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生育的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生育的政策范文1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122-02
一、公民生育权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迁、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整体推进,劳动力由体力型逐步发展为智力型、技术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善,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逐渐淡化,社会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口,相反庞大的人口基数成为各种社会的沉重负担,这时生育的权利便不能随意地行使。
(一)生育权的提出、内涵
关于生育权的内容现有法律并未作出规定,有关生育权的国际公约在对生育权进行界定时也有所不同。生育权是一项颇受争议的人权,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的社会对于生育权的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对生育权的确认之所以没有被达成共识主要在于:从人类早期的发展史来看,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个体生存能力极弱,必须依靠群体才能生存,人口越多,越能与自然和猛兽抗衡。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家和社会几乎不存在对生育自由的侵犯问题,生育权自然在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上升为需要极力主张的人权问题。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社会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生育权不再只是一项无人关注的自然权利概念,而成为一个法律概念,成为现实的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本文所指的生育权的内涵是对生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从应然层面所涵盖的内容进行的界定。生育权的内涵在于对“生育”一词的理解。生与育有密切的关系,多数情况下是既生又育,但二者毕竟处于不同的阶段。因此本文中的生育权主要指的是“生”的阶段。它通常包括:“决定生育与不生育的自由;决定生育子女时间与数量的自由;对生育子女性别和选择生育方式的自由和决定生育质量的自由。”[1]
(二)对中西方生育权现状的分析
生育权观是指人们对生育权完整的、系统的看法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今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生育权观: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生育观,另一个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育观。
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生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一切政治组合的目的在于维护人的天赋和不可侵犯的权利” ,“生育完全是个人的事情,生育多少和时间间隔完全是个人或者家庭的权利,个人在生育行为方面的自由具有最高的价值,国家不应以法律、法规或者政策的形式加以干涉。”[2]
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认为,生育权与其他人权一样是有条件的、社会的和相对的。个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要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相应的义务。各国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应从自身发展出发,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当前发展中国家而言,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展起来,才能保障生育权的实现,人权也能得到不断促进和改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一)计划生育政策概述
计划生育是指依据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特别是1974年世界人口年以来,许多国家政府,其中包括一些人口增长过快的发展中国家,都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面推行的,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就成为国家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的主要意义是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的情况,以防人口过快增长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及环境、资源的不足而引发的矛盾。现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对人口和生育政策的制定,势在必行。
(二)生育权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法理分析
“生育权”作为一种“人权”,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具有以下功能:一是维护生存权的手段;二是作为向父母提供其他服务的来源;三是出于保护种族或者使遗传特征永存的一种天性或者愿望;四是无意识的产生。1994年联合国安理会在决定召开国际人口和发展大会时强调:“所有国家有制定、采用和实施有关人口政策方面的国家。这些人口政策应当考虑到这些国家的文化、价值和传统以及它们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并且应该与人权标准以及个人、夫妻和家庭的义务相符合。”[3]
因而我们不难发现,从国家人口政策来看,符合人权要求的人口政策应是与自己国家国情相适应,并且能够确实保障公民的生育权;从公民自身角度来看,其生育权的享有是自由而负责的,不能强调任何一个极端,而应该是两者的平衡,即公民既充分享有生育的自由,又必须承担因生育而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义务。
在中国,作为“公民权”的“生育权”采取的政策是“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人口与计划生育》,第十七条)可见,中国既保护公民的生育权又对公民的生育行为实行有计划的规制。这项政策既满足了社会或者民族生存权的要求,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条)。总之,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在坚持保障公民应有的“生育权”这一应然权利的基础上推行的符合国家,民族全人类利益的科学政策。
三、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十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几乎每年都对保护状况进行批评,对中国计划生育权政策的推出提出抗议。我们并不否认他们做法的别有用心,但我们也不能断然就此而否认保护,一味地认为生育权状况存在很大问题,那是本末倒置的。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人口的巨大压力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使计划生育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控制人口的目标不择手段,在行政过程中做法粗暴,而不服从该政策的公民几乎不能获得任何法律救济。这些极端的措施和状况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生育权以及人身权、财产权等其他相关权利,而且也违背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初衷,损害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国际上形象。面对现实,中国应该必须比任何国家更重视、更强调对生育权乃至人权的保护。
(二)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议
首先,要坚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关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和流动人口大省,重点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薄弱、政策落实难度大的地区的指导和督查。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强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管理,促进长效措施为主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有效减少非意愿妊娠。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逐步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的覆盖面,提高奖励标准。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强解决对节育手术并发症患者的扶助,建立健全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制度。推进新农保制度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推动扶贫开发、农业开发、教育、劳动力培训、危房改造等政策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的扶持力度。
