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实践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服务实践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服务实践汇报

社区服务实践汇报范文1

为加快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医疗机构需求,今年市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局按照要求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巩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基础上,力争要完成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二、建设进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市为民办实事目标,我局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进行认真部署,并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县区要按照《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在巩固去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基础上,对全年拟建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行早布局、早布置。同时积极配合城厢区、荔城区做好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荔城区拱辰社区服务中心于1月份开始筹备,6月份正式批准挂牌成立,中心设在拱辰街道办荔园大道莘郊,总占地面积27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共核定编制34人。

城厢区政府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于年初开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筹建工作,将现有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办公用房按中心标准进行结构和功能改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在明年4月份搬迁到街道下黄安置区。5月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完成改造。区从全区各公立医疗机构抽调业务骨干人员进入社区,开展相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共核定编制16名。12月25日,城厢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设在安置区的市场内和龙桥派出所的渠道旁。

目前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了健康教育室、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室、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室、全科诊室、中医诊室等临床科室及其他医技科室。

按照《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卫函【】28号)要求,在县区自评的基础上,4月29-30日,我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对全市现有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复评,考核均为合格。

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培训工作,我局组织各县区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管理人员参加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管理培训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筹备启动新一轮社区人员(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工作,重点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统计全科医师报名107名,社区护士32名。为顺利开展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莆田市第一医院列入全科医学临床实习点,城厢区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市级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单位,并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学习点。社区护士培训240学时,全科医师培训500学时。

社区服务实践汇报范文2

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二实践内容

参与社区管理,协助社区出墙报、进行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清理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

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

服务孤老,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

收集社区废品卖掉处理,将挣的钱用于社区公共建设;

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小朋友开展读书学习。

实践心得

今年寒假我参加了假期社区服务活动,虽然五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五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锋。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大学生寒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寒假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可能大学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前来的一次预演。出墙报,清洁楼道,打扫卫生,卖废品。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

社区服务实践汇报范文3

关键词:社区服务 资源整合 共建互助 资源共享机制

一、社区服务的概念及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

有人把社区比喻为城市的“神经末梢”,意在体现社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诚然,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一方面是国家行政权力在城市延续的最底层,起到了传递和检验公共政策的作用;另一方面社区作为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与载体,又从一个独立的空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社区服务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如今,社区服务已然成为社区建设的龙头和社区工作的核心,足可见社区服务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内涵的过程,尽管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社区服务”进行了不同的概括,但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本质属性和重点领域是不变的。笔者认为,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依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的各种服务性产品和服务性活动。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包括政府、社区、非营利组织和企业。

(二)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

1.政府

政府要对社区服务的总体发展做出规划设计,在社区服务宏观政策制定上进行分类指导,对社区服务所需的组织、人员和基础设施做出安排。政府应利用其充分的经济资源和行政资源协调各方利益,为各方实现目标提供资金支持。政府还要制定各种界定性政策、导向性政策和扶持优惠性政策,并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监督政策的落实。

2.社区居委会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服务的实施者。在“社区服务”开展以前,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方面的职能并不多,主要是进行普法宣传、计生、治安、扫盲等方面的工作。随着政府和企业将社会职能逐渐剥离,社区服务成为社区居委会的主要工作。由于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尽相同,各种社会组织的价值取向不尽一致,所以社区居委会还担负着协调各方利益的职责。社区居委会需要使社区服务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使各种组织的优势在社区内充分发挥。

3.企业

企业是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之一,主要完成的是“私产品”的提供。企业提供社区服务最大的优势在于便利,能够就近解决居民所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务的质量和内容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近年来企业更加重视社区市场的投入,并且在一些地区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了公共物品的提供,以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

4.非营利组织

“社区非营利组织是指活跃在社区,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并参加,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自愿承担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社区中介机构”。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范围极其广泛,可以覆盖到社区服务的任何一个领域,在实践中例如社区垃圾清理、职业中介、岗位技能培训、青少年活动中心、残疾人工作站、社区文体活动等都是由社区非营利组织提供的。非营利组织通过这些服务的提供,弥补了政府、社区以及企业的缺位。

