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改革的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改革的意见

教学改革的意见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改革 意见建议

教学改革的两个中心问题

新课程教学改革有两个中心问题。首先,教育改革要转变教育思想。如果教育思想没有变化,改来改去是改技术细节,没有抓到要害。第二个是课程内容的改革。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两个问题都是教育部的领导提出来的,我们都赞成,都拥护。

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以往的经验,绝对不能以运动的形式来搞,对此我们过去亏吃多了。轰轰烈烈地搞一阵,敲锣打鼓报喜,最后不行又都退回去了。从58到,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都是经历过的。我们不要再走老路,学费也就缴一次、两次,别老缴,这个事情是折腾不起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非常细致的问题,教师那怕在一两个问题上能想出办法有所改进,这就很了不起。全国那么多教师,每个人都在这方面创新再相互交流的话,经过长期的积累,以后我们教学改革的成果就会显著了。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内容的改革经常是要深思熟虑的,而且要反复实验,不行再改。

经常一个想法要经过几年才成熟。未必你改了合适,对他也灵验。这个东西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是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而且大家相互交流,集思广益,逐渐积累,绝不是在一个短时期内按照一定的规划可以完成的。说工作要不断地进行下去,因为科学在发展,教育也要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很多东西是今天你觉得不错了,将来你的经验丰富了、水平高了之后你又不满意了,觉得还可以改。而且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看,所谓教学交流,我们认为,你光说我有什么什么想法是不行的,不落实。所以这几年我们多次搞教学经验交流有一条,请报告你教学实践的效果,你这个想法有没有落实在你的课程上,落实的效果究竟怎么样。而且效果往往需要更长的时期才能看得出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果只有想法而没有付诸实践的经验,往往不一定能成功。很多人都有想法,真正能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效果好的并不多,非常难。空谈一些课程应该体现什么什么精神,什么什么原则,是意义不大的。教育思想的转变要针对我们国家的实际,也就是当前问题在什么地方。我本人根据多年的感受,感觉我们过去比较多的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而现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着重、着眼在学生素质的培养。这点是被普遍接受的,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就我个人的理解,学校恐怕永远要传授知识。人类积累了很多的知识,尤其是由于现在科技的发展迅速,应使年轻一代尽快地学好这些科学知识。传授科学知识当然得依靠学校。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问题是怎样传授。脱离了知识,素质的培养是空的。必须有一定的知识作为背景,科学素质的培养才有内容。

当然,对知识点我们要分析、要精选,讲有代表性的重要知识。不同的时代知识点有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不要单纯地考虑通过这个课程学生学到什么定律,会解那一类的习题。而更重要的是考虑一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以后,他们在科学素质上有什么提高。而且对于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你这个地区的学生能力都比较差,在它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比较明显地提高,就是成绩。有些重点中学原来学生入学的基础很好,那你就让他更好,提得更高,不要埋没了人才。

关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不是一个确切的术语。我想可以说得稍微确切一点,这就是“用大量题海的操练,来对付高考,提高升学率。”你如果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升学率自然会提高。可也不绝对。以高考命题为纲,用操练来提高升学率,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它确实可能使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学生的高考升学率提高一些。不过这种提高并不代表学生真正的水平,往往是靠条件反射式作题,将学生的分数硬拔上去。我指的是这个含义下的应试教育。这个问题我今天并不想多谈,因为很多事情大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个社会问题,社会的压力很大,现有的高考制度逼着大家非这么作不可。我很体谅各级领导以及各个学校的校长和高中老师的苦衷,不得不这么作,但这是违反教学规律的事。

关于教学改革

与国外某些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对比,就能够看出,教学改革要改的是什么。我欣赏杨振宁先生的观点。杨先生在中国念的中学、大学、读的研究生,得了硕士学位。然后到美国读博士,得到了博士学位。他科学研究作得很好,得到诺贝尔奖。他对中国和美国两个社会的教育有切身体会。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美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而且是互补的。所以他认为如果能把这两种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把各自的缺点克服,这不能不说是在教育方面的重大突破。我欣赏杨振宁的这个说法。中国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老师一般非常认真负责,对学生非常耐心,按部就班,一点一滴的给学生讲,非常细致。假如没有讲前面,绝不会跳到后面去。

