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传播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传播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网络媒体;特点
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和第五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各有特点,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彼此不断地相互渗透、兼容、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1、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2、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硬“推”给受众,而在新媒体上,受众可以按自己意愿进行选择,“拉”出所需新闻信息,彻底改变了“传、受者”的关系。受众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人际”传播信息的状态。新传媒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快捷的沟通。但在新媒体上,从先进的信息技术上讲,能够做到人人都可以信息,可以浏览信息。
3、信息容量巨大。新媒体提供了受众接受更多新闻信息和自愿新闻信息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化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突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由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新闻传播模式。我们可以实现通过制做相关新闻、再制作新闻专题、在制作新闻资料,一步步地把由新闻引发的社会效果做得完整而且深入。除了新闻信息容量大之外,新媒体还有很多其它特点,比如:可以准确快捷的查询以前的新闻信息、查询相关的新闻新闻和背景材料等等都非常方便。
4、超越时空的开放性。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类第一次能在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间,人与人之间进行新闻信息的自由传播和交流。受众可以在新媒体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跨越时空地同在线的任何人进行新闻信息交流,聊天通话、视频播放、文字谈话、群体讨论等等,方式不限。新媒体没有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新闻信息。与报纸、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能真正具备可以随时信息。报纸版面有限,放行时间慢,广播电视有时间性限制及容量限制等等,而媒体没有时空的限制,实现新闻信息的24小时。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是线性的,而互联网的新闻报道是非线性的网状传播的。这也就让新闻传播更加具有时效性并实现社会公众开放式的参与。
5、内容个性化。从新闻传播的内容上看,新媒体更富个性化色彩,并向“个人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说,大众媒体由“一对多”模式正向“多对多”模式和“一对一”的模式发展,新媒体可以实现向特定的一个人特定的新闻信息,许多新闻热点和社会舆论皆从网上开始而起,如“郭美美炫富”、“表哥杨达才”等等,都是由新媒体兴起,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的·热点,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极大兴趣,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态度的深度思考。
二、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弊端
近年来,新媒体用户正以最快的速度每月都向上大幅飙升,无愧于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宣布,互联网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体之后为第四传播媒体。互联网突破了以往大众传播媒体,新闻单向传播的模式,使得新闻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特性。在全新的多媒体时代,互联网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新媒体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1、无明显的传播方和接受方。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传播学观点,就是新的传播媒介诞生,都会给人体带来新的延伸,从电视到互联网,技术上的进步可以列举出千条百条,但它使得受者和传者都各自独立,它们之间的依附性正在逐渐地消失。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媒体日益失去年轻的读者,传统报业陷入困局,业内就有关报纸前途命运而发出的各种危机论调纷纷出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影响力日渐下降的传统报业,选择了一条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新道路。
2、垃圾信息泛滥。人们共知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比如:垃圾邮件、虚假信息、失实信息、过时信息等等。据统计我国网民每年接收电子邮件约500亿条,其中垃圾邮件竟占300亿条,为60%。垃圾邮件对电信安全、用户的利益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散布的各种虚假信息或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从我国现行法律角度上看,垃圾短信骚扰并侵犯了公民的安宁生活,是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表现
3、侵犯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未经授权,支付费用就去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自己网站的点击率。日见红火的网络博客也成为网络侵权的灾区,社会公民在博客上发表的个人文字、拍摄的照片等都拥有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站,如果未经本人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文字,属于知识侵权行为。但是,网上资料具有可修改性,如果没有及时保存好有关的证据,就会陷入明明知道自己被侵权却无证可举的尴尬境地。
4、可信度不高,选择新闻信息困难。新媒体上信息量大,鉴别信息困难。由于开放性和信息源的多元化,打破了我国原来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信息的局面,使不同渠道,不同立场,真实程度难辨甚至完全虚假的新闻信息泛滥。在新媒体上大众实现了新闻信息权,任何人都可以以新闻信息传播者的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信念等,相当于一个网状的对等传播模式,这就为大量的虚假新闻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对虚假信息甄别和不利信息的及时处理变得非常棘手。由于信息者可以是假名,并且信息商和各种论坛非常多,对不良信息的阻截效率低下,对流言和恶语无法有效及时地制止,有的甚至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5、接收形式的限制。新媒体的新闻传播虽然优势多,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人们必须借助屏幕才能实现阅读,而且视距有限,老人和小孩会受到限制,这就影响了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特点使其在新闻传播方面,我们认为是利大于弊。“沉默的螺旋”理论将不再适用,网上发表言论可以使用匿名,摆脱了社会地位、权力角色的局限性,可以抨击所谓的权威和精英人物,是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传媒。
参考文献
