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工作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长制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长制工作思路

林长制工作思路范文1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起点统筹空间规划布局

一是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召开全市动员会,印发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前期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双评估报告初稿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评估初步方案,基本完成总规相关的九个专题和五个专项报告。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优势,牵头推进了越城柯桥交界处融合规划研究、钱杨区块规划研究、兰亭旅游度假区总体概念规划等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规划研究,同步推进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开展市区社区生活圈划和轨道1号线2号线周边地块规划编制工作。分类指导控规编制工作,共审核和上报控规40多个。

三是加强古城设计成果转化。按照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和古城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完成了古城北入口、广场、阳明故里、绍兴饭店二期、震元堂改造等重要节点规划研究及相关地块的控规编制工作。认真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开展古城内国有资产、资源更新利用方案研究工作,对古城内的办公房等空置情况进行了初步摸排。完成传统民居修缮导则(图则)编制和古城宣传资料及视频汇编。

(二)高质量提供要素资源保障

一是助推投资项目落地见效。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市政府城交口2019年市级投资项目涉土涉规工作的通知》,对47个市级投资项目建立局领导挂联督办工作机制。除因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等政策壁垒原因近期难以推进的5个项目外,销号项目已达15个,主要问题得以解决进入正常审批流程项目4个,其余项目都得到有序推进。2019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报自然资源部审核,共上报总用地面积3887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3129亩(耕地2911亩)。2018年中心城区6个实施方案和市本级4个跨省增减挂钩指标实施方案均获批准。

二是加强资源要素精准配置。全年共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6万亩(耕地1.6万亩)。同时,针对“占补平衡”短板,累计争取国家统筹、省内调剂数量指标7114亩、水田指标6616亩、粮食产能指标471.4696万公斤,市内共享标准农田指标12000亩,补充耕地数量指标1272亩、水田指标1000亩、产能76.4213万公斤,全面保障了今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各类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需求,连续第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全市完成闲置土地处置1429亩,完成率316%,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550亩,完成率149%,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9472亩,完成率114%,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935亩,完成率105%。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全市已完成“标准地”出让231宗,面积8413亩,省级以上开发区等重点平台实现投资项目100%“标准地”出让。与经信部门开展了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僵尸企业清理、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倒逼企业提高土地厂房利用率、产出率和贡献率。

四是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通过编制年度计划、加大做地考核、合理安排出让时序等措施,维护全市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共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1.35万亩,出让金总额达到828.98亿元,争取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达到53亿元。

(三)高标准提升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进展顺利,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复评动态监测自查,新增省级森林城镇5个、市级森林城镇4个,“一村万树”示范村39个。持续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严格保护全市9.2万株古树名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造林更新1.65万亩,新植珍贵树161万株,建设珍贵树种示范林14片、示范点14个、示范单位15个。浙江绍兴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顺利获批。

二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2个;新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0个,上虞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列入省级试点。落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通过召开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加强督察通报和检查指导力度,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新开工数量和交工数量分别达到省定任务的300%和150%。

三是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进一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目前,越城区已在全市首先公布了二级、三级“田长”、网格长、网格员名单,并率先在富盛镇凤旺村树立第一块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标志牌。其他各区、县(市)正在结合乡镇村撤扩并工作进行人员名单调查确定工作。

(四)高品质提升民生服务

一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推广“浙里办”“浙政钉”。提前实现不动产登记事项100%网上申请,达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探索“不动产+”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与户籍联办、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延伸和与公证协同办理等。

二是开展“多审合一”改革。落实“三减”,助推提速增效,将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合并办理,优化一套办理流程、整合一张申请表单、统一一套申报材料,并将两个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的4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创新制定出台森林植物检疫证核发与木材运输许可联办事项,强化“一网申报”,实现“一同发证”,并将两个事项联办时限缩减到不超过5个工作日。

三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20个项目列入省级试点,涉及31个行政村、17.25万亩土地,计划新垦造耕地1226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336亩,计划总投资4.84亿元。推进《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有效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五星3A村庄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村个人建房等“三农”事业的推进。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培育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和疗养地建设,申报推荐5家基地参评全省森林旅游地和疗养地。

四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森林消防暨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系统部署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年度任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市、县两级共完成检查351点次,查明问题143个,已整改到位79个;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不稳定斜坡272处、已核销隐患点220处、其它上报点34处,成功应对了“利奇马”“玲玲”“米娜”等台风威胁。今年全市共发生灾情3起,转移群众1438人,成功避险1起9人,无人员伤亡。

(五)高速度推进数据资源基础建设

一是全面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已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外业调查举证及数据建库等全部县级调查工作和市级核查工作,并通过省三调办核查向全国三调办报送五批次初步调查成果,根据全国三调办国家级核查反馈意见和省三调办整改方案要求,对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梳理,积极有序组织全面整改及补充举证工作,集中力量保障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国家级核查整改成果分两批于9月24日和10月8日按时提交省三调办。

二是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建设;提升改造市级“一窗云”平台统一建设,实现全市云平台统一办理;联合公安、银监等多部门,提高登记信息共享水平。在上虞区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材料归档电子化试点工作。

三是提升基础测绘信息服务保障。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绍兴市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制作更新2个项目技术设计书已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余6个基础测绘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参与杭绍台高速公路镜湖互通兴越路连接线改建工程、越东路快速路工程等测绘工作,为市重点工程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2020年工作思路

