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范文1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情景教学法

现在小学教育中,为了回应新课标的要求,增强小学生对艺术的具体感知以及对本土文化艺术的深刻认识,在美术课堂中逐渐引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教学。民间艺术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增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使小学生热爱民间艺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想象力。

1 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我国民间的艺术传统流传了几百年,各个地区都有着其乡土气息浓重的民间艺术特色。这些艺术资源引入到小学美术教育中去,起到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作用。因为小学生处于大量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的时期,他们有着很强的记忆力以及学习能力和对外界的好奇心。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宣扬民间的艺术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文化的美好心理品质,展现了现代素质教育多元化的特色。

民间艺术体现的是民间对美的感知的表现。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并且大多都十分直观形象容易被理解。这些艺术特色源自民间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小学生通过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能够受到美学的启蒙以及感受并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通常,民间艺术是以欢快、明朗的形式进行表现的,它给人们展示的是无拘无束的、不带有功利性的思想,民间艺术通常造型简单、色彩丰富,这些特点也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喜好。民间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中通常使用当地特色的材料进行制作。比如纸花、泥人以及木偶等。

2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在我国新课标中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对当地的民间艺术以及民族特色和文物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并开展美术教育。因此在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增加民间工艺美术课。

江西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景德镇就位于江西省。江西有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例如:和合舞、采茶戏、江西傩舞、傩戏、瓷板画以及陶瓷艺术等。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舞蹈以及工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美术课堂,也有利于江西的民间美术教材的开发,突出了江西的地方特色。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传统,体验浓厚的风土文化情怀的方式,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极大改革。

3 走出课堂,走进传统

江西民间艺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民俗活动。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立足于实际的生活,对艺术有更加立体形象的认识。同时,立足于现实生活也是民间艺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例如,在教学中,石城县某小学在进行美术教学中就在每年举办灯彩节的时候带领学生去参加。石城灯彩在灯具的制作技艺以及灯歌灯调的选配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灯彩节上富有特色的灯具和具有传统民族风情的舞蹈,表现的是客家人的积极向上的民族风情。

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灯彩节,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简单的灯具,有意识的让学生走进社区去和那些艺术家进行交流,参加简单的节目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本土艺术的魅力以及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热爱。回到美术课堂中后,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在灯彩节上看到的、感受到的风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通过手中的画笔把自己能够想象到的画面画出来,把自己最喜爱的彩灯,亲手制作出来进行展示,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对本土艺术文化的认识。

该小学借助当地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传统,让学生自己实地感受本土的民族文化风情,并通过和艺术家的面对面交流,增强学生交流能力和对艺术的深层的认识,让学生根据自己亲眼见到的艺术场景进行手绘,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艺术品,锻炼学生对美术的立体感受和动手能力,并对本地的文化传统有了进一步的宣扬,让下一代对本土文化进行继承。

4 设计特殊教学情景,演绎传统

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民间艺术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本土艺术特色的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秉承“用文化的、历史的眼光设计民间艺术美术教学情景,演绎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让学生回归生活,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学习,深刻地认识民间艺术的发展和魅力,让民族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这种美术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现在江西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征。采用历史的文化的眼光去设计民间艺术美术教学情景是因为,从宏观的角度去看美术的发展史,那么美术发展史也可以堪称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民间美术也同样是一部人类宏观发展史。美术是情感的艺术,民间艺术在运用于美术教学时就需要进行情感体验,即演绎生活,回顾传统。生活是十分丰富的,丰富的生活能够产生创作灵感和激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通过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思维的发散,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同时引入当地的民间美术,并以此来体现美术教学的内容。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通过演绎生活达到传统文化的再现效果,开拓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想象力,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不同的学生对生活和美的认识不同,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多多走进江西的特色艺术魅力中,感受瓷板艺术以及傩舞的浓郁风情,按照学生自己的思维特点,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看法和想象力。

