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改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模式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范文1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之所以要把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主要目标,是因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说,教学模式是指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教学模式是很重要的,它是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将要引起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所以它比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要重大得多,当然也困难得多。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这是因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这种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就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由于我国教育理论界多年来以认识论取代对教学过程中认知规律的研究,导致绝大部分教师不了解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熟悉甚至完全不懂认知学习理论,这就为行为主义大开方便之门,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特别盛行。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由于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书本上的都是经典,老师讲的必定正确,对书本都不能怀疑。”这种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材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事实上,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通过中美两国学生不同特点的对比,看到了这个严酷的事实。例如,他们指出,美国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国家,除非老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容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决不敢这样做。其结果是使中国的大学生与研究生和美国的同类学生相比,从总体上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同志在98年2月14日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1999年6月13日全教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未来21世纪的需要—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1],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这就不难理解,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什么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会在西方迅速流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目前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由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所以上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优缺点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应用与推广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材。为了与前面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区别,我们把按照这种思想和目标实现的教学模式称之为双主教学模式(以强调这种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当着重指出,这里所说的“双主”和前几年有些人所主张的“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的“双主”是有原则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如上所述,我们所说的“双主”是指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里的认知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学生;而有些人所主张的“双主”,则是指双主体,其用意是强调“教师也是主体”,所以其实质仍是维护“教师中心论”,这是我们不能苟同的)。

三、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由于双主模式是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为了阐明双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必须先了解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面我们已经简要地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下面再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作一扼要介绍。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由于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建构主义的日益流行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理论基础比较单一,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世纪三十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十九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二十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他运用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赞可夫的“发展观”(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以及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目标的要求),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和他的“九段教学法”,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等等。

综观上述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关的众多理论,尽管其中每一种都对这一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真正能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给以全面支持的恐怕只有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这是因为,学习过程既涉及认知因素,也涉及情感因素。因此,若要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给以全面的理论支持,必须既研究认知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又要研究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为了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最好还能在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施的有效教学策略。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看看上述各种理论,不难发现,其中有些理论完全没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如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理论),有些虽然考虑了认知因素,但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坚持不够彻底(如加涅和布鲁纳的理论),其它或是对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重视不够,或是未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有奥苏贝尔对这三个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因此我们认为,以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作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恰当的(但是并不否认、更不排斥其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也能对这种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下面就是关于奥苏贝尔理论的介绍。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分述如下:

1.“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对学习类型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学习”按照其效果划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类型。所谓有意义学习,其实质是指[2]:“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而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所谓非任意的和实质上的联系是指这些观念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方面(如一个表象、一个已经有意义的符号、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有联系。”换句话说,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真正习得知识的意义,即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关联的认识,关键是要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即“符号表示的观念”)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表象、概念或命题)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就必然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条原理。正如他的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中用特大号字所表述的[2]:“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2]:“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课题并不涉及学生方面的任何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需要把呈现出来的材料(无意义音节或配对形容词;一首诗或几何定理)加以内化或组织,以便在将来某个时候可以利用它或把它再现出来。”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2]:“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可见,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奥苏贝尔简称之为“接受学习”)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也称“发现式”教学,奥苏贝尔则简称之为“发现学习”或“发现教学法”)来实现。奥苏贝尔认为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实现有意义学习,关键是要能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反之,如不能建立起这种“联系”,不仅“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将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就是“发现式教学”也不可能实现有意义学习的目标。奥苏贝尔还强调指出,如果根据学习引起的能力变化来区分学习类型(能否实现有意义学习是引起能力发展变化的关键),即根据用何种方式来引起能力变化(也就是用何种方式来实现有意义学习),那么,就只能区分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而所有其他的学习类型皆可併入到这两大类型之中。他认为目前学术界对学习类型的众多分类(如“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尝试错误学习”、“条件反应学习”、“配对联想学习”……等等)实际上都是“没有按照这些学习类型所引起的能力变化来区分学习”的结果[2]。因此,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也将只对“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类型(也就是“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和“发现式”教学方式)进行讨论,对于其他的学习类型与教学方式则不予涉及。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奥苏贝尔不仅正确地指出通过“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均可实现有意义学习,而且还对如何在这两种教学方式下具体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传递—接受”教学方式下的教学策略作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成为教学论领域一座丰碑的出色成果——“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这是在分析与操纵三种认知结构变量基础上而实施的一种教学策略,由于它具有认知学习理论作基础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自奥苏贝尔于1978年提出以来,其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它已成为实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也是最见实际效果的教学策略之一。

