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科研活动 思维方式 优化与转型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密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新特点和新趋势,不仅使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而且对科研工作者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其中思维方式的更新和转变就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如果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落后于物质生产,使得实践经验曾掩盖了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的重要性,那么,随着科学发展从积累经验向理论概括过渡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指导作用的加强,使人们愈来愈加深了对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要求人们必须确立新型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历史事实证明,先进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则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思维方式的更新和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科研人员必须重视思维方式的更新和优化,力争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型。
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过去人们的开放意识不强,就科学研究而言往往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进行封闭式的思考和研究活动。人们只顾自己的身边事,很少考虑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人们在科研活动中只看到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而看不到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各个学科以及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只看到本国和本民族的科学成就,而看不到别的国家和其他民族的科学成就;只注意科学本身的发展和理论成果的出现,而忽视科学的实际应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合等问题。这是阻碍科学技术正常发展和突破创新的主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要求人们在科研活动中必须摆脱封闭型思维的束缚,逐步转向扩展思维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的开放型思维方式,从广阔的外界环境中汲取先进的、美好的东西,从而加速自身的发展。因此,转变过去那种封闭型的思维方式,进而确立开放型的思维方式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由静态型转向动态型
静态型思维习惯于用静止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因此,它容易使人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在科学研究中除了“唯上”就“唯书”,往往会导致懒惰和守旧的陈规陋习。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科学研究作为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活动,要求具备节奏快、反应灵敏、高效动态的思想品质。过去那种“静观待变”和单纯“守业”的思维习惯,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在现实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意识到只有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旧习惯,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保守性的低效静态思维转向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动态思维,才能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新现象,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带动下,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由静态型向动态型的转变。
由单维型转向多维型
单维型思维方式只有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角度,一个逻辑规则和一个评价标准,从而只形成一种思维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中的集中表现就是单一化:“一刀切”、“一本经”、“一条道”。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和一个层次,只从一个角度、一种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因而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无法达到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系统,会有许多新事物、新问题,瞬息万变,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探索客观世界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摆脱那种单维型思维方式的局限,不断扩大思维的联想跨度和转换跨度,善于在多样性的统一中进行全方位、多变量的思考和系统比较思考,进而建立起一种多维型的立体化思维方式。否则,面对复杂的客观世界就会显得一筹莫展,无所适从了。与单维型思维方式相比,多维型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它有利于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有助于人们接受真理;有利于增强科学精神等。总之,单维型思维方式使人喜一不喜多,而多维型的思维方式反对处理问题上的一刀切,它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用多种方法去认识事物,用多种标准去衡量事物,用多种模式去处理问题。因而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导致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开放。可见,确立多维型的思维方式不仅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分散孤立型转向群体合作型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不仅影响着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改变着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即由过去科学家个人以自由方式进行研究,逐渐转变为多人合作,共同攻关的新局面。当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在采用合作的方式去攻克科学研究中的难题,这表明了时展的特征。许多重大的科研项目,不仅需要国家组织的合作攻关,甚至采取国际间的合作。如美国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就曾动员了15万名各类学科的科研人员,而全球大气测量则有144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参加。很显然,合作研究已经成为强大的动力,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它有助于知识和能力的互补,充分发挥科研主体的潜能;有利于焕发创造热情,在竞争中获胜;有利于缩短研究周期,提高科研效率;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出现和成长等等。因此,肩负历史重任的科技工作者,必须学会与人进行有效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从单纯的定性描述转向定性定量的有机结合型
