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1
1关护概念的理解
目前,护理界普遍认为关怀在护理上有3 层含义。1.照顾和帮助,即护理行为,一位护士要护理病人,需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2.关心和关爱,即对病人情感的表达;3.小心谨慎,即对自己的行为所承担的一种责任。在护理实践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氛围,为病人提供整体的人性化服务,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程度,让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2患者的护理需求
2.1 心理护理需求
人们患病后,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医院新环境和医护人员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会产生孤独感。同时他们担心疾病的发展情况,处于焦虑恐惧的状态。这时,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与有效的沟通,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案以及病情的发展情况。如果我们护理人员能积极应对,解决患者的心理需求, 这样患者就会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恢复。
2.2 生活护理需求
国外有研究报道,病人每天至少有50 %的时间是在病房渡过的,病人期望也要求从日常护理服务中获得高质量的关怀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脱离家庭的生活环境,会有些不适应,再加上身患疾病,生活上难免会有些不便。此时患者的生活护理需求是存在的。如果患者的生活护理没有得到解决,那么这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好转。护理人员要协助病人及家属做好必需的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例如教会家属如何正确省力地翻身,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等。使患者在生活上得到舒适并满足。
2.3 疾病护理需求
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是最为关心的,想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有关疾病治疗的信息。Halldórsdóttir 等研究发现,病人认为关怀护理在他们治疗期间是必不可缺少的,护理人员通过关怀护理可以建立一种彼此相互信任与关爱的护患关系,减轻病人痛苦,恢复健康及促进健康。
3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对策
3.1 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
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更高要求的护理服务。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必须是具有高素质护理人员才能实践,那么护理人员必须从自身提高人文素养。由于住院的病人很多都是从不同地方过来的,这里就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病人的文化需求,护士必须适当了解各地的风土文化、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护理病人,使病人在身心上得到满足。护理部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选修课程,例如:人文学,伦理学、艺术类等学科。护理教育部,每月不定时检查,并进行学分考核,根据测评结果,每年度评选出“感动病人护理服务”明星科室及“明星护士”,并授牌和颁发奖金。这样有助于增加自我的人文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3.2提高护士的身心素质
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下,护士的身心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护士,要培养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心理素质。对于护理工作不仅在心理上是挑战,在身体上也是一个挑战。有时重病人一多,治疗就会很多,有时身体吃不消就会影响工作。因此,护士平时要适当进行锻炼,在工作之余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这样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就能胜任繁重的工作。
3.3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首先护理工作人员自身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着装做到整洁大方,谈吐文明礼貌,举止优雅得体,态度谦虚恭敬,符合专业人士的形象,给病人以健康向上稳重可信的好印象。其次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加强与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后,我们就第一时间获得病人的信息以及对我们护理的反馈,以便我们更好的工作。同时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病人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增加病人对我们的信任感。
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社区老年慢性病
在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的背景下,老年慢性病发生率显著增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表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较多,约为2.49亿人,其中不同程度慢性病的患者较多,近1.8亿人[1]。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以改善治疗及预后,其中家庭护理发挥了显著优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国继续发展护理,在护理的基础上落实科学管理方案,提出发展新的护理领域,将相关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进而帮助患者更多享受优质护理服务。研究显示,传统延续护理模式单一,在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满足患者需求[2]。“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满足了患者个性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因此,在护理社区健康管理老年慢性病患者时,应该重点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意识,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改变他们的生活行为[3]。
1.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背景及不足
慢性病问题逐渐显现,护理行业人力、财力等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相关研究显示[4],传统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一直难以满足患者长期和持续的护理需求。中国产业调研网的护理研究发展前景调查报告认为,在许多城市,由于护理人员基本没有专门培训和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发展。
