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龄化的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老龄化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老龄化的感悟

对老龄化的感悟范文1

一、加强领导,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老龄宣传工作需要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我市高达17%的老年人口比例和年平均3%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使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老龄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广泛而深入地做好老龄宣传工作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三纳入”原则,即把老年政策法规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计划,把尊老敬老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把老龄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评先创优内容,通过舆论宣传使各项老年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尊老意识和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市老龄办将老龄宣传工作列入全年老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进一步规范了老龄宣传工作的考核奖励机制;去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宣传及信息调研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老龄宣传工作都要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并将各项指标进一步细化、量化,年终评选老龄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正确舆论导向是老龄宣传工作的生命。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宣传工作的统一要求和“以老为本,为老服务”的宗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突出抓好老龄化形势、老龄方针政策和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的宣传,紧紧围绕基层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工作、重大社会活动、先进典型评选表彰等内容进行正面宣传,为全市老龄事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老龄工作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先后深入基层开展了百岁老人生存状况调研、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抽样调查、养老服务社会化调研等项工作;利用与韩国毗邻的地理优势,赴韩国考察农村养老状况,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整合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构想;配合市人大就我市贯彻执行《老年法》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对《老年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议,给予积极评价,进一步增强了正确舆论的引导力。

二、整合资源,拓宽渠道,构建立体式宣传平台

我们在老龄宣传工作中不断扩大宣传层面和宣传力度,以活动宣传为重点,以典型宣传为示范,以媒体宣传为主线,构建立体式宣传平台。

一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进行重点宣传。全市各级老龄工作组织和有关社会团体,利用重大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会活动,并注重与新闻媒体的联动和与老年群体的互动,确保活动宣传常办常新。与《日报》联合开展了《老年法》知识竞赛,46000多人参加竞赛活动,强化了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以及落实好优待老年人各项规定的自觉性;联合市民政局、司法局、卫生局、文化局、团市委、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和20多个商家,举办了一次由2000多名老年人参与的大型游园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游乐、咨询和优惠服务,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引导广大老年人开展健康、科学、文明的体育活动,推进了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今年9月份,我们与市委宣传部、日报社等单位联合发起“康寿星”评选活动,以“打造人居福地,享受康寿人生”为主题,在《日报》开设专栏,用2个月时间连续刊发30位90岁以上康寿老人的健康长寿之道、长寿故事、生活感悟等方面的通讯,通过集中报道和强力宣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二是培育各类先进典型进行示范宣传。市和各市区多次向全国、省老龄办推荐各类先进典型,并组织开展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敬老养老、老有所为等方面的评选表彰活动。“全省十大孝星”连续三届都有我市候选人位列其中;仅2006年,我市就有10个单位、9名个人分别在全省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全省老年维权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和全国银龄行动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中有所斩获。市老龄办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联合表彰了全市100个敬老爱老助老先进单位、101名敬老爱老助老先进个人、101名小孝星和102名模范老人;市老龄委评选表彰了十大敬老之星、十大模范老人、十大优秀敬老院院长、十大模范敬老院、十大先进村居老年人工作委员会、十大模范老年活动室和十三个敬老院建设先进单位。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实现了学有标杆、赶有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目的,也使全社会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风气更加浓厚。

三是借助各类宣传媒体进行阵地宣传。我们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宣传优势,除与活动宣传和典型宣传加强联动外,还围绕老龄工作重心拍摄专题片,创办各类专栏,提高老龄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目前,市及各市区老龄办共与同级电台、电视台合作开设了8个老龄工作宣传栏目。市老龄办创办了《老龄工作简报》,目前已发行50余期;与《晚报》联合开辟了《夕阳红》专版,每周一期;与人民广播电合开设了《金秋岁月》老龄工作专题节目,每天一期,每期20分钟;与电视合制作了关爱老年人公益广告,定期在电视台播放;筹建市级老龄网站,为老龄工作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打开新的窗口。全市各级老龄部门还组织了以老龄宣传干部、媒体记者为骨干,以老龄委成员单位联络员为基础,以热衷宣传工作的400多名业余老年宣传员为补充的老龄宣传队伍,一方面为媒体撰写反映老龄工作和老年生活的稿件,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老年人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广泛动员、积极配合省老龄办做好老龄刊物的订阅工作,引导广大老年人形成阅读和学习的良好习惯,使《老年》等刊物成为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和反映广大老年群众心声的重要渠道。

