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改善项目奖励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改善项目奖励办法范文1
评分值
奖 励 奖金 奖励 A
90 分(含)以上 1000 大功一次 B
80 分(含)以上 500 小功一次 C
70 分(含)以上 300 嘉奖一次 D
60 分(含)以上 100 嘉奖一次 不采用或暂保留的 每 3 项 100
3 、对因改善而降低成本或增加改入的,超过 5 万元的,总经办专案提报总经理核定奖励奖金。 4 、联名提案的奖金分配由第一提案人主持分配。 第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附表:《提案申报单》《提案效果报告表》《提案改善评分表》 提案申报单
编号:
年 月 日 部 门 提案人员 提案名称 现状说明 (改善原有) 提案内容 (改善方法、措施) 实施步骤 (时间、责任人) 经费开支 预计效果 (达成目标) 审核批准 部门经理意见
年 月 日 主管总监意见
年 月 日 总经理意见
年 月 日
提案效果报告表
提案名称 编 号 实施单位及人员 日 期 为什么改善 简要叙述其动机、原因 改善前的情况 详尽叙述改善前方法、效率及关键数据 怎样改善 详尽叙述改善过程、方法及费用开支情况 改善效果 (改善后的情况) 详尽叙述改善成效(附证明等资料) 评定组意见 签字: 总经理核定意见 签字: 提案改善评分表
提案编号:
年 月 日 提案名称 得分 项目 评分标准 标准 部门经理初评 评定组 复评 动 机 20 % 主动发觉 15 — 20
原有缺陷不足而激发 7 — 14 上级指示 1 — 6 创造性 15 % 独特发明、发现 10 — 15
参考资料并加以改良 5 — 9 引进或摹仿其他公司 1 — 4 可行性 25 % 可依提案或稍修改后实施 15 — 25
需进一步检查修正后实施 6 — 14 只能实施少量方案 1 — 5 效 果 20 % 达到预期目标 15 — 20
有明显改进 7 — 14 有少量提高 1 — 6 应用范围 10 % 公司各部门 8 — 10
部分部门及人员 4 — 7 本部门 1 — 3 职务相关性 10 % 直接相关 0
改善项目奖励办法范文2
*市体育局机构设置情况为:市体育局含五个直属事业单位,编制为70人,其中,机关17人、体校32人、足球运动管理中心5人、网球运动管理中心3人、场馆中心10人、老年体育活动中心3人。现有情况为:局机关内设两科一室(办公室、竞训科、社会体育市场管理科)共15人。五个直属事业单位为市业余体校、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市体育场馆中心、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共46人。*市四县三区体育部门均与文化(广播电视)合署办公。
二、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把“七个一工程”落到实处
全市业余训练工作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紧紧围绕“出人才”这个宗旨,以积极备战*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为主要任务,继续深入实施省局提出的业训“七个一工程”;按照县区业余训练打基础,重在拓展;市级业余训练突重点,重在巩固;输送到省队训练关键是保质量,重在提高的工作思路,扎扎实实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抓县区业训工作评估为切入点,抓好“七个一工程”的落实。
进一步强化以县区业余体校为中心,以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市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为基础的初级业余训练网络,发现人才,培养兴趣,打好基础。今年市体育局认真落实省体育局关于开展县级业余训练工作评估精神,从组织机构、训练项目、场地设施、管理制度、教练员培养、体育竞赛、文化学习、人才输送等方面对县区业训工作进行量化检查评估,有5个县区通过自查进行了申报,经市局复查,上报省局审批的是3个县区业余体校。各县区以此为契机,按评估要求,把县级业训工作真正做实,充分发挥县级业余体校在初级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在训人数,参训学生达754人,夯实了业训基础,扎扎实实推进县级业余训练的开展。
(二)以命名*市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和市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抓手,抓好项目布点这个业训重点。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体育局开展了新一轮的《*省*市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认定工作,各县区对“基地”申报工作十分重视。以申报为契机,以申报促建设,结合新周期业训布点、布项工作,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全市三区四县,17个单位上报了申报材料,有16个单位初审合格,经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实地检查审定后,结合今年暑期参加全省比赛的成绩予以命名。市体育局加大了对各县区基地的检查力度,建立*市青少年运动员人才信息库和教练员业务档案,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检查不合格的要亮“黄牌”,限期整改。各县区切实加强对“基地”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经费、人员、设施、器材、科研等方面保证“基地”各项训练的正常开展,真正把“基地”建成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摇篮。
今年市体育局还开展了“市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下简称“项目校”)的命名工作,在全市命名了3所市级“项目校”,推荐一所学校到省上命名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各县区体育部门积极扶持重视业余训练的传统项目学校,完善相关条件,积极申报。通过“项目校”命名,进一步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业余训练的积极性,把“项目校”作为“基地”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使“基地”与“项目校”比翼双飞,成为我市开展业余训练的重要阵地。
(三)以推进各项目实施体教结合契机,提高运动队伍业训质量。
