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本身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该立足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1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如高空坠落、触电等,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使得施工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是最近几年,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没有对相应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也没有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导致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此,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各种施工设备进行管理,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有效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从根本上对施工单位以及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对安全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的贯彻落实,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稳步发展[1]。
2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2.1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提高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核心所在,应该认识到,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参与,其本身的安全生产意识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成效。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引导其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可以对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完善,增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得其能够主动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安全生产意识。
2.2完善保障体系
电力工程的施工时多工种同时作业的,施工现场的管理相对繁琐,在这种情况下,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就需要对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完善。具体来讲,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指导思想,如预防为主、封闭管理、把握重点、有始有终等,确保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严格依照相关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在安全保障体系确立并且完善后,必须保证其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上至项目经理,下到施工人员,都必须熟悉保障依稀的内容,从全局角度着手,将传统单一的物资管理拓展到对于人员、资金、物资等的全方位管理和防护,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充分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同时,应该对安全管理的职责进行落实,明确各级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权限,强化节点管理,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措施的针对性。
2.3落实责任制度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得到重视的问题。施工企业应该立足实际,构建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经分析论证和完善后,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必须关注细节问题,做好施工安全相关的防范工作,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和处理措施。同时,必须对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标准进行严格执行,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为电力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对于施工企业本身而言,应该结合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对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的权责进行规范,发挥其应有价值[2]。
2.4强化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同样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性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关系着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一方面,应该强化对于危险点的分析和管控,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施工环节,必须将危险点的查找工作贯穿全过程,做好分析处理,编制出完善的施工现场危险点清单,针对清单上的每一个危险点,都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和管控措施,通过疏导、隔离、消除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于重点项目的管控,消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习,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将事故的危害和影响控制到最低。
2.5注重监督考核
应该认识到,无论安全管理模式多么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多么完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只能沦为一纸空文,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良好的管理效果。在构建监督体系时,应该确保其层次性和方向性,保证每一个监督部门都具备独立的监督任务,做到各司其职。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违章操作的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能继续施工。另外,监督部门应该强化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确保其在开展监督工作时,能够做到公平公正[3]。
3结语
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想要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就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意识,完善保障体系,落实责任制度,强化风险管控,结合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全面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推动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斌 单位:国网福建霞浦县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任建军.简述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35,37.
简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效果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上升,建筑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就我国目前的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而言,建筑水平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在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重大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还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可以进一步解决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施工环境安全等问题,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一、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减小乃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单位在施工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忽视了安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必然会给施工现场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一旦酿成事故,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更会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以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媒体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关注着各类实事。可见,建筑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能力和施工状况时刻受到社会的关注。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有利于建筑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推动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反如果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以至于引发了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经媒体宣传出去,必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从而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稳定的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安全管理在任何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实现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是一项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施工企业更需加大对安全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好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不断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的大事,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中华人民安全生产法》等,以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上的问题,促进国家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结构来看,施工现场的人员多数都是来自农村,其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的技能和较高的安全意识以及素质。他们并没有受过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知识匮乏,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所以,在施工现场,由于缺乏安全规范操作意识,施工人员违章指挥、违法操作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制约了家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缺乏安全的建筑施工环境
安全的施工环境是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性的有利因素,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乃至避免事故的发生。然而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环境并不十分安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健全的安全施工防护体制和措施,如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不佩戴安全帽、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混接乱搭以及缺乏安全警示标牌等。这些不规范的建筑施工行为构成了不安全的建筑施工环境,直接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缺乏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的规范施工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施工行为,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近年来,我国建筑单位高度重视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在施工场地配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安全监理,形成了内部管理机制,但是安全施工管理体制并不完善,不能切实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员的数量不达标,安全监管人员责任范围不明确,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难以找到具体的责任人。这就进一步促使安全监理在工作中态度散漫,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监督管理的职责,甚至有建筑施工现场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四)其他问题