信息传播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网络媒介;信息传播;效果评价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6.49亿人,同比增长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46.9%,较2013年提高2.1%。另外,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播数字化、快捷性、便利性、开放性及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理念、思路与方式,成为新的传播方式。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流行,中医药网站与数据库应运而生,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果。截至2014年底, 55%的中医医院建立了中国电子病历系统,64.4%建立了门诊医生工作站,大数据集成分析由科研医疗一体化支撑。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知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中医医院建立名中医药经验传承信息系统,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中医药信息。
本文基于基网络信息传播基础,分析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层次分析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构建以知晓度、信任度、理解度及赞同度为指标的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模型,研究中医药信息网络传播效果。
1 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网络信息传播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网络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就是借助于网络媒介和渠道传播中医药信息的一种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相比于传统中医药信息传播的受众数量大、具有异质性与匿名性,信息可持续性弱,传播成本高等特点,在网络媒介下中医药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数量大、异质且匿名等特点依然存在,但由于互联网海量存储,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信息存储时间长,传播成本低等优势。网络媒介下中医药信息传播还具有传播交互性、传播数字化、检索便利性、传播快捷性、传播开放性及信息大容量等特点。传播交互性是网络信息传播最大的特点,不同于传统传播中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具有互动性,实现实时互动交流。以网络为媒介,信息受众可主动选择向中医药信息传播者以留言、评论的形式提出个人中医药信息需求、观点及意见。
在中医药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更倾向使用集传播交互性、数字化、快捷性、开放性,检索便利性及信息大容量等优点为一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新模式。中医药信息借助网络媒介传播流动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信息交流由点对点、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变为点对点、点对面和面对面的多向交互模式。这种交互性信息传播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条件下信息受众与大众传媒的接触方式和信息用户的信息获取模式,改变了传统传播理论、传播思路和传播方式等,成为新的信息传播模式。
2 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层次分析
2.1 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内涵
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指网络信息提供者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行为所产生的有效结果。狭义的传播效果指具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引起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衡量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信息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的程度。广义的传播效果指网络信息传播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衡量网络信息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及结果。
因此,在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效果是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交流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衡量中医药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也是衡量受众中医药信息需求满足度的一种方法。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包括两个方面:①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是以网络为媒介传播中医药信息所实现传播者意图或目的的程度。②中医药信息受众受到传播活动的影响,加强或改变其思想情感、态度及行为的程度。
2.2 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层次结构
基于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内涵,根据网络信息传播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可划分为认知层面效果、心理和态度层面效果及行为层面效果三个层面效果。
认知层面效果指信息作用于受众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受众信息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心理和态度层面效果指中信息作用于受众的观念或价值体系引起受众情绪或情感的变化;行为层面效果指信息传播使受众采取行动表现。
因此,在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层次结构中,受众在接受中医药网络信息后,认知、心理和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按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分为:认知中医药信息、转变对中医药信息情感态度及采取相应行动。首先,受众的知觉或感觉系统接收中医药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受众对中医药信息的价值观念。其次,在认知观念的基础上,受众对中医药信息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倾向于接受或拒绝所传播的信息。最后,在受众认知与情感态度转变的基础上,受众将采取一定的行动。
3 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3.1 模型构建
根据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内涵,基于传播效果认知、心理和态度及行为三层次相互关系与作用,本文从知晓度、信任度、理解度及赞同度等多维度构建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模型,如图1。
图1 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评价模型
