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意识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意识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安全意识;大学生;影响因素;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吴玥(1992-),女,江苏南京人,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本科生;荆珊珊(1990-),女,江苏丹阳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本科生。(江苏 镇江 2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37-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使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高校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随之而来,高校各种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有关青少年学生意外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现状进行的调查表明,发生在城市的总的伤害报告率为46.9%,[1]而农村所占的比例则高达72.32%。[2]教育部在2007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机制,切实做好校园保卫工作,努力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校园,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3]由此可见,安全意识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探索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对策,我们以“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为课题申报了江苏大学大学生百项创新计划项目,并通过评审立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与教育的现状调查
1.研究目的
本项目组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的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提供依据并提出一些对策,促进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完满发展。
2.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江苏省10所大学,分别为:江苏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三江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其中综合类大学2所、普通本科类大学3所、独立学院5所,调查对象包括文科类、理工科类、艺体类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见表1)。
(2)研究工具。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设计问卷,问卷的抽样框包括高校的各层次、各类专业和全部四个年级等(见表1)。问卷内容设计包括交友安全意识、学习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宿舍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意识、金融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体育安全意识、生活安全意识共九大类问题,采用封闭方式选项回答。
(3)研究方法。一是访谈法:我们针对江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学专业、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大三学生的宿舍安全、交通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访谈,他们纷纷都提出了对宿舍楼栋安全隐患的看法以及防火、防盗安全问题等。二是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通过与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教授以及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的教授进行座谈,前者认为大学生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意识、体育安全意识以及学习安全意识,而后者又补充了金融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等,根据这些观点,总结设置出九大类安全意识。三是文献法: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源渠道,本项目成员分工查阅搜集了国内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背景以及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有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类整理,作为本项目实施的理论依据。四是问卷调查法:对1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文科类、理工科类、艺体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四个年级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34份。
3.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接受的安全教育分析。被调查的大学生大部分接受过一些安全教育,但是仍有28.9%的学生未接受过,说明当前我国安全教育的普及性还不够;而在这之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比例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高出10%,反映了乡村学校在安全教育上的关注还比较少,城乡差距较大。同时,接受过安全教育的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比文科类的学生要少了19.7%。
(2)宿舍安全意识类。宿舍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点,每年全国各高校由于学生不注意安全隐患导致的灾难多之又多,大学生会在宿舍使用一些安全系数较低的产品,调查显示,有20.11%的学生在宿舍用过违章电器,有21.74%的学生用过蚊香、蜡烛等易燃物品,约有25%的学生不知道放假回家时切断宿舍电源,而这些行为极有可能会危及到自身以及宿舍集体安全;调查显示,了解宿舍和教学楼安全通道的学生和不了解的学生的百分比持平。大学生在离开宿舍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记得关上门的,但也有17.63%的学生忘记随手关上门窗,这对于宿舍防盗很不利。
安全意识的看法范文2
