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

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范文1

一、班主任队伍现状分析

经过走访、调查、交谈、了解到近年来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1.少部分班主任存在政治思想和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不是主动去担当班主任,而是靠学校硬性安排,被动的接受工作,自己想去的班得不到,因而产生情绪,对班级工作不去认真研究,班计划不结合本班实际,内容空洞,只是用来应付检查,无可操作性,班工作安排的内容学生不清楚,大多数工作是临时决定,见子打子,无头无绪,开展工作后大多数活动无文字总结。

2.少数班主任缺乏对班级工作的具体指导,是班主任一句话安排班委去做,把班主任工作转嫁到班委会,班主任形成"行政化"、"抽象化"、"虚拟化",学校安排的工作到班上后就淡化,实际工作得不到落实,学校目标任务难以按期完成。

3.家访工作逐渐变味,原来的班主任一学期至少对10名特殊学生进行家访,亲自面对面地与学生家长交谈,交流和育学生(子女)的方式方法,达到教育学生、转变学生的效果。现在不同了,大多数班主任可以坐在办公室或家中与学生家长进行"家访",确实现在大多数学生家长在外务工,要想面对面与家长交谈,是不容易的,但毕竟还有一部分家长是在家或附近务工,可以见面交谈。在调查中,有部分班主任没有家访记录,当今信息通信发达,使用电话、手机与家长联系交流,办事快捷,是件好事,但记录不能少,因为记录是工作的依据。有部分班主任对学生家庭和社会缺乏了解,直接影响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

4.班主任报酬各校高低不一,有的学校过于偏低,调动不了班主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校稍高,但激励机制不健全仍无作用。

5.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压力大,没有机会参加系统的班主任专业培训,班主任的班级工作管理没有长远规划,对学生不熟悉、不了解,产生走一步看一步现象,工作量及工作任务不明确。

6.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安全责任压力大,由于多数家长在外务工,留守少年儿童增多,家长管理不到家,社会管理不到位,学生各方面的事情均由班主任去处理,班主任承担多种身份,压力越来越大。

二、主要建议及对策

要调动好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开展好班级工作,就必须真正落实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完善班主任工作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学校适时组织班主任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本校切实可行的班主任管理责任制。

1.明确班主任工作量,合理提高班主任报酬及待遇。班主任的工作特别复杂,花费的精力之大,要想让班主任集中精力、细心去研究探讨并组织实施班级工作,学校就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经费落实到位。大家都知道,管理一个班容易,管理好一个班非常难,学校要制定和明确的激励机制,让班主任能有一份功劳享受一份报酬,充分肯定班主任的工作成就,奖惩严明,多劳多得,确保班主任工作高效顺利的开展。

2.落实和建立班主任评职、评优优先机制。班主任是教师的优秀代表,大多数学校是从优秀教师中选聘班主任,均是以政治思想好、道德品质优、教学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来选聘班主任的,学校在评定职称、推荐优秀教师、选用中层干部上应从优秀班主任中挑选,才能真正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3.加强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如果班主任在管理水平、业务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就决定了班主任培养和提高的必要性。首先是如何让班主任真正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认识自己肩负的工作价值,这是学校必须关切和重视的事。其次是明确班主任的标准:必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品行端正、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工作责任心强、有敬业奉献精神,每学期能结合实际地制定班工作计划,期末有总结,及时贯彻落实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搞好班级各方面的管理工作。

4.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1)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课程体系,依据班主任的职责要求、时展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建立系统、科学的课程培训体系。(2)学校有计划地选送班主任到上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管理水平,把培训班主任工作作为长态化、制度化、专业化来实施完成,同时要营造和拉动班主任的外出学习交流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范文2

关键词: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改革

分析了解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可寻求到适合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改革方案,为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医疗水平及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1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现状

1.1缺乏适宜的继续教育形式

目前乡村医师学历相对较低,一些地区仅为中专以下学历,因此中专学历教育是当前乡村医师主要继续教育模式,以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实用知识、医疗技术和实践能力为主,结合乡村医师的自身特点,实行半工半读,采用集中面授、课堂教学和个人自学等多重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对于已取得中专学历的乡村医师,通过宣传、引导进行专科层次的继续教育,目前许多高校在各地均分布了若干教学点,由高校制定教学计划,各教学点负责乡村医师日常的教学安排及管理实施。主要学习形式包括2年全脱产及业余函授学习,但由于乡村医师学习时间难以统一、半医半农的双重身份、经济不宽裕、缺乏规范化要求、医务繁忙无时间和精力等因素,这种现有的普通医学院校的学历教育模式不适合乡村卫生人员的教学特点,影响了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在为乡村医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已经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难度高低等方面做出适应调整,以便乡村医师进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偏重于理论知识,而乡村医师的工作偏重于实践经验,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资格考试时出现了较大偏差。目前一些学校以及一些办学机构针对这种情况开设了适合乡村医师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培训,因此这也成为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在由学校承担的培训中由于师资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不足往往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比较讲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技能培训则重视程度有所不足而由医院承担的培训中由于医院工作重心在于医疗加之学员自身重视不足等因素因此学员得到的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机会并不多。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第三种重要形式是短期培训,目的是针对性提高乡村医师的业务水平和拓宽知识领域。乡镇卫生院是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通常以例会的形式进行,很少有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实地培训、函授和远程教育的形式[1]。由此可见,继续医学教育虽然有了长效化机制,但教育形式还是比较单一。