1.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国土空间保护、空间要素配置、生态整治修复、文化传承发展、城市风貌提升等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报批稿,建立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推进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2.加强资源规划服务,开展袍江三江口区域空间规划研究,为大湾区四大平台之滨海新区做好资源摸底、存量利用、生态修复、优化产业布局等研究。深化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力保障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优化中心城区格局,强化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等结构性管控,划分分区规划单元,组织编制分区规划,推动古城新城联动发展。推进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批准合并办理实施;加强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和批后监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

3.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152”耕地生态保护工程,完成补充耕地(含垦造耕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04万亩、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100亩。再启动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1个,新创建4个绿色矿山。

4.加快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全市完成造林更新2.3万亩,新植珍贵树137万株,新建“一村万树”示范村35个,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0个;启动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开展绍兴市植物园建设前期研究。

5.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少于9200亩,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不少于5000亩,完成省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6.全面推行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除负面清单外,省级以上平台等重点区域企业投资项目100%“标准地”方式供地,省级以下平台原则上全部以“标准地”供地。

7.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先行开展浙江五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登记制度,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林权统一登记,建立全面完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体系。

8.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组织全市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完成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9.推进建设森林公安专业派出所,其中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派出所2020年一季度动工建设;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派出所2020年三季度动工建设。

林长制工作思路范文2

一是强化了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乡治保主任、中心户长制度,全乡共配有17名治保主任、400余名中心户长,及时向乡综治办、派出所报送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苗头。二是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加强了调解中心力量,做到了人员、制度、报酬三到位,并实行法庭向乡调解中心派驻指导员制度,设立民事纠纷调解庭,由文明法庭2名法官和乡调解中心2名调解员组成,进行诉前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走在诉讼前的目的,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服务,真正让调解中心发挥应有作用。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配齐了17个村61名调解队伍,利用村干部和无职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乡调解中心,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真正织起了一张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调解网络。20*年,全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0余起,未出现一起集体上访案件。

三是强化治安网络建设。全乡17个村全部建立了治安联防组织,全乡共组织140多人参与治安联防,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十户联防制、党员治安联防制、站岗巡逻制、邻村治安防范联动制管理,织密了防控网络,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

二、落实“四个到位”,打造平安创建坚实平台

一是领导到位,全面落实工作职责。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指导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站所社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平安创建活动深入人民。全乡粉刷永久性墙体标语120幅,制作平安宣传栏17余个,悬挂宣传横幅5幅,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是制度到位,确保平安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构建“平安延寿,和谐延寿”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政府有规划、办事有机构、落实有依据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站所社、个体工商户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乡驻村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实施综治风险抵押金制度,乡村干部分别向乡政府交纳800元、100元风险抵押金,抵押金的退还直接与该村的综治工作挂钩。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站所社和个体工商户,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乡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是投入到位,确保有钱办事。乡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发展”的思想和“花钱买平安、投入保稳定”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近年来投资10余万元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办公设备和巡逻车、彩电等设备。投入3.4万元用于平安创建宣传经费。同时,各村从办公经费中对巡逻队员进行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了巡逻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平安创建竞争能力

一是深化“平安进万家”活动。家庭是最大的基础,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只有将平安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抓好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治安、家家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抓住平安创建的根本,提高平安创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思路,建立了从乡到村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组织网络,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致富技术、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的“平安进万家”活动。全乡92%的家庭达到和谐文明户标准。

二是加强对平安家庭的管理。对已命名的3772户平安家庭进行张榜公布,实行动态管理。结合村规民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月对平安家庭进行一次评定,对存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家庭暴力等十个问题之一的,经村民指出连续3个月仍不改正的,经村两委班子研究,建议乡平安创建领导小组给予摘牌处理。对未被命名的农户,通过举办培训班,采取集中学习教育的方法,加大面对面教育力度,促其逐步符合平安家庭标准,尽量减少不稳定因素。

三是提高平安创建队伍素

质。基层队伍是创建的最大保障,在警力和综治人员较少、稳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下,我们对综治办的同志政治上高看一眼,经济上多补一点,既在政治上关心,又在生活上体贴。坚持素质强队伍,政治建队伍,大力加强队伍全方位建设,切实加大了综治干部使用和职级配备力度。使广大综治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综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创建强大合力

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努力营造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共建平安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一是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露头就打。20*年通过“禁毒、打六”等集中整治活动,抓获违法人员4名,治安处罚7人,刑事案件6件,始终保持了对刑事犯罪的主动进攻和高压态势,全乡的治安、刑事犯罪案件明显下降,经公众群众安全感大幅提高。

二是抓好综合治理,集中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组织精干力量,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抓好刑释解教人员、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校园周边及网吧、盗窃等专项活动的治理,最大限度地封堵违法犯罪的空档和缝隙。

林长制工作思路范文3

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小编整理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欢迎查阅。

2021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仙河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油地军港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仙河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仙河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

