夫特和多萝西·马西克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management)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09)。该定义中有两个要点:(1)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者运用多种多样的技能来履行这些职能。

(二)中国管理专家学者的定义

在杨文士和张雁主编的教材中,管理被定义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1994)。

在徐国华等编著的《管理学》教材中,管理被定义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个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1998)。

在芮明杰主编的《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1999)。

周三多等学者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1999)

林根祥在其主编的《管理学基础》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通过协调组织内外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达到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06)。

姚丽娜在其主编的《管理学教程》中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某些人,通过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运用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从而使他人与自己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007)。

陶学荣等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对组织的有限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2007)。

杨孝海主编的《管理学》中,认为管理是指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的过程(2008)。

李永平在其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009)。

焦强、罗哲等认为,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2009)。

于本海在其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将管理定义为,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转换,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2009)。

在余仰涛、友主编的《管理学实务概论》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2009)。

在廖建桥主编的《管理学》书中认为,管理是对一个组织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过程(2010)。

二、管理定义的分析

(一)管理到底是什么

管理是什么,是一个过程、一项活动、一个艺术还是其他?这是管理定义的核心问题。通过收集到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管理所做的24个定义统计可见(见表1),中外专家学者越来越达成共识:管理是一个过程。在24个定义中有14个将其定义为“过程”,无论是国外专家学者还是国内专家学者将管理定义为“过程”都是最多的。这也与实情相符,我们说管理是一个过程,是指管理从起因到结果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蕴含了管理的规律,它提供了管理各职能间的逻辑关系,并把管理的内容、目的和方法演绎出来。

(二)管理定义包含的要素

一个定义应包括什么人在什么范围内运用什么职能达成什么目标等要素。据此统计中外管理学者对管理的定义(见表2),发现管理定义中包含最多的要素依次是职能、目标和资源。在国外管理定义中包含“范围”要素的最少;在中国管理定义中,包含“主体”要素的最少。有的定义包含五大全部要素[14],有的定义只包含1个因素,但是发展的趋势是管理的定义包含4~5个要素,甚至更多。

(三)对管理进行定义的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下定义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形象直观描述法,一种是采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即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例如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对管理的定义中,“过程”是邻近属概念。“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是管理和其他过程的本质差别,即种差。 第一种定义方法有助于人们直观地认识什么叫管理,但是却不能揭示管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因为人们对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的分类和归纳的方法不同,使得人们对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也使人们对什么是管理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而第二种定义方法即“属概念+种差”的方法,是逻辑学上给被定义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揭示了管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把管理与人类的其他活动过程区分开来。据此统计,发现中外管理学者大都倾向于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给管理下定义。

三、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管理定义受人的认知差别的影响,即使是管理学家,他们每一个人对管理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同时管理还受时代管理实践的制约,管理定义不能超越时代需要,脱离管理实践而进行。管理的定义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这个发展中“管理是一个过程”,对比中外管理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后来的管理学家从时代新发展出发,重点关注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其他一些重要管理职能,因此管理定义包含的因素会更加全面,会更多地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进行定义。总之,管理定义的多样化既反映了人们所处时代管理实践、认识水平、研究立场、方法和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管理科学的不成熟性。这说明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是现实的结果,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对前人管理定义的替代,而是继承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小詹姆斯·H·唐纳利.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2]弗里蒙特·E·卡斯特.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傅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哈罗德·孔茨,海茵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理查德·L·达夫特,多萝西·马西克.管理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5]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6]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

[7]林根祥.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5.

[8]姚丽娜.管理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

[9]陶学荣.现代管理学[M].南昌:江西出版集团,2007:1-2.

[10]杨孝海.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1]李永平.管理信息系统[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25.

[12]焦强,罗哲.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4.

[13]于本海.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

管理学计划的目的范文5

关键词:目标管理理论;《管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221-02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管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国内的很多学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论文普遍是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角色扮演法,研究如何提高《管理学》课程实践性的问题[1-3]。本文认为,《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性固然重要,但是其理论性同样不可忽视,扎实的理论功底是进行有效实践的基础。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思考运用目标管理(MBO)理论,将《管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以此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MBO)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的,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组织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管理者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以此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是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贡献的准则;3)每个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分目标就是组织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是其对组织总目标的贡献;4)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依据设定的目标实行自我管理,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5)管理者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4]。德鲁克教授针对企业管理问题提出上述设想,将此种思想运用到教学过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究其根本,应该是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制订教学过程的总目标,并将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使得每个学生明确自身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同时,采取合理的考核和奖惩办法对其进行有效激励。

该思想在世界范围内风靡一时,也被很多学者应用到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但是这些研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的制定缺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所以还是被动式的教学;2)目标的分解不够细致,并没有使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和任务,所以实际上还是“一刀切”的教学;3)没有涉及考核和奖惩办法的分析,实际上这是目标管理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希望能够运用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对《管理学》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思考,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当前《管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任务能够如期完成,学生亦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配合教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关系处理。这是《管理学》教学的两大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不足,而实践操作的实效性又不是很好。如何将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合理组合,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实践操作具有一定的兴趣,在理论部分基本上是填鸭式的教学。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借鉴目标管理的思想,让学生参与目标的分解和制订,使其找准定位、明确任务,提高参与热情。

3.传统的考核方法不利于做到因材施教。一般的考核办法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相加所得,而通常情况下平时成绩由学生的作业情况来衡量。本文希望能够对考核办法进行改革,实现因材施教。

三、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目标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是对于近年来从事《管理学》教学工作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原因如下:

1.目标管理理论的重点是对目标的深刻认识,在具体的研究中,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和挑战性。在本文的研究中,目标的层次性体现为在整体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又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大模块,这两大模块又由每个学生更为具体的目标构成;目标的多样性体现为每个教学班由于专业不同,教学目标会有所差别,每个学生由于自身情况的差别,其目标也会存在差异,比如计划考研的同学可能更加注重理论的学习,而打算工作的同学可能更偏向于实践操作;目标的可考核性体现为教学效果的测评,这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考试考查和课后沟通得以实现;而目标的挑战性是指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结果,而本课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能体现这一点。所以目标管理理论在《管理学》教学模式思考中的应用应该是可行的。

2.本文是基于《管理学》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基本理论开展研究。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就是《管理学》课程中的一个重点理论;本文认为提出每个学生根据情况的差别确立不同的目标,是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重视在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合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的确立是基于期望理论提出的,正确处理努力、绩效和奖赏之间的关系。所以,学生在学习并掌握这些理论以后,会对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目标管理理论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单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实际上,学生的参与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基于这个出发点,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选择目标管理理论(MBO)作为切入点,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探讨。

目标的制订是目标管理的首要问题。在遵循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每个学生从具体情况出发,制订本课程学习的具体计划和目标,然后通过师生的具体交流,完善目标。其中,总体目标就是希望通过运用目标管理理论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基于目标管理理论,需要将目标进行具体分解:

具体来说,在第二层次,理论学习主要是教师讲授教材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经典理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在文献研读部分,主要给学生介绍经典文献,要求学生进行研读并探讨收获和感想,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经典思想;案例分析主要是让学生学习知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案例,其目的是做到课本知识的合理使用;团队练习部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组合,将教学班分为若干小组,学生可以选择具体的企业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提交调查报告并进行汇报,其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第三层次学生具体目标的确定中,学生必须同时参与理论学习、文献研读、案例分析和团队练习四部分的工作,其中理论学习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而剩余的三个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所侧重。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和学生交流,让其明确本理论学习、文献研读、案例分析和团队练习这四个分目标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方案保质保量地完成每项目标。然后借鉴采取360度反馈法,由教师、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力争做到更客观、更全面。评价的办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理论学习的考核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第二,平时成绩由文献研读、案例分析和团队练习三部分组成,学生按照50%、30%、20%的比例进行自主选择,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案例分析较为感兴趣,那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这一部分的工作上,在进行考核的适合选择50%这个较大的权重,而文献研读和团队练习的考核则分别给予30%的比例,这会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骆仁林.案例教学法在高校《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4):94-95.

[2]梁娟娟,王淑芬.基于行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1,7(3):76-78.

管理学计划的目的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 科学方法论 理论体系

一、 本书的编写缘由

薛天祥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理论丛书"中的一本。本丛书编写的最直接动因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会议就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创新体系建立都作了重要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鲜经验需要理论的概括,新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指导。本丛书就是试图按照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而撰写的专著,主要内容是研究高等教育专门领域的理论体系,即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同事实现高等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编写本丛书的宗旨之一也是为了加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了与同行专家一起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使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得以提升到系统化的水平。

本书也是贯彻了这套丛书的主题,在1991年薛天祥教授撰写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而编写的。

二、本书的体系结构

本书是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构造了有别于经验体系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即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系统,并按照逻辑手段层层推演出中介概念--高等教育目的、中心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后继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基本规律、过渡性概念--高等教育原则和逻辑终点--高等教育效益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益的技术与方法。

根据上述体系,本书被分成六个部分:高等教育系统论、高等教育目的论、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高等教育管理规律论、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和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为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不同矛盾,在撰写管理活动和方法时,将它分解为高等教育的计划活动、高等教育的组织活动、高等教育的领导活动和高等教育的控制活动等四个部分。

高等教育系统论重点在于提出矛盾,阐述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系统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目的论在于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向和内容。这两个部分将为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充分的准备。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是本书的最核心部分,它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本质和规律,并为高等教育原则提供理论依据。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是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的深化,它对高等教育管理者开展管理活动提出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部人员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则是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矛盾的工具和手段。

三、本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

1、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只能到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去寻找,在大量的管理活动中去抽象、概括。在对管理活动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发展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系统是管理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

系统是由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整体的特性不能归结为其构成部分的特征和属性的总和,而是一些新的、一体化的素质。系统的一体化的属性保证了它的稳定性,以及相对独立的存在与职能。

系统的概念蕴含着管理活动全部矛盾的胚芽,蕴含着管理学尚未展开的全部概念的丰富性。从系统的概念出发是有可能再现管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全部规律的,因而它应该成为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管理学逻辑起点的一个特定的子概念: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以师生群体为主的学术(教学、科研)活动所构成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是高等教育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应成为本学科的逻辑起点。

2、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介概念。由系统这一概念,还不能直接推出管理的概念。这就是说,在这两者之间还需要有中介和过渡。这个过渡的概念,称之为中介概念或中介范畴。

管理只存在于社会系统之中,因为社会的活动全是有目的的活动。由此,目的范畴也就成了从系统发展到管理的中介范畴。目的就是人在其活动之前预先观念的存在于头脑之中的结果。目的表现为人们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人在改变世界时,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目的。正确地反映社会的需要,按照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组织与实现目的乃是科学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

3、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心概念。管理当然是管理学的中心范畴。管理是人们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规律的表现方式,有意识的调节社会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系统目标的过程。由系统和目的范畴矛盾运动而揭示的管理概念现在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概念了。

4、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要研究其本质和与管理过程有关的全部规律。而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驾驭规律,从而使这些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恰好符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只能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活动与方法上,即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管理活动和方法上。

《高等教育管理学》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插上了逻辑的翅膀,构造了有别于其它经验体系专著的论述体系。它以"高等教育系统"--这个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的逻辑起点来为你展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宏大画卷,使你可以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了解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造的基本方法,了解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途径和基本方法,熟悉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历史沿革,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