按照我市多年的非体校训练项目经验,根据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我市各训练项目与学校联合办业余训练,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体育资源的优势,解决中级层次业余训练的可持续发展,体教联手共同培养后备人才。在过去8个项目的基础上,又新增了2个项目和6个组别,各县区和已实施联办的单位大胆创新,不断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培养体育人才的新途径,保证我市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市级各训练单位抓紧此项工作的落实,加强与县区的沟通,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工作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市中级层次业训存在的弊端。同时做好输送到省专业队集训运动员的跟踪服务,保证信息畅通。今年,市体校和市足管中心已经开始施行新一个周期的改革方案,在施行过程中加强对选材、管理、训练方面的工作,保证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减少淘汰率,同时对有偿训练队员实行统一收费标准、缩短集训周期、注意总结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切实提高我市中级层次业余训练的质量。
(四)以加强政策支撑、落实配套措施为手段,确保业训健康、稳定发展。
1.加大激励力度。根据近年来业训工作在发展、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人才输送这个宗旨,省上对20*年下发的《*省业余训练奖励办法》进行了修改,扩大了奖励面,增加了奖项,提高了奖励标准,我市也按照奖励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推动县区业训工作的开展。
2.加强竞赛管理。一是制定好参加第十一届省运会奖励办法和措施。省十运会结合后,市体育局立即着手这项工作的落实,专门向各县区和训练单位下发了积极备战的通知,多次到各县区调研解决具体问题,组织教练员参加培训,熟悉竞赛工作的一般常识和管理工作。二是全面实施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根据我市实际,按照省体育局制定的《*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草案)》、《关于加强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省级体育竞赛资格管理的通知》,切实抓好今年青少年运动员的注册工作。从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上杜绝以大打小、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净化竞赛环境。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有关设备,提供准确的运动员注册信息,按时完成了519名运动员的注册。三是加强年度竞赛管理。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竞赛工作的管理,提高竞赛质量,省体育局制发了《*省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和《*省青少年体育项目管理员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竞赛组织的责权利,加强了检查和监督力度。今年7月和8月我市参加全省22项青少年锦标赛,承办2项青少年锦标赛,都做到了安全顺利。
3.强化培训工作。今年我局加大了教练员培训力度,以单项培训为主干,以综合培训为补充,分层次、有重点地实施培训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增强了全市业训教练员业务素质,提高了训练水平,今年除省上的培训我局全部按要求参加外,市局凡是组织的比赛,都预先组织教练员培训,同时加强县区业训教练员培训,不断提高初级训练水平。各项目管理单位也非常重视教练员的培训工作,结合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特点安排好教学,把观摩训练和*举行的大型赛事与培训相结合,加强专业、业余的衔接和互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4.建立贫困生助学金制度。这是省体育局在全省开展十项惠民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按照省局的要求,着手开展建立*市体育专业贫困生助学制度的调研,通过在全市范围的调查研究,摸清楚我市业余训练和体育专业贫困生的现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经逐级把关后,提出实施助学金制度推荐人选,最后交局党组审定、公示后上报,按时保质上报了100名业训运动员作为资助对象。
5.充分发挥市体校和足管中心对基层训练的示范、指导作用。市级训练单位对县区业余训练进行示范、指导和服务,是“七个一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各训练单位认真落实到基层进行示范表演、优秀教练员到基层帮助训练的工作,加强体校与非体校的衔接和协调,从选材、训练等方面给基层以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各项目实际,我们将逐步推进业余训练和体育竞赛“一条龙”管理体制,使市县区二级业训工作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围绕“出人才”这个宗旨,遵循“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着眼未来,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培育我市体育后备人才的优势项目,逐步形成“省在我市有重点(基地)、市州之间有优势、县区有项目”的我市业余训练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三、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巩固业余训练改革新路子
(一)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近几年来,我市业余训练逐渐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和激励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教练员是业余训练工作的主体,教练员素质、执教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市训练工作的质量效果。因此,结合参加省十运会和落实省、市两级《决定》,我们制定了《教练员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输送优秀运动员奖励办法》、《市、县(区)业余体校考核办法》、《参加省运会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将教练员的工作成绩与评选先进、职称晋升等利益挂钩,从制度上加强了教练员的竞争意识,从机制上增强了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实施“体教结合”,走国家、学校、社会办体育训练模式。
