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的过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划生育的过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划生育的过程

计划生育的过程范文1

【关键词】经济升级;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对策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58-01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此同时,交通拥挤、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中央实时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发展目标。在这种历史和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化如何健康发展的研究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研究得出的有益结论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但是研究角度还不够全面,研究的案例还不够丰富。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和新一届中国政府都对推进中国开设新兴城市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深入研究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好的服务社会、同步发展,是当前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主要课题。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目前,在工作层面,不少领导干部对城镇化的内涵及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目标、路径和任务等,缺乏清晰认识。在国家层面,对推进城镇化所涉及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布局、节约集约型城镇建设、农民工“半城镇化”等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些都是导致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重经济增长轻公共服务、重速度增长轻质量提高、重规模扩张轻合理布局、重自身发展轻带动周边、重房地产开发轻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城镇化发展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两者密切相关,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或区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体制及政策环境等都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导致两者关系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一起。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地域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资源环境消耗的增加。在技术条件一定条件下,城镇化的水平决定了资源与环境消耗程度。资源环境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要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有效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城镇化进程的2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清其间的关系对健康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城镇化特有的发展模式

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方面,新兴城市化不仅是人口比例简单的变化和城市面积的大幅扩张,更重要的是包括发展模式、经济结构、就业方式、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重要转变。

(一)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应该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三农”弱势状态、兼顾资源整合和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提高质量、着重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二)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城乡统筹,节约高效和低碳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

(三)通过深化财税、金融、土地等配套改革来激发新兴城镇化的建立。

(四)建立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有效消除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城镇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五、提高城镇化质量问题的对策

(一)搞好顶层设计,完善监督机制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从顶层进行设计,统筹规划,并增强规划的法律约束性,在完善监督机制的同时,正确处理规划制定和执行中政府、专家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并处理好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等关系。

(二)加快户籍改革进程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有必要加快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实现居民的迁徙自由,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城乡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使户籍制度恢复其只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和人口信息统计功能的本来面目,使更多农民工成为“名正言顺”的城市人。

(三)构建和完善城乡一元化土地制度

深化,加快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构建和完善城乡一元化土地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集中,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土地市场。

(四)提高城镇化质量,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要求速度,更重要的是城镇化的质量,只有这样才会着眼城镇发展的未来,用战略的眼光来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要求,强化生态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是势在必行。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协调与解决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及规模的关系。

(五)完善城镇化过程中新增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

应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发展情况和生活安置能力等各种具体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条件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如职业培训、子女受教育等权利。应深化城镇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构建补偿、就业、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具体措施为: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给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六)城镇化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城镇化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目前,城镇化是我国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而又重大的历史任务。城镇化归根到底应该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城镇化建设的主题和核心内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在高度关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问题的同时,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人放在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在城镇环境和居住环境规划建设中,把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赵情学. 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研究综述(1997至2007年)[J]. 经营管理者. 2009(03)

[2] 许经勇. 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J]. 经济经纬. 2006(01)

[3] 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J]. 与现实. 2006(03)

[4] 熊吉峰. 我国农村城镇化实现策略研究观点综述[J]. 经济纵横. 2007(05)

计划生育的过程范文2

关键词:工作过程;乳品生产及检验;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96-03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已经进入了模式探索和转换的关键时期。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引进“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以期最终改变长期以来学习与工作两套系统二元割裂的状态,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工作”。“工学结合”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

一般高职院校的食品类专业都设有《乳品生产工艺》或《乳品生产技术》等课程,但没有相关独立的乳品检验课程,而且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过程的融合度不高。我们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情况发现,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在乳品企业从事的工作岗位除了生产管理、营销岗位之外,还有检验岗位。乳品的生产及质量检验能力是从事这些岗位的基础。我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结合企业、行业的发展形势,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与企业共建基于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乳品生产及检验》课程。

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乳品生产及检验》课程设计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课程架构,围绕乳制品产品“生产”及“检验”重组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过程“任务化”、实践实训“实战化”。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乳品生产原料的特性和乳制品的生产工艺,掌握乳原料及半成品、成品乳制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检验技能,并能根据检验结果分析评价乳品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围绕乳品生产及检验的“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教学项目,以任务的形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训练。具体教学执行中主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结合讲授与小组讨论、问题驱动、案例说明、多媒体等方法,使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进行学习。

