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调研成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阶段性调研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阶段性调研成果

阶段性调研成果范文1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可爱的家乡

一、活动背景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想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就要让他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亲身实践、学做合一。新课改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亮点,它要求学生参加到活动中,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直接获得知识、能力和问题的结论。因此,我思考尝试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案

虽然学生曾上过几种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没有接触过,因此仍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我初步将实践领域确定为研究性学习,并把想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他们听后积极思考活动主题。最后我们选取了“可爱的家乡”作为主题,并且以此为主题调查研究内容丰富,与语文结合紧密。

接下来,我指导学生将主题分为“家乡的名优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历史名人”三个子课题,并引导同学们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爱好进行分组研究,选出组长。我们还制定了活动计划表,确定了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方案。方案确定好后,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三、阶段性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小组阶段性活动内容分别为:搜寻名优特产、了解旅游资源、寻访名人

这一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去相关环境中搜寻、翻阅书报、上网查找、制作调查问卷等方式来搜集资料。以小组内合作整理资料,各小组分别在班级做汇报的方式来交流调研成果。例如,“家乡的历史名人”小组的活动内容为:①制定调查问卷,发放给同学、老师;②采访专业人员,向他们了解家乡有哪些名人;③利用课外时间及节假日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书籍,利用网络查找,看电影、电视查找名人资料;④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名人事迹、故事、名人名言摘录;⑤以选派代表、小组合作等方式向全班汇报阶段性调研成果。

第二阶段,小组阶段性活动内容分别为:走进名优特产、考察旅游路线、阅读名人

这一阶段活动小组要走进调查目标进行深入调查,细致感受调查对象“家乡的名优特产”小组走进博兴“天子”老粗布厂参观采访,初步建立了名优特产与家乡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人们生活的联系。“家乡的名胜古迹”小组实地考察魏氏庄园、杜受田故居和秦皇台风景区,并撰游记、体会。“家乡的历史名人”小组在开展名人阅读长廊,制作名人书签、开展“名人故事会”等活动,并撰写了个人体会并交流。

以上活动均有小记者向报社发通讯,滨州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有部分实践体会刊登在校刊《躬耕》及校报《教与学导报》上。

第三阶段,小组阶段性活动内容分别为:宣传名优特产、建设家乡、争当名人

这一阶段,学生通过为家乡名优特产设计广告语(商标),创作赞美家乡名优特产的文章或诗歌;为家乡旅游资源开发提建议等或活动把对家乡的理解热爱化为支持家乡的一种行动;通过才艺展示、争当名人活动把对名人的尊敬化为促进自己成长进步的一种动力。

第四阶段,全面评价总结

举办活动汇报会,邀请校领导及相关师生参加。此次汇报会在校礼堂举行,学生展出了活动手抄报、魏氏庄园地图、活动体会、活动图片、活动新闻报导等资料,进行了汇报演出。演出由学生主持,分四个环节进行:环节一“家乡的名优特产篇”、环节二“家乡的旅游资源篇”、环节三“我眼中的家乡名人篇”、环节四“我的感悟”,演出在激情洋溢的诗歌朗诵《滨州赋》中结束。此次汇报会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四、学生的收获和及体会

新颖的课程模式,广阔的学习环境,以问题为中心、亲身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致盎然地体验、感悟,直接获得了知识和能力。

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后总结了他们的收获:培养了活动策划、活动统筹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学会写基本的调查报告、采访记录、导游词、游记、活动体会等。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愿意为建设家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针对学生收获、体会最集中的方面,截取了部分片段:

片段一:我重新认识了语文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我的看法,语文在生活中的用处太大了。如果你没学会规范用语,那你在与人交流时就会贻笑大方;如果你不会对看到听到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那你就不会真正理解你身边的信息,你的头脑意识就只能处于浅薄的阶段;如果你没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你的思想就不能能够被他人所理解……总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片段二:我不怕写作文了

阶段性调研成果范文2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探索规律的途径,改进工作的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调研工作的实践,深切的感受到,做好调研工作,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健全工作机制,联系工作实际,促进成果转化,这样才能促进调研工作,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展。