5 实践训练

在美术课上,教师的巧妙引导和科学讲解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理解能力和青少年具有相当的差别,因此在讲解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地让学生进行美术实践,让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学习。例如纤维艺术,在这项艺术创作中,学生能够进行实践学习,也能增加他们的创作灵感。学生可以容易地得到纤维材料,创作工具也十分普通,创作场地更不需要去专门寻找,普通的教室就可以满足创作需求。并且在课下,学生也能够自主练习,激发创作热情。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走进纤维市场,参观市场上丰富多彩的纤维制品,给学生讲解纤维制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增长学生关于文化艺术的价值潜在认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创作的热情和实践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深刻认识。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瓷厂,了解从白坯到成品的具体制作工艺,让学生亲手制作,教师讲解中国瓷器博大精深的文化。这种辅助教学法,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亲手制作也使得学生对瓷器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加了对瓷器以及瓷器制作工艺在学生脑海中的立体形象,有利于学生进行书面的绘画,对增加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6 结语

通过上述观点的讲述,可以了解到:民间艺术运用于现代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小学生创造力的产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也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通过走出课堂、走进民间艺术,积极地运用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民间艺术更好的融入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范文2

关键词: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传统工艺美术

目前,我国很多装饰艺术设计人员都会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对装饰艺术进行完整的研究,并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有效保证装饰艺术的应用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传统美术当中道家思想观念的借鉴

传统工艺美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具备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长时间的工艺美术发展历程中,很多传统工艺美术都能对现代装饰技术的教学活动产生较大的启示意义[1]。此外,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过程中,道家思想观念很长时间占据了工艺美术的主体地位,虽然我国的儒家文化对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影响最为深远,但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有可能对历史文化的形成产生较为强烈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设计理念,更是将道家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理念进行了完整复杂的设计研究。另外,我国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推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社会公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逐渐远离了传统因素之后,诸多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关系到众多装饰艺术教学理念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流对工艺美术的借鉴,更多的趋向于传统文化当中的道家思想理念,并希望从中获得有效的借鉴,提升现代装饰艺术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2]。另外,工艺美术对传统道家理念的借鉴呈现出较为多元的状态,诸多工艺美术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应用材料,都与传统的道家理念具备较强的相似性,因此,对传统道家理念与现代教学活动的兼容性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是提升现代装饰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二、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工艺美术借鉴的具体途径

1、提升对传统美术的理解

在装饰艺术的设计课程推进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的教学人员能够对传统美术具备足够深入的理解,使所有的教学细节都能有效的进行传统美术课程的渗透,避免产生现代教学活动较为枯燥的问题[3]。此外,在分析现代美术教学活动细节的过程中,务必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基础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贯彻,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扎实的传统美术功底,并将这些因素应用于美术学习活动中,以便传统工艺美术能够适应现代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另外,传统美术元素的应用必须有效的保证与现代教学活动的体系保持一致,使传统美术因素的积极影响可以适应现代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在理解传统美术各项理念的过程中,要合理借鉴传统美术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要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时间特点进行设计活动的规划,以便可以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色彩设计技巧和形态设计技巧进行整合,提升现代装置艺术的整体观赏性。

2、加强对传统美术技艺和理念的总结

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科学的总结,是保证传统工艺美术的各项经验和理念得到有效借鉴的基础。因此,要从现代装饰艺术的教学形式调整出发,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各项思想理念和工艺手段实施科学的总结,保证当前的教学活动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能够较为完整和全面,提升传统工艺美术的应用价值[4]。另外,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加工环节的关注,不能仅仅照搬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的绘画技艺进行现代教学细则的设计,而是要在深入理解传统美术工艺之后,将现代教学程序与传统理念相结合,增强装饰艺术实施过程中的美术风格独特性,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创造良好的机遇。可以使用案例讲解的方式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保证所有的美术教学活动都可以凭借固定的案例进行理念的传达,避免过于抽象的理论信息无法保证装饰艺术风格的一致。要在进行装饰艺术具体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将个性因素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为装饰艺术的教学创造更高水平的实践价值。

3、加强对传统美术应用内容的设计

美术内容的合理设计是提升传统美术理念和技艺应用价值的关键,因此,要从当前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当中进行经验借鉴,并且使后续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借鉴传统美术的实践方案进行处理,提升美术内容的实用性[5]。课堂的设计活动要充分按照内容设计的要求进行处理,为人物设计和物资设计提供良好的结构基础。在美术内容的设计当中,要严格按照装饰艺术的实践需要,对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加以应用,使教学活动的执行可以在造型等因素的有效影响下进行模拟教学活动的分析,以便装饰技术可以借鉴传统美术的操作手法进行新型实践方案的设计[6]。此外,要加强对传统美术领域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利用转接或迁移等多种方式,对传统美术绘画工艺领域的艺术手法加以应用,使后续的艺术设计活动可以完整的适应艺术拼接等多种技艺的处理要求,并保证所有的象征性影响都能在固有的造型体系影响之下实现美术技法的完善。

