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意识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意识的概念范文1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和标准也逐渐趋向于与国际标准接轨。无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还是针对贸易壁垒的客观存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也将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趋势和方向。
目前,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敏感的话题。很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把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与经济贸易联系起来,并以劳动标准、人权、环保为借口设置障碍,形成贸易活动中的“非关税的人力技术壁垒”。
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对企业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使每个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得以保护,同时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企业)也必须对相差方施加影响,提高安全健康意识和水平。所以,一个企业实施OSHMS审核规范就会以点带面影响一片。随着OSHMS的推广,将使全民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笔者从哲学角度对安全意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2安全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人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客观实在特殊的、观念上的反映,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感性的和理性的反映形式和同这些形式相联系的情感与意志活动。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安全意识从系统的观点讨论,应是意识系统内的子系统,属于意识范畴之内的重要分支,是以安全状态为客观对象的主观反映。其所指的是人、物(自然物或人造物)及人与物的关系,这三要素的安全状态为客观对象的反映。安全意识从层次上区分,应包括个体安全意识、群体安全意识和社会安全意识等几个部分。以哲学的观点,对安全意识的概括为:安全意识是指对人的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总和。它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所有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客观事物的警觉和戒备的心理状态。
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心理活动:一方面是对外在客观环境的人与物,进行认知、评价和结果决断;另一方面是在认知、评价和结果决断的基础上,决定个人的行为,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以保障人身安全。
安全意识的活动过程包括:个人运用感觉、知觉等技能,对所处在的潜在危险状态进行感知;运用经验、学习、记忆和智慧等能力,对危险进行认识。根据个性、动机、经验和风险倾向作出是否采取避免措施的决策,其生理、心理条件是否有能力执行“决策”。如果“否”,则会导致不安全行为出现,致使事故发生;如果“是”,则行为安全,无不可预测事件,不会出现事故。
安全意识有两种职能:
①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现实的认识方面的心理过程,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安全状态进行反映;
②对人的动作行为进行决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
安全意识是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安全意识的研究着手,针对各种事故和灾害的个案进行分析,找出人的安全意识的不足,从而找出强化和提高人们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手段,达到保护人身心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安全意识是人对自身安全与健康在社会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在安全方面的所有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文化及其过程。先进的安全意识是可以预见危害,给人以警示。安全意识的发展在每一个时期,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优化继承关系。安全意识是人类共有的优秀成果,它对客观状态有能动性和推动作用,它作为一种精神力是,对个人、群体及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如果安全意识高、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超前,对未来发展中的危害有预见性,则能大大减少伤害,减少和控制事故。
3安全意识的构成与机制
安全意识是人们安全心理活动的总和。它主要是由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所组成。笔者仅对其结构和动力机制即安全需求和安全动机进行探讨。
3.1安全意识的结构
安全意识有复杂的结构。安全意识的结构是指意识内部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安全意识是人们安全心理活动的总和。它主要是由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所组成的心理过程的反映。
知识观念: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提供和回答客观事物“是什么”的心理过程。知识观念又可分为3类:①关于自然界的知识;②关于人类自身的知识;③关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知识。
意向观念:是意愿、欲望等等,或趋向性观念。意向观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反映到人的意识中,就是人的意向观念,其作用就是对人的实践进行驱动。
决策观念:是用来直接调节控制人的各种活动的观念。决策观念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调节观念,它的内容决定人的活动。
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各自具有特定的内容和特性。同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知识是形成意向的材料;意向参与决策的制定,并通过驱动人的活动产生新的知识;决策调节人的活动而转化成知识和意向的发展。安全意识系统的结构,就是由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这三大子系统有机的联系所构成。
人的安全意识的功能,与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这3个观念相对应,意识功能也可以从3个方面的予以表现,具体为反映能力、意应能力和控制能力。安全意识的强弱、高低主要是通过其功能反映,意识的功能就是智能,智能沿着反映能力意应能力控制能力的方向,从意识向外转化延伸,到控制能力时发生转折,除了对意识的内部控制外,主要是对人的肢体动作进行控制,然后肢体动作传到工具,产生对客观事物的作用。
3.2安全意识的动力机制——需要和动机
