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的看法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1

[关键词]数字鸿沟特征属性

一、数字鸿沟概念界定

数字鸿沟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是,追溯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相关理论,则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知识沟理论。

数字鸿沟本身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跨学科性。数字鸿沟涉及了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信息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范畴;(2)动态性。数字鸿沟研究的ICT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而不断变化,从传统的电报、电话到互联网,从拨号网络到发达国家的宽带上网,数字鸿沟的范畴在不断发生变化;(3)综合性。人们必须从多个视角来描述数字鸿沟,因为数字鸿沟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为数字鸿沟的研究造成一定的难度。

因此,针对数字鸿沟具有的特征,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数字鸿沟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讲,所谓的数字鸿沟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互联网为代基于经济视角的国际数字鸿沟研究表的新兴ICT普及和扩散中的不均衡状态;从广义上来讲,数字鸿沟是ICT在各个国家、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的集合体,表现为个人和企业在ICT接入、使用、生产和应用创新上的差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与信息的创造、理解、应用和吸收能力的差距。其中,狭义的概念强调时效性,主要针对目前互联网这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在各个主体之间普及和扩散问题,强调数字鸿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均衡,表现为各个主体在信息通信技术拥有数量上的差异,强调“硬”鸿沟;广义的概念则将数字鸿沟的范畴扩大化,将“数字”泛指信息通信技术,从信息化的广度来理解数字鸿沟的动态性和综合性,强调“硬”鸿沟和“软”鸿沟两方面的内容。

二、数字鸿沟的属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界定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后,本文归纳数字鸿沟具有如下的基本属性。

1.技术属性

不同的技术在各个主体之间的差距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早期的电报、电话、传真等基础技术,到目前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在应用和普及方面的不平衡状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传统的技术差距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而不断缩小,但是新的技术差距又不断出现,说明数字鸿沟的研究范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造成的。就像20世纪80年代强调电话接入的差距一样,当前的数字鸿沟主要针对互联网接入,关注不同地区、种族、年龄、收入之间在互联网接入水平上的差距,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更多地关注互联网宽带接入上的差距。

因此说,只要客体目标在变动,技术水平的差距持续存在,数字鸿沟的技术属性使数字鸿沟同时存在着量变和质变的发展形态。不同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普及都遵循S型增长曲线,其中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传统ICT的普及过程,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兴ICT正处在快速增长期。这种技术扩散的变化趋势对数字鸿沟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很大的影响。

2.社会属性

数字鸿沟同时表现出社会性。不同年龄、种族、性别和地理位置的个人和群体是否能够访问和使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表现出社会的公平性,体现了社会包容和数字民主,数字鸿沟的存在无疑导致部分弱势群体的边缘化。ICT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道德、传统家庭的看法,决定了人们在数字化时代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如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的:“计算机不再与计算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我们经由电脑网络相连时,民族、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将会改变,让位于大大小小的电子社区的价值观”。数字鸿沟的存在,无疑将产生传统价值观和现代网络生存观的并存与冲突。

3.经济属性

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传统的技术差距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延伸,这些差距与信息经济特征与规律的融合和发展,将对微观个体的经济效益提高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作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凸显出它的经济意义。在2002年世界电信发展报告中,研究者就曾经直接将数字鸿沟等同为经济鸿沟。

从ICT本身的经济特征来看,互联网为代表的ICT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和特征,表现出网络外部性、知识溢出以及报酬递增等特点,对于各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从经济视角考虑,消除数字鸿沟的实质就在于如何利用互联网为主的ICT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宏观上促进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数字鸿沟的特殊性正在于将工业化中的物质财富差距延伸到信息化时代中的数字财富差距,又进一步影响到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差距。

4.知识属性

从狭义概念上看,数字鸿沟表现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在不同主体中的普及和使用水平的差异。数字鸿沟溯源于知识沟和信息沟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知识沟现象。信息通信技术只是承载知识的工具,数字鸿沟的存在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发现、获取、理解、吸收和应用上的差距。在新经济形态中,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发达国家利用其在信息通信技术上的优势,不断扩展知识的边界,导致发展中国家所追赶的始终是不断变动的目标。因此,数字鸿沟更多地表现为创建知识、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等能力上的差距。

