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1
经过几年的实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识,也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1世纪,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已经普遍地应用于高职的教育教学中,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以确保培养人才最终目标的实现。主要的方法有加强“两课”教育,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学生职业人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潜能等。但是应当看到,这些教育方式,还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包括和代替全部的素质教育。如果仅仅从这些方面进行素质教育,对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仍然会有一定的距离,也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究其原因,个人认为,还是教育实施者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深刻理解,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割裂开来,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不够灵活、现代;对受教育者缺少深入地研究,一味地将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强加于当代的有着独立人格的90后身上,而不管其内心所想,不顾方式方法;对社会所需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要求没有进一步分析,缺少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引导和培养,缺少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持续接受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方式或教育的一方面,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模式,是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始终的,也是高职教育目的。因此,在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将现代化的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如投影、幻灯、录音、摄像、录像、计算机、网络等,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授课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它突破的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的方式,甚至是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一种变革。
主要表现特征:
1.直观性、交互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后,能更加直观地利用声、光、电技术等展示课程的内容,传递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展示一些无法直接看到或难以表述的技术内容,这是传统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比如,在“两课”中展示的某个历史事件,可以使用一段影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立体地展示出某个工作过程,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并担任一个角色、承担一个任务进行“工作”;比如,有些无法到达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图片、图像或者网络进行现场模拟等;再比如,学生在参与学校或教学的事件发展时,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讨论,查看其讨论的进展情况,这体现了其交互性的特征。
2.教学平台的开放性
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后,教学平台不再是单一的教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学习,使教学平台由传统的封闭形式转为开放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平台进行师生相互沟通。
3. 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出现使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变得如虎添翼。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多样化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如案例教学法、现场演示法、任务或项目工作法、分组教学法、模拟实践法、情境再现法等等,这些方法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手段的适应性
现代高职的素质教育范围已经从传统理解意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身心教育、文化教育过渡到增加了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等内容的综合教育,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身,需要现代化的技术与发展,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早已渗透现代化的技术,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需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现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在课堂内外,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
三、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运用的作用
1.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很难想象,面对着一群90后的高职学生,如果课堂上还是只使用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授课,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在现代高职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早就是必须使用和需要很合理、很好地使用了。一方面,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2
4.4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 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不是那些外在特征,比如教材的多媒化、资源的网络化、环境的虚拟化等,而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这才是它的重要标志。所以《纲要》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部分的很多地方都提到,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标志就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5 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改革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措施,不是目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更能满足新时期社会要求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改革,力争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从初步到深度的转变,真正的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就是让信息技术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即使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也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灵活方便的沟通。教师能利用它教学和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能利用它更好的获取知识,管理人员能利用它更方便的工作。信息技术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时空的限制,而且也让教育管理职能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石珠.论教育信息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02).
[2]王丽.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1(05).
[3]朱君.试论教育的信息化[J].教育与职业,2002(07).
[4]张德荣.教育信息化与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索[J].焦作大学学报,2003(04).
[5]段奎.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实施策略的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6]帅冉.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与管理,2003(05).
[7]非常时期的教育信息化[J].计算机教与学,2003(05).
[8]王文君,杨改学.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3(05).
[9]李向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教育,2004(13).