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缺乏安全的建筑施工环境以及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社会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相关的上级建设管理部门对工程安全审核的疏漏、设计部门在设计过程中排尺不严谨导致的设计缺陷、工程验收不规范、临时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出现的规格变动、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施工人员在短期内无法适应、建筑场地停电、停水等特原因而导致工程不能正常进行的安全问题或地震等不可抗拒的非人为因素所 引起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被列入安全管理体系之中。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结合上文,可以看出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建筑企业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和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宣传
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宣传,有利于施工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安全宣传是从意识领域让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近年来,建筑施工的安全宣传以下面两种形式存在于企业内部,一方面,安全管理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的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筑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都有着一定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简述单位通过讲座、板报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宣传,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二)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以安全施工为其最终目标,只有保证了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才算实现了建筑工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要想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就必须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首先,将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以保证各个部门都有责可管,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其次,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监管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以此促使相关责任人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职责;最后,对于安全施工管理较差的单位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其客观的认识到自身管理的不足之处,从而主动落实安全施工管理责任,相反对于安全施工落实的较好的建筑企业,要适时鼓励,给予其充分的肯定。
(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结构逐渐呈现以农村人民为主,其安全意识薄弱。面对这样的施工现状,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做到: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正式施工之前,对之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促使施工人员进一步掌握相关安全常识以及安全操作规范,加强与昂实践演练,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如果施工人员缺乏操作实践,也可能给员工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四)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作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安全。目前,我国多数建筑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中,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工程特点、项目管理架构以及采用的设备、材料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此外,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管理部门不能深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全面了解施工情况,以及时解决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照搬照抄其他建筑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将同一安全管理体制运用到多个工程建设中。这样一来,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围绕工程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管理架构展开的,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不用说能起到较好的安全管理效果了。所以,立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从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架构出发,不断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尽可能的减少和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综合上文,建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必须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宣传、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以及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降低乃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以实现建筑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宋雪飞,张彦敏.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
[2]林建.浅析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8(21)
[3]韩坤霞.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9(22)
简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根本原因分析法;外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
作为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在帮助护士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培养其安全行为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有着较强的必要性。护理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对影响护理安全的不良因素进行控制,才能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1]。为进一步研究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对我院近5年来的医疗差错事故展开了调查,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近5年来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资料,问题事件发生后均由护理人员在24h内补充问题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并由专人调查其主、客观原因。
1.2方法采用RCA法对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①前期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如人员、地点、设备、记录、观察资料以及文件证明或物证等,并做好相关的情境简述;②找出近端原因:用时间线和流程图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与顺序进行描述,对护理流程、操作执行与最初设计是否一致进行判断,对人为或非人为因素进行列举,并做出近端介入方案;③根本原因确认:将与事件相关的系统或知识(如人力资源系统、医疗设备系统、资讯管理系统、沟通系统或组织系统等)进行分类,以便在子系统中找出根本原因,从而确定其关联性;④优化改进计划。
1.3数据处理方法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
2结果
我院外科近5年来共发生70例医疗差错事故,其中,53例为系统原因,占比为75.7%;17例为非系统原因,占比为24.3%。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25例教育培训因素(35.7%)、14例交流沟通因素(20.0%),13例护理任务因素(18.6%)、10例组织管理因素(14.3%)、8例医疗设备因素(11.4%)。
3讨论
护理安全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或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结构、心理以及功能方面的障碍、损害甚至是死亡事件。当前,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医疗护理安全在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有临床研究证实,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操作技术、管理缺陷以及缺乏沟通等因素均是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2]。
RCA法为回溯性失误分析法,该方法并不只是关注问题的表象特征,而是可逐步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为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3]。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25例教育培训因素、14例交流沟通因素,13例护理任务因素、10例组织管理因素、8例医疗设备因素,为此临床护理质量管理者有必要参照研究内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增强护士护理安全意识: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护理安全管理条例》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明文规定或规章制度文件精神等,重视安全文化教育与培训,并针对护理人员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规范以及安全伦理道德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②鼓励护士加强自我学习:大力支持医学教育工作,针对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积极引导与鼓励护士加强自我学习,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操作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注意业务水平的提升,从而为安全护理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以降低不良事故发生率;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以患者为中心,多与患者主动沟通,态度亲切、和蔼,使用文明规范语言,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以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降低医患纠纷率;④优化诊疗环境:规范诊疗规程,营造出舒适、安全的诊疗氛围,如在科室入口、拐角等处铺设防滑垫,在走廊内配备安全扶手,实现轮休制,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实行“一室一医一患”优质服务[4],让患者充分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⑤加大护理安全监管力度:可由护理部主任牵头组建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理部主任、部门责任护士以及专家委员等,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层层管理,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安全、不间断持续进行,以便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在源头上降低(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也为安全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护理服务质量的总体提升注入活力[5]。
综上所述,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加强护理安全意识,并将护理安全与总体服务质量水平二者挂钩,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人,促使护士积极参与到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从而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爱春.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5(14):1506-1507.