我市业余训练工作的发展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首先是体教结合,体育、教育部门经常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业余训练中的有关问题,在参加省运会方面,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市参加省运会准备工作的意见》、《关于运动员集训读书问题的通知》、《关于调整参加省运会参赛项目及承担单位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实施业余训练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措施,解决了部分运动员就近读书、升学中的实际问题,稳定了业余训练队伍,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体教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还体现在每年两家坚持联办中小学生运动会,联合在16所学校设立青少年训练基地,对我局选才、组队、训练、参赛等尽力提供方便;其次,是在探索业余训练改革的路子上,把国家办、学校办、社会办结合起来,体育局直属单位承担了14个项目,有关学校承担了7个项目,借助社会和个人力量承担了4个项目。实践证明,由于调整得当、布局合理,训练层面得到了拓宽,各项目的训练自得到了扩大,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和发挥,保证了训练人数稳中有升,部分项目成绩逐年上升;三是得到了市财政和社会大力支持。20*年以来政府投入业余训练专项经费260余万元,其中20*年投入购买训练器材费30余万元,参加省运会经费150余万元,今年投入80余万元。同时得到了社会一定的经费赞助。
(三)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我市业余训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除了场地、器材、运动员训练稳定外,还有一支较好素质的教练员队伍。我局近年来,十分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实行项目主教练负责制。严格考勤、考核,从制度上加强教练员队伍管理,现在我市22个项目中,有专职教练员35名,其中本科学历24人、专科学历11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12人、列为行政事业和试用期人员10人。90%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非体校项目兼职教练员34名,本科22人、专科10人、中专2人,90%以上经过省以上专业培训。这些教练员都尽可能被选派外出参加培训深造,逐步改善和提高其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大部分教练员都能安心工作、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刻苦训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长年与运动员同吃、同住,有力地鼓励和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四)巩固和发展非体校项目,多层次、多形式培养体育人才。
我局始终坚持以市业余体校为龙头,引导、带动和辐射业余训练网点和传统项目学校,同时逐步建立和发展业余训练走学校化的路子。在22个项目中,7个项目由学校承担,6个项目与学校联合办,这对选苗子、培养运动员兴趣、打基础都非常有利,为初级训练层次向中级到高级训练层次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时也符合业余训练的客观规律。学校承担训练项目,既解决了运动员读书和训练、升学矛盾,又有利于学生学籍管理,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还有利于教练员选才和业余训练的长远规划,保证体教部门在资金调剂和宏观上的管理。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业余体校训练和非体校业余训练齐头并进,政府办与社会办、个人办与集体办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在省十运会上,我市多数非体校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先后向省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30余名。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业余训练工作打算
改善项目奖励办法范文3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的决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实现我镇秸秆综合利用推进镇建设工作目标,切实做好我镇秸杆机械化全量还田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经镇政府研究,特制定2014年秸杆机械化全量还田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政策拉动,市场带动、项目推动,行政促动为抓手,按照因地制宜、全面展开、重点突破、梯形推进的原则,加快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步伐,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力度,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全镇范围内实现农作物秸秆禁烧、禁抛,2014年全镇三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4.62万亩。重点抓好麦秸秆和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三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率达50%,面积3.12万亩,水稻秸秆还田率25%,面积1.5万亩。全镇联合收割机全部改装切碎装置,新增大中型拖拉机10台,新增大中型秸秆还田机10台,新增小型秸秆还田机50台。
三、重点建设
1、建立两个秸秆还田示范村。建设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示范村两个,夏秋两季两村各建设1个秸秆机械化还田基本连片示范片500亩,组组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
2、建立秸秆还田示范方。除示范村,我镇将在国道、省道及基础较好的重点区域内建设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方,每个示范方面积在200亩以上。
四、技术路线
(一)麦茬秸秆还田技术路线
1、旱还田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麦秸秆切碎秸秆机械化还田下茬播种、稻区上水耙田、整地后机插秧。
2、水还田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麦秸秆切碎上水泡田(沙壤土泡24小时左右,粘土泡36—48小时)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插水稻。