1.2乡村医师继续教育进程缓慢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涵盖了从乡村医师的职责、管理、惠医政策、健全培养培训制度和建设队伍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全国各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乡村医师培训规划,通过在岗培训、在职学历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来进一步提高乡村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资料显示,2008-2013年乡村医师人员逐年增加,数量增长了23.79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总数和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了143.56%和98.76%,表明乡村医师继续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队伍的总体素质得到了提升[2]。然而,乡村医师继续教育还处在起始阶段,虽然2008年至2013年期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2013年乡村医师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占比为22.48%,甚至还未达到200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师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这项要求,这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25年乡村医师总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这一目标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1.3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继续教育是乡村医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培训完成指标明确指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执业乡村医师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然而,各地对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一,培训考核机制也不完善[3]。个别教学点只顾完成培训指标而忽略了培训过程的管理使得管理不规范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培训的形式内容均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对乡村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和其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没有全面考虑农村居民和医师的需求以及农村环境现状,导致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1]。这些问题致使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成效不佳,流于形式。

2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改革方案

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更新医学理论知识以提高医师业务水平、研修学历以便于获取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资格,这对提高我国农村卫生队伍质量、更好的为农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乡村医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改革:

2.1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继续教育师资水平

乡村医师培训教育的核心是构建培养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教育方案。优秀的师资是实施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提高乡医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国家正规高等医学院校应成为承接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主体,高校以其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医疗设备、完善的实习基地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为培养乡村医师的主要基地。通过打造一支具有夯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以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为重点、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为目标,在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案,为农村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比较完整的教育模式,使乡村医师的培训教育更加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

2.2使培训内容切合实际,按需培训

在培训需求方面,应更重视获得实际的医疗技能,例如可以将一些专项技术、急救技术纳入培训内容以增强教育实用性,培训内容要涉及多个医学学科,注意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乡村医师的理论培训重点内容应有别于其它全科医师的通识培训,制定的教育计划应针对所在地的地方病防治和乡村医师自身的薄弱专科知识,丰富教育课程培训内容,涵盖农村常见问题、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和社区预防等多方面内容。在设置乡村基层医生继续教育培训课程时,不仅要注重学历提高和职业资格的培训,还要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新知识的教育,例如可以在继续教育过程中穿插开设常见病、多发病的最新诊断治疗知识、医学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药理知识、中医知识等方面的讲座,有助于实现由临床医学知识培训为主向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的转化。结合乡村医师的培训需求,分批进行培训,避免培训期间空岗现象的发生。此外,为了使培训内容更加切合实际,应定期对乡村医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调研,以期提高继续教育的实用性。

2.3改革培训模式,使培训形式多样化

除了教学内容上合乎乡村医师的实际需要外,教学安排上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人性化设计,应当结合乡村医师特点设计、丰富培训方式,形成以一、两种形式为主,多种形式为辅的教育模式。例如针对乡村医师比较分散的特点,可以统一建立适宜的培训课件、视频网站和培训大纲、规划教材等,通过网络远程授课,供乡村医师学习,远程网络教学时间较为自由,对工作与生活影响较小,可减少对开门行医的影响,有助于减少工学矛盾。定期集中面授并安排相关临床实习,既可以有效减少乡村医师集中学习时间,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培训费用,表现出教育的应用性和灵活性。这种模式将自学与面授相结合,化繁为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实现由注重数量培养向注重质量提高的转化,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

2.4规范培训考核制度,并建立奖惩机制

对乡村医师的培养,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应进行大胆的改革,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等是保证继续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培训考核是在受训者完成相应的培训后涉及变量的测定和总结,结合全科医生的培养特点,通过理论测试、实践技能考核及综合素质评定对受训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考察受训者对训练内容的学习、掌握程度,是否能够记忆并熟练操作技能。此外考察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应用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培训之后是否对培训和岗位工作产生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制定详细的教学管理规范,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解决乡村医师工与学之间的矛盾,构建较为灵活的学分制、弹性学制、选课制和部分课程免修制等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奖惩机制,定期对乡村医师进行卷面考试与技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执业注册挂钩,对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乡村医师给与政策和资金倾斜。这样可以督促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学习,保证培训效果。扩大乡村医师教育成果、不断提高乡村医师卫生服务水平,促进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是新形势下乡村医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有大力推动乡村医师的继续教育,提高乡村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为广大农村疾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缓解城市医疗资源紧张,均衡和促进我国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冯宪敏 刘迪 孙宏宇 时文艳 马爱新 王柳行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病原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杨佳,吕兆丰,王晓燕.我国乡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和需求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6):90-93.