综上所述,数字鸿沟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鸿沟是技术鸿沟,信息通信技术本身的特点影响其普及和扩散;从社会层面看,数字鸿沟就是社会鸿沟,是传统社会分化现象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续;从经济层面看,数字鸿沟是经济鸿沟,不仅仅是各主体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等和不平衡在网络经济中的体现,同时也造成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恶化;从知识层面看,数字鸿沟是知识鸿沟,是不同群体在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上存在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卢斯夏诺•弗兰克:数字帝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J].与现实,2003,(5)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2

关键词:信息型文本 文本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即将“严肃文学作品、官方文告、自传文学、私人书信”等归为“表达型文本”;将“自然科学、科技、工商经济”文书归为“信息型文本”;将“通告、说明书、公共宣传、通俗作品”等归为“呼唤型文本”,并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是一种侧重源语的翻译方法,而交际翻译注重目标语,强调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更注重其内容和形式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适用于表达型文本,而交际翻译适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应注重信息翻译、内容准确以及表达自然,根据交际翻译原则,可以采用增添、省略、词性转换、语义融合及拆分、调整句序、被动句和主动句互换等翻译策略达到以上要求。本文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译文的翻译为例,分别阐述着几种翻译方法的应用。

短语方面:

(1)增添

The period began with the juxtaposition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role of tourism.

试译:这一时期开始于对旅游业作用的两种不同看法。

改译:这一时期,人们对旅游业的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评论:添加主语“人们”, 句子更符合汉语习惯。

(2)改变词性

Challenges have also come from open expressions of civil opin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relating, for example, to social inequalities, nepotism and corruption.

试译:此外,挑战还来自互联网上有关于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及腐败等民意公开的表达。

改译: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就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及腐败等问题公开发表意见,这也是挑战的一种来源。

评论:将动词“come”翻译成名词“来源”;并将名词“expression”翻译成动词“表达”,读起来更加通顺。

(3)语义融合

Indeed by rearranging the surrounding weekends, people were actually able to take three one-week holidays, known as ‘Golden Weeks.

实际上,通过调休,人们可以享受三个七天的假期,又被称为“黄金周”。

评论:将“by rearranging the surrounding weekends”翻译成“调休”, 而非直译为“重新安排相邻的周末”,更简洁。

(4)语义拆分

Domestically this was a period in which China underwent remarkable changes…

试译:这是一个国内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改译: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评论:将 “period” 单独译出,句子的语义更加清晰。

句子方面:

(1)调整结构

This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s the true rate because it excludes workers laid off after Enterprise Reform, since they still receive a basic portion of their salary.

试译: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因为没有把企业改革后的下岗人数算进去,他们还拿着基本工资。

改译:由于企业改革后的下岗工人还拿着基本工资,他们没有被算进去,所以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

评论:原文包含三个意群:“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没有把企业改革后的下岗人数算进去”,“下岗工人还拿着基本工资”,将这三个意群的顺序重新排列,新的句子结构更加通顺。

(2)语态转换

This is reflected in CNTA's policy document ‘Tourism as New Growth Pol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which suggested…

试译:这反映在中国国家旅游局政策文件《旅游作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中,文章指出:……

改译:中国国家旅游局政策文件《旅游作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反映了这一观点,指出……

评论:将原来的被动句改为主动句,句子主语变得鲜明。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文本功能翻译理论,论证了交际翻译是翻译信息型文本的有效方法。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内容及通顺的表达是关键,因此可以采用增添、省略、词性转换、语义融合及拆分、调整句序、语态转换等翻译策略达到以上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刚.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冯庆华.翻译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房地产;安全;系统;看法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地产档案简单来说就是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收集的各种载体内容的有价值的文件资料。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房产档案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档案的数字化和安全化成为房产档案中日益突出的关键问题。建立健全规范的数字管理系统,维护好信息资源安全日益成为我们工作的重心。如何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仅是主管部门的事情,也是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所关心和关注的事情。构建高效的信息数字化管理档案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因此,对档案的信息化数字管理的安全和构建方面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