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整体设计

通过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调查与分析,毕业生在企业中主要从事的岗位有鲜奶验收员、生产操作员、品质控制员、生产技术员。分解各岗位能力,明确相应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求和理论知识要求,然后围绕实际工作任务设计为8个典型项目,共20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项目又包括1个或2个具体的任务单,确定每个任务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训练要求,设计教学方法(见表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实行组长负责制。教师设计任务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完成任务,过程中结合使用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教师点评以及企业参观学习、视频等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单元设计

《乳品生产及检验》课程围绕乳品生产及检验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设计了8个典型项目,同样基于工作过程,针对每个典型项目设计典型任务,对每项典型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易于执行的任务单。下面以项目一为例,详细介绍课程设计以及组织方法。

项目一:认识乳品生产原料及检验(14学时,目前原料乳问题频发,且本章是乳品质量优劣之根本,故为重点)。

对应岗位:鲜奶验收员。

典型任务:如表2所示。

知识要求:了解牛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知道牛乳中的微生物,知道异常乳的特征。

能力训练:生鲜乳感官检验(掺假、色香味形等)、理化检验(脂肪、蛋白质、酸度、干物质、固形物、冰点、抗生素、滴定酸度、酒精试验、黄曲霉毒素M1、三聚氰胺)、微生物(菌落总数)测定。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3个任务单(见表3)。

难点分析:本部分难点是任务2。学生虽然已经知道检验程序,但作为一名专业的乳品检验员,对检验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学生执行任务中,教师必须给予及时监督、指导和修正。另外,任务3的完成需要结合一定的实践经验,要求教师给予引导,同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积累经验。

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学习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最终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理论基础考核(占40%)和任务考核(占60%)组成,任务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包括任务前期准备是否充分(占20%)、任务单设计是否合理(占20%)、执行任务的过程是否科学严谨(占20%)、是否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占20%)以及专业素质表现(是否迟到、早退,打扫卫生是否认真负责、是否能团结协作等占20%)等几项组成。并由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改为教师评价(占40%)、组长评价(占30%)和组员互评(占30%)。

课程设计特色

基于生产过程的《乳品生产及检验》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以往乳品生产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色:(1)以生产过程为导向,将“乳品生产”与“乳品检验”有机融合,融理论于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实现“生产”与“检验”、“知”与“会”的一体化。(2)教学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一体化。围绕典型乳制品设计教学项目,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将生产工艺、产品检验、品质控制有机结合。(3)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相结合。

以实践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紧密集合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推动以课程开发为载体的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还可以带动青年教师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双师”素质和能力;促进同类学校、同类课程的建设,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综合职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5]刘巍巍,翟立普,炜.浅谈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

[6]孙慧平,余丽萍,柯春松,薄纪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36).

[7]李晓红.基于工作过程的《乳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课程开发的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0(6).

作者简介:

计划生育的过程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了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加剧了英语教学难度。当前,中学英语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入分析和探讨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并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造成中学英语两极分化加剧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中学英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经过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以后,现将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学生先天不足,自身素质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升学率高达99%,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不理想,他们在学习中敷衍塞责。刚接触英语时,他们抱着好奇的心理,对英语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他们会感到所学知识越来越难,而且学习精力也难以跟上,久而久之,学习热情就大打折扣,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成绩自然难以提升,两极分化现象由此产生。

2.后天不补,放任自流

目前,我们所选用的英语教材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较为合理,注重内容的充实性和趣味性,但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所以,一个阶段以后学生就会形成一个知识漏洞,久而久之,漏洞越来越多,而且,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多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将前后知识脱节,没有兼顾到学生整体,导致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吃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遗漏了较多知识点,他们既不问老师,课后不温习,导致疑问大量累积,如此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两极分化。

3.教学方法陈旧

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师只有创新教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期以来,“题海战术”“满堂灌”以及“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受到压抑,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实践表明,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呆板,课堂氛围就会压抑;教态不自然,学生就会缺乏活力;教师满堂灌,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受到压抑。

4.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责任心不强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都不成熟,他们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消极。同时,部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责任心不强,在教学中马虎敷衍,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缺乏鼓励和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进而打消其学习热情,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

