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制度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制度的发展

社会制度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 中国公民社会/民间组织/制度环境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释目前分歧较大的与公民社会及其制度环境相关的若干重要概念,第二部分着重讨论困扰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民间组织定性和分类问题,第三部分集中分析中国公民社会现存制度环境的主要特征,最后一部分简要论述中国公民社会的总体特征及发展方向。

   

     一、若干重要概念的辨析

    

      公民社会,总的说来,对于当今中国政府和学术界而言,还是一个新的事物。中国公民社会本身正在形成之中,还很不成熟,其典型特征和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展露。与此相一致,对中国公民社会的认识和研究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一些重要范畴和概念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分歧的存在是正常的,但如果核心概念歧义过大,既不利于讨论的深入,更不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所以,在讨论中国公民社会的整体制度环境之前,有必要就若干重要范畴表明我们的理解。

    

     1.公民社会

      在中国学术界,公民社会常常又被称为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它们是同一个英文术语civilsociety 的三个不同中文译名。虽然国内学者目前仍然交叉使用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和民间社会三个术语,但这三个不同的中文称谓事实上并不是完全同义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差别。"市民社会"是最为流行的术语,也是对civil society 的经典译名,它来源于经典著作的中译本。但这一术语在传统语境中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贬义,许多人事实上把它等同于资产阶级社会,而且容易把这里的"市民"误解为"城市居民"."民间社会"最初多为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的民间组织时加以使用。这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但在不少学者特别是在政府官员眼中,它具有边缘化的色彩。"公民社会"是改革开放后对civilsociety 的新译名,这是一个褒义的称谓,它强调civil society 的政治学意义,即公民的公共参与和公民对国家权力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新的译名。

      我们把公民社会当作是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各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的公民组织,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人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等等。由于它既不属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又不属于市场系统(第二部门),所以人们也把它们看作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the t hird sector )。

    

     2.民间组织

      公民社会是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民间公共领域,其基础和主体是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

      但在目前的中国学术界,对民间组织的理解甚至比对公民社会的理解还更加混乱不清。无论是学者的文章或政府的文件中,经常使用的关于公民社会组织的称呼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公民团体、中介组织、群众团体、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第三部门组织、志愿组织等等。一般地说,这些不同称呼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但是从严格的语义来说,它们之间应当存在着不可不察的差别,这些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公民社会的某个方面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至今仍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优点是强调公民社会组织的非官方性,表明公民社会组织不属于政府组织系统,明显不同于政府组织。但在中国的语境中,这一概念可能产生两种正好相反的歧义。一是认为只有那些重要的、正式的民间组织,才属于公民社会的范畴。因为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最初引入中国,与联合国中涉及的国家间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相关,而国家间的非政府组织往往是十分正规的,并经过政府的正式批准,而大量存在于社会中的非正式组织有可能被许多人排除在"非政府组织"视野之外。二是把"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理解成与政府没有关系,甚至理解为与政府对立。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非政府组织"恰恰与政府的关系最密切,有些直接就是"政府的非政府组织"(Governmental Non2government Organization)。

社会制度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经济;问题

0 引言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再次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离不开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

1 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和

任务是,到2020年社会保障体系要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它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长久稳定的重要保证。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就难以实现和谐的小康社会,社会保障能够促进和谐的小康社会建设,所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其必要性。

1.1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探索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止过,现在已经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涵盖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保资金监管不到位、保障程度失衡等,很难体现出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效率性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可见,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法制化建设。

1.2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求我们必须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必然会导致部分劳动力失去工作岗位,从而使其失去收入,陷入困境之中。这时社会保障可以通过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能力,为他们发挥再生产的能力提供基础。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一个合理的劳动力流动体制,通过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突破企业和劳动者自我保障的局限,使得劳动者在岗位调动时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保证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市场经济的上下浮动变化将影响社会保障的支出。在经济发展成长的环境下,劳动力失业率会下降,这样将相应减少了社会保障的支出,势必增加社保资金总量,进而减少社会需求的迅速膨胀。在经济发展衰弱的环境下,劳动力失业率会上升,这样相应增加了社会保障的支出,以便提供给失业者基本生活需求,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发展。所以社会保障能够平衡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热和过冷现象,起到调节经济供求关系作用,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1.3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调节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稳定