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

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

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

(三)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

一是实施领头雁工程。提高村支部书记境界水平。组织召开镇级层面乡村振兴培训6次,邀请专家授课2次,组织赴江苏、青岛、寿光等地学习乡村振兴和农村供给侧改革3次。

二是实施强本固基工程。强化农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研究制定《仙河镇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实施方案》,利用“党员主题活动日”集中学习方案内容,并签订《知悉书》。各支部根据党员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条件分类管理,建立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台账,明确考核标准,利用各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得分情况公示栏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服务群众等情况公开公示,规范党员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素质提升。

三是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仙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联合包村组、各站所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探索制定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工作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探索发展路子,聘请农科院统一规划设计,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加文化加旅游”的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与大生态、大健康、大服务、大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仙河镇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生态振兴。

一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上半年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公里,完成天然气“村村通”改造93户,新建海星村综治中心1处,完成渔村文化广场、振东村、卫东村文化大院建设,村居环境及配套设施显著改善。

二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对镇区、各行政村、三团棚户区及渔村周边插花地卫生保洁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招标,新购置洗扫车、洒水车4台,安排专业保洁队伍不间断清扫卫生、清运垃圾,上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市排名较去年显著提升。

三是强化水气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镇村两级河长制建设,辖区6条主要河流全部明确镇级、村级河长及河管员,及时巡查、制止向河道倾倒污水、垃圾及沿河私搭乱建行为。实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改造,目前全镇4个行政村,其中3个村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渔村通过旱厕改造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开展镇区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拆除10吨以下燃煤蒸汽锅炉23台。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辖区至今未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开展土小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与公安、土地、油区以及济军基地成立联合执法检查队伍,定期对镇区外围、辖区边界以及油田空置院落进行巡查,今年来共查处小化工、小作坊5家,现已全部拆除设备并予以关闭、取缔。

(五)树立正确导向,推动文化振兴。

一是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结合仙河镇实际,从宣传教育入手,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在各村宣传栏张贴《“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倡树文明新风尚”倡议书》,下发《关于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关于提倡文明节俭制止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倡议书》等文件,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宣传发动。各行政村均建成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办事程序等,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新风尚深入人心。

二是加强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四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评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做好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好人线索推荐工作,及时挖掘、发现好人线索120条。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网上祭英烈”及“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系列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浓厚氛围。

三是提升文化内涵。利用农村文化大院、电子书屋、学校道德课堂等载体,通过理论宣讲、知识讲座、评议交流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公民思想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新建海星村村史馆1处,绘制文化墙400㎡,将村规民约、法律法规、村民移风易俗文明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上墙,进一步提升村文化内涵。

四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要求,对镇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剧场等基础文化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对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康器材室等进行更新维护,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五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海星村春节晚会,参加全区元宵节活动,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与孤东、桩西、社区等部门结合,组织消夏晚会,开展篮球、乒乓球联谊赛,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

总结上半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仙河镇作为一个油区工矿小镇,农业产值占比不高,农村建设长期滞后于镇区发展,部分党员干部认为仙河的优势不在于农业农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满足于被动应付上级安排,等靠思想严重。

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制约。仙河镇无集体土地,除海星村依托海星集团有较为稳定收入外,其他村集体经济均较为薄弱,农民创收渠道单一,各村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长远打算。

三是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不充分。仙河镇城镇人口多,工业、服务业较发达,这些优势条件均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但受历史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限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效应仍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仙河镇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乡村振兴发力方向,开创发展新局面。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为主线,继续巩固畜牧、渔业高效农业产业地位,提高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渔业产业体系。围绕海洋渔业、畜牧、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农业实体教学点堡垒作用,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构筑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实施“青年家庭农场主”创业计划,举办“村官班”,加快家庭农场等新业态形成,丰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发挥工业强镇优势,明确东营港服务基地的功能定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拉动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换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依托澳亚两大牧场资源,强化澳亚—奥克斯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建技术支撑,努力打造中国放心奶生产基地和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畜牧示范区,加快实施牧场小镇项目,2021-2022年主要建设景区入口打造、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海上仙河”战略,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规范和提升四大渔业基地标准化水平,鼓励引进开发高端养殖技术,完善水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体系,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推进渔村休闲农村游乐园、海星湿地参观采摘园、镇东农产品集售物流配送园及二团九分场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形成集采摘、观光、旅游、民俗、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典型示范基地。

林长制工作思路范文4

首先,我代表*县司法局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对各位领导亲临我县检查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的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情况汇报,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认真履行司法行政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功能显著发挥。

