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管理办法

教学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教学管理 教学编制 高校

目前,教学编制从总体上是围绕国家提出的生师比和生员比的有关要求来计算的,虽然各高校教学编制分解的具体方法会有所差异,但是总体上看,依据仍然是各部门承接的教学工作量。虽然在教学要求一致的前提下[1],教学编制可以得出总教学的工作量的方法,体现出其合理性,但是因为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主要根据高校内部教学任务的相关安排,教学工作量也会有所不同。

1.当前教学编制方法存在的缺点

以往通常采用学期末各个教学部门通过报表的方式统计并且分析教学工作量,高校汇总之后计算各教学部门的教学编制,但是这种方法不但运算量大,还有如下缺点:①编制不及时,对于发挥编制管理对教职工的要求进行预测以及调控的作用没有真正体现;②不利于发挥各个教学部门的教学积极性,降低了相应的教学效率,同样会造成教学计划预制和教学任务安排中不讲效率的现象,从而人为地造成工作量膨胀,从而对部门根本利益造成影响;③不利于教学改革,由于教学改革的重心在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整合的方法,依靠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进行精简,缩短教学时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可是在课程整合方面,缩短教学时数又会造成部门的教学工作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到教学部门的经济利益[2]。

2.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编制管理办法

结合以上几点问题,我们通过对教学计划和招生计划可以计算出的各教学部门教学编制和各部门教师聘用的管理办法,可供高校在进行教学编制管理时借鉴。

2.1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假设:①各专业各类课程可以作比;②各个专业高校的教学任务安排是均匀的。按照我国教育部提出的生师比大约12∶1的要求,在①的条件下,第p个专业的有关的教学编制数Ui的计算公式为:

rp,np=npq

其中mpq是第p专业第q年级完成教学计划内教学任务的比例;npq是第p专业第q年级的学生数;mpq1是第p专业第q年级本系承担的教学计划内时数;mpq2是第p专业第q年级外系承担的教学计划内时数;mpq1+mpq2即为第p专业第q年级教学计划内教学总时数。

在假设②下,mpq1+mpq2应为一个常数,下面对该常数进行估计。依据制订的教学计划,规定在高校的学习时间中,理论教学总时数控制在2700学时以下,高校中的理工科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占35周,共计35学分,以每学分17学时计,折合约600学时,故工科四年总学时为2700+600=3300学时,所以mpq1+mpq2=3300÷4=825代入(1)式得:

up=mpq1npq上式中mpq1npq

是第p专业本年度的本系完成的教学计划内总生时数。9900即为按生师比12∶1要求一个教学编制的额定生时数。以每个标准班30人计,可得330标准班时。但是,由于专业的节数较多,难以直接计算,以mpq1=825-mpq2代入(2)式,得:

up=npq-npqmpq2上式中

第1个式子所得出的结果是第p专业的总编制数,第2个式子所得出的是第p专业的外系教学工作编制数。公式(3)和以往的依据工作量确定教学编制数的根本区别在于本系的编制数完全由本专业的公共课开设情况而定,而由于公共课的开设完全依据由教务处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依据上级要求和本校实际教学状况。这就从总体导系级教学单位在教学安排上注重提高教学效率,鼓励专业课通过课程整合,精确而减少了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数,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2对于模型的深入分析

由于各个专业的教学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在此,也有必要进行对模型的修改。由于专业课一般占总学时的10%左右,高校限定专业课节数为每专业300学时。专业课修正系数为1.5左右,在教学计划总学时中多了150学时,把专业课换成技术基础课。此外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环节要加强,按每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15周、每标准班30学时/周计,相对理想模型增加(30-17)×15=195学时,理想模型中所得出的结果变为:

mij1+mij2=(3300+150+195)÷4=911.25

根据不同的专业而依次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可以看出,除专业课外,各类课程的安排办法和按工作量安排有很好的一致性。专业课教师的计划工作量远远小于公共课教师的计划工作量。虽然工作量已经制定,但是专业课教师的计划工作量也只占基础课教师的70%左右,新的定编方法占65%左右,两者一致。

3.高校教学编制优势

依据我们所得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此模型的定编基础以标准班时数作参考,和从前以往的定编办法和工作量计算办法进行比较,对比可以看出,此模型有以下明显优势:①根据新的定编模型,我们可以结不同本部门特点,做到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任务的有效安排上提高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②操作较为简便,便于进行计算机管理。我们只需要确定招生计划以及招生人数,就可以很简单的完成模型的建立,就可以很快地得到各教学部门的编制数,并且有着运算准确,可随时进行合编的优势。③对专业课方面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贡献。即为专业课进行课程整合以及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的现象、更新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数、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④有利于发挥编制制度的相关调配作用,可以有效的进行编制调配。

