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政策范文1
高校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实现收支平衡。以非营利组织理论角度而言,高校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业务的非营利性,具体指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教书育人;二是,组织的非政府性,具体是指高校要与政府相区别,高校虽受到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但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归属于公共部门;三是,产出的互益性,具体是指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益于社会发展,同时高校又受到社会各界的捐赠与帮助。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唯一来源是政府拨款,伴随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到来,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政策也随之改变。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财政拨款为“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模式,该模式的预算核定方式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其中基本支出预算应解决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需的经费,项目支出预算主要解决大型修缮和专项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支出,绩效支出预算是将中央本级财政教育经费中的一部分作为绩效拨款基金。该模式以“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收支不挂钩,支出要透明”为要求,引导高校自主筹划使用经费。
如何增强拨款的科学性,以及减少经费分配的盲目性强成为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改革的重要目的。针对财政拨款模式的改革,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
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财政支持政策缺乏针对性
发达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5%-7%,虽然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每年教育经费仅占当年GNP比例大约2%,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左右。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2001—2010年,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约2700亿元增加到约14200亿元,年均增长20.2%,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幅度;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4.3%提高到15.8%,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高校按照管理所属和经费投入体制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主要划分为三类:一是由教育部(教委)直接领导的高校,其经费来源和财务管理由教育部负责;二是由中央其他部委直接领导的部属高校,其经费来源和财务管理由主管的中央业务部门负责;三是由省、市(直辖市、一般地市等)、自治区直接领导的地方高校,其经费来源与财务管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以下政府负责。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包括教育部直属和其他部委所属高校)的经费,由其主管部门将其预算要求汇总后,提交财政部门负责拨款,常规拨款包括事业费和基本建设费两部分。其中事业费首先由财政部按照定员定额的方法拨给各部委,然后再由各部委拨付给所属各高校;基本建设费则由国家计委在核拨中央各部委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时统一拨付,各部委再视需要决定其所属高校的基建拨款额。虽然通过这样的类别划分,不同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有所保障,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缺乏针对性,没有重点支持的对象。
(二)各省的经费状况差异大,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
通过对比全国各省经费与GDP的比率可以发现,各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北京、陕西、甘肃、湖北等教育大省排名比较靠前;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南教育经费收入虽然较多,但由于其GDP较高所以排名没有位于前位;青海、新疆等排名比较靠后。
通过图表对比可见,各省之间的最大差异为6.16%,由此可见各省教育经费的不均等造成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当然,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因素有许多,但充足的经费保障仍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
(三)缺乏鼓励多元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学费和其他收入来满足教学和科研经费的需要。通过非学历课程、科研项目、技术转让、设备租赁、提供咨询或其他专业这些渠道获得收入的较少。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高校,教育捐赠逐渐成为与政府投入、学费并列的重要的经费来源,有效地缓解了教育经费的紧张。美国的高等教育是经费多元化的典型模式,如美国高校捐赠约占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8%,来源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团体、校友等的捐赠,接受捐赠的形式手段也多样化,如现金捐赠、证券捐赠、信托捐赠和实物捐赠等。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捐赠部分却仅占极小部分。尽管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但是在税收上规定不具体,缺少优惠政策,来至社会的捐赠不多。同时缺乏对高等教育捐赠的鼓励政策,对于捐赠的资金也缺乏严格的监管政策。
三、针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政策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不断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
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年初安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时,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也要按照上述原则优先安排教育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
同时,加大高校科研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体制。一方面,在基础研究领域应不断加大政府对大学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的投入,完善投入方法,同时通过引入科研质量评估机制以提高这部分科研经费的配置效率,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另一方面,将重点学科和平台建设作为发展关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要着力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各地区要切实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都有明显提高。
(二)加强对高等教育经费方面的监管
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中,通常设立一个或者多个中介机构来进行高等教育经费的核算、管理、运用以及对高校经费使用状况进行监督、评估,如英国大学是通过政府与学校的中介机构来分配教育经费。这种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校通过一个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进行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估。这种做法不但在经费的使用上起到了监管的作用,增加拨款透明度,最终提供的评估报告也可以作为政府今后拨款的参考依据,使得拨款更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三)对多元筹集经费做出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
尽管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的发展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说,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多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也必须走多元化筹资道路,经费来源应该包括政府拨款、教育费附加、学杂费、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个人和社会组织的捐赠、教育基金、承接科研课题或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所取得的收入、学校贷款和从资本市场上取得的利息收入等。
充分利用银行贷款、推动校办产业的发展、考虑筹集闲散资金发行“低税教育彩票”等途径,有效的缓解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困境。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学费,所以在针对高等教育经费多元筹资的方向上应以政策的形式进行引导。加快构建高等教育财政分配的法律制度,按照中央和地方两级划分,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调控为辅的原则,加强对预算的监管。
完善高等教育捐赠的法律法规,如修改完善《公益事业捐赠法》,给予捐赠者以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激发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浪潮,调动潜在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罗晓华.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2011)[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011.