(一)抓实基层,打牢基础,创新机制,狠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近年来,*县始终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巩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保障措施来抓,在建立健全调解组织、落实办公场所、选优配强调解人员的基础上,按照“预防为主、调解结合、教育并重”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一是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切实加强基层调解室建设,做到了有房子、有牌子、有印鉴、有桌椅,调解制度、程序、纪律规范上墙,在调解室醒目位置设立温馨提示语,卷宗文书格式化、规范化,卷宗档案实行一案一卷,相关材料完整,手续完备,台账表册齐全,各村调委会制作的卷宗档案报乡(镇)人民调委会审查把关后统一管理统一存查;二是因地制宜,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重点围绕“调”字作文章,在“防”字上下功夫,健立健全矛盾纠纷集中统一排查、信息联络反馈、领导接待、疑难复杂纠纷联合调处、已调矛盾纠纷回访反馈和责任追究等六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三是抓死基层一线情报信息掌控工作,依托和发挥当地村组干部、调解人员人缘地缘和情况熟悉的优势,摸排清查各地矛盾纠纷发生规律及其特点,注意随时发现新情况,掌握新动向,对排查梳理出来的矛盾纠纷信息情报,按照及时准确、客观真实的原则,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预见、预防和化解消除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四是采取散发资料、广播标语、法制讲座、咨询解答、进村入户讲法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民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从根本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五是创新人民调解激励机制,20*年对全县人民调解组织实行“以案定补”把解决调解员报酬与调处矛盾纠纷案件结合起来,按照“谁调解补偿谁”的原则,打破吃大锅饭思想,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标准为简易纠纷每件定补5元,疑难复杂纠纷每件定补50元,热点纠纷每件100元,重大热点纠纷每件定补200元,特别重大热点纠纷每件定补300元的标准进行以案定补,“以案定补”的落实兑现,激活了人民调解工作,调解案件数量大幅上升,20*年与20*年相比上幅近70%,人民调解员报酬从根本上得到落实,人民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满意度上升;六是挖掘人民调解文化,把法制宣传与人民调解结合起来,在群众中采取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形式把人民调解融于法制宣传当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民间法制文艺节目使群众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自觉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从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预防遏制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七是依托基层调解组织、开展部门联合行动、加强接边衔接沟通、开辟法律济困通道,狠抓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调处工作,20*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受理调处矛盾纠纷4700余件,调处成功4580件,调处成功率达97.4%,最大限度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维稳保障功能,基本达到了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分流、为公安减压、为法院减负、为群众解愁的工作目的。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

一是以训促学,以考促学,抓好国家公职人员普法教育。县委普法办牵头,从行政执法机关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在法律法规的熟知和应用上有相当水平的同志组建普法宣传讲师团,每年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新近颁布以及经常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讲座。以全国“五五”普法统编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为主教材,组织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对读本中的法律法规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对新提拔录用和招考录用的乡科级干部实行任前普法学习考试。规范统一实施国家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年度普法考试。二是以教促学,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按照国家教学大纲的规定,在全县28所中小学校按计划开设法制课,并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每年从政法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讲师团在每个学期开学期间分赴各乡(镇)、各学校举办法制巡回讲座。同时推行法制副校长制度,主动与政法部门和教育部门联系,从政法部门选派和聘请了28名法制副校长到中小学校任职,协助学校抓好法制课教育,每学期组织青少年学生作法制报告、上法制课等“法律进校园”和编印法律法规资料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三是以宣促学,抓好农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村两委换届,“两校进村”和调解人员集中培训学习,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法制宣传讲座,把法制宣传中心户建设作为农村群众学法的窗口,以查阅相关资料、请法律专业人员讲课、组织村民讲解法律知识等形式组织村民开展学法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采取“联合互助”的方式下乡进村与群众面对面开展培训讲座、以案释法、印发资料、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通过合法正规途径反映利益诉求。四是以进促学,送法进单位入社区,以巡回授课、集中学习辅导、组织演讲、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专业法部门法的宣传普及和提高。五是以帮促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机,集中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教育,与公安、劳动社会保障、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联动配合,建立健全外来人员普法讲师团、流动法制学校等组织,到外来人员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工矿企业、大型超市等单位上门举办法制讲座,利用乡村集市,以发放宣传资料、流动广播,咨询解答等形式送法到基层,送法到外来务工人员手中,同时开通外出和外来务工人员维权绿色通道,对一些情况特殊经济比较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中心及时为他们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六是以送促学,提高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和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紧紧围绕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企业厂矿生产经营、厂矿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企业厂矿的不同情况采取举办讲座、散发法制宣传资料、流动巡回广播、送法律法规小册子、召开职工会议讲法、咨询解答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厂矿活动。七是以讲促学,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的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和法制讲座,提高了他们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和水平。八是创新载体,突出重点,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进乡村入农户、进单位入社区、进学校入课堂、进企业入车间、进矿山入班组、进林场入林区”为主要载体的“六进六入”活动。通过全方位多形式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力度,全县每年受教育人数达20多万人次。

(三)关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落实法律援助工作措施,认真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在加强业务学习、注重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援助条例》和《云南省法律援助办法》,认真落实《*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则》,严格执行案件受理、案件审批、案件指派、质量跟踪反馈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全县8个乡(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和残疾人法律援助无障碍通道,在劳动保障、民政、残联、老龄、工会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切实为老、弱、病、残、贫和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使社会弱势群体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而无法享有法律服务的权利。20*年以来,*县法律援助机构共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经济困难家庭以及其他援助对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68件,为384名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方面的帮助,接听电话咨询解答2000多人次,为社会弱势群体依法维权提供了法律服务保障。

(四)创新载体,搞好服务,切实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我县始终把安置帮教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积极争取上级重视支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刑释解教人员和服刑劳教人员开展“五个接触”帮教工程。即:与刑释解教人员相接触,开展经常性回访教育和走访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和活动情况,防止刑释解教人员思想滑坡,行为走样;与服刑人员相接触,把帮教工作延伸进监狱、劳教所,对*籍服刑人员开展送法律、送书籍、送文艺、上法律课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与监狱、劳教警察相接触,听取监管人员对服刑人员改造情况的意见反馈,沟通了解服刑人员情况,预防服刑人员走极端出现脱逃脱管的现象;与刑释解教人员家属相接触,沟通掌握刑释解教人员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实施亲情感化帮教;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相接触,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寻求各方面对帮教工作的理解和帮助,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和劳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20*年以来,我县共接受刑释解教人员230人,230人都与相关部门协调进行了妥善安置,没有发生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重新劳教和脱管的情况。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矫正对象进行了摸底调查,目前我县有矫正对象259人,该项工作在我县已全面展开。