[10]陈进兴.教育信息化,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人民教育,2004(19).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
喻的。有的专家预言,谁掌握了最新的教育技术,谁就掌握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的确,高级教育软件、即时互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高速运行的全球互联网络的形成,已经使几代教育家梦寐以求的“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理想,在许多发达国家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国家都在积极推广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
关键词:现代教育 技术 信息化 发展 改革 网络
1 现代教育的产生发展
现代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它既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目前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但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中国的现代教育起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近代以来,广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镜,成为西学东渐的首播之地,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津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便在粤著书立说,主张效法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提倡通过改良和变法,实现国家富强,并促成了学习西方知识的风气。西学教育在广东逐渐形成规模,对促进晚清教育改革和开启民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维新思想在广东的产生和发展。而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教育先驱正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年何子渊等人的现代“教育革新”给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带来的震撼。
2 信息化教育发展概述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实现了全国覆盖,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平台。C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它的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
信息化教育的应用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源体系的初步形成。高等学校23%的课程都采用网络辅助教学,53%的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建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高校达52.7%;高校进一步提高了学科建设的信息化程度,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高校达18.69%,建有科研知识共享平台的高校达18.7%,学校统一建设的学科资源库平均数为7.25个。中等职业学校中,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学校达10%。基础教育中,现在信息技术在课程教育和学科应用中越来越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达67.5%,69%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建有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的学校达8%,很多的教师都会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可以应用在教育电子政务。主要应用在开通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学历认证、开展网络视频会议、网上就业服务等上。而且以部办公厅为中心,可以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只要让各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的政务信息连网交换就可以实现。
3 教育网络信息化发展分析
3.1 构建一流校园网络架构,全面提升师生网络应用体验 根据教学及网络应用特点,部署了业界领先的信息解决方案,充分保障教学系统的持续可用性、高效的网络支持和数据吞吐能力。同时,结合企业级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未来,学校将实现无线网络在教室、图书馆等核心区域的全面覆盖,无线网络将迅速、灵活地响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应用需求,进一步满足全体师生的网络接入及网络教学需求。
3.2 构建最优全球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全球视野 多年来,很多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与国内外学术专家进行交流及合作。在全球教育领域的优质资源亦促成了很多学校与世界一流名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未来,通过信息平台,网络可以真正实现虚拟教学与网络学术交流。
3.3 全新校企合作创新基地,为师生共同成长奠基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必将对其今后职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深化这一理念,很多大学和企业合作创新基地。通过该基地,大学的师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网络技能培训,并通过实践提升动手能力。不仅为大学全体同学在计算机网络领域需求的职业发展提供重要机会,亦将成为网络技术和实践经验走进校园的重要平台。
3.4 未来云计算部署 如今,云计算已经成为网络规划的发展趋势,大学在校园网基础设施中部署了网络虚拟化、更灵活的网络接入及应用部署技术,为日后云部署及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给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营造先进的数字化校园氛围,学校始终积极坚持与国际一流的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学校利用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培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3
一、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学习,增强记忆,促进空间想象等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变为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使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时空两方面的限制,宏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都能直观再现在课堂上,使许多抽象和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懂。例如,初中化学中的水的电解微观动画、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等等这些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所无法展示的内容,通过制作的课件,可以使其形象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说,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课堂教学密度增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二、微课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有些实验由于有较大的危险性而无法演示,如:天然气爆炸等;有些实验难以操作,如:海水“晒”盐、石油分馏、工业制氧、煤的干馏;有些错误操作,我们演示是有危险的,通过微课程,更清晰形象的展示出所造成的后果。比如: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时,会发生火灾,继而可能引起爆炸。在稀释浓硫酸时,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使得硫酸液滴四处飞溅。现有条件无法完成,则可考虑用微课程视频来代替。通过微课视频播放几分钟就可完成,并且可以重复播放,声像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用微课程的直观教学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网络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从互联网获取学科前沿知识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参考知识,比如化学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及时从网上获取所需要的教学资料,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料成果上传交流,资源共享,为教师提供一个跨越时空的学习、讨论交流的天地。