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政策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政策的意义

教育政策的意义范文1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大幅度提高,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但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尽管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不断提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上课满堂灌、只管知识传授不管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靠死记硬背、加班加点来追求分数、提高成绩的方式还十分普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依然十分流行。

第二,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不足,城乡教师素质差异较大。由于城乡差距的扩大,造成全国大部分地方城市教师超编,部分地方甚至严重超编,而农村学校教师则数量不足;城市教师素质较高,而农村教师素质较低。

第三,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师资队伍差距进一步拉大。随着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再加上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进一步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师资队伍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既有教师素质、教师水平的差距,也有教师待遇、教师专业发展的差距。目前东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大都是本科学历,城市中小学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已达到20%以上,而西部地区还有约50万名代课教师。近年来,相当一部分西部地区中小学优秀教师都流动到了东部发达地区,而西部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流动到了西部的城市中小学,从而使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恶化。

第四,教师培训经费短缺,体制不顺,导致教师培训实效不大。教师培训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教师培训没有法律和制度保障,使得教师培训的经费难以保障,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由于教师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内容不能保证,培训效果不好,部分地区教师参加培训还要自己“埋单”,影响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教师培训都是由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省市教育学院来承担。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省市教育学院在当地教师严重短缺、教师学历合格率较低时,开展学历补偿教育是完全可以的。但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教师培训重在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就难以承担这项任务了。应将教师培训的任务逐步转向高水平的师范大学和高水平的综合大学,教师水平的提升应以教育硕士的培养和各种短期专题研修为主。

第五,教师可利用的各种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师的教育与教学工作。课程资源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忽视,以及“应试教育”的痼疾,使得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相反,出版单位、教研系统和部分学校则热衷于开发教辅,各种练习册,并不惜一切手段予以推销。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及西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适应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特别是适应农村中小学需要的网络资源、电子音像资源、多媒体资源严重短缺,制约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支持力量不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其中外部的专业支持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支持主要依靠的是各地教研室。但由于教研室是一个半行政、半学术的机构,而且还要承担其他工作,教研员的理论水平良莠不齐,再加上时间、人员数量等因素,难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中小学校及其教师对专业支持力量的需求更多。

二、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专业化。教师职业普遍被认为是一个特殊专业,因此教师资格证制度全面实施,有关教师的能力标准、素质标准、课程标准等在逐步制定。

第二,开放化。教师的培养不再是师范院校的专利,综合性大学也开始涉足教师教育,纷纷开展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第三,综合化。教师既要有专门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许多大学都成立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要求学生在修读一定的学科专业的同时,再修读教育学科。

第四,本科化。目前全国大多数省都已经从三级师范教育体系过渡到两级师范教育体系。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成为今后的主流。教育硕士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但我们同时还必须看到,我国教师教育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专业化并没有带来教师专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由于缺乏有效力的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资格证的获得既缺乏统一的标准,又缺乏专业权威,一些地方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委托一些不具备教师教育资格和条件的单位或教育水平不高的机构进行,考试方法也以背诵和记忆为主,导致许多人虽然拿到了资格证,但实际上是不合格或者是低水平的教师,这也降低了教师资格证的权威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制度和政策的限制,修读时间的未能延长即“4+1”、“4+2”模式未能普遍实行(目前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实行的“4+1”、“4+2”模式,还只是小范围的试点,是使用免试保送指标进行的),使得未来的教师在4年时间里既要修读学科专业知识,还要修读教育学科知识,时间远远不够,难以达到高水平。

第二,开放化没有带来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教育的开放化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发展趋势,在国际上也是普遍的做法。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教师教育机构的资质标准,导致许多并不具备条件的高校也来培养教师,开展教师教育。由于制度和政策的原因,目前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大学,还没有涉足真正的学科专业教育之后的教师专业教育。

第三,本科化也没有带来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尽管中小学教师逐步本科化了,但这些教师一部分是通过自学考试、函授、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的学历,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学校升格来获取的。近年来许多中专学校升大专、专科学校升本科,而且升格学校都在大幅度扩招,甚至连许多高职学校也办了师范专业,大量培养教师。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培养了大批本科学历的教师,既缓解了本科学历教师的数量不足问题,又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但导致的是表面的本科学历,实际上的低水平现象。这进一步导致了教师专业水平的降低和教师社会声誉的下降。

