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调查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调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调查方案

交通调查方案范文1

交通量是交通三大基本参数之一,是描述交通流特性的最重要的参数。在交通规划中,必须获取相应的交通量数据,才能明确交通量在建立或检验预测模型中的功用。我国的交通调查工作虽然起步比较早,但交通调查的组织方法和调查设备落后,特别是在针对于具体项目的交通调查中,目前还多采用人工计数或机械计数的落后方式,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在交通量较大情况下调查的准确度难以保证,同时,上述交通调查方式的数据记录后期处理任务繁重,严重影响了交通调查数据的有效、充分利用。因此,在当前计算机应用以及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发新一代的交通调查设备对于促进交通调查技术发展和提高交通调查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1 设计原理

1.1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手机端的交通调查及数据管理分析系统分为两大模块:手机端数据采集模块和电脑端数据分析模块。手机端数据采集模块具有交通数据调查功能,并且可以将手机端采集的数据上传至电脑端,在电脑端完成交通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进一步得到交通分析图表。项目流程图如图1所示。

1.2 手机端数据采集系统原理

手机端的设计是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主要包括4个子模块:调查资料填写模块;调查内容选择模块;交通量计数模块;Android调查数据上传模块。手机端软件设计整体框架如图2所示。

1.3 电脑端数据分析系统原理

电脑端的开发是基于VB.NET语言和MySQL数据库进行软件开发的,主要功能包括:接收手机端发送过来的交通调查数据,利用MySQL数据库语言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采用VB.NET中Chart插件完成对数据图表化的直观显示。

图1 项目流程图

图2 手机端整体框架图

2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2.1 手机端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的4个子模块中,调查资料填写模块是此次调查的重要信息模块,包含调查基本资料,如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类型选择、服务器的IP地址等;交通量计数模块是交通调查仪的核心模块,通过为不同车型的Button按钮添加事件监听器,调用方法实现点击计数功能;发送数据模块是调用多线程结构实现数据的传输,采用Socket通信机制,将交通量调查数据以特定的格式发送至服务器,等待后续数据处理工作。

2.1.1 主要关键技术

(1) XML布局

该应用使用XML布局文件来控制视图,这样不仅实现简单,而且可以将应用的视图控制逻辑从Java代码中分离出来,放入XML文件中,对组件的控制更加简单,使用如下Java代码即可在Activity中显示对应的视图文件:

setContentView(R.layout.<资源文件名>);

通过如下代码即可在Java代码中访问指定UI组件,通过事件监听器以及创建方法实现对不同组件的控制。

findViewById(R.id.);

(2) 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

TCP/IP是一种可靠的网络协议,它在通信的两端各建立一个Socket,从而在通信的两端建立虚拟链路,然后服务器和客户端即可相互通信,TCP协议使用重发机制,能够保证数据准确无误的在端对端之间传输。本设计使用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不仅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而且也便于后续的功能扩展。如图3所示。

图3 通信协议

2.2 电脑端数据管理分析系统设计

2.2.1 界面组成

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用户登录界面和用户操作主界面。

登录界面工作流程为:用户名密码系统验证(出错提醒机制)登录操作主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登录界面

2.2.2 数据读取并存储模块

用户通过此模块来管理手机端传送至电脑端的交通调查数据,包括数据接收、数据读取、数据存储:

(1) 将手机端发送过来的数据以文本的形式存储于电脑端,采用TCP/IP网络传输协议。

(2) 数据的读取采用VB.NET中对于文本文件的读取,用到的关键技术是READALLTEXT(文本文件)和Split函数(文件数据的分割)

(3) 数据的存储主要采用将读取的数据存储入MYSQL数据库中,主要采用 ADO.NET建立数据库连接,并将读取到数据存入MySQL数据库中对应的表格中。

2.2.3 数据分析模块

本模块能够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读取出来并分析为相对应的柱状图。其中采用DataGridView插件来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分析出来。本文采用Chart插件将读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表示出来。

3 功能实现

在上述的环境、设计和开发规程步骤情况下实现了基于手机端的交通数据分析统计系统,以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口为例,对软件功能进行调试。

3.1 手机端调查软件的功能

(1) 具有断面流量调查和交叉口流量调查功能,实现对各种路口的流量统计功能。

(2) 具有调用系统实时时间记录调查时间的功能,可以准确记录调查时间,保证数据采集的实时性。

(3) 软件通过计时器设置每次采集流量的短周期,并在短周期时间范围内发送数据,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4) 软件能够在WiFi热点创建的局域网中,将调查数据通过可靠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按设定周期上传至服务器,在电脑上进行数据分析、整理。

