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顶岗实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顶岗实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顶岗实习计划

电工顶岗实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 矿山机电专业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建设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27-01

1 引言

矿山机电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改变,整个社会需要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对矿山机电专业来说更是如此。为了顺应这中趋势,在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据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是根据高职矿山机电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它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就业范围和主要岗位

调查显示,矿山机电专业的就业范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煤矿企业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煤矿机械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安装、调试、管理;煤矿机械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机电技术的革新和改造。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包括:矿井维修电工、矿井维修机工、设备安装工、变配电工、机电技术人员等等。

2.2 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高职学校将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煤炭行业、厂矿企业机电技术岗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具备矿山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管理、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技能,满足生产第一线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技能,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2.3 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十几项能力模块和一百多单项职业技能。在所有这些职业技能中,矿山机械设备、煤矿供电系统、矿山机械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管理是核心专业能力。学生只有熟练的掌握这些技能,才能在就业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根据就业岗位的需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与此同时,还将教学与行业的实际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根据就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重视相关证书的获得,学生在毕业之前可以取得制图员、机修工、矿井维修电工、钳工等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对他们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3 高职矿山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矿山机电专业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1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主要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培养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对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最基本的操作能力训练,这些技能是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机械基本技能、电气基本技能、基础课程实验、机械制图测试、电子电工实训等等。对于学生这方面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在校内实验室内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自己完成操作。教师需要做好实践教学的设计,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操作方法。

第二、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是指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专业技能的训练。例如,矿山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故障分析与处理的训练,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训练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专业技能训练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相关证书,比如维修技工、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等等,这些证书对学生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综合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包括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这种技能的训练不再局限于校内,大多数是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即通过顶岗实习的形式,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是学生就业前的实战训练,为工作做好准备。通过综合技能的训练,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技能,并根据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3.2 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在高职校企一体化、工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内容。为了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避免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学校需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环节,加强与厂矿企业的合作,与厂矿企业共同制定实习内容和教学计划,确定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共同组织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共同完成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与鉴定工作。当学生的顶岗实习完成并经考核合格之后,颁发相应的工作经历证书。

3.3 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面向就业岗位,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一一对应,相互融合,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它们共同形成高职矿山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我们要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实际情况,从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入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媛.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电工顶岗实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机电专业 一体化改革 建议

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一体化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探索技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笔者探索通过以下渠道建立“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与机械技术、电气电子技术、检测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应用行业十分广泛的专业。技工学校应了解相关行业企业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以及这些岗位对人才的现实和未来有效需求情况,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努力使本专业学生做到:就业能顶岗、创业有能力、继续学习有基础。

二、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内容历来都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专业教学改革容易流产的重灾区,需要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才能取得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制订有效、全面和可操作的专业教学计划。

二是根据所设置的课程,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进程和学时分配、课程的实践环节和学时安排、教材与主要参考书、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教学手段(技术)指南等。

三是在教学计划中,各门理论课要整体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技术)、考试制度的改革应形成协同效应。教学内容要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部分刚应用的新技术要请应用企业的专家来讲;教学方法要变单向灌输为师生协同互动,既改变老师的教授方法,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多媒体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大于等于30%。

三、巩固校企合作成果,开拓产学研结合新路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办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必由之路。部分企业作为本专业的实习基地,不断从技术资料、外聘教师、学生顶岗实训等方面给予宝贵支持,为学生“上岗就能顶岗”做出了重要贡献。最近,学校还与实习基地洽谈合作开发项目,这对加强校企产学研结合、提高师生动手能力有很大好处。我们计划以此为契机,逐步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合作产学研等项目。

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没有过硬的师资队伍,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一培养,二引进,三外聘”是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根据专业教学改革实际需要,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主要基础课(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教学,要选定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热心教学改革、愿按评估标准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为取得教改经验,要求教师要连续三年跟同一试点专业上课。这些教师与专业教师一样,同属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基本力量。

第二,从实习基地聘请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场指导和专题讲座。同时请他们来校讲解书本上没有,但企业已开始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使学生的知识与当前应用水平同步。