3.动机理论

奥苏贝尔不仅在对学习过程的认知条件、认知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而且他还注意到影响学习过程的另一重要因素即情感因素的作用,并在这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当代众多教育心理学家中,能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并对此进行认真研究的并不多见),这些见解可归纳如下:

(1)他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在以下三个方面起作用:

①动机可以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发生——由于动机并不参与建立新旧概念、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并不能直接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但是动机却能通过使学习者在“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学习持久性”和“挫折忍受力”等方面发挥出更大潜能而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起催化剂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②动机可以影响习得意义的保持——由于动机并不参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所以也不能直接影响习得意义的保持,但是保持总是要通过复习环节来实现,而在复习过程中动机仍可通过使学习者在“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和“持久性”等方面发挥出更大潜能来提高新获得意义的清晰性和巩固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保持。

③动机可以影响对知识的提取(回忆)——动机过强,可能产生抑制作用,使本来可以提取的知识提取不了(回忆不起来),考试时由于心理紧张,动机过强,影响正常水平发挥就是一个例子;反之,有时动机过弱,不能调动起学习者神经系统的全部潜力,也会减弱对已有知识的提取。

(2)他认为,动机是由三种内驱力组成的:

由于动机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力量,所以心理学家常把动机和内驱力视为同义词。奥苏贝尔认为通常所说的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与通常所说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致同义。这种内驱力是从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所以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由于有意义学习的结果就是对学习者的一种激励,所以奥苏贝尔认为,这是“有意义学习中的一种最重要的动机”。例如,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就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作为一种“激励”)又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求知欲,即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希望在家庭和学校集体中受到尊重。这种愿望也可以推动儿童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以赢得与其成绩相当的地位。自我提高内驱力强的学习者,所追求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之外的地位满足(受人敬重、有地位),所以这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也不是追求知识本身,而是追求知识之外的自尊满足(家长和老师认可),所以也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动机。

上述三种不同成分的动机对每个人来说都可能具有,但三种成分所占的不同比例,则依年龄、性别、文化、社会地位和人格特征等因素而定。在童年时期,附属内驱力是获得良好学业成绩的主要动机;童年晚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降低,而且从追求家长认可转向同龄伙伴的认可;到了青年期和成人,自我提高内驱力则逐渐成为动机的主要成分。前面强调了内在动机(认知内驱力)的重要性,但决不应由此贬低外部动机(特别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作用。在个人的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中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可以长期起作用的强大动机。这是因为,与其他动机相比,这种动机包含更为强烈的情感因素——既有对成功和随之而来的声誉鹊起的期盼、渴望与激动,又有对失败和随之而来的地位、自尊丧失的焦虑、不安与恐惧。