一、建立健全机制,增强调研工作的科学性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基础。只有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摆在突出位置,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调研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才能形成全员抓调研的良好格局。一是建立领导机制,落实调研责任。要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落实好“六有”措施:有领导负责,有专人落实,有量化指标,有工作制度,有检查考核,有奖惩措施,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二是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写作水平。要结合重点调研课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教授和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作报告,单位领导要经常就一些全局性的工作为干部职工出题目、提要求、压担子,严把调研材料质量,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搞好调研工作,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还不够,需要动员各部门共同参与,“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调研工作。四是健全激励机制,激发调研热情。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并认真抓好制度的落实:定了干,干了算,奖惩要兑现,对在调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发大家参与调研工作的积极性。

二、紧密联系实际,注重调研工作的针对性

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的目标任务,着眼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和亮点,(来源:文秘站 )分类施策,多管齐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是围绕重点问题进行对策调研。要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围绕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认真筛选调研课题,安排得力人员,进行合力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对策。二是围绕难点问题实施专题调研。要结合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紧紧围绕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实施专题调研,以求达到“知症结、开方子”的效果。三是围绕热点问题开展超前调研。要及时了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动态及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化解矛盾,凝聚民心,鼓舞士气,使热点问题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四是围绕亮点工作进行经验调研。对亮点工作,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始终保持一种“百尺竿头需更进一步”的精神状态,不满足、不停滞、不懈怠,通过调研,将经验总结好,将存在的问题找好,为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创造条件。

阶段性调研成果范文3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86-02

一、科研档案的特点

1.专业性强、系统性强。科研档案是各类科学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具体学科的综合研究,体现着非常强的专业性。不同学科专业的科研工作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科研院所科研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上,更要体现出专业的特点。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循环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的。因此它所形成的科研档案是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文件组,在档案管理上要尤为注意。科研档案如实记录着每一专题研发的各个阶段,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整套档案专题突出,单个文件材料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系统性强。

2.形式多样、数量大。科学研究院所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研究的内容多为各领域的前沿问题,有些甚至需要保密,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档案。该类档案具有对应性,因此使得档案形式多样、数量大。通常来说,一个科研项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档案材料:(1)科研规划、计划材料,主要包括上级主管机关下达的长、短期科研任务;本单位长、短期的科研规划等。(2)课题研究方面的材料,主要包括根据研究项目提出的任务,制定的方案,课题研究技术任务书、协议书,调研报告,上级主管机关的批示等。(3)定期的论证材料。其中包括开题报告、国内外情况考察报告、技术方案及方案论证材料、年度设计书等。(4)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方面的材料,主要包括研究试验大纲,各种考察、试验记录和计算材料,数据整理和分析材料等。(5)科研课题成果与总结、鉴定材料。主要包括课题成果报告,科研成果总结报告,成果鉴定意见书,课题成果鉴定批准书以及奖励文件材料等,这一阶段产生的材料是科研档案的核心。(6)科研成果推广材料和信息反馈材料。这是科研进程的后一部分,主要包括科研成果推广协议书,专利登记材料以及科研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形成的评价、建议和用户意见等。综上,任何一个研究课题,都由许多环节构成,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就有一系列的科研文件材料形成。这些文件材料经过整理归档就成为科研档案。

二、当前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重视程度低。现阶段,多数研究机构只注重科研成果以及产生的社会效应,很少注意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有些机构甚至没有相关方面的制度,科研档案与其他档案并无差别,科研管理部门在制订科研计划时,也没有把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计划管理工作实行进行结合,即没有真正地把科研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之中,这是传统意识存在的问题,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来保证。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档案残缺短少,完整性、系统性无法保证,使科研档案与科研管理相脱离,给科研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缺少历史数据,也无法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的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科研档案不同于普通的档案,不仅涉及保密,还涉及专业知识,因此,管理科研档案的人员应既懂专业领域的知识,又具备档案管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一个较高的层次进行管理。