实际应用效果图如图5所示:(a)为登陆界面,验证调查员的验证信息;(b)是调查前的调查资料填写界面,完成资料填写后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c)为调查计数界面,通过点击按钮实现计数功能,并且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将数据实时上传。

图5 交通调查仪界面

3.2 电脑端的数据管理分析系统

系统集数据输入、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数据的前台可视化界面和调查信息存储的后台数据库的结合,并且完成对交通状况趋势的分析。通过对大客车和小汽车数量的统计分析,最终的数据结果如图6所示,证明了软件的有效性。

图6 数据分析结果

4 结 语

本文针对交通调查难度大、组织难、数据处理不方便的特点,设计了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基于Android手机的智能交通调查仪,在保证调查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管理,实现了交通量调查的系统化管理。该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够进一步提高交通 调查效率,节约交通数据统计和分析时间,适应新形式下交通调查技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建军,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吴兵,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交通调查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地铁运营管理;调查能力;调查实习;实习内容

[基金项目] 上海市市属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和上海高校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编号:200-03-02

[作者简介] 陈颖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上海,201620;邱薇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教授,上海,201620;刘志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副教授,上海,201620

[中图分类号] G64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7-0106-0002

一、调查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目标

由于地铁运营是为乘客服务,因此组织好运营的前提是了解乘客的需求,对运营水平的评价和改进也应基于乘客的评价进行。另外,从教学培养体系的角度出发,调查是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一个实践活动,可以考验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实习属于广义调查活动,后期调查数据处理需用到统计学知识,也对学生统计学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为此,在进行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等有关的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调查实习。本次实习是本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调查实习的目标是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中,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必须真正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才能切实体会书本上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调查中的四个关键环节:制定调查方案、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系统掌握调查研究的整个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全局观念,以及参与实际项目的能力。

二、调查能力培养方式

由带教老师提供5个方向的调查主题,学生根据自己对调查主题的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每个主题最好由4~5组同学分开进行调查,每组有8个左右同学,选出组长和副组长进行统筹;学生在制定调查方案过程中,积极与教师进行联系,修正调查方案中的不足,查漏补缺,最终由教师确定下调查方案,之后才能进一步进行调查工作;调查现场由带教老师进行监督,并就实际情况,给学生制造一些调查中常见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每组进行汇报答辩,教师提问,并提问组里其他成员,主要包括各人工作量,调查中发生的意外情况以及处理方法,以及调查数据的分析等问题。

三、调查实习内容

调查实习的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以大学城师生出行行为调查为例进行阐述,总体调查过程和内容各主题大同小异):

(一)调查方案设计和调查准备

1. 指导学生了解大学城周边的交通设施:轨道交通站点、公交站点位置;线路走向;接驳换乘设施,等等。

2. 完成调查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分析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以及选项。

(二)数据调查

组织学生深入进行实地调查,指导学生注意调查时的提问方式,严格遵照调查方案,控制样本量和样本结构。每组负责人需要统筹安排人员和调查时间、地点,以及调查的经费。

(三)数据录入

指导学生完成数据录入表格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数据录入,并明确数据录入工作的严肃性,录入后对数据进行规范和清洗,利于后续数据分析。

(四)数据分析

指导学生用数据做一个方差分析(如:不同学校老师一周内七天出行次数是否相同)和相关分析(如:家庭收入与出行方式/出行费用相关度如何,学校与教师一周内七天出行次数相关程度如何)等。

(五)报告撰写

指导学生针对调查目的,充分利用调查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对大学城教师的出行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当前大学城周边交通配套措施提出建议。

四、调查实结

学生在调查实习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全面看待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认识到了调查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能否掌握第一手的翔实资料,是关乎分析研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学生还掌握了以下一些实践经验:

首先,问卷的制定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要便于被访者接受。同时,尽量使用选择式的询问方式。学术研究的调查,务必要做到认真、客观、翔实。不应该在同一地点发放过多的问卷。应该广泛地发放调查问卷,尽量做到取得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数据。如果调查范围过小,则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

其次,发放问卷的时候,尽量做到人性化,比如为被访问者提供铅笔等书写工具。对待被访问者要热情、客气。被访问者接受完调查后,要主动地表示感谢。发放问卷,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尽可能采集广泛的数据。但是,也不应让一个人发放过多的问卷。

