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发展的内涵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内涵建设

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技术结构升级,高职教育必须挖掘内涵要素,积极推进质量建设特色。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中,以广西地方教育经济条件为基础,从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课程改革等环节入手,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打造具有外向型特色的商贸类职业教育园区。

一、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发展的依存共生的关系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依存共生的关系,可以明确高职院校的定位,使之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1、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因素上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密切关联,区域经济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物力资本、社会资本及自然资源等,而其中人力资本包括高职教育培养的各种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这是生产要素中与高职教育密切相关的。

2、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正是应对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而产生的积极反应。

3、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东西差距、南北差距等不均衡现象,其中经济落后区域在发展初期,会出现人才匮乏的问题,解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进行大量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职业技术培训则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职责。

二、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互动关系

1、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1.从产业结构上看,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三产业增长迅速,第三产业已居主导地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从2006年的622.59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415.86亿元,增长了近2.3倍。第二产业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从2006年的517.48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094.79亿元,增长了2.1倍。目前,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0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31.1:26.0:42.9 调整到 2010 年的 16.86:36.23:46.91,三产业基本形成三、二、一的结构。

2.从产业布局上看,重点产业集中度提高,优势作用突出。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3025.33亿元,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港口物流、加工贸易、海洋、生物质、造船、铝业加工、高新技术、现代中药、食品加工、旅游人居、石化、林浆纸一体化、农业机械、钢铁、化工十五大优势支柱产业初步形成,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产业,在北部湾经济区产值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3.从产业资本结构上看,2008年1月,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是中国—东盟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和推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现阶段,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基础还较薄弱,规模总量不大,财政收入不多,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体系不够健全,金融机构不够合理。

4.从功能格局上看,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分区,规划建设5个功能组团,分别为南宁组团、钦(州)防(城港)组团、北海组团、铁山港(龙潭)组团、东兴(凭祥)组团。各组团之间互补格局明晰,利用优势互补、功能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2、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呼唤

从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员工的培训教育及所需要的技能服务等方面出发,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呼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人才的结构性失调矛盾突出。

根据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引资、引智、引制并举,三产业基本形成的“ 三、 二、 一 ”结构与同期全国三产业“二、三、一”的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有一支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更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企业职工的再教育问题急需解决。

据统计, 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有就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40%左右,人才总量偏低,解决办法是要立足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一批能够适应需要的技术应用性高级人才。

三、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动北部湾区域经济区发展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北部湾经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的发展需要为目标,主动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以企业用人规格调试人才培养培训标准,着力建构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和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最大限度满足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用人需要。

1、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进行专业布局调整

学校针对北部湾经济区产业技术转型的需要,从职业能力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凸显高职教育专业开发的区域性和职业性。以商贸、财经、外语、旅游等专业为主体,辅以其他第三产业需要的专业,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体系。同时,根据用人单位反馈和毕业生追踪调查,关注专业就业质量和供求关系动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2、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扩展职业(技术)培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学院利用4个培训基地:广西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商务系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的基地、商务部“人才强商 ”基地、广西外语培训中心外语培训基地等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为行业、企业进行各类员工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人员劳动力转移、 就业技能培训等。其培训项目涉及技能、职业资格、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管理等,覆盖学院应用外语、国际商务、财务信息、 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大部分专业群。

2008年1月,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四年来的发展,经济总量规模,人均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必将成为广西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职教体系,做到人才培养供给和市场人才需求紧密对接,以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互动—以天津职业大学服务滨海新区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12月

[2]顾安平,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科教文汇;2010年04月

[3]廖振民,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发展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09月

[4]卜正学.刘艳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投资结构分析,中国市场;2012 年5月

基金项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内委托课题。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2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学 网球文化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运用文化分析法,对我国网球文化要素的内涵和演进、概念、内容、形式、体系、特征、趋势等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网球运动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在汲取各种有益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加以磨砺、融合,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球文化。

网球运动源于宫廷贵族,一直以来有很多文化传统和约定俗成,即使是已成为大众体育活动项目的今天,这些传统和俗成依然保留。所以大众网球活动不论是在文化体系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极具文化特征。它的所有内涵如技术、战术、规则、运动员的动作表情、比赛的环境气氛等可以被认同与理解,从而形成具有各个民族特性的世界网球文化体系。