传统的科学思维方式在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时,往往以定性描述为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只局限在事物的质的规定上。这对掌握事物的内在本质以及区别不同事物都是必要的。但是,任何事物及其发展都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只有掌握了事物的量,才能具体地认识事物的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把握事物的质,而且要求把握事物的量,并且通过量的规定精确地把握质的规定。在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不是彼此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而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互相规定和转化的。因此,只有把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科学化程度的提高,对精确的定量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论经济发展、科学研究、战略决策、工程项目还是其他许多复杂问题的研究解决,都要求有准确的数量上的分析和计算。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决策、预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正确的决策和预测往往需要有数量化的模型作为前提和依据。所以,定量化的思维方式在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对事物进行数量研究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数学工具以及先进的设备和精密的仪器。如数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以及高精度分析测试仪、电子计算机等等的出现,对复杂系统进行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有效途径。因此,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型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无疑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过去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经验型思维方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地位。“老马识途”,“老而为师”等等都是人们重视经验思维的明证。长期以来,人们在思维定向上往往偏重于过去,偏重于经验,习惯于面向过去,更多地用过去的经验、框框来看待和认识问题。而时至今日,科学研究的对象扩大了,难度也提高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单靠经验去思考问题和处理事物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人们强烈地意识到:要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必须树立科学型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现实,更好地预测未来,有力地推动科学研究事业顺利地向前发展。
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范文2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近百年以来中医文化面临的深重危机,尤其是当今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严峻挑战,很多人对中医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因此大力弘扬中医文化,不仅是振兴中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选择,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中医“仁和精诚”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中医不仅是“科学史上的奇迹”,也是文化史的奇迹
中医的基本理论、道德信念、行为规范、临床诊疗、养生实践,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我把中医的核心价值观念概括为“仁和精诚”四个字。
“仁”是中医人的最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医从业者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医生的责任在于传承阴阳之道,完善天地本性,在于治病救人。中医作为“生生之具”是帮助人类健康长寿的,是呵护人类生生不息的工具和技术。中医的最高道德理想是能够参赞化育、效法天道、救治生命以实现“生生”仁德。
“和”是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医人崇尚和谐的价值追求。中医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形与神三个层面的和谐。中医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失“和”――违逆了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进而引发自身阴阳失和,于是治疗疾病就需调和致中。进而言之,中医提倡医患信和、同道谦和,强调医疗行为中各种关系的中和、和谐之美,“和”表达了中医药观念和方法、手段和目标的统一。
“精”是中医职业精神的最高概括,体现了中医人的职业要求。生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对医术的要求至高,必须做到至精。孙思邈《大医精诚》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所以要求从医者首先要有精湛的医术,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礼记》上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意思是没有研究透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脉诀》或《伤寒论》这三世之书,不能算称职的医生,不敢服用他开的药。后世医学教育、医疗实践中,对医生的职业素养要“精”的要求一以贯之,成为中医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一。
“诚”是中医行为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孙思邈《大医精诚》要求医者必须诚心救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亦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的大医之体是“诚”的形象写照。