三、优先发展教师教育的若干政策建议

第一,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的建设步伐,确保教师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应尽快制定教师的专业标准,指导教师教育机构,确保新培养的教师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还要尽快制定教师教育机构的质量标准,指导各个教师教育机构按照资质标准加强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

第二,重点建设若干所师范大学,使之进入全国高水平大学行列,确保教师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尽管综合性大学也参与教师教育,但从总体来看,综合性大学更多地是教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以及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而不是大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师范大学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主体,是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主体,是我国教师培训和职后教育的主体。为了确保未来中小学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应优先发展教师教育,教育部应重点建设若干所师范大学,使之进入全国高水平大学的行列,这些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不仅直接培养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也对其他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机构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全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第三,重点支持若干所西部地区师范院校,使之成为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服务基地。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由于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等原因,东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很少愿意到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补充、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以及教师的培训和提高都必须依靠当地的师范院校,立足于当地教师教育机构。因此,无论从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角度,还是从发展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角度,或者从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角度,都应该重点支持若干所西部地区的师范院校,优先发展西部地区的教师教育,以促进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四,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推广“4+1”、“4+2”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现行的教师教育模式是一种混合式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4年期间,既要学习学科知识,还要学习教师专业知识,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往往是学科知识不如综合大学的学生,教师专业的知识也没有学好,因为课时的原因大都只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因此学生的从教能力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4+1”或“4+2”模式,即大学4年学习学科知识,达到综合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再用1年的时间进行教师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然后进入教师行列。目前,发达国家更多的情况是4年大学学习结束后再用2年的时间进行教师专业学习和训练,然后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近年来也进行了“4+2”模式的试点,效果较好,但进一步推广尚需政策支持。建议教育部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在教师教育中实行“4+1”或“4+2”模式,真正体现优先发展教师教育的战略。

第五,建立若干农村师资培训中心,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支持,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为解决师资这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农村教师的水平,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建议教育部在西部地区甚至中部地区设立并建设若干个农村师资培训中心,并给予一定支持。农村师资培训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培训高水平的师资,开展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建立农村基础教育实验基地等。

第六,建立若干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心,研究、开发适合中小学教师需要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或其他教育教学资源。教育系统为全国各行各业开发了诸多重要的技术和资源,更应该为自己开发先进的资源。因此,建议教育部在全国建立若干个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心,开发一批适合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优质课程资源。

第七,高度重视远程教育资源开发,满足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师生的需要。近年来,为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特别是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部实施了西部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李嘉诚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工程等。目前,西部农村地区80%的中小学均可以通过天网或地网进行教育资源的接收,但突出的问题是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资源严重不足。许多学校的设备难以发挥作用。建议建立若干远程教育资源开发中心,专门开发适合西部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资源。开发中心可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规格和模式进行建立和建设。

第八,采取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优秀教师安心教师职业、广大教师乐于在农村任教的政策,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提供人才保证。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使得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对优秀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奖励。要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和改进管理、提高教师水平等来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高等学校要建立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对到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毕业生应免去助学贷款或给予学费补偿。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激励他们安心工作,并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第九,建立若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中心,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在高等学校主要是师范大学,特别是西部地区师范大学建立若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中心或基地,组织师范院校的教师深入中小学,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展校本教研、行动研究,或提供咨询服务等。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联系,使师范大学更好地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需求,从而促进教师教育内容和模式的改革。特别是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来说,还能带来许多新的理念和信息,成为改革的动力源之一。

教育政策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现状;教育问题;政策建议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学教育改革工作得以如火如荼的进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工作,对于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我国家庭教育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我国家庭教育现状

作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支柱,相较于学校教育而言,我国的家庭教育发展极为不合理。就教育的行政部门和管理部门而言,其将教育过程中过多的规划、领导、管理和监督等工作都集中在了校园内部,过分地强调校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相反的,家庭教育却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对家庭教育的忽视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二、我国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1.家长教育观念滞后

现阶段,我国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偏差,一方面,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就要从小抓起,于是不断地增加孩子学习负担,使孩子没有个人的生活和娱乐空间,久而久之,使得青少年出现了逆反心理,拉大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较多家长为了了解孩子的个人成长情况,而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导致了青少年与家长之间出现了较多的心理隔阂,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家庭结构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在家庭成员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基于孩子较高的期望值并经常将自家的子女同其他家庭的子女进行对比,使得青少年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以曾经相比现阶段我国家庭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工具的应用拉大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并减少了青少年与家长的沟通,使得家长不能及时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家庭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3.“学校化”现象严重

