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

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范文1

【关键词】小学 小学生 生命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98-01

一 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呼求

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社会生活的变化过于急剧,人们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使得小学生所处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毋庸置疑,当今的小学生已经处于身体与精神的重压之下,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小学必须针对小学生群体开展生命教育,促使小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健康成长。

二 开展小学生命教育的策略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尚未成型、容易塑造的重要阶段,且年龄尚小,珍爱生命的意识较单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对小学生进行知识传授

知识传授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小学要结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有系统性、针对性、目的性地向他们传授有关珍爱生命的知识与文化。(1)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教育时间,为学生开设“珍爱生命”的课程,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案例、故事或漫画让小学生知道爱惜生命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学校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深入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所隐含的关于生命的教育因素。(3)可以通过班会课、写周记或日记的方式让小学生讨论对于生命的看法,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生命教育。

2.对小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古今中外,有不少伟人都深入阐释过关于生命的看法,他们对生命意义、价值和生活态度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深厚文化底蕴。学校要充分运用这些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珍爱生命的文化氛围。(1)为小学生推荐有关生命的图书,并指导他们阅读,让学生从真人真事中获得一定感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2)组织小学生动手搜集、整理中外伟人阐述生命的名言名句,了解这些伟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事迹,从中获得启发。(3)组织小学生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录像资料、电影电视,让他们了解生命起源、生命成长等科学知识,端正他们对生命的态度。

3.为小学生创设珍爱生命的环境氛围

小学生只有身处于与教育内容相吻合的环境氛围中,教育教学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学校要为小学生创设珍爱生命的环境氛围,促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学校可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向家庭成员进行采访,询问家庭成员对待生命的看法,从而间接影响小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念。(2)学校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社区橱窗中张贴的关于珍爱生命的宣传,了解当今社会保护人民生命的措施和做法,自觉热爱生命。(3)在学校和班集体中积极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从而健康成长。

4.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

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是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1)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利用多种教育培训基地,努力培养具有专业生命知识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通过他们为小学生传授专业的生命知识。(2)对其他相关教师进行培训,要求各学科的教师也应该具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可以通过知识讲座、专家指导、学习进修、座谈等方式来提升各学科教师的素养,使他们能够胜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3)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不单纯以班级成绩来评价教师的业绩,还要看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效果,激发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结束语

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声。学校要采取多重措施促使小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当然,开展生命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方能见到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8)

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范文2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命教育 德育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 专题教育活动 家校联系

近年来,青少年采用过激形式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祖父祖母监管,老人们知识有限,加上隔代教育,造成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刻不容缓,是当务之急。

一、抓好德育实践活动,为健康人格奠基

实施生命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活动的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寓生命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意义,提高对生命的认识。

通过祭扫烈士墓、参观叶飞将军故居、泉州华侨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故事,了解她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原因,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目前拥有的幸福生活。

通过举办“遵纪守法、珍爱生命”法制报告会、“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法律知识进校园”等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耐挫教育、人生理想教育,健全人格,让孩子们的生命更有活力,更具光彩。通过学雷锋活动、开展庆六一文艺汇演、元旦体育竞技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中,学会欣赏、学会生存,懂得感恩、懂得奉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奠定坚实基础。

二、利用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学科渗透

学校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把课堂教学作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践中加以渗透,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得到生命教育的熏陶。如语文教学借助课文中人物的形象,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科学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生命体,了解生命的形成,感受生命力量的伟大;品德学科教学让学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说说父母在自己成长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从生动活泼的故事中明白事理,并得到情感体验。

三、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创造和谐、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可以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感悟生命价值、实现生命关照、绽放生命精彩,做到寓生命教育于校园文化中,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学校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能传达对生命的尊重,每一棵小草都会激发师生对生命的热爱。学校的橱窗、画廊里布置着学生的绘画、手工制作、书法等作品,张贴各类活动的剪影,并定期更换,它成了学生展示特长的一个舞台;墙壁上的名人名言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楼梯、过道里那一句句温馨的提示,既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种暗示和提醒,又是对学生生命关怀的体现。总之,做到以人为本,育人为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园。

