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农村发展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农村发展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城市发展;农村人口;流动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流动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万,增加到2011年接近2.3亿。而在中国总的人口流动数额中,由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数所占比重最大。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不良影响
1.城市贫民数量增多。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已超过1亿人,其中大约有1/4即2500多万人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如考虑其实际生活环境及抵御疾病和灾害的需要,他们属于城市贫困人口。今后我国有两类人群容易陷入贫困,其中之一便是进城农民工,并且他们的贫困呈代际传播态势。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城,城市贫民的规模自然会随之增长。
2.城市住房愈加短缺。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旧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街道在加宽,新的街道在开辟,铁路铺到市里。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在大批拆除。于是就突然出现了工人以及以工人为主顾的小商人和小手工业者的住宅缺乏现象。农村人口进城大致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住房问题:购买或者租赁。对第一类来说,农村人口在流入城市购买房产,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流入城市的房价,自身连同当地部分居民一起成了高房价的“受害者”;对第二类来说,由于城市住房较为紧张,不少流动人口所租赁的房屋要么是设施简陋的闲置房或待拆迁房要么是违章建筑。
3.城市环境污染加重。人口的高度集中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深圳和整个珠三角以超常规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成长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之一。但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付出了较为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07年,广东的GDP占全国的10%以上,同期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也分别占全国的10%和5%,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名列前茅。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出席第十四届绿色中国论坛时指出:“珠三角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相当严重”,“珠三角环境问题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十字路口”,“如果继续下去,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水的乱排、废弃的乱放、废渣的乱堆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成为迫待解决的问题。
4.对城市治安管理的挑战。据报道,北京市70%的犯罪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被侵害人中有70%是外地人口。上海有72%以上的犯罪为非本地户籍人口所为,杭州已经突破了90%,而深圳近10年来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和被犯罪侵害的对象中,非深圳户籍的分别占到98%、95%以上,作案人员和受害对象“两头在外”的特点非常突出。
5.加重了城市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农村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口流动一方面有利于生育观念的转变,有益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加重了计划生育管理难度。据统计,目前上海常住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达82.37万人,流动人口计划外出生占全市计划外出生数的88% 。农村人口流动的无序性加重了城市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农村人口流动频繁,经常变换工作地点和居住场所,客观上给流出地和流入地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二是农村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规模大,有相当部分处于生育旺盛期,存在着巨大的生育潜力,明显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量;三是对逃避计划生育管理而流动的人口常常是无能为力。对于流动到城市中躲生、超生、抢生的“超生游击队”,由于处于管理“真空”,计划生育管理较为被动;四是农村流动人口中多孩生育、未婚非法同居、非法生育现象比较突出,势必给城市居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负面影响。
6.对城市教育资源的冲击。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14岁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43.8%,15―18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28.8%。农村流动人口增多,受教育的人口随之增多,自然对城市原有教育资源产生一定的冲击面对外来人口子女就读问题,教育部门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一是不断增多的外来人口适龄子女入学,对流入地公共教学资源酿就了紧缺状态;一是怕估计过头,盲目投入可能因未来生源不足而闲置造成浪费,而人口流动的规律性并非容易把握。
二、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1.给城市劳动力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活力。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大量劳动力,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生产第一线劳动力缺口最大。而农村流动人口恰好可以满足其需求。为城市中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低的部门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源,缓解了这些行业用工难的问题,促进了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2.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推动力。流动到城镇中的农村人口至少有一半以上从事第二、三产业。使他们在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过程中,实现了从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三产业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将产业结构重心调整到第二、三产业。同时,随着我国农村剩余人口素质的提高,也侧面推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3.扩大城市消费需求。转移到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作为消费者,对促进城市商业、服务业、交通等行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势必会刺激城市消费市场,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4.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人口,成为城乡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交流的中介,有效地促进城乡融合。城乡之间人口的往复流动,促进了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使城市的高新技术成果、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时尚逐步深入并影响农村地区,为农村城镇化创造了条件。[2]
结 语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我国当代农村人口转移的一个重大现象,这种现象对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加强对这一重大现象的研究,了解其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将对于加强城乡之间各方面交流,缩小城镇之间的差异,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这重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椿陶.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剩余人口转移问题[J].特区经济,2010(06).
[2]吴春娜.对农民工流动问题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6(07).