一、网球文化的概念

网球文化是人们通过从事网球活动所形成的网球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财富总称。根据文化哲学的区分,网球文化结构区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网球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

网球文化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面是有形的、可见的物质产品,网球的这一面是在不断变化中逐渐完善、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它日臻完美、功能越来越丰富、使用也越来越方便,在变革中不断提升;它的另一面则是无形的各种价值的总和,这一切最终体现为网球文化。

二、网球文化的演进过程

网球文化是伴随着网球游戏的创立而产生的,也伴随这项游戏的升华而完善发展形成的文化体系。最初在法国宫廷产生,带有一种宫廷气息的纯娱乐健身性的象形文化。随着现代网球运动的传播、推广、充实、完善,分阶段地逐步形成组合性的现代网球文化的当代体系。以1912年国际网球联合会创立于巴黎为标志,世界各国网球赛事频繁展开,表现为以竞技性为本体特征的跨国网球文化初步形成,规则与竞赛制度文化建立并走上国际化轨道。随着这种文化性(文化、知识、智慧、科技、人文、修养、素质、道德品位、制度创新)的不断发展、演进,世界性网球文化形成完整体系,物质与精神的社会价值观加速提升,使网球文化成为一种艺术化、国际化、产业化、人文化多元素交融下的高水平竞技文化(表1)。

转贴于 三、现代网球文化的维度特征

从网球运动的发展的历史来看,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界认为文化大致包含三个层面:器物、制度和观念。笔者认为可以把网球文化分析得更细致一些,分为七个维度:器物、规则、技术、风俗(风格)、战术、理念和语言。各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始终处于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表2)。

四、网球文化的发展趋势

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中国网球运动文化的主体形式是外来传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网球文化的发展也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网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并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种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1.网球信息文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网球文化形式内容将更丰富多彩,在网球运动面向全球各地域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网球运动进一步成为跨国的运动,在不断地改革发展创新中得到提高。

2.网球制度文化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网球制度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它们数十年来保持着大师级人才辈出的局面,其成功要诀主要得益于稳定而优化的制度环境,因此我们应该研究符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内容与规律,制订中国网球文化的法则和法规制度,加快职业化的进程,提高举办网球一级赛事的水平,完善网球俱乐部制度等,让网球运动的开展更加规范,更加普及。

3.网球人本文化的发展趋势

网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系统文化。按照控制论的观点,只有开放并不断产生对外交流的系统才可能促进自身系统的完善和增长。本土网球文化和通过网球全球化发展而遭遇到的非本土体育文化的交流形成体育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正是在体育文化互动过程中才可能充分表现本土体育自身的文化特性,求得相互认同。

4.网球器物文化的发展趋势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3

论文摘要: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及其特性,总结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产品差异化营销等;提出相应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质量体系等。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农业是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区域农产品本身所积累的区域普遍认知和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易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品牌。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_3]。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如图1所示。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4

一、做好参谋智囊助手是研修机构的重要职责

区(县)研修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对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排头兵,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校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校就开展学历补偿教育,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学历水平;20世纪九十年代,学校高举目标教学大旗,大幅度提高了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跨入21世纪,学校抓住创院机遇加快发展,在2006年成功创建为集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科研指导、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育信息资料、现代信息技术远程教育于一体,承担区域教育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的区教师进修学院。创院成功后,学院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半径不断扩大,成为市级教师教育培训基地和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参谋、智囊、助手。

本世纪以来,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国家政策取向。2008年,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着眼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而早在2006年,沙坪坝区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在全市率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又颁布《沙坪坝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经过政府加大投入,区域教育办学条件趋于均衡。2008年,我们立足自身职能,研判教育发展态势,提出区域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理念,成功申报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2009年,全区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区域教育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校际之间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为加快促进区域教育向内涵式均衡转型,区教委要求我们开展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研究。经过认真调研,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走内涵式均衡发展道路是新时期沙坪坝教育的理性选择。教育内涵式均衡需要把重心从外部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数量、条件转向质量与效益,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型,从同质发展转向特色发展,从模仿发展转向创新发展,通过学校内涵发展实现人人享受优质教育。我们及时向区教委提交了区域教育三年内涵发展计划,并制定了年度推进计划和重大任务表,相关研究成果成为2010年区教委制发的《沙坪坝区中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的主要内容。在区教委的具体领导下,沙坪坝区教育从此走上内涵式均衡发展道路。