二、有效防止中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的措施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

(1)要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保持课堂氛围的轻松、愉悦。所以,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表扬学生,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耐心指导,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有些学生基础差、胆子小,教师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经常给予他们善意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比如,有的学生性格较内向,不敢在课堂上大声发言,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其进行批评,而要以声音洪亮的学生作为引导,激励他们大胆发言,勇于表现自己。

(2)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当前,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不能承受打击和失败,此时,教师要加强引导,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深入难度自然会加大,学生可能因此而丧失学习信心,教师就要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这是英语学习必经的一个阶段,帮助学生时刻保持好的心态,从而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积极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英语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保证英语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1)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腾出一点时间与学生对话,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写操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上台表演话剧以及短对话等,男女生或者小组间可以交替操练,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开展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

课程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进行口头提问,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表现积极的小组或者个人提出表扬和奖励,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总之,要切实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缩小两极差距,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计划生育的过程范文4

关键词: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实践

作者简介:汤光华(1957-),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李丽霞(1970-),女,江西南昌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湖南 株洲 41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XJK012CZJ0048)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47-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已由初期的规模扩张转变到以特色求发展的内涵建设上来,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而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名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做大做强做优高职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所以建好一批特色专业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作用十分重大。

一、特色专业建设内涵与指导思想

1.建设内涵

特色专业是学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而言,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中的某一专业,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诸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经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和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旨在根据学院自身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立足于行业,服务于行业,为行业经济的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2.指导思想

特色专业建设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宗旨,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专业教学资源,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重点,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市场,服务区域经济,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从而打造适应行业发展,紧跟市场需求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

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基本举措

1.建设目标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三层三贯穿”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知识扎实、技能精湛、综合素质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校企共建一个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校企资源互补的教学和实训平台;充分利用好职教新干线,在已有网络资源基础上建设好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将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过硬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特色专业。

2.基本举措

专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专业特有的、优于国内或省内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独特优质风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要在“特色”二字上做文章,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通常,专业建设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特色专业建设更强调它的特色成份,而特色成份的形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历史的积淀和文化底蕴,需要付出艰辛的创新性劳动。自从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以来,专业建设团队围绕创特色、创品牌、出效益,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共管运行机制。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成立了“校企合作董事会”和“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完善了“仪表售后特约维修服务站”,通过这些平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互聘兼职人员,互培在职员工,共同负责学生就业,基本实现了“校企一体、共同育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2)创新了工学结合“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四个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下,构建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校企双主体”的“三层三贯穿”工学结合“三三”人才培养模式。“三三”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人才培养过程在“项目化实训室、综合化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从单项能力、综合能力到拓展能力的三层递进,并将“职业技能、技术思维、职业素养”的三维能力培养贯穿于每一层的工作任务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灵活运用网络化、数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工学结合融入教学中,学生由初学者成长为熟练工,达到职业能力层层递进的培养目的。

(3)构建了以职业活动为主体的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体系。按照“整体规划、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分段实施”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基于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建设。以职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从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入手,确定本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形成了与石化产业职业技术岗位要求相适应,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主体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效融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4)打造了一个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外引内培、攻读学位、专业进修、技能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和国外培训等形式,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技能强、下得去、留得住、综合素质高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坚持一年一月一线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打造了一个以两名省级专业带头人为领头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职称学历结构合理、职业教育理念先进、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长规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5)完善了实训基地软硬件环境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突出“能力为本、实践领先、学练一体、重在综合”的改革思想。发挥“一站一会”(“一站”指仪表特约维修服务站,“一会”指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平台的作用,继续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继续争取校友的帮助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实现共建共管、校企双赢。同时,对过程控制中心现有的实训室进行了调整和重新布局,对已有的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了再优化,形成了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理实一体教学体系。基本建成了能完成实际产品生产,能反映当代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水平,集“技能与创新训练、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技术服务与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技能竞赛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

(6)继续实行了“三证”融通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知识、技能、态度”为综合职业能力的三要素,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运用网络化、数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工学结合融入教学中,使学生由初学者变为熟练工,达到职业能力递进的培养目的。同时,在构建教学体系时将学生的毕业证、职业资格等级证和素质拓展证三证融通。

