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教育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教育政策

乡村教育政策范文1

[摘要]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成为高校进一步改革的发力点。文章针对目前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认识不足、学生受社会思潮影响、心理问题,以及缺乏专业教育人才队伍等现状,提出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贴近现实生活、加强心理健康引导、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利用网络灵活施教等策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王文科(1963-),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民生学院党政办公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42-0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不只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教育阶段,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内的三位一体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力点。高校学生的成长对于国家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提升他们乐于为国家奉献的主动精神。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应在具体教学中将挑战化为机遇,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这种背景下,高校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锤炼其综合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学校都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在课程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必修课程范围;在师资力量上有一定的投入,配备了更多高素质的教师;设立心理中心,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等。不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与一般的教育形式没有区别,大多是“一刀切”“填鸭式”,片面地对学生进行强调,把教育当作管理学生的手段,没有真正发挥其本质功能。这主要是源于高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认为思想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规范,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在道德与政治方面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没有从根本上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缺乏针对性,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都不高。

(二)高校学生自身存在心理等方面问题

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现象对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相比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可有可无。而且,很多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个性鲜明,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深刻的认知,一些诚信问题和不讲道德的行为在高校学生中也时常出现。此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元文化和思想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各种思潮影响下,很多学生的判断能力往往不够,容易出现拜金主义、功利化、重视等价交换而轻视付出等现象。另外,压力大、与社会不兼容等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对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极大的阻碍,这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推进均有很大的影响。

(三)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缺乏相应的专业化人才

高校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作保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目前还比较缺乏专业化的人才,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不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地注重科研,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致使这部分人才队伍出现了空缺。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管理来实现的,主要在教育手段上,缺乏理念创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准确了解和定位,及时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在注重思想教育整体性的同时关注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仍然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要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制定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育要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效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分析各种切合实际的问题,通过社会热点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缺乏时代感,简单侧重等理论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些脱节,往往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不起兴趣。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贴近生活,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当前社会上的一些观念和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坚决抵制,防止其侵蚀学生的思想。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在当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这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增强学校中具有专业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入心理辅导,通过进行团体和个人的心理辅导,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开展团体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一些存在问题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学会更好地解决问题。进行个人心理辅导则是针对学生个人情况展开教育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把握学生的问题关键点,开展有效引导。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应立足于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最后,在日常教育中要将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合格人才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要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开阔眼界,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四)解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着力解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诚信是人最根本的美德,对于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需要加大教育力度。首先,要把诚信教育和基础文明建设、学校校风建设有机结合,把诚信教育工作考核纳入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考核中。其次,要将诚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平台进行充分的宣传,校刊、橱窗、广播等都是进行诚信宣传的重要载体。再次,要将诚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中,更加高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将诚信教育和相应的评估监督相结合,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将诚信考核写入档案中,作为评价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指标,加大奖惩力度,强化约束监督。诚信教育还应该和法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规范的文明行为。

(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网络的运用

网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载体,加强对网络的运用应该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具有一定的宽松性,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环境和条件,能够帮助学生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解决思想政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甄别,防止一些不良信息诱导学生,帮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很多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还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

参考文献]

[1]任敏,马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

[2]唐清荣,董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才智,2013(8).

乡村教育政策范文2

【关键词】交际性活动;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法制观、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学科。所以,必须大力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的有效性,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育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表现出来。但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学观念较为严重

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仍然笼罩着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师主导着课堂,而学生在教学、言语、情感等方面明显是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教学的过程是单向传播,大多思想政治课生对政治课并不感兴趣,主要为高考而学,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通常是采用“识记+考试”的方法来应付了事,从而出现了“学生记条条、老师讲条条”的不良现象。

2.教师的重视度不够

有些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远远没有英语、思想政治课、语文课程重要,自己思想上就出现了懈怠,也很少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只重视学生考试结果的评价,形成了“不考不讲、多考多讲、考什么讲什么”的应试教育“唯分”观念状况。

二、如何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

1.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具有发展意识

如果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有发展意识,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相互包容,教师要多体谅学生,鼓起他们的自信,增添他们的勇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出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上,积极参与“交流—互动”教学活动。

