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主学习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主学习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 理科教学自主学习策略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和实质
所谓“自主学习”,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理科“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理解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自主学能让学生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的实践的主体。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二、初中理科“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特征
1.初中理科“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1)指导预习、讨论交流。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有目的地看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
(2)定向思维、实验探究。选择核心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生成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等过程,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导学导议、归纳新知。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开展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掌握重点。
(4)巩固应用、反思质疑。设计跟学生联系较密切的问题、练习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引起对知识的反思,提出质疑。
(5)课外延伸、自主发展。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做课外实验,以期获得对理科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这只是一般的结构,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2.初中理科“自主学习”的显著特征。
(1)自主性特征。它是“自主学习”的显著特征之一,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理科知识,体会理科原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理科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重要标志。
(2)民主性特征。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不再是报告者,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过程性特征。“自主学习”的理科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应用性特征。新课标把知识的应用和学习提到同样重要的地位,选取学生周围熟悉的事例理解理科概念、建立理科模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理科知识去解决它,让学生感到理科知识真正有用。
(5)创新性特征。“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个性具有鲜明特征,每个学生都是探究的主体,具有创新精神。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具有独特和创新性。
三、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1.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转变教育思想,要求教师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即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体的构建过程。知识不同于实物,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公式、规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构建,并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师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其次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得更好,在学识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了,而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明白学生也有自己的专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加强理科教学的实践性是实施“自主学习”的途径。
理科是一门实践科学,重视和改进实践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应当改变过去那种讲实验的状况,积极地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等形式代替“独角戏”式的实验模式,把总结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
理科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理科概念的形成、理科模型的建立及理科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熟悉的事物,在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形成理性思维,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核心。
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的意识、主动发展的精神,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首先应了解青少年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尽快掌握理科的思维方式,进入理科的“境地”。再次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理科的兴趣。最后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理科的实用性,培养学好理科的动机。
4.讨论、质疑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自主学习的理解范文2
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课前预习做起
1.教会学生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学生预习数学学科的基础方法是阅读教材,开始可以领学生先看书。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本节知识的概貌也就是大体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读读 、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二是细读,指导学生根据编好的阅读提纲(或学案 )细读教材,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之后带着疑问去听课,而后再做练习,通过练习来检查 自己预习时掌握的情况。
指导预习应注意运用虚实相生的策略,预习必须要避免两种倾向:第一,预习不能过粗,必须能够“读进去”,对新课的内容要进行实质性的思考与钻研,对某个知识点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第二,预习不宜过细。预习必须能够“走出来”。如果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便难以释怀,从而影响了进一步的学习,这便背离了预习的基本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更关注的应是准确提出问题。
2培养良好自学习惯,使预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提高自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教师应发挥压力、推力 、拉力的作用。教师的压力作用:教师要督导 自学 、鼓励 自学。教师的推力作用 :教师要表扬 自学效果好的同学 ,给 自学效果好的同学创设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自我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的拉力作用:针对自学能力弱的同学,要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二、围绕学生主体地位设计教学过程。多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深入分析学情,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必须把整个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个原则的话,我会这样说,影响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了解了什么,确定了这一点,就可以据此进行教学。”这里反映了学生已有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经验,挖掘知识的情感因素,可较快形成对新知识的猜想,促进知识的类 比迁移。充分掌握这些已有经验 ,巧妙创设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实现知识主动建构的保障。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为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时间和空间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 ,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照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课堂上坚持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 ;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
3.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体验主体成功的愉悦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和自主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动 口,学习知识 ,巩固知识 ,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 ,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