[2]任今善,金海燕.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5(24):1953-1954.
[3]李俊蓉.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对策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13(07):129-130.
简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 施工管理 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施工管理是建设项目的基础工作,也是建设项目的主体工作。从项目的立项、规划、评估一直到施工,才能算是进入实质阶段。施工是建设的突击体现, 研究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问题是保证工期与保证质量。
1 我国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建筑工程浩大,施工队伍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主要是由于体制和市场因素导致,所以施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施工管理不科学
建筑施工人员众多、工艺复杂、工种间错中复杂。主要是施工参与人员和物料投入大量和集中两个方面。我们知道,建筑施工的特点就是劳动密集型,由于施工作业面广大和立体,多人员、多工种同时进行,使得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人员众多芜杂,来源广、素质参差不齐,项目施工管理非常困难,施工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每一位人员的有效控制。因此,一些低素质、无责任心的施工人员或多或少地存在违章、违规操作的问题,不能被管理者及时发现,从而损害工程质量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工期的要求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建设项目的施工材料往往集中投放,物料的投入种类较多,全面控制的难度增大,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往往出现疏漏,质量的精准控制较为困难,从而影响管理,损害了工程质量。
1.2 施工质量的管理漏洞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了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人员、材料、设备、工种配合等等,因素之多,范围之广难以具体统计。对于质量的检测和检验不能做到全面具体,只是抽样检查,以点带面,没有经过检查的部分占大多数,这就埋下了部分建筑的质量隐患,有些能够做到返工,有些就不了了之,为日后的使用和维修带来极大的困难,致使很多建筑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1.3 施工文件管理不善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除了需要对人员、技术、材料、施工等组织管理外,还需要注意施工资料的存档管理工作。当代建筑施工讲究的科学管理,就是在相关文件和组织措施的指导下进行施工。但目前我国工民建的施工实际是施工资料存档工作滞后,施工和资料严重脱节,施工就是单纯施工,资料的整理及时资料整理,而且一般都是工程将要结束了,才一起补齐施工期间的材料。由于管理者不重视施工资料的整理和存档,认为该项工作只是“摆设”,可有可无,或者只在工程竣工之后才进行资料的补齐。这样的管理指导思想,势必阻碍管理的有序进行,不按预定计划施工,不按相关规范施工,仅凭经验,缺乏科学管理是目前我国工民建施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4 施工安全意识差
施工安全是设计人们的生命财产,是施工中的头等大事,尤其建筑施工,危险工序众多,稍微疏忽一点,都可能带来大的事故发生。所以我们说安全意识在施工管理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一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心存侥幸,认为不会有大问题出现,安全意识的淡薄,管理工作的松懈,现场施工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如此种种都为施工安全带来隐患。施工人员不带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问题是侥幸,一旦出现问题,对于个人来说那发生率就是百分之百,后果严重,不得不重视。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决定了管理的难度,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通过管理,使这些问题的发生或存在降低至最小,这是每一个施工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针对上文提及的工民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进。
2.1 全面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的效益是靠质量来体现的,建筑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的重要生命力,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发展的资本。所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质量管理,既是为建设单位负责,也是为自身的效益负责,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对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包括很多的环节,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个主要方面,所以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注重落实、强调实效,是工程施工管理、保障优质的根本措施,从而为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强化意识 保障安全
建筑企业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因为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立身之本,安全是施工的管理重点,安全施工是建筑行业的头等重要问题。管理好人员因素,就是得到了安全的魔杖。制定措施和制度,确保施工安全事故零发生,把开心上班、安全回家落到实处。杜绝乱搭安电线、不带安全帽和安全带施工等现象,禁止发生各种安全问题;项目部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监督和管理,按规范操作,按制度管理,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提高工程施工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施工队伍,是企业壮大的资本,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组建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保障施工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人的素质高了,管理和施工就都有了根本保障。
2.3 规范档案管理
施工过程中相关资料的管理是工民建施工管理走向规范化的必经之路。配备专业人员,随时整理,及时归档。工程资料管理的每一环节都应该严格地进行控制,在资料的整理中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偏差,保障施工管理的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也为日后的改造和维修提供方便。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建筑企业管理层面的支撑和制度保障,还需要广大施工参与人员的积极响应和配合。才能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成斌 ,由淑艳 .施工阶段的过程管理方 法 及 实 施 [J].黑 龙 江 科 技 息 ,2009(13):199~ 199.