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范文3

关键词:农民技术培训;乡村精英;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涌现出一大批普通村民口中的"能人",他们在村民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农村中,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不断发展,乡村精英在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理论背景

(一)关于农民技术培训概念的界定

本文涉及到"农民技术培训",与此相类似的一个概念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则是指:对未来或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教育。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的范围包含现有从业农民,也包含未成年但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少年农民。其次,强调一定的文化基础是由教育的基本规律所要求的,职业教育不是文化教育,必须有一个知识基础,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再次,农业职业教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职业教育是包含各类适合农民生活与发展需要的各种职业技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大职业教育。

在社会学中,精英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分层的概念。所谓精英,是指某一社会中占据高级职位的人,包括权利、财富、名望和知识。将精英理论与当今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关于中国乡村精英的研究。

对乡村精英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国家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时一部分有经济头脑、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管理的人把握机遇,率先富裕起来。本文立足于乡村精英理论,旨在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着重探讨乡村精英在引导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

二、结合案例分析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案例介绍

蒋家寨村位于杨凌示范区境内,离杨凌区约有3公里,有农户404户,总人口1404人,产业结构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养牛户约占全村人口的40%多。该村的养奶牛的历史颇为悠久,从80年代后期就有人养奶牛,从 95、96、97年开始规模化,出现了一些养殖大户,而从02年开始,该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依托杨凌农科城,陆续建立了三个养殖小区,由以前的农户散养的方式转变为集中的规模养殖,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小区实现了挤奶的机械化,杜绝了掺水现象,提高了了牛奶的质量,打开了销路。村民只需交纳水电费及小区占地租赁费即可入区饲养。

(二)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示范作用:乡村精英可以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首先就是效益驱动。村民看到养牛有力可图,才开始纷纷养牛,这是前提。其次是经验借鉴。养牛精英的存在使得一般农户在发展上有了借鉴,并且可以避免很多风险。第三,乡村精英们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奶牛发展的条件。

2、组织凝聚作用:1998年由蒲世全牵头成立了奶牛协会,有80%的养牛户约100多户加入了奶牛协会。养牛协会主要花了不少力气对农民进行养牛技术培训,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在对外联系市场方面,对提高牛奶的收购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农民结成集体后,奶价可以比零散的收益提高30%左右。

3、技术支持:养牛精英是懂科技,会运用知识的群体,他们对奶牛养殖的丰富知识可以帮助村民解决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以蒋全虎为例,长时间的养牛过程中自己积累的经验及通过专家的技术讲座,现在已经是村里的兽医,村里养牛方面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找他,小区的免疫也是他负责的。 所以,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教育过程中可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思考与讨论

在初步采访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本身的经验,我们对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中所起的作用总结为以上几点。但是随着调查采访的深入开展,发现该村有像一部分农户没有加入到养殖小区,依照"经济人"假说的观点,很难解释这种现象。农民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农民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乡村精英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发挥上述积极作用外,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很多学者在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的时候更多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教育本身的缺陷,如 师资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二是社会环境对农村职业教育甚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忽视,这里包含国家政策的偏重和受教育群体对这种教育的轻视。

我们在针对农民实施职业教育,尤其是这种短期的技术培训的时候,必须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农村中的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从分利用乡村精英各种优势的基础上,妥善处理相关负面因素,从而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遇春 吕卫东 朱宏斌 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目标[J] 教育与职业 2003年19期

2、刘德忠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经济精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6卷第4期

3、李军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精英与社会资本建构[J].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2006(4)

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范文4

合的方法,对四川省南充市的乡村教师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发现乡村教师的现状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地位低,待遇低,结构性短缺,素质有待提升,后续性学习困难,教学环境简陋等等。要想改变乡村教师的社会现实问题,需从政府、教育、社会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关键词:乡村教师 问题 对策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26

一、导言

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在这个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教育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的成败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存亡,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基础教育无疑成了影响教育素质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一个。乡村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状态影响着其工作和教育效果,进而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乡村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

乡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发展关乎农村发展的未来。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盼望。乡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农村下一代的重担,只有农村教育发展得好,农村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以及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南充市乡村教师现状的调查分析。其中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文献调查法,结合调查对乡村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视频《山村夫妻教师》,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出乡村教师的真实情况,反映出乡村教师的尴尬境遇,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开展,使得调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与客观性。

四、乡村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及其解决的

对策

(一)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算的a信度值为0.724,通常认为,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7―0.8之间,表示量表有些项目需要修订,所以我对问卷进行了改进。第二次发放改进后的问卷共300份,回收问卷277,有效问卷为254份,回收率92.3%,有效率84.6%。第二次调查结果的信度值为0.821,通常认为,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表示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所以此问卷具有可信度,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Cronbachs Alpha\&项数\&.724\&.731\&20\&]

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Cronbachs Alpha\&项数\&.821\&.829\&20\&]

基础教育的深度改革,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乡村教师的基本现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改善我国乡村教师的现状,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本研究以南充市300名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文献调查以及实地研究对乡村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