二、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区服务的新模式——创设共建互助联合会

当前,全国各地的社区服务普遍存在服务资源无法有效整合、服务资金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服务场所紧张、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探访了北京市t街道l社区,该社区辖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驻区范围内有中央、市、区属单位以及“两新”组织135家,其中市区属单位13家,中小学校3所,个体门店63家,私营企业56家。鉴于社区面积大、资源丰富的实际特点,该社区提出了依托社区共建开展社区服务的思路并在党建协调委员会、党员活动站的基础上创设了名为“共建互助联合会”的新型组织。

(一)共建互助联合会简介

1.组织宗旨

l社区共建互助联合会(以下简称互助会)由社区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自愿组成,互助会的宗旨是以辖区所有单位和居民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发展为纽带,通过互助会的模式,为社区、单位、居民三方之间搭建起相互沟通与联系的平台,创建交流与合作的载体,从而实现社区、单位、居民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双向服务、多方协作、互利双赢的共建格局,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组织结构

互助会下设理事会,由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和成员单位的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理事会负责承担各项日常工作,包括:负责各项共建互助活动的部署、实施、总结等有关工作;每年举行一次会员评优活动,并予以适当奖励;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受理、登记辖区单位入会申请;完成理事会其他工作。

3.活动形式及内容

一是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将为会员单位提供各项社区服务,并将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需求与服务进行对接,通过会议、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会员单位通报地区各项工作进展情况,为会员单位提供政策信息、导向服务等,为地区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是举办企业经营、管理、法律、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根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可有针对性地邀请工商、税务、劳动等职能部门参加,以现场交流、互动讨论的形式为企业答疑解难,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举办会员沙龙。沙龙活动将邀请会员单位、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参加,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主题论坛,参加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做主题发言,促进社区、单位、居民三方的经验交流,为三方搭建信息平台。

四是举办文化体育联谊活动。丰富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密切会员之间的联系,增进友谊。

五是总结、推广各会员单位的典型事例,推荐、评选、表彰优秀互助会成员。利用社区网站和宣传栏为会员单位进行宣传,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互助会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该项目自2009年运行以来,已有31家单位填写了共建互助申请单,已开展共建互助活动28次,参与单位近20家。总结取得的成果可以概括为“四个对接”:

一是实现了辖区单位服务范围与居民生活需求对接,成功的案例有社区与辖区一家物业公司合作,利用该物业公司食堂开办养老助残餐桌,为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安排早、中、晚三餐的就餐和送餐服务,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动员社区居民按时交纳物业费,使物业公司在保证收入的前提下发挥了社会公益的职能。

二是实现了社区活动与社区场地的需求对接,成功的案例有辖区文化馆、中小学、公园为社区开展的活动免费提供场地,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经费。

三是实现了辖区单位之间的效益需求对接,成功的案例是辖区公园在节日期间要举行一场庙会,各地前来的游客量是平时的数倍,社区利用信息平台迅速与辖区一家饭店联系,这家饭店从备料、场地方面做了细致准备,最终获得了一大笔收益。

四是社区协调力量与单位、居民需求对接,社区针对部分市政实施老旧的情况,申请辖区市政部门进行施工,对街巷、学校周边的道路进行整治,完成沥青摊铺1519.9㎡,砌筑彩砖1654.95㎡,路缘石766m,单篦雨水口10座,雨水口支管40m,修剪(砍伐)社区内不良生长树木6棵,疏通化粪池2处,对3处老化的厕所进行了彻底改造;清除无主建筑垃圾8车,规模性清除乱贴乱画12次2000余张,覆盖场所350多处。

互助会的创设是在完善社区服务、探索资源共享机制的道路上一种新的尝试,必然会暴露一些问题。一是资金投入有限,组织的长效运转缺乏有力保障;二是互助会的组成人员缺少来自居民中间的民意代表,因而缺乏更具代表意义的服务项目和会员单位;三是互助会缺乏专职工作人员的协调,使组织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