关键词:安全意识;生活习惯;教材内容;安全标志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这样的要求:“幼儿园应该把保护幼儿生命与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什么东西都想看看、摸摸。可是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差,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不能预见这些行为产生的后果。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危险,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责任对幼儿进行安全指导和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通过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教育来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道理。因此,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应从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入手,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无穷。于是我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作了具体要求,让他们知道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不安全。如:
1.为幼儿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活动等,并使之固定,长期坚持。这样孩子们的生活就会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保障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习惯
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幼儿的良好个性发展,他们会越来越有信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采用谈话、图文结合、自身经历等形式让幼儿知道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非常注意幼儿生活细节的训练,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幼儿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也增强了自我保护安全意识。
二、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安全保护教育内容很多,但是他们平时接触到的知识却是不系统的、零散的。因此我常常结合教材对幼儿进行安全保护意识培养,让他们学到一些自我保护方法。如“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的《阳台上的安全》一课时,我采用录像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展示:1.小明在阳台上看书;小华在阳台上打拳。2.小莉把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面呼叫楼下的小朋友。3.小月向阳台外扔东西。4.小芳将身体伸向阳台外面拿东西。幼儿讨论那种行为很危险,讨论后师幼一起总结:如果想到阳台上取东西,可请大人帮忙,不能爬上阳台,也不能往阳台外面扔东西等等。再如在《雪糕甜甜不多吃》,我通过木偶表演和故事让孩子知道冷饮吃多了对身体有害,我们应该多喝白开水,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成长。通过教材结合生活的教育,很好地培养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运用安全标志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的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当危险一步步逼近的时候,他们往往一无所知。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会他们认识一些安全标志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在活动室的插头上我们贴上了不能触摸的安全标记,在楼梯上我们贴上了下滑危险的安全标记,在盥洗室我们贴上了小心摔倒的标记以及正确洗手的步骤图……在随处可见的安全标记中把安全意识渗透到了幼儿一日生活中去,时刻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在活动室,我们还创立了一个生活角,为幼儿提供各种图片和标记等,如红色标志代表禁止、黄色标志代表警告等。制作了110、119、120急救等的宣传画册,还在玩具柜内摆放上救护车、警车、救火车、电话等。有时我还准备一些小图片如插座、药品、火机、食品、火、玩具、电、刀等图,让幼儿来区分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判断能力,增加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争取家长配合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时,教师应该取得家长的配合,因为很多的安全教育内容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很多家长怕孩子受到伤害,抱着“少活动,少出事”的观念,本来该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家长却为之代劳,严格限制了他们的行为,剥夺了他们的实践机会。为此我们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并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我们还在网站和“家长园地”上开辟有关的专栏,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安全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安全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幼儿由于年龄小,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不能正确地判断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什么事情是安全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在幼儿的点滴生活中,对他们时时刻刻进行安全教育,教给他们一定的安全知识,让安全意识在幼儿的心里扎根发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幼儿的安全。我相信,只要教师心系幼儿,在工作中时刻把幼儿安全放在首位,我们未来的花朵一定会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班级环境对规范托班幼儿日常行为的积极作用[J].学前课程研究,2007(2).
[2]朱挺力,王东艳,张丽.万般呵护 不如自护[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4).
安全意识的看法范文3
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班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安全教育计划,并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看着孩子们每天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又快快乐乐地离开教室,家长们满意的表情,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现总结如下:
一、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安全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为了确保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我们在开学初就对教室的每个角落进行了全面检查,彻底排除不安全因素:平时用不到的插座的地方尽量用玩具柜、床铺挡住,以免幼儿用手触摸,发生危险;把平时常用的插头、插座告知幼儿,并提醒幼儿不玩它们;把平时常用的尖锐的钉子等物,摆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把幼儿平时经常使用的各种工具(剪刀等)摆放在教师与幼儿都能看到的地方,以便教师观察控制;对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我们都会先考虑到是否安全,做到科学合理地摆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三五岁的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安全意识差,对他们讲大道理有时也不能理解,于是,我们就通过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见到的、听到的,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信息、图片资料等,让孩子们观察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讨论并总结应当注意些什么。幼儿每天都要把小椅子搬上几回,开学初,好多小朋友总会把小椅子倒过来或是顶在头上搬,这样搬椅子很容易把小椅子撞到别的小朋友身上,或是撞到桌上墙上,发生危险,于是,我们就教会孩子正确的搬法,学期将近结束,班上没有一位孩子因为被小椅子撞到而产生不良情绪。午餐时,有的孩子不知不觉会把筷子咬在嘴里,我们在提醒幼儿不把筷子咬在嘴里玩的同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做到:不咬、不挥、不戳、不敲,确保午餐安全。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碰上突如其来的事情,除了保证幼儿稳定的情绪外,我们还即时教会孩子紧急处理事情的办法,杜绝安全隐患。
三、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们依据学期安全教育计划,有的放矢,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在开展“小小旅行家”主题活动中,我们就会提醒幼儿外出要注意的一些安全,这次幼儿园组织的秋游,正好是给幼儿的一次锻炼,在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前,我们都会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遵守外出规则,杜绝安全隐患。在开展“帽子”主题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帽子的用途,不同帽子有不同的做用,幼儿也能说出冬天戴帽子能够保暖,我们也会通过一些实例提醒幼儿,骑摩托车要戴头盔,工地施工要戴安全帽等等,幼儿都会用心的记下来,回去甚至提醒父母及叔叔、阿姨注意,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四、家园沟通,确保幼儿园外安全。
本学期,我们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通过家访、电访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及时提醒家长确保幼儿在家时、外出时的安全。我们还对每一位幼儿的来园、离园接送车辆、接送家长进行登记并核实,确保幼儿接送安全。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时刻警记!努力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确保每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班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安全教育计划,并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看着孩子们每天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又快快乐乐地离开教室,家长们满意的表情,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现总结如下:
一、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安全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为了确保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我们在开学初就对教室的每个角落进行了全面检查,彻底排除不安全因素:平时用不到的插座的地方尽量用玩具柜、床铺挡住,以免幼儿用手触摸,发生危险;把平时常用的插头、插座告知幼儿,并提醒幼儿不玩它们;把平时常用的尖锐的钉子等物,摆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把幼儿平时经常使用的各种工具(剪刀等)摆放在教师与幼儿都能看到的地方,以便教师观察控制;对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我们都会先考虑到是否安全,做到科学合理地摆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三五岁的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安全意识差,对他们讲大道理有时也不能理解,于是,我们就通过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见到的、听到的,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信息、图片资料等,让孩子们观察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讨论并总结应当注意些什么。幼儿每天都要把小椅子搬上几回,开学初,好多小朋友总会把小椅子倒过来或是顶在头上搬,这样搬椅子很容易把小椅子撞到别的小朋友身上,或是撞到桌上墙上,发生危险,于是,我们就教会孩子正确的搬法,学期将近结束,班上没有一位孩子因为被小椅子撞到而产生不良情绪。午餐时,有的孩子不知不觉会把筷子咬在嘴里,我们在提醒幼儿不把筷子咬在嘴里玩的同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做到:不咬、不挥、不戳、不敲,确保午餐安全。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碰上突如其来的事情,除了保证幼儿稳定的情绪外,我们还即时教会孩子紧急处理事情的办法,杜绝安全隐患。
三、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们依据学期安全教育计划,有的放矢,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在开展“小小旅行家”主题活动中,我们就会提醒幼儿外出要注意的一些安全,这次幼儿园组织的秋游,正好是给幼儿的一次锻炼,在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前,我们都会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遵守外出规则,杜绝安全隐患。在开展“帽子”主题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帽子的用途,不同帽子有不同的做用,幼儿也能说出冬天戴帽子能够保暖,我们也会通过一些实例提醒幼儿,骑摩托车要戴头盔,工地施工要戴安全帽等等,幼儿都会用心的记下来,回去甚至提醒父母及叔叔、阿姨注意,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看法范文4
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安全战略发展的需要,社会培养数字公民的需要,是高校安全教育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基于实证调研,提出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路径: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的融合;二是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教育、道德意识培养,预防故意违规的信息安全行为;三是促进个人信息能力提升,强化被动、引导随意的信息安全行为;四是做好网络公民培养,提倡可控、鼓励建设性的信息安全行为养成。