(7)开展了“导师制”人才培养教育试点工作。为了办出特色,培养出合格的具有个性化的高技能人才,在高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部分学生中实行导师制,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形式。在高职学生中执行导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文化素养、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企业文化、人格培养等),帮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高职学生导师的职责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学生给予学习方法与生活方式上的帮助;三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进行指导。

(8)建立健全的专业评价和监控机制。建立和健全特色专业评价与监控机制,对于特色专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新建立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的评价和监控机制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构成,为了客观公正和操作方便,其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尽可能量化,从而确保评价准确,监控实时到位。同时引入动态调整理念,不断完善专业评价和监控机制,以适应市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新要求。

三、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效果与展望

1.建设效果

通过三年的建设,我院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已基本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过硬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特色专业。其建设成果主要有: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中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校内实训教学基地被立项为省级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并通过了验收;先后获得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门省级(含网络)精品课程立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主编国家“十一五”和 “十二五”规划教材8本;开发校本教材4本;主持省级以上教改规划课题和技术应用课题6项,横向课题2项。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参加高职组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项目竞赛获得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生就业形势连续多年出现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一次就业率均达到了95%以上。

2.展望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文章中提到的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只是其中的核心元素。像课程资源、企业文化、专业素质等这些都属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不可忽视。对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深感任重而道远,但笔者坚信,有主管部门的关怀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加上较好的专业建设基础,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汤光华,周哲民, 匡芬芳,等.“工学交替、三层三贯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3,(9).

[2]隋秀英.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5).

计划生育的过程范文5

论文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体育教育 生活化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影响学校体育继续教育生活化实施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相关调查,围绕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强调教师在体育继续教育生活化过程中应当重视并做好对学生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体育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同步协调发展,促进体育生活化教育的实施和贯彻,同时改善教学质量。

一、引言

体育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为根基的体育教学,创设学生可能接触的体育生活情境,提炼体育与生活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让他们在生活中享受体育,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不断改善自身的生活。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极其重要的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以关心爱护学生、激发和满足需要、确立和强化目标、启发引导和树立榜样等四个方面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实现非智力因素与智力水平协调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江苏苏南城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各类学校学生共1200人为调查对象,就影响体育继续教育生活化实施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在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室进行了文献收集、检索工作。

(2)调查法。一是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江苏苏南城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的各类学校抽样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二是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通过邮寄和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相结合的形式发放问卷,并回收问卷。发放1200份,回收1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080份,回收率为98.3%,有效率为90.0%。

(3)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的需要,预先准备访谈提纲,在调研期间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有关情况。

(4)数理统计法。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 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教育动机调查。根据调查得出动机排序分别是:促进健康,改善体质(614人,56.9%);丰富个人文化生活内容(596人,55.2%);锻炼社会适应能力(457人,41.3%);培养意志品质(321人,29.7%);创建自信、增强活力(312人,28.9%);培养个性、发展审美情趣(300人,27.7%)。我们可以得出,体育生活化教学正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体育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生活作为教学的知识建构的根基,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对新知识技能的建构作用。课程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学过程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情景化再现过程。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2.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教育兴趣的原因。根据调查原因分别是:(1)日常体育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激励性(因素负荷量为0.736);(2)缺乏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因素负荷量为0.717);(3)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自己不感兴趣(因素负荷量为0.622);(4)校园体育生活文化风气不浓(因素负荷量为0.537);(5)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因素负荷量为0.518);(6)课外体育活动休闲时缺少运动指导员(因素负荷量为0.437)。由此我们得出,体育生活化教学使教学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联系。它的核心是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使体育能够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技能,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体同时兼顾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需要和好奇心人皆有之,体育教师在生活化教育过程中应当因势利导,讲明白体育知识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明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自我需要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3.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教育的情感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统计排序前六的是:(1)怕累、怕脏、怕受伤(因素负荷量为0.823);(2)会受到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有意向选择参与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因素负荷量为0.768);(3)锻炼时找不到兴趣相同的伙伴(因素负荷量为0.678);(4)锻炼的外界环境影响了我的运动动机和运动情绪(因素负荷量为0.649);(5)没有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因素负荷量为0.587);(6)自身动作技术不好,怕同学见笑(因素负荷量为0.436)。分析得出体育生活化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之上的,没有学生主体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没有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经验就谈不到体育生活化教学。优秀的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求学的情感,要用准确诚挚的语言、准确到位的形体示范,声情并茂地创设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教育、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境。