一、档案数字化在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作用

产权管理根据

在信息数据化档案逐步完善的时代,房地产档案已经成为明晰产权、保护当事人权利的重要根据。在对房屋实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房地产信息化档案可以作为原始资料来参考,因为这些数据信息真实再现了房屋的权属状况。另外,与传统形式的房地产档案不同,信息数字化的档案便于更新。当房屋的权属关系发生变动时,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采用便利的方式更改档案上的相关信息记录,使档案能够准确反映产权状态。

促进交易发展

信息化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繁荣的保证。要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落实各项房屋政策,就要首先高效合理利用相关档案。随着房地产市场交易活动的纵深发展,房屋买卖、出租和抵押等交易形式也日渐完善,这些交易行为的实现,都要以数字化的房地产档案为根据。行政司法机关要确认某种交易行为的合法性,也要查阅房地产档案,从中发现一些不合秩序或违法交易现象的存在,并及时加以制止。

辅助政策实施

数字化的房地产档案,不仅是处理房屋纠纷、维护权利人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落实房地产政策的有力保障。国家出台的各项房地产政策,都是为了盘活市场、稳定经济发展,并提供群众生存的基础性条件。在房地产市场管理方面,调整性的政策包括房屋税收政策、特殊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房贷的调节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都要通过房地产档案信息来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的房地产档案发挥了保障民生功能。

二、当前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薄弱

据统计83%的信息安全事故,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程序操作造成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交流互用密码,文件之间的互相传输,资料资源的打印丢弃。除此之外,有限的技术管理水平,缺少监控的电子档案的查阅,管理制度方面的混乱缺失等一些原因也是安全隐患的来源。

管理范围局限

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一个特定的行政规划区域内,只能有一个管理房屋权属登记的部门。房屋属于不动产,它的产权属性记载具有唯一性,这就导致了房地产档案信息的管理范围有地域的局限。为了突破这种局限,我们有必要探索实行房地产档案的网络连接方式,提升房产信息的共享效率。例如:可以在房地产档案管理部门中设置扫描设备、读卡设备等先进的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过程的无纸化发展,拓展房地产档案管理的范围。

(三)人员素质不高

当今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仅限于保管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含义扩展至对档案信息的有效监控。为了适应数据化的新要求,房地产档案管理者应当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然而,许多房地产档案的管理者不能做到依据工作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知识构成,也不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吸收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不利于提升管理活动的技术含量。

另外,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房地产数字化信息的安全。在数字和信息时代,信息的交换是通过网络媒介实现的,提升房地产信息数据的网络管理水平,也是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如果管理人员不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常识,就无法保护房地产档案的完整性,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丢失。

三、如何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

(一)实现数字信息管理

数字化档案是房地产档案数字管理的基础前提。建立健全数字化体系要把握好层次节点,分有偿和无偿两种服务。一般性远程和传统的下载、查询等服务均为无偿;对于比较深入的专题话题搜索、查询应是有偿。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统筹的规划管理。对于内部信息员工只能通过内部局域网进行查询。公共开放的档案所有的群众都可以公开无偿的查询。通过内部外部分开管理的方式更好的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房地产档案的数据管理,应当在一个标准化的环境下进行。只有这样,数据资源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储存信息时,应当力求实现储存环境的标准性,营造有利于数据更新、数据维护和有效利用的良好信息环境。

(二)培养新型管理思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住房观念和思想也不在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房地产档案管理带来了种种挑战。随着房地产档案利用的越来越频繁,给房地产的工作人员带来的压力,要求工作人员提高效率,在科技的发展带动下,房地产信息由原来的封闭性已经开始逐渐开放。同时也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思维的转变。房地产档案的管理者应当确保信息数据的存取安全、利用方便和修改程序严格,维护和保存好房地产信息,并注意规范信息的格式。当电子文档所存储的数据发生迁移时,要管理好重要的数据,防止这些信息遗失,给管理工作造成损失。