人的动机是由其需要所激发,需要使人趋向某个目标而变为动机。通过对人的需求与动机的分析,研究人的安全需要,把握人的安全动机,将安全意识的研究成果加以运用,激励人们努力工作,营造安全环境,免遭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3.2.1需要
需要观念是环境条件作用的主观转化形态,人的需要可分为两大类——自然需要和现实需要。
自然需要是由人的自然特性所派生出来的需要,是由遗传和成熟因素所产生的,未经学习而表现出来的原始需要。
人的现实需要是在社会中形成的需要,表现出人的需要所独有的社会本质,与自然需要相比具有较高的层次,更能影响与调节人的行为。人的现实需要基本上可划分为两类:高级的需要与低级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属于生存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属于发展的需要和关系的需要;助人的需要属于活动的需要和利他的需要。
安全需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无意识的安全需要:是以自然需要为基础,是生物的需要。为了使有机体与环境之间
取得平衡,有机体活动的目标是趋利避害。
(2)有意识安全需要,是以现实需要为基础,即运用人所独有的意识活动,对猛兽、天灾、人祸等危险与隐患,运用人感觉、思维、记忆等等能力,采取相应对策保障安全。
3.2.2动机
需要观念对行为的驱动力是潜在的,当主观需要与客观具体的对象建立起直接联系,并促使人们去行动时,需要就转化成为动力,产生行动的驱动力。这种动机不是人的生理冲动,而是一种观念上的追求,是意识活动。动机观念与需要观念相比,最根本的特点是它直接导致行动,并参与到行动中。所谓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满足)的过程。动机是人对其需要的一种体验,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如果说,人的各种需要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那么,动机就是这种源泉的具体体现。动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动机形式有兴趣、意图和信念等,信念是人的最主要的动机形式,是稳定的、核心的动机。
动机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内在条件(需要),二是外在条件(刺激)。
对个人动机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三种:
(1)嗜好与兴趣。它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选择态度,会推动人积极地寻找满足其客观需要的途径和方法,并努力实现所需要的这个目的。
(2)价值观。价值观的最终点是理想,是信念。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对有关知识、理论有了确定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准则,并以此为目标而行动。
(3)抱负水准。它体现了人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是由意图体现的需要,必须经过专门组织的活动,才可能达到人的内心预先估计所要取得的结果。
421世纪的安全观念
安全、舒适、富裕、健康、愉快、长寿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进入21世纪后追求安全与健康,享受生活、社会文明的热门话题,它激励人们去开拓,去进取,探索人类安全与健康的新领域,追寻人生安康和富足的真谛。现代人应以崭新的观念、超前的意识,建立起跨世纪的安全观,去迎接新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1)拓展安全领域:全面、系统地认识安全与事故、灾害的本质,把握其内在规律。对安全问题的研究,要从生产安全领域、拓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注重生活安全,如产品、药物、保健、娱乐、家庭等安全,还有消防、交通和环境的安全。建立大安全的观念。
(2)以人为本,保障安全:开展安全活动,保护人的生命。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珍惜人的生命,保护人们免遭伤害。
(3)以素质教育为本,加强安康宣传:利用一切媒介和手段,使公众建立起新的安全观,建立起科学的行为规范。重点是培养和造就下一代。
(4)科技为先,创塑安全新貌:注重软科学的应用,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缩短科研成果应用周期,依靠科技发展安全事业。
(5)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系统地、全方位地开展安全活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形成安全人人有责,人人需要安全,树立起超前、探索、预防的大安全观。营造和建立起全社会、全球和谐的安全文化气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树立从我做起的思想,建立科技文化大安全的观念,人人都力行安全、力保安全、力创安全。笔者坚信、跨入21世纪的人类会有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富裕、更愉快、更长寿、更幸福的美好明天。
5结语
研究安全意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做到行为安全,有效地防止灾害。运用各种手段测评安全意识,找出人自身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达到预防事故的效果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珍惜生命,科学地保护自己,自律安全,规范行为,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科技文化知识,掌握、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方法和手段,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于未来发展。必须站在安全哲学的高度,运用现代管理心理学成果,提出增强安全意识的新观点:
(1)确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版权所有
(2)强调素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3)建立科学的安全动机与激励机制。
安全意识的概念范文2
(一)何谓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安全为目的,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等资源,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内涵诸要素
1、核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是现代社会语境下最迫切的管理目标。而安全的核心就是人的生命财产和合法利益。成功的安全管理往往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参与和自觉管理。而作为组织的领导者,也会把安全意识融入企业管理所需要的计划、决策和控制当中的。
2、整体特征――系统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安全管理同样具有更为系统化的特征。成功的安全管理需要在掌握这种系统规律基础上整合科技创新、政策法律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自身系统框架的运行规范来强化和优化安全系数。