对农村发展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农村教师 能动性 实践能动性 认识能动性
主体性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的主体性最明显地体现了人类生命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生命是一种能动性、对象性的存在,如康德所言,“生命是一个存在者按照欲求能力的法则去行动的能力。欲求能力是存在者通过其表象而是这些表象的对象之现实性的原因的能力”。生命的欲求能力,即人类主体按照个体的需要去行动,这种行动有思维意识层面的,有物质实践层面的,都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人的主体性发挥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不断地认识自然界,挑战各种自然条件,形成了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实现了人类由受制于自然界到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转变。
一、教师能动性发展的内涵
教师的能动性是指教师为了实现发展需求,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的发展环境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选择,并朝着选择的方向施加个人影响和作用力。这体现在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对教学目标的探索、教学方式的更新、科研的拓展、师生关系的协调以及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农村教师作为个体存在,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主体能动性体现了农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是主客体关系的主导。客观规律性体现为农村教师的受动性。
二、农村教师能动性的范畴与作用机制
农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对教育发展规律以及自我观念的反思,都以其具体实践为基础。农村教师的能动性是人类能动性的子部分,有2个范畴,即实践能动性、认识能动性。它的作用机制具体表现在认知、情感、意识、行动四个过程。
人类认识的能动性来自于劳动、语言和思维。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有2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最终能动地向实践飞跃。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过程,也是理性认识物化的过程,这是能动性的最重要体现。农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认识的能动性,需要对客观对象“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通过事物的外部表象,深刻的分析和剖解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矛盾关系。这样,教师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规律、处理好社会关系以及自身发展等问题。
能动性是实践的特点,实践是人类感性的、客观的活动。农村教师的实践活动包括精神生产实践以及教育和管理活动,发展的需求是他们实践的直接动力,也是实践能动性的内在根源。教师有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需求,这些需求促使他们将所想付诸实践。教师的实践不仅改造了自己的思维领域,还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结果是教师实践能动性的体现。
农村教师实践、认识的能动性包括知、情、意、行四个过程。知、情、意是人建立在以对象为目的的精神活动,体现了主体能动性的计划性。“知”是感知、认知,是对对象的知,是以客体为目的的意识活动过程及结果,是人的经验认识的总结和升华,有着理性化的趋向。“情”和“意”是指情绪、意志、情感等,是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主体是在情感因素的促使下去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的”。情感因素会影响到主体选择的自发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人的情感,才会对客观事物产生兴趣,才会去追求价值和真理;农村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行动的能动性,具体表现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对个人发展的计划、组织、管理、评价和调控。
三、对农村教师能动性发展的呼吁
我国农村教育历史起点低、配套支持系统不完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能动性发展。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当代社会,“当环境发生突变时,对教师的要求突破了既有实践行为范式的界限,教师面临‘脱域’的危机。在新秩序建立之前,为了维持系统运作,消除风险带来的恐慌,发展实践意识成为必要之举”。发展实践意识是在主体对客观环境的感知、领悟下作出的能动性反映,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主动性活动。发展实践意识和活动是主体不断战胜有限能动性的法宝,是认识活动的质的飞跃。农村教师的能动性发展,应该呼吁他们的自发性、积极性、计划性、创造性发挥。
自发性是能动性的初始形态,是感性认识的表征。“自发性是物质自身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属性和特征。它是指客观物质没有或者不受外来精神因素的支配,由于它自身内部的矛盾斗争所决定的自生运动、自我运动”,自觉性是一种理性认识,“人的自觉性表现于人有自我意识、人的活动受理性思维及其成果的支配和指导”。教师的自发性是指教师对教育过程的感性认识,教师对教育现象、教育参与者、教育内容等饱含着无意识的、冲动性地表达。
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元的,最基本的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即对衣食住行条件的期待,还有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人的积极性表现为人的实践、认识活动中的、兴趣、意志等。教师的积极性受理性经验的支配,表现了主体对客体以及自身的情感表达,是教师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教师的积极性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激情,对科研探索的钟情,对处理师生关系的热情。教师对教育事业有着浓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更好为教育事业奉献。
对农村发展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农村旅游资源;再认识;开发对策;新疆
一、引言
农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农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将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国各地农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势头强劲,新疆地区也不例外,各种类型的主要由农民经营参与的农业观光及休闲旅游也迅速发展起来,乡村旅游作为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成效斐然。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农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类型,在农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投资规模,经营者水平及农村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农村旅游开发兼顾农民利益不够,市场营销缺乏等都影响了农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是对农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第一,农村旅游开发就是农民、农村集体或企业的“农家乐”或“农业园区”;第二,认为农村旅游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而且广阔的农村地区有超强的环境自净能力;第三,对农村旅游的效用认识比较片面,即发展农村旅游就是让农民致富,与农村地区整体发展的关系不大,忽视其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农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使农村旅游成为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新疆农村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农村旅游资源,从地域范围看应该是位于农村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即分布在农村的环境范围中,包括已经被开发、待开发的及原生的、再生的各类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农村旅游资源既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天象与气候景观类,还包括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类,也就是说包括了农村范围内的所有的旅游资源,是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共同组成的和谐的乡村地域复合体。据此,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就包含了“标准”中旅游资源8大类中的所有类型,并拥有除岛礁和河口与海面亚类的29个亚类,占全部亚类的93.5%,农村旅游资源种类齐全,赋存丰富,遍布全疆各地(见表1)。
由此看出,新疆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旅游资源的所有类型,而且在新疆旅游资源总量中占绝大比重,其范畴不能仅限于农作景观和民俗。
