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高职教育;长效机制;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13-0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方向,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建立长效机制是关系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就目前的整体运行来看,各校离建立长效机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如法律依据缺乏、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宏观调控不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本文将从政策制度和教学管理保障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素质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校企合作、双向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通过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相互融合的方式,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岗位的实际工作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学生在学习期间,一方面,要在学校接受与岗位职业相关的技能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在企业完成一定量的生产性任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能力资格证书。
1.校内生产性实训中的工学结合,根据对生产性的内涵理解不同和学校自身的条件限制,有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但主要的形式就是利用学校的生产实训设备,根据企业的订单或者实际生产中的产品,在企业人员或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或制造,然后按照企业对产品的实际要求来评定;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了产品生产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技能,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校内外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在校内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工作实践阶段则在校外企业现场进行,学习和工作交叉进行。在企业工作时,则是针对性很强的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工作和学习两不误。
3.校外顶岗实习中的工学结合,这种模式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被普遍采用,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具有较好的普适性。重点是要确保专业与岗位的吻合度,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以及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标准,共同实施评价,保障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迅速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真实环境,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和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教育的职业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长期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校企之间必须建立起稳定的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这是培养高技能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
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存在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办学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法律法规等政策制度还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实施。究其原因,第一,当前人们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的深度还远远不够,或者仅仅是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探索与研究实践,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制和长效保障机制。第二,国家的各项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缺乏长期的动力。第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和投入不足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矛盾比较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急需的高质量技能人才的矛盾亟待解决,所培养的技能人才质量满足不了企业对其工作能力的要求。第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进展缓慢,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实施不到位。
三、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的主要保障措施
建立工学结合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层面的各种政策制度的保驾护航,也同样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有力保障。
(一)国家政策制度的有力保障是基础
在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他们具有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制度,使得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构建了较完善的校企互利共赢的机制,使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协调与激励的机制比较健全,校企合作有政府财政、税收和政策的激励支持。然而,在我国这些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健全,包括工学结合中涉及的校企合作成果分配、专项的教育基金、奖惩措施和实习学生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相关立法。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所产生的费用成本,也不能得到政府减免部分税收,从而抑制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营造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的浓厚氛围,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发挥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1)加强立法,出台有效的政策制度,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企业办职业技能培训和接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可以减免一定的税收。通过政府的税收激励政策、宣传和推广等道德激励手段,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2)改进政府配置资源、财政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并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年度预算。支持高职院校更新教学实训设施和建立共享型、开放型的实训基地。(3)政府要搭建工学结合平台,积极鼓励组建以职业院校为龙头,以政府部门为指导,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参加的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人才。(4)国家应在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中选择规模大、效益好、机制灵活的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实习实训基地,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从而营造企业成为工学结合主体的氛围。
(二)学校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关键
1.树立开放的教学管理理念。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需要设置专业,紧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面向实际职业岗位群;通过工学交替、行动导向,使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实现管理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与时间。