3、基本任务――对风险的识别、预测和防范。风险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机制,要求管理者有风险意识,同时具备风险识别、预测和防范的能力。这些风险来自市场、供应商、竞争对手、政策导向和境外金融压力等。而对于这些风险的集中化、专业化的处理,是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4、最终归宿――企业安全文化。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艺术和文化,因此管理的条条框框最终会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文化要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融入到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之中,自然化作员工潜移默化的工作方式,从而主动形成一种接受安全管理、创新安全管理的文化氛围。
二、知识经济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知识经济基本特征
知识经济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简单的说,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作为交易对象的经济形态,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其本质是以对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以对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易和消费为最重要形式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1、对“安全”意识定位的影响。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是以信息资源为产品的,而信息资源的生产是无形的、不损耗大量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的,因此就降低了物质方面的安全要求。但是,信息资源又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在现代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的语境下,知识经济的安全管理意识必须将对知识本身的保护吸纳进来。因为知识资源没有物理形态,因此更容易通过技术手段被窃取,从而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知识经济对“安全意识”的影响体现在从物质生产安全到知识产权安全的转变。
2、对安全管理方式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安全管理,是以系统的安全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发为基础,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创新,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不断改进安全管理的模式,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学习型”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引导下,员工不是去被动的遵守,而是主动运用各种高科技、高智能的方法和手段去预测、预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去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知识经济下的安全管理方式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是鼓励员工以创新的姿态来参与到管理之中。因为知识经济的生产就是一种创新,是对知识的生产,是智力的生产。
3、对管理人才的影响。这一点具有循环意义,因为管理要落实到人才上,而知识经济本身就是以人的智慧为产品的经济形态。因此这一背景下的安全管理更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实现。一方面,对现有的安全科学和安全技术的突破创新和研究开发,从而使用来指导安全管理的理论指南不断更新,这就有赖于安全管理研发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另一方面,一种从事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往往具有较之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下的安全管理人才更明显的超前意识和发展意识。
4、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既然最终要回归和沉淀为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那么安全管理必然会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亮点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多层文化,即企业员工通过自己对生产安全和安全意识的阐述来构筑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所从事的生产就是知识和智力的生产,因此产品和生产过程本身就具有思考和思维创造的属性,这个过程就能够形成独立的企业文化。对这一文化的塑造和强调,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创新主体感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三、知识经济下的安全管理模式的改进方案
(一)在管理概念上注重安全意识塑造
对于知识经济来说,企业的安全意识更多的是信息安全意识,因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和智力等资源作为基本的配置对象,而且信息特有的虚拟形态也决定了对它的保护难度更大。对于知识产业来说,信息安全就是企业安全的全部。具体可以通过对信息安全的成本控制、对信息安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的预测、对企业形象和品牌等非货币形态资产的评估和保护等方式来实现。
(二)强化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
强化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支具有极强信息安全意识、发展意识和前沿意识的管理队伍意义重大。因此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包括政府、企业、教育、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努力培养人才,重视安全科学领域内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知识经济的浪头里锻炼成长,要用新的方式更有效地培养和管理安全管理人才,用新的概念全方位地认识和选拔人才,用新的模式高效率地激励人才,使安全管理的水平跟上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三)塑造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意识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航空心理学;职业安全意识;因素分析;飞行人员;问卷编制
1 引言
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是指民航飞行员对民用航空飞行活动中的人、物或环境免受危害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心理过程的总和。据我国民航总局调查统计,62%左右的民航飞行事故是由飞行员原因导致;从世界范围来看,飞行员原因在民航飞行事故的诸多原因中所占比例达70%左右。从民航飞行事故分析来看,飞行员原因引发的事故中的飞行员大都在职业安全意识方面存在问题,有的是对安全规律认知不深,有的是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及其后果认知不足,有的是安全道德感和安全理智感欠缺,有的是对危险的警觉和戒备不够,有的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坚韧性、果断性不强等。个体安全意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人的行为和活动的结果,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出现,致使事故的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把职业安全意识与安全业绩或安全事故联结起来是必然的。这就揭示了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之行安全的至关重要性。
