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育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化教育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化教育特征

现代化教育特征范文1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现代化具有典型的后发外源型特征,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也是以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参照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教育一方面在适应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伴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中国传统的教育形态也随之发生变迁和转型。诚然,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并非是唯一标准。事实上,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不仅与历史传统无法割裂,而且要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直接目标与其说是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模式,倒不如说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作为知识主体的人不断确立的自我价值取向、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对自我理想的实现。因而,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虽然以借鉴和效仿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为开端,却在中西文化冲突、融合的过程中彰显出独特的民族特性。很显然,时至今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一历史过程并未完结,它在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互动过程中体现出独有的特征

 

(一)时代意蕴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追随历史发展要求的时代实践。它在满足时代需求的同时体现出具体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彰显的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轨迹,而且是社会在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的期望的充分体现,以及高等教育在发展进程中所作的积极回应。因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呈现的是一幅高等教育和时代背景互动发展的动态情景,表现的是不同的时代需求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民族特质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典型的后发外源型特性,尽管这意味着与传统的渐行渐远,却并非是与传统的剥离和割裂。中国高等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既整合融入了民主这一现代化的新元素,也极大地保留了民族特色这一重要传统内质。其根源在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不能规避本土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要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体现民族特质和民族传统的多重羁绊。

 

(三)多元并存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伴随的是民众教育观念层面的变化以及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的提升。无论是考察办学机制、高等教育的规模、教育结构的构成,还是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多元化发展都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特征。伴随着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办学机制日趋多元化,民办、私立等非官方力量的关注促使高等教育逐步走下神坛,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赋予少数特定群体的特权,普通民众开始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社会对现代教育的日益关注,则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在推进对传统单一的学术性教育框架的瓦解中,构建起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等多元形式并存的现代教育机制。

 

(四)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精髓,曾经是中国传统教育严重缺失的要素。因而,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融入、翅造和凝练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清末民初,伴随着国门打开而兴起的西学东渐运动,使国人对科学精神从未知到认知再到熟知,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严重缺失的科学精神这一现代性要素也开始渐入民心,并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标准层面到观念层面的渗人,传统民族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被彻底打破。

 

以上这些特征是传统教育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

 

二、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萌芽

 

河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代教育理念的树立促进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这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创建于100多年前的预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为河南被禁锢数千年的传统教育的变革揭开了帷幕,不仅开启了河南现代教育的先河,而且成为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源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发端于民国时期,中西文明的激烈碰撞在教育理念、办学理念、教育政策、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体现。1912年在河南贡院旧址上创办的预校,与当时的清华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一起成为近代中国三大留学生培训基地,为出国留学培养预备生。尽管与另两所留学生培训学校相比,预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式高等学府,预校毕业的学员需通过严格选拔考试才能留学海外。但这所准高等学府的创办彻底摈弃了尊孔读经的旧式传统教育,在教育理念、办学精神、培养机制、教育模式等各个方面,都成为时代先锋。因而,当1923年预校成立11周年时,这所非高等学府直接改为中州大学,成为河南第一所国立大学。

 

作为对主张的新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的较极回应/预校的创办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从1912年预校创立到1923年中州大学成立,短短12年,对于河南教育现代化来说,意味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民主的理念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前提,而对这一理念的崇尚和信守使得预校自成立之时起即成为近代中国当之无愧的佼佼者。预校的招生条件一开始就明确规定,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特别是预校以同等条件招收女学生,在时间上早于1913年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的创建。而其男女同校的做法与当时宣扬新式教育的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相比,也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因为后者的招收对象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京官或八旗子弟。民主治校的理念使预校在与中国传统封建教育体制的专制作风进行抗争中发挥主动权,加速了封建专制教育体制的瓦解,并引领河南教育走上现代化的进程。,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对西学的引人。但在预校的创办和发展中,贯穿始终的并非是西式现代高等教育体制,而是西方现代高等教育体制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预校在考生招收、师资招聘、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突显了河南省的本地特色。例如:在录取ff生的资格考试中,增加对考生了解河南历史文化程度的考核内容,同时侧重对考生国学科目掌握程度的考查。这不仅为培养民国硕学专家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使得教育的现代化摆脱了纯粹西化的束缚,在推进西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民族传统和文化国粹。而在师资选拔和教员队伍招聘方面,除引进具有西学背景的新派人物外,更着意吸收富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硕学鸿儒,充实教学队伍,并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管理、学生组织方面充分体现河南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使传统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在借鉴西方教育理念实现转型的同时,更关注西学本土化进程中的深层变革和思想文化创新。

