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建设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建设意见范文1
《意见》了该办*年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大力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实施中的应用,改进审计实施手段,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对审计业务的科学管理,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升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强审计数据库建设,为审计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确定15项主要任务,涉及计算机审计、日常运行与维护、金审一期工程建设、审计专家经验库软件开发、协助审计署完成审计专家经验征集评审、人员培训、信息化考核和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计算机审计和人员培训成为该办*年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计算机审计,《意见》了五条保障措施:一是审计中注重推广运用《数据采集分析》、《通用审计系统》、《企业审计软件》等已有审计软件,并结合EXCEL,ACCESS,SQLSERVER等通用软件,积极开发审计实用型软件或程序;二是实施中注重计算机审计的系统性,逐步建立起各行业审计体系模型,使审计经验不断模型化、程序化;三是将计算机应用与贯彻执行审计署6号令相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四是以审计署即将完成的《审计实施系统》为契机,做好该软件的推广运用工作,实现对审计组织管理的科学化;五是计算机审计处人员加强对内部资源的整合,除安排一人负责网络及设备维护外,其他人员按照业务处的需要,采取对口支援与保重点相结合的办法,参与有关项目审计,协助解决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审计思路实现等技术性问题。
信息化建设意见范文2
一、继续提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李金华审计长在2004年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当前“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加快审计事业发展,实现审计工作化,必须不断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近些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和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对如何运用审计信息化手段,如何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适应和促进审计信息化进程等上,依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并导致了各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克服阻力,树立起适应新形势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新观念。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要从过去的各自独立开发,分别,转变到全国总体规划,优化结构,整体推进。在评价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准时,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是否具有自行开发软件的能力为衡量标准的观念,确立重应用,重发挥信息技术对提高审计效率、质量和作用的观念。在审计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方面,要确立全国审计系统“总体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分工协作、加强指导、分步实施、勤俭节约、严谨细致”的方针。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要从过去单项业务和局部管理的需求驱动,转变到要符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需求和审计工作的。过去审计软件的开发,主要是依据单项业务和局部管理的需求来决定,或是依据新的单项业务和局部管理的需求来决定。这种建设思路造成了业务之间不能协同,业务和管理之间不能融合,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最终造成了重复开发,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的整体需求,按照能适应信息化的新型审计方式和审计管理方式,来确立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审计信息资源的利用,要从过去局部的、地域性的,转变到能在国家审计系统总体范围内乃至与国家政务之间实现共享。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信息资源的利用也还只是局部的。在各级审计机关的纵向和横向之间,以及审计系统内外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也还很低,甚至是空白。当前,我国国家审计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审计工作面临的主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不灵、资源不活的状况已经对审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资源,全力建设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实现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审计信息化的人才建设,要从过去重少数人培养,转变到改善国家审计机关的整体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提高全体人员信息化知识的素养。在信息化硬件环境基本完善之后,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和审计管理,又掌握信息化技术,具有信息化思维能力的审计人才,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注意防止实行“精英化”策略,防止只注重培养个别尖子人才的倾向。事实说明,这种做法是权宜之计,不能解决长远问题。近来,这种做法的弊端已经显现。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思路,在提高大部分审计人员和审计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业务骨干,使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和审计事业发展有一个比较坚实而且长效的基础。
二、搞好审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立项
审计署组织编制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指导书》(全书三册,共180万字,已印发至地市以上审计机关,以下简称《指导书》)提供了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规划、金审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的简本和范本。其中,审计署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各地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执行。在做地方金审工程立项工作时,可使用《指导书》所列各类立项报告。
各地审计机关要按照审计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搞好本地区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审计署组织的金审工程二期建设立项报告完成后,以及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的新规定出台后,将及时提供给各地审计机关。各地在使用上述文件时,要根据审计署的统一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与本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搞好信息系统的规划和立项工作,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工程。
三、搞好工程建设的政府采购和招标工作