三、完善资源共享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固定、多元的资金保障机制

很多社区工作者常说:“社区工作有钱不一定能干好,但没有钱什么也干不好”。这种说法从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财力保障对于社区服务的重要程度。目前的从资金筹措渠道来看比较单一,以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为主。因此,建立固定、多元的资金保障机制尤为重要。我认为这其中有两方面工作要做:

一是形成社区服务经费定期增长机制,使社区服务经费以固定增长额逐年增加,用政府的公共财力确保社区服务的基本运转。

二是增加社区服务资金的多元投入机制,即吸收更多资源为社区服务贡献力量。可以“在市级层面上建立社区服务的公共基金,运用税收杠杆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向该基金捐款”,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化的支持。

此外,资源共享机制(如互助会)完全可以作为社区服务工作的品牌亮点,充分利用媒体等社会舆论工具提升社会团体和个人对社区的关注度,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开展活动的立足点募集更多的社会化资金。

(二)将居民代表纳入资源共享机制的决策范畴,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社区的主人是社区居民自己。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才能有效地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l社区互助会成员中没有吸纳居民代表,参与其中的社区工作人员都属于社区两委领导,所以在这样的管理结构中很难产生贴近居民需求的决策。应该让群众基础好、文化素质高、能够了解居民生活的民意代表加入到资源共享机制的决策层。

民意代表的主要工作包含两项:一是对活动项目的开展发表意见;二是对会员单位的甄选进行表决,要让真正能够为居民生活带来帮助的单位加入进来,坚决防止个别企业借“共建互助”之名谋一己私利之实。

(三)通过专职工作者谋划层次更高的互助共建项目

在l社区互助共建联合会理事会成员中所有人都是在各自岗位工作的兼职人员,这就导致了互助会的成员只能依靠少数几次社区活动联系起来。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资源共享机制,应该配备1~2名专职工作者负责理事会工作计划的落实、与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向各成员单位汇报工作进展、及时各成员单位的需求信息等工作,更重要的是专职工作者应致力于谋划层次更高的互助共建项目。

如“上海市潍坊新村街道1999和2000年两年来,社区单位共提供了3000多人次的就业岗位;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121社区教育学校是一所由钢花村街道办事处、武钢工会121艺术中心、121社区居委会、钢都花园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武钢八中等单位联合建立的社区教育学校”。这些成功案例分别体现了资源共享机制在提高就业岗位、盘活闲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表明共享机制不是简单解决居民一时所需,而应通过专职人员的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团主编.社区公共服务论析【m】.华夏出版社,2002.10

[2]高桂贤主编.社区服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

社区服务实践汇报范文4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摘要: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为例,总结其创建过程、运行特点、实际效果及工作启示,进而探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服务学习模式。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服务学习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4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91—03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党建研究一般资助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ZZZA7)。

收稿日期:2014—08—02

作者简介:梁伟东(1968— ),男,广东湛江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人才测评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官伟强(1956— ),男,广东普宁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职业与成人教育。

郑勇(1984— ),男,湖南耒阳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大学生党建。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存在实践乏力、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亟待改进的问题,导致学生课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平台将所学的课堂知识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影响了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引入服务学习,开设“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探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新模式,以期走出上述困境。

一、服务学习与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联系

服务学习是美国学校进行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于1993年开展的服务行动将其定义为一种方法,指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由此可知,服务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即服务与课程学习是直接相联的,服务围绕着课程学习设计,学科教学渗透于服务之中,参与者依据学习目标展开反思,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二是注重结构化反思。精心设计的服务活动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服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反思,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三是强调品格教育。服务学习着力于促使学生在主动参加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持续关注社会、健全完善人格,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高职学生党员党性锻炼中引入服务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服务与学习并重的理念既能满足学生提供服务时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又能激发其通过学习完善自我的“动力感”,让党性锻炼活动更具吸引力。其次,课程化运作具有固定的学制和周期,在系统的学习框架和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长效的党性锻炼机制,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再次,学做一体化能促使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党性修养习惯,增强其实践参与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发展思维品质,完善品格,改进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准备、执行、反思、评估等服务学习步骤涵盖了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实践的参与、自身反思、考核评估等党性修养的全过程,能有效地增强党性锻炼效果,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二、“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模式的设计和实践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开始在原有挂职锻炼活动的基础上引入服务学习,设立“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设立工作坊的目的是将现有的党建、思政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通盘考虑和设计,探索、构建一种党性锻炼新模式,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增强党性修养,实现自我发展。工作坊的服务学习时间为一年,在此期间,学生党员服务与学习并重,一边以挂职村(居)负责人助理的形式参加服务学习活动、开展挂职工作,一边学习思想政治、群众路线、行政能力等相关课程。

