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殊教育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殊教育政策范文1
关键词:关爱;兴趣;创新式教学
一、特殊学校美术教育现状
(一)特殊学生受歧视
特殊儿童是一个受社会所关注的弱势群体,在身理、智力和心理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缺陷,导致了他们无法像普通人一样顺利与人交流,在生活上与学习上同样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他们往往在社会上是被有些人歧视的,甚至连正常人的人权都没有,而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各种消极、片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此,如果他们还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安慰,就很有可能导致他们误入歧途。
(二)教育方法缺乏效果
美术的专业教学特点大多数是合班制上课,课堂教学内容较少,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特殊学生主动性的指导,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老师往往不了解特殊学生的需求,而没有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做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导致多年来,特殊学校在美术教育中一直处于“低谷”现状。不仅在美术教育中未能达到理想目标,也降低了特殊学生对于美术专业的兴趣。另外,教学思想陈旧,美术本是一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学科,然而学校对此受传统理念影响导致学校信息堵塞、教学设施不完善,美术本就是思想开放,身心融入大自然的一种学科,可老师怕学生外出出事,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限。
(三)学生视野受阻
因为学校要保护特殊学生的人身安全,各地特殊学校采取全封闭式的管理教学,这从教师们的角度上考虑是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降低人员伤亡,但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封闭式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对美术发展的野,也导致了学生无法接触学校外的世界,使得学生内心封闭和狭隘,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新事物的向往。
(四)教学水平落后
特殊学生学习美术对于心理健康是具有极大的帮助的,教研活动的有效展开对于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提高教学水平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特殊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美术的教材和方法似乎并不完善,很多残障学生没有相应的教材学习,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向基本是模糊的。
二、特殊学校美术教学方法及政策
(一)情景教学
美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在视觉上和思想上都有着直观性和具体性。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处于劣势的特殊学生同样也有着自己的优势,虽然他们在视觉上失去了优势,但他们在触觉上的感官得到了提升;虽然他们在听力方面受到损伤,但他们的双手却变得很灵活,老师在教学中能利用特殊学生的优点去补充缺点,这样就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特长,增长他们的自信心,引发他们对学习的求知欲。设置情景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的学习知识,例如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出去写生,给同学们介绍美术绘画的技巧,让学生既接触新鲜事物又能学习美术知识,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式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增加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吸引力,随着新世纪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课堂融为一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借助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老师还可把美术绘画过程做成课件形式展示给学生,将绘画的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美的享受。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使美术课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从生活中感受美术
美术学习就是一个接受新事物、一场艺术创作的过程,因此离开了生活的艺术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艺术,尤其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在有缺陷的情况下对新事物的感知和体验是与正常人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生活中去捕捉精彩的瞬间,逐渐让他们走出内心的阴影,让他们善于挖掘不平常的美,意识到美术新奇。
三、总结
美术教学不仅能培养特殊学生对事物的感官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美学观念与思维。“上帝给他们关闭一扇门,但同时也给他们打开一扇窗”残障学生虽然有很多先天不足,但只要他们抱着一颗平常心,在学校老师悉心教导下,学生们就能很快的走出人生阴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公共政策也在逐渐向弱势群体倾斜,我们要给予特殊学生一种特殊教育,只有真正走入到他们的生活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不信,只有照顾过残障人士才会懂得怎样去付出,只有走进残疾学生的世界才会懂得怎样去关爱与奉献。
参考文献:
[1]王忠尚.《聋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学术期刊 《艺术科技》 2013年2期
特殊教育政策范文2
关键词: 诗歌教学 盛唐气象 宋诗理 教学策略
一、中小学教材中唐宋诗歌选编情况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更是诗的国度,《诗经》开辟“诗言情,诗言志”诗歌精神,到孔子诗论中的“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的文化精神,以及诗歌给我们呈现的画面美、意境美、艺术美,诗歌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唐诗是诗歌史上的巅峰时代,从汉魏诗歌风骨形成,齐梁声律成熟和发展,以及唐代大一统鼎盛的时代风貌,造就了盛唐诗歌的独特气象,称之为“盛唐气象”。
宋学的发展、古文的复兴,宋词占领了士大夫的情感空间,宋代诗歌发展为以说理为主,呈现诗歌的理性时代。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文体特色,体现了古代优秀诗人的写作特色。这些经典诗词代表当时诗词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代表了诗人创作的最高成就。小学阶段课内选编古典诗歌55首,初中阶段课内共30首,课外60首,共145首古典诗歌,唐代诗歌71首,宋代诗歌20首,其他诗歌54首,唐宋诗占据古典诗歌教学的最重要部分。中小学选编唐宋诗歌情况如下:
古典诗歌传递民族精神、古代文化和审美意境,是中小学生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情感教育不可或缺的源泉。本文旨在研究唐宋诗歌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基于人教版中小学教材选诗进行论述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古典诗歌教学有章可循。
二、盛唐气象诗歌的艺术特征
诗歌史上的“盛唐气象”由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盛唐时代是一个繁盛的时代,朝气蓬勃、旋律青春、思考深沉和精神积极的盛唐之音,“盛唐气象”在唐代时代精神下的蓬勃气象,盛唐诗歌体现出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浑厚的艺术形象。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如下:
1.托喻寄兴,唐诗承续《诗经》“比兴”的诗歌传统,在诗歌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政治追求,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气质。(1)通过历史人物兴寄,李白诗歌《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70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通过写洞庭湖壮阔的气势,诗人借垂钓者和船寄托舟楫济时的愿望,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进取却无人引荐的心情。(2)通过自然事物寄托。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借冰心玉壶表明心志。白居易《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2.意境的构建,盛唐诗歌善于通过意象构建一定的诗歌意境,由此表达某种情境,“意”是内在抽象的心声情感,“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象中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由此形成画面,传递作者的情感。
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亮”是思乡之情的意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此中“月”表达的是思念的意象,“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表达的是理想的化身。诗人通过月亮的具体物象,表达自己的内心深刻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把无可触摸的感情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艺术形象。
3.盛唐诗歌追求“直寻”“妙悟”。正如《沧浪诗话》中所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盛唐诸公透彻之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通过想象的思维方式,达到浑厚的境界,所以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要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自然而然,无迹可求。杜甫诗歌《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时写景句,却蕴含了细腻的哲思。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自然地流露出惆怅之情。
4.盛唐诗歌还讲究字句的锤炼,字字铿锵有力,尽显骨力和神韵。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平”“阔”“正”“悬”字字有力铿锵,“平”“阔”写出了春江水涨,水面开阔的壮阔景象,“正”“悬”写出了风平浪静,大江直流的壮观气势。“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赋予大自然景象人格化的情感,写出了一轮红日挣破黑暗冉冉升起的奇观,江上的春意打破寒冬的生命力。这种积极乐观的情感,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字句中尽显神韵,充分体现诗人的情感,更代表积极的时代精神,这就是盛唐诗歌的力量和魅力。
三、宋诗的理性形成及其艺术特征
宋诗与盛极一时的唐诗相比艺术特征泾渭分明,决定宋诗迥异于唐诗的重要因素,便是理学时代赋予它的一种理性精神。
a90
1.宋诗的理性形成原因:(1)盛唐诗歌在“诗缘情”各体兼备并达到极致,浪漫积极的精神完美地呈现在诗歌中,有认识历史人生的怀古咏史诗,对离别达观的赠别诗,有追求人生价值执著的边塞诗,对重视个体存在意义的咏物言志,甚至表达坎坷失意的咏怀诗,山水田园诗。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是大放异彩,从“寄兴”手法到“意境”的构建,从“直寻”“妙悟”的创作方式到字句的神韵,和谐的音律使唐诗造诣达到不可逾越的高度,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盖文体通行已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虽豪杰之士,亦难于出新意,故循而作他体以自脱,一切问题所以始盛中衰者,皆由此也。”(2)唐诗之后,宋词的涌现占据了文人最为内心的情感世界,浓郁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思乡之情等各种情怀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宋词之中。宋代诗歌如何承续唐诗又能另辟蹊径,探求新的题材并有所突破是摆在宋代诗人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3)由于宋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因此宋代文人都有一种“忧患兴邦”的精神内质,他们更加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在思想上追求儒学复兴和理学构建,更加强调内在的自律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内质,这种“理学”精神直接影响到美学、文学的范畴。宋学家周敦颐还提到“文以载道”①的文艺理论,朱熹更是直接提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②的文学主张,“道”、“文”关系乃本末关系,所以宋代诗人倾向于把内心世界,对事物的认识用直白说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由上所述,宋代诗歌探寻了以说理为主的艺术形式。 10e4
2.宋代说理诗的艺术特征:(1)情、景、理融为一体。“诗中的哲理都来自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对事物的观察,甚至是血和泪的结晶,因而诗歌中的哲理不能是一本正经的训示,抽象空洞的说教,而是包含着激情,飞腾着想象,洋溢着趣味,活跃着鲜明具体的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③,如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通过写荷与菊的景物,说明孤高的精神品质。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明丽的景致和变幻的情韵,以及诗人强调的纯净、自然内在美融为一体。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把庐山的侧峰横岭、参差交错、气象万千的景象景致与诗人宽阔的心胸,以及全面认识事物的领悟融为一体,达到情、景、理的完美融合。
(2)叙事说理,通过对某种事件的叙述,在这个事件中体现了一定的生活、社会的哲理。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行人下岭这样一件事情,把人生道理说得明白浅显。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古人做学问的事件,说明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永远是肤浅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实践的深刻道理。
(3)借物说理,通过某些事物的特征,说明深刻的哲理。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说明读书也要有源头活水,这样才能终有所获。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借山路的曲折说明人生道路艰难曲折但总会有转机的人生道理。
由此可知,诗歌发展到宋代,由于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宋代的时代精神和文人的理学精神,使宋代诗歌呈现以“说理”为主的时代特征。基于上述原因,宋代诗歌以理性的光辉呈现在世人面前,与“唐诗”一样,成为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
四、唐宋诗的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把握诗词的艺术形式,从中体验审美情感,进而启迪人文智慧,完善思想道德。
唐宋诗歌占据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其蕴含深刻、语言凝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对唐宋诗歌形成及其艺术特征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诗歌作品类别和表现手法的不同而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规律探究法。唐宋诗歌在题材、创作方法、艺术表现手法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唐代诗歌,讲究情致意境,所以在具体教学中也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体会诗人的情感。宋代诗歌以说理为主,主要以把握其中的说理方式和哲学道理为要领。
2.比较分析法。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领悟唐宋诗歌呈现的不同特征,比如,同是吟咏庐山,唐人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写出了庐山的神韵和气势,以及自己壮志湍飞的情怀,而苏轼却冷静思考,从全面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诗歌教学中,唐宋诗歌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突破、把握唐代诗歌和宋代诗歌分别具有不同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唐宋诗的不同规律进行比较阅读,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把握诗歌的意蕴。