其次,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法规,使计划生育工作真正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完善。重视对公民权利的弘扬和宣传。全面宣传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公民应承担的义务。全面开展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工作,促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深入开展。免费开展妇女孕期保健服务、产后访视服务,对孕产妇进行一般身体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开展儿童保健服务,为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开展优生优育管理和技术培训,改善服务机构服务条件,从而提高优生优育服务能力。
最后,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的思想,改善中国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状况,提升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品格。自计划生育政策颁布以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少数个别计划生育的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态度不够严肃端正,在行政过程中有法不依,弄虚作假,乱收费,乱罚款,不按法律程序办事,工作中遇到困难,不去用法律手段解决争议和冲突,致使违法侵权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的存在,损害了政府形象,不利于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影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正常推行,同时也给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人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针对上述现象,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规范惩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评价一项政策、一种方案好坏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适合于某种模式,而在于它是否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解决人口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口问题存在的程度与形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与价值观念的差别,根据各自的情况确定不同的计划生育方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应当拿出大国的态度对自身推行的人口政策负责。充分尊重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是国际人权法的基本要求。但人权也应服从依法治国的原则,在享受人权自由的同时是以承担责任为前提。人权不能用来为不负责任的个人行为辩护。国家干预个人生育行为,应当注意适度,并且随着人口压力的减轻,放松对公民生育权的限制,扩大公民在生育方面选择的自由,从而真正达到对人权保护方面的完善,进而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优质服务。通过依法行政改进管理,通过科学管理加强服务,通过优质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建立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真正成为造福于人民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于学江.生育权的研究[D].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6.
计划生育的政策范文2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国家制定了“晚、稀、少”和“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拉开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序幕。1982年计划生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全国推行,《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宪法》第49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婚姻法》也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目前大体状况是鼓励晚婚晚育,城市和发达的农村地区实行一胎制,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实行一胎半制,父母双方均是独生子女的和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可以生育第二胎。
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计划生育在带来在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继续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由于人口的增长具有周期长,不可逆的特性,会导致致严重的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按照联合国的方案人口预测,从2015年开始,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10亿之后,绝对数量就会逐年下降。从1982年以来,少儿人口(0~14岁)绝对数持续下降,由34156万人减少至2005年的26543万人,减少了7623万人,下降幅度为22.3%,意味着从1997-2020年期间,15~30岁人口减少了7613万。刘家强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会在2030年左右消失,也就是说如果不改变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将会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如果60岁(含60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含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数的7%,即可以把它界定为老龄化社会。从这个定义看,我国从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并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地加剧。据中国计生委的数据看,200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65岁以上)8 821万,占总人口的7%,2005年突破l亿,达到10055万,占总人口的7.7%,2008年老龄化人口达10956万,占总人口的8.3%。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将会是我国出现未富先老的现象。到本世纪40年代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3.2亿人,占总人口的22%。
2.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的抚养比变大,社会负担加重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人人口越来越多,这么多的老年人没有劳动能力只有靠现在的劳动力创造的财富来维持开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将会加重我国的养老负担,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我国积累与消费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的老年人的抚养比从1982年的7.983739837%上升到2008年的11.33223004%,而与此同时中国0~14岁的人口由1982年的34146万下降到2008年的25166万,少年儿童的抚养比也从54.6%下降到26.O%。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但少年儿童不断减少,使我国的人口结构日趋不合理,不但会加大社会的养老负担,还会造成劳动力不足的局面,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将影响到20年以后的我国的人口结构。
三、政策建议
1.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以上我们所指出的人口问题有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老龄化问题和性别比失调问题,可以说都是由一胎化政策所造成的!因此,要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首要的是要放松一胎化政策!实际上,现在我国的人口控制政策是一种歧视性政策,即对农村要求较宽,对城市要求较严!这一政策客观上助长了人口逆淘汰! 现在应该改变这种状况,使农村和城市执行同样的计划生育政策,即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一对夫妇均可以生育两胎! 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也能够减缓人口素质的逆淘汰、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调的不良趋势!