需要讲新的知识之前,预备知识必先讲好,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上来,基础打得非常扎实。也就是过去我们经常提到的打好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础技能。我们学生的技能主要是在作题对付考试上,比美国孩子厉害多了。中国人最善于考试,缺点是什么呢?我们培养的学生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创造意识。这个东西到了高层次就成问题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一点,他离不开老师。他的本事都是老师教的,老师没教过的他就认为自己应该不会。所以碰到了需要自己有所创造,做前人没有作过的事时,就无计可施了。所谓创造,就是书上没写过、前人没作过、老师也没有讲过的事,就敢于去试试看。已经成熟了的东西,中国学生非常熟练。假如这个东西是科学上已经有的东西,需要把它论述清楚,这方面很善长。

而对不成熟的东西,特别是新发展的东西,长久以来,就觉得不可理解,也不感兴趣。可是新生的事物都是不成熟的,它的理论也不成套,很多看来甚至有点荒唐。我们中国培养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点。美国老师讲课的方式是渗透式的教育。就是今天给你讲点这个,明天又跳到那点讲那个,听起来非常不系统,也不管。学生学过必要的预备知识吗?也不管,我照样讲。学生听了之后不会太懂,如果要真懂还得补点什么。美国老师的意思是你不懂你自己想法把它补起来,这就是渗透式的,跳跃式的学习。很多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都是学得稀里糊涂的,不少学生就被刷下来了,什么也没有学会。可是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在学的时候也不一定什么都懂,可是他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想法,经常捉摸,看书思索。

教学改革的意见范文2

【关键词】小学 教学改革;创新;建议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学作为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备受人们关注,由此展开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推进新一轮的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文章主要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一些推进小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建议。

一、当前小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结合当前小学教学的实际状况,文章进行总结概括,主要将问题归结为一些几个方面,具体包括:

1.教学形式单一,W生处于被动状态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时期,很多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的诱导,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却不注重这一问题,在教学形式上还是像过去传统的方式一样,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专心的听取老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师生之间所不可缺少的互动,这显然忽视了这一阶段学生好奇心重的心理,长期如此,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必然造成对学习的错误认识,难以促进各项能力的培养。

2.师资队伍有待提高,对改革认识不足

小学师资力量存在不足一直是制约小学教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教师是终身制的职业,工作稳定而安逸,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普遍思想懈怠,尤其是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教学设置相对于中学来说内容简单,只要按照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表进行授课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如果进行改革,就会使他们失去当前安逸的生活,进行一定的探索和研究,这显然会造成他们当前的利益的丧失,这种对改革的片面认识直接制约了小学教学的发展,更没有改革和创新之言。

3.教材设置随意,脱离现实需要

教材作为小学教学开展的重要媒介,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设置,可以说它对于小学教学的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地区间存在差异,为了更好的推进教育,国家对地区设置了不同的教材,以满足各地区的特点。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很多地区却存在随意更换教材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手中教材与教学设计脱节,教材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这无疑是对小学教学的不负责任,必须对这种行为加以制止。

二、推进小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纵观当前小学教学的发展现状,无论是教学形式、师资水平还是教材的设置上,改革都迫在眉睫,经过长期的调研和总结,主要对当前小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以下几点参考意见与建议,希望可以推进小学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1.从学生特点出发,推进教学形式变革

在小学教学中,只有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才可以真正的提高小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形式的改革上,教师可以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好奇心重的心理状态创新选择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等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小学教学,在情境创设法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设备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学内容,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其次在小组讨论法中,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发挥学生想象力,对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方法可以直观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促进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还要注重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加快推进小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改进观念,推进人员创新

在小学教学改革和创新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小学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深入关注。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及时帮助小学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其投身于小学教学。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测试,创新考核形式,改变当前教师安逸的发展现状,提高教师的危机意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人员支持。