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在对“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的设计和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准备、执行、反思和评估四个阶段分步骤推进,有计划地组织实践。

(一)准备阶段

1.设计工作坊培养计划。明确工作坊的培养理念、目标、运作方式、人员招聘、经费预算等,与合作区、镇(街)、村(居)沟通协调,明确各方职责,取得合作单位的有力支持。

2.实施需求调查评估。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深入合作村(居)开展需求调研,综合所掌握的资料及需求情况,与合作单位确定合作的村(居)及对应开展的服务学习项目,并明确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工及职责。

3.招聘学生党员。在全院招聘学生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以院系为单位,组建学生党员挂职服务学习团队

(5~9人)。

4.组建教学团队。从思政课教学部、学生工作处、各院系招聘专业教师,由镇(街)、村(居)等单位按照协议为每一名学生党员配备一名社区督导,组建教学团队,并明确教师相关待遇参照学院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落实。

5.设置教学课程。召开指导教师、社区督导、学生助理及学生党员联席会议,根据工作坊的培养目标,结合社区及学生党员的需求,规划设置党性锻炼课程体系,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开设课程。

(二)执行阶段

1.召开简报会。向学生党员介绍工作坊及村(居)相关情况,指导学生讨论、完善服务项目并跟进学生筹备项目的进度情况,协助解决所遇困难并组织相应的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团队填写服务学习项目申报书并及时通报立项资助情况。

2.学习服务学习课程。开设服务学习课程,并列入公共选修课。服务学习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培训类课程,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介绍,区情、民情概要,社交礼仪,沟通协作等内容;第二类为指导类课程,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群众路线理念和方法、基层工作实务、社会调查方法等内容;第三类为提高类课程,主要包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基层群众生活变迁等内容。课程贯穿于全年,与服务实践穿行,一般半个月安排一次。

3.开展服务学习活动。学生党员寒暑假在村(居)集中服务三个月左右,每天工作七个小时;平时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在村(居)服务,每周1~2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天,在此期间,学生党员除了需要完成岗位工作外,还需要完成服务学习项目任务。

4.加强督导和分享。指导教师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咨询会,定期向学生介绍实践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每周,社区督导与学生党员进行深度面谈,进行“一对一”解疑答惑。各服务团队定期举办成长分享会,分享思想感悟。

(三)反思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要求学生提交自我评估报告和反思材料,如工作日志、周记、工作总结、社会调查报告等,对服务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反思。指导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集体讨论、成长分享、反思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服务中的所见所闻及所学课本知识进行反思,以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评估阶段

1.开展问卷评估。通过填写前测、后测问卷,对比各项问卷数据,对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情况进行客观评估。

2.加强锻炼效果评估。指导教师通过填写问卷总结、期中(末)评估报告或评估表等,社区督导通过撰写鉴定表等,专家组通过验收学生团队的服务学习项目,“三方”联合对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情况评定星级,并通过媒体报道、总结分享会等方式肯定学生的成长,鼓励其持续地参与党性锻炼。

三、工作坊锻炼模式的特点

(一)学做一体化的党性锻炼理念。将“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坊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使理论课程与服务实践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深化学生的认识,通过服务让学生反思所学内容、思考其价值和意义,增强认同感。以“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为例,在工作坊,我们专门安排了“三个一活动”,即由一名思政课副教授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安排学生全程参与一次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举办一场总结分享会,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养成“学中做”、“做中学”的党性锻炼态度,形成以践行深化认识、以体验增强认同的党性修养习惯。

