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研奖励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科研奖励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科研奖励办法

学校科研奖励办法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区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增强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将教育科研寓各项活动之中、各项工作之中,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促进广大教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和成长的职业生活方式。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工作目标

1、做好“十一五”课题实施及课阶段性总结工作;

2、进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培养科研骨干市级1名、区级4名、校级5名;

4、实验教师能独立撰写实验计划、实验报告和教学案例;

5、出一本科研成果集。

(二)工作措施:

1、完善《公滨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定期组织教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科研成果。将教师承担科研课题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作为教师个人评优、晋级的必备条件。

2、搞好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管理,科

研小组经常监督检查、指导服务,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课题管理和科研档案管理。

3、组建科研团队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微观研究。

4、启动实施课题研究责任制、课题研究活动制度,增强领导及实验教师的责任感,形成研究习惯。

5、依据“专家引路、骨干带头、全员参加”的培训模式,大力

普及推广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

6、继续实施校内科研骨干认定制度,实行校、区、市逐级推荐政策。

7、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传力度。及时与上下级传递最新信息。

三、具体安排:

三月: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宣读修改后的科研奖励办法

实验教师确定本年度的研究主题,开学初交研究计划,学期末交研究总结 每学期上交两份课题研究方面的教育案例和六篇教学反思 组建科研团队 对教师进行科普知识的培训

四月:实验教师隔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

五月:聘请专家指导讲座

六月:科研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 各级论文的评审申报工作

七月:科研成果评选(课题校本)

学校科研奖励办法范文2

一、搭建教育科研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依据,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采取诸多措施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的平台。一是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的载体。学校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形式,如,个性化业务学习、参加县级以上培训、到名校观摩学习、听专家讲座等,拓展教师视野,提升业务素养和理论水平。二是降低门槛,让每位教师都做得起教育科研。我们提出了“课堂小问题,教育大课题”的教科研思路,建构了“问题—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教科研模式,指导教师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育叙事等方式,不断地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成果,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三是引入激励机制。学校将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之中,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公开教学、观摩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都与教师个人的业绩考核、评优树先、职称评聘衔接挂钩,促使更多的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科研工作中去。

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学校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进行了特色文化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对绿化带、花木栽植、地坪硬化、旗台花园、活动场地等设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达到与校园周边环境相互映衬、和谐融洽的效果;对校墙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功能室文化、宿舍文化等设施,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民俗文化之精髓有机融合并精心设计布置,通俗而不失庄重,乡土而不乏儒雅,与宁静和谐、纯朴自然的乡村民风相辅相成,既增添了一幅美景,又营造出了浓厚的育人环境。在精神建设方面:本着“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感恩自信,健康成长”的育人理念,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主题活动”、“经典影片展播”、板报、学习园地等,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故事会”、“每日一语(藏语、英语)”等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开展“跳锅庄舞、韵律操”、“阳光体育”、“歌舞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强身健体、展示特长;读、讲励志、感恩、诚信故事,培养学生感恩自信、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三、加强常规管理工作,注重管理精细化

常规管理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驱力,它必须以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作为支撑和保障。管理离不开规则和标准,学校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必然要获得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只有师生认同了、配合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推行下去,才能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局面。制定精细、人本的制度文本,引领和督促教师按常规工作,依常规行事,逐步将常规要求内化为行为习惯。学校在充分调研和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订了《年级学科教学质量奖励办法》、《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即讲规则,又重激励。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核、辅导、反思均作了具体要求。特别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观看课堂实录、集体观摩、评析课例,课标解读、教材解读、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并通过课堂评优活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从而形成处处讲求精细、人人追求精细的共同价值追求。

学校科研奖励办法范文3

一、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学院管理透明度

学院管理工作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勇书记的领导下,深入师生员工,以“如何实现学院管理工作上水平”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在广泛的走访和座谈的基础上,全体师生员工认为,学院应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学院管理的透明度。针对这一维度,大家表示学院应该进一步完善科研奖励办法和津贴分配办法,增加学院管理的公开公正,竭力营造和谐学院氛围。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奖励办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调研活动中,学院教职员工表示,《文学院科研奖励办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执行,虽不断修补,但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行的科研奖励办法,体系不系统规范,补充文件太多,时间跨度太大,不易理解,掌握有难度,其主要表现在:

1、奖励的范围太大。有的层次太低,与学校的相关文件奖励范围差距太大,没有起到奖优、奖高水平成果的目的。

2、奖励积分应取消,应奖励教师不断出新的高水平成果,不要坐吃老本。

3、科研奖励积分计算复杂,不易掌握。由于复杂,有教师认为有重复计算之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说明。