我们要实现的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现社会公平,它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分配方面,每位劳动力不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通过均衡分配实现公平、公正。在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收入分配和竞争机制结合起来,必然造成劳动力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出现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拉大贫富差距。要想解决这一突出的社会矛盾,就需要用社会保障制度来对经济进行调节,通过相应措施对劳动力的收入进行再分配,将高收入者部分财富补贴给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劳动力的贫富差距。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社会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2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

12.1 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健全的法规

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有效、健全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立法层次低,缺乏强制性、统一性。在法律体系中应将社会保障法独立出来,制定出统一的、具有强制性适用范围广的相关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应该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通过法律的层面对社会保障的基本条件、资金需求、政府监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我国社保范围内只有一部社会保险法律,其他的只能通过政策性的手段或规章制度来实现,如慈善捐赠、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这样就带来一些问题:其一,行政规章具有一定的短期应急性,缺乏长期协调性,造成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的变化,影响社保制度的稳定发展;其二,对一些违反社保制度的责任缺乏明确的惩罚措施,执行力度不够,导致违反社保制度的现象层出不穷,影响社保的强制性;其三,相关规章缺乏必要的联系,不同政府部门的规章在社保监管、资金运作、信息披露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导致社保制度缺乏统一性。

第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国还没有做好应对这一变化,而制定出相应法律法规的准备,缺少与国际接轨的社保法律规范,这必然造成一些磨擦。

2.2 社会保障程度不同,难以体现公平性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合理分配来保障弱势群体,实现社会的公平性,所以在社保法律中公平放在首位,但目前社保制度的相关规定还具有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不同区域的社保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只是对社保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的一些标准完全由地方政府来细分实施,这样地方政府自由决定权较大,导致各个区域保障的标准具有较大差异,社会保障出现失衡。

第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比民营企业员工保障水平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社保资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安排,而民营企业的员工社保是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相结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有稳定的薪资和丰厚的福利待遇,退休后的养老金远高于民营企业的员工。

第三,城乡社保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近些年,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一定成就,但从整体上看城乡社保程度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城镇职工享有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较全的社会保障,而生育保险在农村社保中被完全忽略。

2.3 社保资金监管不力,政府职能缺失

我国现行的社保资金筹集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所以拖欠、不缴和少缴社保费用的现象还是继续存在。在实际操作中,社保资金的筹集存在地域、行业、企业之间的差异,既不利于公平性的实现,也阻碍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这种社保资金筹集存在严重的问题,导致我国社保资金缺乏相应的保障,同时政府部门对社保资金的运作缺乏应有的监管,导致社保基金投资亏损严重、挪用社保资金事件频现,社保资金出现大量缺口。

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保障的信息搜集,存在一定不对称性,由于这种信息滞后的不对称,造成了一些社保政策在信息不充分的前提下制定的,这严重影响了社保政策的客观性、有效性。即使政府制定的社保政策是正确的,但在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人们都在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就必然会出现规避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失。这样政府的职能就很难在社会保障中发挥有效作用。

3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3.1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我国当前应该加强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保部门之间的职责明确,使其职责明晰、各司其职。将社保标准统一,避免区域、行业、企业间差异过大,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建立相关社保监管单位,将政府职能统一起来,对社保进行统一监管,去除当前社会保障存在的监管不力的现状。社保监管单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不受任何单位领导管束,专门针对社保相关事务进行监管,从根本上解决社保监管难的问题。

我国需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结合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制定出,涵盖全体公民的多样化社保模式。针对我们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失衡,需要量力而行,在不同地区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保首要要解决的是养老、疾病的问题。在贫穷的地方要以扶贫救济为主,首先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在欠发达地方要以发展社会福利、开办集体性的互助资金为主,解决养老和医疗问题;在富裕的地方探索社会化的社保体制。

3.2 提高社保深度,扩大社保范围

要想提高社会保障的深度,就必须要提高社保对象的社会化程度。全体公民就是社保的对象,我国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将全体公民都覆盖在社会保障范围内。但目前我国社保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城乡、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扩大社保的涵盖范围,提高社保水平,使得全体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另外,对社会福利基础设施要实现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福利设施走社会化的道路,让福利设施实现由国家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向社会逐步开放。福利实施的利用率提高,将会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3.3 优化社保资金监管,发挥政府职能