(二)紧扣服务的党性锻炼内容。工作坊立足于社区需求,将党性锻炼内容专题化,形成“专题学习+模块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形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对党性修养提高的支撑;在服务项目的设计上,注重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创建“幸福村居”为例,工作坊一方面邀请本市专家举办“创建幸福村居,建设幸福珠海”专题讲座,向学生解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幸福村居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以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与儿童一起阅读”等服务项目,并围绕“幸福村居建设”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增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同。

(三)生动活泼的党性锻炼方式。工作坊整合现有资源,将政治、法律等课程内容融入到“幸福村居”建设、党群连心工程、“两新”组织团建等服务项目中,广泛运用任务导向法、社会调查法、团队合作法、课堂讨论法等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如“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课程先安排学生对社区教育、医保、就业、劳动纠纷等专题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讲解和深化。

(四)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工作坊参照服务学习的做法,设计了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包括学生自评、团队评议、指导教师(社区督导)评议、前后测问卷测评等。学生通过撰写党性锻炼周记、自评报告等形式自评,团队通过举行小组会议对组员进行集体评议,指导教师通过填写期中(末)评估报告、社区督导通过填写鉴定表等对学生进行评议,通过设计前、后测问卷组织学生进行问卷测评,从而使工作坊对学生党性锻炼成效的评估实现全程化,增强了评估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党性锻炼的内在动力。

四、工作坊锻炼模式的成效

(一)创新了党性锻炼的模式,激发了学生党员参与党性锻炼的热情。工作坊打破了以往的以课堂、校园和教师为中心,注重推理说教,缺乏实践体验的封闭式党性锻炼模式,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强调“知行合一”的建构型的党性锻炼模式。工作坊通过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做法,将党性锻炼融入到社区服务中,让学生在锻炼中服务,在服务中锻炼,既让学生以服务社区的形式发挥了党员先进性,又满足了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党性锻炼的热情。同时,学生的党性修养习惯逐渐从“学习—提高”向“学习—服务—反思—提高”转变。

(二)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参与诉求,提高了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坊通过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借鉴服务学习的做法,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校外实践环境。学生在教师(督导)的指导下,广泛参与幸福村居建设、党群连心工程等服务项目,定期对所学知识和服务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反思,体悟党和政府的爱民惠民政策,这为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注入了“真情”,这一点在工作坊开展的前、后测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印证。超过88%的学生认为参加工作坊后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对思政课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不少于8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熟悉了“三农”、党建等方面的政策法规;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基层、对社情和国情的认识,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坊在党性锻炼内容、形式、时空上都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其锻炼内容十分繁杂,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经济社会建设,小到党群连心工程等。学生党员以助理的身份在具体岗位上长时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一党性锻炼模式使其获得了丰富的工作体验,并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因此,参加工作坊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而且,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的诉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实践证明,工作坊在促进高职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方式创新、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上有显著效果,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这种党性锻炼方式,将其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与社会共享育人资源,合作育人,从而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提供真实的“知行合一”的环境,进一步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蓝采风,许为民.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官伟强,梁伟东,郑勇.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引入服务学习模式的探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社区服务实践汇报范文5

