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政策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政策的影响

教育政策的影响范文1

【摘要】随着近两年政策的放开,现在每个家庭都可以拥有两个孩子,二胎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二胎时代。现实社会中,二胎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颇多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文章就如何促使家长自觉而有效地更新家庭观念,更好地对二胎家庭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二胎;家庭教育;影响;教育观念

一、对家庭的影响

二胎的出生对于整个社会的人口数量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它改变了原来的“421家庭模式”,整个家庭成员的分工和责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二胎出生后,整个家庭的财产分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孩子由一个变为两个,孩子占的家庭开支多了,相应的其他开支就要减少,自然会影响到家庭财产管理、家庭成员保险投入、家庭教育经费储备甚至家族企业二代接班问题。同时,二胎的出生意味着家人要改变原来的家庭教育模式,要同时照顾两个孩子的感受,使家庭教育方式更加合理。

二、促使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

两个孩子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会有更好的交流,家庭成员之间会有更多的互补,同时成员之间会变得更加开朗和包容。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家庭成员彼此能感受更多的情感形式,比如兄弟姐妹情、父女情、母子情或者父子情和母女情等。角色多样造就了更加圆满的家庭。

(一)二胎的出生会促进两个孩子的成长

1.对孩子的童年成长有利

几乎每个独生子女的童年都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和玩具玩。现在的家长都是双职工,不像从前一般是母亲在家带孩子。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生活,从小就是掌上明珠,老人从不会大声呵斥,更别说责罚了。由于被老人溺爱成一个不适应社会的人,因此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他们会害怕和其他人相处。而这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

生二胎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童年有一个人和你一起度过,每一天都在一起成长,这份经历很珍贵。两个孩子相处时,老大会产生保护弟弟妹妹的意识,做任何事也会替别人着想,同时做事的过程中也会不经意地为弟弟妹妹做榜样,有利于老大的成长;对于老二来说,哥哥姐姐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安全感,他们从小就知道该怎么和别人相处。

2.二胎让孩子学会了分享

80、90后的独生子女,很多人在毕业后不出来参加工作,与社会脱节,靠啃老维持生活。究其原因是他们衣食无忧,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对父母家人的付出视而不见,觉得任何东西都是应该给自己的。如果多了一个孩子,孩子自私的性格会有所改变,也会在彼此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增强责任感。

3.减轻了赡养父母的压力

独生子女的负担很重,要赡养四个老人,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随着社会养老机制的日益成熟,很多老人x择去养老院养老,但还有很多未知的情况,比如生病需要子女照顾,会使子女的压力很大。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在遇到家庭问题的时候,可以互相商量解决。

(二)父亲承担起一家之主的主要责任

二胎意味着更大的开支,这就需要父亲更加努力地工作,也要付出更多来教育两个孩子。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预示着婴幼儿父母将更忙碌且要承担更重的经济压力。家庭和工作要求父亲付出更多,不可能像养育独生子女那样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因此,父亲势必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主动承担更多的教育和经济责任,帮助母亲分担更多的育儿压力。二胎政策放开之后,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里的第一个孩子在生活中要慢慢接受二胎出现的现实,并学习如何做好哥哥姐姐;同样的,第二个孩子也要从小学习如何与哥哥姐姐相处。这就需要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情感关注与积极引导,教会他们在感受被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爱别人,树立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三)母亲在细节上为家庭付出更多

对于两个孩子,付出最多的是母亲。平时细心观察孩子的天性,发现他们的差异和特长,鼓励个性发展,这是母亲最需要做的功课。有时候年龄相近的两个孩子会出现争吵和打闹,对此,母亲不必急着分清各自的对错,而是要站定自己的立场。如果母亲能够正确处理好这些事情,那么这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母亲要学着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约束自己,理解伤害和被伤害的意思。母亲作为监护人,不要强制施加给孩子自己的意见,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会沟通和倾听,而不是批评。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错误,也不要在多人面前批评,应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否则可能会给孩子留下永远的心灵创伤。母亲要正确利用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关系,让它成为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正能量。

(四)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承担大部分的照顾任务

很多人觉得爷爷奶奶思想陈旧,由他们来照顾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事实恰恰相反,祖辈帮忙照顾的孩子在各个方面普遍优于母亲单独照顾的孩子。年轻的父母教育观念新颖,但不可否认的是年轻的父母都很忙,如果由他们独自照顾孩子,那么孩子将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相反,老人的时间比较充裕,能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面的人。相较于年轻人,老人还有一些照顾孩子的经验,会对孩子付出更大的耐心,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尤其是与外界环境相接触会大大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反应力。祖辈照顾孩子会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爱,有利于促进孩子人格的完善。当然,老人带孩子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溺爱,把孩子宠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这种养育方式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需要父母和老人适当地沟通、交流,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五)保姆起到辅助作用