简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实验室 开放式管理 培养学生能力
1 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矛盾
实验是科学的源泉,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创新精神,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实验教学是其它读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
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由于扩招的缘故,学校实验经费严重不足,实验设备的更新、维护滞后。而另一方面,由于实验课时少,造成实验开出率低。实验室之间缺乏资源共享,设备重复购置,所开实验,验证性多,综合性,创新性少,缺乏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矛盾,许多老师探索改变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推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建立开放式试验室。
2 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重要性
开放式实验室就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到实验室来做实验。开放式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开放式实验室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着积极重要作用,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实验环境,并能适应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的要求,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开放式实验室可以使有限的实验设备利用率最大化。
3 开放式实验室实践的几点体会
笔者作为西安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验室开放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两年的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试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认为要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3.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由于实验室的开放,使得进出实验室的学生人数增多,实验仪器使用频繁,各种突发、随机事件增多,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规范、可行的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障试验室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所有学生和参与开放式实验室的指导老师都必须模范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和要求者给于劝告警示,对经劝告警示后拒不改正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理。
3.2严把学生入门关
学生在做实验前,必须广泛查阅相关的资料,设计出实验方案,列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要知道所用药品的物理参数、化学性能,要掌握所选定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确认后方可开始做实验。对未通过审阅的实验方案,学生须重新设计或改进方案,直至合格。坚决杜绝未经审批私自进行实验。对出入实验室的人员要作严格的登记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经常巡回检查。
3.3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实验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忽视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良好的实验习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实验成本,实现零失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液体药品必须自己亲自配制,要标记好药品的批号,生产日期、配制的时间、浓度。做实验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喧哗,不窜台,及时认真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实验失败时,能查找到失败的原因。实验结束后,认真清理实验台,一切东西要归位,以便下次能够更快、更好、更方便的工作。
3.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就是给学生提供平台,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实验、独立操作实验、独立完成实验”。首先,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当宽松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我创造性、张扬个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敢作敢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其次,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不符合预期结论的实验结果、实验事实不要简单的加以否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分析问题,弄清问题所在。不盲从,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以事实为依据的严谨的科学方法。
3.5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化学实验室有大量易挥发、易燃、易爆炸、有毒、有腐蚀性物品。因此,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保障人身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救助知识。实验室要对重点安全部位做到心中有数,对存放危险品和安全用电的部位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记。对可能发生的危及安全的各种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腐蚀性液体倾洒、有毒气体泄漏、辐射损害、电击损害、致病微生物污染、必须建立紧急处置预案。学生要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或擅离职守。实验室管理人员下班前或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员,离开时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等有关设施的关闭情况,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 结束语
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决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而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与之相关的后勤、资产、教务、保卫等部门必须通力合作,相互协调。愿我院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工作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化学实验规范编写组.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
简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范文6
简述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安全教育、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材料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为企业创造出优质工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
1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企业最前沿的管理也是最重要的管理,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不断探索出一条简单、易行、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关系施工项目的质量。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最前沿的管理,施工技术、材料、质量、进度等各项工作都要靠施工现场的严格管理,才能保证项目能够达到设计的各项指标,也可以说一个高质量的项目能否顺利完成是要通过施工现场这个平台来实现的。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施工进度的快慢、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有些企业不注重施工现场管理,材料、设备、工具乱码乱放,现场环境脏乱差,质量、安全事故频发,这些状况会降低项目的施工进度,提高项目的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损失。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代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企业需要提供质量好、造价低、工期短的建筑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优质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现场建造起来的。
2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现场脏乱差,材料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材料随意码放,各种设备任意停放,进入施工现场貌似进入到了一个大型的垃圾场。