3.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多数科研院所科研档案的记录仍以手写记录为主,辅以简单的Excel、图像保存等,这与当今信息技术大范围使用不相称,而且,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即便是运用了管理软件,也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这些现状与国家科技发展的现状很不相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

三、提高科研档案管理的对策

1.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科研档案工作及有关管理工作的研究,是科研管理中不可忽视的课题,应建立适合相应科研院所实际情况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规范科研档案管理。明确科研档案资料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确立各科室在管理中的角色,共同维护好科研档案资料,保证信息准确、明确。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也能够充分挖掘科研潜力,提高科研效率。科研档案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这种价值必须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实现,才有利于把科研档案转化为生产力,促使科研档案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阶段性调研成果范文4

论文摘要:高校科研档案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实力。科学有序管理好科研档案,充分挖掘其成果价值,有助于高校的持续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理清科研档案管理的思路,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科研档案是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经过一定整理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科研活动的基础和真实记载,直接反映着一个高校的学术水平,是一所高校实力的凭证,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在高校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档案在整个高校档案中所占的比例也显著增加,在学校科学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高校的科研档案,能够完整认识到它的作用的论述并不多。多年来,受到传统观点的影响,一般档案工作者认为只有学校管理性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管理,而对教师,尤其是个人自由独立形成的学术著作、手稿等不够重视,往往把它们排斥在档案管理之外,致使高校的科研档案比较苍白、贫乏,这是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这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资料的大量需求相违背的。因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档案局1987年颁发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对科研档案的归档与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如何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摆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科研综合交稿日期: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高校科研档案归档范围需要重新界定

界定科研档案的归档范围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高校学术档案归档范围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坚持成果性和记录性并举。科研档案工作主要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成果,“有利用价值”是保存它的重要原因和主要依据。因此,必须坚持科研档案的成果性。而科研档案的记录性强调其完整性、凭证性,有些科研档案或许没有成果性和利用价值,但是它反映了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历史,这些档案也应当妥善保存。因此,在确定学术档案的归档范围时,一定要两者兼顾,坚持双重性质并举。科研档案的具体归档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科研项目档案

科研项目材料档案是探索科研规律的实践活动的直接记录。主要包括:科研准备阶段中科研课题申请书、审批文件、任务书、项目计划书、委托书、开题报告、调研报告、方案论证和协议等材料;研究实验阶段中的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实验报告、项目进展报告、计算材料、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中的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参加人员名单、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成果和奖励申报中的成果和奖励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这部分档案是科研档案存档的主体。

(二)科研文书档案

科研文书档案是科研管理活动的直接记录,包括科研发展、总结、学校制定和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科研管理文件和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专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性科研文件材料。这部分档案是进行科学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和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进行项目申报、成果评奖及科研管理经验总结的依据,也是科研档案的重要部分,对科研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科研成果档案

主要包括科研年度统计表、教师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编写的学术著作、获奖成果和证书、专利和技术转让资料等。科研成果的多少是高校科研实力大小的依据之一,因此,科研成果档案的管理在科研管理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二、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科研档案收集不齐全。原因是:多数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研成果的与获奖,轻视科研档案资料的平时累积工作,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二)高校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缺乏。他们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什么一定要归档,放到档案室不如放在自己身边使用起来方便,于是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在科研过程中或科技成果奖励后应归档的资料不愿上交或找理由不主动上交。

(三)高校科研档案制度不健全。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证,不能做到上、下集中统一管理。高校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在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高校科研归档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四)高校科研档案重心偏离。在高校科研档案中,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传统简易设备多,现代化管理工具少,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高校科研档案材料。

鉴于此,高校科研档案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关键性技术材料少;鉴定、审批性材料多,工艺技术性材料少;文字材料多,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材料少;复印件多,原件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以及高校科研档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对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见解