《指导书》提供了金审工程的工程、货物、服务的招标和评标范本。各地审计机关在参考使用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级政府关于政府采购和招标工作的有关规定,参考范本提供的和样式,侧重注意政府采购和招标工作的法定程序、招标书的商务和技术要求、评标的纪律要求和技术设计,确保各项政府采购和招标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和公平。同时,要根据招标项目的需要,确定咨询、设计、集成、监理、工程和服务等供应商的资质,确保各项招标的质量和工程、货物、服务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四、搞好工程建设的方案设计
《指导书》提供了中央金审工程的应用系统和系统(安全系统待发)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集成方案(简本)和单项工程的设计范本,各地审计机关在实施工程建设时要参照执行。
中央金审工程的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以及系统集成方案,是2002年工程启动时的版本,其内容在实际建设中有所调整。各地审计机关要按照总体设计框架和主要内容,规划设计好本地区的审计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审计机关的局域网组网设计方案、网络布线设计方案和机房设计方案,是审计署对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实施局域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地审计机关在参照执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其中,省级审计机关建设计算机机房时,要从功能和面积上考虑到:审计内网、审计专网和审计机关门户网(因特网)的需要;审计内网、审计专网与审计署和下级审计机关的接入网的需要;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联网审计的接入网的需要;网络监控、系统运行、数据中心、数据室、备份中心和各项保障措施的需要。
计算机机房的保障措施包括:供电系统、消防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新风空调系统、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机机房的楼板承重,以每平方米不低于500公斤为宜,特殊部位还要适当增加。
网络布线的设计方案、线路材质和施工工艺,要按照国家关于涉密和非涉密的要求来严格实施。网络布线的信息点设计,要综合考虑岗位需要、“三网”需要和公共信息点需要,并根据适当冗余原则来搞好数量和布局的规划设计。计算机机房和网络布线的基础设施,至少要考虑满足10年的需要。地市级审计机关和有条件的县级审计机关应参考省级审计机关的设计方案,但可以适当简化。
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对接方案,是根据国家政务网络规划和审计机关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在与省级审计机关协商基础上编制的,各地审计机关要参照执行。省级审计机关在做审计内网(涉密网)和审计专网(非涉密网)规划时,要考虑与上级和下级审计机关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的需要。我们建议,可以设计小的审计内网(部分人员使用)、大的审计专网(本机关全体人员使用),以便有效地与审计署的涉密信息交互,与下级审计机关非涉密信息的资源共享。中央和省级、省级和市县级审计机关网络对接、信息共享方案,将通过试点建设、经验、完善制度、逐步推广。
地市级与县级审计机关的网络对接方案,建议采用《审计管理系统》“1拖N”方案,即系统设置在地市级审计机关,县级审计机关部署远程终端,以便减少县级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和管理成本。少数省级审计机关(如西藏)和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也可采用《审计管理系统》“1拖N”方案,地市级审计机关部署远程终端。审计署将根据《审计管理系统》“1拖N”方案的试点建设情况,适时组织交流,以推动基层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
五、搞好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指导书》提供了《金审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金审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金审工程软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金审工程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制度,还提供了审计署特派办局域网建设指导书、局域网组网技术和方案指导书、局域网配电指导书、金审工程应用系统推广使用技术配置等规范性文件,各地审计机关要参照执行。《指导书》提供的特派办和地方审计机关工程所使用的管理性文件,可使用。
审计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管理,讲究。各地审计机关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局域网工程建设要按照审计署的各类指导书要求,结合本机关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组织规划、设计和实施。
六、搞好建设工程的标准规范
《指导书》提供了金审工程的应用系统技术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接口规范、审计机关组织机构编码规则、公文编码规则、审计计划项目编码规则、审计统计指标规范、被审计单位编码规则,还提供了金审工程的应用软件开发指南、《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等。其中,对于规范和规则类文件,各地审计机关在实施资源共享时要严格执行;对于国家标准,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对于应用软件开发指南可参照执行。
关于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和信息交换标准等细化要求文件和实施进度,审计署将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央和地方金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逐步建立和颁布。
七、搞好建设工程的验收
《指导书》提供了金审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文件,各地审计机关可参考使用。工程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务必严谨细致、严格要求。《指导书》提供的特派办局域网建设和工程验收、应用软件开发和验收的指导性文件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文件,各地审计机关可参照使用。
八、加强工程建设的制度管理
信息化建设意见范文3
一、平湖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网络系统介绍
平湖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系统包括土地承包管理和土地承包管理查询两大功能,全市共安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网络系统2个站点(市级),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客户端40个站点(镇街道级)。土地承包管理的功能主要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平湖实际,采用便捷的操作方式和多媒体技术,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情况登记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地块变动登记、合同变更、权证变更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主要由镇(街道)负责操作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查询的功能主要在各镇(街道)对权证、合同等资料录入后,通过计算机点击相关菜单,能快速、准确地查询全市任意农户的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权证变更信息,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全市农村土地承包情况的汇总和数据分析资料,此功能主要供各级领导、市农经局查询和管理使用。
二、基本做法