[3]伊继东等.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发展研究(2011)[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38-59.
高等教育政策范文2
>> 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方兴未艾 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分析及借鉴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研究 中日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及现状对比 美国国家政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发展历程的特色解读 云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政策分析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政策与挑战 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战略政策述评 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英国高等教育政府经费资助政策研究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 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之见闻及体会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行政人员专业化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07.
[6]香港教育局.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EB/OL].,2014-11.
[7]香港入境事务处.二零零九至二零一零年度年报[EB/OL].,2015-01.
[9][10]香港入境事务处.二零一五年年报[EB/OL].,2016-01.
[11]香港教育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开支[EB/OL].,2016-04.
[12]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香港高等教育-香港大学资助委员会报告.[EB/OL].,2016-09.
[16]胡建华.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发展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7(9):70.
[17]甘晖.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 2013(5):9.
[18]香港教育局.W术研究[EB/OL].,2014-01.
高等教育政策范文3
自从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到 2004年,中国大陆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000万人①,居全球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19%,比1999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比2003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见表1)。2004年全国共招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47.34万人,比上年增长 17.05%;共招收研究生32.63万人,比上年增加 5.74万人,增长21.35%。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 81.99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16.56万人,硕士生 65.43万人。高等教育资源扩大,校均规模增加。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 173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84所,校均规模 13561人,生师比为17.44∶1;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校均规模3209人,生师比为13.15∶1。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中国还面对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高等教育新的政策措施
200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2003— 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部分,确定了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高等学校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投入制度改革等措施,全面地体现了这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改革方向,比较突出地反映在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办学和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在以往5年规模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把握好发展节奏,促进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培训、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应该进入一个增幅适当放缓的阶段。2010年,大陆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预计达到 2500万人以上,其中在学研究生 18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超过23%。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相互协调。特别是要推动各类高校合理分工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科技贡献和社会服务方式;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优化高校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
二是通过体制创新,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要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集中力量优先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使其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及开发水平迈向国际前沿,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基地。启动大学科技创新工程,提高高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解决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
三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以下具体做法:建设1500门精品课程,建设一批国家级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教学示范中心,并通过互联网促进资源共享;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推进双语教学和聘请国外优秀专业课教师;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问的鬲等职业教育,等等。继续提高高校教师整体水平,鼓励教授上台讲授基础课,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活动,继续设立青年学术带头人专项奖励资金。进一步完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面向世界范围遴选拔尖人才,鼓励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在若干年内吸引、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四是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主要包括:深化各项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和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进一步深化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加强机制创新,对民办高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面临新的挑战
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就做出了逐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但一直推进缓慢,主要是由于中央业务部门主管各行各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后来这一格局起了关键性转变,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大幅度撤消合并主管行业部委,成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得契机。
通过若干年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900多所高校,597所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为267所高等学校;原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367所普通高校,改革后只有100所左右。教育部直属普通高校从34所增加到72所(这72所是由125所普通高等学校、12所成人高校、4所中专和9个科研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同时,继续负责管理一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要是面向成人的高等教育)。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0余个部门管理着40所普通高校,原来归属业务部委的3年制专科院校全部划转归地方政府,其他本科院校均实行了省级管理、地方与中央共建的体制;国务院还将高等职业学院/专科学校设置的审批权以及招生计划权授予省级政府,扩大了省级政府统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责权利,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见表2)。