4、提升对传统美术风格的研究应用

装饰艺术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完整的结合艺术设计活动的要求进行处置,并且使全部的岗位设计方案都能与灵活的分工体系进行结合,增强美术风格控制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要对当前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情况加以分析,使后续的美术风格控制活动可以适应工作情景设计的要求,并使全部的情景设计方案都可以与工程的技术处理要求取得一致,保证合作机制的运行可以适应工程控制体系的运转要求[7]。在进行教育模式设计研究的过程中,要根据现阶段的工程承担性特点,对后续的合作机制运行模式进行控制,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创造科学的运行体系,提升传统美术文化的借鉴效率。可以根据现阶段的校企开发原则运行方案,对全部的合作机制运行特点实施研究,以便教育机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结合人力资源的控制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保证全部的培训活动都能的环境的合理控制之下得到高质量的运作。

三、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工艺美术借鉴的实践策略

1、科学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和内容

首先,要结合现阶段的装饰艺术执行规则,对所有的装饰艺术运行方案加以分析,使后续的技艺研究规划可以适应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此外,要根据现阶段的传统工艺控制准则,对全部的工艺表示策略加以分析,有效的增强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价值,为后续的技艺传授活动预留良好的技术使用空间。要从当前的媒体资源处理环节出发,对全部的原料基础资源植被策略加以分析,并且对具备创意性特点的实训环境进行整理,保障功能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与实践活动保持一致,并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进行装饰艺术教学程序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已经初步建成的课程体系特点,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技能情况进行完整的研究,以便教学活动能够在相关考核体系或监督体系的有效保障之下得到高质量的推进,增强实践活动方案的指导价值。

2、完善实践活动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是保证已经完成设计的装饰艺术教学活动的得到合理处置的关键。因此,要从实践活动的具体研究设计出发,对全部的工艺美术培训方案进行完整的分析,并且结合所有的语言控制准则,对培训体系的实践方案进行分析处置,切实保证所有的培训活动目标方案都能有效事情培训体系的设计特点,提升培训活动的整体适应性。培训活动的体制设计还要保证与社会结构的状态保持一致,以便后续的视觉文化设计体系可以在固定的培训体系习惯中得到控制,提升变个性因素的处理质量、教学机构需要将装饰艺术的设计活动纳入实践模式当中,保证装饰艺术的教学能够与工艺美术的生产性特点保持一致,并使装饰艺术可以适应教学活动的传承性特点,提高工艺美术生产性活动的推进质量。培训体系还要与现代教学活动形成内容方面的融通,使培训体系的应用可以与装饰艺术取得对应,并且提升装饰艺术的应用价值。

四、结论

在我国教育领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要求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对传统思想的借鉴因素和传统工艺美术的具体应用路径进行完整的分析,并对相关实践策略进行完整的分析处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传统工艺美术的技术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令娟.探讨传统工艺美术在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231.

[2]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4]肖佩.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范文3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 艺术表现力 影响因素 培养方式

0 .引言

健美操以其强烈的体美、形美、艺术感博得广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体育文化进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健美操已经成为体育选修课中学生热衷的一门。由此,对于健美操的积极作用与深度认识有助于学生加强健美操学习的认知与教师教学质量之提升。

1 概念简析

1.1 健美操教学简析

健美操具有:健身、无年龄层次、丰富新颖、有益身心健康、动作的协调性和多变性、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的形体类运动项目。健美操集音乐、舞蹈、美学为一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可培养学生的优美的身体形态、助于学生健康审美观之养成。健美操教学凭借其魅力在高校颇受广大学生的热爱,长盛不衰。

1.2 艺术表现力简析

表现力是说明一个人内在精神与外在精神的表现统一,也泛指个人通过肢体语言和神态反应内心丰富情感的方式。艺术表现力则反映了人在情绪、表情对于韵律和节奏的投入和理解程度。