(一)统一思想、领导重视。*年我市根据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开展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年,全市又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嘉兴市的统一部署,开展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从而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地方因土地征用、土地整理等原因导致农户土地承包纠纷上升。通过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实施,对于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满足社会对农经工作的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树立农经部门的形象和权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市农经局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出具可行性报告,制定具体的项目建设方案,周密布置,落实专项经费,配备相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1名,迅速铺开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网络化管理建设工作,实现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新的突破。
(二)建立平湖市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督网络系统。*年3月我们按照省农业厅统一软件、统一科目、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的“四统一”要求,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平湖市农村信息中心为平台,采用全省统一的“*农村经营管理系统”网络软件,投资34万元,建立平湖市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管网络系统,该系统由杭州金安易软件公司组织安装并于*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平湖市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管网络系统涵盖市、镇(街道)二级的农村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及农经统计等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平湖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网络系统就是在平湖市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监督网络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土地承包管理软件,增加土地承包管理模块建立起来的。
(三)开发和完善土地承包软件系统。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软件系统是我们市农经局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投资10万元,委托杭州市金安易软件公司,成功开发出的软件系统。作为全省最早对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的县市,我们所使用的土地承包管理软件系统和农村财务软件系统比较,相对来说不够成熟,在使用初期,我们坚持边应用、边完善的原则,针对碰到的一些问题,及时与金安易软件公司取得联系,通过软件的不断升级完善,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软件系统逐渐趋以成熟。如:去年8月份,我们在进行农户承包权证数据录入的过程中,发现承包土地总面积数据的录入和承包地块明细中面积数据的录入没有平衡关系,录入错误的数据系统也给予认可,我们及时将这个问题反映给杭州金安易软件公司,金安易软件公司马上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确保了农户承包权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再如,最早使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软件系统只有农户承包权证原始数据的管理,没有农户承包土地流转情况的管理,而近几年来我市的土地流转正在稳步发展,*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4.6万亩,占全市家庭承包面积的13,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2.7万多户,占全市家庭承包户31,土地流转管理同样需要规范化和信息化,今年7月份,我们市农经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市土地流转现状,制定了《平湖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转包)合同》、《平湖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平湖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平湖市农户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申请》、《平湖市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变更合同》等6张土地流转文本格式,及时与金安易公司取得联系,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软件系统中增加了土地流转管理功能,并在黄姑镇试点使用。
(四)组织培训。我市在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按照建设要求,除保证必要的设备投资外,还注重业务操作员和系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年9月我们市农经局专门组织市、镇(街道)两级共32人到杭州,请金安易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市农经局组织镇(街道)人员培训3次,培训65人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金安易软件公司也先后十几次派出技术人员到我市各镇(街道)进行现场指导,同时我们市农经局的技术人员经常到各镇(街道)进行技术指导。
(五)数据录入。*年我市全面开展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年又在全市全面开展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至*年底,全市农户的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和承包权证发放率均达到99.9,村、镇(街道)、市三级分别建立了农户承包权证登记薄等档案,农村土地承包原始资料齐全,我们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从*年8月开始,全市各镇(街道)农经站组织农村会计服务部人员,部分镇(街道)还专门抽调人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进行数据录入,到*年12月底,全市10个镇(街道),137个行政村,1782个村民小组,88*4户承包户的承包权证全部录入电脑进行网络化管理,建立了平湖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数据库。
(六)建立与网络化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软件系统的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管理的操作流程,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确保网络的安全和数据信息的完整畅通,我们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并下发了《平湖市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管理制度》(平农经[*]67号),指导和规范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网络化工作。
三、成效
(一)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新模式。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网络系统的建成,标志着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的轨道,网络系统的投入运行,全面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强化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创新了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网络系统的建立,切实加强了农户承包权证的管理,强化了对农户承包期内承包面积增减或四至变动的规范管理,确保权证内容与实际的一致性,切实保护了农户的承包权益;进一步规范了农户承包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市、镇(街道)两级既有农户承包土地最原始的纸质档案,又有先进的农村土地承包网络档案。
(三)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的网络化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网络系统建成后,依托网络可快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传输,可通过上网,就能快捷、准确地了解任意农户的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和其他相关材料情况,使全市农户的土地承包情况一目了然,视同公安局管理户口一样方便,可随时在计算机上面查询,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的网络化管理。