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深化生命教育的落实

开展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学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时间、内容、方法,以疏导学生遇到的困惑,丰富学生的认识,提高他们处理困难的能力。

(一)建立“心理咨询信箱”,开辟“知心朋友热线”。

学校建立“心理咨询信箱”,开辟“知心朋友热线”。学生把自己所有的心里话都说出来,让心理咨询人或老师了解情况适时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烦恼。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和朋友交谈、写日记等方式自我宣泄。

(二)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

开展针对小学生育特点安全的教育,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小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喜欢模仿,容易受到影响,学校应抓住适当契机,从细节入手,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学校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五年级的一位男同学在课间时与同学玩耍,模仿电视上的“大侠”对同学拳打脚踢,结果一个“无敌鸳鸯腿”就把同学踢进医院。结合这件事学校开展“课间安全我来说”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剖析自己日常不安全的行为。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的是防患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

2.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学生通过情境体验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如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演练活动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如何报警、逃生、使用灭火器,向学生传授消防安全防范常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及逃生自救能力。又如在班会课上引导学生学会对陌生人的来访、流鼻血等,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应对突发事件。

五、做好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范文3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研究

“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类范围的教育,不仅包括了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培养学生关心人、热爱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品质的一大有力法宝。在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使然。河南大学的刘济良教授就认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上海的专家组也认为“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认为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建构生命价值观;启发学生欣赏生命,从而尊重生命主体;激发学生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珍惜生命;促进学生发展潜能及自我实现,展现丰富的生命力。并且把它写入《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加以明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影响生命教育的因素分析

生命教育的对象、教学场所以及教学时间等,都是影响生命教育的客观存在因素,现在我们从生命教育本身出发,讨论影响生命教育的主观因素。

1.教学思想

著名作家福楼拜强调说:“艺术风格是思想的血液。”教学思想就是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决定教师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指导生命教育的灵魂。教师只有深刻领会了生命教育的实质,才能组织好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也才能更好地把珍爱生命意识、和谐理念传授给学生。

2.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炼、总结而形成的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技巧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生命教育要侧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传授给学生。在提到衰老这块内容的时候,我就此给学生讲了重阳节的典故,让学生向古人学习,尊老爱幼。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需要教师具有幽默风趣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

3.教师的个性

教师的个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风格的总和。要想使中小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过硬,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这样就避免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能形成良好的教与学互动。

4.教学内容的选择

初中生命科学课程中有许多内容本来就涉及生命教育,因此,可以此为媒介,结合科学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如在《观察生物》这一节,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抓蜗牛,并且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抓住时机给学生讲解其他各种昆虫的生命构成,让学生对昆虫有充分的认识,认识到拥有生命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到了生命科学的价值。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思考

新课程是教育界的一个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困惑是必然的。但只要我们承认困惑、面对困惑并探求解决之策,就会使之健康成长。生命教育作为新课程,只有探索出了适合其教学规律的方法技巧,才能发挥出功效。

1.改变教学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生命教育关键在使学生掌握生命存在的意义,重在道德品质的锻造。新课程明确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定义,就是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创新,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因此,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换角色,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学生合作完成学习过程。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自主地构建学科知识,提倡探究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听、看、想、做,从而领悟到一套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

2.改变教学模式,着眼培养学生的实作能力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认真思考,鼓励学生结合其生活经验展开积极广泛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尽量让出更多的课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问题,探索规律,对比归类,从而建构牢固的知识体系;在时间上,45分钟的课时内要放手让学生参与讨论,不必拘泥于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合理安排教材,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要求教学思路清晰,围绕中心内容展开,层次清楚。此外,教师须做到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设计问题。比如在讲《植物的生殖方式》这块内容的时候,笔者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完成花的传粉和受精,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神奇。

