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1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主要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自主学习为基础,注重学生集体的智慧,通常通过激情碰撞,激活彼此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向广度与深度发展。笔者认为,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理念背景下,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力与学习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源动力。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强烈兴趣,从而打开思维之闸,使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的境界,从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二、开放课堂,营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一定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适时解疑、启发、点拨,纠正学生活动中的偏差。教师当“导演”不做“演员”,学生是“演员”而不是“看客”和“听众”。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课堂上要给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机会要均等,特别是不太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
三、合理分组,体现合作交流的内涵,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切忌自由分组。自由分组常会出现同质分组的现象,即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探究特质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最常见的是成绩好,理解力强,学习积极的同学凑在了一起,能力差的同学分在了一起,导致整体班级学习不均衡,不利于老师的精讲,甚至给一些平时比较散漫的学生以可乘之机,他们佯装讨论、交流,实则在下面交头接耳,顽皮嬉戏,很难把这些同学的主动学习能力调动起来。笔者认为,最好采用组内“异质分组”,即按照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每一组中的学生,对于本学科既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顺利进行,这样组与组间旗鼓相当,学习中你争我抢,争着讨论、争着回答问题、争着纠错、争着补充,全班可形成很强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合作学习能很好地展开。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过程适时监控和参与,合作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如果不做好教学任务的具体化,在学习过程中不加以监控与参与,很难保证合作学习的成功。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等于不要老师的指导。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将教学任务具体化,确定小组规模,强调小组目标,使小组任务具体化,使学生在合作中增长各种学习能力。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的目的,不是使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中,同时,教师也不要越俎代庖,尽量让小组成员自己去解决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交流讨论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加以调控,不要让学生的交流讨论变成无意义的争吵;也不能为节约时间,草草收场,使合作学习成为“缩微课堂”。教师应允许学生不同观点的展示,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达成思想上的认同,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培养学生“四会”的能力:学会组织小组学习、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学会质疑他人观点、学会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四、开放探究的空间,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设计适当的探究内容。教材中处处含有探究的内容,生活的情景的再现——它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去挖掘教材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事实上,学生的验证方法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出乎意料,富有创造性的。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多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教师应该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并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但也千万不可把教师的设问全部代替了学生的质疑,因为学生自主性的、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才是地理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质疑、主动思考、经济探究,这对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形成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自主探究 实效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励学生主动、自主、自由、快乐地学习。几年来,自主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形式化的弊端。有人片面地认为,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学生便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就成了课堂的主人。这种片面的认识极易导致语文自主探究教学误入歧途,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益。针对于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点滴认识。
一、突出学科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立场出发,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超越文本、张扬个性。但要注意的是,超越文本、创新思维,首先必须是尊重原文本,在对原文本深刻领会的基础上进行。离开文本,来超越文本就是镜花水月。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围绕文中的“蒙汉情深”提出探究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蒙汉情深’?请细读课文,找出一两处来说明。”这一问题对课文内容有较大的覆盖面和较强的穿透力,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把握和探究。遗憾的是在自读、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进入课堂交流时,学生只用自己的话做了情节或内容上的概述,而置课文语言于不顾,教师却给予了肯定。实际上,课堂上学生的确是作了探究的,但这样的探究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语文课的味道也就没有了。
如果上述这位教师能在学生谈根据后,再进一步“点击”:“你能抓住关键语句具体谈谈吗?”“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那么,学生就会从“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向我们飞过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从“车跟着马飞过小丘”领悟到客人看到前来欢迎的蒙古族同胞时的激动心情;从“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感受到蒙古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这样,才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解读课文内容与品味典范语言的重要手段。这样,不但教出了语文课的特色,而且提高了语文探究教学的实效。
二、角色转换适度
一提起“自主学习”,许多教师认为一切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说了算就是体现了自主学习。不论学习内容难易,不管学生学情如何,一味地强调学习目标由学生定,学习内容由学生挑,学习方法由学生选,练习作业由学生设,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这样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实现真正的自主。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学生的学力低下,智力衰弱。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策略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生“会学”的水平取决于“爱学”的程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时,学生还没有对阅读的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便让其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那愿望是良好的,结果却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角色转换,但这一转换也应该有个“度”,否则,就成了越俎代庖。这个“度”概括地说就是: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在这一前提下的自主学习,其基本表征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时机,让学生拥有对教学目标的认同权,以及适当的制定目标的参与权;在不背离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拥有适度的自主选择权;在不误解或不曲解内容要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自我诠释权;对教材和教师讲解的质疑权;对学习方法选择的决定权等等。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得到回归,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形式、结果并重
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于是乎,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内让学生唱唱跳跳四五次,却没有一次和教学内容有关;让学生扮成小兔、小猫等跳出或跑出教室,来来回回好几趟,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读一个音节或一个生字;目前更为普遍的是,我们身边有许多教师纷纷在采用小组学习这种课堂教学,而且这种形式已演变成了“灵丹妙药”,逢课必用,成了“课改标签”,开课必贴。往往是教师故设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非凡,教师象征性的给几十秒钟考虑。学生此时根本没有时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等待老师叫“停”时说出那个已经事先知晓的现成结论。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其实,我们设计的课堂形式及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盲目地一味追求课堂点缀,设计教学活动形式时要充分考虑有效性,要把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实效性真正落实。