(一)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理顺科研档案归档程序。科研档案是科研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研课题、某一项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研档案的四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为了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循国务院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完整、明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要求”归档。避免可能造成大量科研档案材料零散在外现象的出现。为此,必须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实现科研工作与科研建档工作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掌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保证高校科研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最终使高校科研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达到提高科研档案归档的质量和效率。(二)加强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重大、重点项目及高级别获奖成果最能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能力。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时间较长,往往有一些阶段性成果,每一阶段中肯定有技术进步和新的成果,这些档案材料既是学校的历史见证,又是新技术、新创新的基础。因此对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应从立项起就实行课题组预立卷归档,然后每个阶段产生的技术进步、最新成果、新立项的子课题份年度补仓到科研档案中去,以免遗漏,这对项目研究人员、学校和国家都有重大意义。

(三)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档案归档意识。科研人员是科研档案形成的主体,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提高,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将会使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推广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美国档案学家谢伦伯格认为:“档案部门进行各种努力的目的,就是把有价值的文件保存下来,并使它可供利用。”因此,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要考虑其开发利用问题。“档案的开发利用是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目前的档案查阅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层面上,游离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外,主要是靠手工翻阅档案目录,查阅起来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尽管目前多数高校科研档案已开始使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但使用范围仍局限于文档目录著入,档案利用的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不高。这种档案管理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科研档案的利用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使相关网站成为有效开发利用科研档案的窗口。

同时,高校的科研档案保管的是一批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它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结晶,包含着一定的知识产权。这就决定了高校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在对高校科研档案的利用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别人的劳动与知识产权,学会正确地利用科研档案,以避免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侵权的后果。

为在实际利用中避免侵犯作者的知识产权,可进行这样几项工作:

(1)对科研档案中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在卷内目录上打上明显的著作权目录标记,以提醒利用者注意。

(2)对科研档案中有著作权的作品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利用。

(3)在利用有著作权保护的学术档案时,使用者如不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利用,应与著作权所有者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证,或征得本人的同意。

总之,要通过多渠道,采取各种方法加大科研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高校科技人员的档案意识,做好高校科研档案的平时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高校科研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让高校科研档案为高校科研工作再出成果发挥应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月英.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10.30(10)

阶段性调研成果范文5

    关键词:远程教育;自主学习;促学网络系统;“三研法”; “三 方案”;科研成果

    从我省远程教育的现状出发,研发自主学习促学网络系统采用“三研法”和“三方案” , 能达到进一步客观评价、及时导学并有效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水平,既是学员与学员、 学员与教师、学员与教育机构之间进行远程教学的枢纽,又成为提高其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关 键。

    课题组抓实抓细此项重点课题,在已有的自主学习评价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再上台阶, 更新并扩展练习模块、作业模块与测评模块一体化的自主学习促学网络系统,进而提高全省 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质量,在深化远程教育的教学改革上狠下功夫。

    

    “三研法”能注重基点为创新智能和重点为高超技能

    

    在二十一世纪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人才需求中,创新智能是灵魂,创业技能是实现其价 值的根本,展现出创新的应用型人才是发展的命脉,必然成为新兴的远程教育事业教学改革 的主线。

    课题组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与综合统计法实施调研方案,摸深摸透全系统现有 的远程教育自主学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及其运行现状,进而达到以增强学员的创新智能 为基点,提高学员的创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自主学习促学网络系统。

    所谓抽样调查法,即自下而上深入基层,分别从办班单位、县级、地市级和省直属这四 级远程教育的办学实体中,随机抽样。同所去单位的学员和教职工促膝谈心,通过多条渠道 ,采用各种方式,志同道合地按规范的评估标准,逐一对所在样点所运用的原项目进行定量 、定性和定位。这样能使这些抽样既具有个性,又具有共性,能比较全面地展现出原有研发 的网络系统运用的实际状况。

    所谓对比分析法,即采用以上抽样调查的实证材料,按同一级别的远程教育网,同一类 型与同一层次的远程教育等划分。此后对同类者进行由此及彼和由表及里的分析,既能肯定 并发扬原有网络系统的长处,又能从这些各类典型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其不足之处和尚需改 进的要点。