1.3 两者的关系及现状

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则是指练习者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把音乐和动作转化为内心情感、并借助外部的身体形态和面部表情进行表达的一种能力。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为动作变化与音乐节奏;其二则是情绪,这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一点是个性。据统计,经过健美操的合理训练之后,不同个性倾向的学生能有一定的气质相似性。

在进行健美操动作教学时,如若没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整套艺术动作将变得呆滞、没有活力;要完成教学质量,亟需通过健美操的训练和指导,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而在真实的课堂表演中,教师往往教授成套的动作和表演技巧,忽视了对于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发掘。学生以简单的照搬、通过考核为之主要目的,其表演动作僵硬、神情呆板,课堂教学并没有达到真正的要求,健美操表演的感染力观赏性大幅度降低。

2 影响健美操教学艺术表现力的因素

为了提高健美操教学的质量,达到促进大学生艺术表现力之目的,对其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而其中的影响因子又分为学生与教师两个角度。

2.1 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

对于健美操教学的艺术表现力而言,学生的外部和内部原因都足以影响整个教学质量。学生这方面的的基本素质,即包括身体情况、个性趋向、心理健康、音乐乐感、想象力理解等。这些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2.1.1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即为反映力量、柔韧度、速度、耐力、灵敏度等基本标准状态。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加强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若是不具备此基础,则容易阻碍其艺术表现力的养成。

2.1.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遗传关系,又与其生活环境与受教育程度相关联。健美操也是一项心理活动活动的表现,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即可看出表演者的内心互动。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对健美操表现力的完整表达。

2.1.3 兴趣与天赋趋向

兴趣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主观能动力。学生若是对于健美操没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过程中将难以体会动作要领与表达精神,其艺术表现力的养成就更为艰难。

学生的音乐乐感也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掌握一定的乐感与节奏,其表现能与音乐相契合。

健美操的背景素材具有多样化之特性,学生对于整套动作的理解还需要一定想像天赋。只有充分的理解,才能达到真正的内外表现统一。

2.2 教师行为因素

教师的行为因素在健美操教学质量中不可忽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健美操有一定的热情,通过示范作用将其呈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进行学习。健美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让学生体验美的能力,不仅形体上的练习要足够优秀,精神表达方面也应该是足够愉悦、足够透彻的。健美操教师若能够发挥其本身的引导作用,将有益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吸收。

3 培养方式

3.1 基本形态训练

可对学生身体的灵活性与柔韧度加以要求,对其基本的仪态进行规范性的训练。通过基本的屈伸、舞步、跳跃、摆动、旋转等动作,训练学生的灵活性与身体的协调性,达到身体肌肉的美化效果,从而提高表现能力。

3.2 心理引导训练

心里引导一般划分为两种情况,即应变能力与自信调节能力。首先,应变能力的训练即学生需要对突发状况有一定的把握和解决的能力。譬如截出一段音乐的变化加以训练,这是动作上的应变,还应加上对于语言的特训。其次,自信心的训练。自信心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的自如、更加大胆。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单独表演和单独主题的考核、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训练学生的自信状态和全局能力。

3.3 兴趣引导

为加深学生对于健美操的理解,可在课前普及健美操的起源、形成与历史、流行过程、比赛项目的分类解说等;对健美操的积极作用也可详细阐述,也可摘取国家队或者比较著名的表演节目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热爱。

3.4 面部表情训练

艺术表现力的一项要求即是肢体语言和面部神态。针对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面部表情来加以进行。譬如在某个动作的呈现上应该表现的具体示以微笑,或是眺望等神态,教师均可提出要求。在表演动作开始娴熟后,表情的训练可单独加强。

3.5 教师自我提升

健美操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标准。在艺术和音乐学科类的学生相关的基础好些的,要求即相应提高。其他学科类的基础功应该在进行正式教学前,即应打好训练的基础,此举有助于课堂教学及其表现力的形成。