2.严禁胎儿鉴别避免婴儿比例失调
我国虽有禁止胎儿鉴别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漏洞!因此切实管理好胎儿鉴别技术的使用、打击并严惩那些违法行为发生,是遏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关键!
3.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转向提高人口素质
在我国人口发展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转变的后期在同时不放松人口数量控制的基础上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应该向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转移,实现人口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最终实现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尤其是在农村要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普及女孩的义务教育,这将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也有利于减少人口生育率。
4.计划生育要法制化、规范化
我国虽然实施了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政策本身也已经法制化,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执行不力和不平衡问题。这使得计划生育工作因地而异、 因人而异,没有规范标准,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也增加了人们的抵触情绪,从而为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很大阻碍。因此,只是计划生育政策本身法制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政策的执行过程也需要进行法制化、规范化,让计划生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郭志仪.的人口思想与我国五六
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反思[J].西北人
口,2003.
[2]侯亚非.国策到国法――中国计划生育
历程回顾[J].新视野,2004.
[3]王胜今,等.论中国计划生育事业对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贡献[J].人口学
刊,2003.
[4]姚宗桥.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性质和
计划生育的政策范文3
(图片来源: 网络)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02岁的罗纳德·科斯。
科斯的代表作是两篇著名的论文,其一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该文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科斯创造了“交易成本”这一重要概念来予以解释。其思想被概括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并命名为“科斯定理”。 102岁的他如何看待中国现状?他给中国发展提出了什么建议?
科斯的学说与传统的经济学相比,更加直面真实世界。他的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科斯对此表示惊奇和荣幸。科斯指出,中国商品市场的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思想市场”仍需开放。他说:“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开放的"思想市场",但是我认为这终将会到来。”
科斯强调生产更多东西和让中国变得更好是两回事,今天中国的人均GDP仍大大低于美国,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科斯不建议中国花太大精力学习西方,而应从自己的历史中总结教训。他说:“中国能从自己的过去中学到很多教训。这些才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谈到中国的腐败问题,科斯说只有直面腐败,认识到腐败的坏处,才有可能最终铲除腐败。科斯对中国土地所有制度感到不满,因为现行制度阻碍许多潜在交易,阻止了生产力的和土地价值的提升。他说:“腐败问题要依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科斯认为中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是他听过的最奇葩的政策,具有潜在的毁灭性影响。计划生育破坏了家庭,最终会破坏经济。谈到对中国经济学家的期望,科斯说不能指望西方世界,最终所有的难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他说:“如果中国一直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可能最终消失。”
以下为访谈实录:(本访谈由科斯助手王宁代为提问)
中国缺乏开放的思想市场
网易财经:您的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究竟是您理论中的哪些部分在中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科斯:对此我不清楚,我只是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惊奇。
网易财经:这可能是因为您的理论与传统的经济理论有重大的区别,即所谓的"科斯定理"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比如您对产权的强调,对于法律,对现实经济的影响。特别是交易成本理论,让经济学真正走入真实的世界。这些都对中国经济学家产生了非常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科斯: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原本由西方经济学家所垄断的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抽象并且不存在的世界,而我强调经济学应该分析、讨论真实的世界。这就是我的理论和传统理论的区别。
网易财经:这两者之间有显著的不同,要用完全不同的方法研究经济。我认为这正是您的理论会为什么会在中国如此有影响力的原因。您的理论还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方向的思考以及其他重要问题。
科斯:对,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实践做的很棒,并且还会对西方世界产生影响。
网易财经:您认为中国改革在哪些方面做得较好?
科斯:他们在建设市场经济方面取得了成就,改变非常的巨大。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开放的"思想市场",但是我认为这终将会到来。
网易财经:您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思想市场”,并阐述下您对中国未来变化的预期?