(四)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统计工作的自动化。通过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网络,市、镇(街道)两级既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类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等业务,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了解本地区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及相关情况的详实汇总和数据分析资料,节约了三级管理工作成本,减少了工作差错,极大的提高了市、镇街道、村三级的工作效率。
四、建议
信息化建设意见范文4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法初探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rapid progress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normal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hospital the basic elements of modern management, But rapid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ee a lot of deficiencies, With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s continue to deepen, some ideas, knowledg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issues such as restricted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just these issues are resolved,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引 言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发展很快,已成为医院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以来,不少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为什么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会这么快速的发展,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重要性,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医院管理者把握改革的大方向,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医院减员增效,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已经成为对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基本要求,医院内涵的发展离不开医院信息化的支持,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内涵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必由之路,所有的医院都将在医院的改革下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自身来说,信息化这个工具和手段就会突显其重要性,它更是引发管理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动力,成为医院发展的促进因素。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概况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掌握了商机、掌握了财富,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为医院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能为病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对传统管娌模式的挑战。
最近数年,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经历了非典之后,我省医院信息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医院信息化进程明显加速,越来越多的医院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不少医院的信息化迎用水平已经打下良好基础,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已经建立不同规模的HIS系统,已投入实际使用,并取得较好的实际迎用效果。按照卫生部要求:到2008年底,各省中心城市的医院和60%的县级医院要实现信息化管理。按照规划,到2010年前,全国要建立10家示范医院。三级医院要有临床信息系统,如医嘱信息、数字化影像、医生护士工作站等;二级医院要初步实现网络化管理;并对中小型医院和农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都有要求。此外,还要分期分批培训人才。
2009年1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新医改方案,提出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疗改革。新医改方案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方案指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合)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迎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为了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于5月19日颁布《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6月4日颁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8月4日颁布《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如此高规格、密集地信息标准,在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还是第一次。信息标准是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的基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将进入新阶段。
当前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打好三个基础、建好三级平台、提升业务应用系统”。“打好三个基础”的核心是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的建设。第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居民健康档案。二是建立国家电子病历的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包括基于电子病历和医院管娌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三是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字典。只有打好这“三个基础”,才能推动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才能使我国信息化建设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各个业务领域的应用性,实现各级业务系统的数据采集、共享和交换。医疗领域信息化建设已达20多年之久,长期以来信息化在医疗机构中并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新医改方案,首次将信息化作为支撑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支柱,体现出国家对信息化在推动医疗卫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视程度,相信医疗卫生信息化必将迎来发展的。
二.存在主要问题