学生也能够很方便地从网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许多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学生都不可能有直观感受和亲身经历。调查表明,此类问题也恰恰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此类知识,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没有直观印象的内容,还可大大开阔其视野,培养其良好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例如,在学习关注空气质量的内容时,讲到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时,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范围内历次较为严重的酸雨,看到了动画模拟的酸雨形成过程,目睹了酸雨过后林木受损,良田被毁,建筑物遭侵蚀的景象,对酸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大为增强环保意识。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既可以大大开阔其视野,又可以丰富知识,使学习变得充满乐趣。此外,云终端、QQ群、微信等网络新技术可帮助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根据需要进行资源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四、电子白板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电子白板丰富多样的化学教学素材和互动、及时反馈功能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素材库中的化学仪器可以根据师生需要进行任意组合拼装。既方便教师备课,制作课件,也方便学生进行练习,模拟实验室进行仪器组装。电子白板的互动和反馈功能,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快速,简单高效。此外,电子白板的记录存储功能,能帮助教师回顾课堂教学流程,对教学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反思。
五、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辅助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1、多媒体课件应紧扣教学内容,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外观精美的课件固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若界面过于花哨,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件本身上来,对其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被课件界面上新奇的按纽和画面切换时的声音效果吸引而忽略了听讲。所以,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将完美的外在形式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突出主题,突出重点,才能真正有效地辅助教学。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4
论文关键词:网络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安全;军队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表现,它具有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方式。它能突破时问、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政治教育的工作范围延伸到了虚拟空间,对更好地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教育广大官兵具有坚定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跟上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适应新军事革命的要求,加快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
1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信息容量大,便于思想调查与分析;信息共享,有利于及时收集和迅速传播;信息交流平等、自由、全面、及时,有益于进行自我教育;各领域、各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联系与沟通,有助于进行系统整合研究.形成教育合力等等。而最为重要的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以下新的变化。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首先,因网络超信息量的特点使教育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并且具有客观性和可选择性。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新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政治教育的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再次.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政治性本质隐含在文化知识和科技信息之中。社会主义主旋律、爱国主义的主题这些政治性内容,可以由多媒体技术集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手段而演绎,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引导、启发为主,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一切手段,向官兵提供信息,并引导官兵正确选择思想信息。从官兵密切相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切入,建立网上信息资源宝库。官兵上网大多关注与学习、工作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因此,我们要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的信息载体,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将丰富的信息知识通过生动活泼和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方便和帮助官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官兵排忧解难,为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的结合开辟有效途径。正是网络的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实时性、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兼容等技术特点,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方法手段的创新。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变革,解决了传统思想教育中曾经难度极大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可以进行网上平等交流。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虚拟平等”远比现实世界巾的平等容易实现。所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方式,增强了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加强了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促进部队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之目的。
2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正确的观念指导和领导的重视,又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合。
(1)加紧培养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的虚拟政工队伍。虚拟政工队伍担负着整个系统的硬件维护、管理以及为广大官兵服务的任务。要确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网上优势,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支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技术操作;既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既熟悉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信息化要求的高素质的虚拟政工干部队伍。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用人机制,广泛吸引人才,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网络义化管理的重要岗位.不断壮大虚拟政工干部队伍。