二、提升研修能力是促进内涵式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新的形势下,为适应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引导区域教育走内涵式均衡发展之路,必须强化研修机构内功,提高教研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教研员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领军人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修队伍,才能为教师专业化、教学优质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本着“推崇学术、一专多能”理念,按照“高端访学、科研引领、活动带动、主动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重庆领先、西部一流”的研修团队,使每个教研员都能成为集科研、教研、培训以及智囊、参谋、助手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多面手和在学科或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

为将教研员能力建设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一,多层次学习培训。一是提高教研员的学历水平,鼓励教研员报考在职研究生,进行系统学习;二是短期专题性学习培训,组织教研员外出学习,与教育发达地区对接;三是集中延展性学习培训,组织教研员到美国、欧洲、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考察,促使教研员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思考如何融汇中西,形成教学研究的本土特色。其二,多方面实践锻炼。一是上挂外派,选送教研员到市教委、市教科院等部门挂职学习;二是下校蹲点,选派中青年教研员到中小学任教,体验教学生活,研究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三是磨课研课,每期安排1――2周的时间,集中组织教研员开展“两课”活动。其三,多角度思维碰撞。一是举办院本论坛,每期选择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话题,充分展示教研员风采;二是开展三名论坛,组织名校长、名教师、名教研员同台竞技,进行观点碰撞;三是组织网络论坛,通过网络论坛形式,让教研员与学校领导、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三、引导“三化”建设是促进内涵式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教师专业成长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研修机构,我们通过多种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一,科研引领。一是借助各级各类课题,采取“一个课题成就一所学校,一个课题成长一个团队”的策略,开发教育科研附加值,提升教师内功;二是专门设立区“教师成长课题”、开发“课题课”,动员广大教师研究身边的“小、真、实、活”问题,在田野研究中主动获得专业发展。其二,教研带动。城乡联动教研模式、片区互动教研模式、学校联合教研模式等本土化的研修模式,推进了名校带薄弱学校、大型学校带小型学校、农村中心校带村点校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三,专题培训。我们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按照“申报方案――评估论证――优化课程――菜单选择――审核通过”的程序,进行序列化专题培训,提高了培训品质。

课堂教学优质化是内涵式均衡发展的重要表征。本着“规范+特色”的指导思想,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首先,实施“课堂教学规范行动”。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制并通过教委颁发《教学质量监控方案》《教学“六认真”实施意见》《课堂教学规范》等相关文件,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坚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第二,加强特色课堂特色建设。一是吸纳教师参与“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立足学科特点和教师个体特色,从特色课堂学习、特色课程开发、特色模式构建、特色教学环境营造、特色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二是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普通高中新课程市级样板区建设项目”为依托,聚焦教学方式,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变革,逐步建构起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科学化能够有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首先,搭建平台,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一是举办校长论坛,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智慧;二是利用寒暑假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讲座,给校长以启迪。其次,开发工具,引导学校精细管理。一是以《职初教师教学胜任力评价量表》为标准,从专业性向、知识和技能等100个观测指标进行自评,对照结果进行查缺补漏,主动克服专业素质的短板;二是构建起《沙坪坝区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增值性评价方案》。“从入口看出口”,“从基础看提高”,探索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相配套的评价方式。第三,过程指导,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我们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加强过程指导。一方面引导学校立足学校实际情况,探索校本化教学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帮助学校总结提炼经验,定期召开点校现场会,带动周边学校和其它同类学校的发展。

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几年的探索,全区中小学已经逐步走上内涵发展之路,探索出诸如“168问题导学学习模式”、“四环两型”问题导学式魅力课堂、“双主体活力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站在“十二五”发展的起点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为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要素之一,是用一种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大众传播符号,是城市与公众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一种视觉语言。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形象作为一种全球城市间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形象推广作为一种跨地域、跨文化、跨语言传播,城市形象标志无疑是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最佳载体。

一、注重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的必要性

作为东部最重要的中心城市,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上海正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大力提倡城市形象建设无疑给上海提供了让世界了解上海的机会。跟据上海这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出,上海在市容环境、街头雕塑、标志性建筑建等方面成绩显著,但是上海区域形象识别系统尚未建立。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是推进城市建设的原动力,为城市设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进行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有利于增强本区域的凝聚力,树立鲜明的区域形象,优化区域发展的软环境,进一步有利于区域产品的营销。开展区域协作,对于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上海中心城市的地位,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把握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的总体理念

