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检验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检验计划范文1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现状;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特点
1、建设工程监理属于强制推行的制度
建设工程监理是适应建筑市场中建设单位新的需求的产物,其发展过程也是整个建筑市场发展的一个方面,没有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指导或干预。而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制度提出来的,也是依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在全国范围推行的。为此,不仅在各级政府部门中设立了主管建设工程监理有关工作的专门机构,而且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明确提出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并明确规定了必须实行建设工程监理的工程范围,其结果是在较短时间内促进了建设工程监理在我国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的工程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队伍,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差距。
2、建设工程监理具有监督功能
我国的工程监理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它与建设单位构成委托与被委托关系,与承建单位虽然无任何经济关系,但根据建设单位授权,有权对其不当建设行为进行监督,或者预先防范,或者指令及时改正,并且在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中还强调对承建单位施工过程和施工工序的监督、检查和验收,而且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旁站监理的规定,对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所达到的深度和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
1、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狭小
当前我国大部分监理企业只是对施工阶段的建设行为实施监理活动,很少提供前期咨询、现场勘查、初步设计、招投标、材料机械采购等环节的相关服务。 前期监理工作的缺乏使得决策和设计阶段在功能计划、可研、图纸设计等方面存在严重性不足,或不够完善,导致后期工程实施时发生的变更非常多,工期拖延,费用增加,有时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定位不明确
当前社会各界对监理方的地位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监理应该是不受约束的第三方, 有人认为监理是建设单位的代表,还有的人认为监理是政府的代表来行使监督管理的权利。 对监理方的定位的不明确影响监理业的正常发展。
3、监理体系不够完善
从目前我国监理行业来看,尽管随着我国监理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监理行业已经朝着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我国监理行业当中,监理企业外聘人员比例较大,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机制,这些外聘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及职业道德无法与职业化的监理人员相比,因而也就造成了监理工作的不完善。
4、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目前,某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的建设监理企业实行区域性保护,刻意扶植本地区的建设监理企业,抵制外来企业的进入,制定一些条条框框限制了外来企业的发展空间,使本地的建设监理企业垄断了当地的监理市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却造成了监理行业的不正常竞争的局面,限制了监理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规范化对策
1、施工质量检测的监理方法
1.1 见证取样检测
见证取样检测是房建施工监理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要对与结构安全有关的材料、试件和试块进行严格的见证取样检测。对于见证取样检测的程序、数量和检测范围都要严格遵守建设部的相关文件规定。
1.2 平行检测
在承包单位进行自检的基础上,监理机构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对项目进行独立的检测或检查,并使用相关的检测和检查手段,这种行为就是平行检验。通过平行检验,能够对房建施工检验的准确性进行复核。在房建施工中,平行检验的主要项目是对几何尺寸进行复核或者对放线进行测量。在进行平行检测时监理机构可以使用施工单位的设备,也可以自行准备设备,但要保持监理行为的独立。平行检验设备的状态必须正常,在施工单位完成自检后进行。如果施工项目的进度较紧,也可以与施工单位的自检同时进行。对于与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有关的检验批次则必须进行全部的平行检验,对于装饰性工程的平行检验则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检验。在进行平行检验时要做好记录,记录的形式可以是单独记录,也可以加入到施工单位的自检申报表中。
1.3 旁站监督
旁站监督是房建施工监理现场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平行检测的次数有限,必须对房建施工进行现场旁站监督,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旁站监督作为平行检验的补充与完善,一般与平行检验配套实施。旁站监督或同步检验的开展情况要以房建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可以对房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督,也可以只对施工过程中的一部分进行旁站监督。与平行检验相同,对于房建工程中与使用功能有关的项目必须则必须进行相应的旁站监督,包括电气测试、智能化测试、环保检测、防雷接地、汽密性实验、水压实验和灌水实验等等。这也是对房屋建设质量的控制,如果在涉及房屋使用功能的施工项目的旁站
监督监理中发现质量问题,则必须立即与施工方联系,共同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在进行房建施工旁站监督监理的过程中同样要做好记录工作,记录的主要形式是施工检验记录表,施工方质检员负责旁站监督的记录工作,并由旁站监理员对现场进行审核后在记录表上签字,施工检验记录表才能够生效。
1.4 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监理
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房建工程施工需要引进第三方检测,在引进之前要由监理工程师审查第三方检测的质保体系,审查其检测人员资格、检测单位资质、检测设备状态等基本情况。第三方要提交检测方案,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第三方检测的检测重点在于对检测环境的条件进行监督,对其是否与检测规程的要求相符进行审核,并跟进检测报告,及时搜集与检测报告相关的施工情况,提高对现场施工情况的了解程度。一旦房建施工现场出现状况,则可以根据第三方提供的检测结果,对突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2、加强建设工程现场监理工作的措施
2.1 对工程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在监理工程师的具体工作中针对施工现场中所用到的一些原材料或者是半成品材料的质量检查也是一个重点内容。整个的工程都是由这些原材料或者是半成品材料构成的,因此,原材料和构配件存在问题,必将会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在进行监理过程中需要监理人员确认所采购的原材料及构配件的各种证明是否符合规定,还应该针对引进的一些原材料进行必要的抽查或者是复查,以确保原材料和半成品材料的质量,最终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认真核对承包商在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方案中提供的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型号,审查其技术的说明书和技术性能,那些不符合施工标准的,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审查施工中使用的衡器、量具、计量装置等设备的产品检验的合格证,并且要求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校验;审查施工机具的各项管理制度时,在工程建设中,要对搅拌机、振捣器、张牵机、各型滑车、绞磨、通讯所用报话机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作好监理日志。
