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文1

目前学界、政界对水生态文明定义颇多,或从物质、精神、制度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文明形态发展的角度等,分别给出了水生态文明不同定义。但是不论哪种定义,都讲求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水、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其中人与水的和谐是所有定义的共性。从字面组成上看,可以这样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文明则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前者是自然科学定义,后者是社会科学界定。文明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和对待。历史上的先后出现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人类一直没有解决对物质财富积累的追求的无限性和自然界支撑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而生态文明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核心,而不是仅仅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相应地,水作为自然界的基础要素之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以处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形成“人水和谐”的状态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概括:水生态文明是以人水和谐为核心思想,从自然规律出发的实现水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与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更区别于以人为中心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业文明建设,讲求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其自身结构、发展的特殊性。

2.1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

水生态文明可以看成由水资源、水生态和经济、社会四个方面构成的系统。系统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决定着水生态文明系统内四个方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作用,并与其他生态文明系统相适应,受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到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把握好水生态文明系统中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各自作用,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才能使水生态文明整个复合系统发生有益的变化。

2.2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

在认识上,旧有的以“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变,和新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的形成,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从意识形态上实现用水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2.3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复杂性、差异性

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人水和谐及水生态系统良好两方面内容[3],但是二者在某些地区和特定的发展阶段存在矛盾,较难统筹;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各个阶层的利益,需要各个部门和社区组织、个人的参与,协调难度较大,这决定着人水和谐的实现必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不同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不同,所处阶段不同。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气候植被条件悬殊;城市与乡村、山区与平原的水系条件、生态现状、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生产技术、环保意识、节水观念所处阶段不同。建设水生态文明应确立人水和谐的思想,但应防止建设方案同一化或简单挪用,防止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应当结合水生态文明的地域特点,考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制定出当地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确定区域性评价指标。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水生态文明是我国当今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思想观念进步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好水生态文明任务重大,需要我们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完善制度建设。

3.1从思想观念上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

转变观念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洪旱灾害不可避免,自然界水循环生生不息但是可利用水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水生态一旦破坏将难以完全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人类的科学技术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水生态文明理念。我们当按照水循环、水生态环境的自然运行发展规律办事,按照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的要求谋求经济发展,中心思想就是降低人类对水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和负面影响,逐步改变重建设轻保护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水生态文明虽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在治水思想上仍未真正把水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我国水利发展的战略思想落到实处。在治水思路上要实现四大转变,即从人水相争向人水和谐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向节约保护优先转变、从工程水利向现代水利与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推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文明“或者“文化”层面的考虑,避免可能会带来的新一轮的水利工程建设,消除一切都是可量化的思想,防止再次走上惟GDP考核之路。

3.2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建设水生态文明

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举措,只有水资源量这个基础保证了,才能顺利开展水生态文明的相关建设工作。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数量的约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一个地区多年平均的水资源量是一定的,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必须走水资源节约之路。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水资源量的变化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实现水资源节约,应当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一方面当提高全社会的用水效率,农业上发展适宜当地实际情况的节水灌溉技术;工业上鼓励节水产业、循环用水产业的发展;继续宣传和鼓励人民群众节约用水,使用节水设备;继续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当提高单位用水产出、人员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和工业增加值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控制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用水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到保护和发展的同步。

3.3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水生态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字眼,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健康的水生态系统能正常发挥在自然环境演替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输送功能等各项功能,也是创造人类适宜的生存环境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出发,恢复、保持水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状态和自然生态环境功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用水的保护做引擎[6],如能保持水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状态和自然生态环境功能,就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持续创造经济效益。实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应当按照自然的水循环规律和条件,科学确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过程,保障生态系统基本用水;对于已经受到损害的湿地生态系统,在遵循自我修复规律的基础上,应积极实行人工修复,维持和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重建河流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及多样性,切忌河流湖泊化;在水质保障与治理上,加强工业、城镇生活等点污染源和农业面污染源治理,及船舶流动污染源和底泥内污染源治理,使污染物排放满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要求,实施截污导流、生态疏浚、水生态系统重建等工程建设,逐步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的全面达标;做好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建设濒危物种基因库、细胞库等,保存其种质资源;做好水生态系统的评价、规划和监督工作,确定各级各类水域保护修复的目标及任务。

