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旅游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旅游发展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1

摘要:城市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有助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作用。本文通过检出城市旅游的重要性,更以特定区域为例,提出了如何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城市发展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城市作为创造现代文明和集聚财富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它是文化和创新的策源地、交流与容纳的场所,它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它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城市旅游发展至今已取得交大的成就,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生态问题。为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城市生态旅游应运而生。

“城市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兼具城市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点。城市生态旅游有利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从战略角度考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当下城市生态旅游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城市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部分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缺乏合理性,许多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地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规划、规划和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尤其突出,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受破坏的首要因素。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造成生态旅游资源的本身的破坏。

环境承载量薄弱。城市对生态旅游的管理粗放,就会造成在旅游旺季游客量大大的超过旅游地承载力,尤其是在黄金周假期期间,这就会给城市景区造成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在缺乏精英、管理人才、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的情况下,短期效益明显,但这种片面追求的发展模式,会损害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降低旅游质量,造成城市景观衰退。

其他问题。部分管理者或旅游者生态意识薄弱,加上规划不合理,饱和接待客户,从而引起环境破坏。另外城市旅游管理混乱,生态旅游归属不清等问题。

二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重要举措

(一)做好生态城市规划

编制城市与资源环境相统一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必须以认真调查城市资源,环境质量资源等各种资源为前提。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集中精力更新改造城市环境,大力整合区域经济,加强生态建设,扩大城市框架,容纳城区边缘集镇,加速城市化进程,形成规模效益;力争把呼和浩特建设成为有创造力的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建好城市,管好城市。充分运用市场动作机制,盘活城市资产,走不断探索,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城市建设新路子。

(二)加大政府财政引导性投入,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旅游发展的竞争关键是旅游环境的竞争,政府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旅游发展环境特别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效引导市场资本的进入,从而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化城市、提高城市综合功能的基本条件,其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市政公用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一是加快建设改善通往景区的交通道路,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必保旅游旺季时该段道路畅通无阻。 二是启动旅游标牌标识。对全市旅游宣传广告标识、标牌进行统一规划设置,拿出了具体的投放方案,争取统一规划、一步到位、营造氛围、树立形象。 三是着力解决景区通讯不畅问题。移动、联通公司要进一步完善网点布局,妥善解决部分景区通讯不畅的问题,确保旅游旺季期间,旅游景区保持通讯畅通。

(三)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城市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公民观念。大力宣传生态旅游观念,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

(四)政府提高思想意识,起到引导、监督、协调的作用

旅游业和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及复杂性导致旅游政策目标不能单靠旅游企业自身行为得到实现,政府需要起到引导、监督、协调的作用,以规范生态旅游规划的制定、产品开发、旅游资源的保护健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市县两级成立执法机构,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严格贯彻落实《旅游法》精神,加快制定出台《旅游规划管理办法》及《加强旅游景区建设经营管理意见》,对旅游景区建设和经营管理从规划、审批、把关、执法、问责等环节建立长效机制。

(五)加强旅游行业队伍建设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2

关键词:事件旅游;城市旅游;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189-02

一、前言

事件旅游专指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事件的种类繁多,对于旅游发展来说,事先经过策划的事件是研究的重点,根据事件活动的性质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四类:文化娱乐型、体育赛事型、博览展会型、商务会议型。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具有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事件旅游之所以和城市相联系,在于事件旅游资源对城市场所的依托性,以及城市旅游资源对事件旅游活动的补充性。通过城市的中介,以及事件活动的依托,事件旅游和城市旅游获得了融合的可能。事件旅游是城市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事件活动在城市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积极影响

1.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为了事件活动的成功举办,各主办城市都会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大量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道路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活动举办期间将会带来大量的流动人口,巨大人流的疏散问题对城市的道路交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城市的交通道路设施进行全面的改造。这必然加速城市完善基础设施的步伐,据统计昆明世博会使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十年。

2.重塑城市的形象、品牌

城市形象、品牌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旅游的象征,是旅游者感知、认知的印象。城市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城市作为终极目的地的城市旅游形象。城市举办事件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手段,一种策略:即传播城市形象的手段,塑造城市品牌的营销策略。举办大型活动就是目的地形象的塑造与完善的过程。同时,由于大型活动在举办期间的强劲宣传,不仅使更多更广的人通过各种媒介或实地游览对城市留下深刻印象,而且通过一幕幕生动活泼的活动场面让人感觉到一座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在短期内强化了美好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悉尼的“绿色奥运会”为悉尼乃至澳大利亚塑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形象。