现实与前景,都在向我们描绘美好的一面。但遗憾的是,在医院信息化的道路上,重重阻力也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不少医院深层次问题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并直接表现为迎用层次低、安全性差、病人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均未得到明显改善等问题,医院信息化成效与前景并非一片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问题之一:系统应用面窄
目前,不少医院虽然建成了医院信息系统,但系统的迎用范围普遍有限,基本还是局限在门诊和住院收费等迎用,甚至就是用计算机取代算盘和计算器。有些医院虽然也实施了门诊或临床医生站,但医生仅是用来开开处方或医嘱,看不到像检验结果、检查报告和医学影像等诊疗信息,系统远未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对医院的医疗和决策有重大意义的PACS(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LIS(医学检验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和数据仓库等还没有得到普遍迎用。
问题之二:建设标准不统一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医院信息化在标准建设方面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如疾病和手术诊断等已普遍采用ICD-9或ICD-10国际标准,但医院卫生信息标准整体滞后于迎用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医院信息系统是遵循HL7医疗信息标准的,医院内部病人ID、各种诊疗和药品等代码均是自定义,病人在各个医院之间的就诊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由于没有标准化接口以及诊疗和价格代码,医院为了实现与医保中心的信息交换,只好编制专门的接口软件,一个收费项目往往要对迎不同医保中心、不同医保类别的10多个收费项目。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不仅直接增加了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成本,更进一步阻碍了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问题之三:建设欠缺总体规划
有些医院对数字化建设也比较重视,购买了不少价格昂贵的设备,如高端服务器、交换机和海量存储设备等,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建成了门诊信息系统、住院信息系统、LIS甚至PACS等,但由于缺少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导致各系统不能有效融合和集成,各系统独立运行,医院内部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和利用。虽然医院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但系统的迎用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多年来,医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又苦于信息未能有效集成,无法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效地决策支持。
问题之四:信息不能共享应用
经过多年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不少医院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普遍不高。虽然医院信息系统也有像综合查询和医务统计等对信息利用的软件模块,但都是一惟浅层次的利用,还不能做到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从而对决策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还鲜有医院开始迎用数据仓库等智能技术。同时,医院的信息只能在医院内部得到利用,病人还不能通过像网站和短信等公共信息平台合法获取相关信息。为了得到检验结果,有时病人要往返多次才能得到,化验单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换言之,信息技术并未有效改善和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
三.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H1S系统没有成品,它必须在迎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更新、不断充实。
2、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相比,医院信息化有其鲜明的特点:医院的信息管理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信息贯穿整个信息系统:医院业务类型繁多,管理复杂,各业务项目之间数据交换频繁,医院信息化还未有一套通用的规范、标准及法律依据,这增加了与院外数据交换的困难,且使得一惟迎用项目因缺少法律依据而难以开展。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应关注的主要方面
医院网络及安全系统总体解决方案;医院临床移动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医院实名网络预约挂号;医疗保健远程解决方案;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解决方案;3D病例数据仓库系统建设;医院虚拟化(数字化医疗)技术迎用;医院信息系统优化整合;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医信息化系统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五.建设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1、成立医院信息管理小组,统一规划及组织。
由于医院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向临床迎用阮入发展,其建设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解决方案提供商也越来越多,因此在系统建设完成及上线时便迎成立信息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科主任或计算机爱好者为成员。新系统的开发需要他们帮助论证和审核可行性,他们往往能提出非常有意义的建议和意见。新系统的试用阶段他们是非常好的程度测试员,对于一惟细节都能考虑得非常周到。随着系统的日趋完善,他们逐步掌握了软件的使用,对系统比一般人有更深的理解,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常常能帮助科室的人解决操作中的很多问题,能很好地与管理员交流,帮助查出原因和解决问题。
2、做好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商及监理公司的选择。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选择适合医院管理及发展的系统集成商及工程监理公司。如何挑选合适的商家呢?除了要考虑公司的实力,考虑软件是否适合本医院以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公司提供的售后服务。无论软件做得多么完善,系统运行过程中必定会发现漏洞,在迎用过程中医院必定会提出很多新的需求,这些都需要公司的支持。所以在购买软件前必须了解公司的售后服务是否周全,并要求公司提供一份完整、具体的售后维护服务的协议,对其售后服务协议各项条款都满意了再签订购买合同。这样才能保证在日后的迎用过程中及时解决碰到的问题,保证在需要进行迎用的扩展时很好地得到公司的支持。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与建筑、水利、交通工程不同的,依法设立且具备相迎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自2006年1月以来,我省政府及相关单位系统集成工程等工程建设中智能大厦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软件、机房、安防监控等项目,开始实施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2000年4月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93号《江西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指出:省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单位迎当根据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职责。第三十三条:省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项目建成后,迎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其它有关规定,由项目法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第四十条项目法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依法处罚;对负有直接责任和行政领导责任的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韧……