2.建立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企业走谈、市场调研等形式,以岗位群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展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一批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满足工学结合教学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并参与项目研发,建立校内外实训指导教师劳动报酬等经费保障机制,制订一系列有利于工学结合的绩效考核、人事聘任与工作津贴分配方案。
3.建立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涵盖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反馈、控制等各项功能,包括校内与校外工学场域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学校应建立工学结合教学质量标准,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和程序,实现质量监控的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充分履行由用人单位、家长、学校、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等构成的多级教学监控人员的督导职责。
4.构建适合工学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学校教师单方教学评价的传统做法,积极发动行业企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管理,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学校与企业一起制订考核方案、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通过合理的考核,包括实习的关键环节,如出勤情况、职业操守、专业技能、工作成效等,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考核项目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形成制度。
四、结束语
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是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达到互利共赢,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一方面要注重构建工学结合的社会环境,通过法律手段和政策制度手段,明确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责任与义务,形成一定的动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内涵建设,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工学结合的核心地位,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现金持有量;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3)01005708
王志强、熊海芳和康书隆撰写的《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效果:基于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分析》是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策划的“产业组织与规制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基于产业组织研究中经典的SCP范式和规制(监管)理论等相关基础,专门研究了中国银行产业组织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关联,以丰富的内容、规范的方法和创新的思路充分展示了银行产业组织变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是一部值得特别关注的新作。
第一,从银行业微观主体行为及其市场结构的视角考察货币政策效果。该书强调参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微观主体行为及其市场结构对于货币政策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分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类,货币渠道中货币政策效果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货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尤其是利率的市场化;信贷渠道中货币政策效果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信贷市场的摩擦,尤其是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以及监管政策。作为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绝对主力,中国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以利率期限结构为中介工具分析货币政策效果。该书在研究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联系时,专门注重分析银行间利率体系、利率间的动态关联以及货币市场利率的政策地位,分析利率动态关联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考察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果,研究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风险特征及其内含信息。这些研究对于分析货币市场效率和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三,基于SCP范式研究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及其变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在银行产业组织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与现有研究讨论银行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单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不同,该书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探讨融为一体,系统地研究银行市场结构、异质行为和经营绩效在银行信贷传导渠道方面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综合地体现了银行产业组织及其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效果的影响作用。对于银行产业组织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该书不仅为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还丰富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教师参与;政策执行;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8-0056-05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政策进入了密集期,因教育政策执行不当所带来的相关问题也日渐增多。究其根本,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政策制定本身及政策执行者的原因;另一方面源于相关目标、利益群体参与的不足。随着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改革背景下的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将会更加关注自身职能与权利的变化,特别是教师将成为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注目的焦点。教育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行动过程,既涉及教育政策本身,也涉及政策执行者、目标群体等基本要素。除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政策执行者之外,学校及教师都属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范畴。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民主参与背景下的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将会更加关注自身职能与权利的变化,特别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将成为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共同注目的焦点。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协同参与的作用,必将成为我国民主政治背景下教育民主政治发展的全新课题。
一、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的价值分析