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研究都非常少。在国外,美国的David等人于1995年,实施全美飞行员安全意识调查,其包括了私照飞行员,并不是对民航飞行员的专门研究。国内涉及此领域的文献仅有上海航空公司机长陆海平的《安全意识――职业飞行员的生命》,只是对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进行思辨性探讨。国内对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实证性研究尚是空白,也没有相应的测量工具。既使国内其他行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研究,如徐大真所做的信阳地区职工安全意识调查,胡福静所做的辽宁省职工安全意识调查。李锋等人所做的山东省高速公路公司职工安全意识进行调查,朱国锋所做的海员安全意识调查,金如锋等人所做的上海化工企业职工安全意识调查,他们所编制的问卷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如项目设计不规范,问卷未作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与效度检验等。
基于上述情况与认识,为满足民航飞行员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需要,本研究以民航飞行员为对象。编制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预测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民航飞行学院的300名飞行员作为试测对象。正式施测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民航飞行学院、各省市民航安全监督办公室,分层随机抽取样本共1310人,作为调查对象。
2.2 方法
2.2.1 初始问卷的形成根据研究目的与假设,通过查阅文献、理论分析,提出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3个维度,即安全认知、安全情感和安全意志。从参加民航飞行学院组织的国际民航英语培训班的飞行员中随机抽取25名飞行员进行访谈,并参照相关的问卷及文献,归纳整理和编制出55个项目,形成初始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从“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5等级记分制。请心理学专家、民航飞行安全专家进行了评估和修改。
2.2.2 试测及正式问卷的编制 于2007年4~5月施测,发出问卷300张,收回问卷285张,有效问卷248张。对问卷数据处理后输入SPSS 13.0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删除9个不合适的项目,保留46个项目,形成正式问卷。
2.2.3 正式施测 于2007年5~7月施测。共发放问卷1310份,收回1218份,有效问卷1023份。
2.2.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
3 结果
3.1 项目分析 以临界比(CR)来进行项目分析,以检验问卷中各项目的鉴别度。先将所有受试者在量表中的得分由高至低排序,取前25%为高分组,后25%为低分组,以独立样本t检验求取每一题项的临界比,并将CR值小于3.00、即不具有鉴别度的项目予以删除。分析结果发现,有4个项目的CR值不显著。不具有鉴别度,予以删除,见表1。去除前问卷的KMO值为0.899、内部一致性a值为0.914,去除后KMO值为0.907、内部一致性a值为0.929。说明删除此4题是必要的。删除此4题后问卷剩下51个项目。
3.2 因素分析
3.2.1 线形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问卷的KMO值为0.907。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零假设。数据呈良好的线形,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删除5个载荷小于0.4的项目。最终正式问卷共有46个项目。
3.2.2 因素结构 用抽取固定因子个数的方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理论建构。应当抽取3个公共因子,同时根据第一次因素分析所得的特征根碎石分布图来看(见附图),在第3个公共因子处有明显的转折,在第3个因子之后变化趋于平稳。因此,说明提取3个公共因子可以对原变量的信息描述有显著作用。
因此,本研究决定抽取3个公共因子,并进行因素分析。问卷的KMO值为0.916,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提取3个公共因子后,它们解释了总变异量的59.203%,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份信息,见表2。
3.2.3 因素命名 根据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进行因素命名。
所抽取的第一个因子特征值为6.129,能够解释总变异的30.057%,包括5、9、14、17、19、22、25、29、30、31、32、33、34、39、42、44、46、50、51、55等20个项目,主要是关于安全意志方面的内容,命名为“安全意志”。
所抽取的第二个因子特征值为3.241,能够解释总变异的18.144%。包括7、12、15、20、24、26、27、28、37、38、45、49、54等13个项目,主要是关于安全认知的内容,因此命名为“安全认知”。
所抽取的第三个因子特征值为1.156,能够解释总变异的11.002%,包括1、2、3、4、6、8、11、13、16、18、21、36、48等13个项目。主要是关于安全情感方面的内容,命名为“安全情感”。
3.3 信效度检验
3.3.1 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取内部一致性信度(即Cronbach’s Alpha系数)和分半信度(Guttman Spht-Half Co-
efftclent)指标来检验《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问卷的Cronbaeh’s Alpha系数为0.937,其3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都在0.840以上,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84,其3个维度的分半信度都在0.825以上,说明问卷的分半信度较好。
3.3.2 效度分析 问卷的效度考察采用3个指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与构想效度。
3.3.2.1 内容效度 本问卷的项目是根据职业安全意识的理论构想,在查阅文献与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并请心理学专家、民航飞行安全专家进行了评估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项目能较好地反映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在数据统计分析中。因素分析的结果与最初的理论构想一致,验证了最初的理论构想。因此,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3.2.2 结构效度 从各因素之间、因素与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见表4)看出,3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233~0.486之间,呈中等偏低的相关程度,显示各因素的方向比较一致,但彼此独立。各因素与问卷的相关在0.865以上,达到高度相关程度和显著性水平,表明各因素与问卷整体的概念一致,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3.2.3 构想效度 因素分析显示,所抽取出3个因子能解释总变异量的59.203%,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份信息,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各项目在所属因素上的负荷介于0.42~0.832之间,表明各项目与对应因素的相关较密切,问卷的有效性较好。