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是由认知到态度再到行为的传播发展顺序,而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评价则不同于传播的逻辑顺序,它是由对受众具体行为的分析,衡量受众的认知、态度、行为,以评价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的效果。因为受众行为是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评价的基础,是唯一能够衡量受众在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或传播后的行为表现,并通过行为分析以反映判断受众对中医药网络信息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3.2 传播效果评价
受众在接受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或传播后,发生浏览、查询、留言、评论、推荐等行为活动。浏览指受众进入网页查看内容,是获取中医药网络信息的基础;查询是受众为查找特定中医药信息而发生的行为;留言和评论是在浏览或查询中医药信息后发生的信息反馈行为,包括对中医药网络信息的建议、要求等;推荐是对所浏览的中医药网络信息再传播的行为。
以上受众发生的行为是对中医药网络信息传播效果评价的行为表现,进一步反映受众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三个层次效果的指标――知晓度、理解和信任度、赞同度。知晓度是反映受众对中医药信息认知的外在表现,也就是受众对所获得的中医药信息最基础层次的认知程度;信任度和理解度反映信息受众的心理及态度,受众接收中医药信息,通过思考归纳,对信息进行理解加以信任,理解和信任受受众认知的影响;赞同度是受众在心理及态度变化基础上,对中医药网络信息进行反馈的行为指标。受众浏览、查询、留言、评论和推荐等行为,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受众对中医药网络信息的知晓度、理解和信任度、赞同度,从而获得受众对中医药网络信息的认知、心理和态度、行为效果的评价。
【参考文献】
信息传播的特点范文3
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善于运用图像模式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引入模式方法为全面考察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个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思。
一、传播的一般模式
模式实际上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表现静态的结构,又可以进行动态的描述,并且以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斯多德模式,它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而在传播学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渠)。然而,五W模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要素,仅是一个单向线性传播图式,事实上人类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继承性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此后很多学者在五W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传播模式,如1954年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高度循环性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1967年丹斯提出了著名的螺旋模式,为某些循环方式无法描述和解释的传播现象提供了最好的图解。
由此可见,传播模式有一个积累、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单向线性到双向循环,由要素性到结构性,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分析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与结构模式的基础。
二、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
广义的档案信息传播包括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和私人档案拥有者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档案馆(室)的档案信息传播偏向于公共组织传播,而私人档案信息传播则倾向于人际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指的是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的交流传递过程。
档案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其传播活动本身既属于传播活动的大范畴,具有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它的传播对象——档案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传播方式、活动规律无疑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在共性与个性有机契合基础上的模式,才能反映出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档案信息传播结构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这里进行的模式分析主要是考察其传播过程中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足以形成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和反馈。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循环互动,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附图
1.档案信息源。即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通过档案馆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收集进馆。
2.档案馆。在档案馆中,经过整理、鉴定、加工等常规程序将档案信息有序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传递给相应的档案信息受众。
3.传播渠道。包括公共组织传播渠道和大众传播渠道。档案信息传播者可以决定档案信息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档案信息。
4.档案信息受众。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还包括主动或者被动接触到档案信息的人。
5.反馈。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传播者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档案信息传播。
在上述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档案信息既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转换为其他形式,从而进入人际传播、市场传播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也可以直接进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传播者在一般传播模式中主要是作为信息源的传播和报导者身份出现,而档案信息传播者既是档案信息的收集者、整理加工的把关人,更是承担市场及公共渠道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人。档案信息受众也比较复杂,既可以是大众传播的直接受众或消费者,也可以是公共组织传播的档案用户。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中的传播对象是复杂的、多元的,这是由传播途径的多元并存和传播对象存在的不同社会角色等方面因素决定的。受众的反馈活动是检验传播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是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三、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分析
1.传播的起点
一般的传播模式都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已经准备好的信息传递出去,笔者认为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的。