(五)立足基层,面向群众,认真抓好法律服务维权工作。

加强公证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法律法规和理论业务学习,从执业执法、办证办案、服务群众等方面理顺和规范执业执法行为,进一步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扎实抓好维权工作。20*年以来,公证处办理各类公证862件,律师事务所办理案件386件,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办理民事和刑事自诉案件1036件,调解复杂疑难纠纷826件,协办公证36件,办理见证189件,写作法律文书1796份,解答法律咨询7000余人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二、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为保障,抓实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在抓好队伍建设、履行维护社会稳定职能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支持和帮助,积极向县委政府和市司法局请求汇报,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计划、财政、土地、城建等部门协调沟通,做到了8个司法所的建设用地均由乡(镇)党委政府无偿划拨提供,土地房产手续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前提下简化程序办理,县级建设配套资金按每建1个所配套4万元的标准进行配套,全县8个司法所建设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队伍整体活力充分凝聚和调动。

一是以公开栏的形式对司法行政职能、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进行公开,明确各自岗位目标和工作职责,避免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和不负责任的情况发生,同时签订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一级对一级负责,放手放权发挥司法行政干警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事前广泛征求意见,集体研究决定,民主科学决策;三是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制定和落实《*县司法行政人员行为守则》等十四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司法行政队伍三项暂行管理规定;四是为从源头上遏制司法行政干警在公务和执法活动中违法违纪,制定了*县司法行政队伍党风廉政建设“五个实行”“六个禁止”;五是强化对制度的检查和落实,注重对队伍的管理和约束,司法行政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林长制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字:后进生班主任转化

一、后进生转化国内外研究状况

转化后进学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学习困难学生的“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他们虽然也很重视“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实践,但他们更侧重于“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论研究。在国内,上海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较为系统;在深圳,较早系统的开展学习困难学生转化这一课题研究的有福田教科所主任黄孔辰带领的“成功教育”课题组,他们进行的“成功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级教育科研二等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研究资料和启示。1983年,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先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EdwardGardner)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至今历时20年,它对美国及世界教育产生的影响却方兴未艾。“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一般传统智慧理论所信奉的两个基本假设:(1)人类的认知是一元化的;(2)只要用单一、可量化的智力就可适切地描述每个人。“多元智能理论最大优点是能够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智力类型而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更能激发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琳达·坎普尔说:“在过去的15年里,多元智能理论己经成为我们工作的基本思路,并为教育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这一理论正在使人们重新设定教育目标”多元智能理论也为我们解决后进生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作思路。但我觉得,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在转化相对后进学生(即优生再度提高的问题)的具体途径、方式、方法的创新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尤其在示范校的层面上通过研究性学习不断探究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个案研究和家庭、集体、学生良性互动,全方位、多层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的研究方面比较薄弱。

二、后进生的定义和概述

所谓后进学生,就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会考、高考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学习困难,也称“学”或“学业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研究。有关学习困难的定义较多,目前国内较普遍的看法,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而又没有生理上和智力上的原发性缺陷。这些学生不但学习差,而且常常带有一些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比例,据国外调查,在全体学生中的发生率为8%--12%,国内调查约为6%左右,即使按最严格的标准,也在3%左右。

根据学习困难的程度,可分为学习求精困难、学习轻度困难和学习严重困难:求精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品行较好,但在继续拔高和全面发展方面存在一足难度;轻度困难的学生经过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各科成绩能够勉强及格,或仅有部分课程不及格,在行为和情绪方面问题较少;严重困难的学生虽经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但仍然全部或大部分课程不及格,同时伴有品行、情绪等方面的较多问题。

根据心理特征可分为智力迟缓型、学力欠缺型、行为——情绪型、动力障碍型和心高手低型:智力迟缓型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思维和理解能力显得迟钝、缓慢,常常被指责为“脑子不开窍”。他们在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方面,都比正常学生要差些,有些学生还有明显的拼写、阅读、计算等方面的困难,对知识不能变通运用,生搬硬套,很难跟上班里的正常教学。他们在班里不爱说话或乱说话,自尊心不强;学力欠缺型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速度、学习组织能力、自我检查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缺陷,因而成绩较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综合运用己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便束手无策。其中不少人虽然专心致志,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效果并不好,常常顾此失彼;行为一情绪型的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品行问题。由一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下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②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旦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行为一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也可能是学业小良导致了各种行为一情绪问题。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较为复杂;动力障碍型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良,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缺少发自内,自的学习欲望,学习是他们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具体,自信心低,自卑感强,对学习感到恐惧、焦虑、厌恶,缺乏对学习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业责任心不强,不知“勤奋”为何物,缺乏坚持性,不思进取等。动力障碍也是中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后进生的个性倾向性