为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社保资金的来源渠道,国家必须要统筹资金,实现社保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除了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筹集机制外,政府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缺少的社保资金,如发行国债、福利彩票、调整财政支出的倾向等弥补社保资金的缺口。与此同时,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建立严格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健全社保基金的监管制度,为其保值、增值提供保证。对于擅自违规挪用社保资金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惩罚。

4 结论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关系到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伴随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一套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社会制度的发展范文3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应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既要保证基金基本保持自我平衡,又要考虑农民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既要照顾多数农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又要为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在较高水平上起步留有制度空间;既要考虑现实条件广覆盖、保基本,又要着眼长远尽量避免给今后的发展和完善设置障碍;既要满足近期为农村老年人口基本养老保障的需要,又要为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待遇水平创造条件。因此,制度模式的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目前可以预见的几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一)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趋势。考虑到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许多地方已经率先通过合作经营实现了富裕的实际,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应该为已经加入到合作经济组织和已在农村企业就业的人员留出空间。一是应规定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需要集体和个人同时缴费,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全部由个人缴费,同时对缴费集体和参保人员个人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以起到鼓励集体为员工参保缴费、帮助农村参保人员个人缴费的目的。二是对于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集体和个人应允许按照高标准缴费,以体现出效率原则,使先行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在年老后能够享受到高一些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等,都在加速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个过程既可以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实现,也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改造来实现,其结果都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直至消除城乡差别。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将消除人员流动障碍,逐步实现人员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的选择上,应尽量与现已基本完善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靠拢,为两种制度间的顺利衔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将消除人员身份限制,但是考虑到城乡收入差别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因此应该以长期居住地来区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农村居民近阶段还是应该坚持保基本的原则,缴费、发放应维持在低一些的水平上运转。

(三)消灭城乡剪刀差发展趋势。解决“剪刀差”的努力一刻没有停止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目前部分地方的农村居民收入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消除城乡剪刀差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此,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上,应该充分体现出效率的原则,除个人账户资金外,应该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将使用统筹基金发放养老金的标准与缴费多少挂钩,鼓励参保人员多缴费,在制度模式上不留障碍,以期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步消除城乡参保人员在缴费和基本养老待遇水平上的差距。

(四)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从长远看,建立全国统一模式的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不能再犯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同时,为加快建立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程,建议对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使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在同一制度模式下能够接纳不同的群体,并为将来接纳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准备。此外,建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取消人员身份限制,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以利用现有的制度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中长期探讨

为适应以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建议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为基础,同时根据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对个别政策进行微调,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主要框架应该包括:

(一)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为参保人员所在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点与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相同,但起点较低,符合农村社会现实发展实际。在此基础上,对有条件的集体组织和个人,可以择高于该基数的缴费基数,同时应放开最高不该超过基数3倍的限制,鼓励多缴费、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二)缴费比例。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体人员参保缴费的办法,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统一定为20%。其中: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由集体经济组织缴纳12%,个人缴纳8%;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20%全部由个人缴纳。

(三)基金管理。按照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缴费的12%记入统筹基金,8%记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混合使用,按照部分积累的模式实行代际供养,当期征缴基金用于当期已达到退休年龄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同时可以视具体情况将按照征缴金额一定比例的基金单独存储,预留用以缓解未来老龄化趋势带来的基金支付压力。

社会制度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院前急救 调度指挥系统 网络信息技术 系统设计

1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急救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标志着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信息化水平高,具备智能调度功能的120调度指挥系统,对于提高我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处理速度和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2 调度系统设计

海口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是一个多系统、多信息、跨平台的网络调度系统。调度指挥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调度指挥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都可以容易地实现互连互通,充分地保证整个系统的开放性、可靠性。海口120急救中心所使用的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包含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电话集成、(CTI)子系统、数字交换机(PBX)子系统、交互式语音应答(IVR)子系统、短消息服务系统(SMS)、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PRS)、数字录音子系统、无线视频传输系统、急救站监控子系统、数据库系统、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等等,实现了调度指挥的全面信息化和数字化。