六.不按规定实行监理制度的
2002年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通知》([2002]47号文件)要求:“对信息化工程实行招标制、工程监理制”。
2002年国家信息产业部制定和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2002]570号文件),鉴于信息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程技术含量高、工程时间紧等特点,为进一步规范工程设计及施工,要求:“信息系统工程必须实施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
2003年9月28日江西省信息产业厅下发赣信信〔2003〕8号文《关于转发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揭开了我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的一幕。
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信息工程监理作为批准保留的500项行政许可项目之一。2005年5月1日国家标准化委正式国家标准《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GB/T.1-2005)。
2007年10月15日江西省发改委下发赣发改高技字[2007]1334号文件“关于印发《江西省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经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定我省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实行信息工程监理制度”。从而促使我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走入正常实施轨道。
由此可见,在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实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制度是极为必要的,也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效率、工程质量、技术性能的可靠保证,也为工程项目技术检测、最终结算验收及今后审计打下良好基础。
1、制定严密、详尽、可行的系统建设及迎急方案。
建设及迎急方案迎根据事故等级及业务种类(即子系统)来分别制定。第一等级是最高等级的事故。系统整个瘫痪,工作站也无法使用,这时所有的工作完全依靠人工,方案迎包括人工操作的准备、人工操作如何迅速开展以及如何准备原始数据,以便系统恢复正常时进行补登。第二等级是服务器当机或某个区域与主干网络中断,这时工作站还能作为单机使用,使用单机来处娌业务一般只是针对药房划价的迎急。最后便是服务器及网络都正常,工作站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当然最好解决,我们备有几台备用机器,随时可以装上使用。方案制定出来后,迎对操作员进行培训,并进行几次预演。
2、做好系统硬件维修维护外包。
定期进行硬件的检修及维护工作,并做好维修记录,还可以将硬件维护外包。系统逐渐扩大以后,取定期做机器日常保养和检修的办法,将故障发生率降到最低。每次做了保养及检修后都要做详细的记录。外包给本地的计算机公司时,合同要保证发生故障后必须第一时间到现场。
3、加强措施保障,开发和使用系统监控软件。
系统监控程序,能实时监控数据库的信息、服务器资源利用信息、当前用户信息、迎用程序使用情况及系统锁的情况。通过这种程序,我们能非常清楚地掌握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
结 语
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院领导的认识问题,每位院领导应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正确和完整的认识,只有医院领导真正重视了,信息化小组的成员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要有一个固定的会议时间,要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让每个成员真正参与进来。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小组应该有一半以上的医院领导参加,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是由国务院总理亲自担任组长,医院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完全可以由院长担任组长,并定期召开信息会议,讨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要解决的问题、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以及对原有目标进行适当调整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薛万国绿色IT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 中国计算机行业网 2010-06-21
[2] 陈路伽郭学志我国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医药管理2002(1)
[3] 孟翔燕王 滨曾 蕾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医药信息化 2008(24)
[4] 刘长生施 伟袁 姗浅析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及未来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35)
信息化建设意见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政府管理会计 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动政府管理会计等工作。在2009年4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中提出“财政部及各地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积极构建统一的会计相关信息平台,促进会计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提升政府监管效能”。而2014年10月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更强调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效能的有效发挥”。加快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将势在必行。
一、金坛区政府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变革和发展。金坛区政府预算单位自2002年普及会计电算化,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上提高了会计数据计算和文字处理的工作效率。但由于电算化会计属于单机工作,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只能由单个计算机完成,使得计算机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2007年我区引入了用友R9财务管理软件,政府会计实现了网络信息化,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由网络上的不同的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例如,财政部门可以在财政内网不同工作站上的账务系统客户端同时录入凭证,信息化系统将自动存入到同一服务器上,保证了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和数据存储的统一性,增强政府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提高了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
2010年年底财政部提出2011年各部门大力推进和全面深化财政国库各项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健全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并实施动态管理、加强用款计划管理等系列改革,2011年我区作为江苏省财政部门的试点地区,与省用友软件公司密切合作,率先启用了财政一体化平台。此平台以坚实的大数据为基础,快速传递会计信息,对科学的预算和决策、提高管理效能具有基础支撑作用。向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发展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二、以信息化建设促进政府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将管理会计和财政财务职能、业务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创新我区财政管理模式,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财政一体化平台建设基于信息化管理,为我区政府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起了支持作用。