(一)个性倾向性的形成和发展

人在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总会以一定的态度对待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这种有选择的态度逐步稳固下来,便形成了一个人的个性倾向。个性倾向性,(即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对一人的行为和行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是构成人的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系统。一般说来,3岁前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点极不稳的,属萌芽状态。学前期儿童开始有了稍稍固定的个性倾向性。这首先表现在兴趣方而,如有的幼儿爱听故事,不喜欢唱歌:有的爱画画,不喜欢跳舞;有的在良好的早期教育影响下,开始萌发了写字的兴趣、计算的兴趣等。其次,学前期儿童的个性倾向,在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中也开始有所表现。但是就整个情况来说,他们的个性倾向性是耳、稳定的,很容易发生改变。

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个性倾向性逐步得到发展,这在兴趣、动机、理想等方面都能表现出来。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具体表现。小学的儿童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学习兴趣。如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都能激起他们的求知兴趣。但这时的兴趣还很笼统,并未分化。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教学因素(教材、教法、成绩等)的分化,学习兴趣逐渐开始分化,只是这种分化尚不够稳定,常因外界条件或某种原因而改变。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和未来生活的愿望和祖国建议的前景相联系。虽然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选择还没有完全确定,但与之相联系的幻想往往影响着他们的兴趣。在兴趣的范围方面,从对课内学习逐步过渡到对课外读物感兴趣;从兴趣的对象看,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中直观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相联系,而高年级学生开始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以及非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开始发生兴趣。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兴趣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与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学习成绩、成人对不同学科的倾向程度、家庭的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一般地说,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也是成绩最好的科目。当然,总的看来,小学生的兴趣也还不够稳定。行为动机是从直接的、短暂的动机逐步向自觉的、远大的动机发展,从不稳定的动机逐步向稳定的动机发展;学习的动机则是由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过程性动机逐步向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结果性动机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动机的外部强制性日渐减少,自觉性日益提高和增强。

小学儿童理想经历着从直觉的、幻想性的、易变的向理性的和分化、明确、深刻、稳定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理想起初都很具体并带有幻想的性质,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向远大的、现实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理想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影响、学校教育、个性因素(个人的兴趣、爱好及能响等)密切有关。在选择某种志向时,还常常受到家庭的重要影响。但是,总的说来,小学生的可塑性还相当大,他们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理想信念还未真正形成,而只能说是在形成过程之中。

少年期是形成个性倾向性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很迅速、突出,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也是如此。少年的兴趣比小学儿童表现出更加明确的目的方向性,兴趣的范围进一步扩一大。尤其突出的是,他们的兴趣出现了愈益明显的分化现象,而且爱好日趋稳定卜来,逐渐形成中心兴趣。例如,有的孩子可能特别喜欢某儿门功课,有的可能对某些科技活动尤其偏好,这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提高、生活定向和职业选择都有重要意义。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少年还同时形成了一些良好的、正确的需要,如学习的需要、创造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与交往的需要等,学习的动机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尤其重要的是,他们还逐渐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理想、比较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态度,所以少年期是形成个性倾向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青年早期是个性比较稳固地形成的时期。他们已具有比较稳固的个性倾向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面貌。青年己形成比较明确的生活理想,并能与当前学习统一起来,因而比少年期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青年的兴趣更加分化而且稳定,例如对某些学科的兴趣往往能和自己的理想、职业选择联系在一起。青年的兴趣范围更广,同时中心兴趣史加突出。青年在系统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逐渐学会用科学方法分析各种问题,用一般理论原理理解具体现象,同时由于他们比较广泛地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所以集体主义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土义观点也逐渐确立起来。青年渐渐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事物和现象开始有了一定的系统的看法,这就标志着他们己经进入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即个性形成的成熟时期。

(二)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习目的是经过努力要直接达到的目标,而动机则是驱使人去达到这个目的的内部原因。例如,获得优异学习成绩,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想达到的共同目的,可是,其动机却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是出于父母之命;有的可能是慑于惩罚:有的可能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赏;当然,也有的学生可能考虑到将来长大了要为人民做贡献。可见,同一个学习目的,它可能由不同的动机所驱使。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不但要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看作自己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学习的成效,与其说是取决于学习目的本身,不如说是取决于学习动机。

(三)后进生的需要

动机是激励人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去行动的内驱力。那么,这种内驱力的源泉又是什么呢?人的动机,可能有两方面的源泉,一是外部的源,例如个人所处的环境特别吸引人或扰乱人等;一是内部的源泉,那就是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

(1)生长需要。生长需要可以说是儿童和少年身体发展的基本需要。有的男孩子经常喜欢登高爬树,走路非蹦即跳,有的喜欢舞棒弄棍,穷追穷闹等等,都是生年需要的正常表现。通常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在各种活动中比试和增进自己的能力。如果家长或教师不是从正面进行积极的诱导,而是消极地加以禁止,孩子就会感到有一种不能理解的束缚,这在客观上就是“剥夺”了他们正常的生长需要。我们知道,凡是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希望能得到满足的欲望就越加强烈;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不能满足,就会用变相的、不当的方式去补偿。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背着教师和家长做出更多使人担惊受怕的举动来,因而变得越加麻烦和不好教育了。