 

预校的成立标志着接受教育不再是少数特定群体的单一特权,而是公平赋予更多普通民众平等的机会,传统书院式的学堂面貌不复存在。从招收对象,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再到教育机制和教育体系所发生的重要变革,在社会对现代教育的密切关注下,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高度统一的模式,加速了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步伐。此外,预校崇尚素质教育的做法摈弃了传统教育中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弊端,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在这里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传统教育严重缺失的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塑造。这种多元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学子在科学思维和自由学术思想的培养中受益匪浅。

 

预校的创办标志着河南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迈出了坚定的步伐,这在中国早期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预校的成立是历史的产物,但时间并未消解它应有的锋芒,空间也并未阻隔它的实际影响。回忆这段辉煌的历史,不仅仅是要重新审视预校在河南教育现代化以及中国早期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反思这对于当代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启示。

 

三、早期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当代启示

 

河南是人口大省,又地处中原,经济地位和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中原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河南省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现代化。纵观历史,河南高等教育在近代的良好开端为当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而充足的生源和社会需求也体现了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势头。但在实际发展中暴露出的教育改革力度不足、优势资源薄弱、管理理念有待创新、资源配比不均衡等问题,是导致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也严重削弱了现代教育在中原崛起中应有的作用。在当年预校的创办中,对传统教育的革新、对东西方文化思维冲突的正视、对西方现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张力的合理把握、以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为主旨的教育理念等重要做法,在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起步中成为良好的开端。全面考察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起源,对于积极应对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快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型,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并结合河南省情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比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正确评判历史,并客观审视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暴露的问题,构建合理的教育机制,促进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发展,加快中原崛起和中原文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伟,韩梦洁教育公平视野下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9,(1).

现代化教育特征范文2

【关键词】美术教育 设计专业 新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中,在国际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下,我国的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实现实用化教育模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高校设计专业教育由于地域环境、专业承办基础、专业特色呈现角度不同,美术教育在其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不一样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从全国专业院校范围内研究美术教育,应该从不同地区出发,研究区域之间推进美术教育模式规范化的进程。深刻研究教育模式的内涵,对于正确把握创建工作的方向有重大意义。

高校设计专业大体由设计与实践两个平台共同组成,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否决定了设计专业学生基础奠定的牢固性,更决定了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今后课程的理解吸收程度。在美术教育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以教育现代化为着眼点,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体现个性,彰显特色,为设计专业课程的连贯支撑性,为高校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更准确有利的表现奠定基础。

对于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实用性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内涵、特征与美术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二,美术教育模式个性化的含义,设计专业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化;第三,美术教育模式特色化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特色;第四,美术教育模式实用性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实用性与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在新世纪自然就成了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设计专业中美术教育新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美术教育的内涵体现于,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新型化是一个国家高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过去传统教育向当今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囊括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在内教育整体的转换和全面进步的过程。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美术教育模式新型化、现代化也可以界定为教育制度体系(教师的组成、教育的组织方式,授课形式、运行机制及结构系统)、教育生产力(教育的精神需求、物质基础与发展水平)、教育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与教学模式进步的过程。