4.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教育的意志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统计因素主要有:功课紧张,没有时间(408人,37.7%);体育教师水平差影响运动情绪与兴趣(279人,25.9%);运动强度太大,易脏易累,且怕受伤(262人,24.3%);缺乏指导,怯于动作技术难看(245人,22.7%);周围同学都不去,只好随大流(207人,19.2%);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149人,13.8%)。分析可以知道,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单单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教师也要确立生活化的态度,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对盲从轻率的学生,要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胆小犹豫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学会大胆、勇敢、果断;体育教学和锻炼过程尤其重要。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虚心接受意见,独立完成锻炼的能力;对学习锻炼虎头蛇尾的学生要重视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结论与建议

1. 学校体育教育的生活化的重要性再次被凸现出来了,它既是青少年体育兴趣、习惯、能力形成和培养的摇篮,电是连接社会体育、形成个体终身体育的关键点。

2. 以确立和强化目标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社会化体育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依赖于明确的学习目的、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而富含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丰富的实践活动、正确而及时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以及学习动机的可迁移性等若干因素。体育继续教育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以上内容进行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

3. 以激发和满足需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体育社会化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在承认不同学生有不同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方式围绕各种流行的社会化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利用典型事例来证明必须学习好本门学科的重要性,适当减低要求,让学生通过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逐渐树立“终身体育”的概念和项目。

4. 以关心和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学习的积极而丰富的情感。教师时刻都应注意把积极情绪和美好印象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满足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和自尊的要求。多创设学生易于产生情感的教学环境,多引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共鸣。同时,通过体育学习生活化学习情感的培养又会有力地推动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

5. 以启发和树立榜样为出发点,优化学生体育生活化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把诸多非智力因素转化为学习效果的关键。我们在体育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多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多鼓励学生学会大胆、勇敢、果断;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和接受建议,独立完成的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

参考文献:

[1]Tracey,T.J.&Sedlacck,W.E.(1984).Noncognitivevariables in 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by race.Measurement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16:171—178.

[2]唐振宗,生活教育[M],上海:上海联合发行所,1949.

[3]王世友,课堂教学生活化[EB/OL].http://blog.cer-sp.com/18892/791077/.

[4]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80.

[5]邹桂芳,我国体育生活化构建策略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26—28.

计划生育的过程范文6

关键词:工作过程;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89-02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适时开设了《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程。通过近十年的建设,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两轮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定位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等相关专业重要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典型精细化工产品工艺路线的分析与选择、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生产设备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的组织、生产操作及控制,生产异常现象及故障排除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其逐步成为具备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化工类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能检索各种文献资料并加以处理;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制定出产品的小试方案;能运用各种单元反应的原理分析产品生产中的影响因素,优化小试工艺条件;能选择合适的药品、辅助材料等原材料,并能对各种原材料是否合格进行判断;能正确进行投料和卸料;能合理选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并安装、调试;能根据小试方案组织实验室制备,并能及时发现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能选择合适设备对制备的中间产品、粗产品进行分离提纯等;能使用常规分析方法和实验室常用分析仪器对中间产品、粗产品、产品进行检测,实现对小试过程的质量监控;能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无害化处理;能正确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并能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小试实验进行正确的判断;能根据小试过程拟定出合理的产品工业化生产方案,并能对所设计出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能利用所学知识改进现有工艺和优化配方等。

知识目标 熟悉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和途径;掌握磺化、卤化、还原、酰基化、烷基化、氧化、缩合等单元反应的反应机理,掌握其反应规律及特点;理解“7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节约、安全)管理”的内涵,并能在实验过程中自觉遵守;熟悉实验室常见事故和应急处理办法等;掌握精细化工实验(实训)室常用的设备如电动搅拌器、加热装置、离心分离机、真空泵等的使用方法;熟悉过(抽)滤、蒸馏、萃取、重结晶、分馏等单元操作的原理;掌握旋转粘度计、旋光分析仪、阿贝折光仪、分光光度计、熔点测定仪等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数据的记录、收集与处理的方法;熟知实验室及企业生产车间防火防爆防毒害等防范方法及措施;熟悉常用精细化工过程放大的方法和原理;理解配方原则和生产工艺条件确定的方法;熟悉生产原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检测方法;熟知物料的处理方法和加料方法等。

