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1
怀孕是个特殊的生理过程,那么孕期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对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基层医院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如下教育及指导。
孕早期教育指导(6~12周)
教育:首先使孕妇了解一些优生优育的常识,如胚胎发育过程,会对胚胎造成不良影响因素(遗传、疾病、环境因素、有害物质、药物等),应避免接触猫、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再向孕妇介绍怀孕早期母体的变化,如早孕反应(尿频、白带增多、涨痛)。同时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让孕妇知晓母乳喂养的好处。
指导:①早孕反应的不适及处理方法:恶心、呕吐时,晨起宜缓慢,少食多餐,多食蔬菜及水果,消除紧张情绪,呕吐严重影响孕妇健康时,应及时住院治疗。尿频时,应告知孕妇为正常反应,不能太紧张,乱服药,及时排尿,不能憋尿,不应减少液体的摄入。白带增多时,应指导孕妇每天清洗外阴,更换内裤,禁止阴道冲洗,有异味应就医。受激素的影响会胀痛,应指导孕妇更换宽松胸罩,尽量少接触以免流产,有先兆流产倾向,出现下腹胀痛,不规则阴道流血,妊娠反应消失应及时就医。②卫生及日常生活指导:勤淋浴,勤更换内衣,衣服应松软舒适,冷暖适宜,鞋子应舒适轻快,鞋跟要低,适当运动,一般能坚持日常工作,不去拥挤的场所。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告知性生活在早期会导致流产应尽量避免。③心理指导:指导她们对自己的心身进行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遇到烦恼的事情要说出来,告知丈夫在生活上应更加关心体贴。④早孕建卡:叶酸的免费发放,告知孕妇去有条件的医院进行TORCH检查,初选出高危孕妇做好登记及转诊,发放健康处方。
孕中期教育及指导(13~27周)
教育:告知孕妇孕中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再次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加强产后母乳喂养的信心,让孕妇在宣教室收看录像。
指导:①日常生活:孕期在日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鱼、禽、蛋、奶及含铁、钙丰富的食物,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如散步,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性生活,加强外阴的清洁和的护理。②心理指导:根据不同的心理情况做出一些评估和指导,教会她们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如:听听音乐、散步等。③定期产前检查:本院不能检查而对母婴安全十分重要的检查项目,应起到告知义务,让孕妇了解此项检查的重要性,应到哪家医院检查并做好哪些准备,15~20周唐氏筛查,18~24周产前超生筛查,24~28周糖尿病筛查,并指导胎教多听音乐,自我检测胎动。
孕晚期教育指导(28~40周)
教育:告知孕妇孕晚期的一些生理变化,可能出现的异常症状,加强产前检查的重要性,让孕妇了解一些临产前的症状,如:假临产、尿频、见红、分娩的常识,做好分娩准备。再次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让孕妇掌握母乳喂养的姿势、技巧、挤奶方法,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2
关键词 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 足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139-02
体育教育的实施者乃是体育教师,而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素质的重任,只有通过体育教学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有一句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健康的体魄,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明天。
一、“健康第一”是足球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健身性
健身是学校开展体育教育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目标,同时完全符合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所以,在开展足球教学时,应当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在足球运动中应以健身为目的,但是有些运动并不以健身为目的,如,竞技运动、一些比赛等,这些运动都不能称作健身手段,真正的健身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身体运动。
(二)基础性
我国新课标提出,应当将“健康第一”与发展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植入到体育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学校开展足球教学,将学生全部培养成优秀的运动员不是足球教学的至终目的,而是希望借助足球教学促使所有学生养成好的运动习惯,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足球教学中,不应以比赛成绩为重,应当秉承健康第一的理念,主要教授学生一些简单、易掌握的动作,或者在生活中可以使用最基本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学生才能拥有更健康、美好的明天。
(三)兴趣性
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或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从学生的运动兴趣出发。每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都会特别上心,不用别人督促,自己就会主动的去完成,运动也是如此。只有激发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学生才会自发、积极的进行体育运动,慢慢的发展成为终身体育运动。由此说明,运动兴趣远比掌握技能要重要的多。
(四)教育性
教育是实施足球教育最重要一种举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想要掌握生活技能,通晓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需要许多方法和策略去获得。在这些方法中,教育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教育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逐渐形成团队意识,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言行举止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健康第一”是足球教学最基本的任务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素质
在足球体育教学中秉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有其必然性,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而决定的。我国素质教育对体育学校及教师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足球运动能力,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同时《国务院关于基础课程与发展的决定》中也强烈提出:要促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两者的联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终身体育观,使学生慢慢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并掌握基本技能。
(二)突出学生的主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授学生,而甚少考虑学生的所思所想,可以说学生的感受基本都被忽略了,使得学生的全面素质缺失。以往的足球教育也是如此。而在“健康第一”这一思想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师的要求是根据学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教学,给予学生平等的位置,注重学生的想法和情感,突出学生的主置,围绕学生展开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应当突破思维,开创全新、合理的教学方法,做个合格的引导者,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基于学生的视角下设计教材,用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诱导、激励学生去创新,并赋予学生信心和勇气,敢于发言、提问,从而在求知的道路上勇敢去创新。
(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社会适应能力