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必须进行理性思考。区域形象标志设计是一种象征区域身份的地域识别符号,识别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形象昭示区域个性(差异性)和同一性两方面的信息,区域形象标志设计就是要实现区域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要素和过程两方面均达到个性化和同一化的高度统一,从各个角度(理念、行为、视觉等)来表现和服务于具有自己个性的区域形象,体现区域的总体特色。由此可见,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并非简单的文字、图像绘制,而是一个以理念为先导,特色为中心,文化为根基的系统工程,要以系统观为指导,站在建设和塑造上海整体形象的战略高度,处理好上海区域形象个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并将此观念和方法贯穿于标志设计的各个要素和全过程,围绕上海城市形象的定位、上海城市形象的核心价值、上海城市形象传播的目标受众进行视觉表现,依托上海各区域的地缘、人文、标志性景观等特有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和设计。

三、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的构思

(一)注重把握区域形象标志定位,形成上海新的区域品牌形象

上海全市共辖16个区。“这些类型迥异的城区,不仅构成了当下意义上的上海市区的面貌,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建构着各具差异的亚文化,代表着上海的城市形象,丰富了上海城市的多元特征,形成专属于上海的独特人文风貌。”由此可见,区域形象直接影响到上海城市形象。而区域形象标志设计,离不开区域形象定位。上海区域形象定位,既要注意上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性,结合上海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未来的发展态势和区际分工作前瞻性谋划,又要注意功能与文化的结合。

功能与文化的结合是指把功能和文化两个方面融合起来,赋予区域形象定位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只有当城市的文化和它存在的功能处于一种水融的状态时,城市(区域)形象的真正魅力才能得以发挥。以杭州和香港为例。杭州形象标志设计的成功,源于成功的形象标志设计定位——“生活品质之城”。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既是杭州“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的体现,又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外延再现。将城市特色融入城市形象之中,综合体现城市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而香港其形象标志定位为“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形象标志的定位既延续了100多年积淀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同时,也前瞻性地预见到未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它所处的地位和优势的变化。可见城市形象标志定位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上海区域形象标志定位也应从上述角度考虑。上海区域形象定位,应将重点放在区域的未来发展上。结合上海历史、现实、未来的正负因素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态势,结合区域历史人文和区域特色等优势的发挥。

(二)注重标志设计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创造上海新的区域标志形象

1.运用“意象形式”,突出区域本底性。

意象形式是以某种物象的形态为基本意念,以装饰的、抽象的图形或文字符号来表现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抓住区域识别的功能和内在需要,深入挖掘区域本底特性。如奉贤区标志设计手法上可以运用意象形式手法,造型上采用意象、装饰手法,加强标志的艺术格调,凸显区域精神。可以以流传于江南桥乡奉贤的一种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滚灯为设计元素。采用装饰性手法将滚灯元素符号化,利用装饰性的滚灯符号表现出奉贤的主题性内容。既融合当地特色,又能展现出奉贤区精神面貌。标志利于识别、记忆。

2.将区域符号艺术化,突出区域特色性。

标志是“形”的提取与衍生,是对图形的概括与归纳,是一种图案化的视觉符号。因此只有对图形精确把握,使之与人心心相印,才能更好地表现标志的艺术性及内涵。达到区域识别的效果。

区域符号,可分为外在符号与内在符号。外在符号,是指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与景观,能直接体现区域特色的元素。内在符号,是指区域习俗、精神、人文历史等能代表区域精神和生活需求的因素。

因此,在设计上尽可能的将区域外在与内在符号加以概括、提炼,并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形象相结合,使之构成具有完整艺术性的图形符号。使区域标志更具鲜明艺术性、形象性和识别性。如静安区的区域符号为静安寺商业中心建筑群。进行标志设计时可将区域外在符号与区域定位相吻合,将静安商业中心建筑群为标志设计元素,利用线的流动、飘逸的表现手法,来体现静安区的繁华与现代,时尚与大气。标志既具有想象空间,简洁又极具艺术性。而黄浦区标志设计可以充分利用黄浦区区域符号“豫园”为创意点,将最能体现区域底蕴的豫园形象概括化,充实和发展传统图形中的庭、阁与篆体文字的巧妙结合,来突出黄浦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而标志中的庭、阁建筑已不是表面性的符号的运用,更多的是蕴含和展示着一种精神追求。同时标志又蕴育着艺术的美感。