由上面关于“动机理论”(包括动机成分的组成与动机的作用等两个方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奥苏贝尔确实对情感因素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或在课件脚本设计过程中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年龄特征,有意识地帮助学习者逐步形成与不断强化上述三种动机并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例如在有意义学习发生、习得意义保持及知识提取等阶段)恰当地利用这些动机,那么,由于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能得到较好的配合,所以定将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4.奥苏贝尔理论的缺陷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传递—接受”教学方式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日益扩大的影响与冲击,之所以能岿然不动,仍维持其相当稳固的地位,其最主要的理论支撑就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即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他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奥苏贝尔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奠定理论基础,为“学与教”理论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他也作出了一个并不科学的论断——贬低甚至否定发现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在缺乏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奥苏贝尔在其发表于1968年并于1978年再版的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一书中,对“发现学习”与“发现教学法”下了一个很武断的结论[2]:“在实验室的情境中,发现学习能使人深入地了解科学方法,也能导致人为地再发现已知的命题。……然而在更加典型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活动来发现新颖的命题并不是获得新概念或新知识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总而言之,发现教学法几乎不能成为一种高效的传授学科内容的基本方法。”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或“发现教学法”只适用于“实验室情境”(即实验课)中,而在更加典型的“课堂教学情境”(即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则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几乎不能成为一种高效的传授学科内容的基本方法。”考虑到奥苏贝尔的上述代表性论著再版时是1978年,当时微型计算机刚问世不久,还没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多媒体技术还没有出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还只限于军事和研究部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对于开发人类智力的重大作用和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巨大潜能尚未被人们所认识。课堂上除了粉笔、黑板以外,只有幻灯、投影、录音录象这类视听媒体;这类媒体尽管也能作到图文声并茂,但缺乏交互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只能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而难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与发现的认知工具。加上缺乏用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起来的便于学生浏览、查询的丰富信息资源,所以在当时情况下,发现式教学确实难以实施。因此,奥苏贝尔在1978年仍坚持上述论断尽管不恰当,却是可以理解的。而在多媒体和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已广泛普及,网上的教学资源愈来愈丰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种种优越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的今天,如果仍坚持奥苏贝尔的上述观点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如上所述,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在西方日渐风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可见奥苏贝尔关于发现式教学的上述论断是完全违背建构主义理论的。建构主义之所以能在九十年代风行,就是因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反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为实际体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应用优越性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四、两种理论的互补性与新型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如前所述,这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如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则可相得益彰。基于Internet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不是别的,就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也就是上述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二者的结合。如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其缺点则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和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上面对奥苏贝尔理论的介绍可以看到,它刚好与建构主义相反——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都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否则无法实施),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运用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能较好地控制与引导情感因素,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相反。);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式,否定发现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材的成长。可见二者正好优势互补,由于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能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因此,它具有比较科学而全面的理论基础,不仅适用于指导网络教学,也可适用于指导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辅助教学课件脚本的设计与开发。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教学模式改革范文2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

国际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大趋势,国际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国际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上,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国际经济学是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国际经济学是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发展起来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他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研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最佳配置,以及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国际服务、商品、资产等交易以及对国内经济体系的影响,涉及到数量关系占相当的比重和数学模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还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更不能培养符合现代经济活动所需求的经济类实用型人才。因此,探索国际经济学科学有效的教学技巧与教学模式,对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乃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由于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运用较多,需要通过抽象的思维建立一个纯粹的理论框架,这对学生的逻辑推导空间架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擅长高等数学,这让学生在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上有很大困难。高校的大部分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依赖教材,力求让学生理解学习经济理论就数学模型,从而忽视了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让课程变得枯燥乏味,生涩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也让授课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缺乏压力和动力,最终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1.2人才培养计划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随之国际经济发展,社会对经济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中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在外语水平上也有较高要求,这就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1.3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效果的好坏和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有直接的联系。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课程结构设置。

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案例讲解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着明显效果。部分高校教师还是习惯单一的讲解理论知识。不能灵活有效的利用教学内容,做不到理论用于实践的教学理念。

1.4我国高校实践性教师队伍有待加强。目前,我国高校参与经济类教学的大部分教师中,往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的内容只能来于书中的理论知识,很难切合实际的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对书上理论知识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深入扩展与社会经济形势结合起来。

2.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

2.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所用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教育下的学生实践能力有限,所学知识与社会人才要求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注重实践。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能到达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此,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熟练掌握案例教学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方法。案例教学能很好的把空洞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充分的利用辅助教学软件。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已经在高校普及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形式,其能有效的丰富教学资源,使课堂变得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2推行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国际经济是一门涉外的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课程,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对外语交流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国际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外语交流技能,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实践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英语属于普及外语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外语技能,但是忽视了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因有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运用技能,一方面开设如外贸函电、经贸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来加强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应用技能。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多用英语,多说英语等方式渐渐实现课堂上用英语交流,充分符合人才培养计划,符合国际经济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2.3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发展而来,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另外由于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数学模型和空间逻辑等数学知识,所以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科学合理的安排高校学习课程有利于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更符合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4 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要想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必须要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国际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对教师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能使教师获得更多的与专业教学有关的知识并拥有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冈.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5).