健美操教师或应关注教新型的信息,自我更新健美操形式和背景,拉近其自身与学生的距离。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范文4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学情操;教育;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国家开始大力推进青少年的素质化教育,要求在青少年的教育中要重视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注重挖掘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顺应时展的潮流,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为儿童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以人性化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参与和创作热情。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美术学等专业学科,对小学儿童美学情操培养展开研究,使儿童在掌握基本美术技能的条件下,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美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使其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生活,使美术回归生活的本源。根据教师能力的相关培训和国内外教材的查阅,笔者将培养小学儿童美学情操的方法总结为以下四种:

一、整体法与个性法合理结合

1、整体法

整体法是指将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都看作不同的整体,根据年龄发展阶段进行教学,主要分为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和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等三个年级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历的积累,不同年级段的孩子对美学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要通过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和相关的社会经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体教学。低年级段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校园,他们审美情感主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因此这时候的教学要注重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教授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而对于小学高年级段,学生们经过了几年的校园生活已经开始慢慢形成社会经验,对于事物的美丑也有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更加注重同龄人的意见,这时候的美术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和对话,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以朋友的身份对其审美提出意见和建议。

2、个性法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在对美术的理解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要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然后在美学教育中根据其性格特点进行点拨。如有些孩子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课本第3课中祖国、家乡、和平等作品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在第15课中的自然、环保、科技等主题下积极活跃……教师要结合美术课本的编写结构来发现学生的培养方向,可能是时间上的古今,可能时地域上的中外,也可能是结构上的立体与平面,或是色彩上的冷色与暖色,以及更高级的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教师可根据儿童对美学的不同兴趣点,组织其参与不同类型美学作品的创造,在不同主题下引导其观察生活,动手实践。

二、直接法与间接法相得益彰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接性传递的美学元素,比如在教学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调语速等,以及教师在讲述相关案例时的个人意见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审美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评析某件作品时,老师给予鼓励的眼神或是带头鼓掌表扬,都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鼓励性的语言也会给予学生无限动力,比如在进行美学元素探寻时,有些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教师应该对于这种勇于发言和积极思考的行为进行表扬,如果一味的批评或漠视,就会使得学生在日后的美术创作中缺少创作激情,对审美主题选择上畏首畏尾,难以打开思路。

2、间接法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模仿,也是孩子道德理念及生活方式塑形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美学情操培养要根据孩童模仿的特点进行教学。在美术作品赏析时不仅要注重作品本身美学价值的传递,还要向其讲述美术作品创作者的优良品质,讲述创作者在作品完成时所做的准备工作、努力方向以及寻找素材的方法,向儿童传达只有心灵美的作者才能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用典型人物范例进行间接式美学培养,如《七色花》作品中助人为乐的行为是美丽的,《图画里的声音》中民族自豪感是美丽的,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美学理念: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反复法和多样法相辅相成

1、反复法

贪玩是孩童的天性,很多孩子都是上课时左耳朵进,下课时右耳朵出,尽管在上课时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学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存在着知识流失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美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回顾上节课的大体内容,并请学生进行复述,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再一次回忆起上节课的知识点,也会因为老师的提问而进行课下主动对知识的回顾和温习。

2、多样法

积极采用我国教育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美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参与感,在与同龄人的讨论中更能激发其竞争心理和参与热情,可以很好的打开其创作思路,扩大其对美学的寻找范围,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作品展示,二维到立体的变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或积极举办作品展,让学生们重视美术作品的创作,创作所带来的荣誉也能够促使其在生活中注重美学素材的积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科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探索新的美学领域。

四、总结

我国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更加注重其精神内涵和心理美学的培养。在美术这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中,美学情操对儿童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发展规律,在客观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家庭、学校、课堂等方面进行层层推进,关注儿童的成长特点,丰富其美学素养,改革教学方法等,能够为儿童未来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创作者健全、优秀的心理品格。

作者:王春丽 单位:吉林市昌邑区通潭路小学

参考文献

[1]戴高桃.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5-121.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范文5

关键词:小学美术 欣赏教学 认识 思考

当年龄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时,小学生对美好东西的追求显得更为突出。小学生美术欣赏教学就满足了小学生的这样心理,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而安排设定的,很多人认为,小学生的美术课程,无非就是拿一些美图给小学生看就完了,但事实上没有说得那么简单。美术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小学生知道如何评价美丑,以及美丑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方法及建议