    所谓综合统计法,即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全省远程教育的互联网,全面 收集各级各类此方面的相关文本材料。再按四级远程教育网划分好办学管理层次,按学历教 育与非学历教育划分好办学类别,按成人专科、普通专科、开放专科与开放本科划分好办学 类型,按理工科、文法科、经管科等划分好专业类别……,构成原有网络系统的综合统计与 实况分析的评估数据库,能一目了然展现其现实运行的全局状况。

    以此“三研法”所获取的成果为依据,其一,从中发现其独到之处,确定促学系统,增 强学员智能的创新要点;其二,从中挖掘其难得之处,运筹研制促学系统的提高学员技能的 实用软件;其三,从中领悟其阶段递进式研究程序,调整并改进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方案; 其四,从中掌握其进行科研工作的使命感、进取感和实效感,形成促学系统的良性循环的递 进式更新机制。

    课题组采用上述三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便能注重显示灵活的基点,抓住决定根本的 重点,使这一重点课题进入下一步崭新的研究阶段。

    

    “三方案”能扩展三大模块的兼容性、交互性和更新性

    

    课题组继往开来,实施了三项恰到好处的研究方案,于是架设起实现此项科研课题阶段 性目标的桥梁。

    外延式拓展方案,能扩大自主学习促学网络系统的兼容性。在原有网络系统的基础上, 统筹兼容国内外同类的远程教学优质软件资源,从数字系列、多媒体系列和高速系列三方面 ,研制出能适合本省全系统的共用的促学网络系统的软件。第一方面,即用于此促学系统的 数字视听硬件适时换代,所研制的数字导学软件率先更新,为多方位实施此科研课题提供了 数字信息技术保障;第二方面,即在所开发的自主学习促学平台上,增设cai与vbi等助学网 络课件、dvd与vcd及cd—rom光盘等多种信息媒体,在比以往更丰富的平台上实现多种教学 媒体的组合,具有集成性与实效性的作用;第三方面,即所研制出的全新的促学网络平台能 登上更新的信息高速公路,短期内运行速度增快百倍左右,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同 类教学信息。这样运用外延式多元化的方案,就能面对此项课题研究的内容多、涉及面广、 导学性高、实效性强,面对人才培养优胜劣汰且多竞争的局面,面向多层次、多类型、多专 业、多需求的学员,先行    扩大此促学系统兼容性的科研成果。

    典范式细化方案,能务实自主学习促学网络系统的交互性。在全省四级远程教育网中, 选准各类成功应用此促学网络系统的典型,既能有的放矢,又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在深 入总结各类典型的过程中,能检验并且对此系统的各类软件的编制精益求精:所完善的练习 模块,能便于学员平时上校园网选用教师所的课程各阶段练习题进行演练,运用直播课 堂与分级视频点播教学平台,主动上网进行多媒体的学习与小组研讨,在考前能用校园网进 行在线模拟考核练习,及时按导学教师制定的对应的整套标准正确定位,判知自己掌握所学 知识的程度,进而后来居上,优中取优,领学在先;所完善的作业模块,能利于学员结合所 学专业课程的实际,用有效的时间在线完成并提交相应的作业,也能使导学的责任教师在线 评阅学员作业,查找未很好完成作业的学员并及时督促,还能把作业成绩作为形成性考核成 绩,导入此平台促学管理系统库,供学员与各级教学人员及时查讯,以据此改进教学工作; 所完善的测评模块,能益于学员和教师随时上网勤学与导学,随时相互测评定位,随时增强 自学与导学的实效。另一方面,进入促学系统各研发阶段时,按照各级分校、省直属教学点 、基层办学单位三级教育网的类别,因时、因地、因需召开现场示范会和表彰会,用榜样的 力量带动运用此项课题成果的全局。如此典型式的细化方案,既能提高学员自主学习和教师 导学的互动性、艺术性与有效性,更能使此课题促学网络系统的交互性更加求真务实。