(二)稻茬秸秆还田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稻秸秆切碎秸秆还田机还田下茬播种。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秸杆机械化全量还田宣传工作。各村要通过会议、广播、标语、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秸杆机械全量还田的意义,宣传秸秆还田好的经验、做法。积极营造工作氛围,组织村组干部、机手、农民群众现场培训,切实把秸秆禁烧禁抛和机械化全量还田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加大秸秆还田机械推广力度。各村要积极推广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的秸秆还田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切碎装置等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机械,要把任务落实到组、到机手,引导农民开展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工作。
3、大力开展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示范培训工作。各村在夏季、秋季组织机手、种田大户、村组干部积极参加市镇组织的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现场演示会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培训班。
六、组织领导
1、建立组织。镇政府建立镇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同志组成,负责全镇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组织领导和督查工作。建立镇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培训小组,组长:成员由等同志组成,负责全镇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组织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各村要建立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秸秆还田全面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要落实秸秆机械化还田责任制,镇政府与各村,村委会与机工(或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要层层签订秸秆还田责任状,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各工作环节有条不紊的开展。
改善项目奖励办法范文4
忽视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视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知识比较单一,工作不全面,“有证没证都能干,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好多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等。管理职责不明确,工程变更频率高,管理人员不仅对承包工程预算控制力削弱,而且根据图纸结合每个工程实际情况的论证不够,实地勘察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工程变更预算不断增加,造成工程成本增加,进而就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降低。
2加强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2.1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开展思想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施工管理部门要抓好现场管理人员的学习和教育工作,使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职责。制定现场管理工作约束、奖罚机制,制定现场管理工作标准,制定现场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办法。通过制度和工作机制使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能够守则、遵纪,按程序办事,按规定办事,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为国家负责、为单位负责、为工程负责、为自己负责,把现场管理工作做好。
2.2调动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自觉性,提高主动管理意识制定工程质量评定及节约工程费用的奖励办法并及时兑现,是调动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成本费用的关键。奖励办法要制定的详细具体,而且要根据工作岗位、责任大小、工作量大小区分为不同档次,让每个人都心里明白。项目经理要将工程项目质量要求和成本目标分解到项目部的每一个管理成员,各负其责。项目经理和每个管理者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局面,共同讨论如何管理才能提高工程质量,并能降低工程项目成本,使每个项目管理人员深感自己在施工管理中的责任,以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对自己的利益关系。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地实施项目施工管理,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2.3调动施工班组长的管理指挥能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效率施工班组长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施工班组长始终指挥着各自的施工人员实际操作作业,操作工人的劳动效率直接影响着当天的工程进度,材料的损耗,甚至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施工班组长具有第一重要因素,因为只有施工班组长认识到工程质量,及工程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实际重要性,才能直接影响和带动施工人员共同参与工程管理。如减少偷懒现象,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合理安排工序,合理使用材料,节约原材料,积极赶超工程进度,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等。
2.4强化工程预算控制制度,加强数据采集、保管、使用工作,保证现场管理工作有理有据工程预算管理要按一定的管理层次划分权限,以项目、金额予以明确。特别是对项目部所提供的最基础数据,在使用时应采用“提”、“用”分离机制和审批权限区分办法,以达到科学决策、减少失误、合理控制预算的目的。现场管理人员要根据图纸结合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到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对确实需要变更的,应先将现场拍照留底,变更后的项目同样要记录,做好现场签证工作,防止出现漏洞,增大工程开支。要想把一项工程做到既好又能节约资金,关键就是现场管理及基础工作要做到位。首先是工程的预算,有了工程预算,才能掌控该工程的开支;才能为领导决策及具体工程施工提供依据;才能根据资金和工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要遵循全面的工程现场管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努力加大管理力度,提出工程质量的要求。为此,就要加强现场施工工作的管理,严格按图施工,不该变更的尽量不出变更,可变可不变的尽量不变。促进按图施工的科学性,按图施工的规范性,维护现场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工程在施工中,要做到事前跟着预算走,在执行中发挥管理职能,要严格管理现场施工工作的全部过程。加强监理人员管理,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不同的角度承担起管理的职责,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