4 讨论与结论
安全意识在民航系统,处于使用频率非常高而研究非常少的尴尬境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航飞行安全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将不断提高,人的因素尤其是飞行员因素将在未来的飞行安全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民航飞行安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行员所采取的安全行为,而其安全行为又取决于其职业安全意识水平的高低。本研究着眼于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的量化研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
通过本研究中的因素分析发现,民航飞行员职业安全意识主要由安全认知、安全情感和安全意志构成,验证了最初的理论构想。这3个维度与安全意识都有着显著相关关系,相互、之间呈现中等偏下的相关关系,问卷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安全意识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食品安全;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逐渐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然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由于食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这固然和问题食品生产商缺乏社会公德、唯利是图密切相关,但是消费者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学生人群,对这方面的意识更为薄弱。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特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
通过对金华市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调研,了解大学生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及认知情况。找出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途径。也为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供很好的帮助。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特殊的一个角色,大学时期是学生走上社会的过度时期,因此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能折射出现代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一个概况。调研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大学生食品消费习惯;2.了解大学生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3.了解大学生形成食品安全意识的时期;4.了解大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情况;5.了解大学生形成的食品安全意识影响因素。
三、基本问题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的基本情况是本次调查获取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现在金华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
(一)大学生选择食品的依据
1.就餐地点的选择数据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女生主要就餐地点为学校食堂,去街边就餐的占14.9%,只占总数的少部分。与女生相比,男生去街边餐馆就餐的却占到了25.3%,比女生多了十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女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比之男生还是稍强一些。但从总体数据来看,去学校食堂就餐的仍然达到了77.2%,也表明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去学校食堂就餐比较方便安全。
2.购买食品的根据的数据如图一所示
从以上数据来看,根据营养和安全去选择食品的占总体一半都不到。而且女生中光因为好吃而去选择食物的就占到女生总体的将近一半。可想而知,学生们对怎么去选择有营养有价值的食品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也说明了现代大学生追逐时尚,注重口感的一种风格。这也与现代家庭现状有一定的关系。现今的家庭在各个方面都为孩子包办,包括孩子的饮食。从而使得学生对食品安全方面不知道如何注重;更有的家庭一切依着孩子,有的孩子只凭借口感好选择食品,而家长只知一味的溺爱,使得孩子对食品安全营养方面的意识薄弱。
3. 购买食品时最看重的因素的数据如图二所示
数据显示选择有机安全的同学大概占所有人数的大半,说明了现今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这一点,都希望能在饮食方面追求健康,饮食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选择价格的学生都为158人,说明还有较多一部分人在选择食品上以价格为主,而不考虑其他安全营养因素。一小部分的同学选择了外观包装,往往这一点很容易被人忽略,其实包装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有些食品的包装在运到商店的途中会出现破损,而包装出现破损的食品大多数不可食用。
(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1.购买食品是否会看上面的信息介绍的数据如图三所示
该题目中,选择每次都看的只有44人,一般都看的229人,偶尔看的有312人,从来不看的有44人。从数据中看出每次购买食物都会很谨慎去看产品上面的信息的人非常少。而选择偶尔看的人比较多,也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看产品上的信息还是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虽然现在社会在大力提倡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倡人们在购买食品前一定要仔细看食品包装上的一些介绍信息,但是购买产品必定查看产品信息这种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上还没有根深蒂固。
2.对现今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的数据如图四所示
如图四显示,在所有接受调研的大学生中,有136人选择了从不关注,452人选择了关注度一般,而只有44的人选择经常关注。这些数据显示,大学生虽然接受高等教育,接触的知识面很广,但是实际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这一方面的关注度十分匮乏。
3.大学生鉴别食品是否安全会依据哪些信息如表1所示(本题为多选)