科斯:“思想市场”与“商品市场”有显著的区别。在商品交换市场中,任何一个人都能向其他人出售商品。而在思想市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对其他一部分人产生影响,他们只占到总人口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却非常重要。中国缺乏这样的思想市场,不过未来会出现。我们能看到中国经济政策将会受益于观念讨论,并产生巨大的变化。
决策者应努力使中国变得更好
网易财经:现在预测中国何时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决策者和经济学家中变得非常流行,美国一些人认为中国构成了对他们的潜在威胁,而在中国一些人在讨论何时能够取代美国。您认为中国是否有可能取代美国?
科斯:我不清楚。人们认为中国将要取代美国经济地位的原因主要是其生产总额,但是中国的人均产出依然很低。中国的人均GDP大大低于美国。从劳动力整体规模看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很大的规模,但是从人均资本角度看中国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网易财经:您似乎对中国是否取代美国不感兴趣,您知道两年前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现在很多人开始讨论什么时候可以超过美国,您现在说更为重要的是人均GDP规模。所以您认为中国应该更侧重改善自己的经济,提高经济质量,而不是考虑什么时候可以取代美国?所谓超越只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命题?
科斯: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生产更多的东西是一回事儿,让中国变得更好是另一回事情。这一点应该得到中国决策者重视。
网易财经:这一点非常重要,谢谢。中国现在已经对全世界开放,特别是对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您认为中国应该从西方世界吸取哪些教训?
科斯:我认为中国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学习西方,更为重要的是要把精力放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上,中国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
网易财经:我想您所说的是中国在过去曾犯下了巨大的错误,中国应该从自己的历史中汲取教训。
科斯:对,没错,中国能从自己的过去中学到很多教训。这些才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中国要铲除腐败首先得直面腐败
网易财经:今天腐败已经成为了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中国人对政府中存在的腐败感到愤怒,您认为什么才是解决中国腐败问题的关键。
科斯:对于这个问题我了解的不多。但是我认为腐败问题要依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网易财经:我认为您提到的一点非常好,除非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意识到腐败是坏的是错的,这样你才能解决腐败问题。
科斯:对,你首先必须直面腐败问题,然后这个社会才有可能最终铲除腐败。
网易财经:您对中国的国有土地拥有制度有什么看法?
科斯:这个制度显然很坏。因为它阻碍了许多潜在的交易,阻止了土地生产力和价值变得更大的可能。
网易财经:我想您想要说的观点是,中国土地面积辽阔,不同类型的土地质量和价值不同。单一国有土地政策,将使得土地效用最大化变得相当困难。
科斯:你完全正确,这不仅仅是非常困难,而且是几乎不可能。
计划生育对中国有毁灭性的影响
网易财经:下面的问题有与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中国政策有关,即“一个家庭一个小孩”的计划生育政策。
科斯:这是我听过的最为奇葩的政策。事实上这个政策具有潜在的毁灭性影响。如果中国一直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可能最终消失。中国至少需要允许“两个子女”的人口政策,这样才能维持人口增长。
网易财经:另外家庭对中国经济体系而言是重要一环,如果长期执行独生子女人口政策,是否会最终破坏中国的家庭体系?
科斯:破坏了家庭,最终意味将破坏经济体系中最重要一环。家庭单位是国民经济所仰仗的基础。
网易财经:你对中国的经济学家是否有所建议?他们正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他们中一些人在西方接受训练,一部分人没有,但是他们现在都有机会研究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运行。
计划生育的政策范文4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我县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重点安排部署治理早婚、私婚及政策外生育突击月工作和今后的重点工作。一会儿,崔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当前我县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进入新年度以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人口计生工作上都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绩与各乡镇及部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计生干部的艰苦工作以及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同志们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当前已进入全年计生工作的关键时期,为切实把下半年的工作搞好,我们在充分肯定既得成绩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充分认识我县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看一下我们在全市的位置。最近召开的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公布了后进乡镇名单,共有个乡镇,其中我县的有个,占到四分之一还多;而具体到我县,这个乡镇又占了全县乡镇总数的%;这两个比数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问题。
二是看一下我县的具体情况。评价人口计生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出生人口的控制情况,导致我县计生工作在全市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本原因就是出生人口控制不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⑴早婚、私婚问题始终没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计生部门的调查,我县近3年来共出现早婚、私婚对,而全县同期合法结婚的对,早、私婚比例竟然占到了%,同志们想一想,这种情况正常吗?难道还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吗?⑵政策外出生过多。根据调查分析,近3年我县政策外出生人口大约有1200多人,当然层层上报的数字要少得多,我们知道,在上级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中,有些乡镇的有些政策外出生,通过种种方式没有被发现,但事实总归是事实,一次侥幸过关并不等于事实的改变,这次没有被查出来,下次可能就难以逃避,这是我县出现这么多后进乡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应该看到,在政策外出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早、私婚生育的子女,因为早婚、私婚的第一胎也属于政策外生育,这是个很值得注意也是个很令人遗憾的问题。