2.3 对施工方法和手段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前,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经审查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鼓励施工单位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从而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的生产率。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审查跨越带电线路、公路、房屋、通讯线路的施工方案,安全和质量的保证措施,要求施工单位提交针对当前工程的质量通病下制定的技术措施和为保证工程的质量而制定的质量预控措施。
2.4 对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
在监理市场中,某些监理单位存在着监理资质不合格、监理信誉较差问题,这些不合格的企业为监理行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不仅如此,政府监管部门还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监理市场进行严格地整顿。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4.1 检查是否违法
在审核监理单位的资质时,把是否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作为监理单位资质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标准。监管部门一旦发现监理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行为,必须要严肃查处。如果该监理单位的违法乱纪现象比较严重,就可以吊销该监理单位的资质证书,把其从监理行业中清除出去,起到有效规范监理企业行为的作用。
2.4.2 严格审查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成立时,要经过严格审查才可以进入监理市场。新建的监理单位要对监理工作人员的专业配套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监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工作中使用的技术装备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只有符合规定的才可以让其进入监理市场,否则不予以批准,确保进入建立市场的监理企业资质。
2.4.3 破除地方壁垒
要坚决打击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建立正常的监理市场经济体系,打破人为的地域分割,使优秀的企业能够破除条条框框的限制介入到地方的监理市场竞争中,实现监理工作运行的公平、公正、公开,以改变目前监理市场的混乱局面。
结束语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于建设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建设工程安全系数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最重要。但是由于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开展得比较晚,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建设工程监理的作用,应当对其管理制度。用工制度等方面不断地改进,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监理企业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邱苑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工程检验计划范文2
2009年4月12日,财政部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全力打造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便于不同信息使用者获取、分析和利用,进行投资和相关决策;基本实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客户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社会审计质量和效率;基本实现政府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和监管效能。
2013年12月6日,财政部公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指出财政部主管全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负责拟订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政策、起草和制定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指导和监督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会计软件功能。强调会计软件应当保障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开展会计核算,不得有违背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功能设计。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科目分类和编码功能,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显示和打印功能,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满足外部会计监督需要。并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便于企业生成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XBRL财务报告。要求企业应当指定专门机构或者岗位负责会计信息化工作。未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的企业,由其委托的记账机构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向财政部报送XBRL财务报告。鉴于此,本人认为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优化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相关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田金玉(2005)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入手,系统全面、层层深入地对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此为线索,构建了会计信息化教育新模式,从而为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王海洪(2005)认为,财务软件是会计信息化的平台,对财务软件的教学,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应该重点开展,但应该对过去会计电算化下的教学设计做一些改革,选择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会计信息化的进程。2006年4月,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关于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问题展开了探讨。南京审计学院会计学院鄢志娟、吴青川(2006)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入手,针对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目标、课程设置及一些问题,提出几点认识。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黄旭(2007)从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内涵及其关系入手,分析了有关高等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现状,提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主要从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发表了看法。重庆工学院陈旭(2007)主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逐步应用于会计领域,特别将基于XBRL信息技术引入会计信息化领域,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会计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以日俱增。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必须重新优化构建课程体系。