3.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事件活动比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对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1)带动旅游支持系统的完善

旅游支持系统的完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举办大型事件所带来的巨大投资规模效应,极大地改善了举办地旅游基础设施硬件的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雅典奥运会期间,希腊的旅游接待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希腊政府原先一些限制饭店业发展的政策被取消,新增四星及五星级酒店床位5 000多张,原有酒店也得到了改善和维护。同时,为了迎接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的礼仪、外语等知识的培训。雅典奥运会前,除对旅游业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培训之外,对一向名声不佳的雅典出租车司机进行了礼仪训练,提高了出租车司机的素质。

(2)增加城市旅游吸引物,丰富城市旅游资源

城市中的自然资源、人文和社会资源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旅游者日益偏好动态性、参与性、体验性旅游活动的今天,单纯静态吸引物的旅游吸引力正逐渐降低。因此,参与性强、丰富多彩的事件活动成为了城市旅游吸引物体系中的一种新类型。它的出现增加了城市旅游吸引物,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实现了城市旅游资源动、静的完美组合。

(3)促进旅游产品系列升级

首先,在事件活动策划阶段,针对即将到来的大量游客,旅游部门精心设计和开发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系列。完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科技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旅游产品,即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旅游部门也完善和提升了本地的旅游产品系列。

其次,在事件活动结束之后,利用已有的资源,包括设施资源、人脉资源、环境资源等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悉尼在奥运会后会展旅游持续增长。按会议数量计算,悉尼从1999年的排名第7升到了2000年排名第4,超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旅游目的地。同时,由于这种会议旅游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澳大利亚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

(4)调节淡旺季结构,使淡季不淡

当前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某些旅游地,那就是如何使旅游淡季的客源照样充足。事件活动中除文化娱乐型季节性明显之外,其他三种类型如体育赛事型、博览展会型和商务会议型季节性较差,一年四季都可以举办。其原因在于展会旅游和赛事旅游专业性要求较高,以专业人士及受兴趣影响的观众游客为主要目标客源,对闲暇时间充足度要求不高,很多情况下是与参与者的业务、工作、兴趣特长等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受气温条件影响也较小。

三、消极影响

我们在充分肯定事件活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消极作用,即事件活动可能会对目的地社会造成消极影响,主要包括:

1.非受益人群生活受损

(1)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一个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可能影响到环境的均衡。事件活动期间,大量的人口将涌入举办地,对城市的交通、垃圾处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压力。

(2)影响居民的福利。事件旅游者在目的地的一系列活动都要占用当地的设施,一些事件旅游的举办地可能是贫穷地区,为了接待游客,当地政府可能拿出一部分资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可能会减少本地居民的福利,游客还会给目的地带来噪声污染,减小他们的生活空间。

(3)事件活动期间,举办地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由于大量的投资刺激了消费,使举办地可能会出现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与事件直接消耗的产品及相关的服务业方面的集中大量消费。同时,大量游客涌入目的地一些特有的产品也可能因为游客的增加造成了需求的增加,从而出现产品缺乏或价格上涨,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其旅馆、旅游、食品价格上涨近3倍,引起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强烈不满。

2.低谷效应

国内外举办事件活动的案例告诉我们:事件活动的举办通过直接投资对旅游业发展拉动越大,在事件活动投资期结束(通常在事件结束后)对主办地的旅游业带来的冲击越大,这就是低谷效应。以澳大利亚为例,在2000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旅游住宿业供给量比1999年同期增加3%,但包括奥运会主办城所在地的新南威尔士州也出现了出租率下降,说明对奥运会旅游需求效应的预期高于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旅游需求在奥运会举办的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具有暂时性,在对旅游饭店等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不能以奥运会“20天”的异常旅游需求作为依据,而是应根据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进行投资。

3.挤出效应

事件旅游的挤出效应是针对事件活动主办地在事件活动筹建阶段和事件活动期间对旅游活动的挤出。挤出的旅游者包括:(1)参加与事件活动无关的会议、展览等商务旅游者。(2)由于筹建和举办事件活动而放弃到主办地旅游的普通旅游者。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使悉尼市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的国内过夜旅游者总数和国内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比1999年分别下降1.6%和1.4%。(3)主办地居民外出旅游以逃避事件。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第一次出现了“反旅游”的问题,即大量的居民为躲避大规模人流,纷纷逃离所居住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罗秋菊.事件旅游研究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2(9).