3.4加强水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管理制度方面,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为核心。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从节水、取用水、排水、水质、水量等多个环节和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到2030年的总体或阶段性目标。2013年伊始国务院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考核内容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并详细规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控制目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其考核办法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评价制度方面,除了继续实施和完善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评价制度外,还应制定水生态文明全局尺度的评价制度。一方面,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山东省济南市、江苏省无锡市等地的试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还在积极的探索中。应吸收试点地区优秀经验,结合具体区域实际,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应当科学评价经济建设成果。把水资源消耗、水环境衰变和水生态效益损害纳入经济建设成果评价体系,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水资源环境管制,探索建立新上项目审批的“一票否决”制和区域、流域限批制度。

4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文2

1)科学定位,目标控制。科学编制水利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综合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严格取水许可;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

2)用水体系,安全集约。在用水总量控制上,依据上级分配的用水总量指标,根据全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情况,实行计划用水,统一配置调度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并对采用地下水的单位实行“年计划、月调度、季考核”,实行超定额累计加价;实现了以供定需。在用水效率控制上,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对用水效率指标实行控制管理。

3)高效节水,工程助力。开展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水情和节水教育宣传;大力实施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等高效农业节水工程,现已实施节水灌溉面积1.82万hm2,节水3163万m3;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实行建设项目论证前的节水承诺制度,鼓励企业升级改造生产工艺,实现循环用水、重复用水。通过以上措施,促进了人们用水方式的转变,由随意、浪费式用水转向了计量用水、节约用水,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到位

全民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依然大量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生态建设的观念。不少地方农业生产灌溉技术还是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依然存在,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未完全整改到位,依然存在污水直排、偷排现象,加之河流上游外来污水侵袭,污水威胁依然存在。

2.2预警预防和监控体系不健全

水涝灾害的预警体系不健全,供水体系监控系统不健全,农村供水系统,城区部分企业供水系统未实行远程监控,水功能区水质、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控不到位。

2.3水危机加剧

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20m3,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资源供需并没有多大矛盾,进入21世纪以后,缺水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出现了水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水危机将逐步加剧。2.4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虽然已实现了水务一体化,与上级要求也进行了接轨,但尚需完善。部分居民小区实施地热井供暖,对深层地下水(承压水)的过度开采所产生的危害将更令人担忧。

3建议与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水文化论坛”为契机,大力加强水文化生态城市建设,为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市”做出贡献。

3.2实现信息化管理

1)对农村供水、城市供水水源地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对水量、水质、水压实施远程监控。

2)对关键闸及县乡边界闸进行更新改造,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3.3完善管理体制

1)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2)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确保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不突破。

3.4全方位应对水危机

1)以治水模式的转型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工作中,既防御水旱灾害又规范人类自身活动,既开发利用水资源又维护水生态平衡,既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空间,从对大自然的无序开发、无限索取向合理开发、节约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对用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做出调整,减少新建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

3)做好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配套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管理水资源。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水生态;水生态制度

一、生态文明法律保障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当进入20世纪后半叶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统计,占全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内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起航点和推进器。建设生态文明与河流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水生态制度的建立

(一)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德国和美国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生态补偿制度。90年代末期, 流域治理领域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重点指向流域源头地区、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1】。环境资源法学所研究的流域生态补偿应是指为恢复、维持和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流域资源受益者对导致流域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或利用者征收税费以及对为改善、维持或增强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而做出特别牺牲者给予经济和非经济形式补偿的制度。

(二)生态环境水权

生态环境用水权是指有关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切权利的总和,也具有一般水权所包括的3 种权利(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

从国外经验看,生态环境水权通常由政府机构监管或由专门成立的非政府公共机构享有。从海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分析,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分配为调整界定初始水权、确立生态环境用水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三)水生态安全保护制度【2】

他们才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个人的目的。水资源在具有无可重要的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水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功能相互依存、影响。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维护金融业稳健发经过诸如登记审批等法定程序,美国、加拿大、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分别制定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紧急处理法律。1993年5月1日欧洲委员会的《关于补救环境损害的绿皮书》,其中涉及到了连带赔偿制度补救环境损害问题,同时又积极地致力于防治污染长期机制的建立。

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相关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经验,完善现行流域突发性水污染应急法律机制,来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四)水污染收费制度