现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社会竞争愈加残酷和激烈,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无法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立足。所以,在足球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生步入社会后,可以独自很好的生活。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一种紧张的气氛,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将自身能量充分发挥出来,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遇强则强、不退缩、敢于面对的精神,并同时兼具坚强的意志力。当下许多教育者越发重视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而在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学生m应能力及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与足球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球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健康,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植入到足球教育中,通过足球教育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而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立足社会。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养成好的运动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去接受社会的洗礼、磨练,从而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3
【关键词】健康第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1“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
我国早在建国初期,遵循自己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这也是首次对国民体质改革提出的重要观念。在其《体育之研究》中明确提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体强壮而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之后多次强调他所认知的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思想,为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发展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在这基础上,健康的含义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解析,健康已不仅仅意味着身体无疾病,现代意义的健康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生理、心理以及道德层面的健康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多层次健康观的确立,对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及转变以往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加快深入体育教学改革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2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2.1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存在负面影响
目前,多数职业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重要性,然而,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以往只看成绩不看其他的模式影响,体育教学仍然只是片面地强调对学生体育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忽视对学生心理及道德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技能,但是从长远来说,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体育课程地位相对较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校园,成为学校重要的教学手段,然而,当其他学科都已经采用多媒体等手段教学时,体育教学却仍然沿用着讲解与示范等古老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3过分重视竞技体育
目前,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过分重视竞技体育而轻视健身体育的现象,这种现象无疑对学生的身体是弊大于利。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体育教师过分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教师有时为了选拔体育尖子,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大多数学生平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另外,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地重视体育运动动作的准确和完美,使得准确掌握动作技能成为了体育教学的直接目的,这既违背了体育教育的基本理念,也使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压制。
2.4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麻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内容,得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所分配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毫无创造与创新所言,结果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将在课堂所学的大多数体育知识忘光。因此,为了使学生能更加投入更加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中,必须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地位,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使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也才能使其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2.5 体育教学的考核方法竞技化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都采用竞技测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这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出现焦虑的心理,从而影响体育水平的正常发挥。另外,评定一个学校体育工作抓得是否到位也往往看该学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率,达标率越高,则说明该学校的体育工作抓得好,反之,则不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学校考核方法竞技化的原因。学校考核方法的竞技化严重偏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
3职业院校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3.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升学率等压力的影响,往往一味追求最后效果,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及道德健康的培养,这就为全面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明白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及道德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才能使得更多的学生爱上体育这门课程。
3.2改革陈旧的体育教学方式
职业院校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没有良好的物质设施条件,许多新型的体育教学方式都不能落实,因此,职业院校应该购置必要的器材等硬件设施,并提高使用效率。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应采取的先进教学方式主要包括: 教学法与声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等。