教学模式改革范文3

1 E-Learning介绍

与多媒体教学相比,E-Learning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的形式上看, E-learning除了能在单机环境下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主动学习,而且还能利用局域网以在线的方式访问服务器,并浏览或下载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借助互联网,E-Learning可以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远程教育和虚拟教学。从内涵上看,E-learning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强调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的紧密结合。何克杭教授给出了e-Learning的定义: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这些属性对E-Learning的学习过程非常重要。E―Learning创造的智能化的学习系统将使学生在系统“情景”当中开展协作式的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对话”(信息的沟通交流),最后将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到原有知识体系当中。③

2 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9大核心课程之一。现在无论是在国民经济管理还是企业机构的经济运行中,都需要既懂经济又能熟练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到结论的综合型人才。那么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非统计专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熟练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能力是统计学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经管类学生并没有充分重视统计学的学习,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与经管、财经类专业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很多学生认为统计学公式太多,计算量太大,概率论知识太抽象,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目前,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首先,很多学生把统计学和概率论归为一类,认为统计学是概率论的延伸,看到教材中大量的数字和公式就觉得让人生畏,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态度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学生认为统计学就是概率论,在数学功底不扎实的情况下,很多学生惧怕数学公式和推导,提到统计学,就有本能的畏难情绪。还有的学生很难体会到统计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因此学生从思想上认为统计学仅是一门学期必修课,而非专业必修课,很难引起兴趣和重视。

2.2 统计学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统计学教学实践环节的欠缺一直是统计学教学的诟病。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是传授统计理论知识,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虽然近几年对统计实践教学有所加强,但是目前统计学的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还是相对比课堂教学课时要少得多。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记了一大堆概念、公式、原理,但拿到原始数据时却不知该运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3 统计学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统计学的学科特点是既有理论和公式推导,又有方法和实际应用。但是目前很多大学要么沿用传统的黑板授课方式,要么单纯依赖多媒体授课。这两种方式都不适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黑板教学的讲课速度比较慢,学生随着老师的板书可以逐步消化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但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于生动形象,便于建立各种统计方法的案例库,但由于讲课速度较快,不利于学生夯实基础。

2.4 缺乏优秀的统计学教师

首先,大部分统计学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授课,缺乏在企事业单位、调查公司等从业的实践经验,授课时难以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研究与当前的热点问题脱节;其次,大多数统计学老师在授课时只着眼于讲授书本知识,没有将统计学和不同的经管专业结合起来,没有突出统计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实际应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开发学生的统计思维。

3 E-learning教学模式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3.1 确定E-learning学习环境

E-learning学习环境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学习与管理系统。主要用来支持网络学习的内容传递、促进在线师生间的交互和学习评价、管理等活动。学习环境是促进E-learning学习的外部条件,有条件的高校可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也可以采用Moodle等开源学习系统、或是有开发能力的高校按各自应用需求研发出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创设E-learning需要的虚拟学习环境,形成一个协作的虚拟学习社区或学习共同体,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来实现协作学习和知识的共享以及创建。

3.2 利用E-learning提升统计学整体应用能力

非统计专业的学生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统计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为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专业服务。因此,统计学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应该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来着手,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依据其专业背景和需求因材施教。对于统计中的一些抽象概念、知识点,如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等问题,应该结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案例进行讲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E-learning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在E-learning教学平台上展示相关案例,启发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根据统计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训练型”转变,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3.3 利用E-learning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且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等,还要与学习者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是老师在讲解,上课的时间有限,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很少,师生的交流不多。即使有学生课后留下来问老师问题,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如果在网上进行讨论的话,学生会多学很多知识。而对提问后获得的答案,通过网上讨论,其他学生也能看到。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统计思维,教给学生用统计思维分析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统计学学习的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为将来学生将统计学应用于本专业打下基础。

3.4 开展E-learning协作型学习模式

建立在学习共同体基础上的学习实践活动可以使整个群体分享个体的智慧,能帮助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综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协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共同体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小组活动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进行探索。E-learning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促进协作型学习氛围的形成。

3.5 利用E-learning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统计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数字、公式以及概念,那么怎么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非统计专业的学生感到“统计非常有用”,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呢?创造出一种宽松、高效的学习氛围是关键。E-learning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把单一的满堂灌变成多种教学方法配合的方式。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可以将一个大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学完该课程以后,完成一份从数据搜集到整理、分析全过程的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来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