[2] 潘文焰.上海大型活动旅游现状和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5.

[3] 邹统钎.奥运会的旅游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4).

[4] 沈雪松.算算日本世博会的明细账[J].国际市场,2004(3).

[5] 李玉新.节庆旅游理论及青岛市节庆旅游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3.

[6] 张鲲,史兵.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通货膨胀及控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3

关键词:城市近郊旅游;旅游地产;旅游经济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长株潭城市近郊旅游与旅游地产的耦合发展研究”(14C0659)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6日

城市近郊旅游景区往往处在城市化最活跃、郊区农业景观向城郊结合和城市景观演替最为显著的城市边缘地带,在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趋势下,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也面临着许多发展的困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兴旺,旅游消费从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的转变,一些房地产投资商介入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推进了以旅游为主题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和兴起,二者的融合也将极大地推进中国新一轮旅游经济的增长点。

一、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尤其是人们的旅游消费开始由长距离旅游向中短途旅游转变,从追求旅游景点名气向追求旅游质量转变,短线旅游、乡村旅游等城市周边旅游已成为消费者的旅游热点。城市郊区旅游资源依托大城市稳定的客源市场,以及资源、客源、区位和设施优势,吸引着大量的城市居民去观光、度假、休闲和娱乐。

(一)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由于城市人口和交通的高度集中,城市问题日显突出,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挤、能源紧张、城市绿地空间日趋减少等。我国城市绿地空间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要少,人均仅4.1平方米,而近几年由于城市扩大等原因,不少绿地挪作他用,使绿地空间更显紧张。由于城市绿地空间不足,制约了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一些城市公园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特别是周末尤为突出。而城郊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郊野空间开阔,空气清新,有江河湖泊、绿草森林、鸟虫啁啾等这些市区缺乏而又是人们向往的生活环境,许多城市周围还有风景胜地、寺庙古刹、名人陵墓等景观,郊野的田园风光、农家生活也让城市居民心驰神往。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厌倦城市喧嚣、繁杂生活的城市居民奔向郊区。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节假日延长、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闲暇时间的增加是人们能够实现外出旅游的前提条件,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是其内在因素。在旅游消费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不再愿承受“人车劳顿”之苦,花费许多钱财东西南北几千里路观光游览,而是热衷于足刚出户,不用远行就能观赏到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游览主题公园。

另外,城郊旅游所拥有的特性也是促使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其拥有大量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回归自然”、“可持续发展”等发展基调,使人们在与自然对话中,全身心得到放松、家庭亲情得到融合、朋友关系得到升华;参与体验性较强使得城郊旅游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参与;各种人文旅游项目,如历史遗址游、名人故居游、文化名城游、特色居民游、民俗风情游、民间艺术游、革命圣地游、各种主题乐园、宗教旅游等飞速发展也大大提升了城郊旅游的文化内涵;城郊旅游产品多种多样,有传统的自然观光游览,也有时尚的蹦极、攀岩、跳伞等专项旅游。同时,其经营方式也是多样的,不受地区、部门的约束。城郊旅游无论从资源、产品和经营方式各方面来看,都是综合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二)城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城郊旅游的大众旅游市场已经形成,然而从城郊旅游自身发展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很多城市的城郊旅游景点的设施布局犹如“天女散花”般处于无序化状态,缺乏科学的优化组合;同时,没有良好的交通、接待等配套服务设施,旅游项目雷同,重复建设过多,过于超前的旅游业开发也不利于旅游业整体效益的发挥;城郊旅游产品结构类型单一,主题设计雷同,地域环境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创新不足,同一地域常常出现众多同一类型的旅游地和产品,导致竞争加剧,旅游地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大部分城郊产品形象定位较低,缺少精品项目,都是一些传统的旅游项目,无外乎就是让客人漂流、农家乐等,都是把城郊旅游定位为一种低消费、低层次的旅游产品;城郊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交通、通讯、给排水、电力、饭店等等均不可能与城市相比。另外,城郊景观出现严重的城市化倾向,旅游产品开发中“先人造景观,后自然景观,重人造景观,轻自然景观”的做法尤显突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量城市景观建筑,这种人工景观可以收到短期经济效益,然而从长远来看,会受到严重的挑战。再者,城郊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游客与景区的信息不对称,游客一般通过朋友推荐、网站、杂志、报纸、电视等方式的宣传来收集信息,对景区的交通情况、住宿、饮食、购物等情况了解的渠道较少。许多城郊旅游景点、景区只是依靠回头客和口碑效应带来一些客源。旅游宣传、促销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未能充分引导和调动市场。