再次,问卷回收之后,要及时做好统计工作,尽快地把数据进行汇总。在统计汇总数据后,应对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做出评估。

由此可见,在调查实习中,学生经历了从调查准备设计调查方案到现场调查再到数据分析,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去尝试解决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现状,查找原因,并给出对策,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达到了实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维·K.希尔德布兰德,等.社会统计方法与技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交通调查方案范文3

【关键词】居民出行调查,公共自行车换乘地铁,定位,建议

随着城市拥堵问题的白热化,“引导居主要适用于中短途出行,还可以作为轨道交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共租赁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公共交通的属性,展的必由之路。公共租赁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公共交通的属性,主要适用于中短途出行,还可以作为轨道交通的接驳工具。如何更好地发挥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作用,从而解决“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就需要合理的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及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联运方案等。为了研究此类问题,就需要通过交通调查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网络、公共自行车供给情况,居民出行需求一线资料等。本论文结合课题研究所需,基于公共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功能,按照居民出行交通调查的组织和方法,在西安城市地铁站间接吸引范围内实施居民出行调查。

1居民出行调查

交通调查就是通过对多种交通现象进行调查,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等各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居民出行调查属于OD调查中的人的出行调查,其组织过程包括调查前准备、调查过程、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1.1确定调查项目内容

基于轨道交通与公共自行车换乘的相关交通调查,目的是为了分析轨道交通系统影响区范围内居民出行的特征、出行者使用公共自行车需求特征、轨道交通站点公共自行车配套服务以及自行车路网完善程度,从而在交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轨道交通换乘公共自行车方式的出行需求预测模型,对轨道交通与公共自行车换乘交通方式进行科学的规划。依据以上目的,确立居民出行调查三个项目:(1)居民基本信息调查;(2)居民出行信息调查;(3)出行方式选择意向调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居民出行情况、地铁和公共自行车使用状况等相关因素,调查内容选取男女比例、年龄结构、家庭年收入、职业分布、出行半径、出行次数、交通工具拥有及使用情况等作为城市居民出行规律定量分析数据; 选取出行目的、出行时段、出行方式、出行方式选择意向、个人建议等作为城市居民出行规律定性分析依据。

1.2调查方法和调查地点

本次交通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根据西安市地铁2013年平均日客流量情况,要求绝对误差小于 3%和 95% 的置信水平,样本容量至少选取503人,才能满足统计结果可信、结论可靠的要求。

由于课题研究内容为公共租赁自行车与地铁的换乘研究,因此选择对象应为地铁和公共自行车的使用乘客和潜在乘客。调查范围是地铁客流吸引范围内的居民,具体地点为西安地铁二号线凤城五路站点附近,选取对象以公共交通出行的居民为主,主要包括地铁乘客、公共租赁自行车使用者、地面公交车乘客。

1.3问卷调查流程

调查的方法有家访、电话调查、发表调查、路边询问等。本次居民出行调查主要采用发表调查。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又分为地铁随车发表调查、路边行人发表调查、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发表调查。

2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50份,回收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有效性分析、筛选,有效问卷为586份,应用Excel软件进行调查数据的统计和数据分析。

2.1基本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有效样本中男性占51.6%,女性占48.4%。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侧重于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乘客,从统计分析的资料得出,样本的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占36%,3万~4万占22%,4万~6万占23%,选择公共交通的乘客以中低收入为主。从职业分析得出,选择公共交通的职业分布以固定工作人群为主,占到55%。

2.2居民出行规律分析

(一)出行耗时。居民的出行耗时是指针对一次出行而言,从始发地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影响出行耗时的因素主要是出行距离、出行采用的交通方式、出行时段、出行的天气及路况。由于非工勤出行,其出行的目的、距离、交通方式变化多样,耗时情况无明显的规律性。本次调查的工勤出行耗时情况,如图8所示,居民工勤出行耗时以小于20min和21min~40min居多,分别占到39%和38%。统计得出工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33min,该值大于2011年西安市居民出行平均时耗27 min,可见,近两年的交通出行环境恶化,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导致交通出行耗时增加。