总的趋势是,普通高校增多,成人高等学校数量逐渐减少,大多数成为新设置高职院校的基础资源。
当然,国务院及教育部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各省级政府和有关中央部委负责的高等教育工作实施宏观指导性管理。教育部作为国务院主要负责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计划(能够有效控制的只是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审批(本科阶段)、具体政策法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教师与学生等的职能管理工作。
目前的问题是,许多地方政府和高校扩招以及新设高等学校(包括学校升格)的劲头仍然很强,高职院校的新增势头也比较大,近3年来以每年140所的速度递增,显示出省级政府对国务院下放的高等教育管理权责,有尽可能用到最高程度的倾向。但是,与学校和学生增长幅度不相称的财政拨款并未配套,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比2002年下降了6.56%和4.12%。有的省对所属本科院校生均财政拨款都不到1500元了,还急着申办新的本科院校,试图依靠贷款或欠债搞建设、然后提高学费的路子来发展,潜在风险越来越大。
按照国际经验,相对于人均GDPl000到3000美元的经济水平,很难支撑太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也很难吸纳那么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另外,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到 2020年,我国的公共财政还要始终面临着支撑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和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艰巨任务,公民对非义务教育的成本负担比例呈现出相当沉重的态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的学生入学录取、政府广义投入和家庭广义成本分担三个方面之间,很可能出现一个边际点。因此,对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不应该对规模扩展速度过于乐观,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内涵发展和注重质量上,客观地判断基础条件和办学优势,实事求是地确定本地发展规划,理性地控制招生规模。进一步促使高等学校面向国家建设和市场就业的现实需要,这不仅对高校,而且对各级政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学术质量和师资水平总体上也有了普遍提高。同时,质量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有问题,也比以往显得更加突出。经多年实践,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质量保障系统已初步形成。从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起,除了进行学位授权学科的评审和定期评估外,还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进行了研究生院评估;此外,还开展了学位认证工作。1990年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提出,要通过对普通高校进行教育评估,来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从1994年开始,教育部采取“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和水平评估”四种形式,对有关本科高校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取得了良好效果。2002年,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适用对象为所有普通本科高校。 2003年,教育部又制订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26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评估试点,2004年在全国全面展开。最近,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提出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在2005年初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加以重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全面推进评估工作。2004年已有60多所本科学校按计划进行教学工作评估,预计5年内对全部本科院校完成评估工作。今后高职院校每5年也要接受一次评估,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这项工作已开始试点。高等学校也要探索和建立本校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
第二,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制度。国内近年来有民间的高等学校排行榜,已经引起高等学校、社会各界尤其是考生及家长的关注,也存在不少争议。教育部将实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公布制度,并逐步建立和开放数据库网上检索系统,增加高等学校办学的透明度。
第三,建立评估中介机构,不断提高评估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评估所、本科高职教育评估中心,逐步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试图通过评估,推动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办学思想,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从严治教,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要从严治教,规范和强化教学管理,特别要严肃教学纪律和考风考纪,维护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实施在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程序方面的“阳光工程”,积极促进教育公平。
第五,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改革评估技术和方法。重视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改进评估方法和技术,使评估的方案和方法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和时代特色。
总之,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增设专业、确定招生计划、各级财政拨款、进行资源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高等教育政策范文4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扶持;发展;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数量在不断增多,而民办高校的创建就缓解了升学的压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民办教育还处于配角地位,经费问题一直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政府在其经费的筹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财政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资助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资助政策缺失或不协调
就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资助政策来看,有的地方还是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不够完善,很多个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不能够真正地起到激励的作用。
在税收的优惠政策上,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立法和政策之间达不到协调的关系。一般民办教育机构的收费都没有归纳到政府的财政管理预算中,不论是学历还是非学历教育都不能够享受到免税的优惠政策,而且更多的是对它们进行限制。就这些看来,国家在宏观上对民办高等教育是大力鼓励的,但是政府对管理比较重视,而扶持的力度却不够,可见微观上的限制还是比较多的。
而在土地的利用方面,经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政府提供的资助显然是对公办高校的比较多,而民办高校只占据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公办高校是以政府主动提供的优惠为主,而民办高校几乎没有这样的待遇。
2.经济资助缺位、比例偏失或结构不公平
就我国的现状看来,我国民办高校有的学校教育成本的筹集上出现了困难,但是政府并没有尽力将其解决,替其分忧,这样民办高校就要通过其他更多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就表现地更加市场化,其公益性就缺乏保障。
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公共资源在公办和民办高校中的分配也是很不平衡的,尽管说,民办高校的学费过高,为了让一些贫困的学生也能够上的起学,政府提供了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的政策等等,但是在这些资助方式的获得率上民办高校依旧明显比公办高校低,所以还是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的。