(一)发挥教师特殊身份的作用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身份能够使教师较好地参与到教育政策执行中来。首先,教师是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可分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政策执行者和教育政策对象。”教育政策具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在教育政策过程中,教师具有决策者、执行者、咨询者、评价者和受益者多重价值属性。”多数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利益与发展。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也使其工作职能和工作价值无以取代。作为教育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应人,教师既有基于生命个体的生活权利、社会角色方面的利益诉求,也有基于教育发展方面的利益诉求。因此教师是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此外,教育的整体发展与教师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教育政策的利益相应人,教师也有基于教育发展方面的利益诉求。其次,教师是教育政策问题的信息主体。教育政策问题是被觉察的、被体认的教育问题,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连接学生和学校、社会和学校。他们体验社会生活,经历教育教学活动,探究教学改革,关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当事人或直接责任人,其体察教育问题的度广度与深度使其成为教育政策问题的信息主体。正因为教师是教育政策的信息主体,教师往往成为重要的教育政策问题信息咨询对象,也就决定了教师成为教育政策的咨询主体。作为教育政策的利益主体、信息主体和咨询主体,教师能较好地参与到教育政策执行中来,成为教育政策的执行主体范畴,使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更具有实践意义。
(二)避免教育政策失真
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政策执行及结果偏离政策目标的不良现象,即出现教育政策失真,而政策执行者的认识缺陷及监督检查不力往往是教育政策失真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执行者对教育政策执行的环境因素缺乏足够的研究和认识,未能认真分析所处环境中有利与不利的因素及其影响,致使环境中的消极方面在政策执行中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第二,政策执行者对教育政策的目标群体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目标群体的激励机制存在缺位,导致目标群体抵制教育政策有效执行。此外,某些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上级与下级、执行者与目标群体等方面之间的监督检查,缺乏及时的沟通信息,未能有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加了教育政策失真的范围和程度。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政策信息主体、咨询主体的作用,帮助政策执行者正确理解教育政策,提升他们对环境因素和目标群体的认识,有效克服政策执行者的认识缺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增强信息反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防止不良结果的继续恶化,有效避免教育政策失真。
二、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的路径探索
复杂多样的公共政策决定了复杂多样的政策执行行为,不同的政策执行行为拥有不同的执行程序。陈振明认为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环节”。袁振国则从教育自身特殊的行为逻辑顺序出发,将教育政策执行分为“政策理解、制定执行计划、组织落实、政策宣传、具体实施、监督检查、政策执行的调整、政策执行的总结、巩固提高”九个步骤。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并不是让教师参与到教育政策执行的所有环节,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参与到能发挥教师特殊身份作用的重点环节。在教育政策执行的不同层级上,各级执行者的职责和权限不同,因此,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的不同环节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也有所区别。
(一)以获取信息为目标的教师参与
1.“教育政策理解中的教师参与
当某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接到上级教育政策的通知或指令时,就意味着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开始。要正确贯彻执行政策。首要的工作是理解政策,因为政策文本往往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文字规定,对具体执行者的实际操作显得过于抽象。政策理解的目的“旨在使政策执行主体能深刻领会政策的精神实质、内在机理和外部关系”。对教育政策而言,理解其精神实质,即要理解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最高目标和远期目标;理解其内在机理,即要把握教育政策的界限、原则、对象、内容、措施等。此外,还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教育政策的实施环境、利益群体的结构和特点等。而教师则以其信息主体的优势帮助政策执行者理解政策文本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关系。教师参与政策理解的路径主要包括:
第一,政策执行者培训。在教育政策执行前,为帮助政策执行者更好地理解政策文本,政府相关部门应举办专业培训班或召开专门会议对政策执行人员进行培训。相关教师代表在理解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就目标群体、环境因素等所熟知的政策外信息结合政策文本进行讲解,通过讲解说明增加政策文本的“厚度”,使政策执行人员更好的理解教育政策的精神实质、内在机理与外部关系,提高自身的政策认知水平,实事求是地推进教育政策执行。第二,教师主动发起接触。通过这个路径,教师自发地与政策执行者联系,就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供信息,从而使政策执行者对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警觉。这种形式主要包括、热线电话、行政首长接待日等。由教师发起的接触为教师个体参与提供了一种渠道,所积累的资料为政策执行者理解教育政策提供了十分有用的政策外信息。第三,教师调查。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教师调查是指政府通过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或访谈,向教师了解其对教育政策问题及政策执行的看法、态度、所注意的事项。教师调查法调查的教师范围广,抽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较广泛地反映教师对教育政策问题及政策执行的看法,帮助政策执行者进一步明晰教育政策的执行条件和约束。通过教师调查可以宣传教育政策,为政策执行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2.制定执行计划中的教师参与
计划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首要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教育政策计划制定的科学与否关系到教育政策执行的成败与效果的优劣。一般来说,一项教育政策的推行,往往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指出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和大致轮廓,具有抽象性,与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出入,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冲突。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在具体执行中。究竟怎样撤并农村教学点或村小算合理的布局调整?是100%,95%,还是80%?显然执行起来显得很模糊。因此教育政策执行机关就需要在政策理解的基础上,对政策加以具体化。对总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工作任务指向。在教育执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教师可以辅助政策执行者弄清本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本地区现有的资源情况以及可能争取到的资源限度,从而保证执行计划建立在本地经济、社会、教育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保证教育政策有效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可以有效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机制,使之能有的放矢,客观可靠,切实可行,排除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臆断。
(二)以增进教育政策接受性为目标的教师执行参与
1.教育政策宣传中的教师参与
做好教育政策宣传,是教育政策顺利执行的重要前提之一。“徒法不能以自行”,政策制定出来之后不能自动地被执行,也不能自发地被人们所接受,要使教育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和方式,协助政策执行者积极、认真、广泛、有效地向目标群体及其他社会各方面宣传教育政策,使更多的人对教育政策有正确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以取得更广泛的认同和积极的支持,进而接受和服从教育政策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形成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社会舆论环境。
