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健康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健康发展范文1
儿童所看到的广告既有儿童商品的广告,也有针对大人商品的广告。由于儿童对电视的兴趣比其他群体更容易投入和痴迷,因为他们正处在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之中,使得电视广告对他们的影口向很直接。研究表明,儿童对看到的电视广告兴趣越大,相应地对那些广告的真实性的信任程度也越高。如当儿童们面对琳琅满目千差万别的同类商品,而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买什么时,电视广告信息将成为他们赖以决定的依据。确实,儿童因心理发展不成熟,是所有受众中最易受其影响的一个群体,从而使电视广告在推销产品时,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首先,电视广告对儿童健康发展有正面影响:
1、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面,启迪思维,激发智力。有的电视广告在推销商品时进行科学说理,以说服受众,这就带有些科普性的功能,无形中增加了受众特别是儿童的知识面。如“感康”感冒药的广告,告诉人们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要治疗感冒就要杀死病毒。这就进行了简单的病理宣传,有利于儿童正确认识感冒。还有各个卫星电视台的片头宣传广告及旅游广告片等,儿童看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景观,让他们了解许多没有去过的地方(特别是家人在旁讲解更好),增长了一定的地理知识,拓宽了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电视广告的反复播放,也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比如很多优秀的广告语,在小孩子嘴里可以信口念出,甚至用于平时的交流之中。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那些糟糕的广告语在儿童们的嘴里流出,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2、可以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风尚,培养奉献爱心、尊重人、理解人、助人为乐的美德。思想健康的电视广告常宣扬一些好的行为,赞美符合大众行为的规范。一则关于纳爱斯公司雕牌洗衣粉的广告作品,小女孩给下岗在外奔波找工作的妈妈用心懂事地洗衣服,此情此景,引起多少家庭的共鸣,画面中很好地表现了母女亲情和下一代体贴孝顺长辈的爱心,儿童看后,也必然深受影响。
又如一则动画公益广告一“乌鸦喝水”。这是一个小朋友都熟悉的老故事,只不过是新说法。乌鸦因没水喝,就用石子填杯子,让水升高,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化,水资源枯竭,石子填满了杯子也没水喝。寓意告诉人们要珍惜水资源,儿童受到这种广告影响,从小就会有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确实,一个创意优秀健康的广告会获得直接、鲜明的教育好下一代的效果。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广告注重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有利于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广告人应该想到我国上亿的儿童在看广告,所以要认真地创作设计,使儿童吸吮营养,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熏陶环境。一则优秀的广告,应该“兼具销售效果与社会责任。”如“圣得西”电视广告,一个小男孩为避雨,躲入一屋檐下,风透着凉意,他蜷缩着。一位极尽绅士风度的男子也急促地躲进来,当他试图抖落西服上的雨滴时,瞧见了身边的小男孩。他从容脱下西服披在男孩那弱小的身上。刹时,小男孩露出纯真的笑容,幸福地伸展双臂,舞动西服,高大的男士望着小男孩也笑了:同时一支曼妙的抒情曲子,悠悠扬扬地弥散在每个角落……这温情的广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不正是强调了人间真情,推崇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吗?不正是“善待他人,关爱自己”的流露吗?这样广告不仅赢得了经济效益也引发了社会效应,提升了品牌的社会形象,扩大了品牌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儿童直观接受能力很强,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感染强度又很大,而许多广告偏偏不顾及培养和教育儿童的需要,污染了儿童成长的环境。要知道,来自社会方面的消极浸透往往会冲毁家长和教师的教养启导,电视广告也给儿童健康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可引起儿童盲目模仿,损害儿童身心健康。
这也许不是广告制作者的初衷。但有的广告特别是儿童广告里有一些飞翔、跳跃或其他高难度动作的画面,这些动作看起来轻松自然,实际上却是通过特技或电脑制作出来的,小孩无法辨认,而儿童又是一个极善于模仿的群体,模仿广告中的人物行为是儿童所热衷的行为,于是盲目模仿就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惨剧。
还有许多儿童食品、饮料、服饰类的广告,诱导性很强,也引起儿童盲目仿效。小小年纪,便以穿名牌,吃名牌为荣,同龄之间相互攀比,注重消费享受,讲究虚荣:并且仿效广告里的儿童,吃零食,不吃饭,且偏食等。这对其身体、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很不利。
2、可引起儿童从小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养成娇纵、任性的性格,甚至不良品德,造成与父母长辈之间的冲突或隔阂,影响其思想的健康成长。
儿童接受力强,但无法辨认好坏,如果没有大人正确引导,只要是电视中播出的,他们照单接受。如某电视广告中的小朋友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时”,现实中的许多小朋友也知道对家里来访的大人说这句话。几岁的儿童也许对收礼的意义并不清楚,但这将在他们潜意识中留下不良的痕迹,并可能影响身心成长。广告内容的不负责,会直接使儿童形成不良品德。
有些电视广告中,使用恋情、暴力等手段吸引消费者,如“×××”3+2苏打饼干广告系列之一,把吃饼干比喻成亲吻的画面,广告似乎有新意,但对儿童来说却有负面影响,甚至还有这样的广告,画面上直接采用小男孩与小女孩接吻,更使人看过觉得十分别扭。可以想象这样的广告对儿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另外,电视广告上的父母为孩子买这买那,引起了儿童的购买欲望,由此可引发与父母的冲突。小孩吵着要买某件商品,而父母基于一些原因却不愿意买。儿童一旦欲望得不到实现,就会产生挫折感,愤怒、失望、哭闹,最后,父母拗不过,满足了其愿望,久而久之,儿童知道该怎样做到“有求必应”。这样,娇纵、任性等不良性格就慢慢形成了;甚至,有些儿童也模仿某些广告里的儿童“命令”大人的口吻,慢慢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坏脾气。在同龄人中间,有钱家的孩子便会自傲、炫耀、讲虚荣;没钱家的孩子受周围环境影响,自卑、孤僻,或者羡慕虚荣。这些均不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全。
3、可影响和误导儿童的学习。有些广告语,喜欢用谐音宇,如蚊香广告语一“默默无‘蚊’”,洗衣机广告语“‘闲’妻良母”,摩托车广告语“‘骑’乐无穷”,网络广告语“常来常‘网’”、“一‘网’情深”等等,这种技巧虽使广告语寓意深长,可一旦针对小学儿童就难逃“误人子弟”之嫌了。中国文字、语言是有渊源历史的,而小学儿童要达到对文字、语言的灵活运用还欠缺扎实的基础,他们首先必须在规范学习中理解、掌握和积累传统的词汇,然后才能加以运用、变换。这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学习的态度也必然是严谨的。所以广告也应是很严肃的宣传工具,切不可滥用这种手法。天生具有猎奇追新心理的小学生们有可能丢弃书本知识而“随波逐流”。