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办法范文2

非学历教育的学生是指未正式取得本校学籍,但经过学校同意,报名参加本校网上课程学习的学生。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在职人员自我完善、提升自身社会竞争能力的需要,学院开设了课程进修、单科选修、专业进修等非学历教育。

二、学习期限

课程进修生:总的学习期限最长为六年;

单科选修生:自课程开通之日起,每门课程的学习期限最长为两年;

专业进修生:总的学习期限最长为两年。

三、交费与注册

(一)交费

为确保交费工作的准确无误,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应严格按照学院及各教学服务中心通知的交费时间及交费方式及时完成交费,为自己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课程进修学费=选修课程的学分总和×每学分学费标准

单科选修学费=选修课程的学分总和×每学分学费标准;

专业进修学费=本专业进修课程学分总和×每学分学费标准。

学生首次交费时,须确保所交纳的学费不少于实际选课所发生的费用,若须订购教材,则须预交教材费200元。

学院在学生结业时退还学生剩余的学费和教材费。

(二)注册

非学历教育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注册。

非学历教育学生由学院发给相应的进修生证或选修生证。

四、课程管理

非学历教育学生不予办理课程免修、免考、代修。

首次选课时必须选修《网络学习指南》这门课程。该门课程不计学分,不收学费。课程考核采取客观题网上提交的方式,正确率达到80%为考核合格,学生可反复提交答案直至考核合格。学生必须在第一次课程考试预约前通过该门课程考核,否则不能进行预约考试。

专业进修生须一次性选课,并参照专业进修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自主决定是否选修先修课,并决定是否参加这门课程的考试。参加先修课的学习,可以不参加考试,但需要缴纳学费。先修课与取得专业进修结业证书无必然联系,其教学方式与其它课程相同。

非学历教育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和考试管理办法等与学历教育相同。

五、成绩(学分)转移

非学历教育学生可申请转为我院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申请转为学历教育学生,必须符合或取得我院高等学历教育的入学资格,学籍从正式录取为学历教育学生时算起,学习期限即按学历教育要求执行。

非学历教育学生在录取为学历教育学生后,其被录取前在本院取得的学习成绩(五年内有效),符合录取后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可直接获得承认。不符合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可以继续以单科选修的形式学习,学习期限自课程开通起两年有效。

六、非学历教育学生结业办理及证书颁发

(一)证书

课程进修生参加本校网上课程学习,所学课程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合格证;

单科选修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选修课程的学习并且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单科合格证书;

专业进修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专业进修计划全部课程的学习并且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专业进修结业证书。

教学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语文教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常都拥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较弱,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习和成长齐头并进,稳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往往有着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和学生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简单。班主任只有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制订相符合的学习计划,因材施教。

一、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

语文学科是学生学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就能对其他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部分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安排的语文课时相比于其他学科的课时要多,语文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会更多一些,对于学生的个人情况也会得到更全面的了解,这对其日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另外,小学语文教师传授的内容包括识字、写作以及古诗词方面,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会拥有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全面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对于管理班级也会更加的轻松。

二、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通过语文教材内容加强德育教学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本的基本内容,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结合德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如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近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还有很多经久不衰的诗词歌赋,这些作品里蕴含着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情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不但学到了语文基础知识,还从教材中汲取出了额外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与道德素养。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于永正在文中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圆明园被毁之前的富丽堂皇,以及被毁之后的残垣断壁。语文教师在讲述这篇课文时,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历史,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一道理。

(二)通过课外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养成从课外读物汲取知识的良好习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读与写,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以《三字经》为例,《三字经》是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是古代经典中较为浅显易懂又具有哲理的读本之一,文中有诸多的历史典故,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借此让学生更加理解了文章的含义,不但加强了学生的印象,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文章写下来,同时,要保持端正的坐姿,用正确的笔画进行书写,以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亦师亦友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都是需要靠学生的想象力去解决的,尤其是在遇到非命题作文时,理解不同,那写作的方向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会更加轻松、和谐,学生也会觉得班集体很亲密、温暖,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非常重要,第一,对教师来说,和谐的班级氛围能让整个班级团结在一起,更加便于教师管理,降低了工作量。第二,对学生来说,和谐的班级氛围能使学生之间拥有更亲密的关系,在学习时不断进行良性的竞争,共同进步,也会产生集体荣誉感,会更积极地响应学校召开的集体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第三,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会有很多疑惑需要教师去解答,如果学生害怕教师,就会闭口不言,长此以往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建立更融洽的关系,学生就会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也能知无不言,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班级的管理工作会更加顺利开展。