近年来,档案数量的急剧暴涨与库房容量相对有限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档案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档案馆加大了鉴定工作的力度,并且提出了要介入文件管理流程进行前端控制,以保证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最多、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档案馆对档案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理应是档案信息传播的起始。如果把档案信息源置于档案馆之后,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档案馆的传播任务只是将已经收藏的档案信息传播出去,而档案馆对分散在社会中的大量的档案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
档案馆馆藏的质量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馆藏就不可能有好的传播效果。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不合理是老大难问题,以这样的馆藏为基础进行的传播活动效果不理想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应当把档案信息源提前到传播者之前,强调档案馆的“把关人”作用,严格控制进入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的比例及质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档案信息传播打好基础。档案馆一些中心工作的开展需要馆藏以外的信息,例如举办展览,光靠馆藏不够,必须搜集馆藏以外的信息作为补充。因此,档案馆深层次上的档案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档案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受众。
2.传播渠道
档案信息传播的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和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两种,以公共组织传播渠道为主。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的作用及利用档案的规章制度,接触、了解、选择档案信息,清楚档案信息的出处,了解利用档案信息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受众也可以亲自到档案馆,运用档案馆所提供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宗索引、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等)查询馆藏内是否有符合自己需求的档案信息,并将查得的需求信息转换成信息代码,向档案工作者提出受传需求,档案工作者据此通过档案阅览、档案外借、制发档案复制件、制发档案证明或咨询服务等形式传播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由此可见,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中担任中介的角色,是档案信息受众与档案信息间联系的桥梁,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无限扩大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一般传播模式中,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在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在传播渠道和受众之间的箭头标志是双向的,即档案信息受众对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档案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档案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渠道进行,不仅传播者有决定作用,受众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3.档案信息受众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也决定了档案信息受众具有数量众多、构成复杂、分布广泛、分散流动的特点,因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信息是为大众提供的,大众的外延可以涵盖所有的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从可能性上讲,在档案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众即档案信息的受众。但是,从现实上说,只有当大众介入档案信息传播过程,采取某种主动行为,比如去档案馆阅览室阅览档案、看档案杂志、参加档案工作会议等,才能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受众。因此,严格地说,档案信息受众是指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和接触者。
一直以来,档案界将档案用户视为档案信息受众的全部,事实上,档案用户只是在档案馆以阅览、复制、摘录档案信息或者制发档案证明等形式使用档案的直接利用者,而在档案公布、档案宣传、档案编研产品的发行、售卖工作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的人应当也是档案信息的受众,因为通过与档案信息的接触,接触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因此,根据传播渠道的不同,档案信息传播的对象可分为大众传播的直接消费者和组织传播的公共利用者,具体来说,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用户,也有观众、听众、读者、网民等等。
4.反馈
传播活动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众接收到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如果受众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回传给传播者,传播者就不知道自己的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信息机制。笔者在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中也把信息反馈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要素。
信息反馈是档案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是检验传播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传播渠道与受众的多元性,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活动同样具有多向性和复杂性,除了反馈到传播者——档案馆,还会反馈到传播渠道中的大众传播组织——报纸、杂志、电台等。相对来说,向大众传播组织的反馈一般是迟滞性的,而向档案馆反馈则是直接性的,一般由此构成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再一次实现的一个螺旋过程,因此这种反馈具有循环性。
档案信息传播的反馈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告诉档案信息传播者应该继续传播,也可以是要求档案信息传播者改变或者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或者是要求停止传播。档案馆根据相应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传播内容或方式,定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结束语
构建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是使档案信息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变化的一种尝试,在帮助了解档案信息传播过程的同时,揭示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获得对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宏观地把握和全面抽象。尽管本文所提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档案信息源、档案馆、传播渠道、档案信息受众、反馈等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档案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文献传播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