儿童健康发展范文2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4.1;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13-01
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实中,人们注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幼儿心理健康没有足够的重视。蒙台梭利说过:儿童拥有一份吸收性心智。儿童出生后的4年~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儿童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可能不能很好地向老师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关心,精心呵护,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热爱、尊重每一个儿童
教师对儿童的关爱是滋养儿童健康心理的最好营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有成熟先进的教育方法,或是具备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如果你不爱孩子,一切都是空的。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自己外出学习,遇到的是一个对你漠不关心、整天板着脸对你乱吼叫的老师,你会喜欢吗?你会乐意接受他对你的教育吗?幼儿园的孩子虽然言语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是他的内心肯定会有很大的波澜,久而久之,就可能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去爱每一个儿童,关注到每一个儿童。
例如,有个孩子看上去似乎什么都不懂,教师组织活动时,只有他在捣乱,一会站在凳子上一会钻到桌子底下,又或者打其他的小朋友。刚开始的时候,教师也会比较严厉地去劝阻,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时间久了,教师的耐心也没了,开始渐渐冷落他了。当他变本加厉的时候,教师就在想,会不会是平时对他关注太少了,他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呢?于是,教师开始慢慢关注他,上课的时候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教师会请他回答,回答完之后教师便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同时教师发现他的肢体协调能力很好,于是在体育活动的时候就请他来示范一些比较难的动作,让其他孩子跟他一起做。在教师的一次又一次的关注下,他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虽然在活动中有时不是很专心,但是至少能够安安稳稳地坐好,不在课堂上捣蛋了。自从发现了他的优点后,很多孩子下课也愿意跟他一起玩耍,再也不冷落他了。如果当时一味地冷落他,没有及时关注到他,他现在可能还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捣蛋鬼。但教师的关注和爱,让他变成了一个受欢迎的小朋友。由此可见,教师的爱会深深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
二、在一日生活中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人们常说要把德、智、体、美、劳、安全、健康等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目的就是希望儿童的每一天都有收获。而在这其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那么该怎么去融入呢?这就需要教师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
如一次活动结束后,班里的孩子有的去上厕所、有的去喝水、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玩耍。这时,教师看到小Z往床边上走去,并且把原本自己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给弄散了,然后不停地折来折去。教师悄然走到他身边问:“你这是在干什么呀?”他满脸惊慌失措,用非常害怕的眼神看着教师。再细问后,才知道原来他把长方形的被子叠成三角形,是因为刚刚上了一节关于图形的数学课,所以他才会来用被子折成三角形。于是教师朝他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头,随后让孩子们都坐在自己的床上,把小Z能把长方形的被子折成三角形的本领跟他们分享了,并让他们也来试一试。这时,孩子们都开动起了自己的小脑筋。对于不会折的小朋友,教师会让小Z去帮助他们。
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到小Z的心理从害怕到快乐的转变。试想,如果当时教师严厉地批评了他,那他的心情一定会因为受到责备而陷入低潮,就不可能出现后来快乐地帮助他人这个行为。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状况,及时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做好辅助工作。
三、家园共育,共同协助
除了在幼儿园,幼儿大部分时间都会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度过,所以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了解比较少,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方法。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地跟家长交流,分享一些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使他们在家也能对孩子进行引导。
四、结束语
总之,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少不了教师的耐心辅导。因此,每一位教师要从儿童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将儿童的不良心理扼杀在萌芽期,并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从而为祖国培养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栾文敬,路红红,童玉林,吕丹娜.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02).
儿童健康发展范文3
一、学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通过采集信息,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对不同年龄,不同的类型分组,以便更好地管理,如单亲留守、双亲留守、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二、学校组建留守儿童帮扶小组