中医的发展方向关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命运。
中医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各家精髓,汉代医学汲取先秦儒道及其他各家的精髓,隋唐以后汲取儒释道的精髓。中医还不断汲取历代天文、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中医不仅是“科学史上的奇迹”,也是文化史的奇迹。
要想发展中医,必须要保持中医特色,同时也绝不能离开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发展,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然而,近百年来中医却屡遭坎坷。伴随着传统文化近现代以来所遭遇的猛烈冲击,中医不但失去了在中国的主导地位,甚至几次面临着被取缔的命运。
科学主义的盛行,使“科学”与否成为“资格”标准。凡是不符合“科学”的东西,都要遭到批判、唾弃。中医药学自然躲不过这样的“资格”拷问。在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之下,带“中”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合法性。
从根本上说,中医的危机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危机。在长期的西方文化中心论、科学主义思想观念指导下,国人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优秀的中华文化受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中医学也是如此。可以说中医的发展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那么中医应该如何发展?由于视角不同,立场有别,中医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形成了很多流派。
总的分为两大派:一派可称之为“现代派”,包括剥离派、改造派、重构派、科学现代化派、西体中用派等。该派认为,应该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中医学的传统体系改造成科学体系。中医学是一个含有巫术、哲学、科学等多种成分的复杂体系,应将那些非科学成分一层层剥离和解构、丢弃,只保留科学的成分。
另外一派可称为“传统派”,包括补天派、重认派、中体西用派等。该派主张立足于中医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来研究和发展中医,在不破坏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对中医学不足的地方给予修补。认为可以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但不能以现代科学为标准来衡量中医、改造中医,强调重新认识医学的目的,重新构建医学的价值系统。医学的目的并不是纯粹的治病,而是治人,要以人为本。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上世纪末提出一个“中医现代化悖论”――“中医能够在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学特色的前提下实现现代科学化吗?”在我看来,中医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而不能按西方科学、西方医学的模式发展。中医要发展,首先要搞清中医的历史文化,要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而培育适合发展的优良土壤,或提供中医发展所需的营养成分。
要想发展中医,必须要保持中医特色。所谓中医特色指的是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的本质特点,有人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看成是中医的特色,有人将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看成为中医的特色,还有人将藏象学说视为中医特色。我个人认为,中医特色就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象数思维”,即中医是从功能模型、关系虚体出发来构建人体生命系统的。当然,中医发展绝不能离开现代科学、现代医学,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学是一个包含科学、人文等各种成分的极其复杂的混合体,中医的各种成分可以分为“形”、“气”、“神”三个层面,其中“气”和“神”是中医特色和传统文化精华之所在。如果舍去“气”和“神”而保留“形”,那样的中医连最初级的西医形态学、解剖学都不如。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体生命的,人不是一堆分子生物结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医学应尽快回归人生――整体生命的本体,要关注“气”和“神”层面。
其实老子已经告诉我们怎样对待外来文化,简言之四个字:“知白守黑”。在守住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一定要了解西方文化,要有包容的胸怀,并为我所用。振兴中医完全可以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道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应该并行不悖,如鸟之两翼,共同为当代中华文化、当代中医的发展提供动力。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应当采用“扬长弃短”的态度,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应当发扬自己的优势“方面”,对自己的劣势“方面”则直接用现代医学来弥补。中医学在代谢性、免疫性、功能性疾病以及多组织、多系统、多靶点性疾病或特定病程的治疗方面,在调整亚健康状态、养生摄生、防老抗衰等方面有着优势,应当“有所为”,而对一些明显处于劣势的疾病则可以“有所不为”。中医的优势发展应当始终以中医为“平台”,而不是以西医为“平台”和发展目标。
在中国文化学界,一般只关注对儒、道、佛的研究,而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在中医学界,一般只关注中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同样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
长期以来,对中医哲学、中医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国文化学界,一般只关注对儒、道、佛的研究,而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在中医学界,一般只关注中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同样忽略中医文化的研究。
中医文化复兴不仅是振兴中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其意义重大。北师大几年前完成“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对全国大学生调查显示,在前10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中,汉语(汉字)、孔子位居第一、第二位,中医居第六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中医药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方法与手段,已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优秀的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同根同源,本为一体,正如树木生长一样,一棵树即使再茂盛,当它根基下的土壤营养不足时,也会慢慢衰败凋敝。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陌生,对原有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更缺乏必要的掌握。