第三,引进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工程师“双师型”教师,提高综合师资水平。

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建设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具有真实的企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的PLC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电工操作实训室、电工高级考证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典型自动机械实训室和CAD实训室。

六、重视一体化课程教材开发

首先全部课程教材更换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最近2年内出版的教材。另外,部分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和实训教材应根据人社部新的教学计划要求,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参加编写、审定。

电工顶岗实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顶岗实习 问题 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一)校企不合

既然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学校与企业就应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但现实中,经常是校企“两张皮”,各自为政,企业被动对待学生,只关注企业的生产与利益,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忽视学生的实习与成长;学校由于师资紧张,与企业沟通及对学生关注不够,造成学生“两不管”的局面。还有的校企合作开头热、中间冷,有头无尾,头重脚轻。

(二)制度不严

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教育部对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学校不能按照规定制定出适合自身实际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制度,却只是泛泛而谈,不能做到严、细、实,没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三)过程不管

有的学校虽有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能落实。有的学校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学生进入企业后疏于管理,学生就信马由缰,处于“放羊”状态,顶岗实习出现“松散管理”甚至“无管理”的状况。有的学校甚至把学生顶岗实习等同于就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资金与专业教师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尽到专业指导与教育管理的职责,对学生的实习内容、工作环境、思想动态、出勤情况、生活状况知之甚少。

(四)考核无果

顶岗实习考核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有的学校缺少考核环节,简化考核程序,有的虽有考核,只是做表面文章,敷衍应付,难以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真实情况。有的是学校考核,有的是企业考核,不能做到学校与企业共同考核,考核内容不全,方法不妥,形式单一,不重过程,不能反映顶岗实习的特点。

二、解决对策

(一)建章立制

顶岗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体系完整、制度完备、机制创新,应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与要求,确定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活动方式。顶岗实习的主体涉及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等,往往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需要在制度上形成约束与保障,使各主体的目标趋于一致并符合制度的宗旨和要求。同时,在承担人才培养主要功能之外,顶岗实习客观上还要承载满足学生就业、企业用工及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等功能,也需要在制度上形成约束与保障,使主体功能符合目标要求,并兼顾个体的差异化要求,形成持续性的功能机制。

要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需要有明确的规则系统加以引导与调控,明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各方的职责、权利与义务,规范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包括签订实习协议、制订实习计划、管理实习日常、组织实习评定、开展评估督查等。实习协议要明确具体、周到细致、有理有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与麻烦。学校要建立顶岗实习工作机构,学校与企业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顶岗实习工作,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制度,实行“双导师制”。要规范、完善各类资料,健全文档管理,包括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教学大纲、顶岗实习指导书、顶岗实习手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期间安全管理规定、顶岗实习日志(周志)、顶岗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顶岗实习考核过程与结果、顶岗实习经历证书、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记录、顶岗实习工作(教学)总结、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表、顶岗实习实地走访及专业调研表等,按照PDCA循环理论,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结果、有检查、有总结、有记录。

另外,顶岗实习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上级的相关规定要求较多,需要学习了解,吃透精神。制度制定要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做到严、细、实,切忌假、大、空。要发挥制度的刚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合力作用。

(二)过程管理

制度定下来,关键在落实,加强过程管理尤为重要。充分做好学生进入岗位前的准备工作,做到周密筹划,精心安排。学校应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岗位进行实地考察,慎重选择,先对实习岗位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与分析,依据各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训练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使学生到岗后能及时上手。在学生进入岗位之前,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明确顶岗实习目的,解读相应的管理措施、实习注意事项、实习纪律与要求。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容易出现不能正视岗位分配、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环境适应能力差、情绪波动大等一系列问题,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可邀请企业领导、专家做专题报告,介绍当前市场行情、行业企业情况,宣传企业文化,为学生融入企业预热,使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后定准位、定好位。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要做到“三全”管理:对实习学生的全员管理、实习过程的全过程管理、实习岗位与内容的全方位管理。