(二)居民出行方式。出行方式是指居民完成一次出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或手段。按性质划分,出行方式分为公共交通出行和私人交通出行;按交通工具划分,分为地铁、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私人机动车、步行。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公共自行车换乘地铁的功能,在调查过程中将出行方式细化为10种:步行+地铁、公共租赁自行车+地铁、私人自行车+地铁、公交车+地铁、私人机动车+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私人机动车、自行车、步行。对于不同居民个体,出行工具的选择与居民的年龄、性别、收入、交通工具拥有情况相关;即便是同一个体,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也并非固定不变,会依据出行的OD、目的、距离、时段、出行天气等相关,出行者权衡某次出行的特征,按照自身的出行心理、出行习惯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本次调查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统计得出工勤和非工勤出行,居民采用的交通方式百分比情况,如图9所示。横向比较来看,地铁和公交车是居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纵向来看,步行+地铁、公交车+地铁、步行三种交通方式,在以工勤目的出行的分担率大于非工勤目的出行的分担率,分析原因主要是工勤出行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地铁有准点的优势、公交车则有专用道的优势,二者换乘在长距离出行将发挥其他交通工具不可替代的优势;而非工勤出行,私人机动车和公交车所占比例有较大增加,地铁所占比例有较大下降,主要原因是非工勤出行,出行时段多为平峰时段,出行者考虑地面交通状况好转,多采用地面交通,或是公交车,或是私人机动车,对于时间是否准点已是次要因素了。

(三)公共租赁自行车使用状况。调查样本中有153人是公共租赁自行车的使用乘客,其中53%的乘客采用公共自行车换乘地铁出行。而公共租赁自行车换乘地铁的出行方式,适合于出行距离大于7km,在地铁客流间接吸引范围内的居民。该种交通方式能够发挥地铁的快速、准点作用,又解决了地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四)出行意向。出行意向是指居民在出行过程中更看中的因素和方面。在出行过程中,出行者心理需求主要是安全、便利、时间、费用和舒适。在调查中发现,选择公共租赁自行车出行的原因,更便利、省时间的因素之和占到60%。

3公共租赁自行车的定位及发展建议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形成以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普通公交车为主体,多种客运方式协调发展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是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但是处于骨干作用的轨道交通和基础作用的地面公交车系统,由于其自身线网密度不能全面覆盖,以及地铁和地面公交其站点距离设置的要求,将很多潜在的居民用户转移到私人交通方式上。而公共租赁自行车的出现,能发挥其“家门口零距离”的特点,相比地铁和公交车具备灵活和便捷的优势,相比私人交通又具备不必拥有、无限使用的优势。将其定位为短距离公共自行车健身环保出行,长距离换乘地铁出行,起到构架综合交通的辅助和支撑作用,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交通方式分担率。

探究居民出行的心理需求,从方便快捷、安全、舒适和费用四个方面研究公共租赁自行车及车道的规划布设,公共自行车的管理服务需求,结合调查过程中居民的个人建议,提出以下公共租赁自行车的发展建议:

1、合理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上应优先考虑在地铁线路走廊客流间接吸引范围内进行布设,这样能充分发挥公共自行车短途和中长途换乘的需求;选址还应满足公共自行车的客流集散需求,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换乘通道;增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提高租赁点的通达性;设置专用的自行车道,逐步形成“点”“线”“面”的公共自行车交通节点和网络。

2、提高公共租赁自行车管理和服务水平:简化自行车办卡环节,采用公共交通(地铁、公交车、自行车)“一卡通”收费方式,并能给予一定的换乘费用优惠措施;自行车租赁点布置整洁,车辆存放有序,取车还车智能快速;自行车操作灵活,车况良好、骑行轻便;租赁点配备电子地图;运营公司能动态对自行车数量进行调控;提高公共自行车保养、维修服务水平。

3、配套建设自行车专用道:设置一定线网密度的自行车专用道,并通过栏杆或绿化带与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隔离,保证骑行过程的安全、顺畅、连续。

4、其他:通过周末等节假日举办公共自行车推广日活动,在公交车、地铁移动媒体上进行公共自行车换乘宣传,增加公共自行车办卡充值网点。

4结语

在交通治污减排的政策引导下,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形势下,城市交通应本着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方向,通过公共租赁自行车的建设发展,充分利用公共循环资源,满足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长途地铁换乘需求,渗透交通是“人的移动,而非车辆的移动”理念,引导城市形成协调、高效运行的综合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钱俭,郑志峰,冯雨峰.杭州公共自行车设施现状调查与思考[J].规划师,2010,26(l): 71-76

[2]王建军,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M].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9:1-4