(二)问卷内容及分析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调查的结果,发现乡村教师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乡村教师的地位较低

从图1中看出,59.8%的南充市乡村教师认为政府对他们有一点关心,31.9%的认为政府对他们漠不关心,只有21%的乡村教师认为政府很关心他们。从教师的角度可以明显感觉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实行结果,虽然国家针对乡村教师颁布了许多法令,但实行的却不是那么彻底,有许多的农村地区并没有感受到政府的关心。

您认为政府关心教师吗?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很关心\&21\&8.3\&8.3\&8\& 一点关心\&152\&59.8\&59.8\&68.1\& 漠不关心\&81\&31.9\&31.9\&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1

2.乡村教师待遇偏低

从图2问卷结果中分析得知,72%的教师的工资在1700―3000元之间,低于1700元的有16.1%,只有11.8%的教师是高于3000元的。较低的工资,给教师带来了很重的生活压力,有时微薄的工资甚至难以支撑起整个家庭,纪录片《山村夫妻教师》里的两位教师的工资加起来一年只有七八千,他们的女儿现在在读大学,高中时期一个月的生活费是800元,虽然女儿什么也没有说,但周建波老师说挺对不起女儿的……

你目前的工资是多少?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低于1700\&41\&16.1\&16.1\&16.1\& 1700-3000\&183\&72\&72\&88.1\& 高于3000\&30\&11.8\&11.8\&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2

3.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

从图3问卷结果中分析得知,63%的教师都是教2门课程,18.1的教1门课程,甚至还有18.9%的教师教3门课程,繁重的教学任务给教师带来许多压力,而且跨学科教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有不便之处,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你教几门课程?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1门\&46\&18.1\&18.1\&18.1\& 2门\&160\&63\&63\&81.1\& 3门\&48\&18.9\&18.9\&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3

4.乡村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乡村教师队伍的学历起点普遍偏低,合格教师数量不多,多数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这样的现状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代课层层拔高很多,使教师整体水平难以保证。他们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这也就导致在提高中小学生教育质量遇到障碍。

5.乡村教师的后续性学习

从图4问卷结果中分析得知,乡村教师在时间资金缺乏,少有机会外出学习。然而就算在不多的外出培训过程中,教师的收获也不是很大。“专家们根本不了解我们教师的实际情况,培训的内容跟我们的现实相差好远,这样的培训跟听天书差不多,他们讲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各不相干!”这句话说出了大多数参加过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声。

学校会组织一些教师培训吗?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很多次\&21\&8.3\&8.3\&8.3\& 几次\&63\&24.8\&24.8\&33.1\& 没有\&170\&66.9\&66.9\&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4

6.乡村教师教学环境简陋

从图5问卷结果中分析得知,有近四分之三的乡村教师反应,学校没有重铸的教学设施,甚至有些还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教材;过半的乡村教师也反映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并且学校的体育、美术、音乐都缺乏相应的工具,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乡村教师的教学工作。

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很关心\&21\&9.4\&9.4\&9.4\& 不好\&181\&71.3\&71.3\&80.7\& 一般\&52\&20.5\&20.5\&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5

(三)改善乡村教师现状的对策

了解了乡村教师的现状,如何改善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时间,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自身等多个方面共同配合与努力。每一项政策制度的实施,都必须因地制宜,就我们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建立乡村教师学习的专项资金制度。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的问题,是制约乡村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教师待遇的切实提高从根本上看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针对当前乡村教育问题,政府应该树立新的教育观,切实解决乡村教育科技事业落后问题,通过建立乡村教育经费,乡村教育继续教育等政策,使教师能长期在乡村快乐地生活和发展,同时也要通过立法,规定各级政府将教师学习的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支出渠道。

2.建立乡村学习资源中心和实施校本培训,保障教师的学习资源。为保证乡村教育资源匮乏和乡村教师继续学习发展,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当地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开放的教育资源使其可长期从事教育科技事业。

3.建立持续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学校管理者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建自主的教师学习文化,让教师根据时代、学生变化和教育内容的变化,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持续学习。

4.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改革,

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独立思考空间,不仅仅单纯是教师讲,学生做,而是让学生相互自己有更多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爱好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使课堂成为学生教师共同的课堂。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改变单一的卷面考试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

五、结语

我国乡村教育科技事业发展还是相对比较不足的,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还是很弱,然而随着国家对教学科技事业改革的深化,国家也越来越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我国没有少花工夫,包括推出免费师范生政策、实行农村的特岗教师计划等等。我们应努力充分认识到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剖析国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情况,加强教育法的建设和有力的监督机构,因地制宜地采取积极措施,彻底解决乡村教育不足和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弱的问题及乡村教师边缘化问题,有关部门要做到一项政策实施要因地制宜,在实施前进行调查,了解接受者需求,实施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效果,应该及时修正创设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使乡村教育科技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周中华.乡村教师边缘地位的形成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肖丽琴.教学改革中乡村教师的教学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董春英.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D].渤海大学,2014.