2.“互联网+”的意义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即为“互联网+”,通过优化整合配置,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将创新成果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实现社会领域的有效发展。“互联网+”的长期发展使企业创新前景持久[5]。在此背景下,护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结合互联网平台、网络通信技术,灵活掌握并利用物联网高黏性及影响力,克服困难,更好地服务社会。在中国“互联网+”的推动下,各行业都有了移动支付、媒体教育、电子商务等新功能。互联网技术是21世纪的一种新态度,代表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通过传统产业与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前进的宏伟姿态。目前,“互联网+”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且应用更加广泛。然而,“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的定义尚未得到统一。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辅助家庭护理,将其应用至家庭护理中,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实现“互联网+”和家庭护理的有机结合[6]。
3.家庭护理管理工作中“互联网+”的应用问题
3.1认识不足
受传统护理管理理念的影响,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对“互联网+”的技术意义持抵制和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智能服务不能达到手工服务的舒适水平,不能接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效率。
3.2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并不开放
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决定了社区管理要对外敞开大门,形成良好管理模式,才能提升慢性病管理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显示,有些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并不开放,相关管理体系不完善,不能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发展。
3.3技术支持不足
虽然互联网技术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中,技术方面费用较高,使护理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遇到障碍。
4.“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
在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价值由于免疫功能、生理功能下降,老年人出现代谢失衡、多器官和组织功能下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慢性疾病高发。研究显示[6],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难以治愈,导致患者长期出现疾病及相关并发症,消极对待疾病,影响机体健康。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难以完全治愈,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过程中,有必要重视日常维护,为其提供高质量医疗保健。然而,社区中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不利于管理的顺利开展。在社区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可结合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体检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强调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解释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包括饮食、体重控制、工作和休息安排、锻炼等[7]。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下,由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参与,成立家庭护理团队,开展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社区护理人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患者能够继续获得高质量的健康管理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在线实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疾病认识程度,进而实现更好的健康管理效果[8]。在此基础上,建立“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打破空间边界,克服时间障碍;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患者、医生和医院的有效交流,并通过互联网及时更新和交流数据。在大数据分析的指导下,医生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护理等服务。
5.“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5.1“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发展趋势
“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的应用可以向基层辐射高质量的护理资源。建立网络护理团队,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获得专业的护理服务,结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际状况,由具有丰富慢性病治疗经验的护士、心理顾问、医生、营养师共同参与,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9]。未来,在“互联网+”的趋势下,“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将无可替代。过去,传统的医疗服务无法满足现阶段护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和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形成打破了传统线下医疗的时空障碍,给健康管理服务带来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准确地掌握患者的病情描述,并结合实际为其指导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方案,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我们要在结合当前的国情、医疗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10]。
5.2“互联网+”模式的探索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及推广,慢性病的管理正处于探索性阶段,管理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模式尚未建立,当前卫生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应用、产品开发等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重点。各种卫生管理服务机构积极应用“互联网+”模式,在各个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成果显著。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社区医生APP用于绑定患者的个人信息,引导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掌握血糖仪和血压监测仪的使用方法,连接血糖仪和血压监测仪至社区医生APP。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随后将相关监测结果上传到互联网信息平台,促进护理方案的优化与改进[11]。
5.3“互联网+医养结合”