很多家庭在孩子出生后会请保姆来协助照顾宝宝,这时候家长必须对保姆进行考核和选择,因为保姆的素质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可以对保姆进行培训,对保姆出现的问题要学会理解,家长的心态对保姆的心态影响很大。保姆与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感情,因此家长尽量不要中途换保姆,免得孩子出现不适应。

保姆对孩子照顾得越好,孩子就会越快适应,如果保姆来了很长时间,孩子还是没有适应,家长就要观察是不是保姆出现了什么问题,是保姆不够耐心,还是对孩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者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如果是这样,就应该换一个保姆了。不论怎样,保姆对孩子的成长只起到辅助的作用,父母才是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主力。

三、教育观念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有人说:“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谁成功地完成了家庭教育,那么他就赢得了孩子的未来。”

(一)家长应该注重孩子行为品德的养成

伯克曾说:“教育之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家长工作忙,精力有限,两个孩子在一起经常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品德培养,教育孩子要相亲相爱。家长可以寓教育于故事、实践活动之中,也可以抓准时机,情境兼顾,催生良好的情愫。注重激励,严爱结合,避免迁就和盲从,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

(二)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之间良性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大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竞争的状态之中,孩子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不自觉地在生活和学习中与同学或者自己的兄弟姐妹进行比较。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良性竞争意识,让孩子学会竞争,但是不能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竞争必须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孩子之间发生竞争,说明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比较健全的,能够知道自己的需求,并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满足需求。理解了这一点,家长就不会为孩子之间的争夺而焦虑,而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这个问题,尽量顾及每个孩子的感受。

四、更新教育观念,全家总动员

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子女过度关注、过度爱护及对他们赋予过高的期望。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家长对孩子寄予很大的期望,因而独生子女受到的父母之爱是强烈而又集中的。独生子女家长常常处于担惊受怕之中,操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就业前途、结婚生子等一切问题,家长累,孩子也不轻松,因为背负的爱太浓、希望太重。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是病态的,是需要改变的,二胎时代的到来将为改变这种现状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当家中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家长不得不将注意力和精力平均分配在两个孩子的身上。

家长们要学会树立“理智施爱,爱而不娇”的家庭教养观念,当然也需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要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总而言之,科学诊断、理论学习、亲子互动、榜样示范、定期评定、咨询指导、团体实验、个案研究等活樱更新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最终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当然,家庭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的,相信只要通过家长的努力,二胎的家庭教育一定会很好地完成。

【参考文献】

教育政策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自由主义 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日益频繁的经济交易促进了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国民之间的交流,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各国之间文化思潮的传递与渗透成为时代的趋势,而其中伴随着自由经济市场而发展的自由主义更是成为当下极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在国际思潮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作为对时代潮流最具敏感性的感受者和学习者,这势必给强调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价值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

一、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特征

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职能分工的日益细化以及现代人文化个性的多样性发展,个体的独立性与多元性呈现上升趋势,这极大地促进了个体自由的发展,使得自由主义思潮更具时代的影响力。

首先,我们必须对自由主义的基础特征有基本的了解,可以说,自由主义具有几个基础的身份性特征:个人主义,其确立了个人用以对抗集体性的道德至上性;平等主义,它赋予了所有人同样基本的道德地位;社会向善论,它确立了人类生活可以通过批判理性的运用而产生无限的可改善性。①从自由主义的第一个特征--个人主义,我们似乎能够明显地察觉到自由主义本身由于对个人独立性的强调而不可避免地对集体聚合力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在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中,个人具有优先于集体的道德地位,所以一旦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和相悖时,个人可以选择否定或脱离集体,由个人聚集而成的集体在应对各种形势与利益目标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往往易于面临个体的离散化,这有可能导致集体的不稳定性与脆弱性;第二是平等主义,平等主义赋予了集体内部成员一致的基本权利,确保了成员之间的相对自由性与均衡性,而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权利趋于平衡的环境下,在决定集体的优先价值序列方面往往也更易于现分歧的僵持状况,可以说这也从一定程度增加了集体取得共识的难度;其三是理性主义的社会向善论。自由主义充分信任人类的理性能力,认为人类理性的发展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如上所述,自由主义思潮具有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以及理性主义等基本特征。随着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渗透,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必然会受其影响。