三、立足老龄,面向社会,开创老龄宣传工作新格局

老龄宣传工作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各级老龄组织的重要职责,我市将立足老年群体和老龄工作,面向社会,把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实做深做活,努力实现老龄问题的话语圈社会化和社会问题的话语圈老龄化,不断开创老龄宣传工作新格局。

对老龄化的感悟范文2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书籍设计;老年群体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6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为2.02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2300万。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阅读体验的问题已经显现,[1]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针对老年群体阅读的情感化设计。

1 我国针对老年群体的书籍设计供不应求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已十分普遍。在《国家图书馆学刊》中,通过调查3074位老年人的阅读状况,发现老年人仍是积极的阅读者,他们在休闲状态下阅读,因此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虽然他们对网络、手机等新阅读载体有所接触,[2]但主要仍是纸质阅读,这也给为老年群体进行书籍设计的设计师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不少学者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老龄群体需求的重要性。在一些文章中阐述了情感化的渊源发展与美学设计方法,但主要是关于无障碍设计,在平面设计中针对老年群体的书籍设计理论研究仍然缺乏。佐丹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老年群体网页设计》中,明确提出情感化的设计是根据设计对象进行的具体设计,而非艺术美学上的主观臆想。设计的情感化不只是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单一概念,也不是所谓赋予设计物以生命和情感,满足人潜意识需求的简单呈现,而是一种富有情趣设计的创新思维,一种审美价值的启发与取向。

本文由情感化设计这一未来发展趋势入手,将情感化与老年群体需求下的平面空间表达营造、现代版式设计相结合,进行进一步的应用研究。

2 针对老年人阅读过程中的习惯和特征,从生理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75~90岁的老年群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7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3]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本着设计主体的特点进行研究、设计,针对老年群体的书籍装帧设计,应全面了解老年群体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

随着老年群体文化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老年人在消费观念上相应发生转变,城市范围内的老年市场消费潜力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为自己的健康和娱乐增加开支,银发市场前景广阔。[4]但是在中国,无论是数字书刊,还是传统书籍,针对老年群体的书籍装帧设计仍存在大量空白,这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老年群体生理特点分析:

第一,感官系统老化。视力减弱引起文字内容阅读困难。随着视力衰退,老年人容易出现老花眼,看不清近距离物体的现象。由于字体过小、书籍编排不合理,老年人在阅读过程中容易遇到错行阅读、看不清文字内容等问题。因此设计师在书籍设计中应格外注意老年阅读的可读性,这是老年群体在阅读过程中视觉识别性的关键。

第二,记忆力衰退。记忆力衰退引起重复性阅读。脑细胞减少引起的思维反应迟缓、记忆力衰退现象导致老年群体对书籍的重复性阅读,因此大篇幅的文字内容并不适合他们阅读。图文并茂的版式设计不仅能调动老人的阅读兴趣,还能加深老人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第三,思维反应迟缓。思维能力下降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由于感知系统在概念形成、逻辑推理和问题处理的能力上有所衰退,老年人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能力可能下降,遇到阅读费时吃力、心情烦躁等问题。书籍设计的开本和纸质的不同都会对老年人阅读时的状态和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3 以“情感化”设计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3.1 书籍设计中的情感化概念