2.1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如图1所示。

2.2 主要子系统功能介绍

2.2.1 数字程控调度(PBX)子系统

数字程控交换机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子系统主要通过ACD(自动呼叫分配)完成“120”电话的接入和中心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线通信。它是中心的核心调度设备,主控部分采用双机热备份,内置七号信令,60路内置IP中继,对呼入的电话采取排队调度的工作方式。

2.2.2 计算机电信集成(CTI)子系统

计算机电信集成CTI( 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ed)子系统实现后台计算机网络与交换机的连接,主要作用是使两者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行呼叫控制和呼叫状态传递,且可以全面控制交换机的电话呼叫、分组和中继线,实现灵活的呼叫管理和监控。

2.2.3 交互式语音应答(IVR)子系统

交互式语音应答IVR( Interactive Vocabu-lary respond)子系统主要完成语音处理及播放、DTMF的接收和发送、各相关业务流程的解释及运行等功能,以语音播放、收号、语音合成等手段处理自动流程业务。在突发事件时,"120”指挥调度系统承受较大呼叫量,可协助降低“120”受理台的工作量,为市民提供相关事件信息等自动语音查询。

2.2.4 地理信息系统(GIS)子系统

GIS是一种空间信息技术,它利用数据的空间属性,通过可视化平台多维地显示数据,揭示数据之间的关联和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实现了地图与数据的完美结合。用户可以在地图界面上直接对空间对象进行查询和分析,以数据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支持方式。

2.2.5 车载信息GPS) 子系统

GPS救护车定位导航子系统主要通过GPS、GIS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提供救护车辆位置和执行救护任务的相关信息。该子系统利用了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高精度、高实时性的基于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可以有效地解决救护车资源准确定位的问题。

2.2.6 指挥调度子系统

指挥调度子系统是接警工作人员操作的平台,接警工作人员通过指挥调度系统汇总各种信息,结合智能指挥调度功能根据警情做出调度,并发出调度指令,完成调度工作。结合智能调度算法,该子系统可以自动完成调度工作。但在当前情况下,一般是调度员参与并选择人工调度。

2.2.7 数字录音子系统

数字录音子系统负责所有报警来电和拨出电话的录音工作,是一个实时监控录音系统,并实现高质量的录音,方便对事件指挥调度的查询和管理。

2.2.8 急救站监控子系统

监控系统负责各个医疗站点关键部位和处于工作或待命的救护车的监控,并且处于实时监控的状态,实时拍摄画面并保存数据,接警员或行政管理人员随时调取实时监控信息,支持调度决策和控制。

2.2.9 数据库支持系统

信息系统采用SQLServer2005和Oracla数据库系统存储系统数据。 数据的发送及接收都形成相关数据保存在数据库系统里。如:调度台发送的信息、救护车出车时间、送达医院时间等等,在数据库表里都有详细的记录。

3 系统关键技术说明

系统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Geopraphy Information System)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等多项技术,下面就地理信息技术(GIS)和全球定位技术(GPS)做个介绍。

3.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指挥调度是“120"指挥调度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当前的调度指挥系统一般都采用智能指挥调度。要做到智能指挥调度,必须要根据报警位置找到最佳的医院或急救车辆,并通过最佳路径完成急救工作。本系统结合地理信息( GIS)技术,首先将空间位置信息抽象为网络拓扑结构,并将道路拥塞状况、急救车辆状况作为权值,使用一个优化的最短路径算法,寻找一个急救代价最小(用时最短)的指挥调度方案。

具体来说就是在GIS环境下从电子地图中提取出道路、医院、报警人位置等信息,并抽象成网络拓扑结构,并在抽象出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将道路拥塞情况进行评估,作为网络拓扑结构各边的权值,采用合适的存储结构进行存储之后,通过改进的最小路径算法求取报警人到代价最小(用时最少)的医院(急救车辆)的路径,从而形成一个最优的指挥调度方案。可借鉴的最短路径算法比较多,如,A*算法、Bellman-Ford算法、 Flovd-Warshall算法以及Dijkstra算法等,本系统结合了急救车辆状况等多种因素,设计了一个优化最短路径算法,以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