【关键词】
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路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华东师范大学辅导员课题资助项目“‘数字原生代’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前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设备的更新迭代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无论是一个状态的,还是一次信息的转发和评论,都会留下“痕迹”,瞬间可拷贝,即时就能大面积传播。作为庞大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否能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数字化背景,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理解和剖析,论证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时代价值,结合对全国大学生群体进行实证调研,收集和分析反映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群体特征的数据,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动机相关理论,分别从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法律道德知识教育、个人信息能力提升、网络公民培养等四个层面理性探讨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重要意义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及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的培养。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就是在信息数字化背景下,加强和培养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提升其信息处理能力,使信息安全行为要求成为自觉、稳定的行为习惯,信息安全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是国家安全战略发展的需要
信息安全是进入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①信息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战略发展,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责无旁贷。加强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是国家安全战略成功的需要。
(二)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需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审视视角和展示平台,我们能够更加便利地接触到海量多样的资讯,但也暗藏许多隐忧。首先,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事件频繁发生。不少大学生看上了互联网金融“先消费,后付款”的美好条件,却掉入“高费贷”陷阱而投诉无门。其次,海量信息真伪难辨、良莠不齐。大学生网络交友被骗财骗色例子屡见不鲜,通过网络相关金融易或网上求职而发生的骗局数不胜数,给当事人乃至整个家庭都带来巨大的伤害。以上由网络安全引发的事件频频发生,给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三)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是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作为与手机网络科技发展共成长的一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潜移默化的受“屏幕”影响,他们利用网络收发电邮、查阅资料、即时通讯、休闲娱乐等,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扩展自己的交际圈。E-身份②于大学生而言极具诱惑力,网络能立即满足幻想,也保证匿名,会鼓励人们做出更自私、更鲁莽的行为;在网络上,我们可以重新创造自己,也有充分的自由,任意进行平常在阳光下会理智克制的某些事情。网络媒介所扮演的“双刃剑”角色逐步显现,搞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高校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四)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是培养数字公民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信息时代公民意识的培育,可以理解为数字公民的培养。在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大学生长期活跃在微博、论坛、网评等社交媒介中,可以更广泛、便捷、灵活地关心国家大事。但线上舆论中也会隐藏着一些过激情绪以及“”的苗头和倾向,通过一些幕后推手的控制,很容易诱发网络上的“”,从而违背大学生线上参政议政的初衷。加强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实现大学生在数字时代享有“线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信息安全意识的支配下,发表合适的评论,做出法律允许、符合道德的行为,线上线下共同维护国家利益。
二、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理论依据
当前,网络环境复杂多变,互联网设备更新迅速,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促进信息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极大诉求。由于个体的上网行为和信息安全行为习惯并非与生俱来,具有极大可塑性,因此行为养成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具备可控的信息安全行为和形成具有良好信息处理能力。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大学生信息安全认识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大学生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因素。行为是行动的一种方式,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大学生的信息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有一定的起因,受动机激励,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习惯则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经由感性实践体验——理性认知肯定——理性指导下行为实践养成。该行为习惯养成过程是需要在制度规范中强制完成的,并随之形成正确的信息安全行为观念。行为养成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应用信息安全观念调节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矫正不安全的信息行为,从而自觉地履行信息安全法制规范。经过反复的行为实践,养成自觉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因此,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具有实践性、适应性、反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教育同时需符合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学习规律。