    问责式目标方案,能强化自主学习促学网络系统的更新性。具体而言,课题组成员从研 发自主学习促学网络系统的高水平、高压力、高效能等特色出发,按照所承担的研制任务, 制定出分阶段、分时段(即月、周、日)的具体责任目标和具体指标,此后注重两个要点, 按时检查完成达标的状况。所更新者能达标为第一要点,即相对于已有的网络平台,适时完 成所分担部分的促学网络的技术升级,编制出用于全省校园网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系列化软件 ,能成效显着地方便于学员按需选准媒体,组配自主学习的知识结构,又好又快地掌握上网 学习的自我评价与提高自学能力的方法,使之能随时与教师和同学上网交流,实效倍增,多 层次、多方位、更上一层楼开展自主学习。所更新者能超标为第二要点,善于采用递增式模 式更新所研发的促学软件,不但能按期达标,还能在原已规定好的时段内高质量地超标,创 造所更新的系统软件价值的更大化,重点放在教学与科研的过程、方式、手段与软件的研发 模式上,能位居同类促学网络软件成果的前列。这样的方案能时时处处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 ,采取目标制与问责制展开竞争,胜中取强,强强联合;按用项的突出业绩和效益重奖,使 其科研上成典范、职务职称上能晋升、物质奖励上得实惠、名气上信誉高,在更新此促学网 络系统和科研工作中,更能出好、快出、多出相应的科研成果。

阶段性调研成果范文6

关键词:课程设计 校企合作

一、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是以我院的办学理念及教学改革总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学院办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设计目标必须服务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它是课程设计的灵魂;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的教改目标既是人才培养的途径也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具体的体现。课程为专业服务、专业为就业服务、就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的导向、原则和路线。《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近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多次走访人才市场进行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专业、课程论证;并深入不同类型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电算化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企业需要的不再是能简单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的人员而是能使用ERP软件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的人才。

基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为中小企业培养财务、业务信息化处理人员的专业定位,本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业务核算、财务核算岗及ERP项目实施岗。不同于《会计电算化》课程,《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采购、销售、库存等相关业务部门核算岗位及存货会计岗位。

这就是我们课程设计的导向,课程设计要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基于采购、销售、库存、存货核算岗位的工作过程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构成了《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

3.课程定位。作为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ERP软件进行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的专业核心能力,它开设在第四学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为了更好的满足就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我们采用嵌入式合作模式,与用友公司、银河人才网合作共同开发了《ERP供应链管理系统》教材、实训指导书及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项目,同时整合了一系列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如教学大纲、习题库、多媒体实训室、沙盘模拟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基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以用友公司22年与全国80万客户成功合作经验,我们直接选取用友培训教育学院的《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标准作为我们这门课的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具体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为满足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由用友公司负责教学内容的制定,我们编写讲义并随时补充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开发性和动态性。

《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引入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帮助同学们了解行业、企业现状,对企业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性问题进行分析,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日后从事相关业务、财务核算岗位及ERP项目实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项目驱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

下面选取具体一个单元-赊销业务的处理为例来介绍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

首先进行任务告知,本单元的任务就是赊销业务处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明确赊销业务处理流程,了解前期的参数设置和业务处理的关联;培养熟练使用软件处理赊销业务的能力。

然后进行任务准备,教师进行实训案例讲解并发放相关原始单据和凭证,包括出库单、销售专用发票、各种凭证等。

最后进入任务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调研成果展示,第二阶段:业务演练,第三阶段:师生互动,第四阶段:要点总结、教师点评,第五阶段:流程修订,第六阶段:学生总结,自评

在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可针对知识型项目、技能型项目、综合型项目的不同灵活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并有效利用FTP网络平台、网络学习平台、各种网站等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

评价并检验教学成果好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考核,本门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期末考核引入了行业标准-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平时考核突出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的特点。

四、教学成果与社会评价

通过对《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这门课程的设计我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教学成果,同时,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可以保证100%的取得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近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同学还多次代表学院参加相关比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包括第二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技能大赛河北区总决赛团体一等奖、“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河北总决赛二等奖等。

此外,我们的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单位都表现良好,获得所在单位领导较高的评价。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通过课程设计的改革,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五、课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