(2)建立高效、安全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问题,首先要保障网络系统本身的安全.即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主要包括网络的抗毁性、生存性和有效性。其次是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包括网络信息在传输、存储、使用中的安全,确保信息能够按要求提供给授权用户使用.信息在传输、存储巾完整地发送到指定的服务对象,信息的使用不被非授权用户访问.修改、复制和删除等。
要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必须同时从技术、管理、法规政策3个层次上采取有效措施。要实现高效、完善的政工网络系统首先应建立一个先进的安全技术系统。良好的政工网络系统应采用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系统应具备访问控制、数据保护、通信保密、安全备份.病毒防治、系统监控与报警等功能。系统安装的软硬件必须选用经全军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测评认证的产品,且符合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既便于维护、保养.扩展和管理,又能延长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终寿时间和平均维修时间,还能够方便地与其他网络互联,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安全系统。其次,各用户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合适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审计和跟踪体系,从内部加强管理,健全网络管理使,手工和信息安全保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管理、维护、监管等各项责任,严明奖惩,坚决杜绝各种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体网络安全意识。再次,国家和军队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法规体系是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法制基础,也是依法进行政治工作信息安全管理的依据。应根据形势发展,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结合我军政治工作的实际,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操作性和系统性的网络系统安全法规体系,使网络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和防止网络计算机犯罪。
(3)加紧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新途径的探讨和研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积极发挥网络的引导、交流、服务、管理功能,为官兵们打造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根据军营特点建设集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交互性为一体的,具有军营特色的主题网站和特色网站,以鲜明的教育观点、丰富的信息资源吸引官兵、说服官兵、凝聚官兵。
设置形式新颖的栏目.开辟构思巧妙的板块,打造出一批军营义化建设的精品。如在网站上设立“每周一星”栏目推出一批训练精英、军营才子、带兵模范等,以他们先进的事迹、优秀的品格、出色的成绩、昂扬向上的精神来感染和影响广大官兵,培养官兵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官兵树立学习的榜样。发挥电子邮件及时、快捷的优势,将部队首长、各部门负责人的电子邮箱向本单位官兵公布,使官兵有问题可随时向相应部门的负责人和领导反映,而不受时间、空间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建立电子公告牌及其他一些合法论坛,做好监控和分析,发挥“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的沟通作用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实施专人管理,及时将网上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提交有关部门。这样一方面可为上级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调动广大官兵参与部队建设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和增强大家的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只有这些新方法、新手段的不断涌现,才能使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得到更大提高。
(4)加强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安全新技术的研究。没有军队网络系统的安全,就没有军事上安全,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给军队的安全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个网络系统是绝对安全的,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加紧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新技术,提高防范和检测能力。
首先.军队应高度重视和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工作,并将其纳人科技强军发展规划之中,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军队科技发展规划中,应把网络系统安全保密工作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学习借鉴他国军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成功经验,采取自主研制开发与合作研制开发相结合的法,加快信息安全的新技术应用,尽快使我军的信息安全技术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再次,对于重大的信息安全技术项目。要立足自我研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攻关,打造自主品牌的安全产品。导致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基本原因是操作系统的结构和机制不健全。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自主可用的安全操作系统,西方国家禁止高等级安全操作系统向我国出口,使我们在技术上受制于人。最后,应尽快建立和加强专业化的全国信息安全保密科技队伍,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应把信息安全科技队伍的建设作为发展安全保密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逐步建立一支由国家级科研院所、军队科研院所、地方科研院所和部门科研院所组成的信息安全技术攻关队伍。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5
论文摘要:运用投影、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突破了时间、实验条件、学生观察能力、认识水平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能够将细小的动作放大,能够化虚为实,化难为易,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跪中动脑、动手接受教育。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定格实验进程
演示实验有时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如实验过程太快,无法起到直截了当的效果,往往使学生对所观察到的事物了解甚少。然而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延迟实验时间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观察青蛙跳跃运动时,由于青蛙跳跃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导致青蛙跳跃过程无法看得真切。在这里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慢放镜头,可以将青蛙的跳跃过程定格在每一个瞬间,从而使学生对青蛙的跳跃运动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二、利用现代教育提高实验效率
在教师做演示实验时,会因为实际环境的影响,实验效果会很不理想,影响实验的效果。
如在《美丽的彩虹》一课,讲解彩虹形成条件是阳光斜射在小水珠上。课本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面镜子斜插入水盆里,让阳光透过清水,照到镜子上,再由镜子反射到墙上,会出现一段人造彩虹。实践证明,这个实验成功难度较大,且出现彩虹不清楚,影响演示实验的效果。在教学中,巧用幻灯光,将幻灯光打在天花板上,拿三棱镜放在幻灯机工作面上下移动,至一定位置时,天花板上就会出现一条七色彩虹。事实证明,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验可见度