(四)通过构建趣味课堂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据调查,部分学生比较反感家长和教师告诉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很有必要。教师应当构建趣味课堂,这不仅能建立起更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能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以及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听完后要给予肯定的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避免学生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因为在生活中能学到更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五)通过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来解决的问题,集思广益,这样不仅能给出合理的答案,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分组教学能使学生获得集体荣誉感,让所有人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从而感受到团队合作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心情。在分组时,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性格与特点进行分组,并在每组中选择合适的人选作为组长,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在团队中实现的自己价值。分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还让学生学会聆听其他人的见解,学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六)通过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很多来源于生活,文字是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因此,语文课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课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充分的理解,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有全面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特性制订与其相符的教学方法。另外,教师可以征得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同意,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去野外郊游,让学生在不同的季节去认识大自然的变化,以及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同时,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语文课堂的高效运行。

(七)明确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并让学生在担任班干部的时候学会与人合作。教师要注重实施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班级管理制度,把之前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载体。例如,教师可以增添部分班干部职位,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干部,不分大小,重在职责的把控,把学生的能力展现出来。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轻松地学好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总的来说,教师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活动制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更加自信。这样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班级管理活动,这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责任不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以及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更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格与素质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时,要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剖析教材,拓展课外阅读,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稳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琳.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探讨[J].新智慧,2020(8):50—51.

[2]吴华平,周大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新智慧,2019(2):10.

[3]李万顺.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学周刊,2020(2):166.

教学管理办法范文4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05-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毫无疑问,学校管理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以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一、管理的核心

学校的一切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

作为学校这个机构的管理者,既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认真研究学生、关爱学生,最大绩效地管理学生,满足学生,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当然也要考虑教师职工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包括精神、物质上的需要(工资、福利);管理者还要考虑到家长、社会的需要,家长将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来最希望孩子获得什么,社会需要未来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管理者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作为管理者,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明白管理者的三部曲:时代的眼光,社会的需要;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

二、管理方法

1.教师管理的制度化与人性化

学校的大部分工作都靠教师去具体实施,学校的发展要靠教师来推动,教师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执行力量。所以如何管理好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是学校首要工作。我们二附中充分考虑到学校内每一位教师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人格,承认他们的尊严与价值。同时,还十分注意情感投资,不管其职位高低,都一视同仁,激发出每个人的热情,让学校在每个人的努力下,精神焕发,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能;让教师感受到:在二附中工作是幸福快乐的,我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力量,这样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力,就会加快学校的发展。“严而不善,管的是人,严而又善,管的是心。”我们在定好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注意灵活地运用、执行。尊重、关心、爱护、善待每一名教师,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应该体现人性化,这样才能使教师理解你,尊敬你。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二附中,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听课。教师听的课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转变思想的课,一种是业务培训的课。转变思想的课,强调两个字――敬业。通过听课,对教师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程,让教书育人从谋生的职业变为激情燃烧的事业,让敬业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具体管理上,加大师德考核量化结果在绩效考核总分上的权重,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业务培训的课,也强调两个字――提效,鼓励教师向专家名师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积极参加教育专家或名师讲座,不要错过任何一次这样的听课学习机会。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本着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大胆试验,制定点评课、推门听课制度,开展中层以上干部示范课、青年教师赛课、青年教师论坛、青年教师解题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人人参与讲课,人人参与评课,人人当评委,大家畅所欲言,直言所有讲课教师的优缺点,提高45分钟授课的“含金量”。

2.学生管理的严格要求与适度引导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管理好学生,培养好学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除了学习之外,各种习惯的养成也非常重要。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养成教育,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严格要求。当然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引导,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以人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利益、需要、知识兴趣、爱好,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并能可持续发展。学生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学生管理过程当中,坚持把所有学生作为全心全意为之服务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学到管理,从学习到成长,都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过去那种以学校为主体,以教育者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变管理为服务,树立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管理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信任学生。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实行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管理。具体地说,我校实行“知识+能力”的教育管理模式,知识强大并不代表能力强大,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我们正在探索寻求平衡点,让学生“两条腿走路”,将来才能在社会上走得更远更好。反映在教育观念上,提倡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学术上标新立异,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重视心智的发展与知识的获取;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反对学生把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团队活动与群体组合。合作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合作型交往,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诸方面将得到全面发展。