在现实城郊旅游发展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片面追求客源数量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已造成了很大破坏,景区布局分散,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了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城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地产发展现状

目前,旅游业的繁荣带来了旅游地产的规模化开发。我国旅游地产现阶段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由政府主导开发。在我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背景下,对旅游区和旅游地产开发还主要由政府主导,政策性明显。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和对旅游地产自身规律的背离,使得旅游地产的发展偏离了市场的需求,许多大型的旅游地产项目难以正常经营,甚至濒临破产,成为烂尾项目。

(二)高端化日益明显。由于作为主导的开发者――政府没有明确旅游地产的市场定位,把目标客户定位于高端消费人群,而忽视了中端消费者,失去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三)投资方式日益多元化。早期的旅游地产主要由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开发与经营管理,民营企业的投入少之又少,更鲜有外资企业的投资。目前,我国逐渐放开对旅游地产的开发权,大量国内民营企业成功获得开发权,而有强大资金能力和管理经营能力的外资企业也纷纷以酒店管理公司的身份涌入我国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运作中,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

(四)资源优势明显。目前旅游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分布于我国较好的风景区,占据了较优质的旅游资源,因此具有了强大的资源优势,为将来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发规模逐渐加大,无论是投资项目还是旅游地产的面积都非常大,周期比较长,逐渐与国际接轨。

(五)投资和度假消费需求加大。旺盛的旅游地产需求为其规模化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早期对旅游地产的需求以国内商务型、会议型度假为主,家庭式的休闲为辅,而目前商务型和家庭型则平分天下,共同支撑了旅游地产的开发。异地置产的兴起也为旅游地产的兴盛做了不小的贡献。

三、城市近郊旅游与旅游地产耦合发展研究

(一)城市近郊旅游对旅游地产有带动作用

1、良好的资源环境。随着旅游的发展,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的原始风貌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和改变,但由于其城市化率总体说来相对中心城区水平较低,受到现代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小,受各种类别的污染也相对较少,基本能保持其本身的自然山水风光和田园风貌。同时,我国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包括温泉、湖泊、草场、山林、雪原、喀斯特地貌等众多类型;这些丰富多彩且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成为旅游地产开发商和购房游客的特殊吸引物,成为游客在考察旅游地产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极大地带动了城市近郊旅游地产的发展。

2、广阔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量也正在逐步加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紧张的工作除了为人们带来更高的收入外,也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人们更加渴望在有限的假期时段回归自然、体验休闲度假生活,以达到放松身心,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旅游地产的产生与发展正迎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因此,具有良好资源与区位优势的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成为城市居民出游居住的首选地带,从而使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地产时将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

3、旅游产业综合带动效应。旅游产业本身就是综合带动非常强的产业。城市近郊旅游的发展同样能够带动交通、通信、餐饮、酒店、商业、地产等行业的发展。事实上,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与相关部门和众多行业的互动发展过程。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极大地带动和刺激相关部门和行业发展。旅游业在与其他行业联合互动发展时,将比单纯强调发展旅游业或其他某一行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更加显著,有利于形成产业经济良性增长,保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旅游地产促进城市近郊旅游的发展

1、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旅游目的地经营水平。旅游地产项目的投资为城市近郊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的支持,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开展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建设,能有效推动旅游目的地更新颖、更高级和更综合的经营模式的出现,并进一步改变过去旅游地仅依靠门票维持收入的局面。而众多特色接待设施既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又能增加旅游地收入,大大提高了旅游地的盈利能力,改善了旅游目的地的经营水平,推动了旅游地的全面发展,延长了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

2、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实力。旅游地产项目及其接待设施既可以作为一种景观资源,与旅游地协调发展的同时又最大化地体现各自特色;又能改变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过去仅以简单静态的方式来吸引游客,而忽略动态手段的产品开发方式,使得各近郊旅游目的地内部能打开旅游产品开发的新思路,从整体上有效弥补原有旅游资源和产品所存在的不足,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促使旅游产品多元化综合性发展,有效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地区旅游消费结构。

3、产生联动效应,保障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性。旅游地产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能带来优质的物业管理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这就有利于使旅游目的地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完整接待体系,同时极大地带动当地人口的就业水平。而且,旅游地产的产生与发展就能更加合理地对旅游资源和各种能源进行利用,有效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旅游业、地产业的有序发展;使得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相协调,既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又保证后代人的权利不被侵犯,因此城市近郊旅游地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对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使得城郊地区与城市的差别逐渐缩小。