美术教育模式新的特征从八个方面逐渐显现与渗透出来:第一,美术教育的广泛性与深入性,或者说美术教育在相关专业中的受重视程度。具体来讲,就是要高度重视美术在设计当中的基础性学科作用,同时要走分步骤快速发展的道路。教育要有广泛性,充分满足广大非艺术类学生的教育需求,加固完善现有教育的成果;第二,美术教育这种艺术形式的终身性。美术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包括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我们要建立终身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于美术教育的终身制最重要的诠释是,在校园内要给学生打牢基础,在校外,学生才有继续延长学习时间的能力;第三,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如果说以前的传统美术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连接不紧密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象牙塔,是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那么今天,我们的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劳动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广泛联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需求,更是最基本的特征,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实现和推进美术教育的新型化、现代化,更要加强教育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即美术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为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第四,美术教育要多样化。多样化指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并不仅仅指一个概念性的数据,而是高等院校根据专业特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社会越是高速的发展,就越是渴求全面性的人才;第五,美术教育所面对个体的个性化。美术教育所面对的人是要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现今的艺术领域有一种误区,大众把个性片面地理解为“特长”,认为这是教育的个性体现。实际上特长大多指向技能,如果缺少了创造性,那么这种特长是无法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艺术所要具备的创造性应该表现在能够善于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其实是人的本性,并不只是少数人所拥有的,每个人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第六,美术教育也具备信息化,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教育的信息化,并不是单指把课堂教学用电脑的形式呈现,而是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对整体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优化,使教育效果提升;第七,教育都应具备科学性。科学依据是教育开展的标准。现代专业设计领域中,美术教育实践是理性的行为,科学的行为;第八,当今基础美术教育的全球视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美术教育就更需要国内外学习。优质的教育改革是能够快速传播的,是能够具有国际认同性的。

中国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有需要我们继承和值得我们骄傲的教育史、文化史。儒家学派、道家学派、佛家学派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我们应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教育的精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高校里使每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稳抓专业、提高兴趣、拓展思维、适应社会,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技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城乡公共空间建设的文化生态策略,项目编号:2014B127)

参考文献:

[1]杨晓伟.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8).

现代化教育特征范文3

关键词:现代化;高等教育;麦当劳化;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正在经历的重要阶段,是个动态的过程,是社会形态的转变。随着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产业革命把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起来,这一深刻的变化为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一、现代化与麦当劳化

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化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入,已成为每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依然招致诸多批判。

对现代化的批判可以追溯到马克斯・韦伯。他指出:社会现代性本质特征为社会结构功能的“理性化”,并建构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概念。他认为由于工业化的蓬勃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然而对于批量生产的追求抹杀了价值理性的追求,社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的工具理性增长而价值理性的缺失,甚至前者对后者不断吞食和殖民。

韦伯之后,瑞泽尔用麦当劳化来描述当代社会,其主要特征为追求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1]。效率是形式上的合理,这种合理性只是关注实现目的的最优手段。

二、高等教育的麦当劳化特征

高校作为培养个体与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要场域[3],一直以来为人向往,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号召下,高等教育也难逃麦当劳化的厄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化向着大众化转变,明显表现为全国性扩招。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明显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08年更是达到23.3%,当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599万,是1998年招生人数的5.5倍,是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各年级所有在校生总数的1.7倍[2]。

首先,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质上成为效率的代名词。大众化几乎与扩招划等号,结果就是在校大学生数量激增,传统小班授课模式被大批量生产所取代。四年被分割成无数个课时,在这固定的时间段内,教师必须完成指定的教学计划,为了提高授课效率,教学上普遍采用填鸭式和批量化的方式,多媒体的使用得以将受众尽可能扩大,效果却不得而知。

其次,整个教学活动高度的可计算性。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是目前流行的最主要手段,目前中国大学生必须经历各种专业及非专业课的考试,这些考试无不是都是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事实上,分数高低与实际能力并不一定匹配,高分低能现象已经成为考试的诟病。这种评价体系打击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社会实践的激情。这种模式只重视量化的结果,忽视了尚未量化的或者不可量化的深层次因素。

最后,非人技术对教育过程施加影响。对权威的服从以及对制度合理性接受成为训练学生的重要任务。虽然从事实上看,考试并不被普遍认可,但是迫于压力,学生不得不埋头背书,屈服于一场又一场的考试,如果只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将面临无法通过考试的危险,那么又将面对补考制度的控制,直到考试及格,倘若考试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命运,也就失去了获得进入上层社会的凭证。可见考试符合测试系统的理性,但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性。

三、高等教育麦当劳化的不可避免性。

就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状态而言,所谓工具理性一直主宰着高等教育的现代化[4]。从外部看,中国大学都面临接受上级评估的现实。各类重点建设项目能给学校带来更多生源和社会资源,能够更好维持学校的生存。评价体系一般包含硬件和软件,犹如生产汉堡,不合格的产品就会被抛弃,所以迫使各大高校按照既定指标建设自己的大学,必然带来大批量雷同“产品”。