2.田野,张长海《传播学视野下的档案观念和档案 工作》档案管理,2001(1)。
3.田野《档案信息传播的形态:利用,编研、宣传、公布》档案学通讯,2002(2)。
信息传播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科学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形式;媒体发展形式;问题研究
一、科学文化普及的意义
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信息源,不管是信息数量还是信息质量都处于高度发达的传播水平之上。社会科学文化传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广泛的国内社会社交市场,可以代表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趋势和中国的信息文化发展情况,于此同时,科学文化也是众多社会文化的代表,尤其是社会科学文化的积极性、传播方式、文化传媒等项目处于国内较高发展水平,对于其他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乏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风险,亟待解决。通过对社会科学文化的总结预估可以窥见其发展劣势,为我国的科学文化普及找到一条适合之路。
二、新时期发展中科学信息传播形式的变化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新时期科学信息传播机制可谓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不仅表现在信息传播横向跨度的增强还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将全社会的信息融为一体,满足社会群众信息共享化的需要。虽然新时期的科学信息传播形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形成高效的传播机制,但是在信息共享的背景下,科学信息的媒体化传播还是缺少必要的信息传输机制,此机制的建立应该与信息传播形式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彼此对媒体信息的实时交互,来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但是在媒体信息的实际传输的过程当中,信息传输机制与其传播形式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一方面是信息传输机制无法与信息传播形式进行有效的配套,另一方面是信息传输机制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和技术水平的影响,无法高效率的传播科学信息,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共享化的需要。
三、新时期中科学知识的知识的自媒体普及趋势
在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之下,众多的媒体形式都进行了信息服务创新,结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信息传播体系下的自媒体发展趋势来塑造自身发展的内涵。当然在移动互联网影响之下,打造知识移动信息终端还是需要结合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和信息数字资源进行融合,主要考虑到的是如何能够让人们来安装信息客户端,如何通过信息客户端来塑造自身的知识媒体内容要结合不同的信息发展趋势来预测信息发展的方向,组合不同的信息传播形式来打造信息移动化平台,满足于人们的信息及时化共享。当然,在时代媒体影响之下,信息化新媒体主要得到特点是依托用户的信息移动客户端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知识性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共享频率高,信息更新速度快,空间跨度大,信息的交流共享性强等。同时,知识性媒体的信息近乎零费用,广大用户享受的也是免费的信息服务,不同于传统信息的传播模式,知识性自媒体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扩展了信息的来源渠道。集中性的信息,及时的移动网络数据传输,网上流量的大范围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移动便捷化的信息共享更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多种需求,实现了资源信息对接。传统的知识媒体以单向化方式传播信息,而新兴电子媒体可以及时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拉近了媒体信息资源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新媒体的自建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发表自己的言论,留下自己的访问足迹,还可以对知识新闻信息进行打赏和投票等,充分发了观众的评判能力,丰富媒体的内容,使其结构更加合理,人们根据信息事件及时报道的新闻内容,在自定义的平台上自己的动态和感想,有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效的提升了现代媒体信息传播的效率。
四、科学文化信息传播中的问题
目前,一些具有潮流化和时尚化,并能及时更新的科学新媒体特色节目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特色化的信息编排模式充分的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提高了媒体的关注度。但是科学性媒体与之相比在不变换自身风格的前提下,导致信息价值链的中断,公众的收视兴趣下降,严重降低了科学媒体的品牌价值。所以作为科学新媒体要想充分的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就要集合社会的热点文化,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从而赢得广大的观众的喜爱。满足于新闻编辑的基础上对于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提高新闻更新的频率,同时要结合于社会的潮流文化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醒目的标题,特色化的编辑内容,多渠道新闻信息,提高新闻价值的属性,扩展信息传播的范围。总而言之;新媒体作为信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固化的传媒属性很难被社会的青年群体所接受,所以新媒体结合新思想,新潮流,转变媒体编辑的风格是势在必行的,只有结合于正能量的社会文化进行信息报道,才能提高收视率,扩大阅览量。
五、新媒体科学信息传播的价值属性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新媒体的发展是时代趋势之必然,特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促进了媒体信息质地飞跃,就新媒体的本身行业属性来看,其进入的门槛还是比较低的,无论是个人亦或是小型发展企业,都可以建立自媒体平台,通过微信、QQ、博客等社交媒体工具,打造自身的新闻品牌;以互联网+形式的思维进行构造,从而丰富新媒体的发展渠道。信息渠道的整合平台包括内容、渠道和平台的融合,生产优质的内容是报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传统报纸行业依据互联网信息时刻共享化的特点;以互联网为核心报道平台,根据新闻内容的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的报道形式对及时发生的信息进行报道。传统报纸品牌也应该把用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用户的信息作为巨大的财富,传统媒体应向新媒体学习,不断收集包括阅读习惯、生活方式在内的用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强调用户体验,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精确推送信息,将最适合的产品迅速传递到用户的手中,共创价值,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打造自身的信息传播的特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自主创新性是极高的,基于互联网信息的瞬息万变,新媒体要依据用户的体验进行新闻风格的转变,最大化的满足用户信息交流互动的需要。