3.2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主要功能是定位查询,对于相对固定部门和单位的位置,可通过GIS系统中不同的图层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对位置在随时变化的资源――救护车,其地理位置信息就需要采用GPS定位系统,系统可根据卫星采集的GPS数据流形成地理位置、工作状态控制和调度信息,实时跟踪目标和定位,并将这些数据以标点的方式显示在对应的图层,最后通过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传输。

4 海口120调度系统的发展

为了顺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满足海口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海口120调度指挥信息化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个人认为现有系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寻求发展与提高:

4.1 规模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和调度数字综合化的推广,通信调度系统无论接入的信息量、接入的范围、接入的信息种类都比以往大大增加,这就对系统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电子病历数据库还是视频音频监控各个子系统功能的扩展增加都必须要求调度指挥系统在“量”上下功夫,以更宽广的扩展空间来迎接更多的挑战。

4.2 集成化发展

在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指标等要求并不能降低。调度系统应用需求日益实用化、复杂化,包括了对数据源头要求的多样化、与各系统互连的集成化、兼容化、复杂化。集成化发展是全市应急保障体系、医疗数字化管理体系全面建立的要求,是未来的调度指挥系统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对调度系统提出了“质”的要求。

4.3 可视化发展

通信调度系统及相关系统(GPS, GIS, MIS.....)等信息交互的需求将大大增强,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耦合也越来越紧密,子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日趋频繁。因此,新一代的通信调度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入能力,系统间的交互方式日趋网络化,交互信息日趋标准化,交互内容日趋可视化[4] 。同时,只有通过可视化发展,才能为更好地为院前急救服务全面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使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表明“120” 调度指挥系统在当前社会上广泛应用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是一个各子系统集成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也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各方面能够协同工作、稳定、高效、信息化水平高的“120”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在处理院前急救和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步入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杨李松.120联网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设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1).

[2]张桦,贾清旺,庄辉坤.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研究[J].医院数字化,2004(10).

[3]张桦,贾清旺,庄辉坤等.运用CPS导航技术构建"120"指挥调度网络[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08).

[4]洪蕾,田松.院前医疗急救调度指挥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功能设计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

作者简介

陈泽强,男,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海口市120急救中心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应用。

社会制度的发展范文5

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的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和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一个国家若想要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就必然需要一个完备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作用不可忽视。目前,我国建立起了以城镇职工为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但我国社保的要求实际却是要覆盖城乡,而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险制度却只处于起步阶段,占我国人口大数的农民被排除在了社保之外。就算是城镇,社保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一些灵活就业人员也无法享受社保,这对于农民和一些弱势群体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而实际他们才是最需要保障的。另外,社会保险水平偏低、社会保险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都在制约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也因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即对象太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我们建立的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服务的劳动保险制度,而不是完全的社会保险制度,许多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农民工及灵活就业人员大多都没有参加社保,而这部分人口占从业人口的比重却逐年加大。可以看出,我国社保的对象范围过窄,根本达不到保险制度立法的目地和初衷。

(二)社会保险制度的资金筹集不足、目前规定的救济渠道不畅。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包括相当一部分集体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不佳,缴费能力弱,再加上私营个体组织参保率不高、缴费有限,致使保险基金收缴十分困难,赤字严重。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方面,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设了不少的监督条款,但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形成一种经常性的、全面的监督安排,从而导致监督制度执行不力,并且还不能及时纠正其中出现的问题。而由于管理分散,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享受社保的人员领取救济的渠道不明确、救助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社会保险制度在监督方面的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分为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保险制度、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管理体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保险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社会保险管理的原则。其次是要通过建立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业务管理机构,明确各自分工和职责,构建一个相互协调、彼此制约的社会保险管理框架,使我国社会保险管理形成一个有章可循、管理高效、手段先进、服务优质、监督有力的局面。

(四)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较低、社保水平差距不断拉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日益趋于向老龄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另外,贫富差距的拉大,使得农村和城市人口的保障差别也随之加大,因而逐渐出现了就医难和就业难的问题。如何让老龄人口和农村人口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险和待遇,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应付人口老龄化和贫富差距所带来的压力和问题。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对策构想