4、旅游地产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旅游地产的发展是伴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产生和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同时,旅游地产的发展又反过来支持和引导休闲度假旅游的深入,进一步改变传统观光旅游粗放式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道路,不再以单纯追求接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收益,旅游地产的发展使旅游者逗留时间增长、消费水平提升,各种商贸往来成倍增长,使旅游经济走向效益化发展模式。

四、总结

由上可以看出,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通过其良好的资源环境、优良的地理区位、广阔的市场需求及发展旅游产业产生的综合效应来带动旅游地产的发展,而旅游地产的发展则能够促进城市近郊旅游地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旅游地经营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并促使旅游地生命周期发生变化,保障旅游地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郊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进程中,如果能将城市近郊旅游业和旅游地产系统高度耦合,促进两者良性协调,为城市旅游经济迎来更大的上升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8.

[2]刘云,甘开鹏.国际公约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兼论我国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0.1.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4

    所谓旅游城市,指具备良好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比较发达、在国内或国际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城市。依据不同旅游资源的类型,可将旅游城市大致分成以下几类:(1)自然资源型;(2)历史文化型;(3)政治经济中心;(4)交通区位优势。

    众所周知,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风光名胜和人文景观。同时,城市所提供的各种完备的服务设施以及独特的旅游享受,使得城市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的中心。

    二、城市旅游发展条件

    1.城市旅游资源。除了以高质量、独特的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传统旅游城市以外,现代城市也以其方便的交通、发达的城市经济、优越的商务与购物环境、先进的科技与信息、完善的设施与服务、丰富的文体活动、现代化的建设风貌、独特的地方文化等,对旅游者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因而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要素。

    2.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旅游载体的城市,无论是其外在的环境,还是内在的“素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或感受,而城市整体形象是城市自身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包括城市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与管理以及市民的文明素质等。

    3.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固然需要经济实力来支撑,但城市给旅游者印象最深的常常是它的文化特色,如纽约、巴黎、北京等驰名世界的城市,它们对旅游者的魅力是文化,是文物古迹、博物馆、大剧院、社会的文明度,城市文化特征与文化设施。而这一切决定了城市旅游的特色。

    三、城市旅游项目开发

    (一)传统的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是以游览观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是满足广大旅游者对于不同于自己居住地的异国他乡及其自然、人文风貌的追求和兴趣并增加新的体验与经历而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建设成就等都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观光旅游将随着专题、专项旅游的发展而同时发展,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城市文化旅游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因而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及要求越来越高,应开辟寓文化、知识和教育于游乐活动之中的特色项目,以满足各层次旅游者学习文化、了解历史、探求知识的需要。

    (三)民俗旅游

    这一旅游主要是利用各城市特有的民族风情、地方习俗和节庆采风而开发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这是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的最好形式,主要包括民俗文化旅游、艺术节庆旅游等。

    (四)公务和商务旅游

    公务、商务旅游是目前国际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类型,一般包括会议旅游、商务旅游和展览旅游三种形式。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近20年,公务旅游每年以10%~20%的速度迅速增长,亚太地区尤为显着。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5

关键词:晋城市;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1.低碳旅游基本理论

1.1低碳旅游的概念

目前,低碳旅游尚无正式的定义,这里列举几个定义供参考。[1]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

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旅游,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

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

1.2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2009年11月1日,在深圳举行的“2009•旅游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展低碳旅游”被提出,用以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低碳旅游”概念的首次提出。时隔不久, 2009年岁末,国务院办公厅全文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旅游业提高到国家战略性层面。《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呼声下,低碳旅游概念的诞生有着重要意义。[2]

1.2.1低碳旅游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在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现在,如果没有优越的环境,旅游资源再好,也不能成为好的旅游地。因此,发展低碳旅游能够更注意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3]。

1.2.2低碳旅游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旅游是一种以绿色旅游为基础的旅游,这种旅游既能做到环境保护,又能为旅游者提供更优的旅游资源,还最大程度的造福于旅游地。因此低碳旅游是目前和未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4]。

1.2.3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关联性极高的产业,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与其它的产业又具有极大的依托性,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既是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5]。