注释:
①周敦颐.《通书》第二十八《文辞》[M]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九[M].北京:中华书局.
③杨守国.苏轼诗歌的哲性智慧摭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54.
参考文献:
[1]林庚.唐诗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钱钟书.宋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清]彭定求編.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梁桂芳.杜甫与盛唐气象[J].南京师大学报,2005(2).
特殊教育政策范文3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特殊性;策略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异常迅猛,高职教育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随着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院校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教育特殊性、生源构成特点、社会,学校和家庭大环境的影响,这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政治特点和道德行为特点。高职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过程中,对于他们则需要更加高超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另外,高职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道德素质同样参差不齐。因此,作为高职学生的辅导员,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采用同一标准、同一种办法,应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多层次性的策略。
1.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1.1 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分布
高职学生一般是通过两种途径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一是经过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而被录取的;二是通过向对口单独招生而被录取的。学生原所在学校有几种类型:普通高中和三校生(技校、职高、中专)。以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为例,2008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新生199人,其中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有158人,三校生41人,比例约为4:1。
1.2 来自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
这部分学生在高职学生中的比例较大。普通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文化基础教育,为适应高一级学校的教学要求服务,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根据有关学者对进入高职院校不同生源的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来自应届普通高中的学生,其素质特征与‘三校生’反差较大,表现为:多数学生对上高职思想上准备不足,对高职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上有一定疑虑;有失落感,自信心不足,对前途的认识比较迷茫;缺乏参与的热情,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弱;思想较单纯,可塑性较大;学习上,基础理论知识相对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要扎实,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强,但由于缺乏对社会以及行业和职业的了解,学习的积极性较难调动,专业思想不稳定,劳动观念淡薄。”
1.3 “三校生”学生的特点
三校生”在考入高职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以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培养目标带有鲜明的职业性,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自觉性较高,求知欲旺盛,并且在自控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与应届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三校生的性格整体外向,与他们的实习有很大关联。
2.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
2.1 心理上的自卑感
职业院校的多数学生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对普通高中毕业生而言,念高职大多为被迫之举,进入职业院校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不得不进入职业院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低人一等。“学而优则仕”和对职业教育的鄙薄,经常侵袭着他们。而对于对口高职学生或五年一贯制的学生来说,能获得高等教育,是非常幸运的。但由于其从初中开始在学业上就有挫折感,自身评价不高,因而对其定位为大学生,社会认同感不强,自身也缺乏信心。
2.2 思维能力不强,接受能力欠缺
理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知识基础,高尚的道德追求依赖文化积淀。大多数高职学生从中学开始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文化底蕴的缺乏,使他们思维水平不高,接受能力不强。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缺乏新思路、新视野,不善于或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面对抽象的人生问题缺乏大气度、大智慧,不能或不喜欢用理论来分析现实。
2.3 价值取向世俗化
大学生群体具有感受时代精神敏感性的特征。但职业院校的学生面对社会的是非真假、善恶美丑,消极的东西接受的更多。这是因为,学习上的挫折使很多学生在中学就与社会联系广泛,处于一个泛社会化的圈子中,因而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接触多、接受多。不良信息的频繁刺激和理性思维能力的缺陷,使很多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更具现实主义成分,缺乏理想主义色彩。相同的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影响。
2.4 行为方式需校正
思想决定行为。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致使很多高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学生在入校以后,身上暴露出很多毛病和问题。怎样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成为高职院校最头疼的问题。普通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完全可以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被赋予很大的自由空间,因为他们早已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能够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而高职院校一般实行集中式管理,甚至是半军事化,对学生实行全天候的“贴身紧逼”,因为稍一疏忽,就会有学生出问题。
当然,高职学生也有其自身许多的优点,如由于经过了十二年的教育,其基础知识掌握一般较好,能够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善于适应新情况认识新问题,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等,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可塑之才。
3.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3.1 针对特点,抓好入学教育