每一组有固定的老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留守儿童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产生自卑和孤独,缺少安全感,学校成立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经常和农村留守儿童谈心交流,虽然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们也能体会到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使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一样,有的父母在身边,有的父母离得很远,都是工作,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祖国的建设,城市的美化,离开了你们,你们要为父母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和光荣,但是你们的任务是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力争学习第一,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你们经济上或学习上有什么困难,要对身边每一个人说或跟老师说,他们会帮助你们的。对家庭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产生无助感,缺少学习用具,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这就要求我们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帮扶教育他们,社会爱心人士、团体出一份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上,困难的家庭和学生,资金得到帮扶和赞助,让他们也感受到爱的温暖,感受爱的教育。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及其要关注,不能让他们掉队,及时补课和心理辅导,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学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
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爷爷奶奶的年龄偏大,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对他们的生活起居可能照顾的不到,对他们的教育更是谈之甚少,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不良的习气,有的依赖性较强、感情脆弱、容易冲动、不理智。另一种由亲戚监管,孩子大了,亲戚也不好管教,有的管了,也不听管教,从此放任自流,抽烟喝酒、上网聊天,时间长了就在认知和价值观上出现了偏离,以及个性、心理上发生了异常。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要及时地对他们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进行心理辅导讲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学校组建农村留守儿童家园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长辈们又忙于劳作,没有文化,无暇顾及他们,让他们各得其所,久而久之,他们就染上了社会的不良风气,他们处在青春发育期,身心较脆弱,思想容易左右,会受到不良习气的侵蚀,形成不良的习惯,重哥儿们义气,不听别人劝阻,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酗酒闹事,包网吧,聊通宵等不良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学校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得到熏陶,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中,设有舞蹈组、电子琴组、葫芦丝组、篮球组、阅读组等十三个组别,有辅导老师,学校还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对学生不良习气的形成提前干预,为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的兴趣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从小形成务实的个性,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五、构建和谐的新农村建设
儿童健康发展范文4
关键词:民间传统游戏;身心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46-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加入,既能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又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是流传和流行于民间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愿和自由嬉戏,玩耍和娱乐的活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形式可以分为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和自由游戏。集体游戏能面向全体,如“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编花篮跳皮筋”。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容简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广大人们尤其是幼儿的喜欢。能够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游戏有:抓石子、翻绳、弹珠子等;锻炼幼儿大肌肉动作的有:踢毽子、捉迷藏、跳皮筋等;还有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性的,如老鹰捉小鸡、独木桥等。
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程中创造出来的,这类游戏充满了浓郁的泥土味,而且不受一些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它具有随意性、简便性、趣味性、地方性等特点,幼儿易懂、易学、易传,深受他们的喜爱。近年来,儿童体育游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越来越凸现出来。游戏不仅有益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同伴关系,锻炼儿童的身体,而且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还能开发幼儿智力,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其中许多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的发展。科学地开展民间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能、开发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例如:“跳绳”能促进幼儿全身运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弹跳力,还能提升幼儿的速度、力量、灵敏度、耐力和柔韧性。又如在“跳格子”游戏中,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得到锻炼。
2、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如“老鹰抓小鸡”游戏。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不让小鸡被老鹰捉去,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老鹰也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这不仅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再如:“丢手绢”的游戏,为防止让被丢的小朋友发现,丢手绢的小朋友必须动作敏捷、不露声色,而其他小朋友要一边拍手唱歌,还要一边及时发现隐患。这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反应快。