[3]郭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公共自行车换乘效率评价及其优化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申请书,2012.7:8-10

[4]彭辉,付慧敏.北京―郑州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的特征[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6): 66-69

[5]罗靓,云虹,徐星.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及交通需求管理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42-46

交通调查方案范文4

关键词:人行道,信号配时,评价,仿真模拟

Abstract: to solve the pedestrian road across the street and motor vehicle mutual interference and conflict, improve the pedestrian crossing the street and motor vehicle efficiency, security pedestrian safety across the street, the urban road traffic i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condition of a main mission. This subject will jinhua xinhua street (people's liberation road east road-eas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mpletion of its roads in geometry, peripheral facility construction, traffic flow and car signal timing scheme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get road present situation, the evaluation road traffic conditions and design solutions, and use the plan VISSIM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the pavement, signal timing, evaluation,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新华街人行道信号控制方案设计

1.1新华街道路现状

新华街(人民东路-解放东路段)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江北商业区中心地带,区段内有银泰百货以及金华市人民医院这两个人流量、车流量较多的中心。同时有少量小型商店和金华环城小学。在上下学期间以及在平时存在一定的行人过街穿行需求。根据实地观测,过街行人流主要集中在金华市人民医院以及医院对向公交车站之间。另一方面,新华街地处江北商业区中心地带,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流量大,存在拥堵状况,而行人在新华街随意穿行以及车辆随意调头一定程度上加重道路拥堵状况。

1.2新华街几何条件调查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测量,得到新华街(人民东路-解放东路段)全长407m,道路为双向2车道,道路宽度11.6m,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单车道可容纳2辆机动车并行。各交叉口人行横道宽度6m,且没有立体交叉和人行天桥。新华街北向南120m和260m处分别有2个公交站点,南向北184m处有公交站点一个。

1.3新华街道路交通调查

据研究道路交通流量在第八位时间较为稳定,因此在交通流调查时,我们分别选取以2011年4 月27日上午7:45-8:00;8:05-8:20这两个时间段的交通流数据作为该路段高峰时间交通量。

另通过实地测量,得到汽车期望速度30km/h,行人行走期望速度1.2m/s ,新华街道路单向过街行人数量约370人/h,高峰时期单向过街行人数量约640人/h。过街自行车数量较少,为便于计算在本文中忽略不计。

1.4新华街过街方案设置

根据实地观测结果,新华街主要道路过街行人集中在金华市人民医院以及附近公交车站。经综合考虑,最终人行横道位置设置在新华街南向北人民医院公交站往北6米处。人行横道宽度6m,具置如图所示

图1 新华街人行横道具体设置位置(A、C为已有人行横道,B为拟设置人行横道位置)

1.5过街信号配时方案设计

(1)最小信号时间确定

设置人行横道处行人专用信号时应该保证行人安全通过人行横道时间。行人过街所需最小绿灯时间 依据人行横道长度以及行人过街速度确定。

(2-1)

采用行人15百分位步行速度1.2m/s;

Y――绿灯闪烁时间,此处取5s;

D――人行道长度

=7+11.6/1.2-5=11.6s

(2)行人高峰小时的绿灯时间的确定

人行横道行人过街实际所需的最大绿灯时间 (s)可用下式计算:

=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行人信号周期/人行横道的实际通行能力 (2-2)

式中行人高峰小时流量可由调查得,行人信号周期取系统周期。系统周期取道路交叉口最大信号周期,本例采用新华街-人民东路交叉口周期时长73s为系统周期C。新华街上的人行横道长度均为11.6m,宽度为6m,行人信号周期选用系统周期C=73s,参照人行横道换算系数宽度为6m的人行横道实际通行能力N=1320.1人/小时。再根据调查的行人交通量p,就可求出各人行横道高峰时行人过街所需的绿灯时间

=640*73/1320.1=35.4s,由于实际情况下交通控制可能引起行人出于便捷目的从其他地方通过,实际人流量可能小于640人/h,因此在本例中,信号绿灯时间调整为30s。

最终信号周期控制方案适当考虑车流量高峰时间(7:00-8:30及17:00-18:30),行人过街高峰时间(7:00-7:30及16:00-17:00)。最终信号配时方案为7:00-7:30及16:00-17:00绿灯时间30s信号周期73s;其他时间段绿灯时长,考虑行人最大容忍等待时间55s,最终设置绿灯时间18s信号周期73s。