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编剧学 研究 方法 理论 预设
2 0世纪自然科学方面的混沌学、分形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符号学、叙事学的发展,为编剧创作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富于启示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工具。
一、现代自然科学对编剧学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现代科学观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对论的时空弯曲、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混沌学的蝴蝶理论,影响到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剧作家们利用现代科学进行创作实践,已经走到了编剧理论的前面。
混沌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现代科学思维特点。洛伦兹的奇异吸引子,形象地展示了非周期的周期运动;如果说传统的周期性吸引子无法描摹戏剧叙事情节的复杂性,那么奇异吸引子可以恰当地反映叙事动力学的复杂性。
虽然剧作家们已经在使用混沌学的成果,但是,将这些数学成果引入创作理论领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首先是数学工具的抽象性,阻碍了创作理念的吸引和使用。洛伦兹发现的混沌形成的初始条件和天气非周期运动的分岔理论,只有在给出蝴蝶状的“洛伦兹吸引子”图形以及“蝴蝶效应”的形象描述后,才被人们广泛理解和掌握。
相比较而言,分形学要比混沌学更好理解,虽然分形几何与数学公式(费根鲍姆数值等)是相互转换的,但是分形学却使人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认知和把握混沌现象。
分形学为打破混沌提供了一套形象的几何语言,分形学不仅可以描述无机界的分维物理运动,而且可以描述生物界的复杂生命运动,甚至体现着思维创造的无意识活动。分形理论可以作为探索创作的混沌领域的重要理论工具,并转化为创作实践的重要方法。
编剧学的创作系统是一个有着生命现象的、特殊的混沌领域。通过对混沌学的借鉴,是否可以建立编剧的混沌学、分形学?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创作中的混沌也有其形成的原因和潜在结构,也存在着非周期但是有规律性的“奇异吸引子”,存在着费根鲍姆数值,存在着情节单元的无穷嵌套和标度无关性?还有如何认识混沌与有序的关系,如何运用数学几何理论在编剧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桥梁等等这些都是编剧创作理论上的有趣课题。
二、结构主义为编剧学提供的科学视野和科学方法
在自然科学之外,结构主义为编剧创作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各种理论方法。
结构主义十分重视共时性的结构作用。索绪尔在语言学中提出共时性的能指作用之后,结构人类学、结构叙事学都将共时性研究放在了首要位置。按照皮亚杰的说法,“结构主义从本性上来说是非时间性的”,“功能归结为结构通过时间的种种表现”。对于编剧学来讲,共时性研究十分重要,虽然古典线性的历时性叙事至今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多元化、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由线性叙事向非线性叙事拓展的明显趋势。
当代剧作者们开始更多地采用空间性思维,如用拓扑的方法处理多样性的创作题材。现代叙事的主要课题是解决共时性空间形式的叙事技巧问题,以及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相互借鉴与统一的问题。非线性叙事重视共时性空间组织中的情境和情节,尝试处理各种空间形式的情节单元组合。现代编剧者的创作方式、思维方法需要不断更新,操作工具也需要改进、发展,从而满足多种结构类型叙事的需要。长期以来创作理论被视为一种经验范畴的理论。它针对的是生命形态,而不是生命形成机制。
编剧创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新思维、新工具。所谓新思维,指混沌学、分形学的科学思维、结构主义的整体思维;所谓新工具,指分形学和矩阵、拓扑等数学工具。除了向自然哲学、语言哲学(如结构主义)借鉴之外,还要向具有丰富空间组织经验和空间形式理论的建筑艺术以及造型艺术的美术、雕塑和音乐等艺术门类学习、借鉴。
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范文4
西医,亦即是现代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实验、观察和实证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是开放式的,与现代科学中的生物学、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它的发展是从宏观不断走向微观,一步一步向生物内部深入的过程,是现代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医理论源自于古代哲学,秉承了中国人特有的类比思维模式。它的主要内容有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学说。这些学说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学,都是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治疗进行宏观上的把握。与现代自然科学相比较而言,中医更具有人文科学的特性。由于缺乏西医学上的解剖结构、实验论证、观察推理等方法,其认识的层次比较表浅,不分明;它只有宏观上的把握,没有微观上的深入研究;并且缺少通用的现代科学语言。因此,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发展很缓慢,不但没有产生突破性的进展,反而与现代自然科学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现在,中医被很多人认为不属于自然科学,甚至有人认为其不是科学、甚至是伪科学,应将其废除。关于这一观点,当代的中南大学教师张功耀和当年法国传教士李明、俄国传教士塔塔村诺夫的话很能说明问题。李明说:“两千多年前,黄帝写过有关论著,从那时开始,中国的医生就把这一学科看成是整个医学的基础。他们在医学上从未取得过较大的进展”。塔塔村诺夫说:“确信中国的医书都是按照同一种模式,根据古代医书一字不差而写成的之后,我们便不再需要注意了解近代出版的医书和古代的医书……无论是二三百年之前出版的书中,还是距今相当近的时候出版的书中,医学的所有原理和主要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他们有着共同的来源:《黄帝内经》”。2006年张功耀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和网络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的一系列文章,呼吁国家采取办法“推动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系,回归民间”,他的观点曾获得了包括西医专业人士在内的很多人的广泛响应。他说:“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中医不是什么积极的文化,更说不上是什么科学,都不够格称为伪科学”[6]。