⑶人口底数不清。这是人口计生工作的大忌,如果胸中没数,任何工作都难以做好。近段我们发现,不少乡镇和部门在人口和计生统计上马马虎虎,有的根本没有准数,这种对工作敷衍塞责的态度,怎么能谈得上依靠数据来进行决策呢?实际上,底数不清的根本原因就是日常工作不认真,特别是第一季度上站普查。上站普查是掌握底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可是,我们的上站普查是怎样的情况呢?以今年第一季度普查为例:普查过后,县采取不事先打招呼的方式逐乡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是全县应查22952人,实际上站人,上站率仅为%,这是上站人数。其他也有好多方面不尽人意。一是上报的数字有水份,不用说普查结果,只说应上站人数吧,去年四季度上站时各乡镇上报的是万人,而这次却是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上站人数就“缩水”了人,很明显,少报应上站人数就是为了提高上站率,其实这是自欺欺人。再是工作质量也不理想,多数乡镇在普查中没按规定使用指纹影像识别系统,普查资料很不完善,不少资料没有录入微机,根本不符合操作程序。所有这些,都是底数不清、出生人口控制不力以致在全市处于被动状态的根源。因此,我们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必须有个充分认识和高度警觉。
二、强化措施,扎实搞好治理早婚、私婚及政策外出生突击月活动
根据当前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客观形势,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全力扭转被动局面。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最棘手也是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迅速而有效的解决出生人口失控问题。为此,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立即开展一次以“治理早婚、私婚及政策外出生”为重点的人口计生工作突击月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县、乡、村各级都要紧紧围绕以下三个重点,切实强化措施,迅速落实行动。
一是要坚持宣传首位。鉴于这次活动任务重而时间短,科学安排和充分利用好时间就成为突击月活动成败的关键。为使活动迅速起步,经过再三考虑,对活动的安排就不再划分阶段,这次会议的结束就标志着活动的正式开始,但要注意,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必须放在首位并贯穿始终。这里大家要弄清一个问题,我们强调宣传工作并不是讲俗套,图形式,而是突击月活动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计生,但讲求“和谐”并不是要向违反政策的行为“妥协”,而是要改进工作方法,通过说服教育和提高法制意识来落实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这就需要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再一方面,我们的原则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工作都需要群众的参与和配合,没有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无法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某种内容的集中宣传,可以营造某种特定的思想氛围,这种氛围对工作的推动力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抓好宣传工作,在宣传方式上要做到灵活多样,推陈出新;不管哪种方式的宣传,都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宣传效果,发挥宣传工作的作用。县广电局要积极配合,播放专题节目,宣传有关政策,通过活动开展情况。各乡镇都要立即行动,迅速在全县形成一种治理早婚、私婚和严禁政策外生育的深厚气氛,让群众真正感觉到这项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突击月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要切实摸清底数。胸中有数是实行正确决策和做好各项工作重要保证,我们反复强调摸清底数,是因为目前我县人口计生数据存在着严重的“三不”现象,即“不清,不准,不实”,这是导致工作被动、失误的重要根源。具体到这次活动,深入调查、准确掌握近几年来早婚、私婚和政策外出生的数据,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要求这次活动在相关底数上要做到“三个清楚”:一是早、私婚夫妇的姓名、结婚时间和生育状况清楚;二是是否做过处理及处理情况清楚;三是目前其家庭经济来源、经济状况清楚;这就需要 乡、村两级密切配合,及时组织足够的人力,逐村逐户的进行调查,但这种调查不能是单纯的上门统计,而是要在进村入户听取本人申报的同时,切实搞好群众走访,深入调查研究,直至充分证实本人申报准确无误为止。这项工作既要深入,更要细致,绝不能满足于草率的统计。为确保各项底数准确无误,这次要层层实行责任制,活动中填写的每一张表报都要由调查填写人、小组负责人和村主管领导签字,以示负责;乡镇统一上报的数据要由乡镇主管领导严格审核并签字,凡是事后发现数据不实的,不管已过去多长时间,都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乡镇民政所长、派出所长要全力配合,积极提供查实相关资料,齐抓共管,搞好摸底工作。
三是要严格落实政策。早、私婚生育属于政策外生育,要与其他政策外生育一并按相应的规定予以处罚。严格落实处罚是这次集中整治突击月活动的关键步骤,是对法治观念淡漠、无视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人群的有效警示和教育,只有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严格兑现处罚,突击月活动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对于政策外生育的处罚标准,相关的人口计生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但有的规定不够具体。为在突击月活动中更便于依法行政,我们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对早婚、私婚、早婚生育及私婚生育的处罚数额明确了全县统一的处罚标准,各乡镇要按照这个标准,发现一例处罚一例,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借口随意提高或降低处罚标准。各级计生执法干部要自觉坚持依法行政,将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融为一体,既不准在处理违规生育事件中泄私愤图报复,更不准借职务之便优亲厚友,谋取私利。县计生局要与县纪委、监察局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在突击月活动中违规执法的人员。各级计生干部要不断提高法治观念和执法水平,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在突击月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为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这次活动结束后,县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各乡镇和部门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和全面评估,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乡镇和部门一律推倒重来,对于工作认真、效果突出的乡镇和部门,将以适当的形式予以表彰。