2.多组织交际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交际性活动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师生的创造性,能够在活动中排除过去那种呆板、机械的“注入”,形成学生“自组织”,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在交际性活动可以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可以是裁判者,要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判定的模式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有很多学生并不喜欢政治课,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却都情有独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可以围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国际政治热点问题来与学生展开了互动交流,让他们自己围绕这些问题来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查询资料来回答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该尽量地予以支持和鼓励。“交流—互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呼唤和激励。

3.关注学生思想,消除课堂沉闷死角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有些较为枯燥,且难度较大,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当的耐心,而且教起来不能太快,必要的时候,速度要适中,等他们过渡到一定的时间了,才能按照正常的速度来教,尤其对于后进生,更是要非常的耐心,而且决不能轻言放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按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后进生依然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付出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尽量地去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多给他们具体的帮助指导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把简单的话题和简单的题目都让这些后进生来回答,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师的赞许和同学们的掌声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信心倍增。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姿态、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心里暖洋洋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要让学生的个性在个性化教学中显现、闪光。

4.关注时政热点,拓宽知识面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及,材料讲的是什么意思。这说明学生平时缺乏对时政热点的关心,知识面狭窄。高中政治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往往是迎着热点考,几乎每一道题都是以热点为载体设题,要求学生运用重要知识来分析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例如,2008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就是出题的时政热点,可以联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内容来考。又如,目前的归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政热点,要引起重视。同时,注意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性,把握教学过程中的育人时机,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获取课堂知识的同时接受素质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构建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这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组织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的能力,相信我们不懈的努力,肯定会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变得生动有效。

参考文献:

[1]晁继锋. 高中思想政治课“联动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思考[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 2009, (03):125—126.

[2]谷庆民, 李月华. 把握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努力提高课堂授课质量[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03):132—136.

[3]陈若杰. 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供有效保障[J]. 协商论坛 , 2009, (06):155—158.

乡村教育政策范文3

互联网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际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对新教育模式的认识不足、内容单一、队伍不专业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建立新的工作体系,丰富教育内容,建设一支专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缺乏重视

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地方教委的推动下,全国各高校先后建了校园网,这表明我国“数字校园”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高校对网络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以至于不少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口头上重视、行为上忽视。不少人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网络对人和社会影响的深刻性,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和参与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对网上出现的问题被动堵漏多于主动防漏。还有的人消极认为网下思想政治教育都做不好,还谈什么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主动放弃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

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三类建设模式:一是以新闻宣传为主,主要报道校内新闻;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主要介绍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内容;三是建立以理论学习为主的“红色网站”。然而多数高校网站都存在内容乏味、消息陈旧、信息量小等特点。有的网站除了学校简介外,难以找到其他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东西;有的网站全盘照搬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和文件,缺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有的红色网站依旧采用至上而下的单向传授与灌输方式,教育主体居高临下,信息由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单向灌输,教育主体不关注教育客体的信息反馈。很多高校的红色网站点击率低,吸引力不够,使建好的校园网形同虚设,教师和学生从来不访问本校的网站,学校眼睁睁地失去了一块非常宝贵的舆论阵地。不少学校设有网上信箱和讨论区,但许多学生不满意校方被动解决问题的方式。这说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没有解决好“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这种认识上的不统一导致一些网站存在栏目设置不全面,内容枯燥,形式单调,信息贫乏,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不强等问题。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业务能力低,缺乏专业性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网络的高速发展相比,其观念和手段都显得滞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依旧照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直面社会思潮而感到困惑的热点问题,不会仅仅通过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的栏目就立即消失。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通过疏导予以化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保证正常的学校秩序和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尽管当前网络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已被广泛关注和使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了解不够深入,只有少数能够自觉自愿地用借助各种网络技术来开展工作,懂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懂网络技术,懂网络技术的人又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这使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一)夯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探索、改进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育人为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透过网络对学生关注的在全校、全社会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剖析,给出理性的解释和令人信服的结论,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传播其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往往渗透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之中,因此应建立适应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吸引各相关理论精华的新理论体系,从而指导实践,解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二)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所具有的强大的文化传承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开展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及艺术教育活动。其次可通过介绍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获得对人生意义的启迪。还可以通过网络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正视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网络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性。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应培养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能够在网上开展思政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队伍,这是在网络时代取得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一个根本保证。此外,还要保证队伍不断优化,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如此,还需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吸收宣传部、网络中心、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的网络管理人员、校园网各栏目的负责人、辅导员以及发展学生骨干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

总之,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艰巨任务。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现代化,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我们只有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的特点,不断实践、不断更新、不断探索,才能从容地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2]王想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2002,(4).