顶岗实习既然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就应该体现课程要素,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并且应由学校和企业结合顶岗实习的特点和内容共同实施,共同做好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顶岗实习情况,坚持“动态可调、柔性管理”原则,探索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保证实习质量与效果。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定期信息通报制度,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学校要积极主动,要求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及学生的联系沟通,运用各种平台与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与教育管理。加大顶岗实习投入力度,包括人、财、物等,为顶岗实习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考核评价

电工顶岗实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46-02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作为人才紧缺型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重点建设专业”项目,得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专业依托广西新型工业化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电力工业作为广西“14+4”千亿优先重点发展产业政策,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以提高服务广西及周边地区电力行业发展能力为目的,建设成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特色的区域人才紧缺型专业。

一、建立“三个机制”,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

1.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产业发展与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论证机制

(1)成立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及高压输配电专业分理事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等各种合作事项。例如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高压输配电专业分理事会,与南宁超高压局合作共建“输电线路运行与线路检修”“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课程,南宁超高压局派出专家到学院指导进行线路检修实训项目的实施,共同编写教材。

(2)与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进行“线路设计”课程的共建合作,并在其下属企业顺能电力勘察有限公司设立教师工作站,常年提供教师顶岗实习的岗位,为“线路设计”课程等专业教师提供顶岗实习和交流平台。

(3)建设“校中企”,开展对外服务,与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电气试验中心”。该中心建在学院,与企业共享设备,例如输电线路工程实训基地的电缆故障探测仪与电气试验中心共用,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高压试验设备如智能高压数字兆欧表、盐密值测量仪等。通过共建的电气试验中心,专业教师组织利用共享的试验设备进行教学使用,也可以参加企业的生产实际现场进行工作,组织进行对电力电缆的故障测距,直接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

2.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体系构建论证机制

依托高压输配电专业分理事会平台,实现校企之间的技术研讨、经验交流制度化。定期召开分理事会议,研讨课程建设事宜,企业有重要的作业项目,立即通知专业教师前往参加,共同研究技术方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学院进行线路检修、带电作业、线路施工等项目教学,商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召开课程建设与改革研讨会,就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研讨,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支持。

3.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和反馈机制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结果评价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引入麦可思公司,提供评判教学效果的科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1)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专业引进麦可思调研机构进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人才培养质量分析调研,充分挖掘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学生、家长等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优势资源,指导专业建设与改革。

(2)建立有效的第三方就业跟踪体系和专业就业跟踪管理群组。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调研以及专业的调研成果,完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报告等,指导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

(3)利用信息化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指导专业建设。在学院的统筹安排下,学院积极进行信息化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上评教议教指标体系的改进、利用专业网上学习空间开展就业跟踪、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将资源呈现型的精品资源课程网站改革为学习型的数字资源课程学习网站,建立教师网络课程管理空间和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空间。通过丰富的信息监控体系采集数据分析,指导专业持续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方向设置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办学成本优化等。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三有四能二会”

人才培养突出三有: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四能:能胜任工作岗位,能吃苦耐劳,能遵规守纪;二会:会做人,会做事。

1.以区域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电力是广西“14+4”千亿优先重点发展产业政策,特别是高速铁路近来在广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气化的高速铁路必须要有相应的高压输电线配套才能运行,对本地区本产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及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为电力、铁路、冶金等行业,例如在2013届的高压输配电专业的82名毕业生中,有高达42人进入了铁路系统工作,满足了地方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充分显现。

2.实施“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顶岗实习规定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实施共管共育。[1]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及顶岗实习报告三部份构成。大学二年级开始确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记录多时段顶岗实习情况,全程监控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学生能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施灵活的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在每个学期的假期,学生均可申请参加顶岗实习,累计实习时间达半年以上,便可评定顶岗实习成绩。这种多时段顶岗实习时间累计制度,正是符合了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行业的工作特点,一些施工作业点不需要很多人员,所以不能大批量地接受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分散成多时段后,学生可随时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工地参加实习,且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学生返回到课堂后会自觉地去学习在工作中遇到的不怎么明白的东西,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人才培养过程注重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