三、研究目标
课程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兼容科技与管理知识的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的高智能应用型会计人才。目前我国本科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与缺陷:一是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上岗适应期较长,无法及时满足用人单位迫切的上岗需要和适应会计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高速发展。二是适应面较窄,计算机专业水平弱,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三是缺乏系统、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相关法律学习。这些现状促使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的设置,只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课程体系,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四、研究的内容
(一)实践调研,优化课程体系
2015年7月,走访了包括厦门金蝶财务软件公司、厦门金海峡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厦门金牌橱柜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广泛交流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素质,一致认为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趋势。
会计学专业原本是传统专业,会计学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会计学专业实践性强,应用性比较广泛,会计学专业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有一套严密的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既要懂理论,又要熟练运用会计方法。进入21世纪,我国会计专业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会计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使现代会计学教育呈现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国际化的要求。我国加入WTO以后,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熟悉国际经济商业环境,要求具有外语沟通能力。
二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要求。现代科技的发展,IT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和网络,使信息传递没有时空的限制,会计编制财务报表及其传递越来越简单和快捷,会计工作的中心从记账、算账、报账等数字整理转移到为管理者进行分析、筹划提供决策方案上来,这都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三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的是效率和效益,企业必须扩大市场和降低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懂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四是法治社会的要求。市场经济客观上是法制经济,我国市场秩序越来越规范,要求会计人员懂经济法和税法。
五是金融环境变化的要求。金融环境对企业有直接影响,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懂财务会计,还要懂银行信贷、证券、股票等金融知识。
因此,现代会计教育,不仅包括传统的财务会计教育,还要包括商业环境教育、金融财政教育、管理决策教育。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账、算账方法,而且要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以下素质:会计专业课体系完整、融入计算机课程体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懂法规知识、懂礼仪等,能够熟练应用财务软件,跟随时展,及时更新知识。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从高职高专到本科教育都十分雷同,总体上都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培养的学生财务会计专业外语能力比较差。大学的外语主要是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会计专业外语时间短、实用性差。
二是培养的学生会计实践能力比较差。会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习课程内容少,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毕业后不能尽快适应各行业环节的会计实务工作。
三是学校会计教育不能与系列会计执业资格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认证考试紧密结合,削弱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及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
四是课程整体结构不合理。专业课过多过细,形成比较严重的财务会计课程重复,例如供、产、销三大过程的帐务处理,多次循环和重复,浪费宝贵的学时。
五是教材、教学方法滞后。理论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在课程讲授中,仍然以满堂灌为主,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特别是重视于海西发展的本土高校,我想我们更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把培养优秀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视为我们的崇高目标和责任,我们理应设置合理优化的课程体系,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现在我结合了当前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调研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对会计信息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构想,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五、本课程体系的特色
以会计课程体系完整为主线,增加会计发展方向的新课程(XBRL可拓展商业报告语言)以及软件工程的主干课程和金融投资知识的必要课程,按照满足现在会计发展方向所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需求,能够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是建议软件工程会计信息化的方向的选择时间在二年级比较合适,这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更专业的理论知识。
二是会计专业的系统专业课包括会计学原理、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及其相关的实训课,由浅入深,符合会计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这也是传统会计教育长期形成的系统性的优势传统,这要继承和保留。这些课程的教材都要选用国内出版的优秀精品规划教材。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能力训练。开出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会计电算化、ERP等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
四是结合了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如投资学、货币银行学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扩充,为今后实践中的资金管理提供了的知识。