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不到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是靠技术为支撑的,但是,很多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对措施的贯彻不到位,导致工人不知道施工的技术要求是什么,工人是在凭自己的经验施工。更有甚者,同一工程会有两本不同的技术措施,导致工人无所适从。
3)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建筑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但是建筑行业的大部分人员来自农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素质水平不高,这些因素会影响施工质量。
4)管理人员安全施工意识薄弱。安全施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不仅关系着每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影响着施工进度,更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命运。虽然安全施工被一再强调,由于行业特点,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很大,有的施工单位大量招收农民工进行简单培训甚至根本未进行培训即安排上岗,而施工管理人员也常常为追求速度而忽视安全施工管理,“三不伤害”形成空话,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损失。施工过程中,无论是物的不安全因素,还是施工环境变化引起的事故,其实都是起源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对人的管理,搞好对人的管理关键是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3针对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人员培训,增加安全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搞好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是决定因素。人员是施工建设的重要因素,对工程质量、安全有重要影响。在项目开工之前应该对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安全培训。一方面,增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明确责任划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学习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清楚安全标准,观看施工安全宣传教育片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将安全管理工作分配到个人,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大考核力度,坚持“谁出问题,谁负责”制度。另一方面,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建筑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专业技术水平低,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个人违章操作所引起的问题常有发生。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停班进行再学习。
2)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多、机械设备多、施工班组多,这就要求施工现场的技术负责人做好技术工作。首先,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其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班组长、工人熟悉施工工艺、施工流程,了解相关技术要求。再次,建立材料、设备的检验、试验制度,保证所用材料、设备达到相关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3)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建筑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命运,也是客户最为关注的重点。施工过程中任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建筑质量问题,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项目的失败。优质的建筑产品是施工企业有效的竞争力,是提高建筑市场占有率、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保证。管理人员及工人必须熟悉合同、图纸,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制定好的施工工艺和工序施工,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做好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做好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对各个施工环节巡查到位,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竣工验收前,组织好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预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最后验收通过。
4)规范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中,材料费用约占总施工费用的60%~70%,工程从开始施工到竣工,所需材料种类繁多,并经常出现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问题。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将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为此,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环节:a.加强材料采购,按时、按质、按量供应。材料采购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质量及工期目标的实现。材料采购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原则,保证采购的材料既经济又符合质量设计要求;坚持效率原则,简化材料的采购流程,保证材料按期进场。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抓好每一个环节,如前期调研、货比三家、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督促到货等,合同的签订要明确货物的名称、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供货的时间、供货方式及纠纷处理等。b.把好材料进场、入库、发放关。进场材料要安排验收员和保管员同时参与验收,把好数量和质量关,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和入库记录,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入库使用。入库材料还必须做好资料的验收,为将来工程竣工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即入库材料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场合格证及检验报告,要求做试验的材料须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材料的发放要做到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出库材料不超出质保期。c.加强材料使用的过程管理。材料进场以后,必须建立材料使用台账,保管员账务处理要做到账、卡、物、资金“四对口”,日清月结,及时盘点。材料使用要建立保管保养制度、限额领料制度和使用监督制度,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好材料使用的过程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周转材料的保养和使用,延长周转周期,做好剩余材料和包装物的回收等工作。
5)施工现场的资料管理工作。技术资料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现在大部分施工企业都不重视技术资料的整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并不能与施工同步进行,上级来检查的时候,全靠临时补齐,匆匆应对,不仅不能反映工程的实况,而且许多工程项目的技术资料都是竣工后才整理而成,极易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失去其作为工程档案的意义。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对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资料及时跟进,认真负责,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监理单位、质量技术监督单位日常检查时不仅要检查质量、安全,同时也要加大对资料的检查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技术资料项目齐全,记录准确。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一注意收集归类存档,有些施工资料如果当时不注意收集整理,丢失了之后根本无法补,竣工资料不完整,最后会导致整个项目的验收无法通过。
4结语
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企业效益,因此,必须得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组织施工,加强“三管一控”。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体现,是企业创造优质工程的基础,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可以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作者:吕丽霞 单位:晋煤集团机关物业公司工程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