2.晋城市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2.1 晋城市区域概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西与临汾、运城两地为邻,北与长治市接壤,东、南与河南省毗连,总面积9484平方公里,总人口212万人(2003年)。晋城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境内地形复杂,山地居多,以沁河为界,东属太行,西南为中条,西北为太岳。全境四周高山环绕,尤以东南部山岭更为陡峻。中部丘陵起伏,间有盆地,其中以晋城、高平等盆地较大,为境内主要农作区。全境河流以沁河、丹河为最大。本境气候温和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铁储量巨大而著称于世。[6]

2.2 晋城市旅游资源概况

晋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躬耕等美丽的神话传说,有《康熙字典》总编纂、康熙皇帝的老师、清代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大学士陈廷敬,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还有大批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

目前,晋城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数量居全国前列,密度居全国第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3处,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55处和252处,是全国最重要的文物大市之一。特别是现存的宋金时期木结构古建有50多处,约占全国同时期同类古建的1/3,是名副其实的“早期古建博物馆”。[7]全市共有成规模的旅游景区(点)42 处,其中有皇城相府、王莽岭、珏山青莲寺、蟒河4个国家4A级景区,8个国家2A级景区,7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2.3 晋城市旅游的发展优势

2.3.1交通便利快捷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毗邻中原大省河南,是山西通往中原、走向全国的重要门户,也是全国沟通东西、联结南北的重要支点。太焦、候月两条铁路纵贯市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距郑州、洛阳、长治三个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与天津、日照、连云港三个海港都有高速公路相连。

2.3.2旅游资源丰富

晋城地处太行山的最南端,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形成了极为罕见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拥有雄峻的太行绝顶风光、北方罕见的太行山大峡谷群、茂密的原始森林、 奇险的溶洞景观、清澈的河湖泉水。拥有历山和蟒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阳城的云蒙山、崦山、陵川的红豆杉、泽州的猕猴四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棋子山和七佛山两个省级森林公园。

2.3.3发展空间强大

晋城与拥有一亿人口的河南省接壤,周边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济源、运城、临汾、长治等城市人口近4000万,客源市场极其充足。

2.4 晋城市旅游的发展劣势

2.4.1 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晋城部分自然资源的开发仍处于观光原始状态,而居于优势的人文资源由于开发功能不强,致使达不到规模而制约着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4.2旅游形式单一。由于晋城的旅游起步较晚,景区(点)较少,人们的观念滞后,狭隘地认为旅游就是自然景观的游览。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多选择以休闲、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基本没有。

2.4.3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晋城市旅游从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旅游专业人才不足,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中高层旅游管理人员严重缺乏。

2.4.4. 宣传力度不够。晋城游客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多数来自周边省市游客,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游客和境外游客相对较少。

3.晋城市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3.1旅行社

旅行社可成立低碳旅游知识和理念的宣传专栏,详细介绍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目的、重要性和意义,向市民宣传“低碳旅游、健康旅游”的新理念,让广大游客通过旅游网站专栏低碳旅游知识的介绍加深对低碳旅游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低碳旅游观念。

3.2 旅游企业

3.2.1 低碳餐饮产品开发

晋城市低碳旅游餐饮产品的开发应根据本土特色,力求旅游餐饮生态化,立足本地丰富的绿色食品资源、结合具有生态色彩的餐饮环境以及传统的烹饪技艺,迎合游客对天然食品喜好的消费心理,向游客提供绿色食品、生态食品,尽享乡野情趣。

3.2.2 低碳住宿产品开发

旅游住宿应体现多样化和生态化,可大力发展农民家庭旅馆,建特色“农家乐”。

3.2.3 低碳交通产品开发

各主要景区景点之间建立电瓶车、自行车等专题旅游线路,积极推广徒步游、生态游等低碳或无碳交通方式。

3.3 旅游者

让其形成低碳意识,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自觉践行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和低碳购物。

3.3.1 低碳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旅游活动重要内容之一。低碳饮食消费方式提倡旅游者做到:一、食用当地生产的食物,以减少外来食品因运输、包装等环节产生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旅途中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减少难以降解的一次性物品对环境的破坏。

3.3.2 低碳住宿

低碳住宿,建议旅游者尽量自带牙膏、牙刷、拖鞋、毛巾等生活必需品、少用旅馆提供的一次性盥洗用品;养成良好的住宿习惯,如随手关灯、不将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等。旅行社可在旅馆的服务指南上详细介绍低碳住宿的实现途径、低碳住宿对减少碳排量的重要性等,加深游客对低碳住宿的认识,引导游客养成良好的住宿习惯;应加大农民家庭旅馆等生态旅游住宿产品的开发力度。