3.合理设置教材,进行内容创新,满足现实需要

在当前多样化教材的发展现状下,各地区要慎重选择教材,根据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材进行教学,不能盲目跟风,造成教材脱离教学实际。另外在保证合理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的推进小学教育中教学内容的创新,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课堂氛围,并选择小学生喜欢的内容进行讲解,增进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起到提高学生接受的效果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加快创新教学观念,提高对改革的认识

更新教学观念在推进小学教学改革和创新中同样重要,教育部门可以大范围的对教师进行讲解,使教师深入了解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推进教师利用实际经验完成对改革的要求,提出改革和创新的建议和要求,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际改革与创新中去,更好的体现身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加快对家长观念的更新,使其能够响应和支持改革,进行一定的配合,共同推进小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深入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小学教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发展现状,学校要加快推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从改革教学形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材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观念等方面着手,从教学实际出发,逐步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为教育发展服务。相信通过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推进小学教学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取得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科.教文汇旬刊. 2012

[2]王玉宝.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新课程・上旬》.2015

教学改革的意见范文3

【关键词】制图能力;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空间构思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是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机械产品设计的必备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需求,加强学生制图能力培养,机械制图教学需要长期不懈的进行改革实践。

1.建设三维CAI课件,增强空间思维创新能力

传统的制图教学方法与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融合成为机械制图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二维软件(如AutoCAD,CAXA)和三维软件(如Pro/E,UG),有效集成多媒体素材(如动画、声音、音乐和图片)进行开发三维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挂图、木模等教学用具结合,增加了知识的信息量,解决了课时减少产生的知识讲不透问题,增强了学生空间思维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三维多媒体课件中引入的素材尽量采用外部链接,使得开发后的课件更灵话、编辑修改更容易。授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教材、学时数等多种情况,借助媒体素材库进行修改和调整(如图片、动画的选用),从而将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授课意图融入其中,克服了课件封闭性问题,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实用,通用性更强。

2.利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建立教学互动论坛体系

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网站,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电子教案、课程参考习题及其答案、课程现场教学录像、课程CAI多媒体课件、课程零部件三维模型、课程实验指导书、机械制图标准及计算机绘图标准等。教学网站为教师教学及辅导、学生学习及课后做作业搭建起一座桥梁,创造了一个无形的课堂。通过不断更新的网络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教与学的互动论坛,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只要想学想问,每网的计算机都可以满足要求。教师则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组织教学。通过教学的互动论坛,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3.开展双语教学研究,积极进行机械制图课程双语教学实践

双语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明确指出:“高校,要力争在三年内开出5%至10%的双语课程。”从近几年各高校对双语教学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看,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满意度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和教学资源选择是否合理、管理机制是否健全等。寻求应用外语和母语进行制图教学的契合点,如何能达到最佳效果,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如何把它扩大到更多的层面,深入到更深层次是需要进一步进行考虑和研究的。

通过为外国留学生班开设纯外语制图课,或者精心选择高水平专业班级进行双语教学实践,逐步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锻炼合理选择教材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能力,健全双语教学管理机制,为实现制图教学双语化进行大有裨益的探索。

4.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表明,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教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中衍生出具有科研背景的各种题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来完成,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又让学生接触到工程实践或者科研实践,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基础。教师还应该注意将科研内容有机的渗透到教学中,起到了引导学生和拓宽学生眼界的作用。而教师在科研活动所表现出的品质,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精神、态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会有效的促进制图教学发展。

总而言之,机械制图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文件建设、实践教学推广、教学管理与改革等每一个环节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过以上几点建议,可以深化机械制图理论教学和实践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制图能力,以适应企业对综合素质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书文.画法几何及土建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2009 (2).