3.3教学过程中重视健身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目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竞技体育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健身体育,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体育技能为主,以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为指导,注重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开发,这样容易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有助于他们养成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都接受体育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体育功能的变化而产生的。
3.4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职业院校中,有一部分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较低,科研能力较弱,教学能力较差。伴随着教育界体制的改革以及教学任务日复一日的更新换代,职业体院对体育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更高的要求,那些照本宣科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这就要求职业院校需要及时进行体育教育各方面的革新换代,主要表现在提高教师的素质上。在这场教学改革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反省自身,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尽快实现自己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在这场改革中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增强自身体魄的同时,心理与道德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3.5 构建与“健康第一”思想相适应的体育考核方法
职业院校的体育考核应该将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以及发展个人潜能等作为核心内容,应本着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应降低对技术难度的考核,使学生在考试中更为重视锻炼的过程而不是追求考核的结果。依据“健康第一”思想的内涵,广大职业院校已经开始进行了合理考核方法的探索,为了使“教”“考”分离,它们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包含相对评价和主观评价两个方面。根据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来评定其成绩,这样就使得对学生的体育评价更为科学、准确。当然,在职业院校中构建与“健康第一”思想相适应的体育考核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构建科学的体育考核方法仍是以后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4结论
“健康第一”的思想确立了体育教学由片面增强学生体质向全面增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必须要将“健康第一”的思想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并认真完整的执行下去,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4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心血管介入;依从性
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1]。而焦虑抑郁等情绪又会反射性的引起生理上的改变,中度以上的焦虑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加快,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得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2],可见这种情绪对于疾病的好转和恢复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探讨了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进行干预,是否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提高患者诊治的依从性。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我科就诊进行心血管介入性检查的患者共90例,经临床检查全部病例均有进行介入性检查的适应症,无严重禁忌症。90例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21~68岁,平均49岁。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上均衡可比。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内科对症支持治疗,要求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即填写Hamiton焦虑量表和我科自制问卷,以了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和其对于接受治疗和介入性检查的依从性,和不愿接受治疗的主客观原因。然后针对收集得到资料为患者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计划,并应用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对照组只行常规内科治疗。具体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计划包括:(1)举办心血管健康知识讲座,并介绍介入性诊治的方法和优缺点和风险,每周1-2次,每次1个小时;(2)在病房和科室内外设立宣传橱窗,对心血管介入治疗进行介绍,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观看科普教学录像,增加知晓率,减少焦虑情绪;(3)由主治医师、外科手术医生和主管护士组成护理指导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惑,观察分析患者的思维和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安慰、教育、鼓励患者,承认并愿意接受疾病事实和采取介入性治疗的必要性。又主管护士定期为他们讲解术前和术后护理的方法。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焦虑量表测试结果的比较干预组通过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焦虑量表测试结果比较
注:* P
2.2 两组对介入性诊治接受程度的比较 经过相应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后,干预组对于心血管介入性治疗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依从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表2 两组对介入性诊治接受程度比较(例,%)
注:χ2=42.78,P < 0.01.
3讨论
在对本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时,笔者发现,患者对于心血管介入诊治的依从性低,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通常是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表示过分忧虑和担心,过高地估计了疾病的危险性,绝大多数人对于介入性治疗比较陌生,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因此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和担忧。客观方面则主要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而选择不接受介入治疗。本次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可以明显改善心血管介入诊治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情,从而提高他们接受介入性治疗的依从性。这与文献报道结果相同[3-4]。说明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对于疾病风险和并发症有客观科学的认识,减少无端的恐惧心理。而医生护士的有效护理指导,又能够让患者产生被尊重、被关心的认同感,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建立应对疾病的积极的心态。这项举措大大展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顺娣, 仲玉琴, 陈静.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2) : 11-3.
[2]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2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2( 增订版): 235-38.