从以上数据来看对于鉴定食品安全从保质期入手,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挑选食品时主要看保质期,因为大家心里过期食品不能食用的概念早已稳固。但社会上的多数食品安全事件,不是因为人们吃了过期的食品,而是由于生产食品的原料发生了问题,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食品原料的重要性,而仅认为它不过期就好。另外从数据中还发现了SQ认证对于调研的同学来看认知度还不是很高,SQ认证是国家对食品认可的一个标准,是一个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所以说有标明保质期与生产日期,是没有过期的食品,但是没有SQ认证,也很难保证其质量,因为该食品没有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部门的审核。由此可见我们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程度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程度,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三)维权情况
1.购买食品时会遇到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数据如表2所示
从以上数据来看, 这这题中,选择购买的食品没标明生产日期、生产地与保质期的415人,过期的421人,假冒产品399人,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频频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一问题上还没有很好的监督措施,要不然食品从生产到卖到消费者手中经过这么多道检验的关卡还是会出现这么多的产品质量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厂家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和缺失诚信的经营。
2.大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维权情况的数据如图五所示
与厂家直接联系,找媒体曝光,向相关部门投诉这三项中,选择的人非常少。而选择扔掉,自认倒霉,找商家退换的相对较多,分别为425人,416人。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待食品安全的问题上还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很多都选择了自认倒霉,就算是找商家退换,能退则退,不给退估计就只能自认倒霉。从根本上形成了这种薄弱的维权意识。现今,在很多人都怕麻烦,在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下,很多时候,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渐渐习惯了默不作声。使得不法商法愈加猖狂。
(四)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意识的途径
1.当前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知识你最需要的是那一方面的知识的数据如图六所示
在该题中,比起儿童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存放知识等,选择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法律的和鉴别食品安全质量知识占较大比重,分别有439人和421人。说明了大学生对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及鉴别方法方面的知识极其欠缺,这也是造成他们买到变质或假冒食品时敢怒不敢言的原因。
2.提高产品和食品安全水平所需要做的事情的数据如图七所示
选择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的有520人,加强检验检疫的有365人,说明大学生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相当不满意,希望其能狠抓猛抓。事实也是如此,近期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事件中,有关部门都把管理与处理的问题推来推去,没有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择商家需诚信经营的有418人,选择行业自律的有277人,这也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经营者的失望。现在媒体已曝光的例子中,许多经营者为了谋求暴利,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甚至出现用有毒物质当生产原料,根本没有顾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选择普及科学消费知识的有321人,选择曝光典型例子的有254人,大学生们希望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能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知识能被所有消费者所广泛知晓及学习。在相关部门的大力监管下,在厂家和经营者的诚信经营下,在消费者掌握食品相关法律和拥有较强维权意识情况下,才能真正杜绝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出现。
3.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的途径的数据如表4所示
网络、电视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学生获取知识的通道,说明如今信息社会网络对学生的重要性。但让“无”这个选项能占到34%的比例还是非常让我们震惊的,还有这么多的人没有获取食品安知识的来源;而选择从课堂中学习的学生也是极少,说明学校在食品安全教育上比较匮乏。所以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及鉴别的知识教育,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选修课,提供讲座,让学生学习食品安全及维权的法律知识,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这样,在校大学生才有机会准确系统地掌握安全食品的鉴别方法,并且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相关的维权法律知识。
四、大学生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对策
(一)金华市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弱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一些数据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金华市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并不是很强。总结之后,得出以下几点因素:
(1)学生本身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社会的发展,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但是当今现状并非如此,很多大学生并不太关注自己的饮食地点、所食用的食品成分,反而更加注重食品的口感和个人喜好。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愿主动的获取食品安全知识,只有当在被动所需的情况下才会了解,这样的心理导致了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
(2)社会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
现在社会的现状,只是一味的高呼要注重食品安全,但是却没有真正地 实行起来,在广大消费人群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到有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时候,又大张旗鼓的食品安全重要性。这样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事态。教育大学生,使其形成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保障其安全食用食品和有效维权的关键,但大多高校并没意识到这点。