4 结论

根据统计学的课程特点,基于当代建构主义思想设计一个以E-Learning 为核心思想的教学服务系统,学校与教师可以按照自己对E-Learning 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解、教学能力和创造性构思去设计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服务。统计学E-Learning 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对学生与教师统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教学模式改革范文4

【关键词】素质教育;钢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10-01

一、钢琴教学相关内容概述

对于钢琴教学来说,主要目标定位在培养现代化的综合性音乐人才上面。以这一培养目标为依据,做好钢琴教学各方面的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在学校开展钢琴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通过钢琴使学生的乐理知识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及驾驭能力[1]。无论是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是非钢琴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便需要透过钢琴的学习使自身的音乐情操得到有效提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则需要在具备丰富的乐理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如今,由于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的变化,学校对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师资力量上的要求、教学设备上的要求以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等。针对这些要求,对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便显得极为重要。

二、钢琴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究

如今,学校钢琴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理念较为传统以及学生音乐素养有待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并实施钢琴教学模式改革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主要策略包括:

(一)努力强化师资力量

要想使钢琴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便需要做好师资的强化工作。只有在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够在开展钢琴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2]。因此,为了强化师资力量,校方便需要做好钢琴教师的培训工作,认清教师在教学工作的不足,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以此使钢琴教学的师资力量得到有效强化。

(二)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钢琴教学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即使转变钢琴教学理念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钢琴教学,对教学目的加以明确,在开展钢琴教学工作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中心,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需与学生进行密切沟通,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学生制定更加优化的教学方案提供有效依据。最后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培养自身的音乐素养,多学习,挖掘有效教学方法,为钢琴教学工作的优化奠定良机。

例如:在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中添加协奏课与重奏课,以此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有效增大,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合奏、协奏中踏板以及声部等技术[3]。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可以发现,如今的钢琴教学极易忽略对学生合作演奏能力的训练及培养。因此,便需要在钢琴教学中添加双钢琴演奏以及钢琴四手联弹等,以此使学生合作演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为学生学习到更多的钢琴知识提供保障依据。

(三)做好学生音乐教学的强化工作

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做好音乐教学的强化工作,也有利于钢琴教学的完善。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便需要努力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学习到更多的钢琴知识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演奏或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听觉与联想了解音乐作品中所含的信息,以此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音乐作品,进一步为学生学习的优化提供有效依据。例如在音乐体裁中的“夜曲”教学中,便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夜曲这类音乐形式自由,并且格调高雅,充满了浪漫色彩。同时,播放肖邦等音乐家的曲子,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作曲家及音乐家在处理曲子风格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肖邦在夜曲中的处理便是体现出了情感的深度及和声的色彩,并且在弹奏方面还要求声音具备透明、亲切特点,需要将旋律性及歌唱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在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便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为音乐教学的强化提供保障依据。

三、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笔者认识到学校钢琴教学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便需要努力强化师资力量、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以及做好学生音乐教学的强化工作等。相信做好以上这些,钢琴教学模式将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玉芝.后续式订单视角下钢琴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93-128.

[2]刘扬.新时期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究[J].大众文艺,2014,(10):234-236.

[3]李非非.当前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3):96-98.

教学模式改革范文5

【关键词】外语教学现状 语法翻译法 多领域研究 外语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3-03

一、简析外语教学现状

我国学习外语人数为世界之最,但有两个公认的不足之处:

1.耗时低效。以英语为例,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加上职称外语,中国人要耗其一生学习英语。

2.聋哑外语。我们所学的外语多数人只能用于阅读理解、写论文;听不懂说不出。以日语听力考级为例,听力考试基本上都是不及格,总分由语法词汇、阅读理解的分数来提高。

我们认为,形成这种现状有以下几个原因:

1.至今为止的外语教学计划是以语法翻译法理论为基准制定的,而语法翻译法源于中世纪欧洲教会中拉丁文的教育模式。拉丁文是死语言,拉丁文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养。用拉丁阅读有关书籍,不需要口语交流,所以重阅读,无听、说。

2.没有遵循外语学习规律安排外语教学,只是形式上吸收以听说为主的外语教学法--直接法的一些要素。

3.囿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外语教学设备简陋,只有录音机、幻灯机的语音教室和少数外语电影。