作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最明显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学校化”长期以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相关要求,部分家长则将孩子送入课外补习班,为本就具有沉重的学业负担的青少年带来了更大的学习任务和心理压力,严重阻碍了强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我国家庭教育中相关问题的建议

1.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根据现阶段青少年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结合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对其展开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家长需要摆脱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切实了解青少年自身的想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其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烦恼和问题。

2.完善家庭教育体制

完善家庭教育体制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中出现问题的主要手段。以往的家庭教育工作都是家长依据自身的想法和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主观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通常忽略了青少年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基于上述原因,相关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将家长的教育工作纳入自身的青少年工作体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长能够客观地看待和处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青少年的茁壮、健康成长。

3.加强与退休教育干部的合作

最为教育资源的人才宝库,我国离休、退休的老一代教育工作者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准确把握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因此,现代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需要与离退休的老一代教育干部进行合作,通过虚心向其学习家庭教育中青少年的相关想法及完善家长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时掌握青少年的成长状况,从而使得青少年能够理解家长的意图并拉紧其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教育观念之后和家庭结构变化等问题,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家庭教育体制以及加强与退休教育干部合作等方面为我国家庭教育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可见,未来加强我国家庭教育的建设工作对于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张成建.中小学生家长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李杨,任金涛.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保障体系现状与展望[J].成人教育,2012,11(15):54-57

教育政策的意义范文3

内容摘要:高等教育投资环境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讨论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环境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 投资环境 财政投资

教育投资,也称教育投入、教育资源投入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更高层次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力以提高其智力水平和劳动能力而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教育投资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国际分工的细化,对不同层次和种类的专门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提高民众文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窗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知识和人才的“蓄水池”,左右着我国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实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这个“蓄水池”扩基,这就要求相应的教育投资与此相适应。我国的教育投资来源众多,有中央政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县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支出的教育费用,还有民间教育投资。虽然近年高校扩招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高等教育规模,但是我国“供给导向型”的高等教育投资依然难以与经济市场化的现实需求环境相适应。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内部投入和外部需求矛盾加剧

当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模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虽然近几年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矛盾有所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短缺的矛盾。不仅如此,从我国居民目前实际教育的消费水平来看,我国教育消费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5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子女在校就读,平均每百户供养112个子女,其中接受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占 5.1%,大专学生占3.3%。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龙头,统领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缓解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间尖锐的矛盾,才能创造一个宽松的素质教育环境,才能使我国的教育真正实现大众化,走向国际化。

(二)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导致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经费的主要标志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一般占GDP的比重是5%-7%,与我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DP的比重是4%左右。多年来,我国每年教育经费占当年GDP的比例总是徘徊在2%左右。然而,当今的国际竞争是高科技和高素质的竞争,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和源源不断的高智力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要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就必须有更高投入。但高等教育投资入不敷出的困境阻碍了高校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财政投入主渠道相对弱化且社会投资短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认识实现了战略性转变,政府给予教育支持纵向看呈现上升趋势,但随着教育经费投入思路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我国教育投资体制现已进入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阶段。各级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比重逐渐下降,力图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实践上寻求一条多渠道的新路。但教育事业仍旧过分依赖财政投资,过分依赖公共投资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而作为教育投资另一重要来源的社会资本却有选择性地在高等教育投资,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金严重缺乏。

(四)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教育财政投入主渠道相对弱化的环境下,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渠道能否畅通,与政府相应政策支持息息相关。目前,社会资金充裕,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以及海外有大量闲散资金,仅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我国居民储蓄5万多亿元的10%准备用于教育。但他们对于投资教育缺乏信心,更缺乏相应政府的支持。对非政府投资的教育政策目前我国除了实行鼓励捐赠政策外,还颁布了《捐赠法》和《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但这些政策支持仍难以让非政府组织或个人无障碍地投资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高校只能通过合同研究、专利出让、联合科研办学、联合培训等方式,从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个人获得少量经费。同时,由于在民办教育政策的设计、制定、实行和调整方面,尚未实现一般公共政策和特殊政策有机结合,也难以吸引民间投资于高等教育。不仅如此,在国家财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环境下,筹措教育经费的相关机构并没有及时采取调整措施,这就使民办教育投资环境在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自主性缺乏自;而且尚未建立民主化的、公开化的、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也阻碍了多元化教育经费的投入。