[3] 吴立新. 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对心血管介入诊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10): 1743.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5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健康教育
低血糖是指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3.9mmol/L。低血糖事件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特别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后果不仅可以造成反应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病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严重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造成死亡[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2010年1月选取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我科住院2型糖尿病且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60例。入组条件为: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生活能自理、居住在二区医院附近能电话随访,愿意合作、在知情同意下自愿参与研究。将入组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到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1.2 方法
1.2.1教育方法 患者住院后第二天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和责任制护理,并由其管床责任护士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教育,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等日常护理知识,并给与常规血糖监测,即每日3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干预组除了与对照组一样的治疗和教育外,还由受过培训的糖尿病专科护士给予一对一的教育,具体讲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并指导患者进行严格血糖监测,包括3餐前、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血糖监测。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发放低血糖相关知识问卷,评估患者对预防低血糖的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6个月,以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1.2.2 研究工具 参考杨薇等[2]编制的住院DM患者低血糖防治知识调查表进行自行设计,问卷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控制状况。第二部分为低血糖相关知识调查,包括3个方面,即低血糖常见的发生原因,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以及低血糖的预防。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知道或不知道。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的情况。
1.2.3 检测方法 抽取手指末梢静脉全血用雅培微量血糖仪分别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
1.2.4 低血糖判断标准 比较两组1年内低血糖发生率。由患者记录,家属、陪护人员进行监督,根据2005年ADA发表的低血糖诊断标准:血糖≤3.9 mmol/L,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定为低血糖事件;血糖≤2.8 mmol/L,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定为严重低血糖事件。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在年龄、病程、及血糖控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3 6个月内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 对照组6个月内低血糖发生8起(26.7%),其中2起为严重低血糖事件,口服糖水后缓解。干预组6个月内发生2起(6%)轻微低血糖事件。两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
3 讨论
英国UKPDS研究和美国DCCT研究均表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严格控制血糖的重要方法,一般指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或胰岛素泵注射的治疗模式。但是胰岛素强化治疗低血糖的发生率比常规治疗明显增高。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主要是:胰岛素泵治疗,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控制夜间血糖和清晨空腹血糖。本文中,采用的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三餐前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睡前注射。这种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能够更好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发生低血糖时,不同患者有不同临床表现,对同一患者来说,每次的低血糖表现也不完全相同。通常低血糖的早期征兆包括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无力、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可能出现动作协调性差,肢体麻木和头晕等症状,如果未及时治疗,血糖水平继续下降会出现意识混乱,定向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如果低血糖较严重且持续较长时间而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死亡。因此,护士应向患者做好教育指导,避免低血糖对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应教育糖尿病患者在调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剂量后一段时间内要定期监测血糖。日常生活中做到科学合理饮食,避免延迟进餐或漏餐。进行大量运动时应该减少药量,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服用,如果出现不适,如心慌、出汗,应该及时监测血糖。杨薇[2]一项调查显示,63%的患者发生低血糖时不监测血糖变化,已发生的低血糖患者中,只有37%的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监测并观察血糖的变化。85%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外出时要随身携带食物和急救卡片,以便及时救治低血糖。本研究显示,干预组经过一对一强化健康教育后,对低血糖发生原因,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以及低血糖的预防知识比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强化教育比常规教育更能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6个月的电话随访发现干预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干预组比对照组更能有效预防低血糖发生。
4 结论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指导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血糖稳定。本研究证实强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预防低血糖的知识水平,对预防低血糖有明显效果。但本研究随访时间尚短,还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以便继续观察教育的后期效果。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指导意见范文6
2015年3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这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区而言,是在高中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既是区域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品牌特色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素养发展的需要。扎实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落实我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目标,有利于改变育人模式,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建设“生动课堂、快乐课程、品质教育”。
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扎实实践《指导意见》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
一、我们的思考:坚守与突破
《指导意见》的重点,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是首次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两大类: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这是按照课程功能进行分类,以前我们习惯按照课程管理权进行分类,把课程分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两类课程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功能