个体心理过程包含知情意三个部分,具体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③认知心理学进一步指出,人的情感和行为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他个人的感觉而是取决于人们自身构筑的情境。④也就是说,人们的感受和行为取决于人们对情境的解释,与情境本身无关。此外,在学习情景中所涉及的真实物体和事件的认识会受到人们先前知识经验的影响。⑤在诸多经典文献中提到最多的用户信息安全行为关键影响因素是网络安全意识。大多文献普遍认为,在用户面对客观存在的风险缺乏必要的反应情境下,要求用户主动采取相应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是违背意识决定行为这一客观规律的。⑥意识是神经网络(与意识密切相关)通过允许更多的知识资源去参与内在决策,来协助实现将表征内化的过程。意识是提取、传播和交流信息以及进行整体协调和控制的工具。⑦个体的感受和行为取决于人们对事件的看法,而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由意识控制。因此在开展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网络安全意识的树立。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要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需要促使大学生意识到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在情感上意识到需要投入行为实践,主动辨别“随意行为”的合法性,确定安全的行为养成目标,剔除不合法的“随意行为”,产生新的有效的信息安全行为,通过内外部的刺激,使新行为能够持续重复发生直到行为自动化,才能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信息安全观。其次,建立一个巩固和发展内化的过程,注重将思想上的“认知”和现实中的“践行”并举同行,让学生在构建积累信息安全知识的同时付诸实践,将信息安全的随意行为和被动的行为转化为固定的可控的信息安全行为。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将习得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践行;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践行中领悟知识内涵,感受信息安全行为养成对生活带来的改善。通过“认知”和“实践”相辅相成,将行为养成教育的效果最大化,使得大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并内化为长期稳定的行为方式。最后,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和引导大学生以信息安全观为指导,形成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信息安全行为。
三、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有效路径
根据调查,有65.94%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等了解网络安全知识,43.62%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辅导员老师的提醒获得相关知识,可见网络媒体是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主要载体,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重要力量。由于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是复杂动态的,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因此以网络媒体为主,其他媒体为辅,依托高校学工部门和辅导员队伍,多维并举,分别从意识加强、法律制度培养、个人信息能力提升、网络公民培养等开展诸多干预措施,实现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的融合
第一,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大学生在享受网络中各种免费福利诱惑的同时,表现出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不够,互联网行为习惯不良。如不经常更换登录密码、不安全网上支付行为(80%),在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时在朋友圈晒含个人隐私的信息(46.81%),甚至发送含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关键性的信息(9.40%)。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是信息安全行为养成的前提。此外,大学生需要形成良好的联网行为习惯。比如,养成使用和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联网时涉及填写个人信息、网络金融交易的,要仔细检查分辨,杜绝不安全支付;在新媒体朋友圈中晒照片晒、发个人动态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自身的隐私信息不泄露。第二,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的融合。近年来从多次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再到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都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和关注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对于有明显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相关消息,表现出较好的态度和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大学生看了有损或者诋毁党和国家利益相关消息会觉得反感(49.33%),会采取直接忽略、取消关注或者屏蔽好友、对公众号进行投诉、对转发的朋友进行友善提醒等行为。因此,在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教育中应当加强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的融合,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国家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行为养成关系的辩论赛等手段,将国家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意识教育融入到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中,促使大学生以理性的国家安全观来指导信息更新行为。
(二)加强法律知识普及、道德意识培养,预防故意违规信息安全行为