4.在训练中教会学生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教会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对所学知识系统地小结,做到一看 :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 、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的框架,标出重点、难点 ,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三做: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培养自己的悟性与创造性,开发其创造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发挥课后资源优势。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自主学习的理解范文3
【摘 要】数学学科是个需要一定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的学科,需要学生不断的深入思维、思考才可以掌握,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培养学生正确、快速的解题,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方式,增强他们解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可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解题能力;自主学习方法
初中是小学向高中过渡的必要阶段,由于他们的年龄问题,基础比较差,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不好。那么做为初中数学课的教师就应该发挥数学的优势,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情景。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解题技巧及解题速度。但是一直以来,我们教学的目的性太强,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受到限制,因而他们的学习不主动,没有激情,只是被动的去接受,单一思维,解题方法以及思路受到限制,以至于解题速度相当的缓慢。其本质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只注重了知识的死记硬背,没有学习过程,不能很好的理解公式,定理的的来历,学生学习的气氛可谓长期的处在压抑状态,当然学习效率也就很低。而老师的教学也把知识的传授放在主要位置上,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是把公式定理拿过来应用,当学生不理解时,只能靠大容量,高密度的练习来强化。事实上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周而复始的练习就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自然也就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而多角度的思维和快速的解题正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新课程标准中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为教学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甚至去探究知识的发展状况,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这个能力是贯穿于学习数学的始终,他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自信心是增加学生解题的关键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所以在解题中,学生有没有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学生如果没有自信,那么每次解题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题目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出现问题,而每次考试的时候,也会因为没有自信而达不到高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学生相信自己,也只有相信自己,也可以在解题的时候,不出现问题,只有相信自己,才可以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在不超过知识范畴内的时候,都可以解决问题。相信自己,即使出现了一些稍微偏难的问题,也会因为自己的自信,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解决问题。要相信自己,要信心十足的去做题,并且善于总结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规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解题的时候,要教会学生审题、要细心的读题,如果一遍读不好,要接着读几遍题,确定问题中的已知和未知,条件,要让学生从条件入手,抓住条件不放,不能丢掉任何一个已知条件。这样让学生感受从已知和未知转变的过程,抓住每一个题与题之间的联系,找到他们共性的东西,从而找到他们的方法。
2.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是数学中重要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数学有代数和几何两个分支,几何是研究“形”的, 代数是研究“数”的。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是数和形是互不分开的,数中有形,形中有数,数和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数和形的结合往往是问题简单化,这也是数学学习研究的一种趋势,研究的越深,“数”与“形”的结合就越来越紧密。实际上我们自从学习了数轴,就接触了数与形的结合,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问题就可以借助直角坐系从其图象入手来研究了。用图象来研究函数问题,可以更直观的去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当然也就更容易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数形结合”的思维训练,在日常的学习中,只要遇到与形有关问题,我们就可以结合题意画出图形,来分析一下,这样做不但使问题形象化,更能直观的去看待问题,了解问题的实质,对解决问题也大有好处。我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要不断的去利用图形、图象去解决问题,逐步形成“数形结合“的一种数学思想。
二、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数学的必然趋势,是学生学会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就是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导引,设计一些独立思考、实践、探究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方式,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为将来自我取得成就奠定一定的基础,也为自己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打好基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数学,学会生活。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部分,当有了成功的导入后,学生很快的就跟着老师走入到课堂中,如果学生可以成功的走进你的课堂,那么你这一节课就算成功了一半。这个过程中,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构建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真正领悟自主学习的核心思想。老师可以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时的给予点点拨,当问题解决后,对于好的方法和思路老师要及时的归纳总结。
自主学习的理解范文4
[?]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主要凸显两个方面: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该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1. 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主有意义建构知识的过程,明确指出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单向的知识传授,应该是教师建构有利于学生知识探究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建构或丰富知识.
我们提出来的“问题解决”、“自主学习”非常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观点.
(2)“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是布鲁姆教授在其广泛实验和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我们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性教学,结论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学习前所规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能够给所教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内部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小.
笔者认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提出了教师指导性、启发性作用的重要性,那么在中国当前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下,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有效避免两极分化,促进全体学生均获得有效发展呢?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不失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3)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高中数学知识学习分为两个水平:其一,现有发展水平,这是学生能独立完成问题的水平;其二是最近发展区(潜在发展水平),这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完成问题的水平. 根据该理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分工就明朗化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努力帮助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出发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实现发展水平的不断上移.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问题的设置就是我们教师认真分析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后设置的有效问题,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认识水平、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多重提升.