四、鼓励科学评价
评价学习是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讲究有效策略,使学生在评价中认识知识、领悟知识、发展思维,在评价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教育;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44-01
随着现代社会变化步伐的加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加快,则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因此,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是摆在现代职教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在计算机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动手能力,去适应就业的需要。笔者从多年的职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实践中,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课堂上要体现民主性
建立师生和谐关系,是新课程所需要的,要使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欲望,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束缚,除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关心学生,更要学会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提问,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这样学生才会从束缚和紧张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焕发出其好奇的天性,主动探索,不断创新。其次,要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2、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主体性学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有三点: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3、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自信心
中职学生学习的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太好,失败的承受能力不强。于是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指导、组织、帮助、激励学生去学习,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更具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功能。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尽可能多的把学习活动交由学生自主地安排和进行,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二、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来。因为课堂是主渠道,只有发挥主渠道作用,“自主学习”才能取得成效。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1、激趣性原则
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计算机理论课中我注重于基础,内容尽量与日常生活和以后的就业实际相联系。在上机操作课中,也从易到难,从培养兴趣出发,然后步步深入,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诱发学生探求新知的良好动机。以达到上机操作的效果。我还采用“创设情境、置迷设障、竞赛激励”等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根据所学内容,或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迷设障,但不要冗长。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
2、主体性原则
讲解精辟。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师要设问精当。在一堂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思维价值的,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考题,让学生先行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教师重在授法,学生贵在领悟,学法渗透教法之中。教师要少讲一点,讲精一点,讲巧一点,学生通过实践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解搜索引擎时,使用了竞赛形式,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求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重点问题的“讨论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效果明显。
3、创造性原则
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资和潜能。
三、开拓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职业教育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自学基础的时候,学生对自学后的成果得到满足,对自学感到兴趣,自学的劲头也就更大。在学的方法上,依据计算机课的特点,强调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资源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实践应用法、成果展示法等多种学法的优化组合,鼓励学生以研究型的方式将计算机课的学习同其它各科的学习整合起来。
四、拓展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问时,由于学生提问的角度、层次不同,因而有些是表面的、肤浅的,有些是比较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师要加以梳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因此问题无论是教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空间和时间。
五、用表扬、激励的授段,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水平,注重能力的培养,增强发展性学力。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在课堂上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1.指导学生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预习,有充足时间让学生预习,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课前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要进行预习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例如,在教学“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前,我让学生采访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然后能在课堂上说说这位老师的才能、品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让课堂满足学生渴望了解未知生活的需求感,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成就感得到满足,学生当然乐于去预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成了学习思想品德的内在动力,就肯去钻研,变苦学为乐学,乐于求索、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个人的特长,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因此,浓厚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源泉和动力。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课堂,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而以轻松愉快的情绪,进入到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社会文明大家谈”时,我将本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上台表演一个有关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小品等活动,让其他同学判断小品中哪些角色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哪些角色不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并说说理由。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同学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我又因势利导,开展了“竞选本班文明礼仪形象大使”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本节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积极鼓励学生,引导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多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要注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把死的知识与生动具体的、鲜活的生活现实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与学生商量后确定。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5
1. 自主学习的涵义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过程。自主学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著名学者在1987年就提出了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责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并负责实施这些决策。国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定义是从不同的视角和重点上对自主学习进行定义的。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的基础、学习目标、手段等等都不相同,然而这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息息相关。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2.1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2.1.1英语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想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参与到学习的实践当中,积极地、主动地去探寻、去实践,这样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外部促进因素,而真正的内部因素还是学生的学,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关键还要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2.1.2 学生是探索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建立学习档案,同时,在建立档案的时候,要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及自己的努力方向有较明确的动向,这样就能自己把握进步,体验成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2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中教师学法指导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跟教师的自主关系密切,因为教师自主能力强了,同样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对于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习的特性和风格来进行学习,教师只是在学习中提供一些环境的支持。自主学习并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其中教师指导也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这里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方法传授者,成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而这种帮助和方法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2.1教师要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