2010年,呼伦贝尔市妇联组成学习组赴深圳学习考察义工(志愿者)工作,重点考察了福田区景田社区阳光家庭服务中心、盐田区妇联和团市委义工联合会。考察结束后,市妇联对深圳市义工(志愿者)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并结合实际,对如何使呼伦贝尔市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推进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深圳市义工(志愿者)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深圳市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深圳义工联)由深圳团市委发起,是由志愿为社会义务服务的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团体,也是全国首家义工联,成立于1990年,由最初为外来务工青年开辟热线服务电话做起,迄今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义工人数也从19人发展到现在的25万多人。深圳义工联以“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着眼于深圳现代化城市管理中社区的现实和未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义务工作成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赢得了社会和市民的赞誉和支持。在进行实地考察后,呼伦贝尔认为深圳义工联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健全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推进了深圳义工联的可持续发展。深圳义工联由深圳团市委牵头,以义工联、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队为基本形式,构成了市、区、镇、村四级义工组织和义工服务网络。经过20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建立了1个市级、8个区级、7个镇级义工联,56个义工服务中心、576个义工站的组织网络,团体会员750多个,个人会员25万多名。深圳团市委在发展义工联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项行政任务统包统揽,而是负责义工联的方向指导,义工联内部所有事务由义工自己来完成。例如深圳义工联开设了20类100多个项目的义务服务,所有项目的设置、业务培训和人员招募等全部由义工来做,深圳团市委并没有具体参与。由于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完善,深圳义工联在发展进程中,就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始终保持着高效的运转。

(二)政府强有力的扶持,为深圳义工联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生机与活力。任何公益机构都是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得到发展的,深圳义工联也不例外。深圳义工联从最初的19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除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外,政府的鼎立支持更是功不可没。深圳市委、市政府先后为深圳义工联解决了6名事业编制,每年拨出专项经费40万元用于义工联的发展。同时,由深圳市团委建立的青少年发展基金,每年也可提供100多万元用于义工联的建设。从1994年以来,深圳市的历任领导都要亲临义工联秘书处,听取汇报、与义工座谈,为义工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调动了义工的热情和积极性。义工联还邀请香港、国外知名社工做顾问,并经常组织有关方面的国际专家论坛,有力地推动了义工活动在深圳的发展。据统计,深圳参与过义工服务的市民超过600万人次,深圳市民对义工的知晓率达到88%,84%的市民认为义工值得尊敬,42%的市民参与过义工服务,91%的市民愿意加入义工。义工活动在深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支持,“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经成为深圳人的共识和时尚。

(三)先进的时念,成为深圳义工联获得成功的精神内核。由于深圳市义工联是深圳团市委发起组织的,因此,把握时代的脉搏,引领青年的潮流就成为义工联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一方面,深圳义工联倡导平等、尊重、互助、友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当代人类社会先进文化成果,提倡“助人自助”、“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宗旨和理念,这实际上也是公民道德教育与时俱进的有效措施。深圳义工联在充分发挥义工积极性方面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注重义工自身的需要。他们抛弃了以往过分强调义工为社会和他人奉献、服务的做法,提倡义工自呼伦贝尔管理,并通过适当的形式和途径使义工体验到实践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真正满足了义工被社会承认的需要,很好地调动了市民自愿做义工、自愿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有力地驳斥了部分人认为深圳在经济发展中只崇拜金钱、缺少精神追求的非议。

(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内容,为深圳义工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圳义工联的服务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区文化建设,二是社区服务,三是社区教育培训,四是社区帮困扶助。所有的服务内容都扎根于社区之中,使得深圳义工联能够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地解决人们的困难,而不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目前,深圳义工联针对青少年的电话热线服务、针对劳教人员的“新生之路”服务、针对贫困家庭的“生命之光”病人服务、针对孤儿的“一起成长”服务、针对老人的“松柏之爱”服务、针对残疾人的“与你同行”服务等项目已经成为义工服务的品牌项目,深受市民的喜爱。随着义工活动的不断向前发展,深圳义工联的“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宗旨也不断得到升华,成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呼伦贝尔发展义工(志愿者)事业的优势与劣势

多年来,呼伦贝尔市广大志愿者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工作。广大志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尊重。与深圳相比,呼伦贝尔在发展义工(志愿者)工作方面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一:呼伦贝尔市进入了新一轮大发展时期,呼伦贝尔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希望为社会服务的意愿大为增强,随着深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高层次、高素质人口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留在呼伦贝尔,大量优秀人才汇聚呼伦贝尔,为发展义工(志愿者)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优势二:呼伦贝尔市在“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征程中,致力于把呼伦贝尔市打造成科技文化教育大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继续发掘、发扬本市的文化底蕴、大庆石油等大企业的迁入、呼伦贝尔学院的发展,这些都是深入开展义工(志愿者)活动良好的文化基础。