最后,改变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技巧素养。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任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其达到预想的目标。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培养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的技巧。技巧素养得到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也会增强。利用录像、图片等方式可以展示各种生命的具体信息,对学生有效识别生命存在物,理解生命变化规律有很好的效果;利用录像还可以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电脑分析、模拟实验等工具可以减小中小学生分析问题的难度,引导出科学有效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生命情景,变静为动、剖析运动过程、视频放大及输出画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性、有序性、整体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如在学习《人的一生》时,为了打破青春期这层尴尬,让学生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的变化,笔者选择了播放《中学生生理健康讲座》录像,让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应不断改革。笔者认为要破除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生命教育基础地位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兴趣,使其愿意为周围的人、为社会、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家成.学校变革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J].人民教育,2005(18).

[2] 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再议[J].中学教育,2003(8).

[3] 宋兵波.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发展前景[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4] 吴新武.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3).

[5] 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3(6).

[6] 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范文4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生命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段红鹰(1962-),女,江西抚州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翻译;邵惟瑛(1980-),女,上海市人,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英汉语对比与翻译;吴碧宇(1969-),女,江西临川人,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语言教学。

课题项目: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命教育维度”(编号:YS0126115)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吴碧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6-0077-03

一、生命教育简述

自1968年美国Walters提出并践行生命教育思想以来,该理念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地区)接受,并在实践中确立和推广。生命教育源于美国,之后扩展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随后影响到英国、德国、瑞典。我国台湾、香港、澳门较早引入生命教育并开展实践。国内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但却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把生命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探索生命意义、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包括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实现生命意义和提升生命价值。狭义的生命教育则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关注个人与他人的生命,及一切自然生命。实施生命教育“是希望弥补显性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忽视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艺术、人文之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后,知识技能可以成为社会的用处,而不是拿来杀害社会的工具。”[1]所以,生命教育希望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学到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要能拥有丰富的生命涵养。在自我尊重、自我要求、自我反省下,将自己的生命不断提升,不断完善自我。

各国(地区)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皆有着重,但根本宗旨和解决之道则却存在相似性——即教育青少年珍爱生命、尊重生命;集政府、社区、家庭和学校力量,多渠道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二、国内外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研究

生命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适应性。它既可以是一门独立学科,也可通过提示和渗透,来展示生命教育之内涵。因此,学校通常开设生命教育显性课程,及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式实施生命教育。“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渗透是可能的,生命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使学校生命教育变得更有成效。更重要的是,渗透式教育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到其它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多方面理解和启发,从而对生命教育形成全面的认识”[2]。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在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大力提倡和践行。我国香港也于1999年鼓励教师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相关科目的教学;台湾在小学阶段采取渗透方式进行生命教育[3]。

国内的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近年来也受到广泛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科教学相继开展了研究与探索。部分成果已经面世,主要探索渗透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4-6]。

当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研究蓬勃发展时,高校的生命教育研究也悄然兴起。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情感、经济、课业、就业等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生活,甚至人生,以及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肆意践踏、扼杀他人生命的现象频繁显现。比如,2008年9月30日-10月11日,南京高校3名大学生以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痛苦的心理体验,而只有8%的大学生会寻求帮助;55.1%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生命教育。此外,马加爵现象、药家鑫现象,“富二代”、“星二代”践踏他人生命的现象,都让人感叹生命状况的危机、生命意识的淡薄和生命行为的失范。加大高校生命教育的力度刻不容缓[7-10]。当前,国内高校生命教育研究主要表现为,拓展显性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其主要途径是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设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生命教育讲座,或在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工程、医学等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过,随着学科式生命教育渗透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取得了较大成功之后,许多研究者也开始鼓励在高校探索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研究。许多学者建议要加强学科渗透式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力度。不过,这类研究并没有关注那些与生命教育没有显性相关的学科,比如高职英语教学[11-13]。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研究现状