第一,加强相关法律宣传教育,规范个人信息安全行为。自1994年-2006年,我国出台信息安全法的相关法规主要有八部⑧,但调查显示,97.31%的大学生不熟悉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大学生对信息安全相关法规的了解比较欠缺。信息安全行为养成和信息安全观的形成需要法制规范作为保障。高校要利用网络媒介优势,选择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与有时效性和创新性的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典型案例图片和视频,加深大学生对信息安全隐患和危险的警觉性、敏感性,使大学生对信息安全概念转化为具有能动性的自觉的信息安全观,从而理性规约大学生网络行为。第二,营造线上道德舆论氛围,预防网上违规行为萌芽。在“大学生对使用网络上的相关文字、图片等信息的理解”调查中发现,“认为随意粘贴复制网络上的信息不可取,有剽窃嫌疑”的大学生占到21.48%,34.06%在复制粘贴时候,会有意识的标注该信息出处和来源,还有将近一半的人选择了“非常方便,复制粘贴就能用”或“我认为只要将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那就是我的成果”。网络的匿名性给线上活动提供了足够的自由,但会滋生自私、鲁莽的行为。线下道德约束、社会契约节制在线上明显削弱,需要全社会营造浓厚的道德舆论氛围以及强烈的褒贬力量促进线上道德感的形成,从而约束“信马由缰”的互联网行为,培养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道德伦理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品质。如制定网上道德公约,倡议网民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拒绝剽窃、倡议诚信,防止网上不道德行为的萌芽和发生。
(三)提升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强化被动、引导随意的信息安全行为
在大学生参与信息更新偏好的调查中,我们发现44.13%的大学生在网络中更新传播信息并不关注信息机构,只要内容感兴趣,就在朋友圈内分享、转发,有20%的大学会转发名人或亲朋好友转发的信息,大学生在实际的网络信息传播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高校需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选择、筛选和加工能力。这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信息安全行为知识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注重个人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第一,加强信息安全行为知识教育。被动、随意的信息安全行为表现为在日常工作中很多行为主观上并非有意为之,但由于缺乏信息安全行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互联网过程中对于网络传播信息筛查不慎,会造成个人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获取信息安全行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的基础。可以采用线下通报栏、简报或板报,线上警示案例微信推送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对由信息安全引发的事故原因、特点和规律及时地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学生,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第二,提升个人信息处理能力。除了信息安全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储备,大学生需要有意识加强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已经发生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发生原因,探寻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的推测和预判。如在信息安全案例分享中,同时要注意加强大学生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从真实的事件中去认识和辨别信息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分析能力、推测能力和判断能力,提升规避风险的能力,防患未然。
(四)做好网络公民培养,提倡可控、鼓励建设性的信息安全行为养成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线时间较长,有近8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甚至有近1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在线的时间8小时以上。此外,大学生上网需求比较多样化,以休闲娱乐(86.58%)、获取信息(83.05%)、学习知识(55.70%)、加强交流(45.64%)为主,还有少部分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跟随潮流(19.97%)、逃避现实等(4.87%)。显然,登录上线已成为大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仪式,线上线下切换中,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有了双重的身份。在现实生活中,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在网络世界里同样需要做到文明守法,做合格公民,需要遵守网上文明公约,主动维护网络秩序,懂得自我保护,善于使用网络但不沉迷于网络。可控的信息安全行为是网络公民培养的基础,建设性的信息安全行为是网络公民活力的源泉。高校在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挖掘发现已经形成的稳定的信息安全行为和信息安全行为观念的大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社会责任,形成良好氛围,带动被动、消极信息安全行为的大学生群体向循规、主动信息安全行为方向发展。此外,提倡具有可控的信息安全行为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线上活动,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益的创造。对于出现建设性、创新性的网络信息安全行为的大学生,要注意引导和鼓励。如成立大学生网络工作室等学生组织,吸纳具有稳定信息安全行为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引领大学生网络精神文化生活潮流。
四、结束语
总之,培养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由意识到行为漫长的知行合一过程,最终体现在大学生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对信息安全的态度和日常的信息安全行为习惯中。信息安全行为的养成,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人身、财产的安全,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关系到国家安全乃至未来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大学生个人、高校、社会合力,提供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和氛围,实现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养成。
作者:叶林娟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博远工作室
【参考文献】
①.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1(216):72-84.
②.张小莲..贷款骗局攻陷大学校园,你也被坑了吗?[N]..南方周末,2016.3.18
③.埃利亞斯•阿布賈烏德..人格,無法離線:網絡人格如何入侵你的真實人生?[M]..张劭聿译..台北:财信出版有限公司,2012:16-19.
④.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⑤.[美]Judith.S.Beck..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二版)[M]..张怡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36.
⑥.M•W•艾森克等..认知心理学[M]..高定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60,638.