(五)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实际上,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状态。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财权、事权不统一以及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同时,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事务上的支出责任划分不清。首先,中央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和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相交叉,其各自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财政责任并不是按照高等教育的事权范围进行划分。其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过程中,中央政府下属高校财力雄厚,隶属于地方政府院校财力薄弱,最终使高等教育区域差异逐渐扩大。最后,央属高校利用高等教育改革向地方院校转嫁部分高等教育责任: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部分央属院校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将大量地方人事和财政划归地方政府负责,从而造成高等教育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因此导致了高等教育财政区域差距的扩大。

(六)民间教育投资不均导致教育不公平

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我国经济从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式经济过渡。开放式经济是自由选择的经济,在开放式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资本参与高等教育是现代教育模式发展之必然。非公立学校由于缺乏无形资产,只能通过加大有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以改变和强化公众对非公立学校的选择,所以,非公立学校是民间教育投资选择的主要方向。但民间投资的寻利性使投资教育资源的配置向有利于追求利润的态势发展,这使得不少民间投资或者集中分布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投向能迅速将教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职业技术教育产业或应时教育产业。民间资金在投资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选择倾向使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个人之间投资不均,这导致高等教育从层次、规模上在区域、校际间出现不均衡。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且强化政府投资职能

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层面。在实现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转变中,不断增加教育投资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虽然新形势下政府已不再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成本的唯一承担者,但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历史环境决定了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仍然是我国教育投资的重要承担者,这是由我国的历史条件和教育的功效责任决定的。相对于各个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成本的支出占所有教育支出的比重最大,这就决定了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资也应最多,这是由我国当前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和教育观念所决定的。

与此同时,在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政府投资职能。在政府教育经费支出上,严格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管理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在不同层次院校管理教育经费过程中,权限分明,界限清晰,明确各自的财权和事权范围,依法享有各自的权力,承担各自的义务。

(二)增加家庭和个人教育投资比重且有的放矢地开征教育税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在劳动生产中的重要性,人们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需要日益膨胀。高等教育已不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提高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是国家优化发展教育战略地位的必然,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之使然。但高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教育接受者个人或家庭,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是其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大、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在强化政府教育投资职能的同时,更要加大家庭和接受教育者本人对于教育成本的承担力度,这符合共同受益的经济原则。开征教育税是增加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方式,但开征教育税要根据家庭和个人收入、家庭状况有所区别,而征教育税收入要侧重投资于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和院校。

(三)完善民间教育投资的环境且建立高等教育投资激励机制

当今世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并未注意到将大量闲散资金投资于教育事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潜力,这与当前我国的公共政策宣传不足和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潜力价值认识薄弱分不开。所以,首先,通过政府宣传鼓励民间资本向高等教育投资。其次,从政策导向上,给予投资于教育的民间组织、团体或个人更大的自,在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上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体制,给民间教育投资创造一个宽松、有序、和谐的投资环境。

(四)完善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展,社会向教育投资的方式已经向多元化发展。但多元化教育投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投资随意性、权责不分明、缺乏科学管理等不规范投资行为。这是教育投资问题尚未纳入国家法律调控的范围之必然。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制定《教育投资法》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才能满足我国教育投资现状的迫切需求。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的教育经费法,明确教育经费原则和教育经费的来源及教育经费筹措方式,政策拨款条件、数额、份额、维持经费水平的基本标准等,并规定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具体细则,辅助教育经费的管理和审计,并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经费进行应时改革。通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投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与之相关的政策措施,将民间投资体制纳入科学化、法治化道路,其必将为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走上素质教育道路注入新的“血液”。

(五)发行教育彩票以拓展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渠道

发行彩票要具备“公益性”和“社会关注性”等特征,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和社会关注性特征明显。在高等教育领域发行教育彩票不但与国家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公益政策相适应,而且顺应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历史发展潮流,理应得到法律的认可和全社会的支持。不仅如此,发行教育彩票有诸多利益所在:通过重新分配社会资源,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通过教育彩票收入,缓解高等教育投资困境;通过教育彩票发行,将高校纳入市场竞争的体制,刺激其发挥各类优势,提高竞争力,加速教育国际化步伐;完善我国彩票业市场,推动其向科学化、法治化发展;通过参与教育彩票的发行,增加消费者福利。总之,发行教育彩票是教育产业融资新的、积极的重要手段,它能拓展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渠道。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成功至关重要。探究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全方位地解决问题,不但有助于量化我国高等教育,而且有利于有效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改革持续、稳定、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一之.民办教育投资期待政策支持.中华工商时报,2004-9-30