目前为止,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自身的经验,有感情的讲述这幅画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可以更加了解。还有一些教师运用一些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能联系实际来加以理解。老师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应该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每个人的意见都一样,一方面说明学生都在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些思考了解到学生真正想表达的思想,然后将所有的意见相整合。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的交流,最大程度的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到知识。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师的注意事项

2.1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

美术欣赏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意境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让身心得到解放。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同一幅画会得到不同的感受,这是根据自身的经验等因素造成的。所以小学生的美术欣赏作品不能根据教师自身经验来安排的,更不能以专业美术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待。

当前社会要求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唯有教师在教学中多开展师生互动的形式,这样才能有意识的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教师应正确选材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应该注意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审美经验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师小学生美术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美术作品来教学,还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知美术的真正意义。教师除了关注课堂内容以内,还要关注课堂以外的事物,这样可以让学生发现熟悉事物,利用不同的审美角度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审美是一种由心表达出来的,每一个人对作品都有自己的看法,面对同一副美术作品,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所以会有不同的审美角度,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这样就会让学生积极想象,不然的话,学生的思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真正的表达作品的内涵。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意义

3.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教学是学生发现美的最直接并且最有效的途径,小学生在通过长时间的美术欣赏教学后,能培养出优秀的审美能力。小学生美术欣赏教学的实施在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经过各方面美术欣赏训练后,对美术欣赏的真正含义会越来越深刻。

人的在欣赏美术的时候,肯定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很多人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讨论,关于蒙娜丽莎到底笑还是没有笑,以及蒙娜丽莎是女性还是男性等问题。人们在欣赏美术的同时除了个人的想象意外,还带有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

如果一幅艺术品,将人们带入到了情感环境中,这将引起人们的共鸣,这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但是,小学生因为个人经验方面的不足,不能有效的进行艺术欣赏,所以就需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实现学生对美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3.2有利于学生打开学生的视野

美术作品的形式是具有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的。例如,中国清明上河图,从图中,我们看出那个时候的人们生活状态时怎么样的。所以在美术作品中蕴含着许多的知识,学生在教授的引导下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增加很多的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具有创造力的,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该明白到教育是应该从小孩子开始的,这样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以朋友的的身份引导教学。并且,培养美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以及家长一步一步地引导,小学美术课程只是学生培养审美的初级阶段,在课外的生活中,学生还应该多多留意身边美的存在,去发现美、感知美等。努力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镜,成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海秋. 关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 现代交际,2014,01:172.

[2]张小香. 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认识[J]. 新课程(小学版),2013,03:47.

[3]刘红霞. 关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思考[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2:73.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范文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结合自己的美术水平和能力来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计划,使美术知识不断获得积累,在不断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树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运用教学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潜力,能让他们大胆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使美术能力不断提高。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美术教具和美术优秀作品来吸引学生,使他们有动手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绘画。教师在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要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使他们逐步掌握如何进行素描,如何运用色彩等,使自己的美术作品更加优秀。

二、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基本技能

职高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时,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美术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素描,并通过让学生欣赏素描作品来加深对素描的理解。受到优秀作品的吸引,学生进行美术素描课堂学习时才能积极地投入进去,才能提高他们的素描能力。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对优秀素描作品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然后,让学生对静态事物进行素描,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从基础的绘画技能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树立起学好美术的决心,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习惯,在有效的学习时间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到的美术基本技能得到强化,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职高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良好习惯的养成。

1.喜欢美术课堂,主动探究美术知识的好习惯。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从对简单的美术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开始,逐步深入,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美术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习作、写生等绘画实践,认识艺术创造的价值,增进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的艺术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作风,爱护绘画工具和珍惜艺术成果的品质;培养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和务实精神,培养并最终形成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

2.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职高学生由于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能有效保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一些美术知识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探究来进行深入理解。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对他人发表的意见没有注意,思维在讨论探究过程中得不到启发,就不能有效掌握重点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精神不集中的学生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能力。

四、把多媒体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职高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只有学生对美术有了兴趣,他们对美术知识才能有探究的欲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以使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大,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具有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他们进行主动创作,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不能让多媒体成为教学的主体,过于重视多媒体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教师在提高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深入探究多媒体的使用,设计出好的教学课件,使美术课堂能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五、总结