3.3.3 低碳旅行

低碳旅行主要针对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旅游者尽量采用低碳、环保、对环境影响小的出行方式,如长途旅游者尽量选择火车、轮船等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的交通工具;短途旅游者采用自行车或步行等方式,既可减少碳排量,又有利于旅游者身心健康。

3.3.4 低碳游览

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应做到不随便丢垃圾,通过一些如植树造林等的活动,达到反哺环境的作用。

3.3.5 低碳购物

旅游者可购买旅游目的地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惠及当地经济,从而减少当地居民为谋生而砍树、采石、挖矿等破坏环境的行为。另外,应尽量自带饮用水,少买或不买瓶装水,抵制过度包装商品,减少废弃垃圾量和资源浪费量。

3.4 旅游管理部门

3. 4.1构建全市交通旅游圈

全方位改造现有道路,提高现有道路等级,完善景区间的交通线网和相关配套设施,构建全市交通旅游圈,通过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各景区景点连成线,结成片,形成圈,确保交通顺畅、旅途舒适。

3.4.2建立并推广景区内生态游、徒步游线路

结合各大旅游景区主要旅游产品,在各大旅游景区内建立徒步游、生态游专题路线,如结合历山、珏山、王莽岭等旅游风景区旅游产品的主要特点,推出徒步游线路,并逐步完善徒步游相关配套设施,减少旅途中的碳排量。

4.结语

低碳旅游时一种刚刚兴起的旅游模式,但是它代表了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晋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晋城旅游业由于在低层次下的快速发展,已经对晋城的旅游资源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实施低碳旅游模式则是保护晋城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的最新最好的策略,同时也为国内其他旅游景区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借鉴。(山西师范大学;山西;晋城;041000)

参考文献:

[1] 黄文胜. 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 2009, (11): 100-102.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Z].国发(2009)41号, 2009.

[3] 甘枝、茂耀峰. 旅游资源与开发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

[4] 刘振礼、王兵. 中国旅游地理.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1

[5] 辛章平.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战略[J] 经济半月刊 2008.4.

[6] 黄河新闻网省略/?? 2009-03-09

[7] 山西省旅游局. 导游基础知识.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8] 周秀堂. 旅游晋城.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9] 神奇太行. 晋城市旅游文物局. 内部资料2009 年第 1、2、3期.

(下接第211页)

最佳途径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高的价值”。服装成本和品牌利润在成衣业竞争中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成败命运。良好的设计成本控制是设计理念自身所自带的气质方式,并非压制前提下的设计诉求。不计成本的盲目创新只会导致产品购买风险的提高及品牌运作能力的降低,从而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最后导致闭关。在延续一个企业品牌风格的前提下,设计理念上要注重实际,要有服装成本观念。对扣子的外观及数量的需求;面料的选用;裙摆图案的工艺手法;分割线变化幅度大小;袖窿结构的工艺难度等等都有可能降低工作效率及大大增加服装成本从而影响到企业利润问题。如何用最低的服装成本得到创意实现,而又得到品牌名誉和企业利润的双丰收,是现代成衣产品设计最高要求和最终目标。

消费者与市场因素

创意成衣产品的设计理念一定不能脱离消费者和市场。成衣设计师对市场及消费者心理的把握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成衣产品的销售好坏。

服装是设计于人,服务于人的。创意成衣产品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要满足消费者与市场。成衣设计师通过随时随地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客观、准确地了解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充分了解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顾客;解读当前环境时机下消费者的心态变化和心理需求;同时对当前成衣市场各个品牌以及同类品牌的发展情况,都要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自身品牌做出未来发展预测,以便设计出审美与实用并存的成衣产品。

产品规划因素

创意成衣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前卫而创新的想法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对忠实顾客和潜在顾客如何进行平衡?这需要品牌进行产品规划,在成衣融入创意的同时要有基本款的搭配。

每一季的新品面市,要考虑到整盘货品中,创意成衣产品与基本款所占的比例。可以根据品牌风格和定位,适当的加入基本款,在减少了服装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购买风险。

成衣产品具体创意运用点到为止

创意在成衣产品设计中,应该点到为止。

没有点,服装就会毫为新意可言;点太多,就会太花太乱,过于累赘繁琐。

城市旅游发展范文6

关键词:城市生态旅游,生态城市,影响,措施建议

引言

城市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为基础,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促进环保观念的一种旅游活动体系,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两大内容。