政府在经费的资助方面没有明确的体系,而且缺乏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就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来看,政府的补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央财政几乎没有把这一部分直接列入到国家的财政预算之中,而只是比较关注公办的高校。
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
1.对民办高校实行财政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的贴息可以投入少量的财政资金,而通过这些资金引导得出更多的社会资本用到政府的鼓励领域中去,这样财政资金的使用功效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就公共财政这方面的内容来看,实行财政的额贴息政策也就说明今后的财政资金其使用方式要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改革,同时通过这个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支持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政府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还是非常必要的。
2.设立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预算投入政策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民办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几乎没有被计算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之中,所以就国家预算的管理制度应当进行如下的调整:首先,在国家的预算中,要增添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支持的科目,每年都要适当的安排一些辅助的资金。其次,要理顺政府间的财政体制,将各级政府由于高等教育方面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行妥善的解决,保证下级以及基层政府在发展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上的积极性,使得国家整体得到最大的利益。最后,关于对民办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的辅助方向应当把重点放在比较贫困的地区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3.扩大对民办高校学生的资助
在高等教育阶段,要保证民办高校的学生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要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学生接受教育,所以政府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民办大学的学生进行资金上的辅助。但是就目前来看,银行几乎没有在民办高校开展有关的业务,所以根据这些,政府应当开展更多的形式来加强管理,加大对学生的贷款支持,其中可以是通过担保或贴息等形式,还要加大政府的相关补贴,通过使得银行的获利增加从而增强其积极性。同时还要设置一些奖学金以及特困生辅助等等,另外,不应该使得民办和公办的高校享受不同等的政策待遇,要保证公平。
4.实行市场导向的收费标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要鼓励民办高校提高其自身的效率以及效益,就现在各个地方的民办高校基本上实施的收费标准是审批制,办学的成本包括基建费折旧和事业费等,所以说各个地区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收费标准也都不一样。但是,就一个教育领域来说,如果两个高校的质量和学费的水平都比较稳定,相差不是很大的话,那么所交的学费也一个当是差不多的。当然在这样的条件下,质量较好的学校收到的学生就会比较多,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也会相对来说较高一些,所以政府对于民办学校的学费收费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控制,由市场来进行一定的调节。
5.加强对民办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支持
总的来说,加强对这方面的支持可以使得民办高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高等学校的创建是为了传播知识和学术研究,所以,可以说高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学术研究活动,所以政府必须在这方面加强支持,加大财政拨款,支持民办高校进行学科建设和教材开发,提高其某些领域的水平和能力。
总结
伴随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也逐渐加大。但由于对民办高校的认识存在偏差,高校在资金的筹集和运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这就需要政府的进一步扶持,为此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促使民办高校的更好发展。
高等教育政策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益性;政府;社会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82—02
一、高等教育的公益性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伴随着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便会有许多旧的事物被取代或遗弃。但高等教育穿越了任何形式的政府和法律,直至今日,它的社会地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逐步提升。在此期间,高等教育经历了漫长历程的考验,种种坎坷与颠簸并未使其变质、倒下,而是不断的壮大起来。这种适者生存的能力,说明了高等教育所具有的特殊适应性,而隐藏在它背后的合理内因便是它的本质属性——公益性。当下,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质不断的显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原因在于它与以往相比,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
(一)高等教育公益性发展面临财政困境
公共资源的短缺与竞争。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公共财政,也是高等教育的物质保障。但从当前的国际环境来看,即便在最发达的国家,也很难完全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膨胀欲望,以及其公益性的巨大需求。公共资源的短缺,已经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一种普遍现象,在社会福利与公共卫生以及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都十分需坚实的财政支撑。
高等院校的生存困境。高等院校在面对种种生存困境时,会有一个基本的管理取向,就是实行财源多样化,收取学费,分担成本,成为了政府制定政策的一种有力依据,也是高等院校解决困境的方法之一。而这依旧不足以从根本上使高等院校摆脱困境。为政府或是企业完成一些有偿研究或是课题也逐渐成了主导学术的一种方式,不再是之前为追求知识而去研究知识,更不在时为科学的存在而去追求科学的价值。学术研究也会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通知,以效率优先为原则,甚至一些无偿服务的公益活动也会不得以去打造面子工程。
(二)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性质表现过度
由于财政困境,寻求资源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对高等教育经济性的过分关注,导致了对其公益性的无视局面。市场的介入使原有的社会关系及由此产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就此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规模与质量相悖发展的矛盾。近年来受社会发展,市场利益与个人需求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如果按照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来看,我国已经从精英化阶段迈入了大众化阶段,就学人数迅猛增长。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质量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具体表现在:师生比例失调;教育所需硬件设施匮乏;入学录取标准调低等问题。
2.机会均等与成本承担之间的矛盾。自实行收费上学制度以来,政府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共同承担教育领域的成本。虽较社会和国家的投资而言,个人所缴费用只是占了全部教育投资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在收费金额逐年上涨的态势之下,“谁有钱就可以上大学”的现象,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成本分担对教育机会均等所带来的威胁。
3.学术自由与利益至上的矛盾。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下,投资主体的根本动力源于利益的驱使,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回报。在市场介入高等教育的理想情况下,可以利用市场机制中的合理因素,如:竞争、公平、效率等,进而有效的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财政困境。但从实践来看,受利益驱使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科研项目等往往围绕市场来转,科研活动也与经济创收关系密切。而对于那些研究难度大,短期内无法取得经济收入的理论研究却迟迟无实质性的突破。
4.短期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自发进行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尽量减少政府“有形手”的干预。但市场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特点也会带进高教领域,这不可避免地使高等教育产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等教育是着眼于任何社会的未来发展需求,以开阔的视眼以及长远的眼光,进行教育价值的选择与定位,致力于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二者之间便形成了矛盾。