针对本专业工作具有危险、艰苦、需要体力支持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本专业注重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按实际工作流程进行作业,填写工作任务单、列队宣读,进行作业前安全检查,向工作许可人报告,作业中进行工作监护,努力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安全意识。把体能测试引入到课程考核中,强化身体素质锻炼,逐渐培养成能吃苦耐劳、严守纪律、照章行事的良好职业素质。

4.“四结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构建实施线路施工实训项目虚实相结合,线路检修实训任务虚实相结合,电力电缆实训过程虚实相结合,线路设计实训岗位虚实相结合教学模式。[2]解决专业实训中存在作业面广、耗材大、不可重复的几个特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在线路施工、运行与检修、线路设计等岗位能力突出的毕业生。

(1)线路施工的项目虚实结合。线路施工中的铁塔组立可进行组装实训,而杆塔基础的浇制由于不可重复性只能进行虚拟的作业。

(2)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任务虚实结合。输电线路的检修,例如更换500kV整串耐张绝缘子任务的实施,可通过线路道亨三维金具组装软件来“虚拟”实现。三维动画仿真技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画面的推进可以进行绝缘子串的“虚拟”组装。通过模拟仿真,学生可反复多次练习,熟练掌握绝缘子串组装的顺序。而500kV走导线检修间隔棒等作业通过真实的任务作业完成。

(3)电力电缆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虚实结合。在电力电缆附件制作实训过程中,先观看视频,动画模拟电缆附件的制作过程,再进行实际制作电缆终端头。

(4)线路设计的岗位虚实结合。线路设计实训室按真实工作环境配置所有设备,“线路设计”课程建设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引入设计公司到班级,用真实的任务驱动,引领团队教师及部分学生参与真实的输电线路设计项目工作,充当助手完成较简单的任务。第二阶段将实现岗位的虚实结合,即教师设置虚拟的线路设计岗位,学生在虚拟的岗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些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在完成了这些任务后,学生掌握了线路设计的软件使用方法以及线路设计的相关规程规定。通过考核,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参加真实的线路设计岗位工作,在实践中深化提高技能。

5.实行“双证书”制度

实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还参加送电线路工、电力电缆工、电工等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得中级工证方可毕业。例如2012~2013年,本专业已毕业的两届毕业生中,双证书率达100%。

6.探索系统培养,实现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中职与高职教育,以自成体系的课程系统为基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3]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高压输配电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来构建相互衔接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从输电线路勘测、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交工和竣工验收到线路的投入使用、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各阶段课程体系中,分别构建了中职的由“电工学”“工程力学基础”“高压电器设备电气试验”“工程测量基础”“线路工艺实训”“起重实训”“配电线路”等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构建了高职的由“电工电子学”“输电工程力学”“送电线路测量”“高电压技术”“电气设备”“线路施工”“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线路设计”等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实现中职教育的终点即是高职教育的起点这一要求。

三、搭建“四位一体”实训平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按照合作性、开放性、共享性、职业性、系统性、领先性的“六性”要求,建成了融教学、培训、竞赛、科研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实践环境现场化、理论教学实践化、学生身份员工化、教师角色师傅化的“五化”职业教育特征要求。

1.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

专业核心和骨干课程线路运行与检修、线路施工、线路设计、电力电缆技术、线路概预算、送电线路测量、高电压技术等课程,推行了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实施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团队要求每位教师进行了所承担课程的整体设计和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选拔做得较好的教师参加学院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提升了专业教师进整体的职业能力。

2.以赛促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在高压输配电专业团队指导下,成立高压协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举办了第二届登高爬杆比赛,举办首届高压电工技能竞赛,组队参加第二届广西高职高专技能竞赛的测绘比赛。高压协会组队与容县电力公司、南宁供电局城西分局联合举办配电线路技能竞赛。高压协会还协助团队教师进行了电力电缆实训室建设,组织成员参加配电线路施工实际工作,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学生专业社团成了专业建设的得力助手。