三、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正是因为对农村旅游资源的片面认识,导致农村旅游在发展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使农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发展弱化,而其负面影响却日益突出。
(一)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直接受益者不是农村地区
从农村旅游资源开发角度来看,真正以农民个人、农民集体及农民企业为主体开发的仅占较少数;而同时,具备较高价值旅游资源的农村区域,包括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林场等区域,一般为国家所有,已经成为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目前,新疆农村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的主体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类是国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要经营管理如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资源价值高的高级别景区;第二类是实力比较雄厚的城市企业,如中昆集团、宏景集团等,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及市场开发能力,取得了疆内许多有较好资源潜力的景区的开发经营权;第三类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农民个人、农民集体及农民企业,一般进行小规模的旅游景区开发或是有组织的农业旅游片区开发,从农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旅游产品数量比较有限,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比较依赖于经济较发展的大中城市或高级别景区,市场开拓能力薄弱;就全疆而言,北疆的农村旅游发展优于南疆,而南疆地区也多集中于如吐鲁番,喀什等地,其它地区如哈密等地的农村旅游也是比较有特色的。这种开发经营格局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在旅游开发中的直接受益水平。
(二)发展农村旅游对农民利益兼顾不够
由于人们对农村旅游资源的范畴认识不清,把开发农村旅游资源认为是与农民不相干的事,农民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和安排的境地,目前比较突出的表现有,部分地区农民对旅游开发占用公共或私人土地由于补偿不利很不满意;在山区开发旅游对当地牧民的生活安置和就业指导与安排缺失也导致一些冲突的发生;另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民获得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也不理想,目前主要还是以从事个体摊点和被企业聘为底层员工为主,收入比较低。发展旅游对农民来讲毕竟还是新事物,他们在市场把握和投资实力上都处于劣势,又由于自身素质较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所以如果不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农民往往不能通过发展农村旅游获得受益,故而与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目的相背。
(三)农村旅游产品层次低,经营管理水平低
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造成城市和农村经济的二元发展,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是不争的事实,发展农村旅游的物质基础相当薄弱,这在新疆地区尤为突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难以进行实质性开发,行、游、住、食、娱、购等硬件基础薄弱,一些农村旅游景点浏览环境较差,接待设施规模小、档次低;由于投资经营者素质较低,旅游开发存在盲目性,结果因低层次开发,产品品位不高,配套设施和环境较差,逐渐衰落而停业。在大多数地区,由于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经营模式几无区别,加之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开展导致竞争加剧,造成农业旅游景点彼此间激烈的竞争,甚至有诋毁同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增大了市场风险,导致一些地区开发效益下降;从行业管理上看,立法管理尚不健全,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无证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不重视卫生、环保的现象较为突出,欺客、宰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旅游开发引致的环境问题
对农村地区的环境监管往往是缺失的,而绝大多数农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者(包括农民)通常也“高估”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认识不清,以为环境问题就是卫生问题,往往是重开发轻保护,或者只开发不保护,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环境隐患。如旅游农业活动污染、生活垃圾和旅游活动污染等,开展农业旅游的地区一般都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就会非常困难,尤其是土壤、水体等的污染,生态恢复需要较长时期;而且更为严峻的是,这些地区能够保证环境恢复的经济、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环境破坏之后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到地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衷最终演变成适得其反的结果,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四、新视野下的新疆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农村地区的直接受益水平
由上所述,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主要有三类,而无论由谁开发,都应明确一点,即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应使农村地区成为最大受益者,但现实并非如此。因此要重新认识农村旅游资源的范畴,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责权关系,提高旅游收入的直接回馈比例,地区应通过一系列投资政策、就业政策、劳动力培训政策等政策措施保证农村地区的受益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农村旅游产品体系
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农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一方面,农村旅游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新疆特色的农村旅游实际上基于三大文化背景,即与新疆干旱区相适应的绿洲农业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开荒戍边的军垦文化,结合农村旅游强烈依托城市客源的特征,直接依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及农村事项的旅游产品应主要发展城市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和民俗特色观光及参与型。另一方面,农村旅游产品进入市场要有整体营销的理念和方案,那些较低级别或知名度的旅游景区(点)应与高级别及高知名度景区“捆绑”销售,以此丰富游客旅游内容并提高农村旅游的整体收益水平。
(三)加速农业旅游的规范化发展
农业旅游的规范化发展是目前农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本文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制订农业旅游发展规划。政府应本着积极科学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乡村旅游。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开发模式,在以县为单位的区域内形成“农家乐”和其它形式农业旅游点的点面式布局,互为补充,互相衬托。第二,制定行业规范。如成立基层农业旅游管理委员会、建立准入制度、制定行业服务标准等。
(四)对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
新疆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还需在目标、产品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重新定位。第一,目标定位。农业旅游的发展要在目的地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旅游产业链、维护生态环境并为游客提供名副其实的多方位的快乐体验。第二,产品定位。要从农业旅游资源特点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定位,要有“绿色产品”的经营理念,还需要找准目标市场,项目开发应当以当地中等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为参照系。第三,文化定位。新疆农村旅游开发应体现“绿洲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只有这样,农业旅游才能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郁成,黄光文.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2).
2、龙良碧,邹盛贵.重庆市农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6).
3、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对农村发展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2-0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灵魂的发展。同时,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方向定位问题