[4]周玉丽.生态学视阈下乡村教师师生存境遇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5]张素琪.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状况及保障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6]高小强,王成军.多元文化视野下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108-111.

[7]张玉林.关于当代中国乡村教师的边缘化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5-107.

[8]张济洲.历史人类学视野下乡村教师的社会功能重释[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2-84,89.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西华师范大学教改项目青年教师专项教育电视节目编导创新型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XMQN1301)阶段性成果。

附录:

关于乡村教师调查研究

尊敬的老师: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份问卷。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乡村教师在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您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将成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教师群体教学工作等情况的参考资料。我们会对您的回答予以保密。为了保证问卷统计的有效性和分析准确性,我们衷心地希望您能完整准确地填写本问卷,谢谢您!

西华师范大学

2014年4月

1、您从事教师职业多久了?

A.5年内 B.5―15年 C.15年以上

2、您目前的工资是多少?

A.低于1700 B.1700―3000 C.高于3000

3、您认为教师的福利好吗?

A.很好 B.很不好 C.一般

4、您教几门课程?

A.1门 B.2门 C.3门

5、满足正常的学校的任课老师足够吗?(师资力量足够吗?)

A.不够 B.够 C.有多余

6、您需要跨学科教学生吗?

A.需要 B.不需要 C.其他

7、您一年里外出学习的次数是多少?

A.0 B.1 C.2

8、学校会组织一些教师培训吗?

A.很多 B.不多 C.一般

9、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充足?

A.很多 B.不多 C.一般

10、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

A.好 B.不好 C.一般

11、您认为政府关心教师吗?

A.很关心 B.一点关心 C.漠不关心

12、您觉得乡村教师职业在农村还受人尊敬吗?

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范文5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农村教育;乡村文化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大力开发课程资源,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陷入了重重困境。究其原因,很多人将其归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偏僻落后,缺乏经济支持;二是农村教师能力水平欠缺;三是农村缺乏可供开发的资源。这些因素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但笔者认为,影响农村课程资源开发的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在整个社会发展趋于“城市化”“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在农村不断趋同、求同于城市发展的引领下,农村包括其文化都必须接受以城市为标准来进行改造的命运,乡村文化于是被贴上了“落后”“愚昧”“低俗”的标签,而农村课程资源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构成,其被忽略、被排斥的命运似乎也就在所难免。

一、问题:丰富的课程资源与无资源可开发

一些人认为:农村学校大部分都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教室简陋,就连起码的学习环境、条件都保证不了,根本谈不上什么课程资源,当然也就无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城市学校有装配先进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周围还有为数不少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科研院所等,这些显然都是乡村学校望尘莫及的。但不能由此而推断,城市学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就严重缺乏。事实上,农村学校也有很多城市学校所不具备的课程资源。

首先,农村学校天然地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课程资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居住生活环境都是与大自然融于一体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大山深处、田间地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四季物候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好素材。

其次,农村学校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课程资源。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于农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生活习俗、神话传说、民间节日、民歌民谣、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民间服饰、民间饮食等,这些对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学生根本无法从书本中所获得的丰富养料。

还有,农村学生身边有丰富的实践活动资源。农村学生经常要帮家里人做农活,如耕地、播种、插秧、施肥、浇水、杀虫、收割庄稼、喂养牲畜等,通过这些劳动实践,学生不仅能形成某些劳动技能,掌握农业知识,还形成勤劳、吃苦、坚毅的优良品质。

可见,与城市的学校相比,农村有着浓郁的风俗民情和独特的地理风物,有着迥异于城市的丰厚的课程资源。

二、原因:城乡的二元对立与课程的城市化

(一)城乡二元对立与教育的城市化取向

当中国正朝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方向发展时,此时的“城市”与“乡村”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地域区分,而是衍生出关于“孰优孰劣”“孰好孰坏”的价值判断。显然,在此过程中,城市处处体现身居高位的权威,很多领域的价值理念基本都是以城市中心为应然的价值取向,城市文明常常以显性的价值优势俯视处于劣势的乡村文明;而位居低位的乡村文明,本有的价值由于长期被忽视、被压迫,沦为一种缄默的价值,甚至于完全“失声”。以此为基础,我们区分出先进与落后,高位与低位,甚至是高级与低级,人为地划分出两个对立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作为我们的“这里”,是被塑造成为代表着“富裕”“城市”以及“文明”的地方;而“那里”则是“贫穷”“农村”以及“野蛮”的同义词。我们以“我们的世界”中的规则为单一的标准,任意践踏“他们的世界”中的一切,给他们贴上“低俗”“落后”等标签。乡村的“愚昧”“落后”就在与城市的“科学”与“先进”的强烈反差映照下得以界定,并进而区别于城市。