在英语教学中研究生命教育渗透问题,始于中小学英语教学领域,鲜见于高职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纵观当前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多以探讨渗透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居多[14-17],少量研究关注了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师生关系[18]、教师角色[19]等问题。很少有研究关注,生命教育渗透与英语教学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现有的研究归纳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1.已有研究,关注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对大学关注较少;

2.研究内容集中在英语课堂教学生命教育渗透的策略上,较少涉及生命教育渗透与英语教学效果、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3.已有的策略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模式基本一致,都是关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多数研究没有凸显英语课堂作为西方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和中西文化交锋的重要阵地这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主要特色;

4.已有的研究以理论推衍研究居多,实证研究少。实证研究是定性研究的补充,比如,调查在职大学英语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程度就能更好地帮助制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措施。

虽然研究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取得较大成就。但是,由于基础教育对象与高等教育对象在身心发展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学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强调舒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灵动变更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些无不体现着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探讨生命教育渗透问题仍然十分有必要。而且,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高职英语教学的对象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对象,而这一关键变量的变化将影响教学模式、教材选用、师生角色、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估模式等常量在内涵上的变化。这样,中小学英语阶段的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实用性。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时空和学科优势。就时空优势而言,作为大学里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学生数量可观、学习科目较多(精读、口语、听力等)、学习时间充裕(至少一年)、学习场所灵活(课堂、网络教师、语音室等)。这些都是其他基础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学科优势而言,高职英语教学并非只是单纯的工具和手段。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获得对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文化遗产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因此,作为西方文化对华传播的重要窗口,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主要媒介之一,高职英语包含着实现生命、成就生命、点亮生命的各种基础因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从跨文化层面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充分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拓宽他们理解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应对紧张的英语学习,适应社会。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教育既是世界课题,也是中国新颁布的一项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国内的教育理念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双基”教育、80年代的“能力”教育,90年代的“情意”教育,最后发展到今天的“生命”教育。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融入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毕竟,教育回归生命是教育的根本要求。

研究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问题,所展示的意义和价值,首先表现在时代性和政策性。其次,这一研究也将有助于生命教育理论隐性模式的建构,丰富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同时,还可充实当前学科教学和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拓阔、加深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维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通过生命教育渗透,可增强个体的生命意识,使个体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点燃教师教学热情,消除职业倦怠情绪,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2]徐秉国.英国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08):84-87.

[3]李高峰. 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 教育科学论坛,2009(02):74-77.

[4]吴惠青.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2010(01):31-33.

[5]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

[6]钟恩富.生命化音乐教育的使命及其构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176-181.

[7]褚惠萍.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J]. 江苏教育,2007(01):148-150.

[8]吴菁.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生命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05):87-88.

[9]韦庆辛. 关于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1):173-174

[10]陈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建构[J]. 教育评论,2011(02):27-29.

[11]赖雪芬. 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J]. 教育评论,2005(01):29-31.

[12]韩月莉.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13]庞兴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蕴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46-47

[14]黄华.生命视野中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5]李福荣.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J].当代教育科学,2005(08):59-61.

[16]赵玉民.生命化英语教学模式建构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04):58-62.

[17]赵玉民,崔铁刚. 英语生命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样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165-168.

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教育;生命教育

“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朋辈教育制度是充分发挥学生伙伴的作用,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及时进行生活、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能够更加勤奋地学习,快乐地生活,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学生交往方式。朋辈教育最初起源于英国,主要解决师资力量的紧缺问题,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培训后,由学生教学生,后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地运用于预防艾滋病、安全教育领域及心理互助领域,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朋辈教育”的教育质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易理解性、教学态度的亲切性和生动性、教学对象的榜样性等方面。

1朋辈教育的特有价值

在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师生比例失调、学生个性更加凸显、学生管理工作受到更大挑战的大背景下,认识到朋辈教育的特有价值,在高等教育中充分运用朋辈教育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方法。