(3)家庭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都有了少生优生的思想。所以现今大学生很多人都是家中的独身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只顾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疏忽除学习外的教育,也包括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
(二)改善措施
在结合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参考了一些网上资料的情况下,我们组商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从以下做起: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良好的运作离不开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 法规体系是有效监管的基础。也要求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增加媒体透明度,加强舆论监督
网上、电视台、报纸等,应有针对性有效地报导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闻,有必要的时候对相关厂家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对优质、合格产品进行表彰;不合格甚至劣质食品进行暴光,让相关部门来依法处置。多方面、全方位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3.学生应该有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的观念
大学生们也应该自己意识到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不该只是去注重食品的口感,而忽略了食物的成分等问题,而且在就餐地点也要注意,应该去选择安全有保障的就餐地点。
4.提倡广大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加强该方面的教育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深,很多事实也证明了,孩子在没有上学前很多事情都是在模仿的着父母。对于父母的话,家中的孩子也是非常相信的。如果从家庭教育这一关就开始把关的话,那对于加强大学生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人的食品安全意识会有很大的帮助。
5.加强学校教育
人的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学校中所得到的。老师说的话同常会成为学生 做一些事的依据。但是现今这一系列的教育,学校在培养食品安全意识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还是很不到位。如果在学校中开展有关食品鉴定方法及维权的讲座,或者组织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将会对学生培养食品安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张文超.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探析[J]. 现代管理科学, 2011,(03).
[2]杨华.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3]田芸.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成因及改善对策[J]. 今日国土, 2011,(09).
[4]胡云腾. 加强道德建设要多管齐下[J]. 红旗文稿, 2012,(01) .
安全意识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市政建设;安全生产;解决措施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要素,也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当前市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管理不严、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市政建设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对于市政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1.市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
1.1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是市政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则在建设过程中各项安全管理必然是水到渠成;而如果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则后续的安全管理必然难以推行,甚至造成员工的逆反情绪。1.2安全培训和教育流于形式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施工中,很多项目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流于形式,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施工技能并不满足市政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而且教育形式单一,很多员工并未从安全培训教育中真正得到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也并未明显提升。
1.3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和盲区
安全管理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市政工程建设中安全监管不严格,施工责任并未得到明确,一些公司的安全管理松懈,一些项目的安全监管明显不到位,这就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2.1从安全意识入手,提升员工脑中的“安全弦”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而安全意识则是整个工作首先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安全施工的概念。另外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妥善设置安全标志,利用宣传标语、宣传画、微信等形式宣传安全生产。同时还需做好安全性评估工作,要对现场的各类安全隐患有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所有员工,以此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意识。
2.2全面强化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