2. 学习模式的特点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组织概念教学和复习课教学,长期实践经验表明,该学习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1)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抛出了问题,而没有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最终解决的结果,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去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学习,符合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2)能够促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应用原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创新、尝试、顿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建构的知识结构是灵活的,是可添加和随时优化的,与知识体系不断丰盈同步发展的还有学生高层次的思维.
(3)这是一种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学生的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对于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恰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出彩点,即学生能自主学习解决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一起课堂上合作解决,有助于提升高中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教学案例与评析
1. 案例呈现: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是高中数学较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也较为抽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具体的问题,暴露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定义.
导入性问题:请自主画出下列几个函数的图象.
(1)y=2x+1;
(2)y=-x3;
(3)y=x2-2x+1
学生在具体问题的引导下,画函数图象. (这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接着,继续抛出观察思考性问题:请你观察自己所画的图象,想一想函数值的变化和自变量的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可以把学生分为3大组进行观察,保证观察结果的独立性)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观察图象思考问题等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然后让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问题解决成果.
学生1:我发现y=2x+1图象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也在增大.
学生2:我发现y=-x3图象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却在减小.
学生3:我发现y=x2-2x+1的图象中,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其函数值有的地方增大,但是有的地方却在减小.
不同学生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学生自然会去验证其汇报的正确性,大大缩减了自主学习时间,但是规律还没有总结出来,怎么办?到底有什么规律呢?学生都想知道,此时师生一起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两名词,新的问题自然生成.
生成性问题:上面3个函数属于哪一类呢?
学生的思维再次带上了路,并很快得到了y=2x+1为增函数,y=-x3为减函数的结论. 但是y=x2-2x+1这个函数怎么办呢?此时需要我们教师适当的点拨,笔者设置了如下点拨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学习.
点拨性问题:y=x2-2x+1在整个定义域上既有增加的部分又有减小的部分,如何定义增函数、减函数,才能既合理又能把这种情况也包含进去昵?
该问题无疑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笔者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生初步得到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后,笔者再帮助学生梳理出完整准确的定义.
2. 案例点评
从整个概念学习的过程来看,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并且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之中,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而且对它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事实上后来到了单元复习学生完成习题的质量也说明了学生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很好.
3. 几点反思
通过长期地类似于上述案例的实践,笔者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总结有如下两点.
(1)核心问题要大胆放手
教师将核心问题提出以及解决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核心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进行和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导下由学生解决该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均有较大发展.
自主学习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衔接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52-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外语教育的研究重心逐渐由教师“怎样教”转变为学生“怎样学”。研究结果表明,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修订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1]可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两个教育阶段缺乏沟通、衔接不畅,导致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流失、动力不足、疲于应试。在高中,学生由于自主时间的缺失与考试模式的压力,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养成了用死记硬背应对考试的学习惯性。在从高中时代向大学时代过渡的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很难从被动的英语学习模式中脱离出来过渡到自主学习模式。虽然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分属不同的教育阶段,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
因此,教师应明确处于“过渡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这个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学生死记语言规则和死背脱离语境的孤立的句子,[2]为学生营造互动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并以此转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针对“过渡阶段”的大一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学习困境,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衔接性策略。
一、学习兴趣的衔接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实践,进而实现自主性学习。多数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有机会展示自己。实践发现,如下两种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演讲和课外活动。
(一)课前演讲
课前演讲指每次课课前由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做课前演讲。演讲内容、演讲次序、演讲时长需要在开学初由教师跟学生共同确定。具体实施流程如下:学生结合单元主题内容进行课前演讲,时长一般不超过三分钟。演讲结束后,由学生点评一分钟,再由教师点评、总结,并记入平时成绩。
实践证明,多数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基本任务,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有的同学的演讲缺乏感染力,很难激起听者的兴趣。
2.有的同学参与点评的积极性不足。