一般来说,多数学生在入学初是抱着积极的态度主动适应新环境的。比如新生进校后,学校要举行许多活动,同学们都想通过参与,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有的学生由于一味地搞活动,出现缺课不能完成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为了有效地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辅导员在入学初就要对新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时问,防止因小失大。
3.2 主动与学生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当学生学习目的模糊,应予以明确;纪律松散,予以规范;学习方法欠缺,予以指导;有病,予以关怀;有困难,予以帮助;意志懈怠,给以鞭策;苦闷忧郁,予以开导。当学生受到挫折,自暴自弃时,辅导员不仅要善于用爱心开启受教育者心灵的窗户,撞击心灵的火花,而且要用慈母般的爱心去关怀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为他们解除感情上的孤独和苦闷,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感到辅导员就是自己的亲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素质。
3.3 树立辅导员良好的形象
在关心学生生活、学习,加强和他们沟通的同时,辅导员还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特别在处理问题、布置任务、兑现奖罚时要做到言出必行、为人师表、公平合理、一视同仁。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3.3.1 正确处理劝导和处罚的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学生中所出现的问题都应以劝导为主。在劝导中,辅导员要以自己的个人经历、社会上的实例、学生中的具体事例通过和学生个别谈心,用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触动学生的感情来解决问题。但是对于那些违反校纪校规,造成严重后果,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在处理问题时则要给予制裁,以保证正常的学校秩序,维护学校的制度,达到以一儆百的效果。
3.3.2 正确处理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的关系
一般来说,学生干部和辅导员接触的时间相对于普通同学比较多,由于他们担任职务,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给辅导员的印象也不错,因此,一些学生干部在普通同学面前表现出自豪感和优越感,有的学生干部甚至对普通同学指手画脚,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辅导员必须正确处理好全班同学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学生干部还是普通同学.都要一视同仁。特别对于学生干部,在肯定他们工作成绩的同时,更要在思想上、人格上加以引导和教育,消除他们的优越感,让他们认识到学生干部并不是学生的“老爷”,而是学生的“公仆”。
3.3.3 正确处理坚持原则和加强沟通的关系
辅导员要主动地接触学生,和学生多进行沟通。尤其是在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时,辅导员更要放下架子,耐心倾听,不要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势企图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不要对学生毫无原则地放纵,这样辅导员的威信就会在学生心目中降低。
3.3.4 正确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唯有辅导员拥有一颗爱心,才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达到严与爱的有机统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只有严中有爱,爱中求严,给学生以学习进步提高的“动力刺激”,方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作为辅导员只有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从容的语言表达,大方的行为举止,学生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杨翠明,张国平.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
特殊教育政策范文4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行政部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政策实施力度,保障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的稳步发展。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特殊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在人才招聘、保障机制、培训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的倾斜;其次,各地方可根据教育部对教育师资的具体要求先行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任职资格标准,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标准建立奠定前期基础;第三,对出台的相关政策应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和问责机制,以保障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的可监督性和可评价性。
2、发挥高校教育专业优势,多元化培养特殊教育人才
在借鉴国际经验、采纳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为依托,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平台,借鉴先进国家做法,合理选择课程,并与地方残疾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一批实践基地。除此之外,还应结合中残联对残疾人教育的师资认证,在高校教育专业大力培养教师人才,以提高他们将来指导社区和学校残疾人学习的能力。在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权的高校中,加大对特殊教育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硕士、博士层面重视对特殊教育各领域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以特殊教育方向硕、博士生为研究资源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模式。
3、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制定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是各学科教师教育、考核、任用和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我国目前正在着手制定普适性的教师专业标准,对于各学科的教师标准尚未有明确的规定。而特殊教育教师标准,因其对象的复杂性和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在学科知识、基本规范、专业能力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我国应尽快制定出普通学校融合性教育教学的双师型教育师资、特殊学校专业型教育师资的不同标准,严格入职管理,才能把好教师质量这一关。美国双资格教师证书项目(普通教师资格证+适应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的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可以采用分阶段的形式,先设立国家最低标准和地方标准,以不同等级制度考核来获得高一级的资历。
4、结语
特殊教育政策范文5
关键词边远农村,特殊教育,问题,对策,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投入也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和重视度也就存在很大的区别。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严重影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整体推进,影响整个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一、边远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学校分布不均,残疾儿童入学困难