“互联网+医养结合”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模式。社区医院与当地医院合作构建“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加强医院、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共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模式下,需要优化和整合所有资源,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社区医院、地方医院、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建立老年慢性病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网络模式的价值,使社区中更多老年慢性病患者受益。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下,社区医院可以与患者家属密切联系,使患者获得专业护理服务,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水平,保持身心健康,对病情的稳定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6.“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应用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利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然而,在网络模式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对于网络模式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还需要各种类型的医疗服务应用程序(微信、QQ等)。然而,老年人很少能上网,不了解智能工具的使用情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也误解了网络医疗模式,接受度往往不高,而且难以积极参与管理,不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在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网络模式下,还存在着服务内容少、服务范围小等问题。在社区中,应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网络模式的宣传,使患者全面了解网络医学模式。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帮助患者掌握微信、医疗服务APP的应用方法。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寻求患者家属的协助与合作,指导网上咨询、网上药品购买、预约登记,进一步扩大网络模式的服务范围。
7.“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创新系统设计原则
国务院提出,家庭护理产业作为新产业,应符合“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优势,促进互联网消费部门发展生产领域,加快提高护理系统技术创新、服务质量、创新能力,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力。家庭护理行业应坚持改革创新的导向和市场需求,大力拓展互联网与护理系统技术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释放护理行业的潜力和力量,创建护理创新体系,促进护理模式转型升级。家庭护理行业应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以互联网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网络重要平台,最大限度优化护理系统资源配置,加快形成开放共享的新型经济社会经营模式;依托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优势,坚持家庭护理系统设计的改革改造,指导护理模式和发展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在线护理平台远程运营的效率,创新提高网络化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互联网+”先进思想,鼓励传统护理企业更新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深度融合各种先进技术创新理论,进而更好地促进家庭护理系统创新,提高综合护理系统的支持力度;坚持安全有序的“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完善家庭护理系统的标准,严格遵守法律,建立和完善护理企业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加强护士的专业质量和安全意识,促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和护理专业的有序发展,避免行业垄断;发展前瞻性布局,加强护理重点建设项目,将创新作为“互联网+”的突破点,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实现服务领域的跨时展。
8.“互联网+”家庭护理创新系统设计的未来发展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迅速,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数量激增。与此同时,一些机构开始转型,加强学科基础设施,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地建立了一些国家卫生管理机构或协会。互联网的新形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互联网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使护理系统设计进一步完善。家庭护理的理念要延伸到全社会,使社会服务更加方便和普及,人人享受技术带来的优质服务。优化护理系统的资源配置,使线上线下的通信系统更加顺畅,达到最佳的服务状态,从而及时为人们提供服务。家庭护理应进一步开放和包容,优化服务环境,使家庭护理体系成为患者疾病控制的重要支撑。
结语
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3
【摘要】医学是认识人类生命活动规律、预防治疗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的科学。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的进步,整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体系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在儿科护理中,引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儿科护理水平同样十分重要。本文从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出发,论述如何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服务。
【关键字】儿科护理 人性化
人性化护理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即“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使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都能得到温馨且舒适的服务。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1 人性化护理是时展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渐渐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患者在关注自己生理上的健康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自己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健康。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重视生理上疾病又要重视心理上的问题,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精神”,最终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美协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更新和扩展,“人文精神”会越来越展示出它特有的价值。
2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具有特殊意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当孩子生病住院时,作为父母都格外焦虑紧张,常会对医护人员提出的要求较高。此外,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这都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因此,儿科护理工作不仅具有内容的复杂性,工作的紧迫性,还存在护患关系的特殊性。