三、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开展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计生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严峻形势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组织开展治理早婚、私婚和政策外生育突击月,只是改变当前计生工作被动局面的措施之一,各乡镇、各部门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要本着“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在抓紧抓好突击月活动的同时,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各个方面的工作,要把突击月活动做为动力和载体,以此推进全面工作。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统计求实,挤干数据水分。统计不实是我县计生工作的突出问题。统计不实,就会影响了领导的及时正确决策,甚至会引起全局工作的被动。,计生系统的干部、职工必须积极倡导说实话、报实数、露实底的优良作风,解决村里明白装不明白,乡里不明白装明白,县里想明白明白不了的问题。要抓好四个季度的上站普查工作,切切实实的在提高上站率上下功夫,不要在弄虚作假上做文章,要提高手术及时率,加大政策外怀孕补救率,提高政策内生育办证率,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二是狠抓经常性工作,促进工作规范化。去年省计生委
来我县考核时,我看到,需要我们提供的资料非常多,有公安的、有卫生的,还有我们计生各业务口的,有的乡镇提供的档案资料摞起来得有一米厚。听乡镇的同志介绍说,有些资料有的是连夜加班弄出来的。通过上次陪查,个人感觉,计生工作必须做好经常性工作,要注意县乡资料的统一,注意计生、卫生、公安等部门之间资料的统一,注意计生线上各业务口之间资料的统一。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经常性工作要向规范化管理发展,注意档案资料积累,不要临时抱佛脚。
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今年是“干部作风建设年”,各乡镇人口计生部门要把作风建设与基层基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省委关于“深入实际、破解难题、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求,着力从提高计生干部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满足群众需求上下功夫。第一,要进一步规范乡级计划生育“一站式”服务大厅管理。各种规章制度、办事流程要上墙公示,工作人员在工作日内一律挂牌上岗,着装整齐,恪守岗位,严禁脱岗漏岗。提倡微笑办公,配备必要的便民设施,突出温馨、便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证群众随到随办,严格按规定时间办结,彻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第二,要深入开展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创优升级活动。要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快县、乡技术服务站标准化体系建设进度,申请国债项目乡镇要尽快开工建设。要努力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扎实开展避孕节育、药具发放、普查服务、生殖健康免费服务等基础性工作。努力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节育率,上站普查服务率要提高到95%以上,农村生殖健康免费服务率要达到80%以上。
四是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靠人口计生部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深入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出生人口素质关系国家民族未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卫生、民政、宣传、教育等部门要按照国家的指导意见和我县工作方案的要求,从对民族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瞄准重大、高发、可防、负担重的疾病,做好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实验室筛查、营养素补服等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要认真开展0-6岁出生缺陷儿筛查,建立数据库。二要下大力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性别结构失衡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 。卫生、药监等部门要认真贯彻《河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加强对b超及流引产药物的监管。要开展对性别比严重失衡的重点县、乡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两非”案件,始终保持性别比治理的高压态势。要加强区域协作,加大有奖举报力度。三要全面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各级要认真借鉴先进地区以房管人、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公安、工商、劳动等部门努力提高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率,定期通报相关信息。要按照“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务”的原则,深入实施“双居”工程,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城镇、乡村创建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做好信息反馈交流,确保信息反馈畅通及时。
计划生育的政策范文5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04-01
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企业活力,并由此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二是企业基于信息化的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基础设施重建、资源拓展、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流程再造的过程;三是企业通过信息技术,从业务应用转变为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四是企业从传统管理转变为现代管理的过程。基于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企业信息化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企业信息化强调的过程带有根本性的转变;第二,企业信息化所实现的总的转变体现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构成要素的转变之和;第三,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企业的活力,并由此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集中体现于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企业员工的现代化转变。