(三)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树立三大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对于房地产信息档案管理我们尤其要注重档案的安全问题。首先贯彻档案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同时进一步完善各信息管理体系。其次,落实信息安全的问责制,制定合理的信息应急应对措施。再次,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进一步培训培养。这些对档案的保密与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学习能力,也就是档案管理人适应社会进步的能力,对于数字化信息管理,与时进步的能力。学习能力强的档案管理者,才能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数字信息化中,合理,快速的对房地产档案进行正确的把握和管理。

(四)强化档案编研实践

要使房地产档案能够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强化对房地产信息档案的编研活动管理。在档案管理者的传统认识中,房地产档案的编制主要是文书形式档案的编制,没有扩展到其他的编制领域。近些年,房地产交易活动日益频繁,房地产档案编研的重点已经转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交换、房产买卖等协议的编制。这导致房地产企业更加迫切需要准确的房地产信息,来提供决策的科学根据。为此,房地产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调查和数据收集工作,收集准确的数据来源,为需要相关信息的企业提供质量优良的服务。

结语:

在房地产的信息化管理中,我们要坚持房地产信息档案数字化的长期性。并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不断的创新,稳步前进。只有这样房地产信息档案的安全性已经档案管理的混乱性,才可以得到根本的扼制。在信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中,我们要根据现实要求,不断的更正,制订合理有序的规章制度。对于房地产档案实施数字信息化管理措施,根本目的是提高房地产档案的利用效率,并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服务于社会和民生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王辉.如何做好房地产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J].黑龙江档案,2010(12)

[2]田滨海,韩虹 .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提高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万巍.浅谈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J].现代经济,2012(9)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4

摘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信息化由专业术语演变为大众用语;在观念世界里,人们对生活的看法也在经历着由科技进步而激发的大震荡。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让信息化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来得迅猛。在这种情况下也使得其参与性、互动性增强,公众的参与增多。也使得艺术形式冲破传统的束缚,出现了更多的演变及创新。

关键词:信息化;计算机;转变;影响

当今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全球化趋势,另一个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计算机、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将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几乎对任何信息都能进行数字化处理,因而具有成本低、易传输、高保真、有利于再创造等优势;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形成网络化的信息高速公路,从而打破传统的时空观,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再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极大的容量,因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存储能力和极快的处理功能,当其在网络中运作时则会成为一种革命性工具;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高的宽带,从而为信息洪流提供必要的快速通道。作为人类信息器官的扩展,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同步前进,并不断发生着革命性突破。

1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对设计的影响

1.1数字化的介入首先改变了传统的创作方式

由于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绘图专家Coreldraw以及动画经典3DMAXS等的普及应用,使得传统绘画中,用笔的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国画,用笔是非常重要的技巧,而且用笔的方法几乎是全部,这些在数字化的今天显得有些苍白。

1.2选择性,方式的转变

由于大部分作品的创作也是为数字化服务的。因为数字化的艺术不仅局限在静态画面了,动态的和各种质感颜色的都可以表现出来。人的大脑被解放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力,传播方式当然就有了巨大的变革。

如果你的作品受到大家的欢迎,可以一夜之间让全世界数亿的网民看到欣赏方式,由原来的经典欣赏细细品位变成了快餐式的文化打开即看,看了即关,而且可选择的非常多。

1.3对设计的影响

电脑技术给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电脑设计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和立体化的商业竞争,用电脑技术表现同时也是方式的创新。

2数字化艺术在设计上的优越性

2.1随机性

艺术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生产。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创作,是一种以笔为主要媒介,由人独立完成的(即使有合作,也是人与人的合作),有目的的创造活动。而计算机绘图是把计算机绘图系统当做一支“笔”,利用计算机彩色图形显示系统所提供的“菜单”进行创作,并用高技术来管理,将计算机当做一个创作伙伴,这种在人机对话、密切配合、共同思维情况下产生的作品,因其随机性,结果有时是出人意料的,会具有极其独特的风格。

2.2简洁性

简洁是重要的科学与艺术原则。自然界的状态往往是不规则的,如云雾、山脉、海岸、水流等形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而出现的分形艺术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理解和高度概括自然界一切难以描绘的复杂物象,将艺术简洁化,使艺术达到更高境界。