(一)注重经济体制的过渡性与一致性。我国社会保险立法很多都是计划经济产生后而设立的,因此带有很深的国家保险和企业保险的特征,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格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化保险体制,即由国家、企业、组织和个人多方承担的保险体制。其次,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从保险对象、保险内容到征税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全国要尽快统一起来。地区性的社会保险,其社会化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充分起到分散风险和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作用。另外,我国的城乡差别由于长期受城乡制度性差异和体制性阻隔的制约将长期存在。因此,在构建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中要承认并考虑到城乡差别的存在并逐步将重点转移到农村和养老及失业问题上,这样才有利于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二)注重与国际社会保险制度接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商业保险业务将逐步向外资商业保险公司开放,由于其实力强、服务规范广、保险品种多、回报率稳定等优势,必然与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形成竞争,如果我国还不加速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与国际接轨,势必会在与外资商业保险机构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

(三)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应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使社会保障资金能惠及到全体公民,将部分就业人员也纳入我国的社会保险的范畴而不单单只是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或是失业和无业人员,使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社会保险的待遇。并且在设计各类社会保险制度时,要相对公平,避免因地域、身份的不同而造成差距过大的结果,促进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社会制度的发展范文6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工作福利模式;专项救助模式;条件型转移支付模式;中国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8-0105-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挑战下和应对社会排斥的过程中,社会救助改革成为大趋势。许多国家的社会救助改变了以往消极的、补偿收入损失的功能,显示出积极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的功能,并由此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本文从国际视野分析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获得启示,并探讨构建中国式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问题。

一、国际上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之后,对贫困的研究从结构解释转向文化解释,并由此产生了关于贫困文化、底层阶级和“社会排斥”的讨论。与此对应,许多国家的社会救助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开始显示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的功能并逐步形成了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其支撑理论主要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形成自20世纪60年代初,其核心是强调人的知识与技能等人力资本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家可以通过投资和制度建设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该理论认为,围绕人力资本进行的包括教育、卫生保健、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投入都是生产性的,这些投入收效虽慢,但是一旦发生作用,其经济效果可以超过其他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有两个方面的突出贡献:一是它明确了人力资本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是回报率更高的投资;二是人力资本投资是多方面的,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教育是众多投资中的核心。总之,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将对能力的研究纳入了经济学研究范围,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而且它与贫困的文化解释相对应,为调整扶贫政策进而缓解乃至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并产生重大影响,其核心是将社会政策看成一种社会投资行为,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并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西方福利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和“社会排斥”的背景下,以再分配和维持消费为取向的社会政策逐渐从传统的、“事后补救型”的保护方法向着积极的、“生产性”的、注重社会投资的方法转变,即社会政策新增了“发展”这一价值基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始从社会投资的角度来认识社会政策的作用。传统上,社会政策常与社会支出相提并论,现在则重新认识其作用。二是将社会政策的功能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过去。社会政策的功能或目标主要是社会稳定或公平,而现在越来越多地与全球化形势下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三是更注重通过社会政策来影响劳动者从市场中获得收入的能力。过去,理论界对社会政策的定义大多是将这一概念界定为市场以外的资源分配机制,而现在则更加注重如何通过社会政策来影响劳动者从市场中获得收入的能力和结果。总之,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提出,在社会政策理论发展的脉络上具有创新性贡献,并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策实践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各国的社会救助改革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国际上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在上述理论的影响下,各国形成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有三种模式:工作福利模式、条件型转移支付模式和专项救助模式。

(一)工作福利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在社会救助中引入积极的促进就业措施,即工作福利政策,主要针对有工作能力的受助者,以应对福利依赖、长期性救助等问题(见表-1)。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改变了社会救助单是补偿收入损失的功能,社会救助更要配合提供培训和介绍工作的服务,在重视“相互责任”和“平衡权利与责任”的原则下,受助者需要在行为上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获得救助,体现出促进失业者人力资本发展、提升其自立能力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面,这种模式通过强制快速就业、培训和财政激励等措施的不同组合来实现其功能。强制快速就业措施的目标是促使受助者尽快返回劳动力市场,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必须接受救助机构提供的工作,否则会导致救助金的减少或丧失。培训措施的目标是提高受助者的劳动技能、帮助其积累人力资本。在自由主义福利国家,培训通常从属于快速就业的目标,是短期的、补救性的,主要帮助受助者获得最基本的技能,而社会民主国家的培训通常是长期的、正规的、高质量的,可以使受助者的人力资本获得长期发展,推动其回归主流劳动力市场、更好地融入社会。财政激励措施是通过设立工作补助金和收入豁免政策等,保证受助者就业后总收入高于不工作而依赖社会救助时的收入,防止“贫困陷阱”的发生。从实践效果方面看,工作福利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关的评估研究显示这种模式在减少受助者人数、提高就业率上具有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从市场中获得收入的能力。