据2015年教育部的资料显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53所,但是这些学校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里,不少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很少,甚至没有。以重庆市为例,1997年重庆直辖后,由重庆市直管的9区12县扩大到40个区县,边远的万州、涪陵、黔江三个地区所辖19个区县(其中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划归重庆市管理。在3400多万总人口中,有2000多万是农村人口,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直辖市。目前全市40个区县中,只有36个区县设立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还有4个区县没有创办特殊教育学校,重庆市供视力障碍儿童就读的学校也仅有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唯一一所。在已办起特殊教育学校的区县农村,特别是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地处渝东北三峡库区的边远山区农村,仍有相当一部份残疾儿童未能入学。越是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残疾儿童的数量也就相对较多。而这部分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代为抚养,这种抚养,大多也仅仅是让孩子能够吃上饭而已。经济的压力,交通、信息的闭塞,意识的落后,导致这些孩子完全不可能到离家较远的特殊学校上学,他们成为孤独的留守儿童,除了身体残疾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边远农村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特殊教育支持力度不够,重普教轻特教的思想很严重。他们看不到特殊教育深远的社会意义,认为一个区县残疾入学适龄儿童顶多100—200多人,与普通中小学动辄十几二十万学生来说,特殊教育完全没有可比性。特殊教育学校一个区县只有一所,而其他普通中小学至少有100多所,多的达300多所。从学校所数和学生人数来看,特殊教育投入大、人数少、效益差,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我国实行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的体制改革后,有的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生均经费与其他普通中小学一样,仍按人头经费划拨,殊不知特殊教育学校及学生的费用开支要大得多,运行成本要高得多。比如说,现行教育经费投放是按学生人数划拨的,一所普通中学或小学的学生人数一般在1000人左右,有些学校学生人数达到4000—5000人,如果特殊教育学校的保障经费也按普通中小学的生均经费划拨,特殊教育学校就会面临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尴尬境地。
(三)办学资源不足,设施设备配置不到位
由于残疾儿童学生数量较少,上级部门划拨给特殊教育学校的校舍面积也就很小,有的甚至把学校选址放在城镇的边缘地区或远郊农村,根本不按照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执行,这样的学校无法为残疾儿童提供无障碍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应有的设施设备,更谈不上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的功能教室等,完全无法满足特殊教育和残疾儿童的发展需要,从而导致学校的办学特色无法形成、办学目标无法实现。
(四)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欠缺,教学水平不达标
作为特殊的教学单位,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学生人数少,但教学班级的分配和课程设置都有特殊的要求。边远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短缺,尤其是接受过比较系统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特教教师的待遇很低,以重庆为例,不少地区的特殊教育津贴还是15%,几十年不变。教师评职晋级的机会少,且评审标准没有考虑到其特殊性,执行的是和普通学校一样的标准,极大地增加了特教老师评职晋级的难度,严重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笔者作为教师职称评委,全市有2000多名特教学校的教师,有的年度进高级职称的教师一个也没有。特教教师扮演着教师、父母、朋友、保姆等多重角色,工作十分辛苦。且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和管理工作变得复杂而艰巨,特殊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综合化的知识结构,掌握教育与康复的复合型知识,严格的要求,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与工资待遇形成的反比关系,导致部分教师不安心在特校工作,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留下来的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得过且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继续教育学习受到严重影响。不少特殊课程无法开齐开足,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发展边远农村地区特殊教育的对策措施
特殊教育事业作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千秋基业整体中的一部分,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千万个残疾儿童的健康与成长,针对边远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当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政策法规引导,措施落实到位。依法治国,必须依法治校。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这些特殊教育的法律和规章,为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保证,特殊教育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执行法律,落实制度,责无旁贷。由于边远农村地区的社情民意不同,特别是像我们重庆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区县农村地区是土家族、苗族、彝族、侗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制定相关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时,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特殊教育政策。一是认识必须到位,政策措施落实。二是分管领导责任明确,特别是各区县教育委员会(教育局)这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有专门的领导分管特殊教育工作,有专业的业务科室主抓特殊教育。三是资金必须保证到位。在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支持中,特殊教育经费必须重点倾斜,不能按普通中小学校那样以人数划拨保障经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与同级财政部门,对特殊教育经费应专项资金支持并及时划拨到位。四是校舍改造,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活动场地、校舍修建改造、环境绿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残疾儿童从人生出世落地来到这个世界,首先遇到的是先天性的身体残缺,随之而来的是心理残缺,如果不能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能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里学习、生活、度过自己幸福的童年。那么,对他们残缺的身心就会雪上加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社会大家庭,需要的是文明和谐,共同幸福安康。2、拓宽特殊教育模式,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随着《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的颁布,边远农村地区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条例要求,统筹安排教育资源,结合地域特点、针对当地残疾儿童的分布情况,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班,安排残疾儿童就近入学,通过到特教学校就读、或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不能到校就读的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等举措,努力保障残疾儿童公平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3、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衡发展与质量提升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边远农村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制定相应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划拨专项培训经费,分级分类对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做到数量与素质并重,树立科学合理的特殊教育师资质量观;培养与培训结合,形成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厚望与厚待相称,建立高效实用的特殊教育教师聘任制度;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并举,打造"双师型"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激励与制约制衡,良性运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4、因地制宜,开发资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体系。