1.1挖掘高价值资源,帮助高校解决实际困难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师生比例下降,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00或1:150,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与最亲密的朋友,辅导员要同时面对至少100多位学生开展工作,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和不同文化相互撞击的情况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我国近年来虽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的配置比例仅能达到1:3000,很难满足学生的强大需求。随着国家助学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可以走进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但城市生活的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同龄人之间的比较、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存在等对贫困学生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因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对青少年生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是不重视的,但是近年来多种文化冲击的结果,婚前、未婚先孕、未婚妈妈等现象层出不穷,而且由于无知,发生更大的风险可能性不断增加,如何以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也是高校必需思考的问题。

要处理以上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完全依赖教师是不现实的,高校需要挖掘其他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成为了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信息技术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技术、有资源,大学生本身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他们可以作为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

1.2减少阻抗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90后大学生张扬个陛、无视权威的特点对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怎样在不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个学生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命题。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可知,个体在幼年时期重视来自父母的评价,童年时期重视来自教师的评价,而在青春期之后更重视来自朋友的评价,他们更加认同朋友的做法,更愿意与同辈达成一致,根据这一规律,同辈教育者更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认同,而且朋辈教育者与教师相比较,具有“身教”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他们本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1.3助人自助,提升能力、升华精神

因高校扩招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更加严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社会实践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必要步骤,通过朋辈教育的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宝贵的历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样的爱心传递过程,培养学生奉献他人、回馈社会的精神,培养他们对于所在群体的归属感,这种精神层面的收获是整个社会良性发展所必需的,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缺乏的。

2我国高校朋辈教育的工作机制分析

朋辈教育工作机制就是一整套关于朋辈教育者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其中包括朋辈教育者的人员选拔机制、成员培训机制、项目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等工作机制。通过这些工作机制的实施,不断加强对朋辈教育者的管理、考核与激励,使得他们既能较为正确、规范地服务于他人,同时又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1人员选拔机制

朋辈教育者队伍建设是发展朋辈教育的基础,选拔合适的人员担任朋辈教育者,能够在最优化的原则下产生最大化的效益,并且因为其榜样作用,可以尽量减少负性效应的产生,人员选拔机包括了人T选拔原则、宣传动员、组织建设等制度,旨在规范管理工作,确保队伍建设的良好质量,建立高校朋辈教育者队伍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朋辈教育者因工作内容的不同,选拔的具体原则也有很大差异,如朋辈咨询者主要选择有爱心,有助人精神,并且愿意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学担任;朋辈辅导员主要选择高年级优秀学生,在学生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够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的管理、教育引导工作;朋辈健康教育者要选拔有奉献精神,表现能力强、讲解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朋辈伴学的前提是学习能力强,学有余力且乐于分享;朋辈助困最好也是贫困生,并且在学习、人际交往、个人成长方面均比较优秀的学生。朋辈教育者作为教师的助手,其他学生的榜样,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良好的选拔人员机制,是做好朋辈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

2.2成员培训机制

朋辈教育工作引入培训机制是做好此项工作的业务保障。成员培训机制涵盖了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过程等内容,通过业务学习和实践交流,不仅使学生完成学生到教育者的角色转换,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增强工作技巧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更可以提高朋辈教育者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我国高校中朋辈教育的培训采用短期的岗前培训与长期的素质培训双线结合的培训模式,在培训的形式上以短期培训居多,长期的常规培训偏少,上岗培训之后,对朋辈教育者重使用,轻培养,造成朋辈教育者后劲不足,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培训的内容以技能技术培训为主,而对于社会公众责任心、组织归属感等精神层次培养是比较缺乏的,而这也正是朋辈教育更深层的内涵所在。

2.3项目运行机制

项目运作机制是指,朋辈教育从开始阶段到活动结束这一过程所需进行的策划、评估、指挥、协调、实施、运行、控制、调节和评价的全过程,以实现朋辈教育工作目标,达到活动效果。项目运作机制需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项目设置:要根据朋辈教育工作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适宜的活动项目,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比如对如何做好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工作的项目设置;②项目管理:为保证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建立完整的文档,反映工作进展的全过程,并为以后提供参考资料;③项目评价:建立可行的评价体系,选好评价结合点,进行考核,及时通报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实施方案。