情感化设计是21世纪出现的国际设计趋势。唐纳德・A・诺曼教授在他撰写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情感化设计是赋予设计物以生命和情感的设计,同时也体现了平面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强调了“设计为读者”的观念。所谓书籍设计中情感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量设计对象的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法和阅读习惯等等,在原有的设计基本功能和基本性能的基础上,对设计物和研究对象进行优化,令使用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方便、舒适。[5]换句话说,平面设计可以缓解老年群体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乐趣,从生理和精神方面得到人文关怀。

3.2 以“情感化”为切入点的针对老年群体书籍设计方法研究

据研究显示,老年群体普遍有“老”“眼”“昏”“花”的特点,即体貌特征老化、视力下降、思维反应迟缓、记忆力衰退。在诺曼教授的情感化设计理论下,通过对读者的调查,分析现有书籍设计,针对老年人的阅读需求,总结出以下优化老年群体所需书籍设计的方法。

第一,本能层次设计。注重书籍材质的实用性,控制成本。本能层次的设计基于意识和思维,是外观要素和第一印象形成的基础。老年群体消费节俭,而且由于自身生理因素,他们更多地追求便捷、舒适的产品。但是在挑选商品时,他们并不一味追求低价,更多看中的是品质和实用性能。[6]

设计师在书籍设计过程中需注重“材料与技术”,关注老年人书籍的实用性。老年人适合阅读轻型书籍,如使用轻型纸、双胶纸等,书籍看起来厚,但重量轻。其次是字体和纸张的合理选择,老年人对色彩的明度纯度要求高,对无色系的视觉认知产生一定影响。[7]从老年群体本能层次出发,设计师应在书籍价格和材质的选择上有所考虑。

第二,行为层次设计。强调书籍内容的易读性。基于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在针对老年群体的书籍设计中要考虑字体字号,分栏排版,标题,视觉流程等方面。面向老年群体的书籍设计应简化不必要的纹理,突出主体文字。研究老年群体的阅读习惯、行为模式和阅读时需要的协助,[8]以求真正达到符合老年群体的阅读需求。

由于文字的版式设计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字体版式应根据其生理特点进行情感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80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视力平均0.57±0.44,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3.9%和5.5%,[9]视力低下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障碍。“年龄在70岁以后的人,较适宜阅读的字号至少应该是17点至18点之间。”[10]应力求版面简洁、内容清晰、文字易读。

在排版过程中尽量使用分栏。在设计时,一栏的长度控制在6cm左右(普通放大镜最大直径为9cm)。增加阅读过程中放大镜的移动次数,能够有效缓解用眼疲劳,给予大脑缓冲空间,在阅读中有节奏的体会文章内容。打破传统人机工学仅仅关注人的物理及生理机能。深入心理与精神,在阅读对象与版式之间构建一架情感互通的桥,使其更易读、舒适。

标题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要清晰。老年人思维反映能力下降,简洁明了的段首语能提高老人对于书籍内容的理解。在实际排版过程中,视觉流程的引导能使老年人在阅读中无意识状态地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有效缓解眼部疲劳,提高思维活跃性。以眼保健锻炼为目的的老年书籍版式设计,是另辟蹊径的设计,其目的是探讨保健功能在版式设计中的可行性。

第三,反思层次设计。通过综合材料和立体书籍设计,注重解决老年人的阅读障碍。随着经济发展,以城市为主的老年群体的审美也在提高。他们对于“美”的要求,不仅结合了传统的审美习惯,而且对现代审美还有其年代性的特点。从审美角度考虑,设计师在满足易用、适用的前提下,着眼于设计对象的内心情感与精神需求,将情感转化为有形设计,赋予设计乐趣与感动,使老年群体从中获得内心愉悦的审美体验。

通过综合材料的使用和平面版式设计,解决老年阅读过程的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精湛制作工艺和先进技术,如自动识别、自动发音等,实现老年书籍的数字化,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所带来的阅读障碍。