安全意识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意识;培养;保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132-01
小学生的安全涉及千万家庭的幸福,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全社会所关注。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是孩子的安全。2l世纪的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学生安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安全工作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必须认真对待,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必须以对师生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意外事故发生。
班主任不但要了解有关的安全常识,而且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要天天讲安全,时时提醒、监督、检查。每一太放学前都要讲安全。大部分的学生自律性较差,班主任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如:学生之间闹矛盾要及时解决,避免发生刑事案件。对经常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要反复进行教育,用具体的实例感化他们,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班会课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感恩教育与危机防范教育。要针对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通过放录像、安全健康知识传递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班主任站在安全教育的第一线,在学生安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切实做好班级的安全工作?根据我的从教经验,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在每一个新学期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安全意识不强。自己的物品随意放,等到东西不见了才着急找老师。课间活动不讲文明,一活动起来就不管身边的人,物,等到弄疼弄伤了,急着找老师等现象经常发生,我们应该把加强安全教育、预防地震、进行疏散演练等列入工作计划,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安全逃生自救技能会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在新学期伊始就有这种意识,让他们懂得:除了为正义不得已而献身外,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珍爱生命!我们不是在杞人忧天,而是防患于未然,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有一天能够自豪地说:“灾害不可怕,我们会自救!”
二、善于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学校要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黑板报、布置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小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
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创设安全教育情境:传统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一遇到问题就去找老师,找家长,这是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表现。针对这一点,班级里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提倡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通过老师教,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包扎方法。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一些情境,教给学生当遇上突发状况该怎么处理,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削铅笔不小心弄破了手,她哭着跑来找我,我就就这件事教育学生遇到类似情况自己应首先进行怎样的处理。又如某个冬天,个别调皮的学生在班里烧纸取暖,搞得教室里烟雾很浓,我就趋势利用这个情境对学生进行了着火自救演练。同时要告诉学生,遭遇意处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已,也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这对学生沉着应对突发事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很有成效。
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安全告知制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外处所、场地、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做好安全教育引导管理工作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意识的看法范文6
一、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安全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为了确保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我们在开学初就对教室的每个角落进行了全面检查,彻底排除不安全因素:平时用不到的插座的地方尽量用玩具柜、床铺挡住,以免幼儿用手触摸,发生危险;把平时常用的插头、插座告知幼儿,并提醒幼儿不玩它们;把平时常用的尖锐的钉子等物,摆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把幼儿平时经常使用的各种工具(剪刀等)摆放在教师与幼儿都能看到的地方,以便教师观察控制;对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我们都会先考虑到是否安全,做到科学合理地摆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三五岁的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安全意识差,对他们讲大道理有时也
不能理解,于是,我们就通过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见到的、听到的,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信息、图片资料等,让孩子们观察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讨论并总结应当注意些什么。幼儿每天都要把小椅子搬上几回,开学初,好多小朋友总会把小椅子倒过来或是顶在头上搬,这样搬椅子很容易把小椅子撞到别的小朋友身上,或是撞到桌上墙上,发生危险,于是,我们就教会孩子正确的搬法,学期将近结束,班上没有一位孩子因为被小椅子撞到而产生不良情绪。午餐时,有的孩子不知不觉会把筷子咬在嘴里,我们在提醒幼儿不把筷子咬在嘴里玩的同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做到:不咬、不挥、不戳、不敲,确保午餐安全。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碰上突如其来的事情,除了保证幼儿稳定的情绪外,我们还即时教会孩子紧急处理事情的办法,杜绝安全隐患。
三、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们依据学期安全教育计划,有的放矢,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在开展“小小旅行家”主题活动中,我们就会提醒幼儿外出要注意的一些安全,这次幼儿园组织的秋游,正好是给幼儿的一次锻炼,在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前,我们都会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遵守外出规则,杜绝安全隐患。在开展“帽子”主题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帽子的用途,不同帽子有不同的做用,幼儿也能说出冬天戴帽子能够保暖,我们也会通过一些实例提醒幼儿,骑摩托车要戴头盔,工地施工要戴安全帽等等,幼儿都会用心的记下来,回去甚至提醒父母及叔叔、阿姨注意,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四、家园沟通,确保幼儿园外安全
本学期,我们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通过家访、电访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及时提醒家长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