教学改革的意见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教学 现状与建议

一、引言

笔者从事我校教学督导工作近6年了,作为我校教学改革首批课题获得者,从1995年起就开始着手教学改革工作。教学改革的一线工作者和教学督导团成员的特殊身份使笔者历经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通过多次参加全国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对我国教学改革所取得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有一些体会。现以我校多媒体教学为例,谈一谈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建议。

二、现状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多样性、丰富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现代教学工具进入课堂后,教师放弃了传统教学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板檫的原始、简单的教学工具,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单一的,内容是枯燥的传统教育模式,尤其是动画的引入,更是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形式新颖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个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闪光”世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融入本课的内容讲解之中。由于学生精力自然集中,记忆自然也就深刻。

例如,化学中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讲解,在多媒体动画的配合下,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了其中的原理与奥秘,而传统的教学教师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印象也还是似懂非懂。再如内燃机工作原理的讲解,教师利用事先编制好的课件,再配上动画演示,使内燃机的结构、工作过程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代高校的扩招,使高校师资、教学资源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很多基础课改成大教室合班上课,传统的黑板式教学难以满足板书要求,板书字体小了,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看不清,字体大了整块黑板又写不下几个字,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用于对付黑板问题。鉴于多媒体教学的如此诸般好处,我校与全国各高校一样,都加大了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们也积极地参与,特别是近两年精品课程的建设,将多媒体教学推进了一个新,编制的很多好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相互促进,极大地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我高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多媒体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有偏差。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体现。个别教师不注重实际教学效果,有赶时髦,一哄而上,滥用多媒体的苗头。本无必要上多媒体的课程或内容不适合上多媒体的课程,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不好,学生意见较大,很多学生将这些多媒体课件说成是垃圾课件。

2.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有的课件只是把书本上内容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方式呈现在屏幕上,而不是科学的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等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授课知识的条理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3.多媒体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效果欠佳。部分教师或站或坐在计算机前,看着屏幕给学生讲课,老师看不到学生或根本不看学生,由于学生看不到老师,使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沉闷、枯燥、单调,影响学习效果。

4.编过多媒体课件的同志都知道,多媒体教学真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数日功,要编制一堂好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必须花上数天甚至近月的时间,才能做好。有些教师迫于职称、学位的压力,不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所使用的课件,很多是下载来的,教师不愿意花时间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去修改或二次开发,原封不动地拿来使用,效果不好。

5.更有一些课件只是把教材、教案、相应图表等教学内容搬上屏幕,将照书本宣读改为照屏幕宣读,多媒体成了这些少数不负责任的教师的偷懒工具。

6.由于目前教育经费不是很充裕,很多高校除了上计算机课程实验外,网络计算机室并不是向学生免费开放的,收费标准在每小时1~2元不等,这样势必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影响、打击学生从网络课堂吸取的知识积极性,使得多媒体教学的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四、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提高教师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认识,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不应该完全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只有把板书、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交替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2.建议校、院各级多组织多媒体辅助教学观摩和召开多媒体教学经验交流会,树立样板,表彰先进。使教师们真正了解什么是好的、有利于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不断提高我校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和多媒体教学质量。

3.进一步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管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校、院两级对上多媒体课程的审批制度,严把多媒体教学质量关。对学生意见较大,教学效果较差或根本不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教学管理部门查实审定后,可暂停其多媒体教学。

4.加强对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的培养。建议学校举办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常规的多媒体创作软件的培养。使他们了解一些必要的多媒体教育理论,信息技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相关知识。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合理运用与调试,以及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有关技术。全面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对确认是本校教师自己开发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应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5.对多媒体课件的选用,应采取外购、下载和自制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对外来的外购课件要注意结合实际,不能生搬硬套,机械使用。要进行必要的修整,使之满足我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内容的要求。

6.加强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持设备完好率。加大对多媒体教学建设投入,如配备遥控鼠标等设备,,创造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改革的意见范文5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对策