教育政策的意义范文4

1.1师资队伍薄弱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师资总量不足。目前虽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没有社会公认的准确统计数据,但实践证明现有师资总量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二是师资水平落后。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基本是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或专业老师转型而来,很少具有创业的实践经历,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三是师资结构单一。前文已谈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来源,这些老师的年龄、学历、专业、技能结构都不太合理,其中学生辅导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辅导员并非专业教师,不具备从事高水平创业创业教育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

1.2课程体系单一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高、创业知识结构的构建,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美国高校开设了大量具体课程,并能根据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历差别进行开设。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的教学体系是比较单一的,主要表现为表现在课堂上的创业课程,缺乏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中国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未能系统的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以及训练创新创业的技巧,影响到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1.3实践平台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包括创业教学基础平台、创业模拟实训平台和创业实战综合平台。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高校设立了创业教育中心、创业家学会、智囊团、创业研究会等,这些课堂教学之外的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中国高校中,课外的创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主要是通过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项目来带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发起的这些竞赛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式参与,因此竞赛主要体现于活动本身的开展,其活动效果得不到预期的保证,竞赛结束后很少有学生再继续进行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

2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点建议

2.1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

富有前瞻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是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新的切入点,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该引起政府、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阶段,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中,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由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企业家”,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和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把普及有关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创办各项事业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总之,高校教育理念应从就业教育及时转向创新创业教育。

2.2加强创业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业务素质强、教学水平高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完善创新创业师资的资格认证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参与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来提升实践能力、提升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对创新创业师资的资格培训,建议政府部门尽快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进行认证、设置专门的专业技术岗位。其次,高校应积极拓宽创业教育师资的选拔渠道。高校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聘请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专家、企业家作为“创新创业导师”或“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学生作专题讲座或授课,通过实际经历来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创业经验,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相关咨询与便捷快速的帮助。

2.3完善创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政策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机电一体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98

1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的与日俱增,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对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形成了严峻挑战。与企业脱离的培养模式使得在教学管理、实习实训、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又因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面向非常有针对性,与各类企业对接紧密性强,所以基于产教融合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研究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产教融合内容

产教融合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充分体现了校企联合、多方参与的高职教育产教互动理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完成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校中厂、厂中校、订单模式、合作办学等多种模式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实现学校、企业、社会的动态配合,以解决高职教育中产教脱离的瓶颈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3 产教融合政策

十会议对我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产业发展与教育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就是与上述要求相适应的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部关于2013 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是改革办学体制的一项关键内容。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确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角度再次提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并就如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从4 个方面进行具体部署。同时,2015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原则。

4 研究现状分析

文献[1]提出了基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兴通讯ICT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产教研融合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与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制度建设的内容。文献[2]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要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从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状和我国校企合作分析入手,从校企合作相关机制、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素质锻炼、过程考核制度的推进等方面展开讨论和阐述。文献[3]通过文献及政策梳理,对职业教育领域所提出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概念进行解读和辨析,阐述了二者提出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对职业教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意义。文献[4]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科产教融合建设为例,探讨了高职理工专业产教融合的突出问题,使应对策略更具有针对性。文献[5]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如何使全体教学人员与企业人员积极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实现学校企业优势的互补,共同培养出实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

5 实践经验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产学研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升等多方面得到行I、企业的指导和认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起点高,学习基础好。2013年学院和豪迈集团继续深度合作、组建“豪迈班”。2014年学院举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研讨会,来自日照岚山港集团等15家单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与专业群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一起研讨,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定位和切入更加准确,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方向更加明确。2017年3月学院又与山东五征集团就加强校企合作、组建“五征班”进行探讨。

将来,学院将继续立足日照及周边地市的地域经济,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深入研究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寻找突破口,争取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质量等方面有所成效。

6 结语

我国经济和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迅速发展,融机、电、液、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也不例外。可以相信,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已逐渐与企业和社会相适应,基于产教融合政策下的专业研究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更多素质高、技艺精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弓云峰,吕晓兰,李继凯.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和制度建设的思考――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兴通讯ICT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建设为例[J]. 高教学刊,2016(22):27-29.

[2]邹津婷.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01):142-143.