3.运用立体化的设计手法,凸显现代城区品质。

立体化标志设计是通过透视原理和阴影、投影的效果,根据所设计的标志的明暗、色彩、深浅和冷暖等多种变化,达到远近和层次的关系。其独特的视觉美感能体现出标志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如果将立体化标志设计运用于区域标志设计中,对提升区域品位及内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松江标志设计,可以运用立体化的标志设计手法,以求达到地域特色与现代潮流相结合,体现现代城区品质。标志可以采用松江区标志性建筑——方塔为核心设计要素,利用现代立体化设计手法将塔的特点——塔檐的翘角、层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些元素在新的组合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以此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如(图1)。运用立体化标志设计,不仅展示了松江作为上海重要城区与徐家汇、外滩、陆家嘴等中心区域接轨,开创区域发展的新天地,同时也展示出面向新世纪的松江全新的精神面貌。同时方塔作为区域的形象代言,更加生动、感性,更加深入人心。方塔象征的松江区标志是松江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突出整个松江形象的重要文脉资源。

4.运用插画的设计手法,体现区域的风貌特征。

图1图2插画标志设计是将手绘插画的表现手法运用于标志之中,使标志更形象、更生动。例如:崇明标志设计如(图2)可以加强手绘插画的表现形式,依据崇明区域定位“绿色崇明、生态崇明”可以以树、湖、水构成美丽风景画,不仅表现出崇明绿色生态的美景,同时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美。这与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概念相吻合。增加了视觉识别性与记忆性。

5.注重色调的运用,有利于展示区域精神内涵。

色彩的运用对区域标志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设计定位,通过契合的色彩挖掘各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达到人们的情感共鸣,便于人们对区域特征的记忆,形成区域固有色。另外,在色彩的运用上,除了表现视觉效果、区分区域外,更重要的是利用色彩意蕴区域精神品质,并注重把握色彩视觉心理这一原则进行设计。如崇明标志,可以以绿色为主色调,传达“绿色崇明,人文生态”的理念,同时绿色也象征了崇明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及创造“绿色”生活的乐观生活态度。

四、促进上海区域性标志的应用与推广

上海区域形象标志设计的方案最终是要进行应用与推广。区域标志是区域品牌的形象代表,是区域的识别符号,应注重应用与推广。较好的运用可以增强区域形象。例如,可将浦东区的标志图案依照重构关系重组(标志核心不变), 形成空间效果, 用于路面的指示牌,也可以将标志放大缩小, 运用到地面、墙面、井盖等公共设施,使区域形象更为直观,也更易市民对区域的识别。

上海区域标志的产生势必对其他城市进行形象设计起到很好的学习和借鉴的作用,应加强推广。可以通过上海特色节日,上海文化节、上海旅游节、上海电影节等活动进行系列宣传。也可以开展城市形象设计系列研讨会与其他省市进行交流等,总之这些对于上海城市形象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域发展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陕南”区域旅游品牌;外在制度;社会资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陕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一)陕南区域旅游发展情况。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拥有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也形成了瀛湖、红石河、香溪洞、南宫山、金丝峡、天书峡、陕西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南湖红寺湖、午子山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景区,拥有“巴山汉水文化”、“两汉三国文化”、“美食文化”等引人入胜的文化资源,还有大量的民俗旅游区,为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年来,陕南巴山汉水地区的政府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区域呈现出旅游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旅游建设资金注入量增加,旅游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这些都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成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区域重要产业之一。

(二)陕南区域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陕南地区旅游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陕南旅游热的推动下,虽然出现了多次旅游“井喷”现象,但受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投入不够、发展时间较短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1、区域旅游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合作松散,尚未形成整体概念。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各(区)县的生态经济规划与文化旅游发展目标的制定中,不仅各县(区)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制定不同的规划和文化旅游发展目标,而且在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相同的相关景点规划与建设中也各自为政,提出了或依托于西安建设“西安后花园”、“西安第二生活区”的目标,或提出了“秦楚豫”和“陕渝川”等概念化、边缘化的建设目标。在旅游市场上“单打独斗”,旅游重复建设严重、旅游环境不完善、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尚未形成资源整合、市场共享、信息共享、人才互动的陕南区域旅游整体发展合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入,最终将陷入旅游产业发展瓶颈,严重影响与制约着陕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旅游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较低。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旅游产业结构仍然以旅游景观业为主,旅游生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不配套,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其他相关产业链条和环节尚待发展和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旅游规范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得到全面提升,旅游对陕南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和经济产出规模有限。