从反思层次来讲,在电子设备上阅读远远无法体会到书香传情的感悟,真正富有智慧、富含情感以及饱含创作者精神内涵的书籍仍然要靠纸质书籍的形式来完成。[11]设计不仅仅是书籍文本对于信息、语义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体现作者与读者的个性、文化习俗、人生哲学,这就要求设计师自身具备完善的文化精神内涵。这样设计师自身的情感通过书籍传递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意义、内涵和精神,将书转化为体现读者自身情感的作品,供读者欣赏、收藏、珍视,甚至引导读者的精神和情感,真正意义上做到老年群体视角下的情感化书籍设计。

4 结语

本文是基于美国唐纳德・A・诺曼教授提出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的情感化设计理论,意在针对老年群体阅读行为的书籍设计探讨。如何在诺曼的理论层次之下,通过平面设计解决老年人阅读障碍,是本文探讨的要点。

参考文献:

[1] 许苏琴.老年书籍形态设计的思考[J].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2013(24).

[2] 肖雪,张伟.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老年人数字阅读行为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

[3] 李小云,王家民,俞瑾华.老年书籍形态设计的思考[J].包装工程,2010(24).

[4] 吕敬人.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5] 王文琴.伦理关怀:产品人性化设计解读[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18-20.

[6] 应斌.我国老年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演进田[J].商业时代,2005(26):22-23.

[7] 李小云,王家民,俞瑾华.老年书籍形态的思考[J].包装工程,2010(24).

[8] 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中信出版社,2010(59).

[9] 夏群,等.部分高龄老人的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J].眼视光学,2007(01).

[10] 曹茜.为老年群体考虑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

[11] 夏琦.书香传情――书籍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探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

[12] 许淑莲.老年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对老龄化的感悟范文3

2、开题报告正文:字体:宋体 字号:小四

3、参考文献格式:字体:楷体 GB_2312 字号:小四

4、参考文献要求:

(1) 参考文献应列出30篇以上,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不含一般性教材。

(2) 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中文参考文献在前,英文参考文献在后),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论文的组成部分。如:“……李××对此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2]。”

(3)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5、参考文献示例:

①连续出版物(期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刊物名称》,出版年份,期号,起止页码

如:[1]陈晓、 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19, 第8期,第22-23页(以下类同)

②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 日期

⑥技术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⑦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章名称》,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⑧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目》,文献网址或出处,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推荐相关阅读】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需要加强的几个问题

一、立题依据

1.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建立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和财政投入规模持续增长,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2理论依据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是为实现养老保险制度正常稳定运行,对基金运营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型的阶段,在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风险,严重威胁着基金的安全。本论文通过结合当今我国社会现状分析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看法及对策。论证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基金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保值增值,对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保证我国基本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1.3立题意义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制度运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对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对策的研究来进一步的加强理论的学习,并学以致用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既可以丰富理论知识,又可以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做点研究,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

(一)研究内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现今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实际执行不合规、管理尚不规范、基金积累缺口等问题逐渐显现,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已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因此,加强基金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保值增值,对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保证我国基本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养老保险基金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对策。

(二)论文提纲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2理论依据

1.3立题意义

2.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急于求成的制度转轨带来了超重的历史债务

2.2基金征缴不力导致的新债务

2.2.1征缴难度大

2.2.2基金扩面步履艰难

2.2.3缴费基数偏低

2.2.4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

2.3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养老保险负担系数提高

2.4提前退休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差

2.5基金投资管理不善,无法满足养老保险基金刚性调节增长的需求

3.完善我国养老基金管理的建议

3.1变当前的“统账结合”制度为“统账分离”制度

3.2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基金供给

3.2.1加强基金征缴工作

3.2.2强化征管体系、规范征缴基数、杜绝渗漏

3.2.3拓宽融资渠道

3.3改革退休制度、降低当期支付规模

3.3.1应当杜绝提前退休

3.3.2要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3.4加强养老基金的管理,增进基金安全,促进保值增值

3.4.1养老基金的管理

3.4.2按国家现行政策规定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三)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

已具备的条件:

1 、师从名家便于交流与学习;