(二)条件型转移支付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拉美各国纷纷改革了原有的社会救助并相继设置了许多新型救助项目,这些项目采取条件型转移支付的方式提供现金救助(见表-2),把救助资格与就业、教育培训和医疗服务等人力资本发展政策结合在一起,以提高穷人的教育水平和改善其健康状况,并激励其进入劳动力市场,以期达到长期内消除贫困的目标。

拉美各国的项目在名称、目标定位方式、资金来源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具备的共同特点与经验有三个。第一,认识到了贫困的多维性与代际传递性。新出现的发展型模式认识到了贫困的多维性,所以拉美的新型救助更多体现了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崭新救助理念。此外,拉美各国还认识到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性,为了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各同的救助都非常关注对贫困家庭儿童的投资。第二,附带条件的救助金是这种模式的核心要素。在这种模式下,救助金的发放均带有一定条件,而这些条件的设定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发展。比如,墨西哥的机会计划规定,家庭主妇领取救助金必须以保证其子女接受教育为条件,此外,还必须参加各类健康教育的学习班并保证其子女能定期接受体检。从实践效果看,相关评估显示,虽然这种模式在为贫困家庭提供保护方面的影Ⅱ向和作用较有限,但在促进人力资本发展方面的功效较显著,贫困家庭中儿童的入学率、健康状况、营养程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第三,采用多种目标定位方式以瞄准最贫困的家庭。发展型模式的社会救助力图改变过去定位不准的情况,采用多种目标定位方式,除传统家计调查外。还有地域定位、类别定位、家庭排序、社区公示等以提高瞄准率。

(三)专项救助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大规模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东南亚许多国家开始改革之前临时性的、应急性的丰十会救济,推出了一些新的救助项目。其主要通过提供实物或服务的非现金救助来帮助受助者提升劳动能力、改善生活条件(见表-3)。也就是说,这些国家采用专项救助的模式来实施救助,这种模式虽然不直接提供现金,但可以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条件,最终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

工作福利和条件型转移支付模式主要提供现金救助,而采取专项救助模式的国家现金救助较少,专项救助项目较为齐全且覆盖面高。例如,医疗救助在泰国、菲律宾等均是非常重要的救助项目。采取的方式一般是直接向救助对象免费发放医疗保险卡,让他们同自己缴纳保费的参保人一样享受相应的医疗服务。教育救助主要通过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免除书本费、补助住宿费等方式帮助其完成学业,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均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救助。就业援助在印尼、菲律宾等国较普遍,它包括建设劳动力市场项目,还包括政府部门推出的一些面向贫困人口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以及直接资助贫困、落后地区展开公共工程项目或小额信贷项目等,旨在帮助贫困者提高工作技能,实现就业。总之,这种模式把社会救助的重点放在专项救助上,有助于受助者提升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能力,走向脱贫致富。从实践效果看,专项救助模式在保护型的功能上有些不足,但是这种模式却具有发展型的特征,且救助的覆盖面较广。

三、国际视野下的启示: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

国际上发展型社会救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为社会救助注入“发展”的理念并建设发展型社会救助是大势所趋。对中国而言,其他国家的实践与做法不能直接照搬,应该在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下立足本土认真探索,发现改革决策的基点及制度优势,从而逐步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