项目运行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工作的效果评估变得可操作,我国高校朋辈教育中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仍比较随意,评价主要依据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建设尚不完善,而且大家普遍认为朋辈教育者能够为其他同学提供服务,进行帮助,已经是献爱心了,已经很好了,从道德的角度认可其工作,而非从工作质量的角度进行科学评价,在评价与管理过程中,对朋辈教育者自身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评价不多,仍以结果评判为主。

2.4评价激励机制

为体现活动效果和价值,必须对朋辈教育工作进行评估与奖励,从而激发朋辈教育者的热情,以促进朋辈教育工作的长久开展和达成预订的目标。评价激励机制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为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效果如何、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朋辈教育者的收获;②评价体系:建立朋辈教育评估体系,定期开展评优活动,根据工作的实施情况,全面考评朋辈教育的过程与取得的效果;③激励内容:以解决被帮助学生的实际问题、促进被帮助者和朋辈教育者者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考虑个人经历、工作态度、工作业绩、服务时间次数等方面因素,提高朋辈教育者的自主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④奖励办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朋辈教育者,应该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并及时进行认可与表彰。

为了做好朋辈教育工作,各高校也充分认识到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如有的学校出台了《十佳心理委员评选办法》《优秀朋辈辅导员评选办法》,定期评选“助人之星”“健康大使”等,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在目前的激钪贫戎腥源嬖诒碚梅段Ч窄,缺乏平时监督、奖优不罚劣的情况。

2.5活动保障机制

发展朋辈教育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建设来保障朋辈教育工作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不断发展。活动保障机制包括:①学校重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朋辈教育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积极进行宣传和鼓励,并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解决被帮助学生的困扰、提高朋辈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②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是朋辈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训、项目运作、管理与激励等所有的环节均需要资金的注入,学校在重视朋辈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专项拨款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当然也可以通过社会赞助,与企业联合,争取政府拨款与慈善支持,还可开展社会募捐、公益义卖等形式筹集资金。

我国高校的朋辈教育工作基本都挂靠在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商业化操作的可能性较小,这就使得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狭窄,影响到队伍的发展,而各高校一般将朋辈教育定位为常规工作的补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非常必要的平台,经费支持力度较小,甚至没有相关经费。

3大学生朋辈教育在高校生命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大陆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生命教育”的理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体而言,学者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侧重于建构生命教育体系;侧重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侧重于将生命教育认为是一种价值追求”等三大方面。综合关于生命教育的不同阐述,本文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成为充满活力,具有健全人格,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生命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

上海海关学院自2013年开始开展生命教育,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此项工作,设立了学生组织“青青草朋辈互助联盟”,依托学生骨干,开展朋辈生命教育,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活动整合在一起,采取专题活动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的多元形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学生珍视生命存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3.1加强情境教育,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

心理健康教育既然要以人的生命为基础,直面人的生命,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更高的追求就应当是唤醒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存在,上海海关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意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加强情景教育,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体会生命的美好与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1.1“脚步丈量梦想,实践拓展生命”――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大力支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创设机会让学生去体会生命的可贵与不易,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项目,学生分别赴敬老院、贫困山区、希望小学、陪伴白血病儿童、福利院、上海地区小学、大学、医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助人达到自我完善与成长。

3.1.2“用心看世界,舞台绎人生”――心理剧表演体验人生百味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举行心理剧表演大赛和心理剧剧本大赛,截止目前共举行四届,除舞台表演方式之外,选择大学生的常见困扰,每月拍摄校园情景剧通过学院媒体中心在食堂滚动播出,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

3.1.3“运动健身,合作健心,齐心协力,智勇通关”―举办各类体验式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如定向拓展比赛、心理运动会和各类团队拓展活动等,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在竞争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的力量,在体验中进行自我觉察,在自我觉察中促进个人的发展与进步;