[3]管丹.“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概念辨析[J].职教通讯,2016(15):41-42.

[4]吴彤,胡赛阳,罗圣敏.创新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实现模式的对策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67-71.

教育政策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择校政策 教育公平

我国的择校行为是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发生在教育供给部门和教育需求者之间的优质教育机会的选择(李湘萍,2008)。然而,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而言,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推行是以“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严禁择校”为主要内容的“强制式择校政策”,其根本目标是追寻教育公平,但在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一边是政府禁止自由择校的政策规约,一边是人们不遗余力地热衷于择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不禁让人对该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及该政策内容的合理性产生质疑。

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目标界定:义务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实质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它蕴涵着人权思想,体现出主体价值,表现为对全社会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作出公平的分配。从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构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教育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的本质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还是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景来看,教育公平始终都应该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

由于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因此人们往往把教育公平理解为“教育机会均等”。总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致词中说:“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教育机会均等”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在数量上实现教育公平);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在质量上实现教育公平)。”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基本实现了政府提出的“普九”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40%左右提高到85%,全国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从1990年的97.8%提高到99.1%,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85%以上。因此,从全国来看,“人人都能够接受教育”(在数量上实现教育公平)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于是,第二个目标――“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质量上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区域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如下图所示)

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目标的可行性评析

在公共政策中,手段的合理性与目标的合理性是紧密相关的。目标的合理性不仅包括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而且包括可行性,即目标的可实现程度,公共政策对手段的选择和设计都是建立在对目标可行性的信心之上的。目标的可行性是衡量公共政策手段、策略的一个重要参数。任何政策的制定与施行总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政策目标不具备可行性,那么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较小。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而言,教育公平既是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又是民众的价值认同与心理体验,把公平化作为择校政策的目标无疑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当前,尽管“人人都能够接受教育”(在数量上实现教育公平)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但是,要实现第二个目标――在一国范围内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应该接受在质量方面大体相当的“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质量上实现教育公平),就我国国情而言,目前显然不可能,即使是在一省范围内也无法使这一理念付诸实施。我国教育资源上的配置失衡,导致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拉大。以2007年为例,北京市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是2951.59元,上海市是2844.93元。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该项支出仅有283.34元;而位于西部的贵州省,生均公用经费仅有198.56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莱尹的“整体平等”理论,“不平等地分配可以平等化的资源,以祈求分配结果上的平等”才是最公平的资源分配方式,而上述的统计数据说明我国在教育资源上的投资却未能向人口占多数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倾斜,该做法刚好与“整体平等”模式背道而驰的。虽然义务教育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公民在享用公共物品上的平等性,但事实上,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却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义务教育公平的目标愈发难以实现。

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内容评析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严禁择校”。虽然政府强制推行该政策的出发点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善教育公平状态,但由于学校发展水平差距和特色差异既不可能,又无必要完全消除,把“就近入学”与“反对择校”相结合的实际结果就必然导致一种在入学机会上由居住地差异形成的“空间特权”和“空间歧视”,损害了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目前政府强制推行“就近入学”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其实是混淆了其中对义务主体的规定,因而不足为凭。《义务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可见,在制定义务教育法律之初,“就近入学”就是对政府的义务性要求。按照法律上的通例,此项义务对于政府是强制性规范,对于受教育者却是选择性规范,即受教育者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就近入学”,然而,“公办小学与初中严禁择校”的政策规约恰恰剥夺了受教育者争取平等教育机会的权利。

总理曾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可见,在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实施以“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严禁择校”为主要内容的“强制式择校政策”其合理性与合法性是令人生疑的。

四、讨论

我党在十七大目标中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无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在“平等”成为各国共识和教育改革主题,在教育不平等问题还很突出的今天,我们无法拒绝对教育平等的追求;同时在教育还是一种稀缺资源,以及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同样无法抛弃对效率和优秀的选择和追求。因此,在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仍很不均衡的情况下,要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化进程就必须以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为中心,改革义务教育经费分配制度,健全弱势群体教育补偿机制,提供多样化教育政策环境,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学校选择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湘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与教育机会公平性研究.教育研究[J].2008,(3).

[2]蔡国英.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宁夏教育[J].2007,(1).

[3]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4]吴华.青羊区教育局“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案论证报告[R].

[5]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

[6]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

[7]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5).

[8]曾天山.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现象剖析[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9]刘杭玲.杭州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M].杭州: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

[10]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