教育政策目标群体是一个广泛的社会群体,包括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生家长及相关民众等。首先,针对或涉及学生的教育政策,广大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力,通过教学、班级会议、课外活动等形式有效开展教育政策的宣讲工作。其次,涉及学生家长及相关民众的教育政策,教师可以以教师工作组、教师宣传队等形式,通过上门走访、会议宣传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讲解教育政策实施的利弊关系,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关心的问题,真正让群众明白教育政策的实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最后,针对或涉及广大教师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的教育政策,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应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在争取应有权益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和支持教育政策的宣传。在政策执行初期,对教育政策的宣传要“大张旗鼓”地进行,以引起目标群体的注意和重视。当然,在教育政策宣传过程中切忌搞形式主义、不讲实效、走过场,防止政策宣传软弱无力,政策宣传落后于政策的执行的“不足现象”。
2.教育政策实验中的教师参与“政策实验是根据目标群体和政策适用范围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局部地区和机构试行政策的方法。”教育政策实验是教育政策得以全面推行的基础,政策实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教育政策的接受性,它既可以验证政策,又可以从实验过程中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教训,确保政策正式推行时的成功。在教育政策实验的过程中,选择教育政策实验试点要注意试点的典型性与代表性,要根据政策方案的要求进行,随便找一个地区、机构或政策目标群体来试点并不可取。广大教师熟知教育领域中的各个层面、各个关键要素,政策执行者在选择教育政策实验试点时,应通过向关键教师代表咨询或者召开教师会议,问计于教师。进而对那些受各种因素制约、缺乏政策经验、结果难以预料的教育政策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试点进行实验。
(三)以分享教育政策执行权为目标的教师参与
教师分享教育政策执行权主要是教师团体组织把广大教师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上报于政策执行者,以教师团体的形式建议并监督政策执行者对教育政策作出调整。以分享教育政策执行权为目的的教师参与,通常是把教师作为团体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以团体的形式形成集体意识和力量,对教育政策的执行施加团体影响力。
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我国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因此,可以成立学前教育教师联合会、初等教育教师联合会、中等教育教师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师联合会等全国性教师团体,各教师联合会下设各省(自治区)、市(区)、县分教育联合会。教师组织作为一种社团性利益团体,如能发挥对教育政策的监督与制约功能,将缩小政府决策、执行力的自由空间,以制衡或影响相关教育决策与执行,从而奠定教师组织的社会政治地位。
1.教师参与教育政策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保障环节。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执行者的既得利益偏好以及意外事件,使得政策曲解、滥用政策或政策执行不力,常常会使教育政策执行活动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现象。因此,必须对整个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与纠正政策偏差,以保证教育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政策监督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包括行政机关、利益团体、普通民众及大众传媒等,各个监督主体凭借不同方式和途径对政策执行过程实施控制。
首先,教师可以对教育政策的执行起到督促作用。作为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广大教师能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并反映到教师联合会,教师联合会以组织的力量督促没有采取积极措施的政策执行者迅速行动起来,避免教育政策拖延执行。其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广大教师能及时发现教育政策在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并通过教师联合会反映给高层政策决策者。因此,政策执行者能随时了解和掌握政策执行中来自教师联合会的反馈信息,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等作出修改并订正,使教育政策更为精确、具体、完善。最后,教师联合会在获取广大教师对教育政策执行行情况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检查教育政策和执行计划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对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联合会建议并监督高层政策决策者,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等进行增补和删除。
2.教师参与教育政策的巩固提高
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 价值教育;价值教育能力;意义;策略
作者简介 王远美,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院长、副教授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教育教学创造的本领。由此而论,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价值教育教学创造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价值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在知识教育、价值教育、行为教育这个有机的教育系统中,价值教育主要承担的是“情”的教育功能,既是在追求事实真理的前提下教学生追求价值真理的教育,又是为行为教育提供诸多强有力依据的教育。
理解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需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把握:
从内涵方面看,价值教育的实质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引导学生探寻和提升自身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价值,换言之,就是探寻人的生命意义、生活目的和人生境界。从外延方面看,理解价值教育重在厘清它与其他相关教育的区别。一般而言,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价值教育的范畴,但价值教育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又有所不同。道德教育较为注重应然的问题并告知应该如何去做,比较注重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多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价值教育既注重挖掘自我的价值又注重挖掘人的社会属性的价值,还注重人的价值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变的过程。可见,价值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较既相关又存在区别,它更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层面的教育,包括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价值归属,这是价值教育区别其他教育的关键点。
一、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从教师的专业素养来看,一名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养一般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其中,专业情意包括教师的专业自我、专业性向、专业情操和专业理想。具体来说,专业情意包括教师独特的人格特点、适合教学的个性倾向、教师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以师爱为中心的职业感和奉献精神等。教师的专业情意中不仅包含了教师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的价值归属,还有社会交往的价值如尊重、爱心、责任、奉献等,而这都与价值教育的内涵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一旦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提升了,一定会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深入理解课程三维目标