1.收取污水排放费

德国于1976 年制定并实施《排污费法》,1994年重新进行修订。德国对水污染的控制是卓有成效的,其出彩点,也是重点和关键点是加强对水污染源的控制。

2.环境税(水污染税)

德国于1998年8月25日修订的《废水纳税法》规定废水排人水域要缴税。

1970年, 荷兰政府颁布了《地表水污染防治法》, 其宗旨在于防止对地面水资源的污染。还有美国、英国等,这些国家在水费的征收中也都包括了排污费的征收。【3】我国目前尚没有水污染税制度,在借鉴问题上,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实行的“绿化税制”无疑为我国制定水污染税法提供了模式。

4.押金制度

挪威是世界上较早实施绿色押金制度的国家之一,德国政府2003年1月1日起实行绿色押金制度。我国目前尚无绿色押金制度的实践,曾经有个别城市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但都未能成功。因此,不论从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还是从我国环境立法的导向来看,都很有必要在我国建立该项制度。

三、水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的构建

(一)中国水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的构建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法律【4】。

从2010年3月1日起,《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将正式开始施行,它是一部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它是全国第一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2008年3月20日,由京阳环保公司独家承办的“首届中日环保水生态交流会”在举行,会上,中日双方就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针对中国目前水环境危机与污染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交流,并联合发表了《改善水生态环境宣言》。

(二)国外水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的构建

1.美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历史就是一部环境保护法制史,法制贯穿于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切工作。从最初的主要依靠不成文法、零星制定成文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了到现在的制定大量成文法、建立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以保护生态环境。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是由这三方面的法律构成,包括《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安全饮水法》《固体废弃物防治法》《濒危物种法》《防治污染法》《海岸带管理法》《森林和牧场可更新资源规划法》等。

2.日本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以《水资源开发促进法》为龙头,主要包括《水资源开发公团法》《水源地域对策特别措施法》《河川法》《特定多目的大坝法》《电源开发促进法》《工业用水法》《水道法》《水质保全法》《水质污浊防止法》等。

3.欧盟

欧盟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是借鉴于各国水法基础上进行的,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在16世纪就制订了水法。1975年欧共体就对提取人类饮用水相关的河流、湖泊制定了《地表水法令》。2000年欧盟根据25年来各类法令实施结果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颁布实施了《水政策领域共同体行动框架》,使其成为新世纪欧盟指导各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根本大法。

4.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制订水法的国家。二次大战后,颁布了一系列与水资源管理有关的法令,如《河流洁净法》(1960年)、《土地排水法》(1961年)《河流防止污染法》(1961年)、《水资源法》(1963年)、《运输法》(1968年)《农业法》(1970年)、《蛙鱼与淡水鱼法》(1972年)、《水法》(1973年、1983年、1989年)、《污染控制法》(1974年)等。

参考文献

[1]魏山峰,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6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文4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度挖掘蕴藏在“社会主义”中的“制度优势”、“生态潜力”和“正义属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也是政治(主义)优势问题。我们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着重把握以下三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的价值

“关联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挑战日益严峻。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子孙后代,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生态文明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人类理性反思的产物。当代人逐渐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都必须以生态系统和谐为前提,没有人能够否定,阳光、空气和水是一切崇高价值的自然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这一基础与社会制度直接相关。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是怎样的关系?如果要弄清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是怎样的关系,首先应分析两者有没有价值上的“关联点”。我们先从生态文明来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生态文明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宰制自然的想法和行动,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自觉进行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主从的“主奴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而导致的恶果,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接下来我们从社会主义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超越和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可见,这一价值诉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契合的。其实,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杞人忧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具有极端的现实性和迫切性。虽然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付出了沉痛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代价,我们的山、水、土地、空气、河流、海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甚至已经到了危及生存的地步。其实“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一些增长和发展导致了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受到了威胁。当前和今后应抓住“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面对严峻形势,我们一定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反思导致生态危机的主因主要在于人类的活动。2007年2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巴黎发表的评估报告指出: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有九成的可能性是来自人类的活动。这提醒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人的活动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①“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②恩格斯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③所谓报复就是“每一次的这种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度。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改变态度、观念和行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鄙行为的奴隶。”④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一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当前,中国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人民大众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此,必须运用“关系思维”和“系统思维”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能分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由上表可见,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必要“一环”,如果人的实践活动不尊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必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最终直接危害到人自身。具体而言,“万物息息相关原理”表明了人与生态系统的复杂且微妙的关联,告诉人们要有“联动意识”;“万物皆有所终原理”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奥秘,告诉人们要有“循环意识”;“大自然最了解它自己原理”告诉人们要有“平衡意识”,自然具有回归生态平衡机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原理”则警示人们要具有“补偿意识”,从自然中攫取的一定还要重新回到自然中去。归根结底,人的物质代谢过程(不管是个体生命层次的物质代谢,还是群体层次的物质代谢)与生态息息相关,也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生态面前,没有人是例外的,由此,“物质代谢具有环保意涵”,这可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社会主义倾向”。⑥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个地球人的共同责任,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二、资本主义批判:生态学的战略