3.有的同学的演讲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甚少,为教师导入新课增加了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课前演讲环节调整为:(1)学期初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变一名学生完成一次演讲为各小组轮流演讲。各小组选定话题后,课下讨论、书写报告提前一次课交给教师。轮到本组演讲时,由该小组的一名代表演讲(或一名以上小组成员共同演讲);(2)变结合课程内容演讲为结合课程主题演讲。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得每次演讲都有更多的同学主动参与,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激发了他们的演讲兴趣与创新精神。有的小组以二人对话的方式实现演讲;有的小组以多人小品的方式实现演讲;还有小组以短剧的方式实现演讲。这样,学生准备演讲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在听其他同学演讲和参与点评的过程中,也会间接地激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在演讲者、听讲者与评讲者三种角色的变换中过程中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的授课对象是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的英语起点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英语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演”带动“讲”,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外活动
学期初,我们还参照学生的兴趣与学生一起确定课外学习小组活动的必选内容与析选内容。必选内容之一是课前演讲的准备。必选内容之二是对学过的单元内容进行总结,每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做单元报告。报告的呈现方式不限,可以借助板书,也可以借助Word文件或PPT文件。实践表明,这项课堂活动能够调动半数以上的学生参与。学生在准备报告与现场报告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发现,学生的讲述水平总是难于超越他们的PPT制作水平。对此,教师需要在点评及总结时,及时肯定成绩并指出不足。
课外活动的析选内容是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选作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去做。可以不做,也可以全做,还可以做一部分。选作题的内容主要有:英语习语汉译与汉语成语英译;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选自某一首诗中意义相对完整的两句或四句)。这部分内容看似难做,却有“易做难评”的特点。所谓“易做”,是指有些译文是可以从网上查到的;所谓“难评”,是指译文有多种,孰优孰劣,较难评价。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点评,教师要做较充分的准备。教师到位的点评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如上两种与大学英语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外,学生较有兴趣的课外活动还有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我们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级英语演讲比赛,如校级英语演讲比赛与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口语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事实上,他们备战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以互动促自主的衔接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采用“教”与“学”的师生双边互动,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自主学习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明确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来说,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非智力因素多而复杂,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就如我所在的东区中学,生源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差,父辈身份及经济地位的变化,使得他们对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勤奋、刻苦、坚韧等传统品质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学生缺乏竞争参与意识。为此,我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围绕“城乡结合部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学习课改实验提出“先学后教”“超前断后”。通过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讲到“选择较优方案”的课题前,我要求班上学生到移动营业厅或上网搜索移动通讯服务的收费标准,看看有何优惠,再根据得到的优惠信息帮助家人选择较优惠的方案。这样不但使学生提高了听课效率,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的知识,同时对本节知识要用到的以前的关联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时,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整理出可以得到线段数量关系以及角的数量关系的方法。这样便有利于学生做好知识储备,为课堂的展开留下线索,也让学生在预习中学会了自学。
二、鼓励学生课堂上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鼓励学生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
展。提出问题始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紧接着便会带来对新知识的探求。我想:古人所说的“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并不是没有疑问而不提问,而是他们缺少提问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力就要靠教师来鼓励和指导。
例如,在上课时,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之后,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很好,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学都有相同的疑问”。像这样,不仅能给提问学生充分的鼓舞,还能在其他学生面前展现出提问的重要性以引导他们主动地提问,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2.鼓励学生讨论
从课程性质来看,数学是一门充满逻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已学的知识,还要理清各个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
系。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第十三章“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我让学生判断一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当问到“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意见不同。这时,我没有像高高在上的“法官”那样作出权威的“裁判”,而是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结果为:若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不一样长,就不是轴对称图形。于是我组织学生通过剪纸对折验证讨论结果。学生受此启发,还进一步讨论发现“一般五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等等。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主动性。
三、要求学生课后先复习后做作业,提升自学能力
如果在课后没有复习就动手做作业,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即使做完了作业,也是事倍功半。课后做作业之前及时进行复习,就是让学生把今天在课堂上学的主要内容在头脑中像过电影那样“过”一遍,对知识进行条理化。
我们学校数学课上的传统是每天每人发一张学案,课堂上没完成的学案课后作为作业做,或适当添加学习评价作业,我都要求我的学生在做作业前一定要先复习一次学案和课本上相应的内容再做作业。复习的习惯一旦形成,对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自学能力都大有帮助,做起作业来往往事半功倍。
对于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生,课后要依赖家长督促是很难的,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能提高成绩。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我们教师的指引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双向合作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潘莉英.试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技视界,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