二、自由主义思潮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灌输到大学生的时势判断之中,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所阐释的社会有机体论是核心内容,其强调了社会的有机整体性以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集体主义价值,显然自由主义思潮所蕴含的价值判断与之有矛盾之处,这是我们在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1、个人主义思维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影响

建立于自由选择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财富的自由,交易的自由以及个人选择的自由。虽然市场经济仍然强调集体合作的价值观,但是在自由市场中的合作都是以个体的自由选择作为基础,这很大程度强化了个体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促进了个人主义思维的发展。在当下的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中,大学生在观察与分析时势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地呈现出个人主义思维的特点,即对于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的判断更多是基于自身的切实体验和自身的利益来加以审视和判断,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遭遇到很大的挑战,并且传统的教科书当中所介绍和阐释的集体主义实例和宣传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在慢慢地下降。可以说,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思维已然对传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形成挑战。因此,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必须认清和了解大学生个人主义思维的原因与特点;另一方面,必须在个人主义思维与集体主义价值之间找到契合点,即在尊重大学生个人主义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理论,如宏观经济学,社会有机论等理论来解读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从中阐释集体价值观和社会整体观,通过有说服力的分析内容让大学生真正理解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当下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当中的重要性:个体价值的实现离不开集体合作,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整体的进步。只有让大学生真正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与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个人主义思维,并且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目标。

2、平等主义价值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市场经济体系赋予市场主体的平等权利,还是法治社会赋予公民的平等地位,平等主义价值已然为时代的价值趋势。平等价值一方面强化了社会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权威构成了质疑和挑战,无论是官方的权威还是身份的权威已然在平等价值中并不具备绝对的服从力和说服力。在当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当中,大学生无论是对于时事热点的官方解释与宣传,抑或大学教师的分析与阐释都表现出明显的怀疑主义态度,大学生群体已然对传统的官方权威或教师的身份权威逐渐形成了较为对等的思考定位,依靠传统而简单的灌输或宣传方式已经无法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标。因此,这要求一方面在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当中尊重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的平等的思考地位,更多采用讨论式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另一方面,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师更需要以更充实的资料和更深刻的分析来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并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同,而如果教师是以位压人,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态度,其不仅会引致学生的反感和排斥,而且也会导致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失效。可以说,平等主义不单单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态度,也是大学教师需要吸收和学习的教育取向,而该价值也势必会渗透于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当中。

3、理性主义取向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影响

正如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所述:历史上的知识存量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②人类的理性能力使得知识存量不断递增,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同时也不断地改善人类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使中国国门大开,充分吸纳外国资本和西方丰富的知识技术,使得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不仅解决了中国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同时也正向更高层次的国家发展水平迈进。可以说,以运用人类科技与知识存量为核心的改革开放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社会向善论的理性主义思维,而这种思维也正是大学教育的精神之一: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以提升自我和改善社会。当下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已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这要求大学教师在介绍与分析当下时势的过程中更多地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从而真正培养大学生的理性能力,同时使改善社会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真正为当代大学生所认同和信仰。

三、结论

综上所述,自由主义思潮所蕴含的个人主义,平等主义和理性主义思维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了明显的影响,成为当代大学生在审视和分析当下时事政治过程当中的思维方式之一,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自由主义的思潮的影响下保持并强化科学社会主义理念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当中的主导地位,更好地为当代大学生准确地判断当下国内外形势并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出正确选择提供教育指导亦成为当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挑战。

参考文献:

①[英]约翰・格雷著:《自由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教育政策的影响范文3

一、关于该政策被知晓人数总量和具体内容熟悉度的调查

现发放的600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已收回544份,调查显示大多数一线城市的家长和学生通过媒体报道、学校宣导等获知此政策。一、二线城市的家长和学生对此政策的了解程度比其他城市的家长和学生深。在此政策颁布前,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家长们就为自己孩子小升初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做了很多准备,如各培训机构的英语班、作文班,艺术特长培训、体育锻炼培训等,据我们调查问卷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33.33%、23.52%和38.1%;同时艺术教育正式纳入小升初的成绩调查问卷中不同的群体认为该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也是不同的:62%的人认为该政策的实施是没有必要的。根据我们所得到的问卷数据来看,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一是约43%的人不了解该政策具体的实施细则;二是现有的学校教育中已经存在艺术课业,对该政策的实施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调查的学生和家长对该政策的态度中,又有所不同。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家长作为奉献教育事业的主导力量有85.29%的人知道并研究该政策。对该政策具体细则相类似是关注度也相应的在一个百分比上,虽然家长在知晓程度和关注度上比学生多将近3倍,但在必要性上二者的百分比则相近。学生在课外时间所参加的培训课程是当下的普遍现象,所以学生将“艺术教育考试正式纳入小升初成绩”该政策的实施必要性赞同也是意料之中的。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该政策实施中,居于首位的不是该政策的实施构成内容,而是该政策所带来的益处。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某件事情的益处,何尝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毕竟有效的益处能让一个人有动力来做事情,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该政策的实施的益处不应该占主导,有必要记住该政策实施中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时代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二、关于该政策实施过程中社会不同群体对其意见的调查

调查个体在400到500之间,其中88%的调查对象认为“艺术教育考试正式纳入小升初成绩”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是有帮助的,不仅是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提升;以及改善学生的性格或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环境的因素。接受艺术教育的时间段:76.47%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幼儿园时期接受艺术教育;82.35的人群认为在小学阶段接受艺术教育;仅有26.47%、23.52%的人群认为在中学和大学接受艺术教育。

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与在学生的幼儿园时期和小学时期接受艺术教育。这无疑与人类在幼儿时期和小学时期的认知方面才刚刚起步,理性意识还不是占主流,这时期的学生无论在想象力或其他思维能力上还处在萌芽时期,是最适合于学习艺术的。教育部实施该政策也是具有一定的心理知识的基础的。调查显示有一多半数以上家长不愿意透露发在艺术培训班上的费用,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艺术培训所架构的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消费金额。总体上艺术教育的规范与实际生活中其他课程相类似,但也存在不同区域特色的艺术教育文化,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这个现象无疑与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是相呼应的。

三、关于该政策实施的附加价值的调查

课业负担过重强化社会不公的感受促进其他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以上图表数据表明,人群中大部分是赞成该政策的试行的,积极肯定该政策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该政策的试行的的可信度有所提高,国家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试行该政策的过程会有一些问题的出现。另外,一些二三线城市,还不是太富有的城市居民对待该政策的态度还不是很成熟,只有11%的人相信,多数人持观望态度。可以说艺术教育的推行利相对来说是大于敝的,不仅是艺术素质的提高,还有的是经济、文化等大方向的提升。

我们对文化建设时代这个大潮流下“艺术教育考试正式纳入小升初成绩”的这一政策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

教育政策的影响范文4

1 网络传媒的趋势和特点

1.1 信息的海量性和专门性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方式,网络传媒相较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并且信息容量更加大,信息查找也更加方便。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信息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中的所有需求,并且不受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并且通过信息的分类,更加具有专门性,人们可以专门针对某一类别信息进行查询和传阅。

1.2 信息的即时性和多媒体性

网络世界的信息并不受到限制,人们可以根据需求在网络上查询所有想要得到的信息,其传播速度之快,几乎可以在更新瞬间就达到传播目的。所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信息的传播开始不受限制,发生的时间可以在发生之后的瞬间就通过网络传输到世界各地,供人们查看分享。并且网络传播可以应用图形、文字、视频、声音等多种方式组合进行信息传播,使信息更具渲染性,更加具有吸引力。

1.3 信息的开放性和复杂性

网络的信息是开放的,任何人在任何地区,依靠任何网络传输工具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查询和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的利用率以及其传播速度,提高了大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但是这些复杂的信息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负面信息,如果有学生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很可能影响大学生思维模式,使其误入歧途。

1.4 信息的商业性和娱乐性

随着经济进步,网络传媒的传播手段也受到了商业的青睐,很多商家依靠网络进行盈利工作,依靠网络进行商业性的信息传输,通过提高网站访问量实现盈利目的。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吸引人们注意,会低级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观念,给学生的思维造成了不利影响。

2 网络传媒的影响作用

2.1 网络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

2.1.1 积极作用。网络传媒的存在,是大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不出门就可以看世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强化,并且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找到爱好,也使得学生更加勇于表现自己,乐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网络传媒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越来越广,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国家、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对于突发事件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并且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好地自由发言平台。许多交流平台的出现,如博客、微博、论坛等,都给大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通过相互间的评论、交流,可以更好的增加学生思维能力,也更能帮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志,增加学生团结性,消除学生间心理上的隔阂,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建设。