3 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素养和品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督促儿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人文学课程的学习,增加心理学、人际沟通、社会学、健康教育等方面知识,使其建立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品质。这样,才能体现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能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1 营造温馨治疗环境,消除患儿对医院的恐惧感。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环境的恐惧心理,尽量将病房营造出一种充满童趣、活泼天真的氛围,使其在喜爱、快乐、亲和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如病区墙面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张贴上如鲜花、奥特曼、喜洋洋等能够引起患儿注意力的可爱卡通画。护士可不定期与患儿玩游戏、讲故事,组织不同患儿开展交流、比赛等,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五角星、小红花等。总的来说,要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感到轻松、亲切的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孩子配合治疗,使其早日康复。
2 为患儿建立亲切友好的印象,重视出入院的护理。
站在患儿的角度来说,护理人员扮演着多重角色:母亲、老师、姐姐、朋友等。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最多,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患儿和家长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高质量的儿科护理人员要注意个人礼仪仪表,保持优良的职业风度,才能让患儿和家属信赖和放心。在对患儿出入院的护理工作上要重视。患儿刚刚入院时,护理人员亲切、热情地接待,向患儿介绍医院的环境、介绍认识病室里的其他小朋友,有利于使患儿尽快消除陌生感,缩短护理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出院时护理人员向患儿家长做好回家后的应注意的保健基本知识的叮嘱,并亲自送他们到医院门口,送一个小礼物给出院小朋友作为纪念,让患儿感到医院是一个温暖的地方,看到护理人员就有亲切感。
3 熟悉与患儿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首先,护理人员应运用亲切的语言和患儿打招呼、沟通、交流,不能只顾与家长交流而将患儿置之不理,否则会让患儿产生被孤立感觉,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影响其配合治疗。其次,对患儿的昵称应亲切,切忌冷冰冰的直呼其名,应该用如“小帅哥”、 “小美女”等称呼。并经常用语言交流之外的肢体交流,例如抚摸头发、拥抱等,让孩予产生亲近心理。
4 健康教育有趣化:儿科护理较成人护理的健康教育更需要注重细节和方式。第一,要制定合理的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在进行疾病防治、用药指导、饮食要求、体育锻炼等方面知识教育时,要依据儿童的学习能力制定合适的方案,例如将健康教育知识写在卡片上,采用多示教学、编写讲述小故事、一对一讲解等方式进行,寓教于乐;第二,对患儿家长进行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的知识的集体交流、宣教和检查指导;第三,做好儿童健康教育的板报、宣传栏、橱窗,格式要以图片为主,最好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卡通,板式要生活活泼,以引起儿童的兴趣。
5 以患儿为中心,丰富服务项目。人性化护理理念不仅体现在和蔼对待患儿和家长的态度,更应表现在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优质服务上。 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五个字”、“五个一”。“五个字”为:“不”――不对患儿和家长说不字;“情”――真情以待;“忍”――忍让在先;“换”――换位思考;“乐”――让患儿快乐治疗。“五个一”:做好第一次入院宣教、送上第一瓶水、指导第一次用药、协助第一次检查、落实第一顿饭。除此之外,还可以提供快捷点餐服务、便民服务、节日送节日礼物等服务。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估
1 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护理人员以患儿为中心、一切为患儿和家长服务的意识。同时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和谐的沟通方式及温馨的服务环境,促进了护患间相互理解,把护理纠纷和患者投诉消灭在萌芽期间,极大减少了护患矛盾的发生,使护理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2 人性化护理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儿科实施人性化护理,在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口碑,出院后的患儿和家长无形中成为了医院最大最有效的广告宣传途径,良好的形象优质的服务促使更多的患儿来院就诊,增加了医院的门诊量,形成了良性循环。
总结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不仅积极有效的促进患儿康复,而且在减少护患纠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顺应了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人性化护理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医院在临床各个病区护理系统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金芳.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儿科护理中的体会[J].光明中医,2008,(11)
[2] 吴莉华.现代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3).
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4
关键词:肺癌患者 循证护理 综述
相关背景相关研究报道显示,2015年中国肺癌患者73.3万,且以2%~3%的年增长率增加[1]。相关文献显示,中国肺癌患者85%是非小细胞肺癌,其中EGFR基因突变比例为28.20%,KRAS突变比例为6.00%,ALK为5.60%,ROS1为1.90%[2]。而肺癌患者被确诊,十分容易出现怀疑、恐惧等情绪,甚至考虑到治疗需要承担的高额医疗费,更加容易出现心理状态的异常[3]。即使接受治疗,患者也十分容易因为化疗的细胞毒性等身心状态受到巨大影响。因此,重视且积极开展对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1 循证护理的概念循证护理作为现阶段护理模式中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其在基于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护理模式[4]。近些年因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使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5]。开展循证护理的护理人员,始终从严谨科学的角度开展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的同时获得更加明显的护理效果。在循证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以每一个患者的个体情况为依据,结合最科学的研究理论以及既往护理知识有效实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综合应用。借助其在临床中的明显应用优势,使得循证护理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6]。
2 肺癌患者的循证护理2.1 循证护理的实施