边远农村地方的特殊教育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开设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校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不同类别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发相应的特色课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体系。比如,在我们重庆市的黔江区、彭水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等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残疾儿童从小就跟着父母或民间艺人吹唢呐、吹奏葫芦丝、巴乌等民间乐器,学校就可以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也必须均衡、重点发展,大力拓展。只要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策落实,常抓不懈,措施到位,特殊教育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工作主动,班子成员和广大教师尽心尽责,全社会大力支持,共同关心边远农村地区残疾儿童的成长,中国的特教事业就会迎来又一个灿烂的春天,春天的阳光就会洒满一个个残疾儿童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肖非,傅王倩,多学科合作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兼论“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发展政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5,(08):3-8。
【2】王培峰,丁勇.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转向及其改革逻辑与重点领域[J],中国特殊教育2015,(02):15-21。
特殊教育政策范文6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005 ― 02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及其他相关民族政策的扶持下,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发展。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重点支持特殊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地市州盟和 30 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区旗建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配齐特教专业教师,完善配套设施。鼓励和支持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提高随班就读和特教班的教学质量”。这使得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利用现有文献资料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从理论视角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与阐述,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民族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
二、理论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
学说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在中国教育实践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理论学说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指导意义可以从民族学说和人学等两个理论视角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民族理论视角下的民族教育
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科学地揭示了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发现了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实质, 阐明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相互关系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统一的共和国的思想(金炳镐,2007)〔1〕。根据民族理论,我们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又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既体现了民族理论的实质,又结合了中国当代民族问题的实际, 是对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具体化,因而它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民族学说以科学严密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基础,宽广扎实的历史学、人类学基础以及预示人类进步方向的社会发展学说为基础,是民族教育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宝玉柱,2009)〔2〕。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障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历史和实践证明了民族理论在实践指导的正确性。
(二) 人学理论视角下的特殊教育
人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揭示人和其他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社会属性揭示出只有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相互确认作为人的全部方面。对于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是理论非常重要的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揭示出了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一个方面。王培峰(2010)〔3〕运用人学视角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属性进行了如下阐释:残疾儿童少年自然属性中存有生命体器官缺损或资质、能力的不足等自然存在的差异,这主要是生物遗传性获得和环境因素的后天性获得;残疾儿童少年的社会属性的差异,如态度、情感、价值观、素质、能力、社会行为等的不同,尽管受其自然存在差异的影响,但不是他们自然存在差异的必然结果,而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中,由社会分工及其活动、劳动(如隔离的特殊教育等)造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既是人存在与发展的一种表现,又是人存在与发展的一种需要。这就告诉我们残疾儿童的特殊性可以从其自然属性上理解,但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关系层面赋予残疾儿童的“特殊性”,而后者是影响残疾儿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关于特殊教育的观念相对落后