2 企业信息化的关键要素
2.1 合理规划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和其他事情一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体而言,其一,从空间层面来看,由于企业信息化工作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因此,这一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仅涉及技术范畴,而且还要涉及管理范畴,业务范围广,会涉及很多职能部门;其二,从时间层面来看,企业信息化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随着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也呈现出动态变化趋势,由此,企业信息化工作也需要紧密围绕企业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不断调整,形成可持续的合理的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2.2 使用适合本企业自身需求的信息化软件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即使自身拥有IT部门,并具备一定的软硬件制作和研发能力,但从专业化生产的角度来看,其制造和研发能力较之于企业外部的专业化软件公司还存在差距,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构造企业信息化平台的软硬件产品从外部购买要优于内部生产,尤其是对于硬件环境的搭建、实施和维护等一系列工作,由于企业靠自身力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更加有必要把这些项目外包给企业外部的专业公司。对此,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以充分分析和描述自身需求为前提,与提供外部产品的供应商进行有效沟通,并通过企业个性化要求答疑、供应商的产品性能演示等一系列流程来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处理系统,同时还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趋势,为方便信息化平台的日后升级预留一定的空间。
2.3 倡导企业全员参与
尽管企业的IT部门在企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起到了一枝独秀的推动作用,然而,信息化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涵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这就意味着,只有各个部门以及每一名员工都立足于系统观点,从全局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和主动调整、适应自己在新业务环境的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信息化的受益者,并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这同时意味着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也是企业更新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3 企业信息化视角下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3.1 构建标准化的业务平台
构建标准化的业务平台至少可以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可以为企业业务系统提供通用的技术支持,从而保障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二是可以为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标准规范框架、统一的开发环境以及统一的信息化服务。
在这一工作中,为了避免定制开发带来的周期长、系统不稳定、维护工作复杂等麻烦,企业要确保核心平台软件尽量与具体的业务无关。具体而言,信息核心平台软件主要包括企业门户平台、工作流平台、报表工具平台以及信息平台,这些平台在日后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因此要保证其具有安全性、扩展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来看,各个平台又可以由工作流引擎、系统权限管理、系统公共组件、消息管理、报警管理、系统配置工具、数据维护管理、编码规则和系统日志管理等要素构成。在操作过程中,一是要体现出信息系统的整体构架及规划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能够反映出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业务分工;二是要有统一的用户及权限管理机制,具备严密精细的数据权限,使系统能够开展安全、便捷的权限管理;三是要具备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使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以及流程变革工作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调整。
3.2 建设内部信息门户系统
总体而言,企业内部门户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为企业领导及全体员工提供即时的信息查询服务和信息共享服务;二是为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包括日常办公管理、企业项目管理、财务信息公布以及协同设计等各种业务系统)提供规范和统一的“企业窗口”,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办公环境,实现企业的人、财、物、项目存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3.3 建设经营管理系统
第一,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作为市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能够为企业市场开发部的合同管理人员提供合同登记、合同收付费用管理以及各种合同的相关信息统计等功能。
第二,实施有效的售后管理。客户服务质量的好坏对维系企业和客户关系至关重要,有效的售后管理能够实现对客户回访、客户请求等具体事项的细致管理,例如可具体细分到客户对服务的要求、意见、建议和投诉等,同时要及时掌握客户的联系信息、客户接触记录、客户提交资料记录以及客户接触费用等重要资料。
3.4 建设决策查询系统
第一,建立人力资源查询系统。例如,可以通过饼状图、柱状图等多种图标形式对目前企业各部门、各专业工作人员总数、岗位结构等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及时掌握企业人员结构状况的合理性;还可以针对某个员工,对其以往的工作经历、目前从事的项目及岗位变动情况等信息进行针对性查询和统计,从而快速判断人员的变动情况。