3、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幼儿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使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幼儿在相互联系和交往中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游戏中,我们有目的的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利用游戏规则和玩法诱导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参与行为。
“人之处、性本善”幼儿相互间本性友好,但由于家庭的娇惯和溺爱致使孩子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翻花绳》、《编花蓝》、《击鼓船花》等多人游戏的开展让幼儿知道只有放弃自私的行为友好交往,积极参与才能赢得同伴和老师的赞誉。 在民间体育游戏中,许多游戏都需要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就为幼儿社会交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在“跳皮筋”游戏中,因为一人的失误,最终的胜利者要“救”那些落难的跳手,这就需要培养孩子们团体协作精神与社交能力。由于幼儿加强了与同伴的交往,他们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一方面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主张、态度,并作出回应。幼儿在游戏中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一种是现实中的伙伴关系,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无论哪种关系,都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通过相互协调,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由于孩子个性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出任性,对自己喜欢的玩具霸为己有,不与同伴一起玩;有的孩子喜欢扮演自认为“本领大”的角色,不想充当一些“弱小”的角色;例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总喜欢扮“老鹰”,不愿扮演“小鸡”的角色。这时,老师必须参与正确引导,让他们学习自己分配角色,相互商量,团结合作。针对上述现象,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好才能玩的游戏,如“抓大鱼”的游戏等,要通过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原来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喜欢扮“本领大”的角色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幼儿的良好品格,得到有力地促进。陈鹤琴先说:儿童的个性不同我们不能强制一同。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同时,也要了解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需要享受,趣味知识的追求,需要理解信任,关心爱护,需要友谊团结、支持合作、需要表扬鼓励……我们在游戏中充分肯定幼儿的长处,激发热情幼儿的,培养幼儿自信和坚韧的品格。“关注孩子的细小变化”了解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培养幼儿诚实的做人品格。
儿童健康发展范文5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9—0026—01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自己的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照看或者寄养于他人,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反映出了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据调查,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对学习没有计划,提不起兴趣,不交家庭作业的现象严重。另外,不遵守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有些孩子甚至抽烟、赌博、打架、酗酒、沉迷于网吧。久而久之,出现了厌学情绪,养成了不少坏毛病,使得思想行为及心理的成长发育偏离了正常轨道。他们缺失了亲情和家庭温暖等这些至关重要的因素,身心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
一、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因
1. 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方面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监护老人观念陈旧,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社会上出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得他们对孙子的教育无能为力。
2. 监护人忽视 “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孔子曰:“少年若天成,习惯如自然。”习惯应该从小培养,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很多监护人却忽视了这一点。
3. 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部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家长经常轻则对孩子训斥打骂,重则对孩子棍棒相加,使孩子与家长的心理隔阂加深,让孩子产生对家长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另外,有些年纪大的老人溺爱孩子,把孙子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不尊敬长辈的不良恶习。
二、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对策
1. 父母要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父母虽然与孩子相隔两地,但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证明,家庭教育有时候比学校教育效果更佳。因此,家长在与子女联系的过程中不要只谈生活,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身体和学习等情况,并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让孩子确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时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此外,父母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儿童健康发展范文6
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这类残疾儿童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提高这类儿童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语文课程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重度 智力障碍 儿童 语文课程 课堂