当代医学生的中小学教育经历都是应试教育。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除了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外,自然学科仅仅是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很少涉猎到其他领域的学科。医学生的这一教育背景,使他们在面对中医和西医这两种医学体系的时候,更容易认同西医,更容易接受西医是科学并且西医比中医更加科学的观点。上中医课时,笔者对所在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上中医课前,你了解中医吗?”备选答案有三个:一是听说过,但不了解;二是听说过并有所了解;三是了解。70%的学生选择第一个选项,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第二个问题是“中医和西医哪个更科学?”备选答案有三个:一是两者都科学;二是中医比西医科学;三是西医比中医科学。86%的学生选择第三个选项,认为西医比中医科学。第三个问题是“你有兴趣学习中医吗?”备选答案仍有三个:一是感兴趣;二是好奇想了解一下;三是不感兴趣,但为了考试被迫学习。80%的学生选择第二和第三个选项。这一调查结果,从某个方面说明了当代的西医学生,普遍持有西医比中医科学的观点,并且缺乏学习中医的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而且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学生自然就不愿意学习中医了。
2西医与中医理论存在巨大差别,难以理解中医
西医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医学,与东方的中国不同。它研究的医学是基于解剖与实验,从微观入手,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直观、可视、可实证的方法研究人体,并以之为基础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一门学科。其方法与现代科学具有一致性、同步性。中医学则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主要以援物比类、司外揣内、心法等方法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缺少现代科学通用的方法手段。两者在方法学上存在根本不同的认知方法。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中西医理论差异就出现了。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但是其理论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渗透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每一个角落。归纳起来,中西医理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表述;二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诊断治疗的认识。语言表述上,中医更加明显地具有哲学思辨、人文学科的特点和色彩;而西医则是具有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现代科学通用的语言。在生理、病理、疾病诊断治疗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同一个组织器官有着不同的功能描述,同一种疾病有着不同的病理、病因解释和不同的治疗手段。这里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例子是关于内脏“脾脏”的功能,中医认为其具有“运化、统血”的功能。在人体出现消化不良、出血等情况下,要考虑脾的病变;而西医则认为其是免疫器官,与中医的消化功能根本不搭界。另一个例子是,病人出现多尿、尿有甜味、消瘦等症状时,中医的诊断是消渴病,其病理机制是阴虚燥热、津伤;而西医的诊断就叫糖尿病,其机理是人体胰岛素减少或抵抗,血糖升高所致。西医院校的课程设计,一般是临床医学专业第一年安排西医基础课程,第二年或往后才安排中医学这门课,这一设计无疑使学生在学习中医之前形成了一种西医的思维定势。这一思维定势将束缚学生对与西医理论有着巨大差别的中医学的理解和学习。在教学中,笔者也观察到,对于中医的脏器生理功能的学习中,其与西医有关联的内容,学生容易理解与记忆;而与西医无关或者在西医学中根本不存在的一些内容,学生则很难理解和记忆。有一个考试题目为“中医心脏的生理功能有哪些”,80%的学生能答出“心主血脉”的功能;而仅有30%的学生能答出“心藏神”这一功能。究其原因,很明显中医“心主血脉”与西医“心为血液循环动力器官”的认识有相似之处,学生容易理解记忆;而对于“心藏神”,神是意识思维,西医认为其属于脑的功能,心脏并无此项功能,因此学生便难以理解和记忆了。
3对策
3.1要突破学生中医无用论的惯性思维学生存在“西医有前途、西医更科学”的思维惯性,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医无用论”。无用就没有学习的必要,没有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因此,突破学生西医的思维惯性,首先就是要破除其所形成的“中医无用”的观点。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中医能生存几千年,自然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医的疗效性。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公认的。疗效不管大小,只要有效就是其存在的最大理由。医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人类疾病的痛苦,而中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病人的痛苦。尽管用西医理论还无法解释其疗效的内在机制,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其疗效的评价。同时,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这些疗效性,正是当代科学研究中医的动力所在,这也是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必要性的所在。第二,中西医具有互补性。西医理论强调微观,其优点是研究深度逐层次不断深入,也正因为如此,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人体的认识缺乏整体分析、横向联系,易出现片面性、孤立性。而中医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宏观整体观。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本身、人体与外界的社会、自然环境都有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中医的这一整体观念理论,对西医的研究方法是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目前正在倡导的整合医学,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理论在西医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另一方面,当今西医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对于疾病仍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还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当中有的正好是中医的强项所在。一个较浅显的例子,绿脓杆菌的感染,虽然几十年前发明的抗生素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由于现代抗生素的滥用,绿脓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不断增多,使西医已经解决的问题又成了新的问题。而中医在这方面却显示了它的独特疗效。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调整了人体的整体状态,调动人体内一切抗病因素抑制耐药的绿脓杆菌,最终治愈疾病。类似的例子,临床上已有大量报道,人们在临床实验中亦亲身体会过,这也是得到了包括西医在内的医学界的认可。
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范文5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7-0059-02