六、结语
新时期内科学信息媒体的传播形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满足信息及时化共享的前提下,科技信息传播的效率越来越高,但也造成了信息传播质量的下降,导致社会信息共享环境的质量也是在不断地降低,因此要想提升科学媒体信息传播的质量就要认清媒体信息传播的价值属性,根据媒体信息传播的形式来做出调整,保障科学信息的合理化传播。
参考文献:
[1]梁芷铭.基于新浪微博的网络信息生命周期实证研究[J].新闻界. 2014(03)
信息传播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灾害信息传播;研究背景;研究维度;研究价值
对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对于灾害信息传播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种社会需求,灾害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灾害事件频繁发生,极大地破坏了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减轻灾害损失。减轻灾害损失的基本前提就是认识灾害,这既包括灾害本体认知,也包括灾害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联系。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就是致力于对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探究,从而为人类防灾减灾事业提供理论支持。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催生了国家顶层设计对于灾害相关领域研究的支持和引导。在2011年10月16日修订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灾害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减灾救灾政策理论研究。”这些都为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力支持。
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维度
笔者认为灾害信息传播研究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基础研究,主要包括灾害信息传播要素和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研究;第二个维度是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案例研究。
(一)灾害信息传播要素研究
灾害信息传播归根结底是信息传播,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不能缺少传播者、媒介、受众、信息和效果等要素。
灾害信息传播者研究。在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中,传播者是信息传播的第一要素,也是开始灾害信息传播行为的第一关。卢因将传播者视为把关人,决定着信息能否进入传播渠道和以何种形态进入传播渠道。在常态的信息传播活动中,专业传播者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媒介组织提供的物质保障,赢得了受众的信任,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但是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这一特点决定了专业传播者在灾害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缺席”,无法在第一时间记录信息和传递信息。随着影像记录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业余传播者在信息传递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在灾害事件中,业余传播者的在场有效填补了专业传播者的缺席,利用随手的DV、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将灾害发生的瞬间记录下来。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日本地震,都留下了灾害发生瞬间的宝贵视频,为受众了解灾害事件和灾害学研究提供了完整的资料。完整有效的灾害信息传播过程,需要专业传播者和业余传播者之间的紧密合作。灾害突发时,需要业余传播者迅速捕捉第一时间发生的客观事实。当灾害事件发生后,专业传播者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接手信息传播的主动权,按照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和新闻传播政策的要求传递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专业传播者和业余传播者在灾害信息传播中是并存的,业余传播者是专业传播者的有效补充,二者的作用同等重要,互相不可替代。
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研究。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往往造成电力、交通、通信被破坏,这就大大阻碍了传播媒介向灾害地区传递信息。灾区受众和灾害救助对于信息传播的强烈需求得不到有力满足。笔者在参与汶川地震救助情况的社会调查时,曾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了解灾区的信息传播状况。受到电力、交通、通信的影响,汶川地震重灾区汶川、都江堰、北川等地的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在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只有广播媒介凭借着较低的物质依赖性仍然发挥作用。[1]此外,刘晓岚等学者对于灾害信息传播阶段性特征的研究也是从媒介角度进行考察的。[2]物质依赖性是大众传播媒介在灾害事件中对于灾区发挥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印刷媒介离不开电力、交通,具有易损性,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离不开电力、通信信号,信息接收终端相对庞大、沉重,都使得这些媒介在灾区的信息传播中很难或无法发挥作用。广播媒介在灾区信息传播中发挥着生命线作用,成为灾区人际传播的重要信息来源,并有力指导了灾区群众的自救互救。《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指出:“开展国家应急广播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提供灾情预警预报和减灾救灾信息的全面立体覆盖。”
灾害信息传播受众研究。按照所处区域的不同,可以将灾害信息传播受众分为灾区受众和外围受众。灾区受众是灾害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无论是否在灾害事件中受到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他们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们对灾害信息的需求不同于外围受众。灾区受众的信息需求具有单一性,他们只关注与灾害紧密相关的信息,常态的信息传播方式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相反还会冲淡对灾害事件的关注,容易在灾区受众中形成消极的影响,不利于灾害救助和灾区受众心理抚慰的进行。在信息接收方式上,灾区受众常常缺乏理性,这就要求灾害信息要浅显易懂,没有歧义。正是对于灾害信息需求的不同和理解方式的差异,要求灾害信息传播媒介对于不同的受众传递不同的信息,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避免灾区受众对于灾害信息的过度阐释,才能保证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灾害信息研究。信息是一个传播学概念,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灾害信息指的是与灾害事件相关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也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中与灾害相关的信息。灾害信息具有以下特点:①重大性,灾害事件往往对人类社会造成较大损失,这些信息的传播常常影响着社会稳定;②破坏性,灾害信息一旦传播不当,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③时效性,任何不及时报道灾害信息的行为都违背了受众的知情权。对灾害事件中的流言和谣言的研究也是灾害信息的重要内容。灾害事件常常引发集合行为,加之大众传播信息缺损严重,灾害事件常常成为流言和谣言传播的“重灾区”。近年来,自然灾害事件和人为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社会公众处于一种安全恐慌之中,这样的心理状态最适合流言和谣言的传播,流言和谣言传播速度也更快,产生的影响也更大,日本地震后我国全国性的抢购食盐风潮就显示了谣言的巨大威力。