2.1.2 消极影响。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中,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得知不乏是网络上的类似事件的报道使他们产生了模仿学习的冲动。另外,由于网络传媒的不良导向,明星耀眼的光环让大学生艳羡,网络传媒刺激了大学生对青春偶像的崇拜,却没有给予他们信仰,虽然青年大学生在追逐这样或者那样的明星,但他们并不能从价值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榜样。这些消极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注和思考。

2.2 网络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传媒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以网络为载体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需要。如果能够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就可以使广大学生在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社会信息的同时,也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将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3 如何优化网络传媒教育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3.1 加强对网络传媒的立法监督,强化技术管理

加强国家对网络传媒的监控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网络传媒的消极影响,网络传媒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将其置于社会管理内容的重要方面。国家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办法来保障网络传媒信息传播活动有利于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3.2 把握舆论导向,强化社会责任

任何新闻和信息的传播都不是绝对中立的,都要受到相应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条件等诸多要素的限制。网络传媒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要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充分认识到自身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勇于承担起作为国家喉舌以及传播先进政治思想和先进文化的社会责任,坚决捍卫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思想的主体地位。

3.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传媒的特点和影响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学会利用网络传媒来加强和改进工作。网络传媒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处于更加开放、快速的境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最新最全的相关事件的信息,在此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再有信息资源的优势。这就需要他们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能,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将其提炼升华,拓宽观察视野和工作思路。

3.4 利用资源,丰富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网络传媒信息资源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网络传媒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论的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把相关的新信息和教育内容结合,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外,作为传播信息的途径,网络传媒也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教育政策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

新媒体是继广播、报刊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形态,它依托新一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将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作为终端,为广大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络体系。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迅捷的传播速度,广阔的传播范围和灵活多样的形式等优势,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当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搭建的平台和发展机遇,开拓新思路,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1.丰富了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可以将文字、图片、动态画面与声音合为一体,其呈现的信息容量大,功能全面,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浏览信息便利,有利于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便于教师整合资料,做好数据分析。青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g览各类信息,吸收知识并传播。同时,新媒体可以让学生掌握海量的学习资源,通过新媒体了解海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信息,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丰富的内容。思政工作者也可借助新媒体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生动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传达给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高校采用面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让思政工作者得以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思政工作者可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教育内容快速传递给学生,学生可通过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接受知识和信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新媒体技术在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手段、形式与方式方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构筑了新理论,搭建了新的实践平台。

2.新媒体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与实效性。

新媒体带给了人们新的人际交往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模式,可以说新媒体是连接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桥梁。高校青年学生在新媒体搭建的虚拟环境下可以任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宣泄自己的情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借助新媒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内心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关注个性化需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工作不处于被动状态。同时,新媒体活跃、轻松的情景氛围可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师生间的信任,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了主动参与者,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求知欲,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感染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影响。首先,新媒体提供的信息纷繁复杂,有益信息让大学生获取知识,但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会给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心中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使他们思想混乱,迷失前进的方向。这是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一个严峻的挑战。

除此之外,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精彩的图片、视频、娱乐信息以及在线游戏等,这些娱乐项目给大学生带来了充足的休闲空间,很容易导致学生迷恋上新媒体,虚度时间荒废学业。更为严重的是会消磨意志,让青年学生丧失进取心,逃避社会乃至反抗现实,并且会引发抑郁症、暴力倾向和违法犯罪等问题。这种情况是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的考验。

二、运用新媒体思维,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模式等方面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根据新媒体的特性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1.搭建新媒体资源平台,努力开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增强投入力度,构建大容量、覆盖广、服务功能强,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校园新媒体,通过校园信息网络给学生提供舆论阵地、学习阵地和休闲娱乐阵地,将教育与服务融合,增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有益信息,净化新媒体传播环境。通过整合新媒体资源,使校园新媒体成为开展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2.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在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学校应尽全力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新媒体素养,开展对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学习,完善考核机制和人才选拔标准,从而增强教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为他们掌握新媒体的话语权、抢占舆论阵地制造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端正思想,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积极采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把握好网络信息资源,将其灵活地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掌握工作的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实行教育任务,开拓思政工作新思路。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传播价值观。能够让学生有能力分辨并抵制新媒体中的有害信息,做到吸收精华,去其糟粕。

3.构建校园新媒体监督机制。

高校要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的渠道与途径进行严密监控,完善学校内部新媒体信息的制度规定,严格审查需要对外公布的信息,并通过组建网络管理员等方式加强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管。