英语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要做好学法指导,加强对这一学科的记忆,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使其能科学的进行单词的记忆,进而增加词汇量,开阔视野。
第一,运用联想记忆法进行记忆,这种方法就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同一个词来联想另外的词,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加深记忆。第二,相近词语的联想。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相关资料或者因素为支点,进行联想,拓展相近的词语进行记忆。第三,发现联想法。教会学生善于发现教材和资料中的英语语法和时态的特点,进而指导其抓住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的信息,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英语技能的获取,英语能力的提升,英语阅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研究性学习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多渠道获取英语知识的机会。第一,英语对话演练。学生可以进行对话、表扬英语节目,听英语歌曲,用英语问答等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英语学习的观念。第二,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话题进行编排演讲内容,并进行演讲,可以在家长、老师、学生等面前表演自己的节目,扩展英语学习的方法和能力。第三,指导学生经常阅读英文资料,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借助工具书进行学习。
教会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习面,增加词汇量。第一,开展各类英语学习的游戏。例如让学生学说英语格言,顺口溜等,还可以让同学们进行接龙游戏,一个学生说一个词,后面一个根据前一个人的最后一个词进行接龙。第二,制作一些英语卡片或搞一些庆祝活动,像教师节、国庆节、圣诞节、元旦节、等等节日,要学生制作英语卡片,上面写一些英语祝福的词语,等等。第三,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可以进行话剧、小品或者英语小记者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更多的学习英语,进而学会更多的英语学习方法,把英语知识牢牢的记在脑海中。
2.2.2 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一方面要学生有学习的意识和动力来促进其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靠教师不断地指导。有很多学生虽然知道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这时候,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为其介绍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老师可以因人而异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其有效的进行学习,认识其薄弱环节帮助其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又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外的一切材料,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课外参考读物,使其能利用好课余时间,扩大阅读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2.3 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必每件事都要亲自指导,其主要的职责是能从宏观上指导学生把握概念。鼓励学生从微观上自己探索精细的概念。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利用好这些时间,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2.4 创设良好的学英语的校园氛围
教师要想方设法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可以通过举办英语角,模拟对话等方法来进行第二课堂的设置,进一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的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材料的范围可以设计当前热门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并不断接触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提升其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敏感性。利用好听力材料和录音及录像制品。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报刊和书籍,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积极性,为其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谈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引导学习;培养能力;自主学习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更是一个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令人应接不暇,学习既是获取新知之路,更成为持续创新之母。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自主学习是适应时展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精心编制预学案,使学生勇于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前自主研读,发现并提出问题,并自主地寻找方法与途径,力求自主解决问题,将剩余不能解决的问题带进课堂。目前,我校进行课改,实行“目标导向课堂教学”模式,上课前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编制预学案,做到“先学后教”。我在编制预学案时,结合学情和历史课标要求试着设计学习目标、预学指导、探讨提高、预学检测等环节,使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针”。上课前我把编好的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预学案自主学习教材,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在有疑、思疑、探疑的追求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动力自然也就被激发了。当然,所设计的问题要适度、有梯度,要找到学生能力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避免产生畏惧情绪。
经过近半个学期的预习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不仅能识记一些历史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并加以细化,而且会发现并提出问题,并自主地寻找方法与途径,力求自主解决问题,将剩余不能解决的问题带进课堂。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不等于“独自学习”,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讨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经过课前自主预习环节,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课堂上适时推出预学案中“探讨提高”题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全班为单位,构建一个同伴之间自由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思维碰撞过程中互相争辩、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生合作探究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有明确的目标,合作探究的内容往往是一堂课中最重要最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然后将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学生围绕着明确的目标进行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省时、高效,尽可能达到预期的成效。二是合作探究的时间要充足,让学生有自主感悟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想法,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三是合作探究要有反馈、评价,小组交流后得有代表作反馈汇报,全班一起交流不同的意见和感受,共享学习成果,体验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学生反馈后,教师对学生的独到的见解和不足之处也要进行恰当的点评与总结,这既能肯定他们的合作探究,也能对知识疑点进行点拨,使学生在享受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践证明,合作探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发言的逻辑性,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思维潜能,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呢?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如,对拿破仑的评价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投映出恩格斯和列宁分别对其评价的两段话――恩格斯认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而列宁认为拿破仑战争最终变成了帝国主义战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思维,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恩格斯为什么肯定拿破仑?而列宁为什么否定拿破仑?师生共同探究,进而正确认识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中可激发学生质疑的内容不少,如果能常常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设置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思维灵感,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养成自主质疑的好习惯,乐于自主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