2人行横道信号控制方案仿真模拟及方案评价

2.1 2D基本路网模型建立

(1)按照已调查的道路几何数据,在底图上划定行车道以及非机动车车道,人行横道。输入交通流数据并确定冲突区域车辆行驶顺序。

(2)输入道路交通量,行人交通量,并建立公交车站。

(3)设定信号周期和路段道路检测器设置位置

在此例中,本文对道路性能的评价主要通过车辆平均延误时间来确定。因此,在此例中,我们分别在新华街南向北方向以及北向南方向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器,检测器由车道停车线开始检测长度设置为400m。

(5)道路评价以及仿真参数设定

2.2仿真模拟及评价

针对两种情况,针对车辆延误指标,以不同随机种子随机仿真运行结果如下:

经过模拟,改进前后北向南方向车辆延误从32.9s减少到26.3s减少20.4%。南向北方向从30.2s减少到29.9s减少1%。结果表明设置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可以显著减少北向南方向行车延误情况。而南向北优化效果不佳,主要可能是由于车流量相对对向方向较少,人车中间交织冲突较少,行人穿行对交通流影响不大。因此,优化效果不明显。

3小结

3.1研究主要完成内容

本次设计仿真实验主要完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华街道路人车交通量及信号配时方案调查

(2)新华街道路几何构型,周边设施建筑调查

(3)新华街道路现状评估及解决方案提出

(4)新华街行人过街方案设计―单点定时式信号配时

(3)针对单点定时式信号配时过街方案的仿真以及评价。

3.2研究中的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本文中针对优化结果,优化效果评价主要基于对机动车运行状况的如延误时间的评价,没有考虑到行人延误的情况。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当前新华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车辆拥堵状况严重,另一方面主要是当前研究现状下,针对行人车辆之间延误权重确定存在一定分歧,没有成熟模式可以依据。这部分研究,可以单列出来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江. 交通工程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杨佩昆,张树升. 交通管理与控制[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3] 严宝杰. 交通调查与分析[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4] 王殿海 交通流理论[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沈翔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交通运输专业08级

交通调查方案范文5

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交通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近代?古代?汽车发明的时候?马车发明的时候?其实,当我们人类学会直立行走的时候,交通就随之产生了。是不是比大家想的早了好几千年?当然那个时候的交通只能叫原始交通。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就只有步行这一种交通方式。别看步行速度慢,优点可不小。步行非常安全,这是显而易见的,几乎不会有步行者之间发生相撞吧;并且步行非常环保,会有人需要消耗汽油排放尾气才能走路么?同时,人们因为走路而发生的堵塞的情况也少之又少。所以,在那个时代,人们不需要交警,不需要交通规则,更不需要交通工程学。

之后,马和马车出现了,“马路”也随之产生,于是人类“跑”得更快了。速度的提升却使得安全、通行规则等问题纷纷暴露了出来,人们开始被这些从未出现过的难题所困扰。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其中一项伟大的发明便是汽车。这时的人类世界开始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大,房屋、道路越来越密,交通需求剧增,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交通问题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重视对交通的研究,一门专门研究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发展规律和管理技术的学科――交通工程学应运而生。

交通工程做什么?

交通工程可不只是 “修路的”。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人、车、路、环境”以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最理想的配合,实现道路通畅、通行能力大、事故少、效率高、污染小的目标。研究的具体内容有交通调查、交通规划、交通管理、通行能力、智能交通、轨道交通等,另外还有道路勘测、路基路面工程这些偏向施工方面的内容。所以交工专业的课程比较多,但是又不像很多理工科专业的课程那样比较抽象和枯燥,毕竟交通还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交通调查是交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决策来源于科学的预测,而科学的预测又来源于周密的调查和准确的信息。交通调查正是通过对交通现象进行调查,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为交通规划管理研究等方面服务。

有了调查结果后,交通工程师就要借助各种专门用于交通研究的软件,对交通出行发生,交通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等进行仔细地分析和预测,从而为交通规划奠定基础。这个环节是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之处。简单来说,交通规划其实就是解决“在哪里建,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的问题。

当然,一条道路从设计到投入使用只有规划是不行的,还需要很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如每个交叉口要根据实际的交通量设置合理的信号灯配时方案,交通标线的形态颜色尺寸如何确定,护栏、照明设施、监控系统如何设置,还有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的设计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工作,那么规划做得再好,路上交通运行状况必定还是一片混乱。相信大家每天都会接触到这些,却肯定没有注意过其实里面还有很大的学问呢。如果你也对这些感兴趣,如果你也想了解,那就加入到交通工程的队伍中来吧。