在教师做演示实验时,面对的是台下几十双眼睛,因距离远近,会造成观察不清的问题,影响演示实验的效果,巧用现代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如在教《热胀冷缩》一课时,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烧瓶口装上一个插着玻璃管的塞子,在管里滴一滴带颜色的水,外面用线做个标记,然后用热毛巾捂住玻璃瓶,瓶内空气逐渐变热,管里的小水滴就会向管口移动,放开热毛巾,瓶里空气变冷,管里的小水滴向相反方向移动。这个实验可见度小,且移动距离短,弄不好小水滴会窜出玻璃管外。可以把玻璃弯成“m’’或“l"形,这样实际距离长了,就避免了小水滴溢出,将它平放在投影器的工作面上,再照上方法实验,实物投影或幻灯放大的图像十分清晰,小水滴在玻璃管里的移动,学生一目了然,非常直观。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实验重点
演示实验的过程是连贯的,在实验中总有些细节实验的关键处,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思考这些关键处,能很快地帮助学生找出有关的自然规律,而这些关键的实验细节却常一瞬而逝,被学生忽略。如果为了达到突出实验重点的目的,重复做实验,将会影响教学进程,也没有必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实验重点,能强化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水的净化》一课中关于过滤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实验结果,轻视了实验过程的方法,结果当他们亲自操作时,实验效果很差。但是,如果采用电教媒体进行实况直播,可以让全班学生通过电视机屏幕清楚地看清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每一关键动作,从而很容易使学生掌握实验每一步骤。
五、利用现代教育模拟改变实验条件
浅析教育现代化范文6
论文摘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呼唤职业院校加速自身现代化建设。以教育技术信息化为突破口,走出一条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投入少、收效快,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路子。
1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呼唤职业院校加速现代化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就是要有数以亿计的高科技、创新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包括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职业大军,这就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将我国人口优势转化成为人力资源优势。因而,职业院校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也就成为首当其冲的当务之急被提上日程.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而教育又具有前瞻性与先导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教兴国,教育先行。陈旧落后的职业院校,不可能培育出高科技、创新型现代科技知识与技能的职业人才。
2职业院校现代化建设突破口的选择
教育现代化、涵盖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诸多方面。五个指头难按五只跳蚤,只有“四两拨千斤”,在诸多矛盾中,抓住重点和关键,高屋建瓶,势如破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职业院校一般都规模小,条件差,不可能同本科院校“龙王赛宝”。只有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以现代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费投人少,见效速度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较好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院校现代化建设的路子。这就要坚持信息化在职业院校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深圳职业院校的实践表明,办学条件的现代以及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和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是职业院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和突破口。
3教育技术信息化有助于强化实践技能教学环节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显著区别就在于要造就生产和服务第一线迫切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熟练劳动者。而教师最苦恼的难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与生产、服务第一线职业实践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完善与普及,为展现与模拟实践环境和条件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技术基础。集图像、动作、音响及色彩于一身的多媒体,将实践环境与操作过程清晰展现于课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亲见其像,亲闻其声,极大地提高直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增强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信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视野大为开阔。远程教育的运用,使师生经济、便捷地共享社会教育资源,缩短了国内外教育间的距离,吸收全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知识智慧。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从根本上打破了几千年来老和尚念经一般,你讲我听,填鸭式、低效率、枯燥、乏味、被动灌翰的传统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引起教育领域一场深刻革命,谁率先掌握运用好信息技术,谁就抢占了职业院校现代化建设的制高点,在培养学生高素质职业技能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4教育技术信息化有利于人才培养与市场器求紧密衔接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当今,尤其是加人WTO的条件下,我们所面对的是世界范围的科技、经济、人才的竞争.职业院校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强化技能培训,适时培养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行业服务的紧缺人才.这就必须紧盯地方经济技术发展动态,加强国内外人才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及时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调整。深圳某职校曾一年16次深人企业进行调研,每次涉及数十个企业,收集到数以万计的数据资料。有的专业一年6次调整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这种原始落后的笨拙方法,疲于奔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财物力,往往仍然难于赶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搜集分析与处理,才能快捷地为招生面向、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变更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以确保培养的学生符合人才市场的动态需求。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还可促进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包括人、财、物及教学与服务管理的现代化,提高质量和效能,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教育技术信息化有助于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具体实施者。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要学生一专多能,教师必须先专先能。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于当今生产和服务一线的硬件与软件之中,教师在学习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既要学习新知识,又要掌握新技术,还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可加速促进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化,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化。同一专业的教师(如电脑学组)实行岗位(教学、机房维护、软件开发、培训工作)轮换制,可快速提高教师适应各种岗位教学工作的能力。不但可促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自觉转变,还可提高教师现代知识技能的素养,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