一、引言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等人才。然而,我们必须正视,高校输送的人才的质量良莠不齐,很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不断改革教学,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须接受的基础课程,可以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可以为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又被称为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理论。上个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建构主义,之后被诸多学习理论家借鉴。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学生中心论”,之后又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明确指出学生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和构建的。1978年,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关键要素是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开展教学活动。这些理论其实都有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子。可以说,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有着质的差别,十分注重教学的情境性、探究性与合作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僵化的,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可见建构主义理论十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过程的情境性,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完善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其中,获得自由、快乐的发展。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他们拿着教材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没有顾及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这样根本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鉴于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实施教学。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基本教学手段早就进入教育领域,大学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等。比如为学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英语原声电影或音乐,这样可以使学生处于真正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接受学习。当学生欣赏完视频或音乐后,要用英语表达内心感想,可以畅所欲言,不必在乎对错。处于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一般会敞开心扉,尽情享受说英语的快乐。长此以往,就能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2.鼓励小组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借由别人的帮助,自主构建合适的知识体系,这就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虽然不少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合作教学法,但是为了省事,往往安排全班学生在各自座位上与同桌进行讨论,或者让前后座的学生进行讨论。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部分小组学习能力弱而部分小组学习强的不平衡状态,无法保证小组讨论的实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和个性特点等进行分组,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挖掘学习潜能。然后,教师要精选课堂讨论的问题,全面提高课堂讨论质量。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处于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获得正确答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在开展小组讨论前,先安排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思路,然后以此为基础,与同伴一起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事实证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建构,培养英语应用能力。

3.辩证看待学生差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生活阅历、教育经历等因素不同,因此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将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学习过程的落脚点。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过经典的发展性教育理论,他认为差异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教师要针对差异因材施教。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为他们设置具备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起好胜心,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对于基础弱的学生,要为他们设置弥补性学习任务,使他们稳扎稳打,逐渐巩固英语学习基础,跟上教学进度。

四、结语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费时、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依旧满足于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直接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欧炼芬.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2).

[2]余萍.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任务型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6,(3).

[3]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2006,(6).

[4]穆国华.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2006,9(3).

教学改革的意见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问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87-03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时代性与应用性、操作性与人本性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这里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与上述特征内涵相适应,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与未来的职场要求相适应?

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要以实践能力为本位

2009年10月刘燕华教授通过51job网和中华英才网,在北京的100家企业里进行了关于招聘人力资源主管条件的抽样调查,其中51job网50家,中华英才网50家,所属的行业是IT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家电业、服务业。调查发现人力资源主管任职条件由高到底主要有学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工作经验,工作背景,人力资源相关知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办公软件水平,团队合作意识,形象气质。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请培养21世纪企业需要的人才》中写到“最好的企业需要的人才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又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自学和自修,并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的人才”。由此可见,大学生应聘成功及顺利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良好实践经历和工作能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就要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探索培养适应学生就业和工作的实践能力教学模式。

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传授,轻实践训练。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条件下,能够分析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论的实践应用。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实际操练机会,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对知识的掌握不准确,不能加以灵活运用,常常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妨碍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目前,各院校多数是采用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多数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教学互动不充分,学生不能学活,缺乏学习兴趣,更谈不到创新和提高。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根本无法接受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有时候还可能引起某些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厌恶与放弃。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目前中国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自己找单位,而实习单位与学生并无利害关系,因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指导不够,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找不到实习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瓶颈之一。

4.高校教师实践经验普遍缺乏。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践经验缺乏是中国高校教师的“硬伤”。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来源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多从事理论教学,教师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

5.过分注重考试的结果,追求答案的一致性。人力资源管理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权变的思想出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在当前的教学管理中,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考试的需要,常会苛求教学内容与答案的统一性,要求教师在出题、考试、判卷的过程中要标准化,试卷必须有标准答案,从而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阻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精选教材,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转化为素质与能力的桥梁。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应是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并举,既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和简明性又具有实践的例证性和参照性的教材。传统的高等教育几乎每门课程都有固定的教材,学生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了某一本教材就学好了这门课程,平时很少阅读其他相关资料,甚至当教师授课的内容超出教材时,学生还会有意见。但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是一门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来源于人力资源实践,而教材编写的内容相对滞后,存在教材老化、内容不全面、缺乏案例等问题,所以精选教材、及时充实新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认真地进行比较研究,选择知识更新快、内容较全面、案例丰富、条理性好的新书作为学生的主要参考书,在讲课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础课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类的有关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该熟悉市场、融资、营销、商务等企业运营知识,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整体角度,在讲课中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将多门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大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1.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吸收了研究法与讨论法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精华,结合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将研究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的宗旨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首先列出专题讨论的题目;再由学生准备一段时间,通过读书阅报,网上查找资料,学习研究基础上写出发言提纲;然后安排课堂讨论,师生一起评议,教师作阶段综述;最后学生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如学习“职业生涯管理”一章,通过学生前期准备资料及进行相关调查学习,组织同学们讨论和做案例分析,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归纳讲评,从而明确了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掌握了职业自我管理与组织管理的方法等。实践证明,通过与学生一起研讨,专业课程教学更加贴近了生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增强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效果;研究讨论法变教师单向灌输的“我灌你听”为师生双向交流,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