(2)交往需要。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交往需要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但这会给成人带来不安全感,担心他们交了坏朋友会学坏,所以孩子的交往需要也很容易被剥夺。这样一来,反倒使他们对交往需要的满足显得更加急切。另一方而,从后进生本身讲,由于他们在家庭和班集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所以就特别喜欢在同龄人中间交友结群,有时在自己的班集或跨班、出校拉帮结伙。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获得人们的关照和注意,从而减轻因交往挫折而引起的严重焦虑。无怪乎后进生体验到的这种需要比一般学生尤为强烈。总之,这种需要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满足,就会使他们走上另一极端而带来许多麻烦。

(3)适应需要。适应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维持和加强。一方而,在社会环境中要维持自己的一定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环境中加强自己,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环境。

四、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对策分析

在学生的所有问题中最严峻的是学习上的落后生问题,因为其它问题多数是直接或间接由此派生出来的。作为班级教育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无权选择学生,只有正视现实,招进来了好弄都是自己的学生,班主任都有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合格人才。为此,班主任必须认真研究教育策略,为落后生启开知识的大门,点燃理想的火炬。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正确认识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育过程若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育影响就不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和知识。因此我们在对落后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应注意启发他们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觉悟,采取和风细雨般的民主对话,真正把思想工作做到落后生的心坎上,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自己错了,老师言之有理。压服式教育虽可使学生畏惧而凑效一时,但不可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良性转变。所以应避勉采用“我说你听”、“我管你服”的家长制教育方法。

(2)正确认识学生在发展变化中的特性

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都在发展变化,因此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落后生也不例外。只要引导得法,落后生也是可造之材,我们只有这样看待落后生,才能认识到教育落后生的意义,才能坚信我们的心血不会白费,而且必将开花结果。我们还要认识到落后生发展变化的反复性和曲折性,这是因为落后生的意志比较薄弱,长期形成的不良思想和习惯不可能一下子连根拔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接触到一些消极的东西,可能导致正在进步的落后生的故态复萌。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育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转变落后生不可能一戚而就。必须坚持对落后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耐心的教育,不要指望立竿见影。

(3)班主任要树立起后进生亦能成才的信念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素质较低的既定事实,这使他们失去了与其他同学较量的重要资本,他们认为,即使“好胜心”再强,也无法实现其个人目标,这时班主任的信念特别重要。班主任应相信他们和其他好学生一样,都学习生活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中,外部世界对所有学生的热情关爱他们也会感受到,他们也会有改变现状、要求上进的急切心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又具有自身不太容易克服的弱点。比如,学习基础差,意志薄弱,易出现“三分钟”热度。易反复,顺利时沾沾自喜,一遇到挫折马上就垂头丧气,心理波动大。不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同学关系相处不好等等。关键是他们缺乏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表现在学习上惰性大,少耐心,不想付出努力,只想坐等奇迹出现。这严重影响着后进生的精神状态。作为班主任,应当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当好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多向他们介绍历史上“后进生”成才的故事,使之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精神支柱。事实上后进生也并非是“朽木”不可雕,矛盾是可以转化的,况且,他们身上仍有许多闪光点,具有很多可以转化的突破口。更重要的,他们仍普遍存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心和上进心,有了这些,就好比有了促使化学反应加快进行的催化剂。使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具有潜力可挖。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赞可夫说:“就教育的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的关系如何。”一个取得了学生信任和爱戴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即使是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感觉到言词之间的关心、爱护之意,因而能心悦诚服。如果师生感情相悖,关系对立,那么同样的教育影响,学生给予的反应往往是不理踩,不服气,不配合。所以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之大忌。

(1)要深入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既要了解学生外在的优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对学生的了解就是对学生的关注,落后生也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对学生全面了解才能找到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才能“长其善,救其失”。

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落后生的知心朋友,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落后生大多受够了不同程度的冷落和歧视,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闭锁性,常常以玩世不恭的外表掩盖内心纷乱如麻的矛盾。他们象迷航的水手,不知自己的生命之舟该驶向何方。班主任应以宽阔的胸怀、诚恳的态度,不以教育者自居,主动去与落后生交朋友,从生活小事做起,关心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的健康,解除他们的烦恼,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才有可能启开他们的心扉,倾听到他们的心声。

(2)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可以使学生有尊严感,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一般说来,班主任比较容易喜欢优秀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悦乎?”孔夫子尚且如此,何况凡人,但落后生更希望得到班主任尊重。然而落后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又常使班主任心焦头疼,让班主任很难尊重、信任他们,稍不留神就可能说出伤害落后生的话来。班主任必须理智地对待落后生的缺点错误,要善于克制和宽容。断不可盛怒之下,恶语相加,或动辄处罚。一旦造成落后生的怨恨,再好的道理都无法传达到学生的心灵,一切正面教育都将付之东流,造成班主任工作的被动。宋学家朱熹讲过:“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教育落后生,适当的批评、训诫、处罚都是必要的,但学生一出事就搬校规、班规未必是好办法。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捕捉落后生大大小小的闪光点,在批评落后生的缺点错误时,从表扬他的优良品行切入,采取迂回战术,这样做比直截了当的批评效果好得多。对落后生来说,我们往往过分吝惜表扬,而批评太多,这不利于优良品行的强化。“积极的鼓励胜过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过消极的命令”,这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经验之谈。我们不妨拿起表扬这个“法宝”,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人情味。