2.3虚拟性

虚拟性是将不可见的事物视觉化,它是艺术的本性和基本功能之一。从古到今,艺术形式都以塑造完美的虚拟世界、“制造”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幻想世界、感受令人向往的虚拟环境中的真实等为最高追求。而数字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虚拟化,它构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生存方式,使创作者融入艺术创作环境之中成为可能。

2.4作为技术手段来说

技法方面讲,数字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工具,它给设计的制作过程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在传统设计教育中,教学一直沿用以表现技能为基础、技法训练为中心的原则,从概念构思、图形设计到实体建模,分成多个层次和阶段,学生的设计学习是在具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以及掌握了有关工具和材料的前提下进行的,设计创作则以手工为主要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数字化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行为。它利用计算机彩色图形显示系统所提供的“菜单”进行创作,不仅声图并茂、存储量大、展示快捷、图像逼真,而且实时设计、随意编辑、修改、调控、复制和制作各种特技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设计的速度,使学生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概念分析、创意构思、选择评价等方面工作。

2.5从观念上讲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网络经济;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7日

一、网络经济的含义

对于网络经济这个概念,目前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在国内一些学者对网络经济的研究文献中,乌家培对于网络经济的认识较为全面并被广泛引用。2000年乌家培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次对网络经济的含义进行把握。

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

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看待网络经济的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把组织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产权结构和交易成本对激励和经济行为的影响来拓展新古典理论的适用范围。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主要由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违约成本等构成。Willianmson在1985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中,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事前的交易成本包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事后的交易成本则是契约不能适应交易所导致的成本。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交易成本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引入,使得经济学对于现实的解释更加合理,拓展了我们对于很多问题理解的角度。

制度是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约束(组织结构),这一系列约束构成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制度结构的特征严重影响交易成本的大小,交易成本的大小反过来也影响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Douglass North指出,现有的经济史研究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忽视了交易成本。同时,North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将交易成本和思维形态引入了经济史的研究,他以经济形态的变革为起点,分析了伴随着经济形态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和思维形态差异在制度变迁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他依据自身提出的分析框架,详细分析了西方经济史上两次伟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农业的发展,即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即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在他看来,每一次新经济形态的出现都有着分工的深化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每一次旧经济形态消失的背后,也都隐藏着分工深化和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交易不断扩大、人们思维形态差异的扩大化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上升。

网络经济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回望过去这十几年间,Google、Facebook、Twitter、百度、腾讯等众多国内外网络公司创造了财富神话,如今,这样的神话还在不断地酝酿与创造,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以各种数字网络设备为载体,传递信息流来实现个体之间的各种交换,信息是网络经济的核心资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能够方便、迅速的获取与传播,从而减少了现实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获得与传递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但是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本身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它是经济史上的第三次变革。

网络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分工的深化。非一体化,是指企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之间的相互兼并,转变为更多采用外包、合作、联盟等形式。非一体化体现了分工的原则,使企业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功能,同时又解决了原来分工后的协调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自身的网络平台与其他厂商开展合作,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厂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方便,这促进了分工的深化。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易的扩大,交易扩大会产生更多的交易成本;伴随着分工深化的同时,也会促进人们思维形态的个体差异化,这也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North认为,思维形态节约了人们必须拥有的信息数量。当一个社会成员有相同的思维框架时,定义构成制度约束的正式社会规则不必很清楚,实施机制和程序可以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当社会有不同的思维形态时(这反映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程度的提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首先要耗费资源于准确定义规则,继而要耗费资源于实施这些规则。

网络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膨胀泛滥的时代,如今人们担心的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于接受与筛选信息;同时,网络经济本身基于的网络设备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了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些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人们容易实施欺诈行为,这需要特殊的监管制度才能有效地监督人们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这些只是列举的网络经济带来的成本的一部分。