2.5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抓好业务培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加强管理工作,发挥施工管理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强,具有权威性的管理人员队伍。目前,在绿化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严格进行业务培训,把好发证关,使管理工作走入正常的轨道。
3结语
改善项目奖励办法范文5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授权经营集团。如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
2.国有独资公司。如上海市创业投资公司、江苏省高新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3.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这类公司是由国有企业,高新科技开发区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筹组的公司,其特点是共同筹组资金、共担风险。如深圳创新科技投资公司、北京科技风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4.上市公司分立机构。如联想投资公司、红塔创新投资公司、上海申能创业投资公司。
5.大学发起设立公司。如清华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大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6.民营及外资发起设立公司。如IDG中国投资公司(基金)、时代在线风险集团。
国有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与管理构架:
企业特点:
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全资或控股出资组建;
授权经营、委任企业法人代表或聘任经营管理班子;
通过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促进当地创新科技产业发展;
通过项目投资及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根据风险投资行业特点,可用全额资本进行投资;
赋予组建区域性“风险投资行业协会”的功能;
可用国有风险资本,发起设立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各类“风险投资基金”;
根据发展需要,经批准可在国内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接受委托,管理及运作地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风险创新项目资金”;
根据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可分阶段向风险投资机构增加注入“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壮大其风险资本金。
管理构架:
授权经营公司不设立股东会,由董事会行使出资者职权;
参股、控股公司设立股东会;
董事会决策机构,决定公司重大事项;
监事会是经营监督机构,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
经营班子负责公司资产运营管理及投资事务,对董事会负责;
通常设立项目投资部、财务管理部、战略发展部、基金(资产)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工作机构,确保风险投资业务运作畅顺;
风险投资机构与独资、控股、参股公司的关系是以产权为纽带的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关系。
风险投资机构可聘任独立的专家委员会,为进一步改善经营运作及创新发展,定期提供研究咨询。
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运作管理模式及内部治理结构:
以有限责任公司方式设立,对投资项目以股权管理方式运作。
其管理特点有:
选择投资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鼓励发展领域的创新科技项目;
投资项目评审——由公司内部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和董事会,审定投资项目及投资金额;
股权方式投资——以风险资金作股权投入,派出人员进入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
组成项目管理团队——由擅长技术与企业管理、金融财务等3至4名员工,跨越不同的功能管理部门组成,负责投资企业的动态跟踪管理,以及筹划资本增值退出方案;
定期汇报进展——由管理团队定期交流项目管理及进展情况,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研究与跟踪,建立共识。避免局部管理不善而且危及整个项目计划失败;
资本运作退出——通过项目股权转让或推荐项目企业上市,作为风险资本退出的主要途径;
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管理团队实施“风险投资项目资本增值退出奖励办法”。以及对因跟踪管理不善的项目人员进行调整直至解聘;
风险投资公司必须制定包括“廉洁自律”在内的基本管理规定,建立激发员工创造力的“开拓、求实、严谨、高效”的企业文化。
按培养风险投资家的目标,建立员工队伍的聘任与激励机制
风险投资机构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员工大多拥有双学历或多年企管经验
采用矩阵式聘任体系,按人才的配备要素进入相应的聘用职务系列
公司可按行政管理系列、投资管理系列、财务管理系列、行政辅助系列等聘用划分,每个系列都有近20个档次,并且各系列的档次都有相对应的聘用待遇平衡关系,以体现公司对每位员工的聘任都进入系统全面考虑。公司可在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上确定不同员工的任职资格、工作规范、薪酬标准。这样就构筑了一个系统化的全员聘任及工作平台,便于员工对本职工作、岗位、能力的认同,便于公司按投资管理需要实行跨职务系列的“项目团队”优化组合。
加强典型投资案例分析,加速管理层专业化和项目团队职业化建设