从高校内部看,每所学校,每个院系都设立教学管理部门,检查教师教学情况、统计学生综合测评排名、管理学生补考、对学生奖惩等。在教务系统中,学生都是以编号方式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档案,这样虽然方便了管理,但是却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存在。

从内部到外部,行政系统不断对教育领域殖民化,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被各种各样的规则控制着,实现了“对人的全面的控制”。不可否认,作为社会化的个体需要管理和规训,但是不能趋之若鹜,在欢呼麦当劳化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必须得反思这种方式是否也符合人的生存理性。

四、重新定义高等教育

在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定位于解决就业问题。这就需要大学按照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规划开展课程教育,高校也有责任为学生提供逐步实现自己职业规划的平台,不至于使陷入平时忙于考试,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实现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和归宿[5],高等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高校解释为人的现代化的载体,这是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只有当价值理性成为终极目标,高等教育才会实现其意义和价值,然而也应该看到这是一段漫长的路程,我们需要不断地拨乱反正。

参考文献:

[1] 乔治.里茨尔 著 顾建光 译,社会的麦当劳化 [M] .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粟多树. 回顾与反思:我国大学扩招十周年[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0

[3] 何杰.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J]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5.5

[4] 张应强.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 . 黑龙江出版社.2000

现代化教育特征范文4

一、各地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对基础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关注不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贯彻纲要精神,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成都等经济发达省、市都明确提出了要在2020年(或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并出台了地方性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开展了地方教育现代化的监测评估工作。《教育部201 5年工作要点》第8条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地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可以说,教育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各地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综观各地已经出台的地方性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却发现他们对基础教育的功能、作用关注不足,甚至是忽略。各地都设有“教育贡献”指标,而在三级指标或观测点的具体安排中,关注较多的是普通高等教育、高中和职业教育,具体如下图。

可以看出,上海、江苏、成都都有“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这项指标,浙江是“提高受教育年限”,考察了教育对人力资源和经济社会的贡献。但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公布的2010年现状来看,我国20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就已达12.7年。也就是说,该项指标实际上关注的不是基础教育(即初中以前的教育)的独特贡献。广东在“升学率与就业率”指标设计上关注了初中,但仅仅是关注它的升学率,这就变成以能否为高一级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源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实际上也是放弃了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

基础教育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机构和学校提供、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这仅仅是基础教育的价值之一。确立关于基础教育的正确的价值观,是促进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非常重要的观念基础。目前,应试教育的种种症状之所以顽强地存在于学校之中,择校择班之所以愈演愈烈,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对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没有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

二、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现代化中的功能和作用

怎样科学定位基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解决这个问题,对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稳步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样,也是我们科学定位和把握基础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指导思想。我们应该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夯实民族振兴的基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取向,从教育的本质特性出发,在整个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构中去定位,在教育与社会、与人的关系中去把握基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1.教育现代化的特性及其在基础教育中的体现

首先,要弄清教育现代化的特性是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褚宏启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的现代性具有八个核心特征,即教育的人道性、多样性、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专业性、自主性。正是这些特征,把现代教育同古代教育、传统教育区别开来。

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成都等省市,在研制地方性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时纷纷把教育的普及、公平、质量、开放、法治、创新等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应该说,政策的规定和理论研究的概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我们综合起来认定:全民性、终身性、个性化、信息化、开放性、民主性、法制性等是现代教育同古代教育、传统教育的区别。

现代教育的全民性包含平等性和普惠性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面向全民、人人平等的,另一方面它是惠及全体人民的,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要得到充分的保障;教育的终身性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结束的时间段内都可获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教育的个性化就是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发挥个性、开发个性。

教育的信息化,包括管理智能化、资源数字化、环境虚拟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不再面对面,每个人都可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教育的开放性指的是教育向学习者、社会以及世界开放的程度,任何人都可以向其他人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任何东西;教育的民主性就是指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等特点,受教育者自治与参与的精神得以充分体现;教育的法制性就是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加强法治教育。

其次,现代化教育的特性在基础教育中的体现。

一是教育全民性的体现。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教育的全民性不但要看0-6岁婴幼儿教育的普及率、义务教育的完成率,也要看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外来务工者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等弱势群体教育保障的状况。