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看,教师是否依据课程的三维目标,有效落实或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已成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三维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内容。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升华,三者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缺一不可。如果一位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与能力素养又对过程与方法有着良好的认识,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养弱一些,那么可以想见,他的课堂教学时很难有教学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较难由此升华,内心不容易被感动。假设教师的前两个目标不变,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养强一些,那么学生的情感升华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价值教育的范畴,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提升能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教师加深对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三)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的战略主题上,《纲要》指出,要坚持德育优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最为基础的地位。这里的德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等。这里的德育内容有一些是与价值教育交叉重叠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德育的质量,从而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
二、提高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策略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分析,提高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的策略多种多样,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通过政策导向策略,提升教师的政策转化能力
价值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战略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小学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国家的教育政策,敏锐把握教育政策中的价值教育要素,并及时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深化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价值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被写进了《纲要》中。《纲要》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列入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提出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尊重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教育,即尊重他人、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环境和尊重星球上的资源。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教育政策的学习,及时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所蕴含的价值教育内容,提升将教育政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在教育政策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是桥梁。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行为,培养中小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从而使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政策从宏观走向微观,落地生根,见教育实效。
(二)通过课题研究策略,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价值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国外早已开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主要还是融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的。随着价值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对价值教育的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笔者所在单位曾围绕国际理解教育立项了北京市教育教育科学规划多项重点课题,如“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01年)、“奥运背景下的国际意识行动研究”(2007年)、“首都国际化进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2011年),以及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国际理解教育教师能力建设的国别比较和实施策略研究”(2013年)等。各课题研究团队都联合中小学教师开展协同研究,共同经历课题申报、方案设计、开题论证、研究过程、课题结题等重要环节,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多种方式,聚焦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理念、基本内容、实施策略等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价值教育研究能力。
(三)通过课程建设策略,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管理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为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笔者所在单位以北京市地方课程立项申报为契机,组建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课程建设团队,积极探索价值教育范畴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历经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开发了小学和初中的《国际理解》教材,为基础教育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理解、和平、共生的价值理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四)通过教师培训策略,创新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提升离不开专业培训的支持。基于价值教育旨在关注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态度的形成、价值理性的提升、价值信念的建立以及基于正确价值原则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在教师培训中,需要特别关注教师的价值教育创新能力的发展。以笔者参与策划设计的另一价值教育内容,即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培训为例。我们结合学习者和价值教育的特点,确立了基于价值观念建构—能力形成导向的培训理念,探索专家引领—教学观摩—课堂实践—同伴研讨—拓展训练—人文考察—成果交流的培训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帮助中小学教师创建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和平、共生价值理念的单学科和跨学科教学方式,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以及教师开展价值教育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又如,在“文化多样性主题”的培训中,我们确立了以下培训目标和方式:
培训目标:让教师对多样性产生了解与赏识;重视多样文化以及它们在所有层面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了解和尊重各自不同的文化,理解、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欣赏不同文化的好处与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培养教师传授文化尊重的能力。寻找通过教育促进文化尊重的途径。
具体方式:列举从地方到全球层面上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好处;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来了解其它文化;在课堂中传播文化包容和尊重的价值观念。通过培训,引导教师认识多样性是事物的属性,也是人类文化的属性,文化的多样性是由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造成的,是由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促进教师形成对世界多样文化的尊重、包容和欣赏的价值观念和态度。
(五)通过学生活动策略,提升教师的活动策划能力
学生活动是价值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结合价值教育主题策划设计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体验价值情感,逐步构建价值观念,确立价值原则并践行价值原则。教师通过策划设计学生活动开展价值教育,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一是学生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学生活动全过程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学生活动要和学科教学以及学校主题活动有机契合,处理好学生的学业负担与活动创新之间的关系;三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需创设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活动环境和氛围,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行为。