素质拓展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为将来在企业从事的化工操作、化学检验、生产控制与管理等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与人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节约、环保、低碳、成本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通过“7S现场管理”使学生养成规范管理的意识;在实验数据、现象记录及报告书写时,体现出诚信、规范意识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项目汇报答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谈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体现出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素质;培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和迎接挑战的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等。

课程内容的整合

根据能力和知识目标的要求,我们把课程内容进行了知识结构的整合与重构,将原来理论知识体系下的章节内容整合为四个项目,选择了四大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作为载体实施教学。

项目一: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通过项目实施,学生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及分类,化学结构与性能,学会认识与选择原料,掌握磺化工艺特点及常用磺化工艺,能够根据工艺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及条件控制,制备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项目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产。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了解合成材料助剂的分类、常用助剂品种及典型产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合成原理,学会认识与选择原料,确定合成路线,掌握酯化反应基本原理,选择合适的酯化工艺并根据工艺正确选择生产设备及设备条件控制,制备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项目三:食品抗氧剂——丁基羟基茴香醚的生产。通过项目实施,学生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特点及分类,常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及合成工艺,学会认识与选择原料,确定绿色合成路线,掌握工艺特点并能够根据工艺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及条件控制,制备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项目四:乳胶涂料的生产。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了解涂料的定义、组成及分类,熟悉常见涂料的品种及乳胶涂料的配制方法,掌握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方法,学会认识配方各种原料的性质与作用,合理选择生产设备及设备条件控制,制备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等。

教学组织实施

本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也应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和组织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出生产任务,以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引导学生课堂理论学习,课程的系统性与讲课的发散性兼顾,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精细化工领域的生机与活力。

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但并不能因此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项目的实施需要必要的理论知识支撑。但理论知识讲什么内容、怎么讲、讲多长时间等问题需要教师认真思考。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最主要内容、核心工艺及学生自己难以自学的内容等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讲解。笔者在《精细化工生产技术》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每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筛选出最核心内容、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及典型工艺在课堂上讲解,以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整个项目。例如,项目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我们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磺化工艺原理及常用的磺化工艺及特点介绍给学生,其余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在“必需、够用”原则的指导下进行集中理论讲解,为项目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实验教材为中心的套管式教学,不能给学生更多动手机会和动脑时间。采用项目化教学,学生不再拘泥于实验教材,通过广泛查阅资料,优选工艺制定小试方案,并以小试方案为依据,组织实验室产品制备,根据实验室制备过程优化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合理的设备给出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方案。

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参与度高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须要学生向教师及其他人分别展示自己的作业、产品、方案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将项目小试方案、制备出的产品、工业化生产方案等进行介绍和展示。汇报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学生在汇报时允许其他人评论并提出不同意见,通过思想的碰触,经常能够迸发出很多新观念、新方法,更有一些书本上不曾涉及的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解决。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及完成任务的质量、数量,采用产品评价制,以平时项目考核为主,期末理论考试为辅的考核方法。将考核评价设计为两部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期中过程性评价分为教师评价(课堂汇报+实训操作+项目完成报告)、小组评价及自我评价;终结性评价包含自主项目评价及知识考核(考试)两部分,与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相比更加合理。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以典型精细化工产品为载体,呈现真实的生产过程。教学中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积极性更高,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加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工程技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和实验技术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毕业生反馈发现,学生到企业后上手快,能适应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并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与总结,善于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熊熙,尹洪.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吴雨龙.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高职课程教学质量——以《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轻工业,2009(6).

[3]陈群.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2010(7).

[4]姚小平.《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1).

[5]徐怀春,刘俊,赵宁东.有机化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广东化工,2012(12).

[6]许金星,毕浩娟.“IC版图设计及应用”课程项目化教学总结[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2(4).

[7]朱曙光.高职《数字测图》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总结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21).

[8]陈小中.高职课程项目化实施教学效果分析与总结[J].福建电脑,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