二附中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也注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经常听学生这样说:“我要做这份工作。”学生们竞争“上岗”,用能力证明自己。大到学校文明监督员,小到多媒体仪器的维护,都是学生“挑梁”。这种“知识+能力”的教育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在国家、省、市、区的各项竞赛中多次获奖。

3.推进家校合作,关注学生成长

在学校管理中,不仅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还以家长为本。我们十分重视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每一期培训班学校都会开设不同的主题,普及不同的家庭教育知识,让家长了解哪些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教育误区,怎样正确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努力让每位家长都成为教育的能手;同时建立科学的反馈和监督机制,广听建议,使每位家长都成为学校“教学督导”。

不仅如此,我校还组建家长委员会,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和民主管理;邀请著名心理学专家为初三学生家长进行考前心理疏导;“e”线联系,家庭和学校实时沟通学生情况,共同关注学生成长,让人民满意。

4.管理计划的科学性与细致性

学校的管理计划的制定重在“科学合理”,具体实施重在“责任到人”。学校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要有明确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分解转化为学校各年级各班的目标任务,并保证目标的可操作性。学校管理应该突出精细化管理,管理做到层层分解,面面有人,责任到人。这样才会使学校管理更加完善。常规化是学校管理必须具备的,教学、德育、后勤、安全等需要常规管理来支撑,来落实。因此坚持学校管理体系的科学与细致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5.管理氛围的民主性与和谐性

教学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一、《班级管理》课的内涵

《班级管理》课是一门小学教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核心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级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门课程旨在培养能够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要求的班级管理者,能够胜任在教育教学中解决班级问题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希望能够培养出重视学生教育思想与手段的教书育人者。

作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课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强烈感受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这些“未来教育工作者”管理好一个班级,包括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学习气氛、学习习惯等等?这就是我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

二、《班级管理》课教学方式的最佳选择——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选取了许多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在担任本校10级小学教育期间,也进行多次的试验和探讨,结果发现,其实最适合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情景教学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景教学法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给他们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他们从对课程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景教学法,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班级管理》教学中,巧用情境教学法不得不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因为它可以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通过情景的设置来体验教学内容。

那么,什么是情景教学法呢?情景教学法就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的情景来让学生学习或使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具体的场景,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进而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并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能够帮助任课教师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帮助学生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从而最终实现这门课的教学目标。

三、如何在《班级管理》课中合理地应用情景教学法

现代教育不仅是为了教书,更是为了育人。在班主任工作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问题往往都是班级管理中的大问题。现行教育专业《班级管理》课就直接关系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如何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直接影响到所教学生未来参加教育工作的素质水平。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这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这门课教师的重任。在我校09级,10级小学教育专业的授课中发现,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情景教学法对这门课程合理的进行教学,学生就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景,学生扮演角色,提高他们对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那么在适宜的情境中,就能够将这门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进行。如可组织学生来一场情景表演,让一部分本班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扮演某一类学生,另一部本班学生就扮演老师去处理这类学生出现的问题。

通过游戏的情景演示,可以很好的展现出在在教学中要传达给学生的教学目标:“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该怎么办?”让这些同学游戏的进行中得到最终的答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直观情景,提高他们班级管理中的协调能力;

巴班斯基认为:“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发挥教育教学过程的条件。

借助多媒体技术特别是把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等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该门课的学习效率。

在《班级管理》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将当今社会学校班级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所创设的环境溶入感情,让他们体会到管理班级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及要掌握的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管理班级的协调能力。

三、通过故事创设情境,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提高他们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能力。

故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同时也蕴含有一定的知识。在《班级管理》课中讲解到一些案例时,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不同类型故事的创设,如一些班级管理故事的发生、过程、结果等都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如何提高自己在处理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沟通能力。

三、可以通过故事创设情境,增添课堂教学趣味

故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同时也蕴含有一定的知识。当在《班级管理》讲到一些具体案例时,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故事,就学生觉得身临其境的发生在自己身边,通过故事的线索、情节的发生、故事过程的演示、故事的不同结果来让学生觉得上好这门课是一件很乐意的事。