“制高点”当前,“资本逻辑”依然是生态问题的“总根源”,因此“资本主义批判”就依然是生态学的战略“制高点”。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正是对资本主义及其“资本逻辑”的最深刻批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逻辑”主导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紧张问题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对于人的“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的戕害,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双重伤害,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资本逻辑。“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超前过度消费”导致金融危机和政府财政危机,“大量废弃”导致环境危机和生态灾难。从总体上看,生态学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它既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又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它强调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的掌握。因此,全面掌握生态学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即是破解“富人”与“穷人”之间矛盾的现实之路,又是解决“强者”与“弱者”之间冲突的一条可能之路。

工业革命既是当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也可能是走出危机的现实出路。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这正是生态危机发生的直接根源。从16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确立和发展,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无限地向自然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到了20世纪爆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人类成了自然的“主人”和“敌人”。“走老路按西方工业文明模式发展,已经没有出路,需要依靠自己的经验,不要跟着西方工业文明模式走,需要实现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建设生态文明。”⑦当前,人类正迈进“第三次工业革命”门槛,中国转型发展更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抓住“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努力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路来。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建设生态文明,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具有深远影响。从哲学视角看,人与自然主要有三种关系样态:一是基于“劳动———主体性”,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样态;二是基于“交往———主体性”,自然是主体,人是客体,这是“自然中心主义”样态;三是基于“审美———主体性”,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自然既是客体又是主体,这是“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样态。当代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努力建构“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这无疑需要我们汲取生态学思想。当前,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发展到“生态时代”。生态时代的任务主要是要解决工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生态与经济不协调的矛盾,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两型社会”建设还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和制度缺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制度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制度支撑。中国发展不能沿袭西方未端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而应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克服工业文明生产方式的弊端,这需要从制度、技术、文化等角度转换发展理念。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科学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内在要求,事关人民福祉和中国永续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为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创新点”

如何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些问题是作为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绝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落后-发展-资源需求-环境崩溃”的绝路,而要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生态文明概念”早就提出了,但“生态文明建设论”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创新。生态文明决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现实的生活诉求、客观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论”的根本任务是调整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减损工业文明的扩张性品格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当前,在人类正迈进“第三次工业革命”门槛之时,中国“转型发展”更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抓住“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争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有所作为,形成“先发优势”(所谓先发优势,主要是指先发展者能够更好地抢占发展先机和制高点,制定主导发展的游戏规则和引领时展的规范)。这需要中国发展的引领者、决策者和实践者自觉进行“头脑风暴”,转换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所指出的:“传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有助于中国理解、融入和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⑧在里夫金看来,人类将在18世纪60年代以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初以汽车大规模装配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正日益进入以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和数字服务三者相互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发源于美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在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必将从根本上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应看到,一个涵盖13亿人的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如果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巨大贡献。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三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显现,呈现“时空压缩”特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环境压力还在增大,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一些地区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因此必须增强危机意识。面对严峻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紧张关系,十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其实,发展与环境并非水火不容,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发展”。如果以现有发展模式发展,环境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转变发展模式,走转型升级发展之路,生态危机会逐渐得到消除。“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传统发展的实质。发展不应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⑨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创新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自然观上,人们的哲学观与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目的’,经由海德格尔对他称为‘座架’的技术的本质的批判,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在这个观念发展的历史期间,自然还是原来的自然,只不过由于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事实,引发了人们对这种后果的负价值判断,从而导致了人类自然观的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文5