二、遵循外语学习规律,改革外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为止,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没有把生理学、脑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利用起来,外语学习依然是“耗时低效”、“聋哑外语”的现状,外语教学法仍然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笔者对目前主要使用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之特点进行如下对比:

1. 语法翻译法: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特征,即以语法教学为中心,进行汉语和外语互译为主要内容,以阅读理解外语资料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法源于中世纪欧洲,人们学习拉丁语,其目的是阅读用拉丁语书写的书籍,以便吸收古代文化,提高修养。由于当时拉丁语不是生活用语言,是书写、书籍用语言,通俗称“死语言”,不需要听和说,所以教学法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十八、十九世纪法语、英语兴起,学校开设法语、英语等课程,由于找不到新的教学法就沿用教授希腊语、拉丁语等古典语的语法翻译法[1]。它有以下优点:(1)可用母语教学,弥补师资的不足;(2)可进行大班授课,在人员交往极少,通讯媒体有限的时代,能满足大批外语学习者的要求;(3)由于学习者理解能力较高,能系统高效地进行外语语法教学;(4)在短期内阅读理解能力可明显提高;(5)便于在教师、教室、教材的条件下组织教学等。上述优点使得语法翻译法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加之成人学外语过程中,更喜欢能获取文化知识的读写和阅读理解,不喜欢毫无知识可言的、枯燥无味的听说练习,导致我们今天的外语教学任然跳不出语法翻译法的老框框。

2.直接法:是为了弥补语法翻译法的不足,满足人们听说外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要求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直接法主张用外语直接教学;(2)通过句子的听说和模仿掌握交际用生活语言;(3)在学生掌握了语言材料之后,再从所积累的感性语言材料中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4)重点在于培养实际的外语交流能力。直接法要求通过外国人教师进行少数人小班教学,学习周期要短期集中,一般都是模仿在外语语言环境、外国生活的环境下进行习得为理想特征的外语教学法。

对比发现,直接法的特点较好地遵循了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但它所要求的条件在我国很难具备。所以,为了能够提高直接法所追求的外语听说能力,高校教学中一般在教学计划中每周加入两节听力和两节会话课。但由于对直接法的科学性原理不了解、教材的公式化,听力和会话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虽然今天与此相关的脑科学、发音器官运作原理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但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没有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利用起来,“耗时低效”、“聋哑外语”的现状说明,外语教学法仍然是语法翻译法的天下。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外语教学界有必要充分利用当今与外语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改革外语教学模式。

三、借鉴多领域研究成果,新时代下习得式直接法外语改革教学模式有据可循

在有关新形势下的改进外语教学方式的分析论证中,有以下领域的研究成果值得借鉴:

1.脑科学、左右脑记忆模式的研究成果;

2.心理语言学有关学习与习得的理论;

3.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外语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如光导纤维、宽带互联网、多功能手机及各种上网、播放的电子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等,使外语习得所需的外语语言环境成为可能。以下与外语教学法研究相关的科学理论,能有助于我们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合理地安排外语教学计划,特作重点的分析说明:

教学模式改革范文6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教育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课堂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2.上课时候学生记笔记存在一定困难,并且会打断教师的讲授的思路,学生也会在听懂与记笔记之间难以选择

3.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学生学习情况不一样,但教师教授的内容、进度相同,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5.一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

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出来,对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很大冲击。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有电视、多媒体教学手段、计算机模拟教学以及网络教学。

1.教学中引入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

传统备课方式是在理解教材相关资料翻阅、理解基础上,对课堂要讲述的内容进行整理,将其手工书写在教案上面。就手写教案修改来说,即费时又费力,将电子教案引入,能够有效节约教案修改劳动强度,并且可以结合大屏幕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使人能够通过多个感官获取相关信息,有效提升信息资料传播效率。在一些课堂环境中引入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够克服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精力学习接受新知识,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能力。

2.发展网络教学

使用网络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给多方位、全面学习的资源,能够有效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网络教学全天都可以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内容、进度等,有效避免学生因为上课时间冲突而放弃自己喜爱课程的情形。

3.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够与其技术成正比。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材料,才能够有效突出重点、难点。并且,不应该仅仅体现为教学中视听以及色彩的刺激而模糊了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不能够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多夸大计算机辅助作用,完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不行的,反而会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因此,教师应该将计算机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其能够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