优势三: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的志愿者工作长抓不懈,在组织机构建立、队伍人员组织、机制体制完善、资源整合利用、服务内涵拓展、方式手段创新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近几年,可以说是呼伦贝尔市志愿者工作的大练兵。呼伦贝尔市现在仅巾帼志愿者就有3500多名,在街道、社区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并有效地促进了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化、专业化。这是市妇联深入开展义工(志愿者)活动稳定的组织基础。

当然,由于义工(志愿者)工作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很多工作仍在探索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呼伦贝尔市居民收入较低、素质相对不高,对于义工(志愿者)精神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义工(志愿者)精神在全市还没有广泛的深入人心,实现这种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方面,由于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接触最新的思想观念有着很便利的条件,尤其是与义工(志愿者)活动开展很好的香港地区有着紧密的交流和合作,使得他们从一开始就能用先进的理念引导自己,与国际接轨,在义工(志愿者)精神的宣传和发扬上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深圳的义工(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时间很长,经历了20年才有今天的成绩。相比之下,市妇联虽然有着长期开展志愿服务的基础,但作为一项事业,义工(志愿者)精神的推广和发扬是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

三、呼伦贝尔发展义工(志愿者)事业的有效途径

做好呼伦贝尔义工(志愿者)工作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搭建合理高效的组织框架,健全完善运作机制。呼伦贝尔要在多年开展志愿者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义工(志愿者)联合会,针对义工(志愿者)服务的落脚点在社区、在基层的特点,健全基层社区组织框架和管理体制,让义工(志愿者)服务真正在社区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要结合社区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推进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站的建立,形成市、旗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将义工(志愿者)工作推向深入,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上下联动的组织框架和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促使呼伦贝尔市义工(志愿者)工作顺利开展。

(二)以点带面,推进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全面铺开。要选准突破口,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和总结成功经验,实现义工(志愿者)工作与呼伦贝尔市市情实际的有效结合。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和专长,组织不同的专业化义工志愿服务。探索更加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活动形式,让义工(志愿者)可以就近参与,天天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要先选定4个社区作为试点,设立社区义工(志愿者)服务站,经过运行,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更好地全面推进社区义工(志愿者)工作提供借鉴。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奉献互助的良好氛围。通过大力宣传,使全市对义工(志愿者)服务形成共识,真正将义工(志愿者)工作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帜、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平台、成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效载体。市妇联一方面可以有步骤、逐层次地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介绍有关义工(志愿者)的知识,加深人们对其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现代化网络的作用,在呼伦贝尔政府网、呼伦贝尔党建网、呼伦贝尔火网等来传播义工(志愿者)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在壮大义工(志愿者)组织的同时,还要通过培训等一系列手段,提高义工(志愿者)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让义工(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感召社会,促使自觉奉献、争做义工(志愿者)的氛围在全市早日形成。

(四)创新活动方式,深化活动效果。要注重活动方式、组织方式的创新,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和工作思路,不断丰富工作内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整合利用优势社会资源,深化服务效果,使义工(志愿者)服务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一个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会组织,在社会事务管理中更主动地发挥出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区服务实践汇报范文6

现在,我把自己一年来任宣传部长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向大会作一汇报,请予评议。

过去的一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宣传部一班人的密切配合下,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奋发努力,作风上务实创新,生活上从严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履行职责情况

1、寻求突破,深化理论工作。我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目标,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增强针对性、广泛性、实效性。重点抓好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重点学习了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开展了“两个务必”专题学习,组织学习了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认真做好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组织十六大精神宣讲团到基层宣讲,共有23000多人次接受辅导。充分发近媒体的作用,在一报二台开辟专题专栏深入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