对肺癌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急性重点分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这方面的护理文献,找到针对肺癌患者在护理研究领域的实证[7]。严格评价文献对科研实证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进行审慎系统评审。使用最佳的证据指导并具体应用到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践循证护理措施[8]。将收集以及获得的实证与护理经验,结合肺癌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最终的护理计划。滕英分析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发现循证护理有助于护士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临床护理决策,并获得最高质量的护理效果,从而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小明等人探讨循证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放射不良反应的护理;循证组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的基础上,主要对放射不良反应实施循证护理,结果显示循证组放疗2个月后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放射性皮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降低(均P<0.05)。
2.2 具体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
2.2.1 心理护理
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刚入院阶段,护理人员就需要有良好的护理服务与态在患者面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外为尽快帮助患者能够适应全新的环境,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环境介绍,通过利用这种方式有效缓解患者因进入新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针对肺癌患者,开展对患者的正念减压、认知行为治疗等,缓解其心理状态。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沟通的过程中注意真诚相待,要注意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的方式方法,需要在始终做到尊重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关心。重视且积极开展对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加快血液循环及细胞生长速度[9]。
2.2.2 副作用护理
患者接受治疗可出现白细胞总数、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心脏、肝脏、肾脏毒性,严重者可致心、肝、肾功能衰竭。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的同时,告知患者要先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告知患者在接受化疗前要注意避免进食,完成化疗后再逐渐进食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口腔黏膜、两颊黏膜出现肿痛等患者,积极使用0.9%氯化钠溶液漱口[10]。告知患者要使用软毛的牙刷牙刷,如果口腔已经出现充血、水肿等,使用医用棉签清洗口腔。放疗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皮肤损伤,做到床铺要平整、清洁、干燥,对患者穿的内衣也要求穿宽松柔软一些,最好穿纯棉衣物,不能乱在皮肤上贴胶布,也不能在皮肤表面涂刺激性药物。
由于部分肺癌患者需要接受放化疗治疗,而由于治疗药物其有着一定的毒性且容易对血管产生刺激,进而增加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另外如果需要使用两种化疗药物需要掌握合适的给药方式,避免同一静脉长时间受到化疗药物的刺激。并告知患者这样操作的原因与目的,最大限度的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告知患者在完成治疗后使用进行湿敷,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通过利用这种注重沟通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对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接受治疗患者也十分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口腔溃疡的发生将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饮食。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需注意食物的选择,还需要加强口腔护理。
2.2.3 饮食护理
重视对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结合每一个患者的经济情况、身体机能等,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可多吃蔬果,例如绿各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作为营养补充剂。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品,包括油炸食品。可以尝试服用大蒜。现代医学认为大蒜能提高免疫力,提高人体淋巴T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系统转化能力。不吸烟和不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辅加要素饮食,从低浓度开始,一般为5%的浓度逐渐递增,若无腹泻、呕吐时,可逐渐加到10%到20%,如果口服应注意慢饮,饮用速度过快时,由于要素膳为高渗液,易产生腹泻和呕吐。
3 结语通过开展对肺癌患者的循证护理模式,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考虑到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等护理问题,面对上述存在的护理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积极查阅资料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护理资料,实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孝苹,秦欢,姚寒,王晓倩.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联合二维码在胸腔镜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02):256-260.
[2]刘东玲.整体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2):234-235.
[3]谢勇前,陈园.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8):183-184.
[4]吴美霞.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8):182-184.
[5]S. Aiko,I. Kumano,N. Yamanaka,H. Tsujimoto,R. Takahata,T.Maehara. Effects of an immuno enhanced diet containing antioxidants in 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following neoadjuvant therapy[J].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2012,252:198-199.
[7]钟小华,宋金美.延续性护理对肺癌术后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05):746-749.
[6]Boczar M, Sawicka E, Zybert K.Meconium ileus in newborns with cystic fibrosis-results of treatment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operated on in the years 2000-2014[J].Dev Period Med, 2015, 19:32-40.
[7]席宝宇,张红娟,张妮,高胜男.姑息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2):243-246.
[8]孙玉平,俞洁,杨玲,等.精细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015(018):65-67.