二是教育终身性的体现。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要把“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来贯彻,不但要看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状况,还得看基础教育是否唤醒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把学生培养成了主动学习、会学习的人。

三是教育个性化的体现。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就是要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充分与否是衡量教育个性化的一个重要标杆。

四是教育信息化的体现。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就要看学校的信息化配备状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

五是教育开放性的体现。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要看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密切状况以及学校对外人员交流、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研合作和培养学生国际化素养的状况。

六是教育民主性的体现。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就要看它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教学过程是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是否建立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制度。

七是教育法制性的体现。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就要看治理结构是否完善、依法办学是否落实到位、办学行为是否规范以及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状况。

在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对现代教育应具备的全民性、终身性、个性化、信息化、开放性、民主性、法制性等特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当然还包括校舍和设备等硬件设施)、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应凸显这些特性。在进行监测评价的时候必须全面顾及,选准观测点,科学设置监测评价的权重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监测评价的监控、引领和推动作用。

2.基础教育对教育现代化中个人及社会的作用

其一是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基础教育的现代性增长的状态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进程。基础教育满足社会以及人的现代化需要的功能作用的发挥,彰显着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正向性。

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具有它自己独立的、不依附于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的价值。基础教育在影响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满足人和社会的现代化需要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对学生个体来说,基础教育就是要满足其基本学习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发展个人的现代性,促使其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二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对社会发展来说,基础教育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源泉。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升学生的现代公民素养,培养合格公民,为国家的政治发展发挥正向功能作用,为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服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础教育造就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初、中级技术、管理、经营人才,为各种创新型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二是基础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育很好地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民的文化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现代化教育特征范文5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传统 现代 理念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文化源远流长。近百年以来,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我国教育培养了数之不尽的优秀体育人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教育理念。近年来,随着文化、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现代体育理念涌进来,我国的体育理念业也已开始现代化进展,所以,相应的,我国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合现代体育教育,或者说不完全适合。但是,从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我国传统体育教育理念仍然有许多精华之处,需要我们借鉴到现代体育理念中来。因此,本文就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和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差异进行简要分析。

一、体育教育的传统理念

总结传统体育教育的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后懂得”和“锻炼后竞技”是最主要的两大特征。在这两种理念特征的支持下,教授者注重知识传授的重要性,以师者为中心,传授体育的理论和实践,最后以锻炼身体并在竞技结果上得以体现。

(一)传统体育教育的核心是技术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育技术一直深受人们的热衷与喜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武术,技术代表一切。由于传统思想的作用,体育教育便从健身的理念中上升到技术的教育。于是,体育教育首先教育体育的理论知识,然后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体育技术的教育。在技术的教育中,过重倾向于技术的精、准、高、远等技术标准,注重技术的规范性、技巧性、完美型。

技术是核心,竞技就自然成为传统体育教育成果的检验方式。

(二)传统体育教育的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

在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教育体系中,强调“以师为本”的教育理念,即以老师为主体,由老师向学生单向完成教育过程。这种教育模式具有明显的传承特征。

毫无疑问,传统体育教育中,教授者占据主导地位,强调学纲要的作用,并按部就班地实施教育。学习者是被动的,需要被动接受教授者所传授的体育知识,缺乏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这样的教育理念是保守的,符合大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传承。

另外,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式教育限制了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不利于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容易出现经验主义,还容易出现体罚学生的错误现象。

(三)传统体育教育的模式简单

众所周知,传统体育教育模式是课堂讲解、操场练习、赛场检验三部曲,其中操场练习是主要环节,为了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需要学生进行多次重复的训练。虽然这样的训练结果是体育成绩的巩固与提高,但其枯燥却扼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影响并阻碍了学生自主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二、体育教育的现念

体育现代化发展,需要体育教育理念也同步向现代化理念倾斜,需要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而转向师生协作完成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淡化“竞技”的思想影响,培养树立“终身体育”精神,从而确立现代体育新的价值与内涵。

(一)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教育、精神教育并重

现代体育教育打破了“技术教育”的传统局限,同时也不再以“技术比赛”作为体育教育成果的唯一检验标准。现代体育教育具有更宽泛的理念价值,把技术教育和精神教育提升到并重地位,体现了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开拓性和深远性。