4、科研奖励成果应予以公示,奖励金额应公开,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二)、院内津贴分配办法需要进一步调整

面对发展的要求,文学院教职工表示,学院津贴分配办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研究生的课时津贴太少,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应按人按比例划拨到导师头上。

2、各类层次的毕业论文指导酬金太低,应提高。

3、青年教师、管理人员的基本投入与骨干教师的投入差距太大。

(三)、进一步做好院务公开,提高学院管理工作透明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院教职工认为应该加大对于学院管理工作的监督,主要表现在:

1、建立管理机制,增加学院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特别是在进人考核、职称评审、优秀人才选拔等方面,一定要有据可循。

2、公开学院财务。每年至少要通过教代会等方式向全体教职工简明扼要地公布学院财务的使用情况。

(四)、加强学院日常管理,共创学院和谐氛围

综合广泛调研的有关意见,全体师生员工都希望学院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在:

1、敦促学校尽快修建第一教学楼,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场所。

2、继续开源节流,保持或增加教职工的收入,尤其要增加青年教师的收入。

3、抓好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率。

二、加强学院学科建设,提高学院教学科研水平

学院学科建设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黄大宏副院长的领导下,深入教职员工队伍,以“如何实现协调教学科研关系”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在随机谈话和专题交流等基础上,就文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和科研矛盾突出

1、少数教师骨干教学、科研、行政“三肩挑”,由于目标多元、水平要求高等原因导致工作量大、精力调配困难等一系列矛盾。

2、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力完成科研任务。以对外汉语系为例,青年教师总体学历水平是硕士,职称以讲师、助教为多,拥有博士学历、副高职称的只占少数,学习要求极为迫切;但该系教师教学工作量太大,既要承担学院各类本科学生的对外汉语、现代汉语教学,还要承担外国学历、非学历留学生的教学,同时担负着长期出国任教以完成“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任务,大大挤压了读书深造的空间。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

1、由于学科建设的不足,引进高水平师资困难。引进符合教学水平高、学科能带头、具备“双高”条件等要素的师资比较困难。近年引进的“双高”人员仅一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人员相对较多,是骨干教师的中坚力量,但距离预期目标还相差很远。

2、缺少学科发展平台,留住高水平人才比较困难。由于学科平台建设情况不理想,对优秀的人才缺乏更大的发展空间,使想要的人来不了,来了的怕留不住。

3、职称评定办法不稳定,导致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不强。

4、自我培养资源有限、进程坎坷。学院通过自身努力,通过自我培养的方式,基本实现了师资队伍的结构完善。但是,这批人总的说来还处于成长期,须假以时日,以达到前述高水平师资的各项条件,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的状况。

5、科研人才匮乏,科研成果过于集中,不利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破一级学科建设,解决学院发展根本问题

文学院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一级学科平台的建设不能正常实现的问题。学院必须突破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制约,以期在根本上解决目前面临的各项难题。

三、完善培养计划,竭力培养终生教育家

学院学生工作调研组,在学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杨涛副书记的领导下,深入学生工作队伍、班级、学生群体,以“如何培养终生教育家”、“如何完善学生培养计划”为主题,积极展开调研。通过集中座谈、抽样调查、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方式,深入地调研了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免费师范生”的困惑

1、免费师范生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较模糊,很多同学并不清楚免费师范生政策,也不了解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实习等内容。

2、免费师范生对于“终生教育家”认识的疑问。很多同学并没有强烈的从事教育事业的欲望,从业意向表现较为迷茫。

(二)、对于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疑问

1、课程设置不合理。认为,专业课和公共课比例不合理,专业课课时过少,公共课比例过高,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理论课偏多,实践课不足,学生实践能力普遍偏弱;课程安排的学期不合理,《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作教程》、《外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等内容偏少,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应做调整,希望能更早上,更多上,像实践课一样上;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希望开设更多专业对口的课程。

2、关于实习的问题。很多同学表示,教育实习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合理定制实习期限,并有实习要求、指导教师等相对比较合理的配套服务;对外汉语、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希望更多地参与专业对口的实习中。

学校科研奖励办法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 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87-02

科研建设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内涵建设,对推动高职院校科研事业发展作用巨大。近年来,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互动、参加学术会议等就高职院校科研建设进行了调研,并与相关高职院校、学术团体、学者专家等共同探讨高职院校科研建设问题,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建设研究动态、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情况,基本掌握了高职院校科研建设现状,初步形成了高职院校科研建设思路,对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建设也有了初步的设想和实践。