3、缺乏支撑品牌的精品名品。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和名品化是区域旅游吸引的核心。陕南三市拥有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及历史旅游资源,但均分别散落在城市之间,规模小而单薄,缺乏聚集度,由于缺乏对这些具有代表性及极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的有机整合,因而对于游客来说,陕南地区缺乏市场影响力大、对游客有持久吸引力的品牌旅游产品。

二、“陕南”区域旅游品牌构建必要性分析

通过分析陕南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制定“陕南”区域旅游品牌构建战略,即建立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陕南区域旅游产业形象和公共旅游品牌,为陕南地区旅游发展指明方向。区域旅游品牌在促进陕南区域经济发展上具有更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助于促进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精品化。区域旅游品牌是区域内各旅游地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精华的集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能约束恶性竞争,避免重复建设和模仿开发;且能充分挖掘各城市的旅游优势,形成错位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局面。

(二)有助于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区域旅游品牌之所以能够建立正是基于区域内各城市资源存在差异,而差异化可以形成互补优势,实现在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能统筹考虑产品结构、项目建设、接待设施及旅游环境等问题,有利于发挥区域整体优势。

(三)有助于保障公共产品的供给。区域旅游品牌的建立关系到区域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等各项因素,但它们往往带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若由各旅游区各自承担其供给,既不经济也不情愿,因而很难得到保障;而区域旅游品牌使得区域内各旅游地成为一个整体,品牌的建设关乎其可持续发展,因而他们会集中力量解决好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以保障区域旅游的发展。

(四)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区域旅游品牌的建立是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的结果,同时得益于各旅游地的共同开发和宣传,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区域的旅游经济效益,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区域凝聚力,最终提高区域竞争力。(图1)

三、区域旅游品牌构建要素分析

(一)公共资源是区域旅游品牌产生的前提。公共资源为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的财产,是用于公共服务的资源,主要包括公共自然资源、公共设施以及人力资源等。

一个地区内部某种优势公共自然资源的聚集往往主导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指向和产业发展方向,便于形成区域内特色产品,形成潜在的区域优势,而拥有优质特色的区域产品正是产生旅游品牌的前提条件。生态旅游资源是陕南秦巴汉水地区旅游业的核心资源,是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本底。

公共设施如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及良好的金融服务等优越的公共设施代表的是良好的区域形象,它可以影响人们对该区域产品的购买态度和购买行为,通过公共设施资源提高消费者对区域旅游产业形象的美誉度。陕南地区较为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改变了其传统的交通区位劣势地位,使得神秘的陕南秦巴汉水地区得以向市场展示。

区域旅游品牌的构建离不开旅游产品的营销企划、卓有成效的营销方式,这都需要区域内拥有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和销售人才,把旅游产品有效地推广。通过人的观念和能力影响区域旅游产品的促销进而影响区域品牌的发展方向、发展潜力以及区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期。

(二)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区域品牌成长的基础。陕南旅游产业集群是以陕南地区文化、自然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等软硬件资源为依托,实现旅游产业“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发展,形成较长的旅游产业链条,其他相关产业为支撑形成产业配套体系,具有外部整体形象的区域经济体。旅游区域品牌依托于旅游产业集群这一载体,并以旅游产业集群为根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促进区域品牌的成长。

(三)外在制度是区域旅游品牌产生的政治基础。区域旅游品牌的外在制度是政府对旅游业发展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等。外在制度通过法律、行政监管、政策在区域品牌成长的环境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策的导向作用影响区域品牌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约束品牌成长的作用。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行政监管可以规范旅游市场,优化旅游环境,保证陕南区域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受理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四)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主要是指旅游企业外部存在的、有助于旅游企业获取重要信息和各种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包括旅游企业与上级领导机关、当地政府部门的社会关系网络和旅游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中介机构及游客等的社会关系网络。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极高的产业,获取信息和汲取资源对旅游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社会网络为旅游企业间合作提供了更低成本的保证,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约束了旅游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较高质量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各种资源(员工、资产、客户网、信息、知识)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便于发挥信息收集和传递功能,从而为企业获取信息提供有利条件。区域内合作的社会网络同时也代表了区域旅游产业形象,完善的社会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区域产业美誉度,才能为区域旅游品牌的产生奠定基础。