2.案例教学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强调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案例教学适应它的教学特点。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推出案例、提出问题、分析讨论、学生发言和教师总结五个步骤来进行。由于教师的角色是组织、引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课程的整体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将要消化的知识点等内容,还应考虑案例的典型性与时效性两个特性。另一方面要组织、控制好案例的讨论过程。教师不要急于交待自己的观点,也不能讲完案例就完成任务,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案例分析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深入分析,最好分组讨论,得出学生自己的判断和观点。鼓励持有不同看法和意见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辩论,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3.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指根据讲授的管理内容,指导学生人为地创设一种仿真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学习“员工招聘”一章时,笔者根据课程学习和大学生求职应聘的需要,模拟了一场现场招聘会。首先指导学生组成模拟招聘小组,请了三位讲授人力资源课的老师与六位学生代表担任主考,事先准备好一系列切合学生生活、专业与应聘职位,能考核学生学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问题,然后在课堂现场模拟招聘,选一些学生上场充当应聘者,每个学生回答三四个问题。通过现场面试,锻炼了应聘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 强化了他们的自信心,也考察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素质。通过模拟,参与人员的言谈举止、仪表仪容等一一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供大家评说,观看者与参与者一样也有所收获。这种训练很受学生欢迎。实践证明,情景模拟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实战演习的机会,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有裨益。

4.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扮演特定的管理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体验某种管理行为的具体实践,理解角色的内容,并对其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角色扮演使得课堂上师生互动性增强,有利于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一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的操作步骤:设定主题及提供素材,对扮演的管理角色详解、选定扮演者、分配角色,有限卷入并把握主题,准备道具并进行表演,实施观察、评估及反馈。实施角色扮演的注意事项:教师要为角色扮演准备好材料以及一些必要的场景工具;扮演目的明确;扮演前的角色描述应该详细;及时阻止向错误方向发展的扮演;扮演结束后要进行必要的讨论;对每一个扮演角色要做“事后汇报总结”。

5.社会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传授的有效补充,对于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都缺乏了解和毫无实际经验的本科学生而言尤为重要,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1)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到企业实地考察,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较为系统、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环节,增加社会实践经验。(2)建立人力资源实习基地。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或者是与企业签订合作和研究项目的方式来建立人力资源实习基地,这样的好处一方面为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有了稳定的人才资源库。(3)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一方面把在职教师通过挂职锻炼、对流等方式“送出去”锻炼,不断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丰富其实际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把企事业单位一些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请进来”当学生导师,指导其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资源,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实际,促进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三)改革考核方式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来评定,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平时表现,其次,这种考试的客观效果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培养;还有,期末考试占的比重太大,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到期末考试出现作弊行为。“高分低能”现象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为了消除这些弊端,应该对考核方式进行根本的变革,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考学生死记硬背到考核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配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的教学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应该成为考核的重点。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考试中,应该注意加大平时学习及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在期末总评中所占的比重。如,期末考试占总成绩50%左右,平时表现占50%左右。平时表现成绩根据学生在下列教学行为中的表现来评定:出勤情况、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讨论发言、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而对于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可单独计分。经过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全面,既考察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参与教学的过程,又考察了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应以能力为本位,要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理论性、应用性与操作性,从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手段三方面入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燕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0,(6).

[2] 汪克亮,杨力.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09,(42).

[3] 王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7).

[4] 陈浩.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大众科技,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