中小学教师结合学校主题和学科教学内容,策划和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模拟国际论坛和国际文化日活动。例如,以英语演讲会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学校运动会模拟奥运会,以历史、政治、经济等专题辩论会模拟某个国际组织的会议活动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丰富了知识,强化了参与体验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和平、民主、平等、公正、尊重、宽容等价值观念,提高学生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三、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的
几点思考
首先,教师要确立良好的价值观念。教师的工作是一个道德的事业,一个服务的专业,一个为人师表的职业,一个事关学生心灵的行业。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引领学生基于正确的价值原则为人处世至关重要。
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5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9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大会,颁布了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及两个配套文件,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我省未来十年教育发展做全面安排部署,对民族教育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改革和发展”。对此,10月19日我州部分学校学生上街游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24日召开了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县委书记段发达作重要讲话,成立了双语教学改革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分解为学校、寺院、矛盾排查、老干部、接待、情报信息、突发事件处置和宣传八个工作小组,双语教学改革宣传教育工作组及时召集成员深入各乡镇及学校,在辖五乡一镇三十九个行政村和12所学校中,学习宣传全省教育大会暨省委书记强卫重要讲话精神和州委书记李选生、县委书记段发达在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与师生、群众面对面座谈、召开动员大会等形式,全面正确解读“双语”教学改革,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双语”教学改革的意义,全面了解党的少数民族的政策,消除理解偏差和造谣,解疑释惑,加大舆论引导,积极营造社会稳定局面。
一是学校工作组由索南才让副书记和那科副县长牵头对各学校主要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以座谈会形式宣传解读双语教育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安排部署维稳工作,及时传达省、州文件精神,在学校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爱家乡教育活动和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专家讲学等形式,各学校组织传达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至少两次,加强对师生再教育,按照层级负责原则,形成教育局、学校领导、班主任的三级管理机制,认真开展矛盾排查,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及时化解了教育政策理解中的偏差,保证了各学校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宣传组在牵头领导的直接负责下,各乡镇工作小组及时召开会议,深入各乡镇宣传省、州、县委会议精神、党对民族地区的政策,乡镇党委、联点单位和村干部,成立乡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村社召开宣传贯彻落实会议、小型座谈会等认真传达学习教育工作会议暨省委书记强卫重要讲话精神和州委、县委工作会议精神,使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正确理解的要求,全力做好群众思想动员工作;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高度关注并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的问题,积极化解矛盾;加强对人口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外来人员动态,防止外界的渗透和影响。
截至目前,全县召开大小会议100余次,参加会议人数达到6600余人次,发放宣传提纲及材料20__余份,及时化解了存在的社会矛盾,确保了党的政策宣传到位,疏通了干部群众对党的政策理解上的偏差,也疏通了政府与群众的枢纽。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和广大师生能正确理解“双语”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也全面领会了党的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民族高校 思想教育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途径
我国民族高校主要肩负着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其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知识基础和生活水平各不相同,甚至或差别很大,这往往使各民族学生之间容易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冲突。如何在民族高校倡导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的观念,汲取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意识,寻找理解和交流的平台,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语言、习俗、信仰和所处地域上的差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主体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而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体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组成了一个代表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群体”。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国家社会形态之中,允许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文化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当今社会,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的一种有效理念和改革运动,同样,多元文化教育的推进也是中国民族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中国语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被称为多民族文化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强调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最终实现民族大团结。
多元文化理解是指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传统与不同价值观念,培养与其他各民族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与合作的观念以及汲取民族文化和文明中精华的意识,寻找相互理解与交流对话的平台,塑造一种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在保持各个民族的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包蕴着的正是当代中国致力于建设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所需要加强的那些价值观,如尊重、平等、关爱、包容,承认差异、学会共处、相互适应等。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它包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对不同民族交流的认知,对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特点接纳的正面情感以及对歧视、排斥、孤独、压抑等负面情感的体验,在思维方式上引导不同人群个体间相互欣赏、理解、接纳。