如其他工科专业一样,学习交通工程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有比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所以实践实习在教学内容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除了上面提到的经常要参与交通调查、上机学习专业软件之外,还要练习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进行测量――一群学生背着三脚架、经纬仪、画图板、水准尺出线在校园中,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学校过完瘾了,专业老师还会带我们去隧道、立交桥的施工现场,高速公路收费站,交通支队监控中心见习参观。真正的交通工程师,是从不断的实践中走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都会举办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每一届都会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00多件作品参赛,并会有近半数的选手亲赴主办学校参加决赛。作品涉及海陆空水立体交通、缓解交通拥堵、智能交通收费管理、交通流量精确控制、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系统转换衔接、交通环境与文化等当代交通领域的一系列热点与难点问题。如今该项大赛已成为全国交通工程大学生充分展示科技创新能力与才华的绝佳平台。

全国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有很多,各校都有自己的强势方向。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依托自己的强势专业土木工程,在交通工程各领域都实力雄厚,是很多交通工程专业学生考研的目标。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桥梁与隧道工程方面是专家,也是国家培养交通、城建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的优势是汽车,所以在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等方向上处于全国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原属于铁道部的院校强项自然是铁道交通工程。另外还有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都是在交通工程方面全国闻名的学校。

中国的现代交通工程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属于起步比较晚的国家,而交通工程学的诞生地美国以及欧洲各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已趋于成熟。因而国外有不少在交通工程学上颇为出色的院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德州A&M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将来有出国读研打算的同学可以在大学阶段提前做好准备,毕竟这些学校在学生的选拔上还是比较严格的。

就业深度解析

交通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所以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施工单位,如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以及各地的路桥公司、公路局、市政局、工程咨询公司等。由于长期在室外工作,所以要求大家有充分的吃苦耐劳精神。虽然辛苦,但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工作中得到的个人能力的锻炼和技术、经验上的收益是其他工作无法相比的。另外如果能够获得项目分红,那么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交通调查方案范文6

关键词: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建立;教学优化;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各大交通工程中积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逐渐提升了交通工程的建设效率。然而,在交通工程进步的同时,却缺乏具备专业素质与较高技能的人才,这就需要交通工程专业教师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

一、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与教学优化的现实意义

交通工程学科中,涉及许多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帮助学生记忆概念,而无法使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如果教师不能对此予以重视,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制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在交通工程专业教师建立实验教学模式并对教学进行优化之后,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程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交通工程各类技术,如交通工程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工程运营管理等。同时,交通工程专业教师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这是因为教师在优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方案,并将基础知识与综合知识有效融合在一起,丰富交通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与教学优化的措施

在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育模式建立与教学优化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适应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构建交通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框架

在构建交通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框架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层次: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模式、专业技能实验课程模式、综合设计实验课程模式、创新研究实验课程模式;每个层次都要根据学生能力培养方案与应用实践等设置成若干模块。同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与掌握交通工程基础概念与理论后,逐步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此时,教师就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设计与演练情况,培养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

2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设计

交通工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设计,是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基本概念的依托。教师在设计此类课程模式的时候,必须融入一些基础的实验课程作为教学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交通学、调查与分析等实验课程。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雷达测速仪或仿真模拟软件等工具,引导学生参与到交通调查实验中,学生在参与实验的时候,教师要细致编排基础实验流程,在各个内容相互关联的情况下,紧扣交通专业课程教学,并且可以与后续的专业技能实验相互衔接,这样才能提高交通专业实验课程实施质量。

3交通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的设计

在交通专业开展实验课程期间,教师必须重视专业技能实验课程的有效性。此时,教师可以将专业技能实验课程与基础实验联系起来,利用基础实验的理论等,引导学生参与到专业技能实验教学中,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同时,交通专业教师还要制订专业基本技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交通专业基本技能。例如:交通专业教师为学生设置调查、分析交通数据的实验活动,下发一些雷达测速仪器,要求学生在街道上利用手持式雷达测速器测量车辆的瞬时速度,在测量之后,要求学生将数据录入软件,然后利用软件分析数据,这样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Y语

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专业技能情况,培养学生具备交通工程专业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浩,池秀文,陈先锋安全科学卓越工程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