1 高职院校科研建设现状调研分析

1.1 科研思想观念建设

调研、走访过的30余所高职院校,从管理者到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科研思想观念,但不同的学校认识程度不同。

调研结果表明:新设置的高职院校不如老牌的高职院校科研意识强;地市级高职院校没有省部级和行业高职院校科研意识强;由中专学校改制建设的高职院校不如相关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院校科研意识强;国家级、省级示范建设高职院校的科研意识比一般高职院校强;高职院校整体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科研意识强。高职院校整体对科研的认识高度不够,不如象对教学那样认识明确,这在各个院校的科研建设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与教学建设相比差距较大。

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反映在实际工作中的科研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不规范、人员配置不足、设备设施配套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和落实不到位、激励机制建设无规划、院校以应付检查评估为目的、教师以应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为目标,出现了专业技术职务越高越不搞科研、教授甚至不搞科研现象,没有把科研看作是立校之本、生存之本。

当然,造成思想上对科研不够重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政策引导方面的原因。

1.2 科研工作机构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科研工作机构,但大多数院校的科研工作机构都还不够健全,尤其是新建院校、地市院校差距较大,国家级、省级示范建设院校较好。科研工作机构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第一,机构设置不规范。一般院校只设立了科研处或科技处,处内没有设置相关的科室,其他各个部门没有配套设置专门科研机构,个别院校只是在教务处设置了一个科研科;第二,岗位人员配备不足。一般高职院校的科研处只设处长1名,配备1~3名科员,没有相关的科室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其他各个部门没有配套(或没有明确)科研主管领导和科研干事岗位人员。由于科研工作机构不够健全,人员配置少,加之事务繁多(一般高职院校的科研处要做以下三类工作,即:科研管理、教研管理、学报编辑出版),造成科研处暨科研管理人员疲于应付一般的事务性工作,岗位人员难以明确分工和明确职责,无法静心研究管理和做管理,也不能按类分项管理,使得科研管理工作不够深入、细致,科研管理工作难以实现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1.3 科研激励机制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了相应的科研激励机制,但大多数院校的科研激励机制都不够完善,在这方面新建院校与国家级、省级示范建设院校等老牌高职院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实际情况是:第一,各个高职院校都制订、颁布、实施了科研和科研激励的相关制度、办法,如:《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工作程序》《科研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科技成果奖评审奖励办法》《学术论文与科技著作奖励办法》等,但不同院校的科研和科研激励制度、办法的内涵有较大的区别,要求不一样,激励的强度不相同,相差甚远;第二,科研和科研激励机制建设规划性不强,目标不明确,与院校发展实际结合不紧密,很难形成科学的长效机制。如:没有宣传、动员、提倡等阶段而直接将科研要求纳入年度或聘期目标任务,相关科研管理办法、奖励办法等不能根据院校发展实际进行修订完善,科研要求或激励目标过高(或过低)让人难以达到(或轻易达到)而起不到激励作用,科研和科研激励目标与院校定位、院校发展目标不一致;第三,科研激励机制的形式、方法等较为单调;第四,评价机制不够健全,重形式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拥有成果轻成果转化应用等现象比较普遍。

1.4 设备设施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高职院校的科研设备设施建设落后于教学设备设施建设,个别院校基本的科研办公设备都难以很好地保障,严重影响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科研事业发展极为不利。

1.5 科研平台建设

调研结果表明,各个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科研平台建设,但由于理解和历史积淀的差异,其建设内涵和形式有较大的区别。

2 高职院校科研建设思路探讨

针对高职院校科研建设现状,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综合办学实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科研建设。

2.1 加强科研思想观念建设

思想决定结果,思想决定成败。强化科研思想观念、树立科研立校思想是科研建设的关键所在。首先,院校领导的思想理念是问题的核心。领导应充分认识科研建设对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把科研建设作为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学院发展规划,融入学院机制体制建设中,确立科研建设的地位,保障科研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工作者应强化科研建设意识,积极投入到科研建设中,并通过科研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目标。

2.2 加强科研工作机构建设

科研工作机构是科研和科研建设的基础。建立健全科研工作机构,加强对科研和科研建设工作的领导与规范化管理是增强科研实力、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机构建设,结合院校发展实际,合理设置科研工作机构、岗位,足额配置科研工作人员。不仅要设置科研处以及处内相关科室,而且要配套设置各个部门的科研主管岗位和干事岗位,同时,要成立学术委员会,有条件的院校还要建立独立的高职教育研究所、学报编辑部、专业技术研究所等,加强对科研和科研建设的管理与指导,为发展院校科研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2.3 加强科研激励机制建设