3.1.4“观光影世界,品百态人生”――生命教育电影展映

定期举行生命教育电影展映,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励志的影片如《一公升的眼泪》《阿甘正传》《幸福终点站》《楚门的世界》《心灵捕手》《当幸福来敲门》《美丽心灵》等,使学生在观看他人的人生中,体悟到生命的神奇和不易,人生会有各种挑战与挫折,但只要坚持,只要心存希望,加倍的珍惜,生命必不负你。

3.2推进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心理能力提升,尊重生命,发挥生命的创造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更多的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创新,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人的生命成长的角度去开发人的创造性,激发生命的冲动,实现生命的优化与超越。心理素质教育正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开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的教育方式。

3.2.1开展贯穿大学四年的心理素质提升计划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确立合适的自我概念及发展目标,正确规划大学生涯;大二、大三的学生要以帮助他们初步掌握心理调适技能以及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重点;对大四学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3.2.2因人因时开展专题讲座

对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教育,有针对性的提供教育与支持,如“敢问路在何方――大学新生入校适应讲座”“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心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情绪的调节与控制”“爱情让我欢喜让我忧”等专题讲座和报告会。

3.2.3提供不同主题的成长性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成长性团体辅导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种素质提升方式,“新生成长训练营”“自信训练营”“人际交往训练营”等在新生班级团队建设、学生自我能力提升和人际交往技能提升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3.2.4为大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计了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供大学生选择,如5月是心理健康宣传月、截止目前共举行了十一届,10月是新生适应周,截止目前共举行九届,11月是生命教育宣髟拢截止目前举行了三届,在宣传月或健康周里,设计内容丰富的活动,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或生命教育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生命意识,如开展展板设计比赛、主题班会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或者涂鸦活动、三行诗创作、团队拓展活动等。

3.2.5多种途径宣传教育提供知识来源和智力保障

伴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新生的一封信”;在新生入校之初,为新生发放《我是新生――大学心理适应手册》;在宣传月或健康周期问,为同学们发放制作精良的宣传手册、书签、折页等宣传材料,在食堂滚动播放活动视频;建设“上海海关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网”,提供网络信息支持;定期制作电子杂志《E心球》,截止目前共有21期;建设了“上海海关学院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微博、微信公众号“青青草朋辈互助联盟”,定期编辑心理健康或生命教育知识,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种活动宣传。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智力支持。

3.3开设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门直接介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有直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生命教育形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重视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赖以生存的环境,消除来自生存环境的心理困扰,学会应对困难和挫折,形成对自我或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具有责任感,拥有生命的智慧和健全的人格。我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大学生交往心理学》《大学生情感心理解读》等,无论哪门课程都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课程目标着眼于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理念,课程内容着眼于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课程实施着眼于师生的交往互动,课程评价着眼于学生的生命发展。

3.4打造一支既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又有生命教育意识的队伍

3.4.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培养

针对当代大学生日趋严重的心理困顿和生命困顿问题,我们既要从心理的角度去解决,更要从生命的角度去探讨,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既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又有生命教育意识的教师队伍,使他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时候,给予大学生极大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照。我院在有意识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外,下发生命教育专项课题,督促专兼职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研究。

3.4.2青青小草,平凡坚强――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骨干队伍

小学生生命教育讲座范文6

高师院校作为教育系统的“工作母机”,其学生是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未来的老师既要具备高尚师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较强的专业技能,在社会法治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又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加强法制教育,在长远层面上更要通过未来老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广大中小学生法律意识,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高师院校法制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紧紧围绕“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健全法制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增强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其运用法律能力,积极探索富有高师院校特色的法制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

一、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法制教育职责

院校领导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法制教育,把此项工作列为学校主要工作,并进入学校考核体系。宿迁高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学校联系社会公、检、法力量,用好社会法制教育资源,聘请市公安局法制处处长为学校法制校长,定期请驻地公安分局领导来校检查指导法制教育。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法制教育工作方案》,细致明确了各部门法制教育职责,形成了组织严密,职责明确的法制教育管理体系。