什么是“终身体育”?就是教授者授予了学习者基本的体育理论和体育技术,不再刻意追求学习者精益求精,而是要求学习者终身拥有体育技能,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交流,终身强健人们体魄,终身保持人们的体育精神。

(二)现代体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创造性

传统体育教育强调“以师为主”,强调单一技术传承,而现代体育教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管创造性。同时,现代体育教育理念不再简单地以教师作为主体,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合作互动,把学者放在主置,而把师者放在辅助位置。这样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现代体育教育提倡“快乐体育”教育

由于现代体育理念的进步,催化了现代体育教育的改革。在现代体育教育中,由于不再强调“技术竞争”,所以体育不再变得残酷,没有了过多的功利竞争影子,易于被学生接受,体育学习终于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就是“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的衍生,代表了体育教育的一种进步,是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学习体育一种新的追求,也体现了现代体育的一种快乐魅力。

三、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教育理念与现代体育理念是相对立的并相互存在的。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固然有其局限性,但有利于传统体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却不利于体育现代化教育。现代体育教育理念有利于体育现代化发展,但却难以保证体育竞技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因此,在现代体育教育中,体育工作者们应明确二者的差异,取长补短,相互融合,逐渐摸索出一条既符合现代体育教育、又不遗失传统体育精神的新的体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熊斗寅.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01):13-14.

现代化教育特征范文6

关键词:科技发达时代;职业教育;理念;现代人格;可持续发展;技术批判

作者简介:李尚群,男,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16-04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技术的浪潮席卷世界,高能技术、太空技术、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相继涌现,人类不可逆转地进入了一个科技发达时代。在科技发达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综合体的核心要素,人类生活变得越来越技术化、知识化。与此同时,人类也受困于一个巨大的悖论,就是人创造了技术,技术反过来控制人。技术成为一个政治与伦理问题。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形态,通常被界定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科技发达时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制度、方法、内容等必然要发生新的变化。本文结合时代精神,并借鉴相关的理论学说,着重探讨职业教育的理念及其转型的问题。

一、培养现代人格

在科技发达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生产力。在科技创新能力被空前强化的同时,技术运用能力也受到特别的关注。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跟职业教育密切相关。不仅如此,职业教育还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项现代性工程,培养现代人格是其最基本的理念。

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现代化比物质的现代化更加重要,它不是现代化进程结束后的一个副产品,而是整个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先决条件。英格尔斯对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分别进行了区分和界定,并指出它们之间有一系列对立的特征。他是在对多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跨文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结论的。英格尔斯提出了传统人格10个方面的普遍特征,即:惧怕革命;拒绝新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被动接受命运;盲从权威;缺乏效率和个人效能感;缺乏创造性;对不同意见严加防范;凡事唯传统是尊;孤立封闭、妄自尊大、不关心社会公共事务;不重视教育和学术研究等。[1]而现代人格则基本上是与此相对立的,它是有助于现代化的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取向。英格尔斯指出,“个人效能感、对经验的开放态度、尊重科学和技术、承认严格划分时间的必要性、积极取向于未来、计划等等的每一个特征,我们都把它定义为现代人的内涵。”[2]在区分了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之后,人的现代化就可以简单地界定为从传统人格转向现代人格。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主流素质,有没有可能如英格尔斯那样开出一个素质清单出来,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有研究者基于科技发达时代对人发展的特殊要求,提出“人的创新”这一命题。“人的创新需要思维方式的创新,需要对教育模式和人才管理模式等进行改革。中国人的素质,特别是在思维方式上,仍然深深陷入于传统模式之中,与时代要求深深滞后的思维方式表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尚未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主导理念;缺乏主体自我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观念保守,视野封闭;知识陈旧,学科壁垒森严;拘泥于条条框框;缺乏正视矛盾与严峻现实的心理素质与精神。”[3]当代中国的现实表明,人的创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仍然在于人的现代化。

现代人格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与教育背景下来形成。事实上,人的现代化理论常常被用来解释和说明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教育,特别是通过现代性改造和设计的学校教育是培养现代人格最强有力的方式。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主导途径。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教育成了一项基础性的工程。