语言可以说是人们交流的一种工具,正常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且体会和了解别人的思想,人与人之间有交流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智力上存在障碍的儿童,这些智力障碍的儿童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无法正常的进行语言表达使得这些儿童缺少社会交流的经验,考虑到智障儿童将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针对智障儿童进行课程设计,智障儿童的思想和行为都比较迟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差,而且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优化课堂设计对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语文课堂的课程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采取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针对中重度智障儿童开展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方面还是应该和正常的教学内容区分开来的,智障儿童的反应能力一般是比较缓慢的,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比较困难的,这种现状通常会给教师造成一种教学的误区,认为只要让智障儿童多加练习形成一定的惯性记忆就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这样的机械练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只是进行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对于知识点根本没有变通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对智障学生的最终重回社会的教学目的相背离的。其实针对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在进行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数量,而更应该注重质量,练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智障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内容的练习,结合教学经验对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练习,让学生能够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精选练习的题目,然后针对精选题目进行重复的练习,易错点进行反复纠正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方式才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开展有层次的课堂教学
在开展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智障学生的智力程度上的差异,虽然说面向的群体是中重度的智障儿童,但是教师要意识到,虽然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但是学生之间的智力发展情况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教师在教学的内容开展上要具有层次性,可以根据多年来的特殊教育的经历将智障学生按照不同类型、不同智力程度进行分组,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就可以根据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语文课堂上的一些练习中可以出现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将题目按照难易程度的不同分配下去,这样能够使各个阶层的智障儿童都能够发展,层次教学的形式还能够帮助学生逐步的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增加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智障儿童的语文教学质量。
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
对于智障的学生来说,单纯的对他们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由于智力上存在缺陷,对于语言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相应的比较差。所以说要想让智障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并且能够提升学习的兴趣,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普遍,利用多媒体能够展现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引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智障的学生来说,兴趣可以说是最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图片或是动画进行听、说练习,图片和动画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形式,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看图听课文的学习,利用电脑制作一些动画课件,从视觉上将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吸引住,延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通过看图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跟随图片或者是动画的内容进行想象,同时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声音演示功能也能够让学生进行跟读。比如:在学习古诗《静夜思》时,教师可以根据这首古诗的意境,找到与之相符的动画视频,并且要带有配乐朗读的形式,通过视频图画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跟着视频中的声音进行跟读训练,在学会朗读的过程中再加上图画、音乐的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加强理解和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复述的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要求学生将看到的动画内容进行描述,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将学习转化为自身具备的能力才是智障教学的根本目的,让这些学生能够掌握学习和理解的基本技能,才能够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为进行更加复杂的社会交流打好基础,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根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将文字化的语言转化成具有个性的语言,提升教学的效率。
4.总 结
总之,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指导,智障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是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的被培养的,对于这样的特殊群体,教师要有耐心,在教学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逐步的促进智障儿童的发展,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世英.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