这种极端化的想象进一步强化了既有的社会差异,并使这种差异合理化、合法化。因为我们首先设定了关于“好坏”“优劣”的标准,即“城市”都是高等的,是文明的中心;而“农村”必然都是低等的,是文化的沙漠。于是,乡村文化的改造获得了合法性基础。于是,我们一次次的把“文明”观念带入到“愚昧”的乡村,一系列对乡村社会的改造都试图以城市文化、精英文化为蓝本来改变乡村,最终使乡村趋同于城市。

这种“城市化”取向也直接延伸到教育,即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以城市为出发点,以城市的教育需求为先,以城市的发展规格为标准,按城市的需要来制订教育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这种对城市教育的倾斜性政策使得农村学校无论是在教育经费上,师资水平上,还是在教育政策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同样,这种城市化取向也为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设置了几乎是无法逾越的文化障碍。

(二)课程对乡村文化的排斥

课程是承载和传递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构成课程的原材料。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课程,其内容都不是自主内生的,学校教育和机构并不能直接“生产”课程内容,学校开设的科目及其内容必须从文化中提取。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全然纳入教育的课程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庞大知识体系与有限学习时间的矛盾所制约。这意味着课程的形成要求我们必须对文化进行选择。 转贴于

那么,课程是如何对文化进行取舍的呢?在一些学者看来,课程是建立在对文化内容任意选择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论断显然是不成立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实质就是一个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追问过程,那么,究竟“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文化最值得保存和传递”呢?

显然,一旦我们跨越城市、乡村这一地域概念,一旦我们理所当然地将城市文化界定为“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现代的”,而相对应地将乡村文化等同于“愚昧”“落后”“迷信”,那么关于课程究竟如何对文化进行取舍这一问题,答案似乎也就不言自明了,似乎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乡村文化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有学者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进行分析后发现:在选文上,能基本反映乡村文化的篇目是《山中访友》 《秋天》《社戏》《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共7篇,在选文中所占的比例仅为4.1%。而直接阐述乡村文化或以乡村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探究活动几乎没有。在表达与交流中亲近自然的主题也只占6%。乡村文化在教材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三、结果: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与农村课程资源的荒芜

课程对社会文化的保存和传递过程实质也是一个对社会文化进行选择、整理的过程。这一选择和整理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何种文化最值得传递的追问,而一旦某种文化在课程中得以传递,其实就赋予了该文化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该文化本身获得了合法性。它暗示着这些文化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学习的,它们无疑构成了文化的主流。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相反,那些没有进入课程的文化则将被边缘化,这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该文化“愚昧”“落后”的认同。

在农村逐步迈向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学校不仅不注重开发自身所拥有的独特资源,而且仅以城市为参照对象去改造、去同化,从而与城市不断趋同。可以说,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课程资源本身不被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

事实上,课程不仅没有为乡土文化的传递留出空间和机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强化官方知识、城市文化的优越地位,培养了儿童对本土知识、对乡土文化的鄙视。正如甘地所说:“毫无疑问的是,当年轻人从学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以后,对农业却一无所知。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心底藐视自己父亲的职业……现代学校的一切事情,从教科书到毕业典礼,从来不会使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远离自己的故乡。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不断地疏远这种环境……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

当乡村文化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低俗”“落后”“愚昧”时,它自然既得不到城市也得不到农村自身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再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眼中或者熟视无睹或者被视为低劣;再优秀的教师,也缺乏足够的文化动力去开发这些资源。农村作为被改造的对象,它所面对的是如何以城市为蓝本来改造自己并趋同于城市,同样,农村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上,他们迫切需要做到的是如何拥有与城市学校相同的课程资源,而不是对农村已有课程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地开发。在此前提下,似乎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农村学校课程资源非常丰富,但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开发遇到的最大困境却是无资源可供开发的事实。因为它是以城市学校为参照物,以农村已有课程资源不值得开发为理所当然的预设的。

四、困境的走出:给予乡村文化同样的尊重和重视

当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开发陷入困境时,我们的确可以通过给予农村学校更多的经费投入,可以通过提高农村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等手段来摆脱困境。但这些都只是“治标”,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给予乡村文化同样的尊重和重视。

首先,乡村文化(包括农村课程资源)并不是“低劣”的。农村课程资源实际上是一种地方性课程资源,蕴涵在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中,具有地方性、整体性。它不是一种共性文化,而是一种个性文化;它不是一种抽象、普适性文化,而是一种具体、独特的亚文化。应该说,它是不同于城市文化的,但不是在层次上低劣于城市文化。

其次,乡村文化对儿童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儿童的社会学习、观察学习离不开与他们相互作用的社会环境,有效的教学应当注重学习活动的内容与儿童认知结构中知识经验的相关性。因此,以乡村文化为素材的乡土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台湾学者欧用生提出过乡土教育的四个功能:一是人格教育功能,即帮助个体了解自己、认识乡土、发展健全的乡土观念并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二是生活教育功能,乡土教育可以增进儿童的生活经验,充实儿童的生活技能;三是民族精神教育功能,儿童通过对乡土教育培养服务乡土、贡献社会的热情和技能,并由爱乡而爱国;四是世界观教育功能,乡土教育以了解自身所属的乡土环境、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对各民族及文化的尊重与包容的态度。可见,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儿童的发展中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在作用的方式和作用的范围上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分析至此,我们似乎可以对农村课程资源开发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如何走出困境作此梳理:如果乡村文化无法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同,那么我们对这种文化进行保存、保护和延续的技巧或措施即使再完善也是徒劳的。只有当我们对乡村文化给予同样的尊重和重视,把农村课程资源视为不可替代性的存在,而不是城市文化的附庸,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能获得源动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马长安,新教材建设中的乡村文化,语文建设,2007(7—8): 18-20