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5
1.1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过程中牢牢抓住课程建设这一重要环节,与行业专家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积极创建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开展课程改革,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课程。
1.2推进双化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建设。依托校院合作平台,进行护理实训中心扩建和改建,将实训中心建成高度仿真,具有人文环境、职业氛围的仿真医院,实现校内实训基地职场化。同时,借助临床学院开展校外实训基地课堂化建设。
1.3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1)整合院校师资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临床学院优秀护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缓解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2)开展兼职教师教学化培养。为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实施“同聘用、同培养、同考核、同奖励”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兼职教师教学研讨会,选派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外学习进修等,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鼓励兼职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申报教师系列职称,举办专兼职教师技能大赛,开展兼职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评选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临床骨干参与教学工作。(3)解决专职教师注册和下临床问题。专职教师均要进入临床学院学习,教师注册、临床实践均在相应临床学院完成,提升了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4推进校院协同育人(1)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校教育与医院教育并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临床护理过程搬到课堂上,实施项目化、情境化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顶岗实习时,组建由6位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实习指导教学团队,承担150~200名学生的实习指导、实习质量监控及整体护理考核工作,提高了护生顶岗实习质量。(2)依托医院资源,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及各临床学院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例如,针对临终护理,与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合作,以“仁爱”为主线,以“关注生命、发挥专长、服务社会”为宗旨,成立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与心理护理。
2成效
2.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近3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10—2013年在各项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荣誉17项,省级荣誉42项,市级荣誉36项;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成效显著“,临终守望:用爱心点亮生命”生命关怀实践被评为宁波市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爱心互助社被评为宁波市精品社团等。
2.2科技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近3年立项各类教科研课题64项;撰写论文124篇;获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申报专利7项,其中1项已产业化。社会培训成效显著,开展多项实用技术培训,包括首次开展的国培项目———全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师资培训班,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培训项目,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培训,临床带教教师培训班等,共培训八千人次。
2.3行业引领作用日趋显现
受相关部门及卫生机构委托,开展了宁波市养老机构规范和评价标准两个行业标准以及浙江省医学护理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考试方案和大纲的制定工作;参与了教育部委派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承办了行业技能大赛并开展专业人员、行业人员、社会在职人员实用技术培训,起到了助推行业发展的作用。
2.4校内外示范辐射作用显著
2.4.1护理专业改革得到护理同行的认可国内有百余所院校来我院参观学习,在全国会议上多次受邀报告改革经验,供兄弟院校参考借鉴。
2.4.2改革成果在校内全面实施“平台+岗位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在校内各专业中全面推广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在2013级护理专业实施,还为校内其他专业提供相关课程、实训资源、图书等共享。
3结语
护理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6
1 临床资料
9名四川灾区患者均为骨折患者,年龄15~78岁,男3例,女6例,其中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例腰椎骨折合并骨盆骨折及脊髓损伤,1例腰椎骨折合并股骨骨折及部损伤,1例患者为危重患者,四肢多发骨折合并腰椎骨折和脊髓损伤,其余均为腰椎或四肢骨折。
2 具体做法
2.1 迅速成立专科护理小组
2.1.1 专科护理小组的组成 主要有骨科专科护理人员组成,由于伤员病情的需要,在护理部的协调下,从医院中抽调胸外科、重症监护专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共同组成专科护理小组,共有由12名护理人员组成,所抽调的护士要求从事专科护理10年以上,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和专科以上学历人员。
2.1.2 专科护理小组的工作职责 实行组长负责制,由1名骨科专业的护士长担任组长,日常组织协调由组长领导, 重大问题由小组集体讨论通过。专科护理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四川灾区患者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空运后从机场接患者回医院;制定详细、周密的个体化护理计划;对特护人员进行专科培训;组织护理会诊,解决临床护理难点;组织护理查房,对特护质量进行监控和指导;参与医疗专家组的查房和讨论,及时与医疗专家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以及与康复、营养、心理等部门协调沟通等。