管理权 基础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
国家课程 大部分 小部分
地方课程 一部分 一部分
校本课程 小部分 大部分
《指导意见》要求:“开齐开好两类课程。各地和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认真研读《指导意见》,结合我区课程实施现状,我们认为,开展小学课程改革要坚守,更要突破。
(一)坚守:规范化实施基础性课程
1.坚守常规底线。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就是要以《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鄞州区中小学教学常规》为学校教育教学准则,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坚守。
2.坚守课程底线。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强化两个领域:一是强化德育课程。树立“大德育”理念,进一步梳理每个学段的德育目标,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二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综合实践活动内部的四大块内容可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可以整合实施,三者的课时由学校根据实际统一安排,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尤其必须保障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时间,课程计划内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3.坚守课时底线。本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既做“加法”也做“减法”,给学校更多课时安排自,今后不同的学校可以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安排表。我们对课时安排设立两条底线:第一,不得增加、不减少周总课时、周教学总时间和学段总课时;第二,不得“挪用”音体美、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此前提下,学校可在国家规定的课时比例范围内,自主安排其他课程的课时,增加拓展性课程的课时。
(二)突破:个性化实施拓展性课程
个性化实施拓展性课程是落实《指导意见》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尽可能开发多种类型的拓展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和活动,了解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长处,为将来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进入高中后的选课学习打基础。
那么,怎样实施个性化拓展性课程呢?我们应该在差异教育理论框架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课程整合,统筹实施各门各类课程。具体实施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1.强调整合
(1)三级课程整合。要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内容重复、相通的部分,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
(2)跨学科教学整合。要加强各类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让学生在相同时间掌握更多内容。
(3)学科教学内部整合。学科教学不要面面俱到,建议采用主题教学、板块教学等策略,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统筹实施
(1)统筹学校课程实施。要统筹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实施工作。
(2)统筹设置课程表、统筹安排课时。要统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六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的课程安排;要统筹安排每一个学期的课时安排。
(3)统筹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开设。要统筹开展体艺特长类、综合活动类、知识拓展类的课程开发与开设,不能随意开设。
(4)统筹教师的配置,培养全科教师。在师范教育没有全面跟上课程改革的现状下,根据教师特长安排课程、课务,在区域、学校内部培养全科教师是当前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
二、我们的行动: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一)探索德育课程横向整合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显德育”太多、“反德育”太多。需要我们对学校德育进行系统梳理、整合。
《指导意见》指出:“强化德育课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做到这些要求,就能体现德育工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和原则。
我们可以探索侧重“德育”的整合课,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不能唯教材、唯课堂,要把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少先队课、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地方课程(特别是我区《弘德敬廉》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整合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等,按照主题重组、整合,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对多学科进行梳理后实施教学。
(二)推动综合活动纵向整合
提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两种极端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最前沿,最有活力,最指向核心素养,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有人认为,这是最游戏化,最娱乐化,最空泛,最低效的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没有师资,也没有平时的扎实实施,有的只是应付、应景的课堂教学!
《指导意见》要求:“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确保课程计划内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把各学科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以主题模块的形式,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拓展训练和公益性劳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我们可以构建侧重“实践”、侧重“研究”的综合实践课程。
(1)把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省市地方课程《人 自然 社会》《我看宁波》、校本课程活动内容等,以主题模块的形式加以整合,进行校本化的教学实施。如: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学校不安全行为调查主题;校园民谣的利与弊主题;视力与生活习惯关系主题;等等。程序为:选定主题、分组研究、成果展示。
(2)结合周边地方资源、家长资源,借助社会实践学习基地,多学科多岗位协同,实施研究性学习、实践。如:生存学习一周;国防学习一周;农事学习一周;劳动技术学习一周;等等。
(3)安排课程表时可以单独安排。适度集中,3~5天集中有效使用,可以利用每个学期期中或期末的一周左右时间开展全校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小学三、四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天,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每学年不少于10天。
(三)探索社团活动课程化整合
在义务教育阶段,社团活动课程主要是指体艺特长类课程。
要以学生发展为社团活动课程的宗旨,以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为社团活动课程的两翼,推进社团招生制度、活动制度、考核制度建设。安排课程表时可以适度集中,2~3节联排,采取长短课的形式。同时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以满足学生选择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1)规范社团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2)处理好兴趣和特长的普及、提高的关系。
(3)尝试开展分类、分项的跨年段走班。
(四)尝试始业毕业教育课程整合
可以确定每年9月份为小学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研制幼小衔接小课程,打破学科界限,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从课程安排、作息时间、教学方法等方面,着重培养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相应的,六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小初衔接月”“毕业季”等小课程;初中一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初小衔接周”等小课程;初中三年级可以尝试开发、实践“初高衔接月”“毕业季”等小课程。
(五)研究基础学科核心素养。
这是从学科核心思想、学科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等角度出发,对基础学科体系中的知识、能力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进行必要的归并、精简、整理、补充、加工、调整等。建议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要指向核心学习内容,以模块学习等方式实施,教学删繁就简,指向学生基础课程中的核心素养。
(六)探索课程评价方式的创新。
(1)基础性课程评价:可以采用笔试、成绩报告单与描述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免试评价,模块游考评价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