三、网络经济的趋势

笔者把思维形态理解为世界观,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对于同样的客观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差异,即思维形态的差异。网络经济带给人们思维形态的差异,但它的不断发展又为人们提供了加深彼此沟通交流的物质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交往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加深是相辅相成的。虚拟的网络将现实中分隔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分享自己或者别人的经验,或者直接与别人交谈。这些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扩大的社会交往的需求,facebook、校内网、新浪博客的成功就体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会促进某些思维形态的形成与传播,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思维形态差异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比如,网络可以使好的厂商的口碑迅速而广泛地传播,这样一来许多顾客可以省去搜寻和筛选产品所付出的成本。

人是社会经济的最基本的主体,经济是人们构成的经济,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长期以来,人际关系淡漠的市场经济向人们灌输着“理性人”的思想,同时,专业化分工引起的思维形态的差异也渐渐磨灭了人格化的交易,“理性人”只关注着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会增加,人们不再停留于物质方面的享受,也不再局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而会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自身的交往范围,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正是因为适应了人们不断扩大的交往需求,而这一趋势才刚刚开始,并将持续下去。如社交网站成功的商业化转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主要参考文献:

[1]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J].学术研究,2000.1.

数字经济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优势弊端要点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将经过鉴选、原本存储于传统载体上的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加以存储、保护、检索利用的系统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了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与队伍交往活动的增加,一方面,使得档案种类不断增多,内容复杂多样,档案数量急剧上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社会对档案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更需要提供一些系统、安全的档案信息服务,这就使得档案载体类型已经不单单是过去的纸质档案,更多的发展为图片、音像等多种载体模式。由此可见,档案数字化已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就高校档案数字化的优势和弊端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信息量的博大与政府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办事效率的低下就显得格格不入,过去办公为粗放型模式,这样便无形中增加了办公人员及相关费用。为了解决、消除成本大幅上涨等一系列问题,数字化管理档案便突出了其优点。传统档案信息一般为纸质,这样不方便保存及管理,如今通过数字化管理档案使其成为文档保存于电脑中,不仅节约了一大笔保管费用,节省了使用空间,而且管理、搜索起来也异常方便,这也避免了纸张浪费及相关人员配置等问题。

2.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

数字化档案管理应用于高校当中,不仅可为学校办公人员提供了便利,而且可以时时更新资料并归档保存。除此之外,此管理技术可以方便用户进行资料查询、修改等操作,使工作更细化、更简化,可真正让用户随时掌握网络信息。不得不说数字化档案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为国家发展带来了重大推动作用。

3.有利于高校各行政部门和系部立卷制度的落实

以往高校档案管理员对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并不了解,档案管理与各部门实际工作之间便产生了差异、不同步,从而导致材料不完整、档案质量存在问题等现象出现。当我校应用数字化管理之后,数据进行网络化,各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数据传输至档案管理室,这样档案管理员可以通过网上操作进行档案数据更新及归档,为档案管理等工作提供便利,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档案齐全,立卷制度得到落实。

4.有利于提高高校档案信息全面化

通过调查发现,以往管理模式主要是对档案进行分类、分区域、分时等来进行整理、存档,这样只能有利于单一文件查询和保管,但并不利于数据的及时更新和众多文件查询。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后,通过网上管理信息资源,对各档案进行分类、存档并保存于指定硬盘中去并标注。若办公人员想查询某一文档,可以通过检索等功能来搜索所需文档及数据。若同一时间发生众多的事情,可以在文档分时的情况下再细化。这样便使办公人员可以各方面掌握情况并能添加或修改所需数据,及时更新资料防止数据遗漏。

二、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劣势

在我国档案数字化管理应用还没有几年,属于新兴管理模式。我校在此方面的应用也只是属于初级阶段,难免应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如下:

1.由于病毒等因素导致电子文件保存、归档时间有所限制,所以不能长期无限制保存,存在不安全隐患。虽然电子文件具有占用空间小、方便用户操作以及网络传输速度快等优势,但在安全方面却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难以控制,如信息的保密、利用工作等。由于电子文档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修改,通过修改,以往的数据信息将不再存在,而以修改后的最终信息来进行保存,用户也无法查询最初数据情况。如果用户误操作保存的话将损失重要数据及文件资料,对工作也带来不利因素。