[关键词]生态城市 文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44-04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得各国日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1970年以来,丹麦GDP保持稳步增长,能耗基本持平,18%的总能源利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30%的电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未升反降。2008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生态城市大会,提出生态城市是指一个生态发展良好的城市。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要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应遵循生态的原则,要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水平和生活质量。生态城市建设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为下一代人发展考虑,实现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众多企业、机构和国家中被采用,其原因是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希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内涵很丰富,既包涵了自然生态,也包涵了社会生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讲,核心是主体与周边整体环境的关系要和谐。“生态城市”则是指按照生态原则,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聚居环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关注生态环境的城市居民总比例高达近75%,有的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生态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发展,正确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充分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城市发展模式。各国在城市的设计、管理和使用方面达成的共识是,城市的发展必须符合两大趋势的要求:一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地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城市要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因此,城市的新建筑和基础设施,新的社会与文化机构建设也都要满足这两大趋势的要求,并且不能再继续扩大对自然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害。生态城市建设包括诸多内容,如生态景观修建、采用可持续的能源、人居环境生态化和环境教育,等等。人们在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注重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生态城市文化是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人们长期创造和发展;它属于历史范畴,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也体现一国城市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等等。生态城市的文化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重视区域间协调发展。它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日趋深刻。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革,要求当前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建设与发展生态城市文化,树立生态城市的理念,从而使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文明意识的增强,可以激励人们建设高效、低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在生态观念、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形成广泛的共识,积极主动进行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不损害群体生存环境和其他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科学健康的城市发展理念。不能只关注经济的积累,更需要关注城市文明的建设。城市发展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的增加,更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应该从增强人的文明意识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分析。解决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城市病”,如生活拥挤、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根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没有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如城市的交通拥堵不仅仅是因为车辆增加,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不遵守基本交通规则造成的,像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不按交通标志行驶,等等,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遵章守法意识低下,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埋下很多隐患。一个城市交通文明的发达程度,除依赖交通法规的约束外,还要依靠每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再如,人们在购车、购房等方面追求奢华思想,使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充分利用,影响着城市科学、合理的发展导向。还有。城市里随地吐痰、公共场合抽娴、乱贴纸质广告、乱扔垃圾和不文明用语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城市中的一些公共环保设施遭到人为破坏,等等。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和文明进步程度不仅仅体现在楼宇、道路等硬件的建设上,更体现在居民的精神风貌上,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所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国际上对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都进行了不少探索,这为我国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

(一)库里蒂巴市积极宣传环境教育

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目前世界上被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比较成功的典型。该城市积极改善环境并保护文化遗产,尤其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教育对象从儿童开始,甚至在免费的环境大学对市民提供环境教育。该市1/3的市民骑自行车上班,降低了污染,居民也锻炼了身体,使得该市在交通发展方面为生态城市发展奠定基础,在降低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方面实现了双赢。

(二)日本政府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理念教育,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经过多年实践,日本政府陆续开展了环境教育宣传的多种活动,比如,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等等,甚至使家庭消费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相联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居民不仅积极参与自己生活周边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还参与城市环境规划,这使得城市的设计与管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且民众的环保意识更加强化,热情更加高涨。民众参与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日本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新西兰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课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西兰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环保的责任感。社会舆论指出,环境教育是实现新西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新西兰资源管理法案的基础。在新西兰,人们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积极开展生态城市文化教育,开展生态城市的文化宣传,促使城市居民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从家庭生活、生产生活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各个方面,均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文化理念,践行生态城市建设,对居民进行生态城市文明教育,培养其自身的责任感。

生态城市是理想的生活居住模式,既符合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要的、科学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文化理念内涵丰富,如在生活方式上,倡导资源节约,理性消费。减少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等现象。在生产方式上,主张低耗、低排放,将资源有限性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始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在行为规范上,倡导生态文明,自觉坚持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走向更加成熟,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生态城市文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帮助民众树立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可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贯彻群众路线,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生态文明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它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的城市建设的思想观念,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推动力,它可以渗透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是多途径、多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文化,引导民众改变落后观念,树立先进意识。城市生态化就是要突出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状况、城市美好形象,它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人们生存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更加合理与完善。生态城市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工作,共同规划设计。