(一)以统一的信息平台为依托,整合数据资源
财政部在2016年6月《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中提出“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实施”。财政一体化平台运用了大数据理念,以统一的信息平台为依托,整合了政府会计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日常业务工作,即将账务处理系统、电子报表系统、工资统发管理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用款计划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等整合在一个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内,数据统一管理,功能更为强大。
财政部门通过财政一体化平台的预算指标管理系统给各预算单位下达年初预算指标;各预算单位通过浏览器连接到财政内网登录平台编制用款计划、形成用款额度、支付各项开支;财政参与其中,进行审核监督;月底各预算单位自行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整个流程的数据则统一存储到财政部门的服务器上,整合了全区的财政数据资源,为财政提供单个信息系统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信息,夯实了政府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基础。
(二)提升工作效率为前提,保障政府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一体化平台的运用,由原先用友的R9系统客户端(CS)模式转变为浏览器(BS)模式,操作更为简便;不需要在财政内网的各工作机上安装客户端,降低了维护成本;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随时查看财政和会计状况,增强了政府会计信息的时效性;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政府会计信息的每项变动,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政府会计即时处理能力和实时监督能力,提高政府会计的工作效率。
财政一体化平台信息系统遵循政府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将整合的全区财政数据资源,通过报表形式加以分析,形成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的有用信息,有效保障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从而使得政府管理会计实践发挥价值创造作用。
(三)规范政府会计行为,提高政府管理会计效能
政府管理人员通过对信息使用者在平台信息系统中的操作进行审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实施风险把控;在平台信息系统中提取有效信息,参照已定的绩效考核标准,加以对比分析,进行财政数据的绩效监督。
内控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双向监督,有效规范了政府会计的行为,财政监督工作质量明显提升,提高了政府管理效能,初步实现政府管理会计实践的目的。
三、不断完善财政一体化平台,创新我区管理会计实践模式
(一)进一步构建政府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内控制度
为了会计信息更快捷地汇总,具有更高的可比性,使信息达到充分地共享和有效利用,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政府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注重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标准设计、业务流程和账务处理标准设计、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的标准设计,将信息化条件下政府管理会计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形成标准的会计信息系统。例如财政一体化平台可以加入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模块,形成风险预警机制。年初预算中列入预算管理的项目,在使用期间,可以自动比对绩效评价的标准,一旦超出警戒线即时提醒项目使用者并上报给财政部门或者项目管理者,做到实时监控即时处理及时反馈。
在研究开发信息化体系的同时,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做好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各种内控制度的制定工作,借鉴企业管理会计中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理念和技术方法,通过事先识别、事后评估和事中控制的方法,防范业务及管理中的内外部风险。管理会计工作在财政治理中的应用,提升政府部门管理能力,做好政府预算和节约行政成本,力争高效实现政府部门的战略目标。
(二)进一步开发完善信息化系统,打造符合实际需求的平台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加强与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软件公司提出相关要求,让软件公司随实践发展不断进行系统升级维护,留好改造接口,开发设计出切合需求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我区财政一体化平台建设从2011年开始在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试点,逐步推向乡镇。在实践过程中,政府预算单位遇到技术问题及时与软件公司交流沟通,及时解决,保障业务工作顺利进行;软件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系统升级维护,逐步使财政一体化平台运行成熟化。为打造出切合实际需求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进一步开发完善。例如:为了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做到事先识别、事后评估和事中控制,财政一体化平台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加入部门预算管理系统模块,提取统发工资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编制年度部门预算。同时为了满足预决算公开的需要,可以参照部门决算的报表形式,形成统一的数据报表。同时按照省、市相关数据的统计口径,设计出不同的数据报表。加强相关数据报表的统一性,减少后期数据整理的繁杂和重复劳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
(三)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政府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抓紧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要将管理会计纳入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予以重点推进”,“各单位要重视加强本单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大力培养使用的管理会计人才”。政府会计信息化作为信息技术与政府会计相结合的产物,相应地对政府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和较高会计业务处理技能,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信息安全防范的常识等等。
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需要,我区急需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和会计管理技巧,又精通管理会计业务知识的复合型高端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政府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时组织管理会计知识、信息化管理等业务培训;注重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实践培训,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加强管理会计的交流合作,与时俱进,全面提升我区政府管理会计能力水平。
目前,我区的政府管理会计工作正在逐步有序开展。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打造切合实际需求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创新我区的政府管理会计工作深入实践。
参考文献:
信息化建设意见范文6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新医改政策提出了对医院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意见,在新医改之前,国家公立医院的资金依靠的是政府拨款,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是按照政府标准,导致医院对经济效益等利润问题不重视,工作人员人间也不存在竞争意识,导致近几年人们对国家公立医院的服务态度极大不满。新医改的提出,一方面旨在对公立医院的资本控制进行改革,公立医院将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实现信息化改革是必然趋势,而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核心工作之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可实现财务数据统一化管理,并且实现数据共享,对医院资金更科学的管理。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够
新的医改政策引导着医务工作朝着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医院的主要工作是治愈患者,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其缺乏一定认识。一方面,医院的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重视,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大部分医院没有进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记录和人工计算的方法,效率很低、出错率很高。总体来看,高层的医院领导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充分,基层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创新学习的意识,整个财务管理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只有少数医院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
2.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不完善
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不健全,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开展一方面需要有完善的法规机制来规范,另一方面需要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做保障。从目前来看,医院财务管理责任制、惩罚制度不健全,对于资金的收入支出没有系统的管理标准;另一方面,医院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科学的实施策略,对财务管理过程如预算、控制、审核等没有整体规划;另外,由于医院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不能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没有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结合。
3.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等复合型人才欠缺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重点放在了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的引进以及专业医务人员的培养,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应是涵盖计算机技术、管理知识、财会知识等知识的人才,目前的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财会专业人士,或是管理专业人士,综合处理财务管理并精通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人员较少,大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观念落后,没有创新精神,缺乏积极学习主动改造的意识,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严重制约着医院财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1.对医院财务管理树立新观念,重视信息化建设
新医改环境下促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首先医院的管理层应加深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在21世纪的今天,一切都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对医院管理层积极灌输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不能专注于医疗技术水平的管理,医院领导的决策对于医院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然后加强医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理念,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使管理人员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促进其创新学习能力。
2.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引进信息化管理设备
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的财会管理制度,对于各个医务部门的财务管理以及各个环节的财务管理完善各项制度,不留空子;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完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对于财务管理的效益、财务活动的筹划进行测评,通过统筹规划,发现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市场上研发出多种管理软件,根据医院具体的资金投入和财务情况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软件,充分考虑软件的安全性、功能性和实用性,保证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能无障碍的运算存储。
3.培养财务人员信息化技术能力,引进复合型人才
新的医改政策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人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的,一方面,医院应重视引进财务管理方面和计算机技术知识方面精通的复合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计算机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内在推力;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的不同岗位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根据其岗位工作的需要,进行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更熟练的完成工作内容,同时注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以及新技术的培训,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促进学习创新能力,在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总结
医院的宗旨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服务,由于公立医院的性质使其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新医改政策的提出,促使公立医院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加强对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打开了大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符合新医改的政策要求,并且为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改革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增强了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医院本身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郝燕玲.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