2.2以专科护理小组为主展开救治护理工作
2.2.1 迅速做好病房及各项准备 将原有病房手术后病情稳定的患者转入大病房,将标准间让给灾区患者,每间病房配备电视、热水器、陪人椅、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监护仪、氧气等急救器材,并做好消毒隔离措施以防交叉感染。
2.2.2 组织特护人员进行专科护理培训 我们专科护理小组人员首先参加了省卫生厅举办的“救灾负伤骨科护理培训班”,回来后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护理培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科护理小组将各创伤骨科护理指引编印成小册子,分发到每位护理人员阅读,强化专科知识的培训。利用晨会交班讲解每位患者的护理重点,利用跟班讲解技术难点,进行传、帮、带和现场示范。专科护理小组将重要的治疗及护理内容写在交班本或小黑板上以示提醒,环环把关,严格落实护理质量标准。
2.2.3 协调各医疗团队的工作,确保灾区患者的治疗救护工作高效有序 本次患者伤情复杂、病情危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灾后心理危机,为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需要康复、心理、营养等各专业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专科护理小组通过集体讨论建立了多项制度,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使各项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4 强化查房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每天在08: 00、16: 00、00: 00交接班前由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和当班护士进行床旁交接。对每位患者的各项治疗护理情况逐一检查落实,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使护理工作紧密衔接,确保护理工作质量。专科护理小组每天进行早上护理查房,了解和掌握24 h内护理工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确保护理质量。同时,参加医疗专家组的查房和讨论,与医疗专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2.2.5 坚持护理会诊制度,解决护理问题 由于伤员病情复杂,需要多专科护理人员联合进行会诊,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采取最佳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专科护理小组及时组织护理会诊,解决伤员的心理护理、脊髓损伤的泌尿道、肠道并发症护理、肢体的康复锻炼等问题,采取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了护理质量。
2.2.6 制定详细周密的个体化护理计划,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该批患者均为地震中重物砸伤所致多处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灾后心理问题,有的伴有脊髓损伤引起的尿潴留、大便失禁,一位78岁患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全身浮肿,一位肋骨多发骨折引起血气胸等。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专科护理小组经过会诊,对每位患者制订了特护计划。加强急性期病情观察,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骨牵引护理、石膏固定护理、内固定术后护理、呼吸道护理、泌尿道护理、肠道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肢体的功能锻炼等。
3 结果
在专科护理小组以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个多月时间,6例已痊愈出院,3例病情稳定,准备转省康复中心进一步康复。
4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护理专业内部不断分化,专科性逐渐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化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1]。因此,在成批创伤骨科患者的救治护理过程中需要发挥专科护理小组的作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4.1 专科护理小组在成批创伤骨科患者救治护理过程中起到积极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在这次救治护理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依托以专科护理小组为核心骨干展开救治使得整个过程组织严密、管理到位、协调顺畅。专科护理小组具有建立在经验、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非同一般的临床能力。这种能力得到同行、其他医务工作者以及服务对象的普遍认同,使得专科护理小组在与各类人员交流沟通时更为主动、有效,从而在救治护理过程中能够发挥一般护士所无法替代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
4.2 专科护理小组在四川灾区患者救治护理过程中起到了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在各自的临床护理领域具有广博、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临床技能[2],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严格、规范的培训,提升整个救治特护的护理质量。
4.3 专科护理小组在成批地震灾区伤员的救治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直接护理。临床护理专家在本领域的临床观察、评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基础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她们能够运用临床实践经验及有关技能对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对患者实施灵活的、具有创新性的、确实有效的护理[3]。在专科护理小组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护理人员的努力, 6例多发骨折的患者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顺利出院,3例已进入康复阶段。实践证明,让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为患者提供护理非常重要。她们的临床观察、评估和处理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基础较其他专科的护士具有优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阎成美,翁庐英,李妮,等. 特护专家小组在救治成批特重度烧冲复合伤病人中的作用. 护理管理杂志, 2006, 3 (11) :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