关于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非残疾群体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在我国,对特殊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比起建国初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区域差异。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几个省份处在中西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公众对特殊教育的认识程度。非残疾群体(公众)对民族残疾群体的观念深刻影响着该群体平等地接受更好的教育服务的机会。因此解决民族残疾群体教育的实际问题,须从改善普通公众对民族残疾群体的看法和观念入手。这里指的“普通公众”也包括民族残疾群体的家长、监护人等与残疾群体密切接触,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社会角色。二是残疾群体自身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六岁以上残疾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教育文化程度相对落后影响其对自身处境和未来发展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态度,并在大多数时候易被非残疾群体的观念和看法所影响。
(二)针对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少数民族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较为薄弱。这直接或间接导致民族残疾群体成为处境不利的社会群体,进而影响其整体的生活质量。民族残疾群体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其接受教育的能力和机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对民族残疾群体的社会保障不仅依靠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政策支持。而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机制对民族残疾群体的倾斜或特殊政策较少、针对民族残疾群体的服务性机构(如重度残疾人的社会福利院、庇护安养机构、就业指导机构、康复训练机构等)鲜少、支持性机制(如康复医疗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扶助救济服务等)运作缓慢,限制了民族残疾群体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三)现阶段我国的特殊教育无法满足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
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必然涉及与民族性有关的概念,少数民族特殊教育也不例外。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与非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有着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其民族性上。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残疾的诊断与评估的影响;二、双语特殊教育的需要。针对第一个问题,当涉及到民族性问题时,一般常模化的针对主流群体的诊断与评估标准常常无法准确、公正和公平地判断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和特殊教育需要。另一个问题是双语特殊教育需要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在民族学校实行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但是目前关于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双语教学尚无系统的研究结论,加之具有特殊教育技能的双语教师的匮乏、双语教材教具的开发编写困难等问题,适合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双语特殊教育成为了民族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四、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特征的讨论
(一)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内在发展动力的双重性
民族学说的基础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告诉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和分析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因此可以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上述特殊问题理解为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特有规律的现象反映。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现象既能够反映少数民族教育的本质特点,也能反映特殊教育的本质特点。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也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这种角度理解的话,少数民族教育构成了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特殊教育同样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王培峰(2010)认为残疾儿童少年在自然存在方面的特殊性与其作为人之本质的普遍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残疾儿童少年自然存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运动构成着他们存在与发展独具的内在动力系统要素之一。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特殊问题是在以上两种内在动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重性发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二)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内在多元性
用发展的观点正确阐释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认为民族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最终要用民族所处的物质生产条件去解释。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属于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在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交叉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民族教育也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课题。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便是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郭献进(2011)〔4〕认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内容的文化多元性,各类民族学校一方面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也进行着本民族或其他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而民族特殊儿童除了具有文化多元性以外还具有属性多元性,即残疾属性与文化属性。可以说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无论是其教育对象还是其教育内容而言都具有较鲜明的内在多元性,进一步说,是其教育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
(三) 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发展基础上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关联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的滞后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上的不均衡性。为了削弱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带来的消极影响、保障民族地区发展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国家通常以法律、政策保证民族之间不产生阶级压迫,以经济、文化上的帮助和民族的自立自强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相互关联性是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金炳镐. 民族理论发展史〔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
〔2〕 宝玉柱. 民族教育研究〔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