[3]邓希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

乡村教育政策范文4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目前,社会上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虽然一直不绝于耳,但青少年的思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仍未真正正确建立。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重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转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其该承担的思想教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担负着培养初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而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一)政治教育功能。

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有目的地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的社会活动过程。思想政治课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学生做到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

(二)德育功能。

道德教育是指使人们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并引导其道德行为符合规范的教育。为使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三)智育功能。

智育即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课程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做人为主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托和载体是知识。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学政治教育不应仅仅在理论注重于以上的政治教育、德育、智育三个功能,而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些教育功能。然而,在中考的升学压力与学科本身理论性较强的情况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引起了众多的质疑。其所产生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理论与实践分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学习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亲历中体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应立足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反映生活并为之服务。而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从课本上来,到课本里去”,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相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从高远单一的道德理想出发,没有从各类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始终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教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许多反映当代中学生谨慎发展需求的内容又不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课本与实际相脱离。

(二)教学方式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简单,强调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尤其重视认知,重视灌输式的说理说教。思想政治课往往成了教师们的“独角戏”,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命令式的理论,机械地记忆,不能真正地进行自主认知和人格建构。如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沉闷,教学方式呆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参与程度不高。教师课堂上设置的问题缺少思维性,没有梯度,且问题答案一般都为封闭式答案。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教师的授课方式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

(三)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的学习感受。

当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所在,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成长的有主见、有思想的个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相反,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核心地位。教师往往“填鸭式”地灌输抽象的理论,不关心社会热点,不注意加强新知识的学习,不了解学生的思想,且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老师忽视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他们的想法见解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这样他们的学习热情也随之而消失。

三、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题材,创设生活情境,搭建教学平台,寓生活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有着广泛的联系,教学过程不能把思想政治课当多单纯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而应该把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如何使学生适应生活、学会生活为主要目的,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教师的授课方式可以通过一盆花、一瓶水等实物教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投影、录像、动漫等多媒体技术展示,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离开了学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是思想政治角的最终目的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倾听理解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式的对话。教师应努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打破传统“一言堂”模式的束缚,在平等民主、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通过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状态下,确立学生主体观,追求最大收获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参考文献:

[1]伍小青.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北京:当代教育论坛,2007,(1):70-71.

乡村教育政策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切身利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最好时机,而且是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涉及学生利益的就业指导作为新的工作重点,是思想教育突出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只有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对就业指导内涵认识不足。

首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压力,就业指导工作强调服务功能,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主要将力量集中于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却忽视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择业观、就业观、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较少,造成大学生求职障碍的思想问题和职业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其次,课程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也不是很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党课和团课等形式得以体现,但是现在的政治理论教育理论性很强,课程内容相对滞后,形式比较单一,且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很密切,这必然导致大学生参加这些课程学习的时候存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

(二)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

择业理念过分趋于功利化。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最看重的还是自身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舍弃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过度地追求那些地域好和薪酬高的单位,从而表现出就业意识和行为的功利性。

(三)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机融合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仍很大程度上存在于就业工作中,市场化以后,市场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各高校过多地强调信息服务、职场技巧培训等浅性化、实用性的指导,而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就业指导不能很好结合。一方面,高校通过两课学习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基本上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立场坚定。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面临择业这一关乎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时,却脱离了正确的理论引导,出现了诸如目光短浅、诚信缺失、纪律观念淡薄、心理素质低、不愿吃苦、不愿到基层工作等畸形就业表象。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国家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求,结合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让其充分做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要继续利用讲座、论坛、网络、新闻宣传媒体等多种方式,坚持正面教育,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择业方向,合理自我定位,增强大学生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思想意识和合理配置自身知识、技能资源满足就业需求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克服“一夜成才”的成才观念和“一夜暴富”的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和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锻炼成才或自主创业的信念。再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家庭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使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成为社会的楷模;最后,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需要的健康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调节自我心理和经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适应社会,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中。