(五)旅游文化。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支撑着区域旅游品牌的丰富内涵,是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的价值基础。在区域旅游品牌的塑造过程中,文化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富含文化价值的区域旅游品牌会让消费者回味无穷,牢记区域旅游品牌,从而提高其认知度、知名度与美誉度,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区域旅游之间、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旅游文化的竞争。文化作为特殊的产品因素,是一个区域独特的卖点,具有不可复制性和替代性。在消费者的认知编码过程中传递了区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区域旅游经济能够形成特色和健康发展,与挖掘、传承和发展区域旅游特色文化力是分不开的,文化力的传承和支撑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六)旅游特色产品。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吸引的核心,是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核心载体,若没有良好的旅游产品,品牌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要创新旅游产品,创造丰富的旅游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区域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实际吸引力。(图2)

四、“陕南”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策略

顺应回归自然的国际国内生态旅游大趋势,保持并充分发挥陕南巴山汉水地区自然风光和水韵风情旅游资源优势,将陕南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定位为“魅力陕南,绿色生态家园,南北文化交融地”,突出该地区“巴山之形、汉水之灵、生态之本,人文之神”的主题,打造“山水田园、文化休闲”的产品特色。具体建议如下:

(一)围绕品牌,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整合是“陕南”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的前提。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在分析旅游资源优劣势以及理顺地脉、文脉的基础上,开发高品质旅游资源,对于已开发的景区实行抓大放小,全面建设大景区,如大南宫山、大瀛湖开发区等,提升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量,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强度,加强对水体、林体、山体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原生态体验氛围的保护。

(二)积极发展旅游产业集群。陕南地区的旅游发展应积极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和现代城市资源发展旅游业,夯实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利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生态农业、特色工艺品与纪念品、特色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形成旅游产业规模经济,实现陕南地区的发展突破。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区域旅游品牌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其形象代表着区域的整体旅游形象。因此,政府在品牌的构建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区域旅游品牌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制定品牌化战略的内容、具体步骤,促进形成“魅力陕南,绿色生态家园”的区域旅游品牌。

(四)协调互动,谋求整体性发展。陕南区域旅游品牌的构建需要所有受益的旅游行业关联方(如政府、旅游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努力,形成高质量的社会网络。陕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应打破地区行政界线,实现陕南整体协调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与监督,提倡合理竞争,鼓励各行各业在服务上做足文章,通过颁发“优秀旅游企业”、“最佳服务单位”等荣誉来促进陕南三市旅游行业、企业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建设和完善“陕南”区域旅游品牌。旅游企业应遵循政府制定的整体旅游规划和政策,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合作,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五)增加陕南区域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增加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实施文化提升战略,强化文化软开发,保护和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培育巴山汉水地区的旅游特色和个性。以两汉三国历史遗迹、民俗、美食、民歌、节庆、道家、始祖崇拜等为载体,通过情境设计把文化元素灵活融入到具体旅游产品中,富于主体内涵和个性,成为可参与、可互动、可体验、可娱乐、可消费的特色产品,形成“巴山汉水――文化――陕南区域旅游品牌”的市场关联,充实陕南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个性与内涵,提升陕南地区旅游的品位和形象。

(六)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培植系列旅游产品品牌,围绕区域旅游品牌打造市场上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以增加品牌实力。陕南巴山汉水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在于打好“生态、水韵、民俗”三张牌,尤其要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贯穿绿色营销理念,既强调维护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原真性,又要将自然生态美与民俗文化韵转化为可以面向市场销售的旅游产品。因此,提出以生态理念为先导,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主题形象为特色、以本土设计为内容、以休闲体验为重点,即由“生态、创新、主题、本土、休闲、体验”六环节构成的巴山汉水地区旅游绿色营销开发模式。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规划(2009-2025).陕西省旅游局、陕西师范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