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研究。灾害信息传播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灾害信息传播媒介要将政府意向和受众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我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中,对灾害信息传播总是控制得多、放开得少,虽然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众的知情权。媒体竞争的加剧和公众素养的提升,对灾害信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强化灾害信息传播效果,这是媒介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衡量灾害信息传播效果要依赖于“四个有利于”的标准,即灾害信息传播是否有利于满足受众知情权,是否有利于灾害救助顺利开展,是否有利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是否有利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实现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需要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首先从政府方面,应该坚持“三善论”(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从媒体方面,要积极形成传播合力,拓宽信息反馈渠道;从受众层面,要开展有效的信息监督,及时反馈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从媒体方面,需要调整灾害信息传播策略,做到两头满意。[3]
(二)灾害信息传播案例研究
每一次灾害事件发生之后,都有人对这次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专门的研究,这种以案例形式开展的研究并未完全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单纯媒介批评的层面,对于灾害信息传播的未来走向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例如2003年非典事件中,新闻理论界对中国媒体在非典初期“集体失语”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有效督促了新闻媒体对灾害事件的及时介入;2009年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我国媒体吸取了非典报道的教训,正确估计了这一全球性事件的巨大新闻价值,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并持续报道了半年时间,尽管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平缓期报道的同质化现象,但是总的来说,较非典疫情报道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的报道也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诟病。笔者在《管窥新闻联播2008年冰冻灾害报道》一文中指出,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这一灾害事件报道中存在三对矛盾:灾害事件的突发性和新闻报道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灾害事件的破坏性和新闻报道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灾害事件的客观性和新闻报道的主观倾向性之间的矛盾。紧随其后的汶川地震新闻报道就有效弥合了这三对矛盾,成为新时期灾害信息传播的典范。此外,对于“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新闻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记者》、《新闻爱好者》等刊物及时刊发了一系列案例研究文章,对这一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了阐述。
从目前对灾害信息传播开展的研究来看,案例研究仍然占据多数。这是因为不断发生的客观变动为理论家提供了无尽的研究对象。随着网络资源共享的发展,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也变得简单,研究者能够轻易地将特定媒体对某一灾害事件的报道内容收集穷尽,维护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而在传播学学科体系中,寻找新的交叉研究点进行理论创新,则很可能是一件劳而无功的事情,因此,灾害信息传播研究中,研究者对于案例研究的兴趣远远大于基础理论研究。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灾害信息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与灾害事件相关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的研究。对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进行实证研究,也是当前传播学研究的热点。据邵培仁、杨丽萍对SSCI收录期刊《传播学刊》21世纪第一个10年发表的332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传播学研究中“对于美国‘9·11’事件、炭疽病毒、欧洲的疯牛病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社会影响极大的异常疾病和危机事件的及时关注和跟踪研究,既体现了高度的现实敏感性,也体现了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可以说,在这些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灾害信息传播理论,对于丰富和深化传播学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灾害信息传播研究是随着近年来灾害事件频发兴起的。新媒体介入媒介竞争,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草根媒体信息的低门槛准入,逐渐改变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促使受众形成新的信息消费习惯。这种新的信息消费习惯在客观上推动了主流媒体信息传递观念和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变。此外,无论是自救互救,还是专业救援,也都迫切需要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信息,这既包括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中的信息,也包括大众传播中的信息。信息需求决定了信息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力调整报道方式,尽力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灾害救助的信息需求。灾害信息传播现象成为灾害信息传播研究者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又直接为灾害信息传播业务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郭子辉,徐占品,郗蒙浩.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的积极作用——基于汶川等十县市的调查结果[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
[2]刘晓岚,徐占品,陈晓一.灾害信息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1(11).