2、突出重点,形成经济宣传强势。

新闻宣传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的目标,着力宣传全市大开发、大建设、大突破、大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成果和成功经验,为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起到了造势作用。(1)全力以赴,做好重大经济活动的宣传报道。重点好“XX经贸洽谈会”活动的宣传,按照“提前介入、集中报道、后续跟踪”的思路,对上海、南方招商洽谈会等重大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在招商活动前期,到招商地主流媒体上播放、刊登介绍XX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开发部的宣传资料,推出XX城市名片;在举办招商会期间,专门组织力量在第一时间对活动全程进行集中强势宣传;在招商会结束后,对签约项目进行跟踪报道,介绍项目的进展情况和XX良好投资服务环境。(2)积极主动,加强对外宣传。加强与国内外主流媒体的联系,先后邀请和接待了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等XXX多家国内外媒体记者XXX多批近XXX人,发表各类新闻报道XXX多篇,在《XX报》、《XX时报》上组织专版,扩大了XX对外开放的知名度。

3、整体推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继续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和“以人为本”主题,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营造最佳的人居环境;继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狠抓薄弱环节;切实加强文明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突出抓好文明社区创建,优化社区环境,丰富社区文化、完善社区服务;不断创新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镇村、文明户等活动的内容形势;继续深化“学雷锋、村新风”活动、文明交通工程和各类共建活动,二是组织开展“诚信在XX”活动。建议市委下发了《关于开展“诚信在XX”活动的实施意见》,市委把全年定为诚信服务年,全市各行各业广泛深入开展创建诚信社区、诚信机关、诚信企业、诚信商场和文明信用镇、村、户活动,较好地树立了城市诚信形象。采取城乡联动、行政推动、典型带动、舆论促动、体系拉动的方法,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XX市委宣传部XXX部长专门就这一活动来我市调研,并给予了充分肯定。《XX》杂志(省委机关杂志)、《XX日报》刊发了我市开展这项活动的做法和经验。三是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按照“巩固、推进、深化、创新”的思路,切实抓好学习动力机制建设,全面推进机关、社区、企业、村镇、家庭等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4、发挥优势,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宣传文化部门围绕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的要求,牢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是群文活动繁荣活跃。成功举办了XX市第二届社区艺术节,在参加XX市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节目展演中,我市获得优秀组织奖,有XX个节目分获一、二、三等奖。一年来举办各类广场文艺50多场,观众人次超100万。举办书画、摄影、生物、邮币等展览近20余场。二是佳作精品硕果累累。全市文艺界在全省以上发表、XX市以上获奖的作品250余篇(件),出版个人集子20部。三是特色文化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新增XX市级特色文化乡镇2个,优秀业余文艺团队4个,特色文化学校3所。我市创建“XXXXX之乡”工作进展顺利。

5、整合资源,探索突发事件宣传机制。在抗击非典战斗中,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纪律意识,建立了社区重大突发事件宣传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服务机制和纪律机制,采取强有力的宣传工作措施,为控制疾病的漫延、保障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同时,全市的新闻宣传队伍面对突发事件经受了全方位的考验,提高了非常条件下做好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当有关媒体出现对我市的负面报道时,我们主动出击,正确导向,化被动为主动,较好地消除了不良影响,维护了社会舆论的稳定。

二、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情况

一年来,我能自觉遵守中央、省和市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我要求自己做到:

1、按守则自律。上级和纪检部门规定不准做的我绝对不做,上级和纪检部门要求做到的我坚决做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不违章、不违纪、不违法,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2、用制度自律。我严格按照部里制定的廉政措施办事。在人事问题上,实行集体讨论;在经济问题上,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在一些重大事项由,实行民主决策。

3、以“部长”自律。一部之长应该是本部干部职工的表率。因此,我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当中,凡是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淡泊名利,讲求奉献,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思路不够活,办法不够多。

第二,拼搏精神不够,工作中缺乏拼劲、钻研,缺少强烈的进取精神。

第三,调查研究不深,深入基层干部群众中较少,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

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一定要做到增强五种意识,不断改进工作。

1、进一步增强群众意识。我要进一步深化对“三贴近”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多作调查研究,多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着眼于依靠群众,着力于服务群众。

2、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要充分认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始终保持思想认识上的清醒,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明确职责,真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