关于乡村教育的政策范文6

【关键词】 撤点并校 小学 问题 解决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减少,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着小学生源不足,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质量低等问题,基于以上几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撤点并校”改革。“撤点并校”是对中国农村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并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减少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实施小学“撤点并校”的过程中,我国乡村地区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环境差异很大,该政策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有其局限性和相对性,如何应对集中办学与分散办学的利弊问题,是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就云南省小学“撤点并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研究。

一、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解读

1、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分析

(1)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主要内容。2001年起,我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这主要是因为村小班额小且教育设施配套不齐全、乡村教师的能力有限、乡村政府的财政方面也略显紧张,无法给乡村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故而推出 “撤点并校”这项政策。

(2)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原因。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出现不是偶然,总的来说,是在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大量乡村青年劳动力流入城市,乡村日益空洞化的大背景下被提上日程的。

(3)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其一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通过将村小合并,将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再重点发展中心小学,促进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其二是优化配置,通过撤并重新规划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先配备较大的学校,使更多的学生享有小学“撤点并校”带来的好处;其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利用撤并,将更好的老师配备到中心学校,使学校能够拥有更强的师资力量。

2、小学“撤点并校”的实施情况

(1)云南省的实施概况。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类型多样,河川湖泊纵横、地质现象复杂多样;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本身就具有极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云南实施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可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扩大学校规模,促进云南城镇化的迅速发展。

(2)昆明市的实施概况。昆明是云南的省会中心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昆明拥有多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教育氛围十分浓厚。该地区小学分布比较合理,大多数都是在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建设起来的,这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以及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不无关系。昆明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小学“撤点并校”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对昆明下辖区域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嵩明县的撤并实施情况了解。嵩明县位于云南昆明市郊,属典型的农业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给教育发展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全县现有小学107所(包括厂矿学校2所),其中1所为省一级示范性小学。在实施小学“撤点并校”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嵩明县政府根据省政府的指示逐步完善教育系统基本建设项目库,“要求进入基本建设规划编制的学校必须是嵩明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中予以保留的学校,布局调整拟撤并的学校不得纳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9—2011年已加固校舍104222平方米,重建校舍61915平方米,共完成投资10145.6万元;2009—2011年校安工程规划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大大提高了我县中小学校舍的抗震和综合防灾能力”。正是在实施小学“撤点并校”的基础上,嵩明县出现巨大的变化,作为多山地区的嵩明县,本身在小学“撤点并校”的过程中就极具代表性。

二、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地方政府在实施小学撤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

(1)小学“撤点并校”在嵩明县实施的困难。首先是距离问题,根据实地调研,在杨林镇可见一斑:多山的地形,使得地图上看起来短短的一点距离,却需要学生来回一两个小时。其次杨林镇多数家庭呈现空巢老人照顾留守儿童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嵩明县面对的困难,也正是当今中国广大的乡村地区所面对的。针对这一客观普遍问题,“嵩明县出台了《嵩明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的文件》,文件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直接租用的接送车辆,由车辆所有人和家长联合提出申请,按以上程序申报。申报材料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学校(乡镇为中心学校)根据《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所应具备条件》初审并签署意见后集中报嵩明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从多份政府关于中心小学的接送学生车辆以及校舍安全问题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为小学撤并所做的努力,但在努力背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经济领域内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把何者放在更优先的地位上,即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政府既要考虑到集中办学又要照顾到分散办学、顾及公平,即要以学生“就近入学”为基准,保障学生入学的基本权利,避免上学难和辍学现象的出现,但又可能造成乡村教学质量提不上来,城镇化拉不上去的问题;若只考虑效率,也可能会造成“一刀切”的硬伤,在这样两难的局面中,政府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够妥善实施小学撤并。

(2)地方政府在实施撤并中存在的“一刀切”问题及其影响。“撤点并校”最大的问题就是地方政府“一刀切”的问题。由于地方政府在实施政策时,有时会断章取义,将中央政府下放的文件直接应用于地方,而不管该政策是否适合本地区;另外,地方政府仅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小学撤并,而不去实地勘测乡村现状,只看资料地图上所标识的信息,甚至,以地图直线距离为标准,而忽视多山地区现状。

2、学校在撤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

(1)被撤小学教育资源的浪费问题及其影响。在“撤点并校”的过程中,当地小学布局得到了优化,办学条件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有些教育资源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即使被撤学校规模再小,它的教育资源也可能会面对流失和浪费。