教学管理办法范文6

随着语文教改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各种摆脱传统注入式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摒弃满堂灌模式而创造的新的教学模式,无疑都是围绕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个中心而总结或创造出来的。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也确实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黑板”(电化教学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黑板”的迁移或延伸),任何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有意或随意地在黑板上写写、点点、画画,这就有了“板书”。板书图示教学法就是利用板书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总结出来的、建立在综合性教育工艺学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融文字、符号、线条、图形于一体,方便、简单而又实用。近十年来,板书图示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的经验表明,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板书图示教学法简明、概括、浓缩,有利于加大信息量的输出,缩短教学时间。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就课堂教学而言,一节课内教师向学生输出多少信息量,学生能接受多少信息量,这是评价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信息量输出少,教学时间拉得过长,教学节奏缓慢,绝不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练”艺术。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这种“浓缩”,往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式和点睛之笔,把最重要的语言信息传输给学生。好的板书图示设计,可以对讲课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曾在两个班作过实验,教《祝福》这样的长文章用板书图示法,仅用两课时就完成了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而用讲述法,则花去了四课时才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不少名师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不仅完成了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板书图示教学法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上的板书,往往是教师讲课的重点或难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的关键信息,精心设计出板书图示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边讲述边板书,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把这些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板书,就起了强调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注意原理的运用。“假如学生在上课时先是把心理活动指向教师的口述,那么,当教师板书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板书内容。”[1]由此可见,板书图示能加强刺激的程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正是利用板书图示的这个优点,较好地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一“点”突破,全“篇”皆通,教与学的效率都提高了。

板书图示教学法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学习知识,就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听和看两个方面。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数据表明,人脑接收的外界信息,90%以上来自眼睛;看一遍比听一遍的信息接受量要多1.66倍。由此可见,学生接受和感知信息的两条主要渠道中,看比听更重要。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符合这个感知原理的。因为它直观、形象,把语言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用不同的线条、符号、色彩标示出来,显得突出而醒目,有利于学生的感知。储存信息,即记忆,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来加强的。表象是记忆的主要形式,也是记忆的主要内容。有了表象,人们就能再现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从而进行比较和联系,板书图示教学,正是将文字的内容概括为图示表象。学生通过图示表象,进行形象记忆,往往记得更牢、更准确。笔者三年前讲授鲁迅的《〈呐喊〉自序》时曾作过实验,只用讲述的方法,要学生回答“鲁迅是怎样写起小说来的”问题,全班50人不到10%能准确地表述;运用图示法,在讲解中板书鲁迅思想发展的轨迹,然后让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全班60%的学生能正确地表述;三天后来一次“突然袭击”,全班有40%的学生仍然能正确地表述。

板书图示教学法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的内在本质是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2]“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普遍重视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思维培育。”[3]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板书是使思维视觉化的一种手段。板书图示教学法,通过图示,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促使学生形成各种概念,并通过上述那些局部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基础过程,是分析和综合。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把分析与综合两种思维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为了理解作者的行文脉络,教师往往分析一个一个段落,最后又把全文综合起来;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教师把作者的思路用图示法标示在黑板上,以简驭繁,向学生显示课文的结构、线索,梳理作者的思路,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再者,中小学生的思维多数带有具体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从具体直观的形象入手。板书图示教学法,正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将形象性与逻辑性融于一体。从形式上看,板书图示法是“形象——抽象——形象”的过程;从实质上看,它又是“综合——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教师从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出发,选取不同的切入角度,对全文作鸟瞰式的综合,从宏观出发,运用演绎法,条分缕析,最后运用归纳法,分门别类加以概括。这样,就能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与结构,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费时少,收益大。

板书图示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板书图示,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多数教师在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时,都力求文字美、结构美、布局美、线条美、色彩美、图示美,使之与教材的核心内容完美统一。因此,好的板书图示,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朱绍禹先生对板书图示法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好的板书“既有认识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板书图示法,根据美学原则,设计出优美的有审美意义的图示方案,教学中就会寓教于乐,寓智于美,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华北油田一建子弟学校青年教师李凤平,根据美学和心理学原理,把初中语文教材中全部基本篇目设计出图形板书,一课一个图形,绝不重复,每个图形简朴、美观,寓意深刻。他运用图形板书进行教学长达五年多,其教学效率之高,教学成绩之大,已经引起语文界的普遍关注。[5]章熊先生为李凤平著的《初中语文图形板书·简明教案》一书所写的序文中赞扬道:“作者注意到板书的美学因素,利用这块学生不断接触的天地,使之成为学生审美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独具卓识的。”

【注释】

[1]王松泉:《谈谈板书教学法的原理》,《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1期。

[2][3]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