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农民自身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大多数农民都感觉农村文化无关自己。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应是方向定位问题。主体地位的确立,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文化农村就是以农民为主要参与者、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以文化产业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村形态,其突出特征是农村的文化资源与精神生产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
(二)农村文化资源匮乏
“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落后地区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体活动贫乏单调,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部分文艺作品脱离农村生活实际,不能较好地反映当代农村的精神风貌。
(三)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实现文化农村、提升文化“软实力”往往不能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他们忽视文化建设,也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村文化的繁荣是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的繁荣是国家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建设农村文化,实现文化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连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可以学习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农村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运用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发挥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既是文化农村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更是文化农村的受益者。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
.(二)加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交流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乡土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交流,有助于建立农民所需要的现代乡村文化。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
(三)挖掘培育民间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农村建设
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正确认识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农民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变,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农村社会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变。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农村社会要进步,中华民族要振兴,我们自当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共同来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对农村发展的认识范文5
1.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基本情况
二道甸子镇位于桦甸市东部山区,幅员面积841.43平方公里,二轮延包面积7279公顷,其中水田面积587公顷,旱田面积6692公顷。共有12个村,90个村民小组;农业户数5972户,农业人口21305人,农村劳动力10735个,人均耕地面积0.694公顷,户均2.47公顷土地。
截至2012年5月,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共为636户农户办理相关手续,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27公顷,占二轮延包面积的7.2%。
承包经营权流转具体情况是:转包38户,流转土地41公顷,占流转面积的7.8%;转让585户,流转土地479公顷,占流转面积的90.9%;出租13户,流转土地7公顷,占流转面积的1.3%。
2.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成效
2.1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 随着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多数土地流转农户的土地向种粮大户、合作社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济的同时,转移出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取得了规模效益,又有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全镇通过土地流转,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速度。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2011年底统计,全镇共转移农村劳动力达2600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980人。
2.2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全镇经营100亩以上的流转大户26家,超过50亩的流转大户有78家,达到100亩以上的流转大户有4家,涉及3个村。主要流转到食用菌、优质稻、瓜菜种植等优势行业,此举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如桦甸市家利瓜菜合作社采取集中连片搞瓜菜种植,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4500余元,受益农户 60余户。
2.3推进了专业化生产 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形势有了较大转变,土地集中流转到优势产业,专业生产相对集中,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如暖木村食用菌协会,流转土地72亩,种植袋装木耳,发展特色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年种植木耳180万袋,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协会成员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
2.4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土地流转为镇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搭建了很好的经济平台。不少种养大户和生产能手纷纷依托土地流转,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产前、产中、产后和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较快提高,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民利益双赢。帽山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优质水稻集中连片达100余公顷,进行集中经营,规模开发,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机插机收、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管理模式,每亩节省资金100元左右,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年产稻谷600吨。实施订单220户,降低生产成本增效约10万元,合作社增加收入100多万元,成员增收5000元。
3.存在的问题
3.1对土地流转认识不高 全镇人均耕地面积0.694公顷,依靠耕种土地可以满足温饱,并有一定结余。针对自己的承包地,部分农民自行处置,进行私租、乱包承包土地。打工虽然可以赚钱,但是城市不能为农民工提供住房、医疗和教育等社会保障。因此,农民始终惦恋土地,依靠土地养老。
3.2对农业结构调整认识不足 个别村社干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法规、方式方法、矛盾问题等认识不深,宣传不够,引导不力,服务措施跟不上,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把它作为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放在应有的高度认识。还有部分村社干部对土地流转工作有畏难发愁情绪,尽管能够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项工作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因此操作起来存在着怕麻烦,怕出事的思想倾向。这说明,“三化统筹”中的农业现代化理念对于镇村干部群众来讲,仍然处在思想认识的层面,还不能很好地用于实践,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集约化、农业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