在现代化背景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事实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行为,而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国家现代化的现实诉求。国家试图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了一个当代职业教育命题。职业教育对现代人格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表现为能够促进学生对技术和技能的内化,提升个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能够促进学生对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化,提升个体的道德水平;能够促进人对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的内化,提升个体的思想境界,从而使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更加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技发达时代的重要主题,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可持续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通常是指一种理想的经济增长模式,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被拓展到人的发展领域,进而提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人的可持续发展又赋予了当代教育特殊的使命。人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的发展状态的持续性,二是发展能力的持续性。人的发展并不终结于某一确定的状态,而是永远向未来开放。这样发展问题就成了一个生涯问题,当人能够不断地设置阶段性的人生目标,且能够较好地实现这种人生目标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自我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试图揭示人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建构上,相对传统的全面发展目标来说,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体现在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使人更好地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教育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教育对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当下关怀。

职业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职业教育要摆脱那种狭隘职业针对性。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从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更加全面的文化素养。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著名的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断裂”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范围和深刻性是空前的。“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更加意义深远。在外延方面,它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有个人色彩的领域。”[4]吉登斯的学说被称为“非连续性的现代史观”,认为现代社会不是历史随着某一既定的发展线索自身演化的结果,而是一种与先前所有各类社会秩序都有着巨大差异的社会。[5]中国当代社会更是一个奇怪的社会,包容了各个时代的物质、各种生产方式和形形的精神版本。

针对现代社会的断裂现象,中国的社会学家郑杭生提出了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这一命题。所谓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是指现代性全球化的长波进程以及本士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这两股力量相互扭合而造成的一种社会生活动态变化的现实效果,具体表现为这几个方面的趋势:(1)当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引领着社会的信息化、符码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提供了使失谐被激活的结构性条件,从而更易形成社会矛盾,更易引发社会动荡;(2)当代社会的“去集体化”和“去组织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对社会分化过程形成了更强的催化作用;(3)劳动与资本的传统关系的破裂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趋势,导致了新的二元化现象;(4)有形劳动的社会地位急剧下滑,失去了传统上轴心地位,形成了社会分层的消极动力;(5)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使社会风险不断扩大和加深,对经济与社会的安全基础都形成了极大的消蚀;(6)财富的分配和风险分配所带来的双重社会压力,使得社会矛盾的根源更为深刻,表现更为复杂;(7)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的不平衡关系为世俗事物的神圣化添加了助力,对社会信念和价值观造成了深度腐蚀;(8)社会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古典现代性与现时现代性,西方旧式现代性与新型现代性,以及全球变迁与本土社会转型,各种因素和传统之间的关系更加盘根错节,这种影响仍然在不断助推社会生活的一些复杂症候。[6]这是一幅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图景,这幅图景中交织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科学技术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在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这一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路向也自然会发生变化。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对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人们越来越趋于这样一种认同,如果学生拥有一种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动不居且经常处于断裂中的社会生活,并寻求更大的发展可能性。

现代教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种深层次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就是现代教育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漠视或背离。有研究者认为现代教育是一种规训。“教育成为一种把人纳入其中的普罗克拉斯特床,人被削足适履地放在教育的度量结构中接受塑造。”[7]规训化的教育是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因为在这种教育中,学生实际上被当做加工的零件,是一个塑造的对象,学生在教育的流水线中被程式化和标准化了。另外,现代教育也是一种碎片化的教育,试图“用知识的碎片来建构学生”,忽视了人的完整性,特别是忽视了整体精神的培育。碎片化的教育同样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职业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规训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强调外在控制,忽视学生自我塑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强调某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的内在关联;强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某种工具性质的职能化的人,把人的发展过早地框定在一条固定的路径上。所有这些,都很难经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检验。职业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制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必要的改革。事实上,也有许多职业院校在这问题上正在进行独特的探索。

三、引导学生反思和批判技术

职业教育要把学生导向一个工作体系,而技术则是工作体系的核心要素,因此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促成人与技术的结合。这种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掌握和应用某种技术,也包括技术对人的影响,还包括学生主动地去反思和批判技术。在科技发达时代,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完全凸显,技术也因此而成为一个批判反思的对象。职业教育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反思和批判技术是科技发达时代的职业教育的特殊使命。