2.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灵活应用,不断创新。理论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企事业单位、艰苦的地方,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拓视野,这对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否则教师灌输给他们的只能是抽象、单调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对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起到实质性的影响作用,有时甚至起到了反面作用。要注意自我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自我教育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熏陶、启迪所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这种内在的自觉意识对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培养的同时,需要榜样示范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感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搜集和总结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迹,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或是邀请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到高校现身说法并与在校大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最终使榜样的示范作用更加深层次的渗透到大学生自我教育当中。

3.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实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服务能力、业务水平直接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在新的环境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充分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生辅导员队伍、院系学生工作专职书记队伍、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校友等社会资源队伍等各方面力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通过自身学习、外出交流培训、专题辅导、业务考核等多种方式提高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就业指导,既能以学生为本服务育人,又能理论联系实际指导育人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队伍。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为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应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毕业生就业,以健全就业指导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完善内容,改进方式与手段,拓展有效载体,优化环境,注重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迎难而上,真正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才.适应新形势,加大毕业生思想教育的工作力度.

[2]蔡金红.增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70-72.

[3]张建.论“弱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J].医学教育探索,2007(6) :89-91.

[4] 中发〔2004〕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5] 夏金元.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7(5).

乡村教育政策范文6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问题;对策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我国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并且已经在某些领域、社会层面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寻找解决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在初中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对新课程存在陌生感、距离感甚至是畏惧感,这样传统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束缚着教师的实际教学行动。主要表现在:有些教师讲起新课改理论和理念来头头是道,但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时,又会不自觉地回到老路上,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目标等领会不深,理解肤浅,使教学等方面很难取得全面性、实质性的重大突破。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贯彻新课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将“启发式”教学片面理解成“问答式”教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回答的无非是“对”“是”“不对”“不是”等毫无启发性的答案,整节课下来,不但学生学不到什么知识,一无所获,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骄傲、自满心理,产生了负面效应。可见,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前进方向。

(二)正文与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没能得到高效整合

教材中的辅助材料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材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或让正文失去了其中心地位,把握不了重点,主次不分;或抛弃辅助材料,只让正文孤立存在,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三)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

现在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备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教师仍是靠一本书、一块黑板与几支粉笔来传授一堂课所需要讲的内容。这就使得教师无法更直接、生动地将所教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无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要学的知识,也无法使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来完成一堂高质量的课,最终,因为无法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演示,而在课堂上又无法详细说明,教师只好将课本的某些抽象知识舍去。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下,课堂的质量可想而知。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仍然使用单一的讲授法,即通过教师的“讲”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一节课下来几乎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觉到上课枯燥乏味,不想听,甚至于有的学生在下面睡觉、聊天、看课外书,这些现象不仅造成了课堂纪律的混乱,还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到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应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教育发展观

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广大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更需要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配以相应的制度激励,才可能逐步完成。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遵循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的原则;其次,要树立整体评价观,在评价的同时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及学习效果两个方面,既关注结果,又不忘关注过程,使这两方面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再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教材。

(二)整合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材

1.删减或替换教学内容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要将新教材的内容面面俱到地教完,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删去一些难度大、学生接受不了的内容,或者用相对简单的材料来替换,或者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件、场景、材料来教学,从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2.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其大脑对知识吸收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适时增加相关的有益内容,让学生在阅读、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如在教学有关传媒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增加一些网络媒体材料,并让学生就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的利和弊展开讨论,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成果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学校,也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播放一些教育片、历史照片等,使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内容,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将原本单一的讲授法转变为讨论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共同使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讨论法,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问题,还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在师生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总之,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不能一味地追逐时尚,而应用“旁观者清”的眼光作出另一番透析。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道德实践课程,必须立足课堂,以改革课堂教学为契机,激活其生命力,从而使思想品德学科彰显更多的灵性和诗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