五是加强实践和实训课教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学生一方面在院内会计实验室实训,另一方面,与会计事务所或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实习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寒暑假及毕业实习的岗位或机会。
六、总结
工程检验计划范文3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设计问题;施工技术;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介绍
建筑智能化是一种先进的施工理念,建筑的智能化表现在建筑设备自身在管理、服务与设备间的相互融合与协调,能够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建筑智能化工程集合了通信、计算机技术、管理、控制等多门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趋势很广,它以建筑物为载体,集合了设备管理系统、安全系统、信息系统等,能够实现为人们提供安全、节能、舒适、环保与便利的管理和服务,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质量提升。建筑智能化工程另一种名称是弱电工程,它的设计与施工理念为:实现楼宇、办公、消防、通讯、保安等自动化。与我国发展理念中的可持续发展、环保发展相契合,建筑智能化工程能够实现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节约。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设计和施工技术,促进建筑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现存问题及原因
(一)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法有待完善
建筑智能化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开端,在设计阶段需要结合实际需要,明确不同用户对智能化建筑的需求,对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合理、规范的设计。现阶段,很多工程在施工设计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缺乏对用户需求、意见的调查,也缺乏对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研究,只是运用固有经验或盲目跟风国内外较为优质的工程,而没有与实际需求和施工周围环境相结合,使得工程设计偏离了实际,体现不出个性化、优质化。设计方法有待完善,表现在这些方面的原因:一是不同业主的不同需要以及较高施工要求,使得设计者不能冷静下来理清思路,未能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二是过分要求硬件设施高质量,而未能对软件进行合理规划,使得建筑系统整体的兼容性较低。总的来说,设计方法有待完善,这也制约了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需要结合实际需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优化设计方法,为工程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二)设计的子系统协调性有待提升
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到很多不同方面的控制系统,若单纯重视主体设计,而忽略了子系统的设计,那么会导致子系统协调性降低。大多数智能化工程设计时,偏重于主体设计,而运用在子系统设计上的时间较少,这使得子系统间或子系统与整个系统间协调性较差。由于包含的子系统较多,而部分设计人员只专注于专业内子系统设计,如水电子系统设计人员不了解建筑结构设计,那么会导致各个子系统间的设计难以契合,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不稳定性。由此,需要有效协调各子系统,保证系统内部的相互补充与配合。
(三)技术应用理念先进性有待加强
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化技术不断快速发展,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更新先进的技术应用理念,保障建筑智能化工程能够实现最优效率和智能。只有紧跟随着时代的脚步,才能做到先进性和性能优化。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在设计与施工时缺乏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理念。落后的智能化设计和施工方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变换的需求,也不符合智能化的特性。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提升智能化水平,需要引导设计与施工人员及时关注科技发展方向,积极学习,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提升设计与施工技术和能力。敢于创新,不断完善设计新理念,尽最大可能提升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
(一)合理选择产品与确保产品质量
建筑智能化需要通过智能化设备与产品的选择、安装和运用来实现。智能化产品的选择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在科学设计了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系统结构之后,再进行合理的智能化设备产品的选择,产品选择需要满足系统需要,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建筑智能化其目标是对建筑进行管理、监控,也就是说智能化系统的工程是管理与监控功能,为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合理选择系统产品。选择货源稳定的产品,避免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同时,需要保证产品质量,选择高质量的产品,产品性能能达到相关要求和指标。严格控制施工用料,提升产品设施质量。在选择好产品以后,需要对产品实施检测,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各产品间的相互兼容,并实现安全性与可靠性。检测是为保证产品能够达到实际需要。实施产品现场检测,了解产品实际性能,分析其是否符合工程需要。若不能进行现场检测的产品,需要供应方提供合格证明或有效的检测报告。
(二)科学安装智能化系统设备与元件
在安装过程中,智能化系统的设备与元件需要与设计中的保持一致,不同设备间能够实现相互匹配。控制器设备的安装需要基于易维修的原则,基于就近原则实施控制器与需要监控设备的安装。结合实际监控范围要求,分析设备实际性能,科学选择安装位置。在综合分析易维修和易调试要求的时候,还需要确保选择的传感器安装位置,能够实现检测要求和性能。如温度传感器要尽可能选择较小的接线电阻,降低其与控制器间的接线误差;实施管道压力测试与清洁和保温前,先要对水管型传感器做好安装焊接与开孔;而管道保温层安装完成以后才进行风管型传感器的安装等。
(三)规范安装控制设备提升安装质量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时,监控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非常重要,包括电磁阀、电动调气阀、电动风门驱动器等这些主要控制设备的安装。运用电动调气阀进行管道阀门控制时,需要分析管道门和电动调节阀的口径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那么需要增加异径管件,还需要保证电动调节阀口径不会小于管道口径的两个等级。运用电磁阀对管道阀门进行控制时,需要在安装前引入模拟实验,以检查阀体与线圈间电阻,保障电磁阀们控制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其电磁阀口径与管道口径要求与电动调节阀一致。电动风门驱动器是对风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设备,在设备安装之前,需要对电压、电阻与信号传输进行检查,分析其是否符合要求,并可以运用模拟实验对其进一步检测。同时,在该设备安装完成以后,还需要保证开关指示方向能够与风阀抑制,并且观察起来很方便。归纳起来说,需要合理选择与安装各种阀门控制器,提升安装质量,保证设备性能。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建筑智能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针对设计方法有待完善、设计的子系统协调性有待提升、技术应用理念先进性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不断完善设计方法,革新技术理念,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保障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的经济性、安全性与合理性。同时,还需要合理选择智能化系统的产品,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系统设备和元件安装技术规范和原则,提升智能化控制设备的安装质量,使得建筑智能化工程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和功能。在今后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时,需要更多的将现金施工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促进建筑智能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欣江.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工程检验计划范文4