随着近几年城市旅游的不断升温,有些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导致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促使城市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将对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借鉴生态旅游的优越性,有必要吸纳其理念来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生态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以人文景观资源和服务设施为依托,通过培养大众的生态伦理道德,以保持相对脆弱的城市生态资源,从而达到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旅游形式,更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达到和谐统一,有利于整个城市向“生态城市”的方向发展。

1生态旅游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关系

城市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和生态城市建设都包含着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两者目标一致,并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生态城市建设也离不开生态旅游的发展。

1.1生态城市建设为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城市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健康的旅游消费活动,它使旅游者在城市范围内可以游览自然风光,在接触自然的同时,能够帮助人们提高生态文明程度。城市又是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十分矛盾却又要求协调的地方,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经济利益之间,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都存在多种冲突,城市生态旅游应有助于上述各种矛盾的解决,它将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合,结合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城市特色、城市风貌、城市景观等各个方面,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进行城市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使城市文明、城市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基础。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1.2发展生态旅游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起到积极作用

生态环境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在旅游实践活动中,生态旅游更能起到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作用。其正面作用体现在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总而言之,生态旅游活动,极大提高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提高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通过法律等手段进行管理,逐步提高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更有利于建立城市生态破坏的自我恢复功能.

1.3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以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为基础,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了整个城市的自然生态形象和城市景观生态的多样性,有利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带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活动中,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GDP,并且在创建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旅游工作岗位,为城市的就业者提供了机会,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繁荣,城市生态旅游得到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生命的延续。

2我国城市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旅游规划缺乏科学的保障措施

政府在进行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过分强调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和高品位性,使得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违背了最初的发展目标。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往往只重视生态旅游方面的规划理论、方法和其管理内容和策略上的探索,忽视国家、区域等这些层次上的研究,没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在研究思想方面没有突出地方资源和人文特色,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对生态旅游有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主体利益没有进行拓宽研究,建立完备的研究体系。然而最严重的就是,政府在研究中所树立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完全投入进去,使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2.2管理体制不健全、法规政策不配套

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明确的法律法规是城市生态旅游得到顺利发展的前提。目前,没有完整的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使得一些旅游开发商为满足自身或当前的经济利益,毫无节制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把一些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或应当留给后人去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造成了资源的严重破坏、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物资源的不断消失,并且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一些旅游者在游玩过程中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了破坏。

2.3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城市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一样是一种全民性的旅游活动,它需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都具备一定的生态环保意识,但是,一些旅游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盲目的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使得原有的生态资源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并且他们不顾环境承载量的限制,无限量的接纳游客,使得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加上政府对其缺乏关注,使得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当中受到了居民的歧视和反对,而且也对游客产生了影响,所以要使当地居民从思想上不断的提高,认识环境对旅游的重要性,并能使其自发的参与到生态旅游的保护活动中来。

3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措施和建议

3.1强化生态意识、做好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在强化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过程中,需要对旅游经营者进行生态教育,让他们了解生态环保知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且在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中,避免盲目开发而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对于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使其自觉维护景点生态旅游资源,让他们自觉投身生态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建设维护活动之中,使城市生态旅游得到良性发展。在进行城市生态旅游规划时,要强调空间规划、生态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好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研究产业发展规划时,要重点强调环境保护,并建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3.2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城市生态功能

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应对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了和谐社会主题,因此,为了实现城市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城市生态功能应得到加强,其途径有三:一是优化产业体系,逐步淘汰耗用资源多、污染程度大的产业,进行产业体系调整;二是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引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之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污染降到最低。三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通过强化城市生态功能,创建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和绿色社区,必将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旅游环境。

3.3保护生态环境,严格实行环境承载量管理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到旅游旺季,各地游客蜂拥而至,大街小巷水泄不通,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这与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是格格不入的,也将给城市生态建设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必须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实现城市旅游资源的最优化。严格实行旅游承载量管理,定期测定城市中生态、设施以及社会的承载量,把测得的环境承载量数据纳入到景区管理与规划当中,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得到适当的保护。

3.4实行立法,努力保护城市生态旅游资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将城市生态旅游纳入法制化管理,制定相关的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法律条令,严惩在发展城市生态旅游过程中,肆意破坏生态旅游资源的经营者,依法追究其责任。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提高生态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让市民了解城市生态旅游开展的意义,同时也树立了城市生态旅游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