2、自身学习专业知识有所感悟;

3、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所总结。

未具备的条件:缺少文字的记载;

解决方案:进一步查找,向名家与老师请教,然后得出结论进行文字总结。

(四)参考文献

[1]彭华彰。社会保障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9

[2]张慧群。加强社保基金审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江南论坛,2019

[3]吴宏洛。我国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制约性因素。当代经济研究, 2019

[4]李珍,孙永勇,张昭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肖汉平。“谨慎人”规则在中国养老金投资监管中适应性研究。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报,2019

[6]詹伟哉。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7]宋晓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研究形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5.

[8]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

[9]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19.

[10]李绍光。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9.

[11]张秋霞,蒋建华。保险基金审计。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

三、进度安排

2019.06.01--2019.06.15,登陆平台申请毕业论文(设计)

2019.06.22--2019.07.21,选定论文题目,提交论文开题报告

2019.07.28--2019.08.27,收集资料,提交初稿

2019.09.03--2019.09.17,经过修改,提交二稿

2019.09.24--2019.10.23,整理修改后的论文,定稿,交正式打印稿

对老龄化的感悟范文4

许多国有企业都有着庞大的退休职工队伍,退休职工队伍的稳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那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呢?

首先,要正确把握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现状。绝大多数退休职工对党和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关心国家发展和企业前途,关注社会公平,关注养老、医疗等制度改革,他们更希望能发挥余热,为社会再做贡献。同时,他们渴望减少孤独感,对组织的期望值较高,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深恶痛绝。

其次,要找准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及工作人员存在重物质待遇、轻思想建设的观念,一些异地居住的退休职工,长期处于无组织过问、无人员管理的状态。二是工作力度不够,成效不明显。某些工作方法手段缺乏创新,教育内容“过虚”,支部作用“过软”,难以在思想上解“扣子”,关系上解“疙瘩”,生活上解难题。三是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缺少应对措施。退休职工管理服务部门和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双高期”的特点认识不足,在心理、精神、政策、服务等方面准备不足,方法措施较为单一。

加强和改进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全党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全局性要求相结合,深入研究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规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完善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法;必须立足于退休人员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逐步改善现有分配制度中存在的收入差距过大等不公平现象,逐步完善养老、医疗体制建设;必须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老龄政策,在全社会形成爱老尊老敬老的文明氛围;必须不断强化退休职工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保障退休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退休党员队伍的活力。

加强和改进退休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退休职工对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着极高的热情,社区可以利用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着力打造“敬老文明号”“银龄行动”等老龄活动品牌,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书画展、手工制作表演、生活小窍门比赛、退休职工运动会、“学雷锋”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强化社区党建工作,按照“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原则,探索服务管理的新路子,使异地居住的退休职工有归属感。

充分发挥老年群团组织的辅助作用。进一步加强太极拳协会、腰鼓协会等老年群团组织建设,活跃和丰富退休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

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阵地作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把老年大学打造成具有精神文化底蕴和特色的主阵地。很多退休职工年轻时都有自己的梦想,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很多梦想都没能实现,因此要把老年大学建成实现梦想的一方天地。由于经费、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企业老年大学可以尝试与地方联办,争取政府支持,解决规模小、课程单一等难题,将老年大学这个精神家园建设好。

对老龄化的感悟范文5

关 键 词 品德课程评价;学习评价;纸笔测试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36-03

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品德课程的难题。许多学校尝试采用日常评价和期末纸笔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一学期的品德课程学习作出评价。这一探索符合品德课程所倡导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要求[1],但同时也对纸笔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纸笔测试唯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回应品德课程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等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要求。近年来,余姚市尝试以期末品德开放性测试,创新品德课程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下,笔者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为例,阐述在期末纸笔测试中的探索。

一、立足儿童生活,拓展命题时空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需要教学时空的拓展与延伸,相应地,课程评价也应当走向开放与多元,不仅关注学习成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因此,品德课程纸笔测试应当立足学生生活,拓宽命题时空,用评价引领师生、家长真正将日常学习与生活视为品德生长的场域。

[例1] 建立家庭小档案,和爸爸妈妈互动起来吧!