系统、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对科研工作实施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科学的激励目标、内容、方法等是建立长效科研激励机制的根本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以科研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的科研长效激励机制建设。制订合理的、与院校发展实际相符的科研事业目标,加强科研激励的目标规划性,与时俱进,与院校的发展时期同步,从数量目标到质量目标,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渐提高要求,贯彻以质量内涵激励为主的激励方针;从引导、督导走向督促,从鼓励参与到与评优、晋职、晋级挂钩,促进个人事业发展;丰富科研激励的内涵、方法、手段,数量激励、质量激励、数量与质量激励相结合,非考核激励、考核激励、非考核激励与考核激励相结合;加强激励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效性,按需激励,树立有需、有用、有效才能持续发展思想。科研激励机制建设要循序渐进,从非考核激励走向考核激励,培育校园科研文化,最终走向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的文化激励,努力使科研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

2.4 加强科研投入

加强科研的人力、财力、精力投入,特别是保证科研基本物质硬件条件,促进软件条件建设。

2.5 全方位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科研平台建设应该包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要充分重视科研环境建设,努力促进校园科研文化的形成,促进科研事业持续发展。因此,要全方位实施科研平台建设,将思想观念、工作机构、规章制度、科研发展规划、科研工作目标、激励机制、工作资料、学术活动机制、科研氛围、科研团队、经费投入机制、设备设施、工作条件、成果总结与交流渠道、成果输出与推广机制等纳入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建设。

3 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建设观点

高职院校在实施科研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结合院校发展实际进行科研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科研激励机制建设是科研软件环境建设的核心之一。

第一,科研激励应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从提倡、鼓励等非考核激励开始,逐步实施考核激励,积极培育、发展科研文化和校园文化,最终摒弃考核激励,实现以精神为第一要义的文化激励,使科研成为教职工的精神需要、自觉行为、生活习惯,以利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

第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尤其是由中专学校升格建设的高职院校,要想提高科研能力水平,只有鼓励引导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督导、督促,要给教职工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形成内在动力,督导、督促激励的效果会更好。

第三,科研激励机制建设应结合院校和社会发展实际,融入到院校体制机制建设中,并依托院校发展而发展,科研激励机制建设应和科研设备、设施硬件建设相结合,互相促进。

第四,科研激励机制建设应兼顾必需、可行、且留有发展空间。科研评价考核要充分重视对科研质量内涵的考评。制订科研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必须突出高职特色,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产业化发展,有效提高院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有效服务于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4 结语

高职院校实施科研建设是必须的,但只有硬件建设是不够的,还必须扎扎实实进行科研激励机制等软件建设。在科研激励机制建设中,只有鼓励、提倡、引导是不够的,督导、督促激励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EB/OL].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0072200014&cata_id=N003.

学校科研奖励办法范文5

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重视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阶段,职校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关键要素。从国家层面来看,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正趋完善,涵盖教师培养培训的制度体系、实施教师培训的各级各类培训基地、五年一周期的“职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构成了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制度供给。

但是制度设计中的“管理主义”取向,致使制度实际运行中存在“被动培训”“低效发展”等问题,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培训是“供给推动式”而非“需求拉动式”,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使得往往是居于管理层级顶端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各类职教教师培训项目,再逐级下派到培训基地一学校一教师。在这样的管理序列中,真正需要体现的“教师发展需求”往往难以体现,所以会出现“有培训无需求,有需求无培训”的问题。第二,“项目化”培训注重短期效应而非持续改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一个持续的、稳定的、连续的过程,项目化培训往往关注当时、当下的知识与技能习得,对于教师持续的专业改进缺乏必要的关照。第三,“标准化”管理与多样化需求之间存在冲突,培训项目设计者往往会从组织方便、项目管理方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较少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培训时间与学校、教师工作安排之间产生矛盾,干扰日常教学工作。

国家职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行动之间存在的距离,使得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扮演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案例中的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立足教师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需求进行的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案。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构建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时,从目标、内容、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第一,以“需求”为起点,综合“个人发展需求”与“组织发展需求”,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整个职业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组织发展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组织需求与教师需求进行整合时存在着外部标准自上而下、由外向内的传递过程,自上而下的传递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和安排来实现,但是由外而内的传递则需要教师的认同。经贸学校通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让一部分人先“能”起来,即是需求驱动的最好体现,将“要我发展”与“我要发展”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标杆作用。