信息传播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网络传播;生态建设;伦理;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52-02
一、引 言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传播环境中,网络的互动性真正赋予了每位信息介入者平等的大众信息传播参与权。受者和传者身份可以随时转换,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也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传播是呈多向、发散式流动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交流平善,海量信息,互动交流让我们尽享网络传播之利的同时,也备受虚假信息、无价值资讯泛滥的困扰。现有的网络把关体系还不完善,网络传播中道德失范现象严重,梳理网络传播伦理的核心价值,明确网络规范的方向,是保障网络的传播优势和特色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真实性
真实性之所以应该成为网络传播伦理构建的首要要素,主要是基于信息传播的特性和网络的特点考虑。
(一)真实是传播特性的必然要求
真实是信息传播内容所应具有的一个最基本的特性,要求信息传播者在收集、筛选、制作传播信息时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尤其在传播新闻信息时不刻意夸大、渲染,借鉴别人劳动成果时尊重其权益,传递他人观点言论时不歪曲,不掺假。这样网络受众在解读和接受信息时才能减少偏差,让广阔、丰富的网络语境清新流畅。做到传播真实可以有效减少因虚假信息和智力成果侵权引起的法律争端和网络负面影响事件的发生,净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的正能量。同时网络媒介技术的发展也要有意识地为传播内容保真创造较好的条件。
(二)真实是和谐传播的需要
网络传播的特点也决定了真实性对建设和谐传播的重要性。网络信息传播呈多向、发散式流动,把关体系不健全,现有的把关效能较弱。在网络传播信息海量背景下,如果匿名网民的恣意“放纵”虚假信息,网络媒介公信度和使用效率无从谈起,网络传播者把真实性作为自己信息传播的职责,是提高网络信息使用和流通效率,减少垃圾信息,提升网络信息品质的需要,也是节约每一个网络中人时间成本的需要。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造成普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问题,如果把网络建成一个疏导心理压力、舒畅心境的便捷通道,就需要网络还要具备容纳各种真实情绪宣泄和意见表达的雅量,减压泄压,舒缓身心,构建和谐。
(三)真实是传播责任的需要
网络传播的威力也决定了真实应该成为一种责任和品格。网络传播海量、即时、无国界、传播成本低等优势如果搭载的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消息,其破坏性和杀伤力也会是惊人的,网络传播者应当拥有这种责任意识,强化自己的媒介素养和新闻价值判断,在传播过程中担负起信息鉴别和筛选的责任,提升网络平台的公信度,人人都是自律自省的把关人。信息传播具有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以及娱乐大众等社会功能,真实是实现这些传播责任的必然要求。负责任的传播者会时刻提醒自己,每一次传播行为和每一个传播符号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三、信息平衡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转型期,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涤荡下,一些社会矛盾凸显,网上舆论呈现出多元多变的特点。信息平衡可以即时疏导舆情帮助网民客观理性地处理矛盾,应对危机,全面提升对信息的综合鉴别力。
(一)舆论疏导的需要
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等,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互动性很强的论坛、贴吧,匿名聊天、讨论成为很多网民生活休闲、日常交流的重要通道,这种即时性强,情绪化表达多的交流方式很容易使相互间的情绪感染,较容易出现非理性声音和起哄的情绪,严重时这种非理性的网上交流会演变成网下现实行动和伤害[1]。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网络谩骂、名誉权和隐私权被肆意践踏等表现尤为突出,加剧了一些社会矛盾,使一些人的人身权利受到极大伤害,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公民道德水准提升。诸如: “史上最毒后妈事件”、“舒淇删博事件”等等。网站管理人员不要一味的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应当积极引导网络热点,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网民不要一味追求个人的表达,适度调整情绪,不要让意见和信息一边倒,需要理性判断和表达。
(二)客观认知世界的需要
针对矛盾对立的复杂事件、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利益诉求多元的政策出台,是信息传播中平衡传播的难点,为了使信息传播公正准确全面,职业把关人必须兼顾矛盾各方,从不同的消息源和权益角度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将对立面、多侧面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摆出来让大家客观认识,并及时纠正认识或解读偏差。这是发挥网络传播容量大、即时性强优势的必然要求。尤其在重大新闻事件传播中,更需要媒体平台中的传播者具备对新闻、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贯通能力,满足受众对网络传播的广度需求和深度期待。网络传播技术给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了互联网上信息和表达意见的空间,也扩展了公民对国家、国际重大事务参与讨论的舆论平台。表达多元化的声音,可以有效地维护各阶层的利益,并集思广益,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网络开放的议题空间可以在互动交流中客观认知我们所居留的世界,认识就是理解包容的前提。
四、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