(一)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原因

1.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是提高我国贫困群体抗风险能力并在国际上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的事实说明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素质不高的廉价劳动力一般生活在贫困中或处于贫困的边缘,这会影响其子女的教育和就业。另外,人力资本的损失是导致贫困固化的根本原因,它最终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是贫困问题出现后的事后补救,并不能切断贫困产生的链条,也不能增加贫困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以终止“贫困一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这一恶性循环,可以帮助我同的贫困群体提升抗风险能力并增强我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是应对国内贫困形势和社会救助制度环境变化的有力手段。20世纪90年代,贫困更多表现为因转型期的大规模下岗、失业问题而致的收入匮乏,在这种制度环境下,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在提供收入补偿以维持生存,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随着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贫困形势和社会救助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贫困已不再仅是收入贫困,而是更多表现为因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而受到市场与社会的排斥,这种环境下,社会救助仅靠提供收入补偿是难以有效应对贫困问题的。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可以在满足贫困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体现促进发展的功能,在克服少收入贫困的同时消除能力贫困,进而能有力地应对国内贫困形势和社会救助制度环境的变化。

3.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社会救助主要问题并实现制度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社会救助存在救助水平低和福利依赖并存的主要问题。从国际经验看。救助水平高会导致福利依赖,这也是发达国家改革社会救助并实施工作福利模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的主要原因。但我国的福利依赖显然不是因救助水平高引起的,而是因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衔接问题引起的,如缺少就业激励措施,把享受低保作为享受其他专项救助的条件而造成福利叠加效应等。在福利依赖显现的状态下,如果社会救助进一步扩面很可能走人不可持续的怪圈,最终导致社会救助不可持续。基于目前受助者主体是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的情况,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可以保障受助者的基本生活并提高其素质与技能,有利于制度的动态管理并减少福利依赖,最终实现制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路

构建中国式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首先要明确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功能;其次要确定和选择我国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模式;此外,还要在借鉴国际和立足本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与优化制度安排相关的改革建议。

1.培育“发展”的价值理念,拓展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功能。社会救助是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价值理念会影响乃至决定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实践。国外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说明,在社会救助中注入“发展”的理念可以有效拓展制度的基本功能,使其在保障受助者基本生活的同时发挥促进人力资本发展和反“社会排斥”的功能。目前,中国社会救助制度背后暗含的是一种带有一定消极性的事后补偿的价值理念,在其指导下,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只能是提供托底保障。无论从现实国情还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社会救助的价值理念不能仍选择事后补偿与缺陷修补,而是要具备积极应对、预防贫困的特点。为此,需要从人力资本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中汲取有益内容,培育并加强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理念,进而拓展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除了让其发挥生计保障的功能外,还要发挥其促进人力资本发展、帮助贫困者融入社会的基本功能。

2.明确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模式,选择包含工作福利、专项救助和条件型转移支付因素在内的混合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型模式的选取是与国家的社会救助政策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密切相关的。欧美国家之所以选择工作福利模式,是因为这些国家社会救助政策基础好,普遍型的现金救助项目普及且在救助体系中占核心地位,由于现金救助水平较高产生了福利依赖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就业激励手段使长期受助者重返劳动力市场。拉美和东南亚国家之所以选择条件型转移支付和专项救助模式,一方面是由于通过这两种模式实施救助所需的现金总额较低,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另一方面是因为拉美和东南亚国家在采取这两种模式前,社会救助政策基础差,一般只有零散的、临时的救济措施,可以顺利地通过引入新的社会救助项目而发展成一种主导模式。对中国来说,经过十几年的社会救助改革,已基本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这种普遍型现金救助项目为基础,以医疗、教育等其他专项救助为补充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也就是说,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已具备一定基础。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工作福利模式所依托的普遍型现金救助项目,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居于主体地位,且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探索积极的就业激励措施,工作福利的因素已开始展现。专项救助模式所依托的专项救助项目也是我国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其重要性在不断加强,即专项救助的因素也已存在。条件型转移支付模式所依托的对特定群体的条件型现金转移支付项目虽不存在,但我国的分类施保与其有一定相通之处,只不过针对特殊群体而上浮的低保救助金并没有与促进该群体人力资本发展联系起来。其实,在较落后的农村地区,要求低保家庭把因残疾人、儿童等而获得的额外救助金用于护理、体检、教育等人力资本发展方面是有必要的。由上可见,基于我国特有的社会救助基础和现状,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应该选择包含工作福利、专项救助和条件型转移支付因素在内的混合模式。此外,这种混合模式还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状况,因为它既不至于产生过多的现金救助成本,又可以起到在多方面共同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