第二,整合“标准化”要求和“个性化”需求,制订专业发展计划。立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由教师主导制订专业发展计划。经贸学校针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团队制定梯次发展的制度包,为每一位教师制订了一份“专业进程表”,结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重点工程――课改实施能力提升培养、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养和教科研能力提升培养,明确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学习内容和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全校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结合“离境培训”和“在境学习”,革新专业发展模式。“离境培训”,即职校教师离开工作的学校,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需要优化培训的方式和方法,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在境学习”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围绕教师实际工作中的困惑来设计学习内容,如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等,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真实的实践中,一方面让教师获得新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经贸学校的“传帮带”传统与制度设计则是对“在境学习”发展模式的最好载体,通过制度化的师傅带教,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为落实“需求”驱动的专业发展,经贸学校初步建立了学校层面的保障制度,例如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及时提醒和明确教师发展任务;出台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如《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教师参加“两课”评比的规定》《校本教材管理办法》《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奖励办法》,建立教师发展的激励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断优化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并使其发挥持续作用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明确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突出“专业能力发展”这一核心要素。“专业能力发展”至少有3个层面的要求:合格性要求、成长性要求和变革性要求。所谓合格性要求,即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应该达到的专业素质要求;成长性要求,即一名优秀职业教育教师应该达到的专业素质要求;变革性要求,即回应职业教育改革、产业变革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的适应性要求。学校在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的基础上,更应关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科研奖励办法范文6

西安石油大学原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0年划转为“中省共建”,陕西省主管。“十五”以来,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以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和优秀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精品工程,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加大投八力度、实行政策激励、突出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加快了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提升了学校的科技创新、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和办学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建设和科学发展。

创新引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创新管理机制,营造创新环境和文化

大学要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发挥高校学术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五”以来。西安石油大学逐步建立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和科技评价体系,相继制定、完善了《科技基金管理办法》、《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纵向项目经费资助办法》、《学术交流活动管理办法》、《优秀学术著作资助办法》等近20个文件和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学校不断拓宽奖励范围。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制定了《科技奖励办法》,对高级别项目、成果、论文、专利进行奖励。几年来,共发放科技奖励奖金300多万元。通过调整科研政策,科学评价学术成果,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强化量化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保障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些切实有效的科技政策在教职工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了广大教职工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人才使用方式,凝聚创新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保证。近年来,西安石油大学积极构建以业绩和贡献为依据,品德、知识、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和团队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加大工作条件、分配政策向优秀团队和人才倾斜的力度。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根据学科方向设置基本岗位,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通过制定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明确学术带头人的责、权、利,促进学术带头人积极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发挥多学科的整体优势,构建创新团队。通过各种措施在校内精心选拔人才,稳定现有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拘一格引进校外杰出人才。从人员编制、管理体制、资源分配、岗位津贴、职称评审和科技奖励等方面,调动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聘请石油石化企业技术骨干和校外专家做兼职教授,定期到校作学术讲座和交流。依托科研基地和重大创新项目,组建跨院(系)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形成“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模式。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以事业凝聚人、以待遇和政策稳定人、以感情留住人”的和谐校园环境。

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凝练科研特色方向

科研基地是开展学科交叉、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舞台,是汇聚科技人才的基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依托学科优势,构建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有利于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学校坚持以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强创新人才的汇聚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体系。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勇于突破旧框架,做到责权利高度统一,让科研基地负责人享有充分的人事调配权、财务支配权、设备购置使用管理权和成果所有权。

学校依托石油石化学科优势,整合学科和科技资源,集中优势,率先发展,以此带动和辐射相关学科和科研基地发展。在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和科研基地优先发展的同时。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创造条件使相关学科和科研基地蓄势发展,在“高、精、尖”上做文章。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和科研基地。明确发展目标,积极培育,把其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逐渐形成“拳头”学科和科研基地。重点建设对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具有推动作用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群、机械工程学科群、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化学化工学科群,同时,建立一批学科交叉平台,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在建设好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根据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育和建设新兴学科,使其在互渗互动的工作格局中寻求交叉点和生长点。在学科交叉过程中孕育了新的研究方向,学校适时组建了“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传感测并重点实验室”、“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钻机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等十多个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

创新服务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充分发挥石油石化学科和地缘优势,坚持“开门办学,联合共建”的方针,与陕西省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在科技开发、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全面合作。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石油石化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学校每年专门组织博士、教授团赴石油石化企业现场考察交流,不仅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而且获得了一线科技研发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科技工作。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科技资源优势,为企业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服务,已先后为石油企事业单位举办石油工程、石油仪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企业管理、外语等培训班300多期,受训人员近2万人。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新途径,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先后和多家省内外石油石化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联合共建学科点和研发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的设备、人员、资金等优势,建立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先后与长庆石油勘探局等多家企业互相开放实验室;与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公司联合共建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增强,科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发挥优势,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