(三)高校德育教育的缺失与社会实践消解高等教育公益性
高等教育政策范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政策 文本解读 价值分析
作者简介:谭广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刘楚珂,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一、引言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价值分析――基于《意见》文本的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及规定,是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政策的有机构成。孙绵涛教授认为,“教育质量政策,所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严峻。然而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在于教育质量低下。在当今“质量就是生命”的年代里,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政府、高校管理者的重要历史使命。为此,我国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意见》政策的价值选择分析
政策通常涉及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妥协,其实质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而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必然会内隐一定的价值取向,即在面对各种矛盾、冲突时,政策制定主体基于个人的价值观而秉持的基本价值立场、态度以及倾向。 价值取向是基于对价值理想的追求而形成的一种先在性的观念性活动,是衡量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政策价值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因此,研究教育质量政策,首先应研究整个教育质量政策活动究竟是围绕何种意图来安排,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究竟为了什么目的和目标而开展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活动的。
1.《意见》政策是满足统治者利益与受教育者利益的统一。《意见》是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央团委、老龄办等国家机构的决策者制定和颁布的,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在这个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受益者和民众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他们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当然,目前国家整体教育质量不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传统仍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国家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劳动者而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一方面体现了统治阶级为减少就业障碍,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自身统治的价值倾向;但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民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受教者需要提高自身技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以便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热切渴望。
2.《意见》政策的制定是社会问题导向和统治者目标导向的统一。政策制定的缘起可以是以“问题”为中心,根据社会现状、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来考虑方案、制定政策、科学决策以及调配资源等的过程;政策制定的缘起也可以是以“目标”为中心,根据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来拟定政策方案,进行科学决策和资源配置的过程。《意见》的出台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养老服务人才严重短缺――培养规模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而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养老难、就业难等社会难题。与此同时,《意见》的长远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等各教育层次相互衔接,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并行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一大批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层次多样、服务态度好的养老人才队伍”这充分体现了其目标导向。通过战略目标的分解与落实,有利于保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偏离原目标,提高了政策与目标的契合度,更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目标的达成。可见《意见》政策是“社会问题导向”和“统治者目标导向”的统一。
(二)《意见》政策的合法性分析
2.《意见》所提倡的价值观符合广大民众的需求。价值合目的性是教育政策合法性的本质要求,即价值选择符合人们的需要、价值理想和追求。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尺度。 需要的、目的即为内在尺度,表现为人们的一切行为、行动都受到自身价值理想、目标、内在期望和目的影响,满足自身需要是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因而,只有那些以实践主体的期望为目标、寻求满足实践主体需要的活动才是正当的、合理的和有益的。在教育政策活动中,人们往往从自身的内在尺度出发,以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教育政策的评判标准来决定是否肯定或否定,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政策的价值选择。
首先,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角度看:最近几年,每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最难就业季”的记录不断被刷新。就业难日渐演变成一个新常态的严重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从表象上看直接与高校扩招政策紧密关联,但做深层次剖析则发现罪魁祸首是由于在扩招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人才培养质量关。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等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因此,《意见》的出台本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倡导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协调各类型人才培养结构为己任,符合广大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和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视角看: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基数大,并且呈现出“未富先老”特征,社会养老问题十分严峻。目前,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造成的核心家庭(小规模家庭)难以承担起居家养老责任,而我国的政府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体系因缺乏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又很不完善,无法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加快“推进和完善养老服务教育体系建设,扩大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鼓励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显得十分紧迫,表达了社会广大民众的心声,迎合了广大民众的社会需要。
(三)《意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某一项政策有效与否以及有效程度如何,主要看政策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中的价值问题能否得到合理处置与解决。 分析政策的有效性主要从政策决策的有效性和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两大方面入手。但由于难以获取政策决策的权威信息,所以本文拟从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分析,既包括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分析,也包括政策执行结果、效果的有效性分析。由于该《意见》去年6月份才出台,所以现在去评估政策执行效果为时过早,所以我们仅能从理论上去分析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即在本文中,《意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主要从组织保障、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评估来进行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