目前,安全培训教育虽然每个公司、每个项目都会搞,但效果却相差很大。在这项工作中,要着重开展建筑工程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这是建设工程安全工作的基础。要通过安全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基层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让他们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继而变成我会安全。另一方面,对于项目的管理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同样不可或缺。要对各类管理人员进行消防、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劳动防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对专业的知识。只有他们掌握了相关的安全知识,他们才能把这些知识传递到基层员工,形成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还要重视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估与考核,要对培训人员、被培训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和督促,形成考核机制。另外也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培训指导,对培训的效果力求看得见、摸得着,避免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2.3加强制度建设,防止形成监管的漏洞与盲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建设安全管理必然存在漏洞与盲区,也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积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建筑工程安全投入。从人力资源、设备设施、材料管理、物资调配、安全费用提取等各方面都建立完善的制度。通过详细、完善的制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让安全生产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在制度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对于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的制度措施。对于某个项目、某个工地的日常安全检查,由谁来检查、检查频率、整改负责人、整改时间、整改台账的建立,安全隐患的统计等方面,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唯有如此,才能让市政建设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得到整治。在制度建立的同时,对于制度的执行也要充分重视。很多单位安全管理制度都很完善,但这些制度在执行层面却流于纸面,根本未有效执行。因此,把安全制度的执行作为制度能否最后贯彻落实的重要抓手来看,切实加强执行力。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让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安全意识的概念范文6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新的网络安全的威胁和攻击,传统的应对手段也需要颠覆了。请关注—
随着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人已经可以实现借助家里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远程办公,现今IT信息系统的架构也发生了变化,导致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基于云端架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
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
今年2月份,网络安全公司卡巴斯基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黑客组织Carbanak在两年内连续攻击了俄、乌、白等30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造成损失达10亿美元,引发了俄罗斯银行业恐慌。
根据2012年的数据,我国电子银行交易笔数高达896.2亿笔,交易规模为820万亿元,个人网银用户规模为2.1亿户。电子银行替代率提高到72.3%,且到2016年时,该比率预计将达到82.3%。而与此同时,信息泄露、恶意软件、钓鱼网站等却在不断的威胁到网银安全服务,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安全部总经理敦宏程表示,这些网络上侵害金融安全的非法活动甚至已形成黑色产业链,相关组织内分工明确。
“黑客最初是向目标机构的普通职员发送电子邮件,诱使他们打开一个包含恶意软件的附件;突破职员电脑后,黑客会以此为跳板进行渗透平移,找到并攻陷掌握银行交易权限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在管理人员的电脑植入木马程序,分析得到合法账号、密码以及系统操作流程,最终冒充合法账号成功转移资产。”网康科技执行副总裁左英男介绍俄罗斯银行大案时说,尽管俄罗斯警方几年前已经逮捕了8名犯罪团伙成员,但攻击并未停止。
“哪个网络是不可信的?哪个网络是可信的?这些概念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网络安全理论是静态、被动的,是一种防御性思维,已不适应信息产业架构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云化和移动终端移动化趋势,IT信息系统的架构需要有新的手段去解决安全问题。”左英男说。
借助云端解决网络安全
“安全问题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防御的一方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所以现在要改变这种防御策略,形成主动发现、主动打击。这就是我们提出的下一代网络安全架构,提供主动对抗的手段。”左英男介绍,下一代网络安全架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智能协同,主动防御。云、边界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都可以进行联动,使得架构中“边界”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安全能力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可以有效应对已知和未知的高级威胁。
“更好的安全模型应该是PDFP模型(Prediction预测、Detection检测、Forensics取证、Protection防护),即假设IT系统存在无法预估的风险,甚至认为攻击已经发生只是人们尚未感知,此时必须进行动态检测,把异常的人员、行为、应用、内容等日志信息实时汇集到云分析中心,通过跨时空的大数据分析,迅速判定攻击并进行过程溯源,从而实施对抗策略。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主动的,是一种对抗型思维。”左英男解释,“将来我们会给客户提供一个云管端的架构,部属终端、部属终结设备,会给他一个云账号,登录云账号之后,能够看到经过大数据分析之后的结果,主机是否危险,内部有哪些僵尸,都在干什么,有非常直观的风险信息提示。”
目前,为了防止用户信息泄露和受到诈骗,当前各大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其中云技术、大数据等已被运用。比如银联推出的虚拟银行卡,可以直接使用手机来刷POS机,而基于云端的安全机制将大大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是关键
“网络安全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行为,它还需要整个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左英男说。
中国工商银行安全部总经理敦宏程表示,相对银行采取的种种措施,民众的网络安全意识仍然是抵御网络金融诈骗和信息泄露的第一道关口。“用户的安全意识,实际上相对来说是各个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工商银行为此提供了很多安全措施,都是针对客户安全意识不足做的补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