中国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运作的风险(创业)投资公司,大多经历过采用类似信托投资或金融借贷的运作方式。这种运作方式,很难培养出富有创意又有务实操作能力的风险投资队伍。而部分从海外回国参与中国风险投资的专才,对中国国情(含法律、税务、企管等诸因素)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过程,其对在中国的投资风险运作及项目企业的判断控制能力,有待实践中提高。因此,风险投资机构若拥有了较成熟的风险投资人才,拥有了众多的风险投资家团队,就拥有了持续发展的未来。
最近三年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警示,中国的风险资本才真正以股权的方式进入被投资企业,风险机构的团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决策及市场运作。因此,真正以市场化运作的风险投资机构,需要在投资经营理念、选择项目指引、企业跟踪管理、资本运作退出、管理团队激励等方面,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总结。以典型的风险投资案例,以丰富的投资经历、经验或教训,以内部研讨的方式训练业务管理团队,迅速提升风险投资机构整体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
改善项目奖励办法范文6
第二条 县农业发展基金管理应遵循下列原则:
1、预算管理,专款专用;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3、择优支持,严格把关;4、公开透明,依法监督。
第三条 县农业发展基金由县委农办、财政局共同负责管理。县农业发展基金在县财政设立专户,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实行滚动使用,当年未使用完的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二章 农业发展基金使用范围
第四条 农业发展基金使用范围是包括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类农业项目。
1、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
2、对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和展销活动给予适当补助,对引导企业争创品牌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
3、扶持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补助(包括:农业“五新”产品的开发普及、成果推广,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省级优秀新产品奖励);
4、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村容村貌整治,生活污水,禽、畜污水排放治理);
5、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建设、森林资源、水资源保护及环境整治;
6、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基地建设、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7、农业市场运营拓展、新型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8、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
9、农、林、水、禽、畜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10、其它推动农业发展专项补助奖励;
11、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化升级、争创品牌(荣获中国弛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市知名商标、市知名产品)的奖励办法,参照《县鼓励争创农产品品牌的意见》(政综[]168号)规定的奖励范围和标准执行。
第三章 农业发展基金的申报和审批
第五条 为加强农业发展基金管理,县政府设立农业发展基金管理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县委农办、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审核审批,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县委农办具体负责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 农业发展基金实行项目申报制度,县委农办根据不同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按程序给予申报。专项奖励资金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的规定进行确定和考评。
第七条 农业发展基金使用项目申报、审批程序按以下方式执行:
1、由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申报意见,农口各涉农部门、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企事业单位按主管部门项目安排计划,认真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并提交与资金用途相符的材料、证明等,由各相关主管部门把关审核后报县委农办、县财政局;
2、由县委农办对申请使用专项基金单位的申报材料,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形成专项基金使用安排计划,提报领导小组研究。
3、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专项基金使用安排计划进行审批;
4、根据审批意见,由县财政局将资金拨付到专项基金使用单位。
5、项目申报时间:一年申报一次。
第四章 农业发展基金的监督
第八条实施使用农业发展基金的单位收到拨付的专项资金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作相应的财务处理,做到专款专用。
第九条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在每年年底向县委农办、县财政局报告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县委农办、县财政局应当在每年年底向县政府报告年度农业发展专项基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条 县委农办、财政局、监察局应当对县农业发展专项基金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进行监督和检查。县审计局应当对县农业发展专项基金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
第十一条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骗取或挪用专项资金以及对资金使用情况正常监督检查不予配合的,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视情节对申报单位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