纵观中医发展史,中医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现在应该如何发展中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在大家认为现代化是中医的出路。广州会议上,提出了中医现代化的定义:“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武装中医、发展中医;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阐明中医。”就是说我们的科研,临床都以此为指导。那么我们进行了这么多年的中医现代化建设,到底取得了什么成果呢?试从古今对比中分析之。
1 中医教育
古代儒家思想盛行,及至秀才们学医时,就好比“笼中捉鸡”。他们采取师带徒的形式,而且还要得其人才教,学生也非常刻苦,在《医学心悟》中吴体仁写出了那时人们学医的方式,“朝而诵读,昼而见症,夜而辨论,”其结果他很谦虚的说是“如是者有年,殆稍稍有得焉”。现代中医教育一改传统的师带徒方式,大力发展院校教育,再也不搞非其人不传,以多收学生为第一要务,管他喜不喜欢,其结果是有好大一部分学生虽然在学校,却不是为学习中医的,另外一部分虽然要学,可是由于培养过程主要是课堂上讲授中医理论,再适当地讲授一些西医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其结果就是:“泛读各科,浅涉各家,莫衷一是,结果是一无所长。”这样的学生到工作岗位之后,不能熟练地运用中医的方法诊治疾病,只能依靠西医的方法应付工作。
2 中医科研
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神农乃“日尝百毒”,最后都取得了成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医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我们现在科学水平是发达了,可以用动物来代替人来做实验研究,然而通过动物模型对中医的证进行研究时,由于(1)动物无法进行症状描述,舌苔、脉象也不适合于动物;(2)中医病因多为非特异性,如劳倦、饮食所伤、情志刺激等综合因素导致心肝脾肺肾一脏或多脏功能的失调,这在动物模型中是无法复制的;(3)还有毕竟动物不同于人,所以用动物模型模拟人体的病证是貌似“先进”或“现代化”,其实并不科学甚至可能是徒劳的,更是违背了中医学整体观的。所以采用动物模型的方式只会走向歧途,使中医无法保持其特色。
3 中医临床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临床也是中医获得发展的力量源泉。古代中医扎根群众,长期与群众在一起为群众防治各种疾病。从古代文献来看,如扁鹊既精通内科,又善针灸,又深究脏腑疾病。再看近代著名中医,如叶天士,丁甘仁,张山雷等诸家医案,均内,外,妇,儿等各科无不精通。人们对医家的解释能接受,对其验、便、廉的治疗方式也是大受欢迎。现代建立了很多医院,医生都集中在医院里,封闭式的医院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来防治疾病是难以减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医疗费用的高涨,使得社会大众、国民经济和医疗保健制度和保险制度不堪重负。
4 环境
中医以前的思维模式,以汤剂为主的治疗方式能被人们接受,是因为那时中医赖以建立的哲学思想所倡导,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慢,所以人们都接受中医。而现在的教育从小学起就大力发展现代的逻辑思维,对古代思想涉及甚少,结果使在接受了十多年现代教育的学习中医的学生都不理解中医了。由此看来,中医现代化的研究离不开中医传统文化这一主线条,所以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文化视点应当是中医的人文文化。
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范文6
一、加强高教类课程对初教类课程的切实指导
随着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开设的近现代科学课程的增多,一个显著的问题摆在面前:如何用近现代科学指导初等教育专业教学。这一问题如未解决,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将很难进行下去。当然,我们可以尝试对所开设的近现代科学课程为指导小学教育准备必要的接口,但由于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开设的近现代科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如果要求每门近现代科学课程都去具体指导学科教学,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因此,开设一门具有桥梁作用的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已是当务之急,我们姑且把它命名为: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与自然科学等等。这些课程从小学教学中遇到的现象、概念和问题出发,用近现代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去剖析它们,揭示小学教学的本质和背景,这既体现了课程的现代化,又体现了课程的师范性。
二、加强教育类课程对初等教育专业教学的直接指导
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公共课,但在这些课程中,介绍的只是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的一般知识,从小学生了解不到这些课程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而且,这些课程内容普遍适合于文理各科,与具体的学科很少有联系,使心理学、教育学与具体学科的心理学、教育学之间呈现一真空地带。即使是针对小学各科开设的教材教法,或者流于大而统的理论,或者局限于教学的一招一式,结构内容均显陈旧,且缺乏操作性,学生学后在随后的教育实习中仍不得要领。要改变这种现状,公共课的心理学、教育学要与具体学科加强联系,也可开设各门具体初等教育专业各学科与心理学教育学结合的系列选修课或讲座。各科教材教法课程要重视其时代性和实践性,既要体现科学素养和教学素养,又要降低重心,着重于教学技能的培养,针对学生今后可能接触的课型,进行微观的分解剖析、示范和训练,并对教学改革中需具备的关于改革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合理的强化,如课程编制、调查实验、教学决策等。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初等教育理科教学的指导
近几年,在教育部门组织进行的教学调查中,学生对教学方法过死、课堂信息量太小等问题反映强烈。在国际上,我国培养的大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是个强项,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是个很大的弱点。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方法存在严重的弊端。讲解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具有易于呈现结果、可控制性较强的优点,历来为大学理科教育所青睐,形成了讲解占主导地位的高师理科教育模式。本来,各种教学法都有其适用的教学情境,离开具体的教学情境,就无从比较其优劣。但目前,在初教理科教育中尚且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而在大学理科教学中,把讲解法推崇到极致,作为一种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式采用,总还是值得商榷的。高校初等教育作为小学学科教育的示范和先导,应视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另外,实验在教育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要注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实验。
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对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