(2)中心小学“大班额”等问题及其影响。在撤并后,“大班额”成为普遍现象。中心学校只有那么一两个,而它们却需要服务一大片地区的学生,现有的教室不够,无法跟上政府撤并的步伐,只能安排学生六十多人一个班。规模扩大也会产生诸多问题:学生人数的增加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负担加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班额人数太大,每个学生被教师的关注度有可能降低,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根本就无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及学校的协调,促进小学布局调整向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

(3)交通和安全问题及其影响。撤点并校后,有些经济状况较好且家里有车的家长,可能自己承担起接送的任务,有些没时间的家长,也可能会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接送,但是还有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只能几家合租一辆车,让其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租来的校车一般都是比较破旧的大篷车或是面包车,车子的质量远远达不到作为校车的标准;而校车司机往往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会接收更多的学生,导致校车严重超载,学生的生命安全令人担忧。在撤并背景下,这样的校车十分流行,究其根本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3、学生家庭在撤并后面对的问题及其影响

(1)经济负担加重的问题及其影响。在撤点并校后,无论学生住宿与否,首先道路遥远就会给学生家长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一般乡村家庭,多数务农为生,家里并不会有多少闲钱,送孩子上学,本应是让家长开心的事,但遥远的距离成了家长心中的困扰。

(2)家庭成员“失联”问题及其影响。“撤点并校”后,对于家庭而言,还存在家庭成员“失联”问题,由于学校离乡村距离远,学生回家的时间严重缩短,与家人的沟通交流的时间更是大大缩水。“学校离家远了,需要寄宿,原来学校和家庭一体化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了,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的亲情依靠没有了,而所有这些儿童身心发展急需的情感缺失又无法在集中办学的校园找到替代,于是不少学生便在情感上陷入无依无靠的困境,这是被撤并学校的学生最难跨越的心理危机”。这就需要家长的主动开导,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并给与教育指导。

4、学生在实施撤并后面对的问题及其影响

撤点并校后,一部分学生不得不住在学校,极早地步入寄宿生活。然而,学校的住宿、伙食、卫生、娱乐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住宿问题,对于低龄学生还不能很好自理的情况,在较好的学校可能会配有生活老师,但没有生活老师的学校只能靠学生学着独立。另外,有些合并后的学校的宿舍条件并不好,简陋的房间,破旧的床板,就是学校所能提供的。这样的情况下,“撤点并校”的优势一下子就变小了。

三、解决“撤点并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地方政府

(1)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撤点并校”工程。地方政府要综合考虑地方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口分布、道路施工、卫生安全,以及合并后的学校是否有能力吸收更多的学生、是否能够保障足够的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等条件,最后作出是否撤并的决定。并且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当地小学教育质量。在对待村小和教学点的撤留问题上,不能根据单一的标准来判定其去留。

(2)要完善监督职能,制定财政补偿政策,促进政策有效实施。想要政策深入到群众的心里,想要吸收更好的意见,就绝对不能少了舆论监督的力量。所以,地方政府要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同时,积极将撤点并校的各类文件发放到各个电视台及新闻媒体,做到上传下达,才能使政策深入执行。

(3)要帮助社会形成对“撤并”的积极态度。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减小教育差距,推进城镇化,这才是根本之道。以公平和效率并进为基准,既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又适当照顾到分散学校的利益,以“中庸之道”完善政策,弥补政策的局限性和孤立性。

2、学校

(1)被撤学校要妥善解决撤并后续问题。被撤学校要综合利用本校资源,不能让村里的小学“一把大锁任其荒”。这需要政府根据被撤小学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教育投入和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整合被撤小学资源,妥善安排师资,学校也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促进校园资源的再利用化。

(2)中心小学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学生权益。中心小学要考虑到吸收学生的情况,不仅仅是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配备多媒体教室上音体课,吸收政府财政资金进行扩建和吸收师资,更重要的是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可以配备生活老师,设置心理教室,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校更好的学习。

(3)中心小学要主动多方筹措教育资金。中心小学不能坐等政府,要发挥社会救助的力量,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环境,促进撤并政策的有利实施。应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向需要的地方投入爱心,帮助乡村贫困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建设。

3、学生家长

学生家长需积极配合学校,完善家庭教育。家长要时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校,帮助孩子解决内心的矛盾,克服孤单、犹豫的心理,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束语

小学“撤点并校”于国于民来说,都是利民的政策,只是各地情况不同,实施条件及方法也不同,故而出现了诸如“一刀切”、教育资源重复浪费、贫困山区学生上学难甚至辍学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避免和解决的。只有社会各界都深切地关注教育问题,把教育问题放在国家首要的位置上,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于编报2008年教育基本建设规划的通知[Z].嵩明县教育局文件岳教[2007]02号.

[2] 时刻崩紧“质量”之弦—校安工程“质量回头看”纪实[EB/OL].岳西教育信息网,2012-05-14.

[3] 范先佐、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必须慎重处理的若干问题[J].中小学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