这是三年级期末测试的一道试题。本试题立足第二单元“我的家庭”板块,设计了“建立家庭小档案”和“亲子互动卡”。这一试题的测试过程贯穿整个学期。在教学本单元时,由学生与家长一起建立“家庭小档案”,约请家长关注孩子一学期的成长。期末测试时,孩子在试卷中写下对爸爸妈妈要说的话;家长则根据孩子一学期以来的成长情况,写下期末评价与寄语。通过测试答题,孩子表达了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家长则对孩子提出了表扬和成长希望。亲子在互动交流中,回顾一学期的生活,增进了情感交流,让学生获得了更加深刻的成长感悟与体验。这样的纸笔测试,从课堂到家庭,从一个学习节点延伸至整个学期生活,极大拓展了评价时空,既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更有助于引领师生家长关注日常学习与生活。

二、创设试题情境,激活儿童生活

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纸笔测试命题也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试题情境,激活儿童生活,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例2] 邮政局除了可以传递信件、邮政储蓄、订阅报刊,还可以发行明信片。快过年了,快写上你对朋友最真诚祝福吧!要按照正确的格式书写信封哦!

本试题针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漫话邮政》一课的学习而设计。本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在信息社会,邮政带给人们生活的快捷便利,认识到邮政局和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学习过明信片的写作。本试题引导学生回顾与使用写明信片这一生活基本技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写明信片,让学生回顾一学期的同伴生活,传递友谊,沟通情感。

三、捕捉社会热点,拓展儿童视野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注重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容整合。这要求品德课教学要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不断拓展学生视野。纸笔测试命题自当立足这一要求,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引入试卷,引领儿童读试题,看生活,拓展视野,了解社会。

[例3]阅读材料后,请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歌曲《常回家看看》道出了所有老人的共同心声,因而一夜之间就唱红了大江南北。人们通常认为,“常回家看看”只是对子女孝道上的要求,子女不这样做仅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其实,当我国已走入老龄化社会时,“常回家看看”已不仅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是子女法律上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明确将精神赡养作为子女的法定义务。该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就是说,对老年人的赡养,除了要给予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外,还应给老人精神上的慰藉。可见“常回家看看”已经被法律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子女赡养老人的一种重要方式。

1.你从这组材料中读懂了什么?

2.我们余姚有哪些关爱老年人的相关措施呢?

3.如果你给家里的老人打电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本试题针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板块的学习,旨在考查“知道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尊老敬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衍生了“常回家看看”被法律赋予新意义等诸多社会问题。将这一社会现象引入试题,既契合品德课程学习主题,又深化了学习主题,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对“尊老敬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测试,不仅检测了学生知识的习得情况,更开阔了学生的社会视野。

四、丰富试题层次,观照学生个性成长

学生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应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品德课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品德课程评价在命题上要观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丰富的可选择性和层次性,引领学生在评价中实现自主成长。

[例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都要自觉遵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行为,完成下表:

自我评价标准:自觉遵守得五星;基本遵守得四星;有时遵守得三星;经常不遵守得二星或一星。

本试题针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中《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通过让学生描述课间、超市、马路上的规则,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试题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通过自我评价促进孩子自我反思,作出自我判断,督促学生学会“知行合一”。

同时,在试题编排中,我们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试题排版注意使用宽松的字间距与行间距,以缓解学生的答题焦虑;注重图文并茂,或配以相关活动照片,或将简单的线条变为丰富的图形,帮助学生读懂试题,领会命题意图;同时,试题配以清晰而温馨的指导语,如“亲爱的同学,在这收获的时节里,祝愿大家在《品德与社会》的果园里用智慧、自信和细心去收获成果吧!相信你是最棒的”等,从而唤起学生的答题兴趣和信心。