二、实施规范管理,形成学生守法习惯

法制教育成效要通过学生良好的遵守法纪习惯体现和实现,宿迁高师针对五年制学生年龄跨度大,认知结构复杂,生源素质差异较大的情况,实施严格规范的常规管理,积极推动依法治校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将学生管理制度汇集,编印出《学生手册》下发至每个学生,各系各班分别开展了学习《学生手册》活动。每年都开展教学质量月、行为规范月和后勤保障服务月活动。在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后勤保障服务的同时,通过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周、“两室文化”建设周、文明礼仪规范周加强高师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学生会、校团委及班委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把贯彻学校制度与遵守法律法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形成严守校规校纪、严守社会法制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法律教学,增加学生法制学识

宿迁高师结合学生实际,进一步增加法制教育载体,对学生进行正规而系统的法制专项教育。

1.认真抓好法律课程教学与辅导。在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生成长和专业设置需要,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伦理常识》等相关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增强法制类课程的教学成效;专门制订并实施了法制教育教学计划,开展了“法律伴随我成长”专题作文竞赛。

2.组织学习单行法律文本。对五年制中前三年学生系统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等单行法。充分利用校内广播站、电视台等媒体,定期推出法制宣传专题、专刊和专栏,形成全体学生学法的良好局面。

3.积极开设各种法律知识讲座。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与应用,学校邀请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同志为同学们做交通安全专题报告,举行了“文明交通,从我做起”签名活动;为加强《消防法》的学习与应用,学校邀请市安全消防咨询服务部教员为同学们开设“珍惜生命、远离火灾”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向学生家长寄发《创建平安校园告家长书》,动员家长参与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宣传普及《禁止传销条例》,邀请市工商局经检支队支队长为同学们开设了《认识传销,抵制传销》知识讲座;为有效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向学生及家长印发了《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警方提示》和《告学生家长的公开信》;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学校女生较多的实际,邀请市公安局警官开设了《女子自我防范知识讲座》,开展了全校管制刀具清查活动,联系市公安局、工商局对周边的旅馆、网吧进行了清查和整顿。通过系统的法律教与学,促进学生知晓法律,自觉守法。

四、开展德育活动,营造普法良好氛围

宿迁高师把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在德育活动中有机融入法制因素,做到两者统一谋划、统一实施。

1.加强生命教育。打架斗殴、自杀自残、暴力倾向等现象与学生生命教育缺乏关联极大。学校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的积极引导,创建良好班集体,开展专题生命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空间,组织学生到社会最底层体验生活,到医院感受生命残缺的不幸,到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等活动,让学生懂得人生宝贵、生命珍贵,教育学生学会调整心理,正确处理危机,增强抗挫折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校开展了每月一个系列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在每个系列活动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诵读《弟子规》及书写《弟子规》毛笔、粉笔、硬笔三笔字比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知书达理、遵章守纪,促进校园和谐。

五、关爱特殊群体,消除法制教育盲区

高师院校学生素质不同,发展状况各异,有品学兼优学生、贫困生、学困生,还有一部分心理一时有障碍的学生,以及经常违纪的学生。对他们要注重教育公平,坚持思想教育不放松,持之以恒地开展针对性帮助,做到爱生如子,耐心施教,积极引导,促进成长。

1.关注学困生成长。学习成绩一时下降或长期不理想的同学很容易自暴自弃,放弃努力,从而成为经常违纪,甚至是违法的学生。我校组织党员、入党积子、学干、团干、优秀团员对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结成学习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尽快树立信心,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2.关注贫困生成长。贫困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受到不良暗示,受到不公正看待,容易放弃学业,部分法纪观念较弱同学可能因攀比而偷盗。我校通过“奖、勤、减、免、补、缓”等综合措施,对贫困生提供各种帮助。我校每年评选并颁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达60余万元,每年资助学生达3000余人次,资助总金额达近500万元,组织师生对贫困生谈心,帮助他们战胜困难,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