科学技术是现代人一项伟大的文明成就,也被认为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证明。特别是在经济生活中,科学技术犹如一只神奇的巨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科学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揭示了自然奥秘、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等。科学使人类过上了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的不断显现,科学玫瑰红却开始逐渐褪去。有研究者指出:“一方面,正是在科学反抗神学的霸权,带领人们走出愚昧之谷的过程中,科学建立了自身的霸权,使自身成了新的神话、新的膜拜对象。科学所不予承认的东西,在我们的文化中便不被认为是知识。对科学的崇拜使得科学家们成为人类唯一公认的立法者。另一方面,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的同时,科学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8]这很显然是一种讽刺意味。科学的“霸道”形象实质上是一种形象的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科学神话的终结。

在科技发达时代,技术的本质发生了蜕变。技术已经成了一个政治问题,现代技术作为第一位的生产力已经纳入到经济与政治系统之中,对技术活动的控制与导向已经成为了各个政府的重要权责。技术专家更容易成为官僚,并在各类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现代技术不仅是生产力,同时,也在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当代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现代技术与科学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神话和宗教而成为现代社会赖以合法化的基础。也就是说,技术可以使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得以合理化。

在技术成为一个政治问题的同时,技术也成为了一个伦理问题。由技术所制造的伦理恐慌开始困扰着人们。这是因为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的行为能力,致使传统的伦理准则失效,而新的伦理准则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制定和认同,这时伦理冲突和伦理恐慌就不可避免,如克隆人、转基因食品、器官移植与买卖、堕胎、网络黑客、数字鸿沟、杀伤性武器等引发了许多伦理争议。特别是生态环境危机成了一个严峻的全球性的当代问题,而现代技术在这一问题上扮演一个同谋与帮凶的角色。当代社会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而正是技术参与制造了许多风险事件。

美国著名的思想家马尔库塞曾指出发达的工业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也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9]很显然,造成这种极权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动因正是技术。技术事实上已经取代传统的政治恐怖手段而成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人成了技术时代舒舒服服、平平稳稳且又极度不自由的奴隶,成为社会这架庞大的机器上的一个功能性的部件。这样,马尔库塞从技术着手,对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揭示。

另一位美国思想家弗洛姆则提出了技术的人道化的观点。弗洛姆认为正是技术的非人道化发展使得人类陷入了最严重的危险之中,而这种危险甚至有可能毁灭人类自身,于是他提出应当把处于十字路口的技术引向一条人道化的道路。人道化的一般目标是:“我们的社会中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改变的,它激发并推动人的成长与活力,而不是去损伤他;它激发个人,而不是使他变得被动与接受;我们的技术能力是服务于人的成长的。”[10]在此基础上,弗洛姆还提出了技术社会的改造方案与步骤。

职业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反思和批判技术,这一命题的合理性不仅在理论上可以得到充分的阐明,而且其现实依据也同样充分。在当下中国,技术制造了许多敏感事件。食品安全是当下民众最为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一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技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例如制造毒奶粉事件的“三聚氰氨”、制造多起瘦肉精事件的“盐酸克伦特罗”本质上就是一种技术产品。另外,2010年富士康的年轻员工连续跳楼事件,更是印证了技术时代人类心灵的微妙变化。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批判能力,这需要对现有的职业教育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改进,但不能把这种技术反思与批判能力的培养简化为职业道德教育。

理念是指一种根本性的、主导性的观念。理念必须是明晰的,一个模糊的观念不能成为理念,另外,理念必须是先进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时代精神。科技发达时代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提出一是基于时代精神的启示,二是吸收和借鉴了一些重要的当代思想。职业教育要培养现代人格,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要引导学生反思和批判技术,这是关于科技发达时代的职业教育的三个命题。这三个命题是内在关联的。现代人格是一种动态开放的人格,不会停止于某一确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另外,技术时代,能够主动地去反思和批判技术,能够理性地面对技术统治下社会,正是现代人格的重要特征。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正是对科技发达时代的职业教育理念的一种适切表达。当代职业教育在呼唤一次新的理念革新运动。

参考文献:

[1]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2-36.

[2]萧新煌.低度发现与发展——发展社会学选读[M].北京:巨流图书公司,1985:42.

[3]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52-355.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4.

[5]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5.

[6]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2006(10):109-115.

[7]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

[8]王治河.第二次启蒙[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