(三)班主任要以爱心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理念,帮助后进生成才

(1)要有真诚、持久的爱心。教师有爱心才会热爱每一个学生,这种师爱,包含着教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人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师热爱、尊重后进生,一要真诚,二要持久。教师对学生施爱,这种“爱”的信息将会通过种种途径有效地传递给后进生,使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得到了激励,产生了对老师的好感和热爱,这种信息反馈给教师后,又增强了教师爱的发挥,形成了一种促进学生信心增强,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良性循环,“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快地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一种成功的教育,是绝对离不开这种“师爱”的。

(2)要有细致入微的发现。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时时存有一颗捕捉后进生身上“闪光点”的耐心。对后进生一时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行为等积极因素,要抓住不放,并及时表扬。因为,后进生的上进表现,大多具有非稳定性,常常是“一闪念”,如果此时得不到强化,便会很快陷回到消极的泥潭中去。而教师适时地表扬、鼓励,将使他们燃起希望之火,鼓起继续前进的勇气,使这种“闪光点”成为名符其实的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后进生的闪光点有时表现得可能比较突出,有时也可能是微弱的。他们的闪光点的表现也是各方面的,有的表现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中,有的表现在他们对“三好学生”的羡慕之情。因而,教师一旦意识到这种闪光点的出现,不管动机如何,背景怎样,都应竭力扶植,使它由小到大,由点及面,直至成功。若后进生心中始终燃烧着不灭的上进之火,成才就有希望。愿我们的班主任做个有心之人,及时地点亮拨大他们身上的上进之火。

(3)要以共同进步的理念,用集体的力量,实现彻底转化。注意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这是后进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必须具有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能深刻意识到自己和集体以及其他成员之间的紧密关系,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对班主任来说,如何把集体的教育力量和个人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呢?首先应把促进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的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全班学生,使他们强烈意识到“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形成一种合力,使全班集体中大部分同学和教师一起关爱后进生、影响后进生。这样就使受教育的对象兼具了教育主体的功能,使教师个人的教育力量变为学生集体的教育力量,由个体教育变为集体教育,使后进生在参与教育其他后进生的过程中反省自己,改进自己获得极大的提高。因此,班主任要力争把后进生放到集体中实行转化。只有在集体中,后进生才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才会有集体的意识和学习的动力,也才能真正被彻底转化。

(四)关键的问题是提高落后生的学习成绩

差生面宽是当前学校巫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可以说学生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大量学生成绩差。长期成绩不良的学生,心理就经常受到挫伤,因而就对学校生活感到厌倦,他们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体会不到读书的快乐,对学习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奈。有的学生是宁可下苦力也不愿再跨人学校大门,但迫于家长压力身不由己来到学校。学习差的学生很难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试想学生不愿读书,还能做什么呢?事实可以说明,问题严重的学生,多数都是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的差生。因此改变学生成绩差的局面是当前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如果不在这一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就很难摆脱班主任工作的被动局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少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从小学开始到初中毕业学习成绩就一直没有起色。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第一位因素是知识基础差、听不懂课、看不懂书;其次是学习习惯差、不愿学习;第三是学习方法呆板,缺乏创造性。

提高差生的成绩尤其是提高特差生成绩,教师必须要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采取非常规的教学手段。这项工作涉及的矛盾很多,制约因素也很多。无论如何,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班主任能为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做些什么呢?

(1)帮助差生树立人生理想“志不立则事不成”,理想是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是拼搏进取的力量源泉。后进生的普遍缺点是没有理想,不知该追求什么,稀里糊涂度日。而不间断地刻苦学习是很艰苦的,需要理想作精神支柱。凡是树立起理想的后进生,学习成绩都能提高,甚至后来居上。这在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例子。班主任要千方百计拨亮学生理想的心灯,使他们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拿出恒心来,迎头赶上,立志成才。

(2)帮助差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有的差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有的认为自己欠账太多,现在努力已经晚了。班主任要多为差生打气鼓劲。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名人故事,如爱因斯坦曾被老师视为低能儿,林肯、牛顿、爱迪生、童第周读小学时都是差生,后来他们都成为了不得的人才。我们周围的同学中也有不少差变优的例子。要让他们知道:“若总认为自己不行,就一定会成为后进生。”要求他们每天以“我不服输,我能成功!”自勉自励,帮助差生消除自卑心理,摆脱畏惧,增强自信。当他们经过努力取得了哪怕是一丁点进步时,班主任也应倍加珍惜,热情表扬,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他的进步,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光荣与喜悦,从而激发出追求新的成功的强烈愿望。

(3)帮助差生学会学习差生的共同缺点是不会学习,学习方法笨拙,学习习惯差。我们经常看到差生学习毫无章法,这本书翻几页,那本书翻几页,或者将一本书无目的地翻来翻去,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好习惯是成功的钥匙,而坏习惯则是偿还不清的债务。我们应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开始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要培养学生八种好习惯:一是好读书的习惯;二是好记忆的习惯;三是好思考的习愤;四是好问的习惯(学贵知疑);五是集中学习注意力的习惯;六是预习与复习小结的习惯;七是按计划有规律学习的习惯;八是自学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美]奥舒伯儿等著,余墨南译:《教育心理学一认识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

[2]李洪元陆士杰著:《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王道俊王汉谰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