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水平

第一,建设专业网站及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等三门核心课程的网站,以及互动交流平台、在线自测系统建设,提升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二,校企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与企业签署共建高压输配电线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协议,依托专业教学资源库,企业及时上传最新的规程、规定,典型案例等,让团队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最新资讯。同时,专业团队开发的试题库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提供便利。

四、实施教师“四个一”能力建设工程,实现师资队伍“双师化”

实施教师“四个一”能力建设工程,要求每个教师每年至少到一个以上企业进行调研,到企业进行一个月以上实践锻炼,参与一项以上的社会服务项目,主持或参加一项以上教科研项目的研究。

1.采取目标管理,制订完成目标责任制度

重要的工作任务,通过开团队会议,采纳有效建议,发挥集体智慧,制订合理工作方案,形成团队合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对每项工作,能把任务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目标管理。对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表扬,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及时给予劝导,并记录年终考核,这样促使团队成员能按任务和目标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2.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尊重年长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发挥他们的长处,对于年轻教师,多给予督促指导。制订了传帮带的导师制度,团队2013年新引进的两位年轻教师,均有相应的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帮带,颁发聘书,实施导师制度,使年轻教师能迅速成长。

3.加强校企合作、国内会议交流,提升专兼职教师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专业课程中的毕业论文、顶岗实习、认识实习、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电力电缆技术等课程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完成并参与校内生产型实践指导。团队教师到广西电网公司桂林培训中心参加由广西电网公司人才培训与评价中心举办的“2012年电力电缆试验及故障查找培训班”培训学习,提升实训水平;参加“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系列专题――资深专家剖析教改方向,国家名师指点课改方略”高级研修班培训,提升团队教师理论水平。

4.进行技术服务与职业培训,提升专业影响力

第一,专业团队参与高处作业证、高压电工证、电工进网作业证等培训和考证服务,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值达115万元,社会效益显著。第二,专业教师校企双栖,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与南宁坤宇电力安装公司合作,承接配电线路施工及电能表安装施工工程,由专业教师带领顶岗实习学生共完成了303户居民的配电线路和电能表安装工程,社会服务值达126.7150万元。

五、结束语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专业建设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培训等内容。由于实际建设周期较短,很多成果来不及转化,质量难以达到最佳,建议适当延长建设时间,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谢华.高职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12(2):64-67.

电工顶岗实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用工荒;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146-02

“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2004年初,“用工荒”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爆发,并迅速蔓延到内地部分地区。2010年,珠三角、长三角的劳动力缺口高达二百多万人,2011年以来,用工短缺情况则更加严重。“用工荒”反映的是普通工人的短缺,而技术工人短缺更加严重。

在如此严重的缺工形势下,许多企业已悄然将目光转向了职业院校。近年来,到职业院校招人的企业显著增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问题得到缓解,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意愿和意识都大大增强。面对“用工荒”所带来的新形势,分析其对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用工荒”产生之前的校企合作状况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一种特有的办学模式,但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存在“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问题 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组织,在劳动力供给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企业花费时间和金钱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而高职院校由于要突出办学特色,走“工学结合”之路,推行校企合作的热情一直很高。这就呈现“一头冷,一头热”的状况,导致校企合作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状态 主要原因是校企双方对合作的认识与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师生去企业参观走访或者学校请企业人员讲学等浅层次状态上。这就导致校企合作的成果十分有限。

校企合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变化 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发展的变化,既要保持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又需要与企业合作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而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行业和企业很难长期、稳定、全面地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

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 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只注重签订合作协议,而忽略了如何操作或实施协议的具体条款来实现合作的既定目标等实质内容。这当然有高职院校本身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企业积极性不高,实施意愿也不强。

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

“用工荒”后,企业认识到劳动力的供应不是无限的,而对技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就使得企业开始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识和意愿也由此增强。以往的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现在变成了“两头热”,这就为高职院校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有望改变以往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刚刚颁布的《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将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机制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之一。