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推行生态技术。生态技术是人们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技术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的。它的普及与应用,既可以保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能够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因此,普及使用生态技术,选择合适的场所,建立有效的生态技术培训与宣传机制,使自觉使用生态技术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是促使学校、机关和社区等组织机构参与环境教育,积极创造生态城市文化教育机会,扩大社会影响。应该强调人人参与,要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居民的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调动各经济主体力量,多方位、多种形式、多途径宣传生态城市文化知识,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倡导城市生态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氛围,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四是制定和落实生态政策。生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要综合考虑生态学、经济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同时,要结合实际将相关技术予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它的核心是通过利益均衡机制来实现政府与公众行为的一致性,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政策的设定,既要考虑城市发展需要,也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既要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目标的关系。因此,只有在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上建立一种生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推动机制,才能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才能更加重视人与生态协调发展,深化对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理念的认识,将生态学思想向经济政策、城市发展政策渗透,加快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意见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比较独立的艺术类型,主要分为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两种,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关系到环境质量,所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生态文明观为依据,进而构建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并最大限度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生态文明观概述

随着经济和计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工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导致人类的生活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那么,生态文明观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内容[1]。生态文明观其实是一种动态的思想,当生态文明观发生变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发挥主导作用。当然,生态文明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有着必然联系,在生态文明观下,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而且要循环使用,最大限度的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在生态文明观的要求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减轻投契废弃物,降低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从而有效控制污染源。此外,在生态文明观下,还要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无论在建筑还是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应当遵循生态文明观,进而有利于社会的良好发展,人类的生产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二、生态文明观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状态,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保持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设计具有特色,而且必须降低对环境的破坏[2]。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当是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以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所进行的使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实践活动。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一定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第一,以回归自然为根本。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即便是面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建设具有生态性的生产环境,设计师们应当将充分运用自然表现手法,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从自然角度出发,将自然和环境因素等整合在一起,进而设计出具有生态性和舒适性的现代环境。第二,遵循人文内涵原则。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期间,不仅要体现生态化下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遵循人文内涵原则,在设计时,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进行开发和应用,也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内涵,将现代美与古典美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进而突出人文内涵,使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内涵得到有效体现,并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呈现自然美,最终确保现代环境艺术作用的韵味得到提升[3]。

三、现代环境艺术在生态文明观下的设计实践

1)现代室内环境艺术在生态文明观下的设计实践在将生态文明观渗透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结合建筑结构和生态文明观,设计出适合人类居住而且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进而实现在室内装修时简化过程,而且在室内装修时有利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4]。在进行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一定要将最大限度的节约装修材料。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保证设计的室内空间环境适宜人类居住,而且尽可能减少装修材料的使用,那么,设计师在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就应该创新设计,设计出使用的装修材料少而且又能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的新造型,认真落实生态文明观。此外,要使用安全的装修材料,确保环保系数符合要求,避免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当前,安全无害的室内装修材料有藤和竹等,使用这些材料可以降低室内环境污染系数,并为人类打造健康的生存空间。2)现代室外环境艺术在生态文明观下的设计实践在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融入生态文明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合理的运用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短缺是面临的比较严峻问题,所以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时,一定要节约土地资源,对于存在的空余边角地带,一定要在设计时将其充分的考虑在内,将空余边角地带设计成小草坪或者是花圃,这样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优化了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5]。此外,在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时,还要对环境进行系统的规划,通过借助于喷泉、山石和植物等,进而营造出具有自然化的生态环境;其次,尊重当地动植物的自然属性。在设计室外环境时,必须是在充分了解在当地动植物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再提出设计方案,从而使得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在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应当对环境环境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而且最大程度的尊重栖息动物,避免对其生存环境造成破坏,进而使得栖息动物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同时,确保其成为景观设计中的特色,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稳定发展;最后,降低设计成本。在生态文明观下,对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时,还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设计成本,在选址上一定要科学,而且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和土地,防止出现材料和其他资源浪费的现象,在保证设计内容新颖的同时降低设计成本[6]。

四、结束语

在经济、科技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在对环境进行艺术化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引入了生态文明观,使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自然和谐发展。总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其中,是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能适应自然生态规则、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且唯一的手段。

作者:李冬 单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宋霞.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5(2):78-78.

[2]侯约辞.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3):72-72.

[3]王思天,吉鹏.浅析生态文明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4(12):150-150.

[4]余玲.浅析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金田,2015(8):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