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纸笔测试只有克服重知识考查的困境,才能与日常评价相得益彰,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正如浙江省特级教师、学军小学副校长许宏强调的:“我们做这些评价,是要去激励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通过一些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唤醒学生成长的力量,改进教师教学的行为。”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对老龄化的感悟范文6

一、发展老年群众文化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奋斗目标,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使老年人延缓衰老,提高其健康寿命和寿命质量,尽量减短生命中带伤残和需要护理的年限。丰富多彩的老年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发挥老年人的潜能,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丰富老年人的生命,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充实、更放异彩。

开展老年群众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证。

二、关注老年人文化需求,促进老年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作为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基地,深圳市群艺馆、各区文化馆、文化站应当担负起繁荣老年文化的重担,加大公益文化工作的力度,加强对老年文化活动的指导,培养老年业余文艺骨干,活跃丰富老年人文化精神生活,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充满阳光。

1.充分利用群艺馆、各区文化馆、文化站等场馆资源优势

加强公益性艺术培训力度,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艺术培训。因此,成立老年公益性艺术大学,无疑是那些想走出家门、投入社会集体去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老年人的心声。

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文化深圳,积极贯彻党和政府关于老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关心爱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充分发挥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让所有的老年朋友都有机会发挥余热,发挥“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度过幸福、充实的晚年文化艺术生活,是群文工作者的责任所在。深圳市群众艺术馆于2006年成立了老年艺术大学,面向全社会开展公益性艺术培训。老年艺术大学的成立受到全市广大老年人的大力支持和欢迎,四年来共开展艺术培训200余期,涵盖美术、书法、古筝、二胡、萨克斯、芭蕾舞、民族舞蹈、声乐等门类,每期报名场面都异常火爆,累计已培训老年人学员多达1.5万人,年纪最大的已经84岁,最小的也有60多岁。

2.坚持文化辅导员派驻制度,加强文化挂点辅导工作,培训老年人艺术骨干

社区是老年人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现和培养一批善于联系群众、热爱文化艺术的社区老年文艺干部。当前,单靠仅有的政府文化单位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深圳现有的几十万老年人对文化艺术的需求,群艺馆、各区文化馆、文化站应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优势,实行辅导员派驻制度,深入社区,深入基层。培训培养社区老年人艺术骨干,辅导创作创排,加强对社区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指引和辅导,建立长效的传播机制,通过艺术骨干以一带十、以十带百,来推动全市老年人文化艺术水平的发展。

3.积极推动老年人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为老年人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搭建舞台

群艺馆、文化馆是群众文化活动重要的平台,应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为推力,以传统庆典节日为契机,围绕本馆为中心阵地,同时开展辐射全市各社区的系列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老有所乐”的文化氛围,为老年人搭建展示的舞台,让老年人在这些活动起到带头作用,唱好主角。

4.积极引导,繁荣发展老年文化团体

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培育老年艺术团队是当前群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的老年艺术团体蓬勃发展,活跃在我市的老年艺术团体众多,包括“深圳群声合唱团”“深圳市红叶老干部艺术团”“深圳九九艺术团”“自由鸟艺术团”“深圳红杜鹃艺术团”等,他们长期活动在基层、社区,深入养老院、部队等进行宣传演出,热情饱满地参加市级、省级甚至是国家级别的各项艺术比赛,并且屡创佳绩。如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深圳群声合唱团以最高分名列所有参赛合唱团之首,将“红岩杯”捧回了深圳,用歌声向全国老年朋友诠释了老年人对青春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深圳老年艺术爱好者的精神风采,充分体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

各个老年人艺术团体的建立和发展,从演唱演出等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中,老年人得到了莫大的愉悦和欢乐。通过演唱,抒发了老年人对人民和生活的热爱,歌颂了祖国、歌颂了社会主义、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还使他们看到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通过每一次的排练,都进一步加深了老年朋友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