第二,实现项目统计查询功能。可以通过图表、明细表以及平衡积分卡等方式向员工系统展示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即时状况以及统计分析等相关信息。
计划生育的政策范文6
摘 要 税收政策对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税收政策在需求、供给、税收优惠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缺陷。为此,需要我国从调整税负水平、改革和完善税收政策、调整税收优惠措施等方面加以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通过间接引导资本等要素在产业间的配置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研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分析
(一)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
税收政策会通过传递政府的调控信号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也会通过税收的生产替代效应对行业生产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税种一般分为流税、所得税、资源税、行为税和财产税。不同的税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同,但是所有的税种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影响着企业的运转,并且能够作用于行业的结构分布,从宏观上影响产业结构。税收影响不同行业是通过税收的生产替代效应体现出来的。
(二)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影响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对全产业或其中某些产业予以支持、保护、扶植或限制,从而调整产业结构来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产业政策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波及效果,是因为它能够控制大多数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间接影响。税收政策可以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目的选择、计税依据的确立、税率的设定、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影响需求、供给和环境三方面因素进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二、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税收政策的缺陷
(一)需求方面的缺陷
一是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这使得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减少了私人可支配收入,从而阻碍了私人消费结构,即而影响了产业供给结构。二是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国调节收入的税收手段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有效遏制和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三是税收对消费需求的调节引导不足。包括消费税征税范围过窄、消费税的税率设置不够合理等。
(二)供给方面的缺陷
一是对劳动力的税收政策缺陷。社会保障税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数量,从而阻碍了我国产业供给结构的升级。税收政策对教育支持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质量,从而阻碍了我国产业供给结构的升级。二是现行部分税制存在投资导向及技术升级障碍。我国的税收政策因客观上赋予不同产业不同的税收负担,改变了不同行业的收益率,对资本投向具有引导作用,从而影响了产业供给结构,最终影响了产业结构。
(三)税收优惠方面的缺陷
一是优惠环节不合理。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主要是针对单位和科研成果,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科技开发活动及项目,这势必导致经济建设偏重于新建项目,走外延式发展的道路。二是税收优惠形式单一。我国实行的是以直接优惠方式为主的产业税收优惠模式,间接优惠项目所占比重不足,这势必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缺陷
一是节能环保税种缺乏。我国缺乏专门的节能环保税种,各种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措施都包含在各个税种的税收优惠中。这导致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针对性不强,效力缺失。二是资源税及节能环保性质的税种作用发挥不足。目前我国资源税的税率仍然偏低,导致税收调节资源的开采和使用的力度较弱。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改革建议
(一)调整税负水平
一是公平产业税负。继续对第一产业实行税收保护;对第二产业中资源、材料消耗较大的行业减少盲目性投资扩张的同时提高税负;对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和吸纳较多劳动力的服务业降低税负。二是理顺税费关系,形成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将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或收费通过扩大现有税种或设置新税种的办法实施费改税,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需要保留的收费项目。
(二)改革和完善税收政策
一是完善各税种。要从降低增值税率、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等方面完善增值税;要按照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客观要求,调整消费税的课税范围及税率;要加强税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调整营业税征税范围;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方面,调整职工教育经费扣除规定;要扩大征税范围、提高资源税税率等措施完善资源税。二是要开征新税种,包括开征社会保障税、教育税、遗产税、环保税等。
(三)调整税收优惠措施
一是要转变税收优惠方式和环节。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税收优惠宜从以直接优惠为主转向以间接优惠为主,并采用多种税收优惠方式,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二是要明确税收优惠方向。要加大税收优惠扶持于第一产业发展的力度;要完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要加强税收优惠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倾斜;要提高税收优惠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还要实行鼓励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