计算机技术拥有较为开放的功能范围,既能支持软件系统的开放,又能对软件系统进行运行及维护,通过处理手段不同将其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三大类,而它们的核心内容就是能够有效的使计算机系统开放并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运行状态,从而让计算机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使用要求。自从新世纪的浪潮开始之后,随着我国自主产业研发的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相关产业的进步,计算机软件工程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当成熟、并且相当全面的新技术、新产业,逐渐成为了推动社会各个领域共同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一、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概述
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印象中的计算机技术主要是严谨以及精密,不仅仅包含了数字间的运算方法,更多的是数理中的相互关系以及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相互应用,在运行期间,任何一个非常细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计算机软件程序开发的最终失败。而作为世界第二大国,我们的计算机领域的核心科技仍然没有达到世界领先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科技发展起点的落后以及发展的不平衡,在最初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市场的倾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研发并没有为现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至于现今计算机等高端设备的核心设备依然被发达国家牢牢握在手中,没有核心科技的计算机软件发展注定是不完整的,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发展初期的落后会无限的放大,这就会导致我们的发展距离发达国家越来越远。所以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核心科技是我国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二、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及现代化技术必要性的探索
2.1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的日益发展,高端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计算机软件工程成为了计算机技术应用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前瞻性,更多的是它能为社会的各行各业带来新血液以及新动力。所以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现阶段各国的科技竞赛,不论是在哪个领域,最终都会落脚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研发进度中来。并且基础软件以及软件开发已然成为了现今世界主流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的新方向,各国都在积极的主动的将大量的科研经费应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这一课题中来。
2.2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必要性
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核心技术的缺乏一直是我们最难解决的问题,由于我们自身没有核心技术,这就导致大量的科技构建都是模仿、抄袭先进的科学技术,虽然这样做非常省时省力,并且能够帮助我国实现现代化技术从零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但是主要的核心产业的缺失始终是我们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以及产业化的到来逐渐使我们认知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所以许多爱国企业已经将产品研发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基础软件开发以及构建合理的框架中来。另外,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科技以及产业发展框架对我国的军事、网络等领域的科技防备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现在这个多元的、动态的、多变的网络环境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就对社会有利的方面来看,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下列几个要点:灵活性,计算机软件是独立于计算机电子技术而存在的,因此需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这样才不会出现以前计算机开发中经常出现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协作性,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各个构建之间的相互协同合作,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各个软件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能力,这样才能使计算机软件更好的运行;反应性,计算机软件工程绝不是脱离于社会而单独存在的,它也是需要依托于某一产业而为产业出谋划策的,所以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需要面向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并且对各个产业的发展都要有最快速的反应以及最大限度的包容性,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逐渐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发展动力需要从内核转化为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各行各业人士共同努力,为了我国能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推动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工程检验计划范文5
结合近年来我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针对《分析化学》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化工产品检验》。
一、化工产品检验课程体系的开发背景
(一)传统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化学》课程内容较繁多复杂,应用性强。传统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化学分析涉及内容较多,仪器分析涉及的较少,有关样品预处理的内容太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是完全分开的,以理论课为主,教师课堂讲授内容较多,实践性不强,即使在实践课上也是教师操作演示在先,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的、和谐的、切实有效的教育。
(二)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现状