3.3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流转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比较明显。2009年以前,全镇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行为多为自发行为,流转程序、方式很不规范,土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已经转让的土地都没有经发包方批准,没有履行签约和登记手续。镇政府于2009年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农户之间的流转行为指导签订流转合同,并予以鉴证,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对以前年度个别流转行为存在的矛盾问题,则因情况复杂,一时难以化解;市场中介组织匮乏。当前,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相当匮乏,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为数甚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村、委会的服务功能也发挥得不够,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建议
对农村发展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农村 文化工作 基础设施 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61-01
引言
在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无法有效提高农村的文化建设效率,难以增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度,抑制着农村的发展,基于此,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优化农村文化工作途径,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概述
在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就是根据中央文化建设要求以及政府的意见,对农村进行文化建设,确保农村的文化发展可以适应新形势,保证能够根据乡镇与城乡共建文化的资金要求,满足农民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根据当地人文历史资源,创办特色文化村,树立更好的农村文化品牌。同时,地方基层政府还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吸引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效率。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确保可以针对新常态的特点,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质量,确保农村文化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 农村文化工作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农村文化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效果,难以提升农村文化建设质量,使得农村文化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虽然很多乡村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改善,但是,在新农村建设期间,农村文化工作从总体上并不是很乐观,与经济建设相比较,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较慢。主要因为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工作认识不足,忽视农村文化工作,难以全面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农村文化工作的平衡发展。
一是存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相对经济、精神相对物质一直处于次发展地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农村文化工作发展缓慢、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是文化生活贫乏,难以满足群众之需。随着农村温饱线的跨越,以及科技对农业劳作的减轻,农民越来越不满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娱乐、交流的需求。
二是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仍以看电视、广场舞为主,不仅贫乏单调,还造成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漫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人力投入太少。一方面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处于“随意”状态。一方面人力不足,尽管设有专兼职文化干部,但多数被统一调配做其它工作,并未专事文化。
四是文化人才匮乏。队伍老化、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差是目前乡镇文化专干亟待改变的现状。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编导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员年龄偏大,缺乏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现有队伍已不能很好的发挥管理辖区内文化市场和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难提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部分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无法正常开展文化工作。
3 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工作新途径
3.1 在科学引领下,走全面发展道路
根据相关发展的要求,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农村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需求,使得农村可以走向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道路。首先,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文化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不断创新自身工作方式,使得经济、政治、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文化工作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其次,新农村全面发展思路。党政工作人员要全面分析农村文化工作思想问题,提高农村文化工作的地位,确保可以梳理科学发展观念与全面发展观念,在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思想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其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 重视建设过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
在农村文化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文化建设过程,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保证能够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效率。首先,要丰富文化内容,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进而满足农民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其次,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政策,并且不断完善农村文化的经济体系,将农村文化收入作为文化工作经费,推动农村文化工作的进步。最后,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创新农村文化内容,保证能够适应农民群众要求,使得文化能够走进每一位农户家中。
3.3 与时俱进,创新农村文化活动
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先进的工作意识,从农民文化视觉考虑自身工作,进而提升农村文化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要增强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等时间组织农民参加文化活动,例如:歌舞比赛、特色文艺演出等,此时,必须凸显出农民的主置,达到良好的文化工作效果。另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还要创办一些特色活动,邀请机关、学校与企业也参与到农村文化工作中,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达到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目的。
3.4 健全与完善农村文化工作机制
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可以贴近农村实际生活,在务实中创新农村文化工作体系,进而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具体方式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建立统筹协调的农村文化工作机制,保证各个部门协调发展,促进农村文化工作质量的提升。其次,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农村文化工作效率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于松懈怠慢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惩处,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其工作兴趣,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实施效果,为农村文化工作又快又好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