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网络伦理道德的建设和宣传,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对于出现的网络不文明现象要坚决制止,让学生认清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害处,鼓励学生成为净化网络的使者,为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新媒体环境贡献力量。另外,高校各职能部门也要通力合作,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新媒体环境,运用新媒体思维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徐绍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3]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教育政策的影响范文6

【 关键词 】微博 中职生 思想政治 教育 影响

一、微博对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微博为学生观察和了解世界提高了一个多元、全方位的、全面的平台,不至于使学生对任何问题只看到一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既能让学生看到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人群,也能让学生找到与自己想法相反的人群,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达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效果。对于教育者而言,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走极端,轻易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道德观念,微博恰恰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微博能够影响学生的简介表达方式和情绪发泄方式。快节奏的生活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导致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往往缺乏见解的表达方式和情绪的发泄方式。微博可以让高校学生在产生压力需要发泄的时候,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宣泄掉多余的情绪。如果这种发泄和见解是正确的、符合主流社会的要求会因为有广泛的共鸣而得到大量的转载和赞同,关注度会因此而得到提高。相反,如果自己的见解是错误的也能得到正面的回应。这对疏导学生的认知情绪是十分有效的。

微博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交流方式。对于现在过度追求个性、平等、自由的学生来说,言论平等、言论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无法得到满足,微博恰好为高校学生自由的交流思想、发表看法提供了平台。

二、微博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策略

笔者认为,要优化基于微博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不能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要求学生持着良好的受教育态度,响应思想政治教师的号召,积极地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否则会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思想政治教师产生抗拒、不满的传播心理,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进行。因此,要优化基于微博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以其为主体,从辅导员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综合出发,对辅导员教师的教育传播信源工作提出优化策略和要求。

1、确保基于微博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通道的顺畅和稳定

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通道的顺畅和稳定,要让教师和学生的微博人际关系网络相互链接起来,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微博系统上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微博账户的互相关注,从而为基于微博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通道提供“硬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关注学生的微博账户,使教师和学生的微博人际关系从“断开”变成“单向连通”;然后,教师可以在微博上一些有关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的微博信息,同时通过微博与学生进行临时的交流互动,在这过程中塑造出一个具有亲和力的信源形象,促进学生关注教师微博账号行为的形成,使双方的微博人际关系从“单向连通”变为“双向连通”,将教育双方的临时传播通道变成固定的传播通道。

2、以构建基于微博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结构为重点

在面对个性张扬的当代学生进行基于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时,教师需要通过微博与学生进行信息互动,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想现状,并以此为参照基础,选取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初步建构出基于微博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结构。然后针对当代中职生的性格特点、认知风格和文化倾向,将有利于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要素融入信息内容结构中,减少学生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过程中的阻力,完善基于微博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结构。具体的构建原则可参考以下几点:

(1)适当碎片化内容结构要素

由于微博内容碎片化导致了用户微博系统中信息的大量涌现,加上微博用户使用微博时的快速浏览特点,若想通过微博将大量的教育信息向学生传播,显然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微博系统中大量的信息内容容易将教育信息淹没,导致教育信息的传播失败;若成功传播,学生也可能因为快速浏览信息的特点而对教育信息产生选择性忽略和抗拒心理。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教育信息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将信息量较大的教育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信息量较小的要素,在不同时间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传播,提高传播的成功率,同时也起到熏陶的作用,使学生更有效、主动地接收教育信息。

(2)整体化内容结构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结构要素的碎片化能够使学生更有效、主动地接收教育信息,而内容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则会影响学生对信息内容的自我建构。教师在对内容结构要素进行碎片化的同时也需要对内容要素进行整体化,使要素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整体系统,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

(3)动态化内容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无时无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若外界环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产生消极的影响时,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教育信息内容,合理调整教育信息的内容结构,并利用微博传播的实时性,及时地向学生传播教育信息,以引导学生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的正确发展。若外界环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时,教师可以选取与其相关的信息内容,将其调整至信息内容结构中较特出、较重要的位置,再将其向学生传播,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的正确发展。

(4)情感化内容结构

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感情交流基础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展开,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容结构情感化,将有利于教育双方良好情感关系形成的因素有机地融合至内容结构中,使内容结构具有情感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信息内容的内化。例如教师在构建信息内容结构、传播教育信息时,可以多从学生切身的角度出发和考虑,并围绕着学生展开教育传播活动,使信息内容结构和教育传播过程更具有情感性,优化教育传播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