近年来,部分职业院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相关课程改革,但我们迫切需要开发适合我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化工产品检验课程体系。本课题根据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发展变化、学生个性特点及胶东地区的企业需求,进行了基于具体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结合化工产品检验岗位的能力要求以及化学检验高级工考证要求,开发适合于本专业的课程,在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理实一体化,为将来能胜任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化工产品检验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化工产品检验》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课程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无机及有机化工产品分析与检验工作的化学检验人员。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法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企业调研,熟悉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工作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根据化学检验岗位工作任务,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试样的采集、制备、分解、分离富集和分析测定,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形成报告,从而使学生掌握工业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废料的组成的分析检验方法和技能。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化工产品检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设计
《化工产品检验》是在充分进行化工检验岗位调研的基础上设立的。课程内容的选取是以符合实际岗位能力需要的化工产品的分析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化工产品检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实际教学需求,确定在 136 个学时内设计 4 个学习情景、16 个学习子情境和 16 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与特定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内容涵盖无机化学工业品分析、有机化学工业品分析、复杂工业品分析、日化用品分析几个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包括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以及仪器分析法;所用到的分析仪器包括酸碱滴定管、酸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基本涵盖企业化验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
四、有效课程评价体系的开发与设计
高职教育质量的优劣并不在于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从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了保证课程内容能够有效实施,我们建立了素质化课程评价体系,采用项目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与企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相对接;实行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课程学习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应知考核和应会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娱活动
一是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谋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为大学生搭建表现自己兴趣爱好的平台,以积极的爱好、健康的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二是积极开展党团活动,开展针对性较强、活动形式多样、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思想教育活动,如大学生活展望、三观主题教育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对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功能,加强全面,充分和全面的教育,建立一个强大的职业,兼职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通过工作研讨、业务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在提升理论水平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训,采取传帮带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的派驻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外出培训和学习,并激励其进行自我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和工作能力。
工程检验计划范文6
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计划”为抓手,围绕全市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产学研结合整合集聚国内外科研资源,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建设,为区域内产业提升发展,实现经济转型,提高我市核心竞争力提供内在的技术支持。
二、建设计划与重点
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三年内普遍建立研发中心,规模企业三年内研发机构建立比例要达到90%以上。
1.全面推进新材料、装备制造、眼镜及视光学、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纺织家纺、木业、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村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领域的市级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2.重点推进功能纤维、高性能合金、新能源、煤化工、医疗器械、数字装备、气体资源、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研发中心及实验室的建设,并向省级、国家级推进,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
3.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
4.鼓励外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外知名公司共建研发中心,或到省外乃至境外设立研发中心。
三、推进措施
1.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列为市科技创新支撑计划的支持范畴。
2.优先推荐已建成的市级研发中心申报国家、省和市级科技计划。
3.优先支持研发中心承担的技术开发项目。
4.研发中心作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
5.对符合建设要求的研发中心由市政府授牌。
四、建设标准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应达到“五有”基本标准:
1.有明确的研究开发方向与计划:企业根据发展现状与行业发展方向制定三年以上研发计划及在研开发项目计划。
2.有满足研发活动基本需要的研发条件:
①独立的研发场所:市级研发中心场所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能够满足办公、研讨、检测、试验等研发活动的需要。
②研究开发设备:配置开展研发活动所需的试验、测量、分析等仪器设备。
③固定的研究开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配备一支与机构主导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研发中心必须拥有硕士学位以上或具有高级职称的研发人员不少于1人,本科学历以上或具有中级职称的研发人员不少于5人。
3.有稳定的研发经费:企业针对研发机构建设和运行要有明确的财务预算,有稳定的经费投入,设置独立科目、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满足机构建设和开展研发活动的基本需求,研发中心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