二、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的文化基础较差,认识水平低,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加之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牧区的经济困难家庭,心理压力大,沟通能力差,进入大学与其他同学交往存在困难,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交往面狭窄,面临被孤立的危险。因此,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民族和谐发展意识尤为重要。民族和谐发展意识,是指不同的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关注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的公平合理,相互尊重对方的民族特点,促进正常交往和共同发展。倡导各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对其自我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克服民族意识中的狭隘性和排他性等消极因素,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民族高校通过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育各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深入思考少数民族自身、民族与民族、民族与社会、民族与自然等方面的内容,教育民族大学生懂得民族和谐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共同、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可以完善民族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各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各种素质,让各民族学生敞开胸怀,去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去了解其他民族不同的价值观。要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倡导彼此宽容和友善,同时还要不断发现、挖掘自身潜能,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这些都有利于减少各族学生间的一些误解与纠纷,使大学生活更加和谐。
3、有利于增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在传统、语言、文化、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往往“一刀切”,强调原则性、规范性,常常把主流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味强调主导性、灌输性和强制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逆反心理”,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民族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4、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的认同,民族团结的实质是一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整合关系。”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正确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意识,使学生真正从民族认同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才能产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逐步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主要途径
1、要加强民族观教育
首先,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应具有民族特色,除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外,还可以开设《民族学概论》、《民族政策概论》课程,使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普及党的民族政策,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通过民族观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安全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带来的隐患。其次,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还较落后,加之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使民族差别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我们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再次,教育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相互依赖、相互协助,才能共同进步。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国家的稳定统一息息相关,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
2、应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人们不但要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不能妄自菲薄,要认同并发扬自身优良的文化传统。民族高校应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首先,在民族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上岗前必须系统掌握民族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政策,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养成尊重和理解民族学生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相信理解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剂、软化剂,其目的是要他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再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点是消除不理解和误解,增进大学生理解的能力和品质,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鼓励大学生掌握多元的民族文化知识,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民族意识,从而使其与其他民族或群体和谐、愉快的交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一般性的基础上,应具有针对性。首先应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其次通过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使其大学生正确认识其他民族文化,体验不同文化魅力,共同传承、弘扬、发展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体现党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
3、加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
调查显示,文化对民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重大影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当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时,总会谨慎对待,或产生心理距离和排他反应,文化之间各自保留的价值观和文化沟通上的障碍,是民族隔阂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共生共享成为必需。首先,开设多门文化课程,有利于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尊重其他民族。比如通过开设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等课程,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宗教,也使他们更深层面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有利于他们在本民族的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民族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鼓励各民族学生进行积极正常的交往。让他们通过接触,发现和学习彼此的优势和特点,在认知上逐步消除隔阂、偏见、歧视,使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成为共识,以豁达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抛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狭隘观念,而以“和而不同”的传统精神去尊重、接受,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吸纳、融汇;最后,积极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利用假期去民族地区参观考察,让其开阔视野。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了解,而且还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在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高校也要鼓励大学生关心民族地区的发展,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积累知识和本领,为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作贡献。
(注: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2JDSZ3065)。)
【参考文献】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徐杰舜: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凝聚力作用论——中国民族团结原因分析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3] 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