2.数字化档案存储受载体制约性强

数字化档案应用,其性能、数据传输等功能与所使用的计算机软硬件有所关联。虽然计算机存储容量很大,但总有“山穷水尽”的时候。不仅如此,现今网络发展迅速,技术先进,计算机软硬件更新速度比较快,很可能会出现文档在旧系统下可以正常更新、保存,但在新开发的系统下却存在识别问题,不能完整兼容或不能正常读取。若依旧使用原有系统,可能出现技术落后,对日后管理操作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影响。虽然每个文件占用空间小,有时只有几KB,但这些都是各部门、各办公人员的劳动成果,都花费了人力和物力。这些电子文件跟纸质保存有很大区别,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侵害或人员误操作等导致数据丢失,这些因素都会给电子文件保存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3.档案进行双重保存,加大空间利用及资源浪费

通常文件档案需经过纸质、电子文档的保存,有时为了更加可靠的保存会进行电子文档备份,虽然文件保存可靠性提高,但是操作多、占用空间大、资源也有所浪费。由于在文件保存过程中,文件通常人手一份,给办公人员及时更新数据提供便利,但无疑加重了工作量和人员量,通过电子文档的数据更新及保存,纸质档案保存也得更新。虽然保存方式不同,但内容相同,工作细化的同时便造成了人员及资源的浪费。

4.高校数字化档案利用率低,阻碍现代化管理进程

虽然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在高校推行多时,高校各部门及人员对此管理系统的认识还不到位,并没有产生合理利用这一想法和具体操作。办公人员由于长时间使用以往管理模式和理论,信息数据的检索模式已经有所习惯,对这数字化管理系统了解不深,便会或多或少忽略其优势。人们对于档案管理认识有所局限性,忽略网络传输的便捷及网络资源。长此以往,办公人员对数字化档案认识不足使其利用率降低,计算机网络功能在工作中的应用也仅限于文字编辑,信息传输及打印等小功能,这样便使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了人员及其资源浪费。

三、实施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注意事项

通过本人对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具体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从以下几个要点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1.建设好高校系统工程

如何进行信息共享、档案电子化保存等,是一个重要目标,具体可以下几方面:

软件方面:对于软件开发方面进行研究,使网络资源、文档信息在最新系统下可兼容应用,尽可能使用最新、功能简单便捷的软件。硬件方面:对于硬盘存储容量有所扩充,使其最大程度保存更多文件。包括档案整理、备份、查询管理以及安全措施等工作。由于高校办公人员每天都会更新电子文档,添加或修改信息,因此该系统应采用双服务器,同时辅以扫描仪、光盘等。系统建设:可进行查询系统建设,方便资源利用率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2.做好高校数字化档案的安全工作

由于电子档案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同时电子档案还有保存、修改等方面的隐患,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统,如文件归档、保密、鉴定等制度,从而使数字化档案建设可以在具体应用时安全可靠进行。这些管理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安全管理制度。由于档案关乎个人信息,有些如工作经历、所获证书、知识技能等方面信息可以公开,但有些重要私人信息应该进行保密,这样便对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有所要求,显的格外重要。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方面,主要是对所使用设备的寿命及质量有所要求,从而提高信息保存时间。除此之外还得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档案管理或设备保养、检修,防止文档引设备问题而导致丢失。软件方面,主要是通过文档密码加密或设置系统应用权限,对于重要信息应进行多层结构的通讯、监控,这样便可使文档更安全,使其数据免受非法修改或破坏,真正做到校园数字化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3.组织档案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现今网络发展迅速、信息现代快,高校档案管理模式也发生改变,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今的技术密集型转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进步便对管理者要求有所提高,这一方面要求他们有较强分析力,可以对一些较专业性问题提供建议和操作方法;另一方面则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这类岗位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管理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所以学校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培养,使其更多的学习相关管理知识,形成文件保密意识,使管理人员思维发生转变,跳出原有档案管理理念,投身于现今数字化管理理念研究、应用当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今网络发展的要求,高校数字化档案管理已成为必然。不过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方面认识、应用还有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逐步实现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完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萍.浅谈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2]薛四新.档案馆信息化与档案管理变革--数字记忆之思考[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蔡海飞.档案信息化建设浅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