中山市位于珠三角腹地,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健康科技生产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国家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山)示范基地等六大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经济发达,企业众多,这就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06年开始办学招生,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校企合作的作用,并设立了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组织和管理相关的校企合作事宜。由于我院成立于“用工荒”出现以后,校企合作一开始就考虑到“用工荒”所带来的影响,由此采取了相应的策略。

大力推广和深化订单培养模式 在“用工荒”后,企业认识到,要得到人力资源持续的、有质量的供给,必须和学校开展合作。我院抓住这一机会,大力开展了订单式培养。从2007年开始相继开设了“明阳风电订单班”、“蒂森电梯订单班”、“麦德龙订单班”、“高雅灯饰订单班”等进行订单式培养。订单班的开设,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从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以及合编教材开始,到企业派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授课,到学生在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顶岗实习,这就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实现了学习和岗位的无缝对接,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欢迎。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掌握,使学生掌握其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全面知识和技能。

大力开展对企业员工的培训 企业一线工人流动性较大,在“用工荒”后,企业不得已招用甚至完全没有专业背景的工人,这就必须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为满足企业这方面的需求,我院从2009年开始就开展了明阳电器公司和蒂森电梯公司的员工培训,送教上门,并将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挂钩,在取得技能证书的同时,同时发成人大专学历证。对企业而言,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一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二是使企业对员工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大大增强;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展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了解企业的需求之后,可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无形中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电工顶岗实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技工学校;电工实习教学;优化途径

1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迅猛发展之势,技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不少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更要注重实践性,要强调实习教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很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电工专业,如何创新电工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研究技工学校优化电工实习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2技工学校在电工实习教学中的优化途径

我认为,技工院校要对电工专业的学生加强实习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方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2.1加强示范教学

按照实习教学的要求来看,电工专业在实习教学方面必须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示范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路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教学建设,为学生介绍有用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因为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所以理论教学必不可少。教师要加强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比如对于电工、无电线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按照具体要求设计一个电路,并进行装配和调试,直至达到合格指标。针对这样的任务,教师首先要将其中的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隐含的原理知识,加强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制作元件、测量元件等,使学生对电工学习形成亲近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优化教学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技工院校的电工实习教学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一言堂”,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很容易引发学生对电工实习教学的反感情绪,使他们意识不到实习教学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教师在实习教学中要灵活采取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型教学法层出不穷,诸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都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主动权还给他们,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在实习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很多电工员工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和深奥,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整个电路的动作过程,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进行学习,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解决具体的实习任务,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渠道收集资料,制定实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基。

2.3组织技能比赛

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但由于他们自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机会,技工学校电工专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技能竞赛,比如设计电路比赛,调试元件技能比赛等,只要与电工专业有关,都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比赛,比赛成果与学生的学分相挂钩,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比赛,教师还要对学生加强指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赛前做好准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比赛。在比赛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参赛情况,包括比赛状态、比赛结果等,要尽量多设置一些奖项,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技能比赛以激励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更加乐于接受电工专业的教学。

2.4推广校企合作

如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社会企业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技工学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广校企合作是一条有效路径。所谓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一起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如今,校企合作对很多技工学校而言已经不再陌生,这是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技工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与对口企业进行密切配合,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安排电工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运作,体会社会企业的工作氛围,做好心理准备。企业要为学生安排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要手把手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及时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反馈给学校,使学校意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身也要在企业中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和实习小结,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

3结语

总之而言,未来的社会竞争是异常激烈的。技工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实习教学,使学生既具备理论素养,又具备实践技能,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为他们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创造应有的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求灵兴.浅谈中职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模式的优化[J].教育科研,2012(05).

[2]范小兰.电工电子技术实习在电工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3(02).

[3]龚永盛.浅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作[J].成才之路,2011(08).

[4]卜媛媛.职高电工基础“教学三步曲”探究[J].考试(理论实践),2014(08).

[5]刘术平.技工学校《电工基础》概念教学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